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特征;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努力达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探究欲望。
(三)情感态度目标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可逆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教师]以前我校学生宿舍条件差,学生很容易得一种皮肤传染病——疥疮,同学们知道用什么药物可以医治吗?[学生]硫黄软膏、灵丹霜(含硫黄)[教师]生活中我们还接触到哪些含硫的物质?[学生]石膏、氮肥硫铵、煤等[教师] 展示硫黄晶体、石膏、一份空气质量日报,引出课题。
硫和硫的氧化物一、硫[学生] 观察硫黄晶体[教师] 硫是否能溶于水、酒精等溶剂呢?[学生实验] 将硫黄晶体研细,完成硫在水、酒精、二硫化碳中的溶解性实验[学生] 归纳硫的物理性质黄色晶体,质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教师] 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是怎么来的呢?[学生] 燃烧含硫的燃料,如煤,就会产生二氧化硫。
[教师] 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工业尾气的排放。
[教师]硫在空气中燃烧,就会生成二氧化硫。
[学生实验]点燃一小块硫黄晶体,观察现象。
[教师]硫燃烧有什么现象?写出方程式。
[学生]硫局部溶解再慢慢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S + O2点燃SO2二、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师] SO2有哪些物理性质呢?怎样用实验证明SO2是否溶于水?[学生实验]把盖有胶塞、盛有S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下打开胶塞,观察试管内水面的上升。
[教师]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
基于化学核心观念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教学设计
・ 8 5・
基于化学核 心观念 的 “ 二氧化硫 和三氧化硫” 的教学设计
张雨 婷 郑 兴 。
( 延边大学理 学院, 吉林 延 吉 1 3 3 0 0 2 ) 摘 要: 分析 了化 学核 心观念在 学习中的重要性 , 提 出基于建构化 学核心观念 的高 中元 素化合 物 内容的教 学策略 , 以“ 二氧化硫 和三 氧化硫 ” 的教 学设计 为例 , 探 讨 了在 高中元素化合 物 内容 中, 建构学生化学核 心观 念的教 学设计思路 。 关键词 : 元 素化 合 物 ; 教学设计 ; 核心观念 ; 二 氧化 硫 和 三 氧 化 硫
3 结 论
a p . o r s p e e 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l s / i n t e r a c t i v e s / p h a r ma w a t e rs i t e / d a y1 01 . h t m1 .
_
_
综上所述 ,环境水体 中抗生 素残 留量远超过水体可消解量 , 且 [ 8 ] 魏有权, 王化 军, 张强, 等. 气浮法预处理土霉素废水 的试 验研 究[ J ] . 2 0 0 3 , 1 3 ( 1 ) : 1 9 — 2 1 在各类水体 中均有不 同种类抗生素 的检 出。 尽管水体微量抗生素的 过 滤 与 分 离, 9 】徐扣珍,陆文雄 等.焚烧法处理 氯霉素生产废 水 [ J ] .环境科学, 处理方法不能完全满足 当下去 除要求 , 仍 旧具有极其重要 的参 考价 【 值。 此类环境 污染理应 引起社会各界 的关注 。 因此 , 建议尽早开展国 1 9 9 8 , 1 9 ( 4 ) : 6 9 - 7 1 . 内饮用水抗生素 的监测 、 检测 方法 。另根据现有水体抗生 素去 除各 【 1 O ] 黄 昱, 李小明等. 高级氧化技 术在 抗生素废水处理 中的应 用[ J ] . 工 种处理方法 ,尽早研究 出可 同时处理 多种 痕量 残留抗生素的方法 , 业 水 处理 , 2 0 0 6 , 2 6 ( 0 8 ) : 1 3 - 1 7 / 6 5 . 减轻水体持续残 留抗生素带来 的不可预见 的危害 。 [ 1 1 】 吴敦 虎 , 李鹏 等 . 混凝 法处 理 制 药废 水 的研 究[ J ] . 水处 理技 术, 参 考 文 献 2 0 0 0 , 2 6 ( 1 ) : 5 3 - 5 5 . 1 2 ] 孙京敏, 袁怀 雨, 任立人 . 膜 生物反 应 器( M B R ) 处理青霉 素废 水试 [ 1 ] L u o Y ,Ma o D Q ,R y s z M,e t a 1 .T r e n d s i n a n t i b i o t i c r e s i s t a n c e [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和氧化性。
2.掌握研究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掌握研究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的能力。
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小组学习、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2.认识二氧化硫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的影响, 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3.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重点: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2)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六、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 中央电视台报道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酸雨的情况。
雨的情况。
造成酸雨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二氧化硫排入大气中形成酸雨的,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硫的氧化物的有关性质。
我们首先来学习硫的氧化物的有关性质。
板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一)硫倾听、观看、联想,进入本节课学习。
进入本节课学习。
结合多媒体,开拓视野,明确学习内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发学习热情。
硫的存在形式及硫的性质[讲述]介绍硫的存在形式:介绍硫的存在形式:[设问]:这种块状的硫,易研成粉末,在初中我们就见过,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有关它的一些性质的描述。
些性质的描述。
[投影]:S + O 2= SO 2 [设问]:那么SO 2有怎样的性质,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你对SO 2又了解多少?又了解多少?观察图片并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师的讲解描述硫的性质(可对照图片和书本回答)照图片和书本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通过展示精美图片,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白沙中学廖秋英课题: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学习目标:1、能说出SO2的物理性质,知道它的来源与危害。
2、知道什么是可逆反应,能写出S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知道SO2与HClO的漂白差异。
3、知道SO2和SO3都是酸性氧化物,能写出它们与碱反应的方程式。
重点:SO2的性质难点:可逆反应与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教学方法:阅读目标自学法、讲授法、实验法、练习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流程]情境引入:以一幅厂区污染图引起学生的讨论与关注,通过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为SO2设疑,引出学生对SO2性质探究的兴趣。
阅读答疑:SO2的来源与危害。
板书课题: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展示目标1:学生齐读目标达标1:阅读导学P89-90,要求标记S及SO2的物理性质(简要小结)。
[过渡]板书硫的不同价态物质,师生互动完成:标示化合价、判断升降、推测SO2的化学性质,进入下一目标的学习。
展示目标2:解读目标要点。
达标2:阅读P90,尝试达标(学生练习书写方程式)。
精讲:可逆反应定义,SO2与水反应方程式及表示要点。
演示实验4-7:SO2的性质(任务:观察实验完成导学案问题一)实验小结:(师生互动问答)SO2的物理性质、水溶液的酸性、漂白性展示目标3:解读标注关键词达标3:阅读P91(任务:完成导学案问题二)精讲目标3:酸性氧化物,以CO2与水、CO2与Ca(OH)2反应为例引导学生推断SO2和SO3与水、与碱的反应,强调生成的酸根离子的区别。
达标检测:导学案基础测评与能力测评题。
本节知识梳理:通过问题互动问答、听写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1.口述SO2的物理性质;2.什么是可逆反应?写出S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3.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有什么现象?将所得溶液加热又有什么现象?为什么?4.写出SO2、SO3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视野拓展:一次性木筷与SO2、SO2与非法食品加工。
作业:固学案1-10小题。
2022年 教学教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参考优秀教案2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整体设计沉着说课本节从人们熟悉的空气质量日报提出相关的4个问题,然后教科书安排了三局部内容,第一局部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第二局部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第三局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局部,根据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大气质量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含量有关。
因此,在本章中,把这二者单独作为一节来学习。
本节内容编排有以下特点:1主题明确本节的主题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教学内容落实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等。
总体的思路是先弄清楚有关污染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2内容新颖本节中空气质量日报、信使分子——NO、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防治酸雨的措施、雨水nO4溶液、溴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点击网页:〔用多媒体播放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师:请看当天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生:首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师: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关于二氧化硫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实物展示]粉末状硫及块状硫。
师: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的硫有何物理、化学性质呢?生:〔学生讨论,用多媒体小结〕物理性质: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易升华等。
与铁生成硫化亚铁、与铜生成硫化亚铜,也可以和活泼的金属反响;硫在空气中或氧气中可以燃烧生成SO2,可以与非金属反响。
高中化学4.3.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问]能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SO2与CO2?
不能
[板书]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
[讲]利用这点性质,我们可以解决含硫矿物燃料燃烧排放SO2的问题,可以把生成的SO2最终转化为石膏,称之为钙基固硫
[讲]SO2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用处,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但它的危害性也非同小可,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食用这类食品,对人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板书](5)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板书](二)二氧化硫
[展示]一瓶盛满的二氧化硫集气瓶
[问]二氧化硫什么颜色?什么状态?有什么气味?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问]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呢?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板书]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过渡]刚了解SO2的物理性质,下面重点研究SO2的化学性质,看看他到底有什么秘密?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1)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H2O H2SO3(亚硫酸)
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存在形式: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
高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高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一.课型:探究课二.课时:1小时三.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制备方法;2、能够通过实验或化学方程式描述其产生和反应过程;3、理解其应用领域和环境污染问题。
四.教学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化学反应;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3、环境污染问题的讨论及解决措施。
五.教学难点:1、如何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2、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六.教学步骤:1、导入和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于大气污染、酸雨等现象的了解。
2、呈现实验(1)让学生观察二氧化硫熏制时的颜色变化和脱酸剂的变化,并描述这两种化学物质的外观和硬度。
(2)在实验室设置实验装置,观察二氧化硫气体在空气中的变化以及三氧化硫的制备。
(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3、引导思考让学生根据实验过程或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它们可以有哪些应用领域和环境污染问题?(3)为什么二氧化硫可以作为脱硫剂使用?4、探究(1)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课堂讲解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结合课堂讲解和学生的自学资料,让学生在小组内检测家庭中的大气环境污染状况,收集数据并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5、归纳总结(1)让学生各自总结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重要性以及产生它们的原因,并探讨如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大气污染预防的重要性,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
七.课后作业:1、查阅有关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性质、制备和应用领域的文献;2、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并思考如何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学案
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学习目标:1.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及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自学指导:1.目前我国空气质量报告主要依据哪些污染物?___、___、___。
2.氮氧化物的来源:。
一. 二氧化硫1.硫,俗称,色晶体,________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______。
2.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溶于水(1:)。
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水溶液的酸碱性,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漂白性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1)把盛有SO2的试管倒立于水中,打开胶塞试管内液面。
SO2 溶于水。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_________溶液呈性。
(3)滴入2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再观察;。
二. 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是无色易挥发的固体。
三氧化硫也是氧化物,溶于水并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工业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硫酸,是硫酸的酸酐。
探究学习:1. 分别从化合价的角度,作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有什么化学性质:(1)SO2与水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___ _______,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指的是在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反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S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举两例反应酸性氧化物这一通性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 _ ___。
(3) 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可被一些强氧化剂氧化生成价,因此SO2具有(填“氧化”或“还原”)性。
例如:把SO2气体通入溴水可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也可降低,表现出__________性。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湘潭县五中肖亮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年级:高一(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5)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重点学习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
学生在学习前两节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巩固了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另外,二氧化硫是典型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和应用时,以正面教育为主,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态度,同时不回避给环境、食品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在这节之前已接触过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二氧化硫也是酸性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许多共同之处,对本堂课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
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
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2.掌握研究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漂白性等性质,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的能力。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湘潭县五中肖亮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年级:高一(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5)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重点学习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
学生在学习前两节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巩固了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另外,二氧化硫是典型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和应用时,以正面教育为主,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态度,同时不回避给环境、食品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在这节之前已接触过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二氧化硫也是酸性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许多共同之处,对本堂课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
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
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2.掌握研究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漂白性等性质,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的能力。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高一化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1.了解硫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掌握So2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学会设计实验验证So2的还原性及漂白性。
.了解So3的主要性质。
硫的存在和性质[基础·初探].硫的存在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化合态①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②重要的化合物。
名称硫铁矿黄铜矿石膏芒硝化学式FeS2cuFeS2caSo4·2H2oNa2So4·10H2o2.硫的性质物理性质俗名色态溶解性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化学性质①还原性:与o2反应:S+o2点燃So2。
②氧化性:与Fe反应:Fe+S△FeS;与cu反应:2cu+S△cu2S;与Hg反应:S+Hg===HgS。
③与NaoH溶液的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
[题组·冲关].下列有关硫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B.质脆易粉碎,不溶于二硫化碳,加热易熔化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硫与铁粉和铜粉分别反应,都可生成二价金属硫化物D.粘有硫的试管可用cS2或热的NaoH溶液清洗【解析】A项,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c项,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Fe、cu粉反应时均生成低价硫化物,Fe+S△FeS,2cu+S△cu2S。
【答案】D2.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①cuS②FeS③Al2S3④Fe2S3⑤cu2S⑥Fecl2⑦cS2⑧H2SA.②⑤⑧B.①④⑥c.③④⑦D.④⑥⑦【答案】B【题后反思】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而不是高价态。
如Fe与S 反应生成FeS而不是Fe2S3。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So2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毒性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有毒2.So2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反应现象:漂白性: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或久置可恢复原来的颜色。
最新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精品文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知道可逆反应的概念及其特征;
(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人类面临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严谨求实和敢于质疑的优良品质:
(3)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
难点:1探究二氧化硫的过程和方法,2可逆反应。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说课稿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危害以及三氧化硫的有关性质。
本节内容与初中对硫的认识及本书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联系,同时还与本章后面学习第四节硫酸的知识联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并且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有密切关系,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了解硫的化学性质;了解硫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主要性质;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硫和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三氧化硫有关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三、说学生此前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硫的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对物质性质的探究已具备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且高一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
四、说教法和学法基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1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对比归纳教学法。
2学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
为此,我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创设情境,展示图片,利用图片设问:①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什么物质②日常生活中不法商是如何将发黄发黑的大米变白变亮来牟取暴利的呢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本课题。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案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新课导入】火山喷发的景象火山喷发时熔岩喷涌、浓烟滚滚,不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产生许多含有硫元素的气体,在火山口还有硫单质生成。
这是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来源之一。
除此之外,自然界里还有哪些含硫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怎样产生和存在的?人们是怎样把它们转化成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的?在使用硫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人们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教材讲解】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硫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S+O2SO2过渡:我们已经学习过两种非金属氧化物CO2和SiO2的性质,并且知道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
知识回顾:酸性氧化物的性质:(1)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学与练:分别写出CO2与NaOH、Ca(OH)2、Na2O、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整理并板书:CO2(少量)+ 2NaOH = Na2CO3 + H2OCO2(足量)+ NaOH = NaHCO3CO2 + Ca(OH)2 = CaCO3↓+ H2OCO2 + Na2O = Na2CO3CO2 + CaO = CaCO3过渡:SO2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它与CO2的性质上有何异同呢?学生分组实验:(1)课本第90页实验4-7。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SO2。
归纳整理现象:(1)试管中液面上升,用pH试纸测定溶液显酸性,滴入品红溶液后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红色,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2)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归纳整理并板书:2.二氧化硫SO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指导学生根据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写出SO2与Ca(OH)2、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SO2 + Ca(OH)2 = CaSO3↓+H2OCaSO3 + SO2 + H2O = Ca(HSO3)2SO2 + CaO = CaSO3注:当SO2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时,性质与CO2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湘潭县五中肖亮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
(5)教学时间:45分钟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重点学习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
学生在学习前两节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巩固了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另外,二氧化硫是典型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和应用时,以正面教育为主,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态度,同时不回避给环境、食品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在初中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在这节之前已接触过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二氧化硫也是酸性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许多共同之处,对本堂课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
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
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2.掌握研究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漂白性等性质,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
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小组学习、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2.认识二氧化硫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的影响, 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3.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2)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
六、教学设计
SO
3 + H
2
O = H
2
S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