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造血系统毒性反应
白细胞或(和)粒细胞减少 贫血 血小板减少及出血
Page 9
WHO分级
血液学 0度
Leabharlann Baidu血红蛋白 (g/L)
白细胞 (×109/L)
粒细胞 (×109/L)
血小板 (×109/L)
出血
>110 >4.0 >2.0 >100 无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95~109 80~94 65~79 <65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及防治方法
化疗药物作为细胞毒的药物,选择性不高,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增 生活跃的骨髓、胃肠道粘膜、生殖细胞、毛发和肝、肾等脏器均有不 同程度的损伤。
Page 2
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因素
种类 治疗因素
内容 抗肿瘤药物(种类、剂量、应用方式)
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组成、用药顺序等)
患者因素 以往治疗情况(用药总量、治疗次数、合并放疗等) 与末次治疗的间隔时间
化学性静脉炎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 主要依靠预防。
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步骤
立即停止注射,制动并保留针头 尽量回抽残留药物 注射糖皮质激素,并拔出针头 在渗出药物局部多点注射止痛药物,相应解毒剂,避免按压 根据所用化疗药物进行冷敷或热敷,并抬高患肢 出现溃疡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Page 8
Page 15
治疗原则
癌症患者因化疗致血红蛋白(Hb)低于11g/dL,排除其它原因所致贫 血,可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 贫血症状严重或Hb低于8g/dL时,可考虑输注红细胞(RBC)治疗。
Page 16
㈢.血小板减少
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抗肿瘤药物大多会同时引起血 小板降低,以血小板减少为剂量限制性毒性的药 物主要有卡铂、健择、亚硝脲类等,丝裂霉素反 复应用时常可至慢性血小板减少。
Page 17
治疗原则
防止出血 应用造血生长因子 输注血小板
能口服的药物尽量不要注射,如必须进行注射,常用棉球按压针眼 直至出血停止。特别是当血小板≤1.0×109/L时,输液结束拔针后一定 要压迫血管2~4min。
Page 18
应用造血生长因子
IL-3、IL-6、IL-11、TPO具有升高血小板的作用,其中IL-11和TPO已进入 临床应用。
血小板低于(40~60)×109/L并有可能继续下降时,可考虑使用IL-11 或TPO;
Page 19
输注血小板
输注血小板标准: ≤5,000×109/L; 6,000~10,000×109/L,伴有出血倾向或发热38℃或急性感染; 11,000~20,000×109/L,伴有出血; >20,000×109/L,伴有威胁生命的出血。
Page 11
处理原则
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 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预防及治疗粒细胞减少。
必要时考虑输注粒细胞治疗粒细胞 缺乏症。
Page 12
使用CSF
预防: 化疗结束后24~48小时或临床估计会出现明显白
细胞(WBC)下降,开始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CSF至WBC再次恢复到10,000/mm3时停止。 治疗:
根据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类: 红热型: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肿胀及疼痛; 栓塞型:沿静脉走向处变硬,呈条索状硬结,外观皮肤
有色素沉着,血流不畅伴疼痛; 坏死型:沿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加剧,皮肤发黑坏死,
甚至深达肌层。
Page 6
处理原则
药物渗漏后可局部应用相关解毒剂缓解疼痛, 避免溃疡形成,促进损伤的恢复。
全身状况、年龄
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Page 3
分类方式 按时间 按转归 按后果
按系统
化疗不良反应的分类
类别 急性 亚急性
慢性 可逆性 不可逆性 致死性 非致死性 血液毒性
消化道毒性 心脏毒性 肺毒性 肝、肾毒性 神经毒性 粘膜损害 过敏症状
内容
用药后1~2周内的毒副作用 用药后2周至3个月的毒副作用
骨髓严重抑制时,输注异体WBC可能会出现致命的输血性 移植物抗宿主/tGVHD。 粒细胞数>500/mm3或感染控制即应停止输注粒细胞。 输注粒细胞可能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用消炎镇痛药可 缓解。
Page 14
㈡.贫血
原因: 失血、缺铁、维生素缺乏、化疗、内照射、干细胞受损、溶血、脾亢、 药物毒性、肿瘤侵犯骨髓等。增加化疗剂量、多疗程重复化疗,较常 规化疗更易损伤干细胞,引致贫血。
3~3.9 2.0~2.9 1.0~1.9 <1.0
1.5~1.9 1.0~1.4 0.5~0.9 <0.5
75~99 50~74 25~49 <25
瘀点
轻度出血 严重失血 出血致衰 弱
Page 10
㈠.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肿 瘤化疗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 。 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下降的程度与所用抗肿 瘤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患者的一般状态以 及以往接受治疗的情况等许多因素有关。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化疗后发生 感染的危险性呈正相关,最常引起感染的病原菌 多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部位主要为消化道和 呼吸道。
化疗后出现粒细胞减少(<1.5×10/L)或粒细胞 缺乏(<1.5×10/L)时用CSF至白细胞数再次恢复 到10,000/mm3。
部分患者用CSF可能引起骨痛,用镇痛药或停药后可缓解。
Page 13
输注粒细胞
粒细胞输注标准: ANC<500/mm3 伴严重感染应用适当的抗菌素24~48小时无
效; ANC<500/mm3 伴不明原因发热用广谱抗菌素无效;
超过3个月的毒副作用 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毒性消失,机体可恢复正常 毒性发生后持续存在,机体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性受损可能导致死亡
停药或经对症治疗后能够恢复的各种毒性反应 白细胞或/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
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泻、便秘 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异常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
肝、肾功能不同程度损害 末梢和中枢神经毒性
口腔粘膜炎或溃疡、食管炎、出血性膀胱炎 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荨麻疹、心动过速
Page 4
一.局部刺激
主要表现为血管外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
Page 5
不同药物外渗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损害: 严重坏死:蒽环类(二甲亚砜与维生素E)、更生霉素、
丝裂霉素(二甲亚砜与维生素E加维生素B6)、长春碱类 (透明质酸酶); 中度损害:博来霉素、铂类、氟脲嘧啶、紫杉醇; 轻度刺激:卡氮芥、氨甲喋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