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倒装句的类型、规律及翻译》 课件

合集下载

文言句式:倒装句PPT共17页

文言句式:倒装句PPT共17页
安在? 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⑷不然,籍何以至此?
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是疑问代词(谁 何、奚、曷、胡、孰、安、焉等)。
例: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⑵何罪之有? ⑶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
练习 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CH A何以知之? B城中皆不之觉 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D何功之有哉! E唯余马首是瞻 F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G孔子云:“何陋之有?” H安得广厦千万间
宾语前置小结
• 疑问句 • 否定句 • 是之标志
三、定语后置
格式:
1、名词+(数量) 2、名词+( )+者 3、名词+之+( ) 4、名词+之+( )+者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楚人有涉江者。 3、村中少年好事者。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6、马之千里者。 7、一食或尽粟一石。 8、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四、介宾短语后置
1、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战于长勺。 3、苛政猛于虎也。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巩固训练
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句式, 请翻译。 1、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吾谁敢怨? 4、石之铿然有声者。 5、秦人不暇自哀 。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 7、余是以记之 。
文言句式:倒装句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文言句式:倒装句
一、主谓倒装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 真好啊,今天的天气!
甚矣,汝之不惠(慧)!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二、宾语前置
. 例:⑴古之人不余欺也。 . 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⑶忌不自信。

文言文倒装句 ppt课件

文言文倒装句  ppt课件
ppt课件 14
4、状语
用来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的词语在 句中充当状语成分,状语一般放在 动词或者形容词前面,标志是” 地”。
例句:他向我学习。
我从他手里拿走了十元钱
ppt课件 15

文言文中,如果状语被放在了他所修 饰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就成为了状 语后置的句子。
• 如青出于蓝,正常语序是青于蓝出,于 蓝用来修饰动词“出”,作状语。现在 被放在了他所修饰的动词后面,所以叫 状语后置句。
ppt课件 16
• 5、补语 • 补语是动词或者形容词的补充成分,补充 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 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补语通 常是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极” 、“很”也可以用在形容词后做补语。例 如: 狗把猫赶<跑了>。(动词) 这篇文章他已经念<熟了>。(形容词) 你去<一趟>。(数量词) 她漂亮<极了>。(副词) • 补语前面常常用助词“得”。
ppt课件 10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 古之人不欺余也。 • 宋,何罪之有? 宋,有何罪? • 吾谁与归? 吾与谁归?
ppt课件
11
3、定语 修饰名词的词在句中充当定语成分,定语一 般放在名词前面,标志是”的”。 例如: ①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 骨。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爸爸的爸爸是一个伟大的人。
专题学习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
ppt课件
1
文言文句式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 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 不同的句式
能力等级:B
2
题型:选择题和翻译题
ppt课件
教学目标:
• 1、掌握文言文倒装句的特点。 • 2、根据倒装句的特点能区分文 言倒装句并进行翻译。
ppt课件

文言倒装句式——宾语前置ppt课件

文言倒装句式——宾语前置ppt课件
某人唯猪是爱,养之多年,甚喜之,难 以自——制——。——后—悟——玩——物——丧——志—、——时——不——我—待——之——理——,— 欲——弃——之— 。然——猪——知—归——路——,——数—弃——无——功——。——一—日——, 其驾车转弯一再,弃之。
深夜致电家人:“猪归否?〞曰:“已归! 〞其怒吼:“三岁贯〔通“豢〞〕汝,莫 我肯顾。——让—它——接———,——老——子——迷—路——了——!—〞————
有也,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答案:百姓都欢呼鼓舞,认为几十年来都没有这 样事情,于是就在河岸边立了石碑来记录此事。
规律二:为了强调,宾语放在 介词的前面,这种状况最常见 的是方位名词作介词的宾语和 ⑴介余词是“以记以之〞的宾语。
⑵一言以蔽之
⑶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找出下文中的宾语前置句

妻好吃酒,屡索,夫不与,南面叩门 ———————
叱之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
酱、醋、茶,何曾见个酒字?〞妻曰:
2012安徽卷 链接高考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节选〕
[清] 刘大櫆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 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嵴涸,疏浚之工,其 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精为兴筑,而浮 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己之稇载有限,而取万 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 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未之
文言倒装句式
———宾语前置
规律一:疑问句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 语则宾语前置。
⑴大王来何操?
⑵沛公安在?
⑶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 其信芳〔美好〕。
⑷古之人诚不余欺也。
规律一:疑问句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 语则宾语前置。
常见疑问代词:焉,奚,何,安,曷, 盍,胡

文言文倒装句课件(共69张PPT)

文言文倒装句课件(共69张PPT)
文言文倒装句课件(共69张PPT)
文言文倒装句课件(共69张PPT)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 古之人不欺余也。
• 宋,何罪之有? 宋,有何罪?
• 吾谁与归? 吾与谁归?
文言文倒装句课件(共69张PPT)
文言文倒装句课件(共69张PPT)
3、定语 修饰名词的词在句中充当定语成分,定语一 般放在名词前面,标志是”的”。
• 如青出于蓝,正常语序是青于蓝出,于 蓝用来修饰动词“出”,作状语。现在 被放在了他所修饰的动词后面,所以叫 状语后置句。
文言文倒装句课件(共69张PPT)
文言文倒装句课件(共69张PPT)
• 5、补语 • 补语是动词或者形容词的补充成分,补充
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 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补语通 常是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极” 、“很”也可以用在形容词后做补语。例 如: 狗把猫赶<跑了>。(动词) 这篇文章他已经念<熟了>。(形容词) 你去<一趟>。(数量词) 她漂亮<极了>。(副词) • 补语前面常常用助词“得”。
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背见 冀君实或见恕也。 恕见
结论五:“见”字解释为“动作行 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这时“见”是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 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结论六: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 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
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 2、都由代词 (“自”“之”“余”)充当宾语。
否定词 :不、 弗、未 、非、 否、毋 、无、 莫
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 前置。
文言文倒装句课件(共69张PPT)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

《文言文倒装句》教学课件

《文言文倒装句》教学课件
古化
则何如? c. 则何如?
今化 古化 今化 古化
那会像怎么样? 那会像怎么样? 我跟谁同一志向? 我跟谁同一志向?
d.吾谁与归? d.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
1、宾语前置
• (3)在带有“莫、未、无、毋、不、弗” 在带有“ 等否定词的否定句中,代词“ 等否定词的否定句中,代词“我、吾、余、 等作为及物动词的宾语, 自 、之”等作为及物动词的宾语,从动词 后改放到动词前,表示强调。 后改放到动词前,表示强调。即: 代词(宾语) 否定词 + 代词(宾语) + 及物动词 今化 代词(宾语) 否定词 + 及物动词 + 代词(宾语)
古化
a.甚矣,汝之不惠 a.甚矣, 甚矣
今化 古化
你蠢得很厉害 我们的少年中国
b.美哉, b.美哉,我少年中国 美哉 可爱啊! 可爱啊!
今化 古化
再见! 再见! 再见! 再见!
2、状语后置
• 介词短语作为及物动词的状语,从及物动词 介词短语作为及物动词的状语, 前改放到动词后,表示强调。 前改放到动词后,表示强调。即: 介词短语(状语) 及物动词 + 介词短语(状语) 今化 介词短语(状语) 介词短语(状语) + 及物动词
古化
a.月出于东山之上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语于富者 b.语于富者
今化
a.惟利是图 a.惟利是图 b.惟你是问 b.惟你是问
古化 今化 古化
(只会)图利 只会) (正要)问你 正要)
1、宾语前置
• (5)特殊例子: 特殊例子: a.秋以为期 a.秋以为期
今化 古化
以秋为期 亚父向南坐
b.亚父南向坐 b.亚父南向坐
今化 古化
认真听哦,亲爱的! 认真听哦,亲爱的!

《文言文倒装句》PPT课件

《文言文倒装句》PPT课件

2021/3/26
2
学习目标
• 1、掌握文言文倒装句的特点; • 2、根据倒装句的特点能区分文言文倒装句
并进行翻译。 • 重点:了解宾语前置句和介词结构后置句
的特点。 • 难点:提高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
式的能力。
2021/3/26
3
思 议 一、阅读并翻译下列句子,完成后面的小题。
• ①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③一言以蔽之。 •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⑤余是以记之。 • ⑥大王来何操? • ⑦唯兄嫂是依。 • ⑧沛公安在?
2021/3/26
15
2、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 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 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 其本心也哉?
翻译画线句: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3分)
译文: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评分标准:所字结构1分,倒装1分,语句通顺连贯1分。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谓语前置
2021/3/26
13
倒装句的语序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 翻译时,都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把前置或 后置的成分放回到相应的位置。
总之,我们只有了解文言倒装句式的 特点,掌握识别翻译倒装句的方法,并能 熟练地加以运用,才能迅速而准确地识别 和翻译好含有倒装句的句子。
铸以为金人十二。
2021/3/26
7
定语后置的几种形式:
• 1、中心词+之+定语 • 2、中心词+定语+者 • 3、中心词+之/而+定语+者 • 4、中心词+数(量)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倒装句(公开课)精选课件PPT

高中语文文言文倒装句(公开课)精选课件PPT

试一试:你能快狠准地判断出下列倒装 句的类型吗?依据是什么?
1、宋,何罪之有?
宾语前置
2、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定语后置
4、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定语后置
5、会于西河外渑池。
状语后置
6、頒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状语后置
7、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
状语后置
8、善哉,祁黄羊之论!
1、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C )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宋何罪之有?
2、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 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A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1、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B )
情窦初开的年华,一朵鲜花,谁采不是采,谁献不是献。也可以说、谁先采来谁先戴。但是、爱情还存有它诸多的要素与情感的诠释。 人到成熟自然而然就会寻求恋爱。恋爱会造就情侣的幸福与美满。爱情与年龄无关;有共同语言,相似情怀,类似的经历坦诚自然的交流,毫不做作的表现。只有深入了解,才有爱情的起因。爱情用真情来实现相互交流的过程。爱情是向往,是打造婚姻的基础。 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从古至今,在世俗面前往往是种摆设。门当户对,门第观念。才会有爱情悲剧故事的上演:《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全面再现了封建世俗末世人性世态,揭示了弱势与强势的种种悲剧与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 爱情的行为是柔,慢条斯理,不是急于求成。爱情是双方感情的因果,一个人的行为不叫爱情。爱情是有针对性的,千万别搞错,有的只是友情层面上对你好,那不是爱情。一个人来维持痴情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没有物质的爱情是可悲的,他保证不了爱情的延续性。

《文言文倒装句》课件

《文言文倒装句》课件

宾语前置
将宾语放在动词之前,通常是为了强调宾语的意义。例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定语后置
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的结 构,以强调定语的意义。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状语后置
将状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形成“中心词+后置状语”的结 构,以强调状语的意义。例如:“战于长勺。”(《曹刿 论战》)
SUMMAR Y
01
什么是文言文倒装句
定义
定义
文言文倒装句是指句子成分的顺 序与常规语序不同,从而形成一 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解释
在文言文中,倒装句通常是指谓 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等几种情况。
分类
谓语前置
将谓语放在主语之前,通常是为了强调谓语的意义。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如何学习与掌握文言文 倒装句
多读多背文言文
总结词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背诵,可以培养对 文言文的语感,加深对文言文倒装句 的理解和运用。
详细描述
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进行阅读 和背诵,如《左传》、《战国策》等 ,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记忆,逐渐掌握 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突出强调语义
总结词
文言文倒装句通过改变语序,将重要的信息放在句子的前面或后面,从而突出强调语义 。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倒装句的使用可以将重要的信息放在句子的前面或后面,使读者更加关注 这些信息。这种强调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并更好地把握作者所
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丰富语言修辞手法

高中文言文倒装句PPT共44页

高中文言文倒装句PPT共44页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4
高中文言文倒装句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 优秀(课堂PPT)

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 优秀(课堂PPT)
以桑树之
①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② 请其矢,盛以锦囊。


③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④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 覆之以掌。
⑥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⑦ 能谤讥于市朝。
⑧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⑨ 长于臣。
⑩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①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② 请其矢,盛以锦囊。

③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②②以以为为莫莫己己若若。。
③③古古之之人人不不余余欺欺也也。。
④④然然而而不不王王者者,,未未之之有有也也。。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第二,必须是否定句
“不、未、毋(无) 、莫……”。
否定词+代词+动词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②时人莫之许。

③秦人不暇自哀。
④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⑤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 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判 断被 句动
省 略 句
倒 装 句

主 宾定 状
倒谓倒装句语 前类型语 后
语 后
装 置置 置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
例: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汝之不惠甚矣 2.快哉此风!《风赋》 此风快哉
现代汉语:
动词 + 宾语
介词 + 宾语
•宾语前置句一般就发生在这两种条件下。
迁 )移
训 练
答案:C(C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余为定 语后置句)
(四)状语后置
现文代言汉文语中:状语常常后置:
[状语] +谓语
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文言文倒装句》教学课件

《文言文倒装句》教学课件

1.惟利是图
(只会)图利
2.惟你是问
(正要)问你
注意:“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2、宾语前置
(5)介词短语中宾语前置。(一般是代词 和方位词作宾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 何以谓之“文”也?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宾语前置
• (6)固定结构之一: 是以 以是(因此)
1.是以记之
因此写下它
2.忌情况
2、宾语前置
(3)固定结构之二: 何 …… 之 …… ? ……之……
1.何罪之有? 2.何厌之有? 3.句读之不知 4.惑之不解
有什么罪责呢? 有什么满足的呢? 不知道句读 不解除疑惑
注意:“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2、宾语前置
(4)固定结构之三:惟(唯)……是……
置”。
4、定语后置
格式1:中心语+ 之 + 定语(+者) 即:名词+ 之+ 形容词(+者)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马之千里者 3.宇宙之大 4.品类之盛
日行千里的马 大的宇宙 繁盛的种类
4、定语后置
格式2:中心语 +( 有/而) + 定语+ 者
1.客有吹洞箫者
吹洞箫的客人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无固定格式: 我持白璧一双
1、豫州今欲何至? 2、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3、时人莫之许也 4、城中皆不之觉 5、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6、王何以知之? 7、唯余马首是瞻 8、项王项伯东向坐 9、一言以蔽之 10、安得广厦千万间 1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12、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4、其尝贻余核舟一

高考复习文言特殊句式之倒装句 PPT精品课件(共23张)

高考复习文言特殊句式之倒装句 PPT精品课件(共23张)
文言特殊句式之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引导学生辨析、翻译宾语前置句
[昨天],(高三)学生 [在风雨操场]听<完了>报告。
常见文言文句式: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宾语前置
倒装句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被动句
主谓倒置
省略句
倒装句语法公式: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谓倒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C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夫晋,何厌之有?
3、唯命是从 4、唯利是图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有何厌 唯从命 唯图利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C)
A、豫州今欲何至?
B、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不信自 未有之 不欺余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
2、都由代词 (“自”“之”“余”)充当宾语。
结论二:否定句 中 代词 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未、莫、无等
找出下列不合文言句法规范的句子。 • 1、恐年岁之不吾与。 • 2、朝廷之臣莫不王畏. × •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4、保民而王,莫能御之。 × • 5、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 • 6、岁不与我,时不待我。 × • 7、不吾知其亦已兮。 • 8、我无尔诈,尔无虞我 ×

必修一古代汉语倒装句课件

必修一古代汉语倒装句课件

主谓倒装是指将主语和 谓语的位置颠倒,使得 主语出现在谓语之后。 这种倒装句在古代汉语 中较为常见,如“渺渺 兮予怀”(我心怀思) 。
定语后置是指将修饰名 词的定语放在名词之后 ,形成倒装结构。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 (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 国的人)。
状语后置是指将修饰动 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放在 中心词之后,形成倒装 结构。例如,“相如廷 叱之”(蔺相如在朝廷 上叱责他)。
定语后置的误区与纠正方法
误区
将定语后置误认为句子成分残缺或不规范。
纠正方法
了解定语后置的语法特点,即为了强调或保 持句子平衡,将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没有 特殊语法意义,翻译时仍需调整回正常语序

状语后置的误区与纠正方法
误区
将状语后置误解为句子逻辑不清晰或修饰不当。
纠正方法
明确状语后置的语法规则,即为了强调或保持句子平衡,将状语置于中心词之后,没有 特殊语法意义,翻译时仍需调整回正常语序。
倒装句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式之一,指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
详细描述
倒装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式,其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在古代汉 语中,为了强调某些词语或表达特定的语意,古人会将句子中的某些成分进行 颠倒或前置,形成了倒装句。
分类
总结词
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倒装句可以根据句子成 分的位置变化进行分类 ,包括主谓倒装、定语 后置、状语后置和宾语 前置。
必修一古代汉语倒装 句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倒装句的定义与分类 • 倒装句的成因 • 倒装句的识别与判断 • 倒装句的翻译与理解 • 倒装句的练习与巩固 • 倒装句的常见误区与纠正方法

《文言文倒装句》教学课件

《文言文倒装句》教学课件
谁”等作为及物动词的宾语,从动词后改 放到动词前,表示强调。即:
疑问代词(宾语) + 及物动词 +? 及物动词 + 疑问代词(宾语、奚、
a.沛公安在? b.君又何怨乎? c.彼且奚适也? d.君又谁怨乎?
今化 古化
沛公在哪里? 你又埋怨什么? 它要到哪里呢? 你又埋怨谁呢?
c.五亩之宅,树之 以桑
古化
五亩的宅子,把桑 树种植在这里
1.状语后置句
•介词短语作为动词的状语,从动 词前改放到动词后,表示强调。 即:
动词 + 介词短语(状语) 标志:乎 介词短语(状语)+ 动词 a.生乎吾前
今化 古化
在我前面出生的人
b.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
君子有广博的学识而且 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今化
标志:于
因此燕王想和你结交
古化
青色是从蓝中提取 的,却比蓝还蓝。 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 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1.状语后置句
•介词短语作为动词的状语,从动 词前改放到动词后,表示强调。 即:
动词 + 介词短语(状语)
标志:以
介词短语(状语)+ 动词 a.去以六月息者也 b.具告以事
今化
凭借六月的风离开 把事情详细的告诉他
练习
• • • • • • • • • • •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得复见将军于此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君何以知燕王 宋何罪之有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宾语前置
古代语言文化的魅力
博大精深 寓意深远
文言文特殊句式中

《文言文倒装句》教学课件

《文言文倒装句》教学课件

24、所欲有甚于生者 25、受地于先王 26、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27、弗之怠.录毕,走送之 28、何以战 29、战于长勺 30、忌不自信 31、欲有求于我 3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3、躬耕于南阳
1、定语: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3、补么样”、 “多久”、“多少”(时间、地点、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逍遥游.北冥 有鱼》
有些介词的用法非常灵活,后面跟的,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公与之乘,占于长勺 3、徐喷以烟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5、屠惧,投以骨
练习: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投以骨 3、非 得一人井中也: 4、蒙辞以军中多务 5、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6、何陋之有? 7、求二石兽于水中 8、相与步于中庭 9、舜发于畎亩之中 10、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 1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2、且土石置焉 13、卷石底以出(谓语前置): 14、全石以为底 15、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7、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8、马之千里者 19、衹辱于奴隶之手 2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3、万钟于我加焉
1、主语:主语是句子陈述或说明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 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2、宾语:用来说明陈述主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一 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3、宾语 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可由名词、代 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翻译:只是没人敢违背他的话 ②翻译:太师撞谁呢?
还有哦,小朋友!
dxjnmkxgdjn 轻轻地,敲开文
字的窗棂,静静欣赏唐风宋雨,跌落在文字的诗行。文 字的世界里,百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文字的春天, 悄悄来临,心,沐浴在文字的春光里,感觉温暖舒适。 在春光明媚的早晨,轻轻敲打着文字,暗香盈袖,芬芳 心田。
醉一场春梦,在春光里走走停停,不愿意,离开这 样温暖向阳的日子;不愿意,从春天的美梦里醒来;不 愿意,离开明媚的春光。伸手,触摸文字的春光,那金 色的光芒,洒向我的心田,感觉暖暖的,让人心醉。
考纲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特点
学习目标:
1、掌握倒装句的类型及规律 2、准确翻译倒装句
倒装句类型: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合作探究:
1、小组内解决翻译中存在的问 题,并划出有争议的地方。
2、合作探究三种倒装句的构成 规律。
1、宾语前置
a.沛公安在? 翻译 :沛公在哪里? b.奚以知其然也 翻译 :凭借什么知道 它是这样的呢?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奚、谁” 等作为动词(介词)的宾语,从动词(介词) 后改放到动词(介词)前,表示强调。即:
疑问代词(宾语) + 动词/介词 +?
翻译:动词/介词 + 疑问代词(宾语) +?
1、宾语前置
a.未之有也 翻译 :还没有过这种情况呀 b.忌不自信 翻译 :邹忌不相信自己
(2)在带有“莫、未、无、毋、不、弗” 等否定词的否定句中,代词“我、吾、余、 自 、之”等作为动词的宾语,从动词后改 放到动词前,表示强调。即:
①翻译:顺德果真能对国家有益 ②翻译:没有治他的罪
xueyizhiyong
4、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之 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吏扑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 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 不见人,徒见金。”
翻译:从前有一个想要得到金子的 齐人
xueyizhiyong
5、晋平公与群臣饮,酣,乃喟然叹曰: “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 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 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 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师旷曰:“是非君 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 “释之,以为寡人戒。”
翻译:用他的车拉我,把他的衣 服给我穿,把他的食物给我吃
xueyizhiyong
2.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 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 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 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 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璧而不 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 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 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 犹取之内阜而著之外阜也,君奚患焉?”
b.盛以锦囊 翻译 : 用锦囊装着
介词短语作为动词的状语,从动词前改 放到动词后,表示强调。即:
动词 + 介词短语(状语) 翻译 :介词短语(状语) + 动词
3、定语后置
a.宇宙之大 翻译 : 大的宇宙 b.爪牙之利 翻译 : 锋利的爪牙
(1)形容词或动词短语作为名词的定语, 从名词前改放到名词后,表示强调。即:
否定词 + 代词(宾语) + 动词 翻译 :否定词 + 动词 + 代词(宾语)
1、宾语前置
a.句读之不知 翻译 : 不了解句读。
b.何罪之有? 翻译 : 有什么罪责呢?
c.何厌之有? 翻译 : 有什么满足的呢?
(3)固定结构之一: 名词(宾语) + 之 + 动词
翻译 :动词 + 名词(宾语)
1、宾语前置
xueyizhiyong
①假道于虞以伐虢 翻译:向虞国借路来讨伐虢国。
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 翻译:如果接受我们的玉璧却不借路给我。
③必不吾受也 翻译:一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玉璧。
④君奚患焉? 翻译:您担心什么呢?
xueyizhiyong
3、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 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 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 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 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 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 “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 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a.惟利是图 翻译 :只图利 b.惟你是问 翻译 :只问你
(4)固定结构之二: 惟 + 名词(宾语) + 是 +动词
翻译 :动词 + 名词(宾语)
1、宾语前置
(5)特殊例子:
a.秋以为期 翻译 :以秋为期
b.亚父南向坐 翻译 :亚父置
a.月出于东山之上 翻译 :月亮从东山上升起
名词 + 之 + 定语 翻译: 定语 + 名词
3、定语后置
a.马之千里者 翻译 :千里马 b.客有吹洞箫者 翻译 :吹洞箫的客人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翻译 :能不改变 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
(2)形容词或动词短语作为名词的定语, 从名词前改放到名词后,表示强调。即:
名词 + (之/有/而) + 定语+ 者 翻译 : 定语 + 名词
4、谓语前置
a.甚矣,汝之不惠 翻译 :你蠢得很厉害 b.美哉,我少年中国 翻译 :我们的少年中 国可爱啊!
形容词或动词短语作为主语的谓语,从主语 后改放到主语前,表示强调。即:
形容词, + 主语 翻译 :主语 + 形容词
xueyizhiyong
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 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 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 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