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主要图件格式

合集下载

主要地质图件(3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主要地质图件(3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三)断层 煤层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发生断裂时,断层把煤层切断并 使其发生位移,其底板不再是连续的面,等高线在断层处中 断而不连续。 在地质上将上盘煤层与断层面的交线称之为上盘断煤交 线,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用“——〃——”点线符号表示; 下盘煤层与断层面的交线称下盘断煤交线,用“——×—— ×——”叉线符号表示。
(2) 倾向 过F点作EF线的垂线交GH于Z,则FZ方向为 倾向。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求断层的产状及落差
(3) 倾角 GH及EF为断层面的两条等高线,其倾角的求 法与煤层底板
2、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求断层的产状及落差
(4) 落差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三)断层:当遇见正断层时煤层底板等高线在图上为中断, 在上、下盘断煤交线之间没有等高线通过,表示煤层缺失; 当煤层遇到逆断层时,底板等高线在图上表现为中断,上、 下盘断煤交线之间互有等高线通过,表示煤层重复。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构造 单斜构造在图上一般反 映为一组直线,当煤层走 向与倾角不变,等高线大 致平行而均匀;如果倾角 有变化,则等高线疏密不 均,且等高线越密煤层倾 角越大;如走向发生变化, 则等高线成为一组曲线;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4)断层几何形态图的功用
(1)求断距 上、下盘煤层任意2条同高 程等高线的水平距离为水平 地层断距hf。铅垂地层断距 hg。沿断层倾向作一直线AB 与上、下盘交面线分别交于A、 B两点,则两点间距离为平错, 两点的高程差为落差H.

煤矿地质 第十章 主要地质图件

煤矿地质 第十章 主要地质图件

C3
C3 Q C2 C1 S1 Q S1
30
300
C3
15
50 300 45 250
40
3 00
35
C2
C1 300 12 55
C3
25
250 30 0
P1
C2
中石炭统灰岩 下石炭统细砂岩 (厚度250m) 下志留统板岩 上奥陶统灰岩
40
青岩顶
40 0 35 0
51
C2
70 75
C2
3 00
S1 65 O3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二、水平切面图的编制方法 (一)利用地质剖面图编制 1.确定图件比例尺 2.准备平面底图 3、确定编图水平高程 4、投绘地质点 5、对比连线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褶曲转折端的绘制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二)根据井巷实际资料编制 1、准备底图及编图资料 2、填绘地质资料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水平切面图上的表现 1、单斜构造 2、褶曲 3、断层
(五)根据地形地质图编制剖面图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地质剖面图上的表现
1、单斜岩层
2、褶曲
3、断层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第三节:水平切面图 一、概念、内容及作用 1、概念 反映某一水平地质情况和井巷工程的图件,称之 为水平切面图。在煤矿生产中。水平切面图是沿某一 开采水平进行编制的。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二、地形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一)地形地质图的填绘 1、先选典型的剖面进行研究 2、根据比例尺的要求按一定间距、路线和观测点进行观 察研究。将所有地质界线填到图上。

(完整版)地质图制图手册

(完整版)地质图制图手册

数字化制图要求引用标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95《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89《铀矿地质勘查测量图件编绘规范》EJ/T 1120-2000《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总则1、编绘图件时,必须熟悉本要求、有关规范及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2、图件要以准确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及时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各种图件应突出主题,层次分明。

3、各种图件,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

4、图幅要求整洁,字体大小适当,颜色统一。

5、图件数字比例尺:选用宋体,高12mm,宽10mm (比例符号必须用半角)。

6、图件线条比例尺:选用宋体,高8mm,宽7mm;线段:X=20,Y=15,线型为90-0,线宽0.1mm,长度40mm。

7、图件坐标注记采用公里为单位,选用宋体,高5mm,宽4.5mm。

8、坐标线及高程线:黑色,线宽0.15mm,线型为1-0,X=Y=10,且必须用“键盘输入线”功能画线,尽量不用投影变换生成坐标。

9、图名要确切、简短,置于图框外顶部。

用黑色,图名距图幅两边大于50mm,字大小根据实际而定。

10、图外框线与内框线间距为12mm,外框线宽为1.5mm,内框线宽为0.15mm。

A3或更小的图件,可适当酌减少。

坐标线及图框线应采用“数字输入”,不能使用鼠标画制。

11、地层等符号用黑体,高4.5mm,宽4.0mm,尽量直接输入,不用子图库中符号,花岗岩可用子图表示,且应垂直向上,不旋转。

12、主要构造应有编号,构造编号字体用黑体,高4.5mm,宽4.0mm,数字编号须用下标表示(如F800 )。

13、图例中应包括图内所给的各种符号及色调,地形图上的惯用符号可不列出,图例与图幅内容一致,尽可能使用最简明的技术语言。

图例排列顺序一般先地层—地层界线—产状—构造—矿物、蚀变—工程—其它,最后为工作范围。

野外地质填图

野外地质填图

• 二、野外观察与记录
• 1.选点与定位
• (1)选点 选择有地质意义的地点,如地层分界 点、构造点等。
• (2)定位将地质观察点准确地定在地形图上。 定位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地质图的质量,所以 定位时一定要认真,反复检查所在位置,并且应 熟悉本区地层层序及分布情况。
• 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 ①交绘法利用地表实际存在而在地形图上也标出 的两个或三个地物(如三角点、房屋、山头等), 用罗盘进行后方交绘,将点定在地形图上。当用 两个地物时,本地质点与这两个地物连线的夹角 应在60o~120o之间,不宜太大或太小,否则定位 将不准确。 当用三个地物连成时,可构成一个三 角区,三角区的中心点便是所定点的位置。
• ③目估法(概略计算法) 用肉眼观察判断所在 点的位置。此法主要是利用地物特征(如山峰、 三角点、山桠口等)、高度特征(如站在山坡上, 对比山沟和山脊的高度判断所在点的位置)、顺 序特征(如根据前一个地质点的位置及它与所在 点的距离和相互位置)判断所在点位。
• ④利用航片在立体镜下观察确定点的位置。
• (3)在任何地形条件下,顺地层倾向观测,地层界
线由高到低为正确,逆倾向观测地层各线由低到 高者正确,反之错。
• 对于不规则曲面的地质体(岩体、矿体等),其 地质界线的弯曲没有规律,不符合“V’’字形法则。 故对于此种地质界线, 一般采用沿界面追索的方 法,加密地质点的间距,以便较精确地控制地质 界线的位置。
• 地质摄影亦是反映地质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
• 三、野外调查阶段的室内整理 • 为了使在野外调查中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完整、
准确,必须进行整理,否则将造成资料的混乱或 丢失,给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 整理的目的是把收集起来的地质资料逐步综合 起来,使之系统化,及时发现填图中存在的各种 地质问题,以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因此要求做到 边调查、边整理、边综合分析研究。 • 野外工作阶段的室内整理按工作性质和时间, 可分为当天整理、阶段整理和最后整理。由于本 次实习填图时间短、阶段整理和最后整理合并进 行。

地质图件的编制

地质图件的编制

5.主图中的其它内容
若在测区布置了地球物理、地球 化学和水文地质等观测点,以及 山地工程(探槽、竖井、平巷)和钻 孔等,也应用特殊性的符号将其 位置及编号表示在图上。
6.主图清绘顺序
①先绘制各种观测点、样品采集点、 山地工程和钻孔的位置及编号; ②然后绘断层; ③再绘其它地质界线,各种界线不要 穿过各种符号和编号; ④最后注上各种时代符号 注意:凡是被各种地质界线和断层或 圈闭的范围均应注意时代符号。
(1)剖面位置选择原则: ①垂直地层和构造线走向; ②地层发育较全; ③地质研究程度较高。 从162.9高地—193.9高地—201.2高地—大 砾岩山—官地村 可将162.9高地-201.2高地(大砾岩山南 侧)连线,向两侧延至主图图框止,下 方(SSW)为A,上方(NNE)为A’。
5.图切地质剖面图编制程序
4.主图图框
(1)先从给定地质图上套取图框及重 要地物标志; (2)套在实际材料图上,进行校正。
5.主图内容
填图区内和教师带队的路线,为 实际测量内容; 填图区外,从所给地质图中转绘; 上述二区接图处,注意连线、接 图误差范围和合理性。

4.主图内容
①主要地形、地物标志,如高地、公路、桥 梁、村庄、水库、五副坝、重要山谷、山沟 名称等; ②地质界线(实线),包括不整合界线(实 线+虚线); ③产状要素(与实际材料图一致); ④地质体代号; ⑤断层及其性质和产状(用红线); ⑥滑坡体。
5.图切地质剖面图
图切地质剖面图主要用于补充说 明全区主要地质构造的地下延伸 情况。该图位于主图的下方,要 求有图名、比例尺(可略)、剖 面方位、图例(与主图相同)等。 绘制程序如下:
5.图切地质剖面图内容
图名:A-A’地质剖面图 比例尺:同地质图 方位:从地质图上由A- A’ 线量出

地质图主要图件格式

地质图主要图件格式

主要图件格式6.1 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6.1.1 矿区地质图格式6.1.2 其他地质平面图格式6.1.3 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格式6.2 地质平面图的整饰6.2.1 图名、图廓6.2.2 比例尺(1)图廓下方的比例尺:(2)图廓上方的比例尺:6.2.3 图例6.2.4 图签6.3 地质剖面图的整饰注:1.图中标注的线划规格、距离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注记字体、字号执行国家标准GB5791—86《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

6.4 原始地质编录图图式6.4.1 钻孔投影图a、b、c、d、e—钻孔倾角转换点;l1、l2、l3、l4、l5—钻孔转换点水平投影线段长;o、a′、b′、c′、d′、e′—转换点方位偏斜方面投影点;o、a″、b″、c″、d″、e″—方位偏斜沿剖面法线投影线与过转换点的水平线交点6.4.2 钻孔柱状图6.4.3 探槽地质素描图(1)斜坡槽探地质素描图:(2) 露天平台槽探地质素描图:6.4.4 探井地质素描图(1)方井地质素描图:×××探井地质素描图(2) 圆井素描图:6.4.5 坑道地质素描图(1) 坑道素描图展开方式:a—内展图示;b—旋转图示;c—外展图示(2) 弯曲坑道素描图:(3) 穿脉坑道素描图:(4)沿脉坑道素描图:(5)倾斜坑道素描图:6.4.6 天井地质素描图天井地质素描图如下:6.4.7 露天采场掌子面地质素描图6.4.8 回采矿块地质素描图6.4.9 开拓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开拓掌子面素描图如下:6.4.10 掘沟地质素描图掘沟地质素描图如下:6.5 综合地质编录图图式6.5.1 综合地层柱状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如下:6.5.2 地形地质图地形地质图如下:6.5.3 地质横剖面图地质横剖面图如下:1—第四纪;2—石英岩;3—千枚岩;4—假象赤铁石英岩;5—绿泥假象赤铁石英岩;6—极贫矿;7—混合岩;8—磁铁石英岩;9—煌斑岩;10—地质界线;11—实测断层;12—不整合界线;13—钻孔及编号;14—开采平台6.5.4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如下:6.5.5 矿体底板等高线图矿体底板等高线图如下:6.5.6 平台地质平面图平台地质平面图如下:6.5.7 矿石品位分布图矿石品位分布图如下:6.5.8 矿石品位等值线图矿石品位等值线图如下:①中深变质岩地区,在未查清地质年代的情况下,可先建立岩组、岩段的相对层序。

地质图基础

地质图基础
5、着色 6、作业与要求 1)采用凌河地质图,在马鞍山一带求产状。 2)过AB点作图切剖面;完善图名、比例、 花纹、代号、着色。
投画地形和断层点
SE
标绘地质界线等DSDCC
D D
实习四 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
一、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阅读褶皱区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2、学会从地质图上认识和分析褶皱形态、组合特征及 形成时代; 3、学会在褶皱区地质图上绘制图切剖面图。 二、读图步骤 读褶皱区地质图与读一般地质图的方法一样, 首先从地质图的图例或地层柱状图上了解图区出露 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和接触关系,然后概略地了解 图区新、老地层的分布和延展情况,并分析地形特 征。 从地质图上认识和分析褶皱及其特征,常先从 单个褶皱的分析入手,进而再分析褶皱的组合及形 成时代。
(3)判断轴面产状 在地质图上,从两翼产状大致判断出轴 面产状。如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 则轴面直立;如两翼倾向、倾角基本相同, 则轴面产状也与两翼产状基本一致(即为等 斜褶皱)。对于两翼产状不等或一翼倒转的 褶皱,若为背斜,其轴面大致是与倾角较小 的一翼的倾斜方向近于一致。除平卧褶皱和 等斜褶皱外,轴面倾角一般大于缓翼倾角而 小于陡翼倾角。据轴面产状与两翼产状的关 系可描述褶皱。
6、转折端形态绘制,轴面直立或近与直立的 褶皱,其平面和剖面形态近似。亦可据枢纽 倾伏角作纵向切面(辅助剖面),先求出到 剖面处核部地层枢纽的深度,然后再结合该 层两翼倾角及枢纽位置绘成圆弧。
根据同一岩层厚度不变校正同翼岩层产状 (A)校正前;(B)校正后
7、整饰地质剖面图,包括图名、比例尺、图 例、责任表、制图时间等。 图例:高X宽=0.5X1cm 排列:自上而下:地层(由新到老); 岩体(由新到老,由基到酸);褶皱轴迹、 断层、产状、其它(剖面线、制高点)

地质类图件编制

地质类图件编制
(x,y,z); 5.在“输出”一栏中,输入西安80坐标系下对应的公共点
的(x,y,z); 6.在窗口左下角,单击“输入公共点”按钮,右边的数字变
为1,表示输入了一个公共点对; 7.按4、5、6相同的方法,依次输入另外的两个公共点对; 8.在“转换方法”一栏中,单击“七参数布尔莎模型”项,
2.生成1∶2.5万标准图框(四幅)。
3.用1∶2.5万标准图框之内图框线,从投影成1∶2.5 万的1∶5万地形图中裁剪出本幅的内容,形成1∶2.5 万地形图。
1.背景图层(地形图)
4.文件命名。命名原则同1∶5万图幅。按图幅新 建命名文件夹并建立工程文件。
5.对裁剪成的1∶2.5万地形图进行整饰,主要是 因为1∶5万投影成1∶2.5万后,各种注记的定位点、 点参数、线参数等都发生了变化。如高程点和等 高线注记都离的太远等,尤其是图边处的各种注 记,好多都被裁剪到邻幅了。
2.野外手图
岩层倾向与地面 坡向相同,岩层 倾角大于地面坡 度角时,岩层界 线与地形等高线 呈相反方向的弯 曲。在沟谷中, 界线“V”字形的 尖端指向下游; 在山脊上,则指 向山脊上坡。
2.野外手图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 同,岩层倾角小于地面 坡度角时,岩层界线与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 也是相同的。但在沟谷 中,岩层露头界线的 “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 ;在山脊上,其“V”字 形尖端则指向山脊的下 坡。这与第一种情况所 表现的形态不同之处在 于其露头界线的“V”字 形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 线的弯曲度 。
参照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多年来的编绘经验, 本着实际应用,就地质工作中常见图件的内容、 编制要求及样式汇集如下,与广大地质同仁共同 学习。
按照地质工作在不同阶段所需要的 和形成的图件,依次作简要介绍

地质图件制作要求

地质图件制作要求

2、出图:
出图也是提交报告的一个重要环节。 特别是在出图前要认真检查,自查或互查, 确保图件无误,并且要用对字库和系统库。 所出的图上下左右要留出3-5厘米的 空白边。
3、粘接图:
粘接图要用乳胶进行粘接,不得使用 双面胶。粘接后的图面内容要准确、整洁 美观,不得出现错位和污垢现象。
4、叠图:
要按照规范进行叠图,要叠成手风琴式,尺寸不 得大于标准A4开本(长29cm,宽21cm),图幅内 有效内容要往里折叠,只露出责任表即可。
4、地质图用色: 要严格按照地质图用色标准 (国家标准)和山东省区域地质 图计算机制图技术标准。
5、地质图的整饰
二、柱状图、剖面图制作应 注意的问题
1、柱状图:柱状图的格式要按严格 标准来做,特别是花纹制作要规范。 如:缩略号宽2mm、采样符号宽 1mm。 2、剖面图:①花纹制作要规范②标 尺要注单位(m)③x、y坐标要注全 ④表格中的单位要注全;⑤用色在整 套图中要一致。
(1)居民地选取总的原则:
先选城镇居民地,后选农村居民地;
先选行政经济意义重要的大居民地,后选
一般居民地;先选交通枢纽、河谷平原、 重要境界附近和高级道路终点的居民地, 后选偏僻地区的居民地。但对地质地形底 图说来,凡有利于判定地质矿产位置的居 民地,不论其大小都应当选取。
(2)居民地的表示方法:
3、道路的表示: 专业地形底图上道路的意义与普通 地形图也有显著的区别,它主要是起着 明显的地面标志作用,只需要反映道路 网的基本概况。一般表示铁路、公路、 简易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和人行小路。 不表示废弃的或建筑中的道路。在作图 中一定要处理好十字路口、交岔口之间 的关系。
4、地貌的表示:
5、插图:
报告内的插图,必须清晰易读、线条实在,线段 比例尺、图名齐全。不能将附图缩小后直接插入报告 内,应按插图的格式重新绘制。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钻孔柱状图”也可为“地质剖面图”。 ! " # " $ 图册须绘统一图例图头,置于图册的第一页。 ! " % 图式整饰
主要包括图名、图幅号、比例尺、图框、接图表、密级、图例、技术说明、责任表 等九项图外要素的整饰(见 # $ % $ & ’ # $ % $ #)。
本图式中所标注的间距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 " % " $ 责任表与管理图签
质构造单元名称
(" 工作区域很大与
) " 用“ + + , + + ” 测区 名 称 一 致 时 两
表 示 工 作 地 区 时, 者合
其前后两个地区名 )" 重要标题地物名
称的等级要相同

* " 位 置 图 类、推 断
成 果 图 类,必 要 时
代之 以 物 探 方 法 大
类名称
’ " 物 探 方 法、参 数 ’ " 参 数 图 类 的 图
名称
的基本坐标系统
(" 参数名称能表明 (" 位置图类和推
方 法 时,只 写 参 数 断成果图类的图名
名称
可直接写出
) " 综合性图件名称,
可 写 出 物 探、化 探
方法大类名称
注记方式
汉字
汉字
汉字或符号、代号
汉字
! " # " $ 图名示俐
· ()-& ·
表!
注:")本表仅列出主要根据需要采用国际分幅或自由分幅。 此类图的图外要素安排格式原则上与国际分幅或方里分幅时相同。但视其幅面情况
允许其部分要素的位置有以下改动: 上节图中 * 置于 # 正下方;根据图面结构,当有空白处时,除 ,、-、. 保持原位

1实验一读地质图、求岩层产状和图切剖面图

1实验一读地质图、求岩层产状和图切剖面图
8
凌河地质图
9
(三)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水平岩层在地面和地形 地质图上的特征: 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界 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在沟谷呈尖牙状,其尖端 指向上游; 在孤立的山丘上呈圈闭的 曲线。 在近直立的陡崖处重合成 一条线。
10
凌河地质图
11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P219-220)
一、目的要求
1、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依据岩层产 状的概念,在有地形等高线的地质图上 完成)也可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2、掌握岩层产状概念。
12
二、说明
(一)在地形地质图上(依据产状原理)求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而且在测定范围内,岩层产 状稳定,无小褶皱或断层干扰,求解原理。作图步骤以图16-1 ( P219 )讲解。
14
三点法要点:如下图,最高点A和最低点C之间的连线上,
必有一点与B点等高的D点,作走向线DB,过C点或A点作出 另一走向线,余者就是(一)中所述的在地形地质图上求
岩层产状问题(略)。
作业: P 220
1、第1 、3题;详见附图1。 2、求出K1的地层厚度。 注意:作业均用A4型号纸来完成。
16
13
(二)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适用于产状平缓,罗盘不易测量,或钻探得到岩面 标高资料求地下岩(矿)层产状。 三点法求岩层产状前提是: ①三点要位于同一层面上,但又不在一条直线上; ②三点的方位,相互水平距离和标高或高差为已知, 且三点相距不太远; ③在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无褶皱 和断层;
5
月山~云山剖面图
6
4、地层柱状图至新、 由下而上地叠置起来的一个完整的地层柱子。 主要概括图幅内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化石、 厚度、接触关系及主要矿产等。

区域地质图MapGis图件规范

区域地质图MapGis图件规范

MapGis1、采用统一的典型矿床汇总slib2、填充色:Q R(含N和E) J K T-J T P C-P 620 649 733 672 738 745 805 850C D S O 寒武系震旦系前震旦系Pt1855 895 923 973 996 565 773 894/896 Pt2 Pt3 太古代湖泊Ar881-883 885-887 282 61 2823、填充色: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正长(斑)岩555 553 528 524 525 557 559 556正长辉长岩辉绿(玢)岩(脉) 闪长玢岩辉长岩煌斑岩玄武岩300 297 300 285 353石英脉伟晶岩脉细晶岩脉/霏细岩方解石脉酸性脉岩中性脉岩基性脉岩434 450 448 22 559 297 2854、线参数线名称地质界线不整合界线断层矿区范围线型 1 42 1 1线色 1 1 6 5粗细0.2 0.2 0.4/0.3 0.5系数 35、点参数点名称矿床子图矿床名称地名子图地名文字地层符号子图号55 字体1 782 字体1 字体1大小 3 4 2 3 4颜色 2 1 1 16、区域地质图范围:30km*30km;7、图中地层按时代合并,若图面过于简单时应区分上中下统;8、在图中只区分不同岩性的岩体,不再按岩体的时间来划分;9、图例顺序:地层由新到老,岩体由酸性到中性,脉岩由酸性到基性,地质界线,不整合界线,断层,典型矿产,地名,水库,矿区范围等;10、每行图例个数8个,数字标示,长宽比为3:2。

11、范围10km*10km;地层细分至统;。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

煤矿地质学 第12章 主要地质图件

煤矿地质学  第12章 主要地质图件

1)水平岩层的基本特征: a、在地层层序没有发生倒转的情况下,地质时代较新 的岩层叠覆在较老的岩层之上。 b、水平岩层的厚度是该岩层顶面标高与底面标高之差。 c、水平岩层的出露和分布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 d、水平岩层露头的水平宽度(即岩层上、下层面上的 出露界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是随岩层的厚度和地面坡度的
2、利用地质剖面图编制基岩地质图
1)选择填图区内典型、完整、具有代表性的
剖面,进行详细测量和研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
确定观测路线、观测点距,对露头进行观察、描述,
把地质界线(地层界线、构造线)填绘到地形图上。
2)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质剖面编制基岩地 质图:
(1)根据经纬网格线投放勘探工程:按钻孔、探井等 工程点坐标值,投放到相应的平面位置上,按垂直地层走向 将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各钻孔连线成勘探线; (2)投放地层界线点和其它地质点(煤层、 断层、褶 曲等);
(3)分析构造形态、连地质界线。先连构造线,再连其
它地质界线。
。3
。 。
1 4
。3
2

。1
3
2
3、读图步骤
分以下4个步骤: 1)看图名、比例尺、图幅代号、识别方位(指北针)、编制时 间。 2)看图例:一般在图框右侧,长方形(长宽比为1:2) 分析地形特征。 3)分析井田区域地形 先整体轮廓,后分析细节; 识别地物:河流,村庄; 分析地貌:利用地形等高线了解山脉走向、最高点、最低 点,及地形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至成“V”字形,表明枢纽是倾伏的。背斜的V字形尖端为倾
伏端、向斜则为仰起端。
(4)当核部时宽时窄或多次闭合、张开呈串珠状分布时,说明 枢纽是波 状起伏的。 (5) 褶曲的岩层产状表现为有规律地变化。 (6)对称褶曲在图上的表现:两翼岩层露头宽度大致相等, 岩层倾角基本一致。 (7)不对称褶曲在图上的表现:两翼岩层露头宽度不等,褶 曲轴偏向一侧,两翼岩层倾角相差较大。

《地质填图记录格式》

《地质填图记录格式》

《地质填图记录格式》人员分工:路线目的:路线号:i—l(组号—线号)点号:d00l位置。

位于×××高程点(或明显的地物)××方向××米。

gps数值:经距纬距高程性质:分界点(控制点)描述。

内容包括岩性、地(岩)层或岩体产状、地质构造特征、矿化及矿产特征、目测矿石品位、围岩蚀变特征、地质界面产状、标本及样品编号以及主要的素描图、路线信手剖面和照片。

岩性分界点应对观察点两侧的岩性特点分别进行描述。

点间地质:要求观察和记录连续,自本点至下点之间不同的岩性分层要有方向、米距。

如:自本点向北,××米为×××岩。

每条路线结束后,应有简明扼要的路线小结。

第二篇:填图记录与小结格式×幅地质填图l××路线小结(另起页,仿床三小,居中,段前、后.5行,1.25倍行距)路线小结与前文间勿用过多的回车符,而用插入命令中的“分隔符”→,选点分页符正文部分全为宋体五号,1.25倍行距,首行空2字符。

主要总结内容如下。

本路线主要是为了查明…(或(控制)…,追索…,圈闭…),始于d××于终d××。

一、主要工作量(一级标题加粗)①路线长度××km,②定地质点×个,③照片×张,素描×幅,④主要样品:标本薄片×,…全岩稀土微量×,…。

二、主要在成果与认识(一级标题加粗)(一)主要地质填图单元路线所控制的主要填图单位有①…、②…。

①…。

简要介绍本填图单位的主要特征,与其他填图单位的区别标志,接触关系,主要依据。

②…。

同①…介绍。

(二)构造特征①断裂、②褶皱、③节理。

④…。

(三)沉积环境或矿化蚀变或脉岩或…(四)新发现(如无可不写)三、存在问题与建议(一级标题加粗)1.因…,××填图单位与××填图单位接触关系(或××构造产状)不清,或新发现××岩类、××构造、××脉岩…因…控制不够,预计在本路线之西(或其他方向)可能延伸通过,建议相邻路线予以重视…2.本条路线上d××处××岩性发现了孔雀石化/辉铜矿转石/蓝铜矿转石,填图小组对其延伸走向上进行了追索,因地形条件困难,仅控制矿化延长约××米,未能控制全面,建议建议相邻路线予以重视。

地形图、地质图概念及国标分幅详解

地形图、地质图概念及国标分幅详解

地形图、地质图概念及国标分幅详解1、地形图⽤规定的图式符号表⽰地物,⽤等⾼线表⽰地形起伏,根据设定的⽐例,⽤特定的⽅法投影的平⾯图件。

地形图是地⾯地形、地物空间位置的实际反映。

地表地形指⼭峰、洼地等;地物指地⾯天然或⼈⼯形成的各种固定物体,如河流、道路、森林等。

地质⼯作中、地形图是⼀种⼗分重要的基础图件,是野外⼯作的向导、原始地质资料和最终成果的重要载体,正确使⽤地形图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作为⼀名合作的地质⼯作者必须具有的基本功。

需要强调的是:地形图是重要的国家机密图件,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依法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地质图⽤规定的颜⾊、花纹、符号,按⼀定的⽐例尺将某地的地质现象(包括地层、岩性、岩体、地质构造、矿产、物化探异常等)投影到平⾯图或地形图上所构成的图件。

地质图是反映地表地质现象的图件。

分类:根据反映的地质内容不同分为普通地质图和专⽤地质图。

常⽤地质图的形式有平⾯地质图、地质剖⾯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

3、国标分幅1991年开始,地形图、地质图分幅及编号采⽤《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国家标准实施。

1:50万~1:5000图编号均由5个元素10位代码构成,利于计算机管理。

(图1)(图⼀▲)从⾚道起,纬度每40为⼀列,⾄南北纬880,共为22横列,依次⽤拉丁字母A、B,C … …V表⽰其相应的列号,列号前加N和S,区别南北半球。

从1800经度(国际⽇期变更线)算起,⾃西向东每60为⼀纵⾏,将全球分为60纵⾏,依次⽤1、2、3 … …60来表⽰。

(图2)图⼆(▲)5元素10代码释疑列号—⾏号相结合,即为某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北京(39056/N,116020/E)位于第10列(J)第50⾏,所以北京所在1:100万地形图分幅编号为:NJ—50。

以1:100万地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

(图3)(图三▲)(1)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编号为基础,采⽤⾏、列编号法:(2)⽐例尺代码(图4)⽐例尺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代码B C D E F G H(图四▲)(3)表⽰图幅编号的⾏、列代码均采⽤三位数字表⽰(不⾜三位时前⾯补0),取⾏号在前,列号在后的排列形式标记,加在1:100万图幅的图号之后。

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标准

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标准

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标‎准二00一年‎六月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参考及引用‎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图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图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数据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图件格式
6.1 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6.1.1 矿区地质图格式
6.1.2 其他地质平面图格式
6.1.3 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格式
6.2 地质平面图的整饰6.2.1 图名、图廓
6.2.2 比例尺
(1)图廓下方的比例尺:
(2)图廓上方的比例尺:
6.2.3 图例
6.2.4 图签
6.3 地质剖面图的整饰
注:1.图中标注的线划规格、距离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注记字体、字号执行国家标准GB5791—86《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

6.4 原始地质编录图图式
6.4.1 钻孔投影图
a、b、c、d、e—钻孔倾角转换点;l1、l2、l3、l4、l5—钻孔转换点水平投影线段长;o、a′、b′、c′、d′、e′—转换点方位偏斜方面投影点;o、a″、b″、c″、d″、e″—方位偏斜沿剖面法线投影线与过转换点的水平线交

6.4.2 钻孔柱状图
6.4.3 探槽地质素描图(1)斜坡槽探地质素描图:
(2) 露天平台槽探地质素描图:
6.4.4 探井地质素描图
(1)方井地质素描图:×××探井地质素描图
(2) 圆井素描图:
6.4.5 坑道地质素描图(1) 坑道素描图展开方式:
a—内展图示;b—旋转图示;c—外展图示(2) 弯曲坑道素描图:
(3) 穿脉坑道素描图:
(4)沿脉坑道素描图:
(5)倾斜坑道素描图:
6.4.6 天井地质素描图天井地质素描图如下:
6.4.7 露天采场掌子面地质素描图
6.4.8 回采矿块地质素描图
6.4.9 开拓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开拓掌子面素描图如下:
6.4.10 掘沟地质素描图掘沟地质素描图如下:
6.5 综合地质编录图图式
6.5.1 综合地层柱状图
综合地层柱状图如下:
6.5.2 地形地质图地形地质图如下:
6.5.3 地质横剖面图地质横剖面图如下:
1—第四纪;2—石英岩;3—千枚岩;4—假象赤铁石英岩;5—绿泥假象赤铁石英岩;6—极贫矿;7—混合岩;8—磁铁石英岩;9—煌斑岩;10—地质界线;11—实测断层;12—不整合界线;13—钻孔及编号;14—开采
平台
6.5.4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如下:
6.5.5 矿体底板等高线图矿体底板等高线图如下:
6.5.6 平台地质平面图平台地质平面图如下:
6.5.7 矿石品位分布图矿石品位分布图如下:
6.5.8 矿石品位等值线图矿石品位等值线图如下:
①中深变质岩地区,在未查清地质年代的情况下,可先建立岩组、岩段的相对层序。

其命名可用地方性代表性剖面的地理名称或加有关岩性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