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的等级划分

合集下载

中国人心理健康等级

中国人心理健康等级

中国人心理健康等级摘要:1.中国人心理健康等级的定义和意义2.中国人心理健康等级的评估标准3.中国人心理健康等级的现状和问题4.提高中国人心理健康等级的建议和措施正文:一、中国人心理健康等级的定义和意义心理健康等级是指个体在心理上的健康程度,它涵盖了心理、情感、精神和社会行为等诸多方面。

心理健康等级不仅关乎个体的生活质量,还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我国,心理健康等级的评估和提升已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二、中国人心理健康等级的评估标准评估心理健康等级通常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专业心理测试以及心理医生面诊等方式。

根据评估结果,心理健康等级可以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严重问题等几个等级。

三、中国人心理健康等级的现状和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心理健康等级呈现出以下特点:1.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人存在心理问题。

2.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等级普遍高于农村居民。

3.青少年、职场人士和中老年人群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

4.社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学业和工作压力等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提高中国人心理健康等级的建议和措施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等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通过学校、社区和企业等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

2.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机构等,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专业帮助。

3.关注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青少年、职场人士和中老年人群,针对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4.提高心理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质量。

总之,心理健康等级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等级划分

心理健康等级划分

心理健康等级划分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之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说法不一,下面就是其中一种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的判断方法。

一、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

目前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有一种简捷的评价方法。

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

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

它的特点是:1、时间短暂。

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减。

2、损害轻微。

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

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己调整。

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

它的特点是:1、不协调性。

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简答题(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简答题(1)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智力正常、情绪适度、意志健全、人格统一完整、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性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阶段、适应学习生活2.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为哪几类心理正常(心理健康、心里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异常(神经症、精神病)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3.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原则有哪些适应性、功能性、保密性、环境性、4.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哪些谈话的技能、测量的技能、指导的技能、矫治的技能5.学生心理档案的收集方法个人总结、调查分析、日常行为观察、作品分析、心理测验论述1.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内容,你如何设计课程教学和咨询辅导的主题2.请论述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1.简述学校学习的主要特点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而产生的正规学习。

2.简述小学生入学适应不良的具体表现能力抑制、社会退缩、行为倒退、生理功能不良、重要是通过情绪、生理、行为表现。

3.简述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负性认知评价、自我效能感不足)、学习、考试技能不足4.简述自我暗示方法的使用去除消极的自我暗示、(找消极的自我暗示,训练自己认识并记录内心的自责思想、自我质辩,澄清消极思想的真实根源,并联系对其进行反击、合理反应)构建积极、有效的自我暗示(积极地自我暗示语言、)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

也就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此时学习效率最高;一旦超过了顶峰状态,动机程度过强时就会对活动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因为动机水平过强,会造成人们内心过度焦虑和紧张的状态,以致干扰了正常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

论述1.综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谈谈心理发展与学习的关系个体的心理发展制约着学习,学习又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1)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指个体在接受正规教育以前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这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

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区分原则

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区分原则

心理问题的划分及鉴别标准需要区分的是:1、重性精神病与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区分的重点——自知力、求医行为..2、神经症与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区分的重点——心理冲突的性质..2.1 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两种..2.2 常形与变形的区分有两个标准: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是否能区分开道德与不道德、是否与现实有直接联系..如出现第三者后;在离婚与不离婚中矛盾;这就与现实事件直接联系;并能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常形..如一个人整天想着是该吃饭还是不吃饭;与现实事件无直接联系;并且无法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变形..2.3 心理冲突如是常形;就可能是一般、严重心理问题;最多是心理障碍2.4 心理冲突如是变形;就可能是神经症..3、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3.1 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3.2 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4、在心理诊断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词: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4.1 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即是指:除了重性精神病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4.2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又被称为可疑神经症: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我们也把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列入这一类..4.3 因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以总结为: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我们可以把心理诊断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诊断结果按严重程度做如此划分:重性精神病——神经症——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区分原则表格整理关于泛化:泛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概念..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发生;遵循刺激——反应原理;各种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对象就是外在的刺激物环境、生活事件等或者说这些刺激物引起了这些反应..求助者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如果不再仅仅被最初的刺激事件引起;或者说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表现;那么;这种现象就叫泛化..以上各类问题的泛化程度不同;所以问题的分类性质就有本质区别..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分主要从刺激的性质、反应的持续时间、反应的强度、反应是否泛化这四个维度出发..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注:对青少年来说;关系到个人发展前途的事件;大致都属于高强度刺激..严重心理问题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区别鉴别的要点是内心冲突的性质..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是现实性的有现实意义的或道德性的..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明显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严重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区别鉴别的要点是内心冲突的性质和病程两个方面..严重心理问题:考试吧网心理冲突是现实性的有现实意义的或道德性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在2月到半年内..神经症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明显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较长三个月以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区别鉴别的要点主要从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症状已具有某种较典型神经症的表现;只是症状的严重程度较神经症轻、持续的时间较短、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重;尚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联合型瑞文测验瑞文测验是纯粹的非文字智力测验;属于渐近性矩阵图;整个测验经修订;发展成标准型、彩色型、高级型..瑞文测验联合型是将瑞文测验的标准型与彩色型联合使用;一共有72张图组成;这样可使整个测题的上下限延伸..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AB、B、C、D、E六单元;前三单元为彩色;后三单元为黑白;每单元都有一定的主题;题目的类型略有不同..各单元要求的思维操作水平也是不同的..测验通过评价被测者这些思维活动来研究他的智力活动能力..每一单元中包含有12道题目;也按逐渐增加难度的方式排列..每个题目由一幅缺少一小部分的大图案和作为选项的6——8张小图片组成..测验中要求被测者根据大图案内图形间的某种关系——这正是需要被测者去思考;去发现的;看小图片中的哪一张填入在头脑中想象大图案中缺少的部分最合适;主要用于智力的了解和筛选..瑞文测验联合型适用年龄范围5岁到75岁瑞文测验适用人员的范围不同的职业;国家、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用;甚至聋哑人及丧失某种语言机能的病人;具有心理障碍的人仍可以用瑞文测试..瑞文测验要求测验在40分钟内完成..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幼儿及弱智者在个别施测中当进行到C、D、E三单元时;每单元如连续3题不通过;则该单元不再往下测;未测单元都按不通过计A、AB、B单元必须做完瑞文测试结果包括:计分及评定瑞文测验验一律为二级评分;即答对给1分;答错为0分..将总得分再换算成年龄组标准分;再得到百分位等级;从而得到IQ值..智商解释:90-109;中等;110-119;中上;120-129;优秀;130以上超常;80-89;中下;70-79;边缘;70以下;低常缺陷..ICD-10: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 ..是根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十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WHO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通称为ICD-10..1893年第一版;10年一次修订; ICD-9 1975年;ICD-10 1994年日内瓦.. ICD分类原理:依据疾病的四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ICD-10:《国际疾病分类》10精神与行为分类DSM—Ⅳ: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抑郁量表sds评分标准

抑郁量表sds评分标准

抑郁量表sds评分标准抑郁量表(SDS)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工具。

以下是SDS评分标准,根据不同分数范围划分成五个等级。

一、正常范围:0-25分在这个范围内的分数表明受评者没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心理状态处于正常水平。

此时,受评者的情感状态较为稳定,对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较强。

二、轻度抑郁:26-33分这个范围内的分数表明受评者有轻度的抑郁症状。

他们可能感到情绪低落、疲倦、失去兴趣、思维迟缓等。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可能有所减弱,对生活中的事情可能没有以前那么积极参与。

三、中度抑郁:34-44分在这个范围内的分数表明受评者有中度的抑郁症状。

他们的情绪低落、疲倦、焦虑等症状较为明显,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对生活中的事情可能感到无趣,工作效率也可能下降。

四、重度抑郁:45-59分这个范围内的分数表明受评者有重度的抑郁症状。

他们的情绪低落、疲倦、焦虑等症状非常严重,可能对生活中的事情感到极度无趣,对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的能力明显下降。

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残行为。

五、极重度抑郁:60分以上在这个范围内的分数表明受评者有极重度的抑郁症状。

他们的情绪非常低落、疲倦、焦虑等症状极其严重,可能完全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对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几乎丧失。

可能出现明显的自杀行为。

根据以上的SDS评分标准,我们可以根据受评者的分数了解其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措施。

对于分数较高的受评者,特别是重度和极重度抑郁的受评者,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以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并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重返健康快乐的生活。

忧郁症的等级划分标准

忧郁症的等级划分标准

忧郁症的等级划分标准
忧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疲劳、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忧郁症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以下是常见的忧郁症等级划分标准:
1.轻度忧郁
轻度忧郁是忧郁症的一种较轻的形式,通常持续时间较短,症状较轻。

患者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乐趣,但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轻度忧郁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2.中度忧郁
中度忧郁的症状比轻度忧郁更加严重,持续时间也更长。

患者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乐趣,同时伴随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

中度忧郁可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措施来缓解症状。

3.重度忧郁
重度忧郁的症状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乐趣,同时伴随严重的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

重度忧郁需要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4.慢性忧郁
慢性忧郁是指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年以上的忧郁症。

患者可能会感到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乐趣,同时伴随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

慢性忧郁需要采取长期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5.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的情感障碍。

患者可能会经历情绪高涨和低落的交替状态,同时伴随其他症状,如焦虑、抑郁等。

双相情感障碍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给心理问题划分一下等级

给心理问题划分一下等级

给心理问题划分一下等级*导读: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有一些心理问题,给心理问题划分一下等级,你会更了解你的状况,如果问题严重需要及时去治疗,这篇文章就教你给心理问题划分一下等级,让你的心理保持健康状态。

心理问题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一、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

笔者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简捷的评价方法。

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不良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

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

它的特点是: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

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

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

心理健康分级标准

心理健康分级标准

心理健康分级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出现的程度和频率划分的。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心理健康分级标准:
1. 正常心理:没有明显的心理问题,能够适应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具备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2. 轻度心理问题:存在一些轻微的心理问题,但这些问题不会对个体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明显的困扰。

3. 中度心理问题:出现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强迫等,但个体的社会功能尚未受到明显影响。

4. 重度心理问题: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个体的社会功能明显受到干扰和损害,表现为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5. 心理疾病:个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以上分级标准可以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对于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个体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自我调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以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焦虑症等级划分标准

焦虑症等级划分标准

焦虑症等级划分标准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特征为持久且过度的焦虑和担忧,常常伴随着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痛苦。

根据临床表现和症状的严重程度,焦虑症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下面将对焦虑症等级划分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般来说,焦虑症的等级划分主要基于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对个人生活和功能的影响。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对焦虑症等级划分的常用标准:轻度焦虑症(Mild Anxiety Disorder):这是最轻度的焦虑症等级,症状通常是轻度的担心、紧张和不安。

个体可能会感到有些不舒服,但这些症状不会明显干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功能。

例如,个体可能会感到有些紧张和担心,但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交。

中度焦虑症(Moderate Anxiety Disorder):这是中等程度的焦虑症等级,症状更为明显和持久。

个体可能会经常感到紧张、担心和恐惧,且这些症状会干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功能。

例如,个体可能会出现睡眠困扰、注意力集中困难和社交回避等问题。

重度焦虑症(Severe Anxiety Disorder):这是较为严重的焦虑症等级,症状非常明显和持久,并且对个体的生活和功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个体可能会感到极度恐惧、紧张和不安,且这些症状会干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例如,个体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社交回避、强迫行为等症状。

除了上述一般的焦虑症等级划分标准外,还有一些专门的评估工具和标准,用于更准确地评估焦虑症的严重程度。

其中最常用的是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HAM-A)和一般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 GAD-7)等。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通过对焦虑症症状的详细评估,给出具体的分数和等级,以帮助医生和心理专业人士更好地判断焦虑症的严重程度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总之,焦虑症的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基于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对个人生活和功能的影响。

专业技术人员的常见心理问题和成因

专业技术人员的常见心理问题和成因

专业技术人员的常见心理问题和成因(上) 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和成因(上)杨智辉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副教授二0一五年三月那么常见心理问题在这里面呢我们首先要做两界定,第一个就是哪些是这个专业技术人员,就是什么样的人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这么一个概念和界定呢。

第二个就是专业技术人员他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哪些是专业技术人员(一)专业技术人员的界定我们有一个这么一个约定俗成的这个说法,他就包括第一个就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这样的人,第二个就是从事专业技术管理的这样的人,也就是做专业技术实际工作的和专业技术管理的这两类人都可以称之为是我们的这个专业技术人员。

比如说这个从事专业技术实际工作的人,包括这种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农技人员,科教文卫以及相关的这个人员,我们都可以把他称之为是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是需要他在专业技能方面有一个长期的这种发展,对于技能有一个较高的要求,不是通过三五天一两个礼拜培训就可以完全胜任的这样的工作,我们把他称之为是专业技术人员.那么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就是从事这种管理、辅导、政治相关工作的这样的人员,那么这些人也称之为是专业技术人员,这是第一个方面。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来看看这一类的人相对来讲,在社会工作当中处在一个责任比较重,然后任务比较大也相对是高一层次的这样的人才。

对于这样的人才来讲他有什么样的特点,那么我们可以来看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一共有这么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的特点就决定了专业技术人员相比其他的人来讲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的问题,我们来看都有哪些特点呢?第一个就是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压力比较大,因为这个专业技术人员他的这个工作不是一个简单性的、重复性的、单调性的,不是这样的工作,它有一定的难度,它也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创造性或者是这种模仿性等等再创造性。

那么这些特点就决定了他的工作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努力,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你才有可能去完成的这个事情。

心理危机等级表

心理危机等级表
3
异常
动机困扰
□K深度焦虑、恐慌、畏惧、强迫
□L对自己、他人或社会的敌意
□M对生命的敌意
□N家庭责任解组
□O生存信念解组
C,F→L
没有能力
控制自己

死了算了
4
异常
情绪困扰
□P重郁、大哭或狂躁
□Q不快乐、活不下去了!
□R太痛苦了、死了算了!
D,F→M
重度危机
5
已启动
自杀方程式
□S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自杀动机
心理危机等级表
心理危机等级表
类别
等别
案情主题
级别项目
程序
核心问题
轻度危机
1
生活事件
失控
□A事理不平□B人际困扰□C无解决方案
□D忧思苦恼□E痛苦绝望□F冷漠
□G精神困扰
A,F→K
没有能力
控制事件

不想活了
2
人际冲突
挫败
□H对环境负向观□I对他人负向观
□J对自己(过去、现在、未来)负向观
B,F→K
中度危机
急迫危机:第七等→觉悟自己没有能力救活自己,出现立刻寻死的语言或行为,这是第七等生命有立即性的急迫危
(因为…所以我想自杀)
□T自杀意念(我想自杀)
□U目的性自杀(我要自杀)
E,F→M
没有能力
继续活着

我要自杀
6
准备进入
自杀程序
(行为)
□V自伤、自残
□W自杀安排与临终安排
O,P,F→M
急迫危机
7
已进入
自杀程序
(行为)
□X立刻去死,现在就自杀的冲动或行为
□Y病发失控

三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

三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

三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危机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危机,心理学界提出了三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

一、一级预警:心理压力增加一级预警是指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理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

这种压力可能来自于工作的繁重、生活的琐碎、人际关系的紧张等。

当人们感到压力增加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如焦虑、烦躁、失眠等。

这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出现了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压力。

二、二级预警:心理困扰加重二级预警是指在一级预警的基础上,心理困扰逐渐加重。

这种困扰可能来自于人际关系的破裂、工作上的挫折、家庭问题的积累等。

在这个阶段,人们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心理问题,如抑郁、情绪低落、自卑等。

此时,我们需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地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三、三级预警:心理疾病风险增加三级预警是指在二级预警的基础上,心理疾病的风险逐渐增加。

这种风险可能来自于长期的心理困扰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

在这个阶段,人们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症状,如精神分裂、强迫症、恐惧症等。

此时,我们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和干预,以防止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

通过三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避免心理疾病的发展。

但是,要想有效地应对心理危机,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调节和缓解压力的方法。

2.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适度的锻炼和饮食习惯。

3.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4.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和帮助,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三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的提出为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心理问题一、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

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简捷的评价方法。

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

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

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

1.不协调性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

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

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

5五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手册

5五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手册

五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手册1、心理危机五级预警体系(1)一级预警:心理波动异常,有某种性格、身体、成长历程、家庭等方面的困难,但社会功能基本正常。

具体包括:(a)学习异常(学习成绩异常,学习习惯异常)(b)人际关系异常(情侣关系异常,同学关系异常,家人关系异常)(c)发生重大变故(职位变故,家庭变故)(d)行为异常(2)二级预警:有某种性格、身体、成长历程、家庭等方面的困难,并在生活中有表现。

具体表现:(a)出现情绪夸大化表现,自卑,封闭等(b)表现出轻生念头(无具体轻生计划)(c)人际关系极端反差,已经表现出来(3)三级预警:有某种性格、身体、成长历程、家庭等方面的困难,并明显地影响了该生的学习或生活。

具体表现:(a)有多门考试不及格(b)不上课,玩游戏,看电子小说等(c)发表反面言论(d)其他过激行为等(4)四级预警:在校学习、生活有严重困难。

面临学籍变动,如休学、退学等问题,经评估有自杀意念或风险。

或有慢性病(长时间疼痛感、或短时间无法治愈),产生严重心理影响。

或有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具体表现:(a)已经出现轻生情况(b)做出伤害他人过激行为(c)情绪极端,不可控(5)五级预警:学习、生活、感情出现严重危机。

有自杀风险(自杀想法、具体实施计划或自杀未遂者)。

注:五级预警属于严重危机状态,涉及监护人责任,中队长需要告知大队领导,后续工作需要学管部门、医疗机构参与。

独立于上报流程,直接进行干预。

2、心理危机预防上报流程(心理危机三级干预体系)(1)一级干预:以区队为单位,以心理健康委员为主导,关注、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具体包括:(a)宿舍长与宿舍成员朝夕相处,对宿舍成员的行为习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当其行为出现异常时,及时向本区队心理健康委员汇报。

(b)心理健康委员得知同学情况后,认真填写危机情况上报表,可视情况与该同学进行适当的交流,并做好交流记录。

(2)二级干预:以学院为单位,以中队长、相关学管干部为主导,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问题的分类

心理问题的分类

心理问题的分类从心理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5个等级:0.心理健康1.心理烦恼2.心理问题3.心理障碍4.心理变态5.心理疾病一、心理烦恼:有重大或者持久的心理刺激因素,或伴有不良教育及文化背景,导致出现暂时的情绪烦恼,但是自己可以识别、调节,身边人可能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完全能够理解并提供有效帮助。

一般不持续影响社会功能,不影响他人,包括日常生活中各种超出正常的情绪烦恼如天灾人祸、生离死别等等,如果没有刺激性社会因素,就不会出现情绪烦恼。

这种明显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烦恼治疗效果好,损害完全可逆,一般在一周以内缓解,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有可能形成持续的心理问题,这种类型是心理咨询的最佳选择,一般不使用药物治疗,即使需要也是短期的,如果当事人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一定需要专业帮助。

二、心理问题:不良教育或者文化背景造成一定的个性偏差,可能由一定的心理刺激因素诱发,出现暂时或局部的情绪问题,自己可以识别但是难以摆脱,必须需要旁人或者心理医生调节,身边人也许能发现但是发现了只能部分理解,正常人如果处于相同的环境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如果没有刺激性社会因素,也许不会马上出问题,但以后仍然可能出现。

在局部轻度影响社会功能,不影响他人,中枢神经系统或许功能性异常、治疗效果较好,损害是可逆的,一般在半年以内缓解,也有可能长期遗留少许症状,这种类型是心理治疗的主要选择,如果配合药物治疗也是辅助手段。

三、心理障碍有明显的个性偏差,伴随一些轻度的心理刺激因素,出现持久的、较大范围的情绪障碍,自己可以识别但是无法摆脱,因此主动求助,普通人难以提供帮助,一般需要心理医生调节。

身边人经常可以发现异样但是难以理解,正常人在相同处境下不会出现类似问题。

如果没有刺激性社会因素,当事人也会出现情绪烦恼。

部分影响自己的社会功能、一般不影响其他人,有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障碍,治疗效果尚可,部分损害有可能不可逆,但是程度较轻,这种类型可以叫神经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样重要。

心理学负面情绪的五个等级

心理学负面情绪的五个等级

心理学负面情绪的五个等级
心理学中,负面情绪可以根据其强度和影响程度被划分为不同
的等级。

下面是五个常见的负面情绪等级:
1. 焦虑,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面情绪,通常与对未来的担忧、
紧张和不安有关。

焦虑可能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注意力不集中等。

2. 愤怒,愤怒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常常伴随着对某种不公正、冒犯或不满的感觉。

愤怒可以导致情绪激动、易怒、冲动行为等。

3. 沮丧,沮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常常伴随着对生活中的
困难、挫折或失去的感受。

沮丧可能导致情绪低落、缺乏动力、自
我负面评价等。

4. 压力,压力是一种由于来自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
压力而引起的负面情绪。

过度的压力可能导致身心疲惫、焦虑、失
眠等问题。

5. 绝望,绝望是一种极度的负面情绪,常常伴随着对未来的无
望感和对问题无法解决的信念。

绝望可能导致丧失希望、自杀倾向
等严重后果。

这些负面情绪等级并非相互独立,它们可能相互交织和影响。

人们在面对不同的情境和挑战时,可能会经历不同等级的负面情绪。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些情绪,并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管理和应对它们,以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孤独
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从严重程度来分,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笔者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简捷的评价方法。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如:社交焦虑考(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问题的等级划分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一、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

笔者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简捷的评价方法。

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

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

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

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

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

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

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

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

如:社交焦虑考(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

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

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

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4.需心理医生的治疗-此状态之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

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

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
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