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预防与控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及黄热病等
实用文档
传播疾病
➢ 致倦库蚊:班氏丝虫病的重要媒介 ➢ 三带喙库蚊:日本乙型脑炎的重要媒介 ➢ 白纹伊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重要媒介 ➢ 中华按蚊: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媒介 ➢ 埃及伊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重要媒介
实用文档
媒介生物传播疾病特点
➢机械性传播:媒介生物对病原体仅起携带、
1
3
4
• 4、病毒释放到 血液中并在其中 循环
实用文档
登革热
•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
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地区。 ➢ 由DV1-4血清型引起 ➢ D1、D4:反复流行、轻型多、愈来愈烈 ➢ D2:病情重、DHF多、死亡多 ➢ D3:流行广、病人多、发病率高
实用文档
外潜伏期
• 如DG病毒从进入蚊子中肠内,到唾腺感染 病毒,这段约8-12天的时间称为外潜伏期, 其时间长短和环境的温度、吸入的病毒量 或病毒品系及蚊虫种类有关,其中温度的 影响最为重要
实用文档
内潜伏期
• 1、病毒通过蚊
虫的唾液腺传播
给人
2
• 2、病毒在靶标
器官中增殖
• 3、病毒感染白 细胞和淋巴器官
实用文档
媒介生态--吸血与栖息
➢白纹伊蚊
➢多在户外袭击人类,人的气味、体味和呼出的 二氧化碳,强烈吸引成蚊,成蚊吸食人血繁殖, 同时将病原传给人。
➢吸血高峰在16-17时,次高峰在9-10时。 ➢白纹伊蚊对人的攻击性强,多次吸血。有光照
比无光照对吸血有利。
实用文档
温度对人舒服,蚊虫也适宜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四)流行特征
4.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本病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 疫情常由一地向四周蔓延,传播迅速。如 197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首先发生 登革热,迅速波及几个市、县。1980年3 月海南省开始流行,很快席卷全岛,波及 广东内陆几十个省、市。病死率0.016%~ 0.13%。
登革热防控与控制
古井小学 2014年9月19日
实用文档
一、基本知识
实用文档
虫媒传染病
➢ 蚊媒传染病是其中的一种,即蚊虫传播的疾病; ➢ 蚊虫是最重要的一类医学昆虫; ➢ 全世界蚊虫有3200多种,我国360多种,其中按
蚊、库蚊、伊蚊约占半数以上; ➢ 虫媒传染病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而传播的疾
病; ➢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
以发生二次感染。 ➢ 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
持续1~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
实用文档
(四)流行特征
1.地方性 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及人口密度高的
地区,均可发生地方性流行,在城市中流 行一段时间之后,可逐渐向周围的城镇及 农村传播,在同一地区,城镇的发病率高 于农村。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三、临床表现
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档
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 ➢ 3-15天,一般为5-8天。 ➢ 发病前尽管体内有病毒存在,
而前驱症状却不明显。 (二)临床分型 ➢ 无特征性的发热 ➢ 典型登革热(DF) ➢ 登革出血热 (DHF) ➢ 登革休克综合征(DSS
实用文档
临床特征
➢ 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内达39~ 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称为“马鞍热”)
运输的污染作用,病源体只是机械地从一宿主传 播给另一宿主,病原体在媒介昆虫体内外并不发 生明显的形态变化或生物学变化。如:多数由苍 蝇、蟑螂、蚂蚁等传播的疾病。
➢生物性传播:生物性传播即病原体在媒介生
物体内具有增殖,发育的生物学过程。这是病原 体自然循环不可缺少的环节。生物性传播的特点 之一是病原体在媒介生物体内,必须经过一定时 间,即外潜伏期。完成上述过程,才具传播能力。 如:多数由蚊子传播的疾病。
登革热传染过程时间图
传染期
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 8-12 日
(发病前 1 天及后 5 天) 后再传染给健康的人
-1
57
17
-1 0
5
指示病例发病日
10
20
30
二代病例平均发病日
登革热流行预防关键 实用文档 二代病例发病日(潜伏期 3-15 日31)
实用文档
(三)易感人群
➢ 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 ➢ 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1、空置地卫 生死角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2、各类水生植物容器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3、储水池、储水桶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4、竹林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 5、人工景观池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 6、空置屋
空置房屋院中废弃的坛、缸、碗、 盘皆有孑孓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白纹伊蚊的生活史
从卵到成蚊一般需要7-12天
实用文档
媒介生态--季节与地域
➢白纹伊蚊
➢ 季节:与地域有 关,广东主要在 5-10月。
➢ 地域:中国分布 较广,但其最适 宜的分布区是北 纬30°以南
实用文档
媒介生态—活动范围
白纹伊蚊: 50-100米 ▲ 根据成蚊活动范围,划定疫点的范围,在
100米左右。
➢ “三痛”:头、眼眶、肌肉关节痛 ➢ “三红”:颜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 极度疲乏:嗜睡、烦躁 ➢ 皮疹(呈多样性)面部、颈部、胸部等 ➢ 出血倾向:皮下、牙龈,
严重消化道、颅内出血等 ➢ 束臂试验阳性 ➢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实用文档
• 四、传播媒介
实用文档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我国海南、雷州半岛有埃及伊蚊分 布,其他地区主实要用文是档 白蚊伊蚊
(四)流行特征
2.季节性 发病季节与伊蚊密度、雨量相关。在气温
高而潮湿的热带地区,蚊媒常年繁殖,全 年均可发病。我国广东、广西为5~10月, 海南省3~10月
实用文档
(四)流行特征
3.突然性 流行多突然发生,不少国家在本病消匿十
余年之后突然发生流行,我国40年代在东 南沿海曾有散发流行,至1978年在广东佛 山突然流行。
实用文档
二、流行病学
实用文档
(一)传染源
➢1、登革热患者 ➢2、登革热隐性感染者:在流行期间,隐性感
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要的传 染源。
➢3、低等灵长类动物
➢自然宿主(猿、黑猩猩、大猩猩、猴等)
实用文档
(二)传播途径
8-12天
潜伏期:3-15天 一般为5-8天
实用文档
患者或隐 性感染者
空中花园是成蚊的栖息地与避难所
实用文档
媒介生态—孳生场所
➢属容器型蚊虫,主要孳生在各类人工或/和 植物容器积水中。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
➢ 居民区:多栖息在草丛、灌木丛、空房内等;阴暗 杂物堆放处;
➢ 建筑工地:多栖息在工地内部积水和阴暗杂物堆放 处;
➢ 室内:容器积水孳生的成蚊,有在室内栖息的倾向, 并多栖息在悬挂的衣服上,及墙面阴暗处
• 7、废弃容器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 8、汽车轮胎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9、植物容器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10、其他孳生地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预防与控制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传播疾病
➢ 致倦库蚊:班氏丝虫病的重要媒介 ➢ 三带喙库蚊:日本乙型脑炎的重要媒介 ➢ 白纹伊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重要媒介 ➢ 中华按蚊: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媒介 ➢ 埃及伊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重要媒介
实用文档
媒介生物传播疾病特点
➢机械性传播:媒介生物对病原体仅起携带、
1
3
4
• 4、病毒释放到 血液中并在其中 循环
实用文档
登革热
•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
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地区。 ➢ 由DV1-4血清型引起 ➢ D1、D4:反复流行、轻型多、愈来愈烈 ➢ D2:病情重、DHF多、死亡多 ➢ D3:流行广、病人多、发病率高
实用文档
外潜伏期
• 如DG病毒从进入蚊子中肠内,到唾腺感染 病毒,这段约8-12天的时间称为外潜伏期, 其时间长短和环境的温度、吸入的病毒量 或病毒品系及蚊虫种类有关,其中温度的 影响最为重要
实用文档
内潜伏期
• 1、病毒通过蚊
虫的唾液腺传播
给人
2
• 2、病毒在靶标
器官中增殖
• 3、病毒感染白 细胞和淋巴器官
实用文档
媒介生态--吸血与栖息
➢白纹伊蚊
➢多在户外袭击人类,人的气味、体味和呼出的 二氧化碳,强烈吸引成蚊,成蚊吸食人血繁殖, 同时将病原传给人。
➢吸血高峰在16-17时,次高峰在9-10时。 ➢白纹伊蚊对人的攻击性强,多次吸血。有光照
比无光照对吸血有利。
实用文档
温度对人舒服,蚊虫也适宜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四)流行特征
4.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本病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 疫情常由一地向四周蔓延,传播迅速。如 197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首先发生 登革热,迅速波及几个市、县。1980年3 月海南省开始流行,很快席卷全岛,波及 广东内陆几十个省、市。病死率0.016%~ 0.13%。
登革热防控与控制
古井小学 2014年9月19日
实用文档
一、基本知识
实用文档
虫媒传染病
➢ 蚊媒传染病是其中的一种,即蚊虫传播的疾病; ➢ 蚊虫是最重要的一类医学昆虫; ➢ 全世界蚊虫有3200多种,我国360多种,其中按
蚊、库蚊、伊蚊约占半数以上; ➢ 虫媒传染病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而传播的疾
病; ➢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
以发生二次感染。 ➢ 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
持续1~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
实用文档
(四)流行特征
1.地方性 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及人口密度高的
地区,均可发生地方性流行,在城市中流 行一段时间之后,可逐渐向周围的城镇及 农村传播,在同一地区,城镇的发病率高 于农村。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三、临床表现
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档
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 ➢ 3-15天,一般为5-8天。 ➢ 发病前尽管体内有病毒存在,
而前驱症状却不明显。 (二)临床分型 ➢ 无特征性的发热 ➢ 典型登革热(DF) ➢ 登革出血热 (DHF) ➢ 登革休克综合征(DSS
实用文档
临床特征
➢ 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内达39~ 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称为“马鞍热”)
运输的污染作用,病源体只是机械地从一宿主传 播给另一宿主,病原体在媒介昆虫体内外并不发 生明显的形态变化或生物学变化。如:多数由苍 蝇、蟑螂、蚂蚁等传播的疾病。
➢生物性传播:生物性传播即病原体在媒介生
物体内具有增殖,发育的生物学过程。这是病原 体自然循环不可缺少的环节。生物性传播的特点 之一是病原体在媒介生物体内,必须经过一定时 间,即外潜伏期。完成上述过程,才具传播能力。 如:多数由蚊子传播的疾病。
登革热传染过程时间图
传染期
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 8-12 日
(发病前 1 天及后 5 天) 后再传染给健康的人
-1
57
17
-1 0
5
指示病例发病日
10
20
30
二代病例平均发病日
登革热流行预防关键 实用文档 二代病例发病日(潜伏期 3-15 日31)
实用文档
(三)易感人群
➢ 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 ➢ 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1、空置地卫 生死角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2、各类水生植物容器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3、储水池、储水桶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4、竹林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 5、人工景观池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 6、空置屋
空置房屋院中废弃的坛、缸、碗、 盘皆有孑孓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白纹伊蚊的生活史
从卵到成蚊一般需要7-12天
实用文档
媒介生态--季节与地域
➢白纹伊蚊
➢ 季节:与地域有 关,广东主要在 5-10月。
➢ 地域:中国分布 较广,但其最适 宜的分布区是北 纬30°以南
实用文档
媒介生态—活动范围
白纹伊蚊: 50-100米 ▲ 根据成蚊活动范围,划定疫点的范围,在
100米左右。
➢ “三痛”:头、眼眶、肌肉关节痛 ➢ “三红”:颜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 极度疲乏:嗜睡、烦躁 ➢ 皮疹(呈多样性)面部、颈部、胸部等 ➢ 出血倾向:皮下、牙龈,
严重消化道、颅内出血等 ➢ 束臂试验阳性 ➢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实用文档
• 四、传播媒介
实用文档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我国海南、雷州半岛有埃及伊蚊分 布,其他地区主实要用文是档 白蚊伊蚊
(四)流行特征
2.季节性 发病季节与伊蚊密度、雨量相关。在气温
高而潮湿的热带地区,蚊媒常年繁殖,全 年均可发病。我国广东、广西为5~10月, 海南省3~10月
实用文档
(四)流行特征
3.突然性 流行多突然发生,不少国家在本病消匿十
余年之后突然发生流行,我国40年代在东 南沿海曾有散发流行,至1978年在广东佛 山突然流行。
实用文档
二、流行病学
实用文档
(一)传染源
➢1、登革热患者 ➢2、登革热隐性感染者:在流行期间,隐性感
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要的传 染源。
➢3、低等灵长类动物
➢自然宿主(猿、黑猩猩、大猩猩、猴等)
实用文档
(二)传播途径
8-12天
潜伏期:3-15天 一般为5-8天
实用文档
患者或隐 性感染者
空中花园是成蚊的栖息地与避难所
实用文档
媒介生态—孳生场所
➢属容器型蚊虫,主要孳生在各类人工或/和 植物容器积水中。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
➢ 居民区:多栖息在草丛、灌木丛、空房内等;阴暗 杂物堆放处;
➢ 建筑工地:多栖息在工地内部积水和阴暗杂物堆放 处;
➢ 室内:容器积水孳生的成蚊,有在室内栖息的倾向, 并多栖息在悬挂的衣服上,及墙面阴暗处
• 7、废弃容器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 8、汽车轮胎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9、植物容器
实用文档
伊蚊各类孳生地
10、其他孳生地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预防与控制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