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诗词赏析分类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一)样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题至第11题。(8分)
折杨柳①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0.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CE )(4分)
A. 在古代诗词中,“杨柳”经常用来借表离别伤感之情,例如本文就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B.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折柳”表达的也是离别之伤感。
C. “春风”在古诗词中经常用来表欢快的场景,所以,本诗中也有欢快愉悦的情感存在。
D. 在古代,“君”是对人的一种尊称。
E.“惟有春风最相惜”中的“惜”是“哀伤”的意思,与“落叶而惜秋”中的“惜”意境一致。11.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拟人: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现了春风对杨柳的依依不舍。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诗人与送行者惜别的情谊。
A.考评内容
理解——概括诗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赏析——初步欣赏诗词中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B.古诗词速读技巧
①看标题,抓题眼。——题目一般揭示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题材、情感等,是解读诗歌主旨的重要切入点。(《钱塘湖春行》、《送灵澈上人》、《使至塞上》、《天净沙·秋思》等)
②看作者,知人论世。——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诗歌主旨的表达与诗人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杜甫:忧国忧民;辛弃疾:壮志难酬)
③看注释,抓暗示信息。——注释为阅读提供暗示。一般有如下几种: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内容或情感基调);②介绍相关诗句(暗示诗歌的用典或寓意);③介绍作者(暗示写作风格、时代背景);④解释生僻字词(降低阅读难度)。(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④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词。——即诗歌中的情感词,如喜、愁、恨、孤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⑤看意象,把握特定含义。——特定意象代表特定含义,寄托特定情感。(“柳”表离愁别
绪、思亲怀人;“月”表思亲怀远;“蓬草”表身世飘零)
⑥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即诗歌中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或引用的古代故事,使诗歌内容丰富,表达生动含蓄,言简义丰。(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二人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死去的好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C.考点解读
①理解意境(选择)
题型:诗歌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意象即诗中的主要景物,意境常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画面的描绘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加入自己的联想,语言要有诗意;情感的表述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只答“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②分析形象
题型: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有何特点?塑造这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解答:找出并描摹诗歌的形象;概括形象的特点;揭示诗人的情感。
③赏析表现手法(问答)
题型:诗歌的某一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什么效果?
解答:准确指明用了何种手法(抒情方式、描写方式、修辞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使用此手法的原因;指出这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④赏析字词
题型:品味诗歌中字词的妙处。
解答:角度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将字放回原句还原情景;说明该字在内容和情感方面的作用。
角度二——指明该字用到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说明该字在内容和情感方面的作用。
⑤传统文化(选择)
F.课本中的典故
烂柯人——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亲射虎,看孙郎——《三国志》记载在一次出行中,孙权的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打死了老虎。这就在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又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遣冯唐——据《史记·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其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
射天狼——天狼星,《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牛名。境的辽国与西夏。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一、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8分)
湖①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霄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1.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E )(4分)
A. 诗的首联写诗人“湖口”所见,暮霭茫茫笼罩着空阔的江心,芦苇无穷与田野相接,营造了空旷广袤的意境。
B. 颔联中的“去雁”与《商山早行》中“凫雁”都寄寓了诗人的伤别之情。
C. 颈联并非实写,而是由“洞庭船”引发的想象,流露出诗人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
D. 诗中的“腊”是指农历的十二月,它是由古人祭祀百神的“腊日”演变而来的。
E. 尾联描写腊月末凋零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
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4分)
“独”字既写出了友人独自乘船远去的情景,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忧伤。
二、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8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①。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gǔ)师荡桨向临圻(qí):“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在今山东省峰县。
1.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CD )(4分)
A.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开篇的杨柳既是现成之景,又包含不忍离别之情。
B. “行客稀”写渡头的冷清,营造了送别时凄清的情境。
C. 第二句写客船已发,诗人伫立目送,远眺孤舟,情思悠远。
D. 望着大江两岸芳草萋萋,春色漫漫,诗人内心送别的怅惘与哀伤也随之消散。
E. 这首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感情真挚,语言明快,风格清丽。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的三、四句。(4分)
第三、四句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无边无际的春光,从江南到江北,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这两句诗写离别情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生动、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