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2015年模板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

(2)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劳动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2)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理解父母辛勤劳动的意愿。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了解劳动的意义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经历。

2. 讲解:教师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2课时:学习简单的劳动技巧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劳动技巧。

2. 讲解:教师示范并讲解劳动技巧。

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3课时:体验劳动的乐趣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家庭、学校中的劳动经历。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在生活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第4课时:学会与他人合作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在劳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活动,要求团队合作完成任务。

第5课时:感恩父母,热爱劳动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父母辛勤劳动的经历。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感恩父母,热爱劳动。

3. 实践:学生在家中进行劳动实践,体验父母辛勤劳动的辛苦。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简单劳动技巧的能力。

3. 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2. 教具:劳动工具、实物模型等。

3. 教学素材:相关劳动实践活动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技巧。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劳动: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

2. 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学会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实践活动。

4. 创意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如制作手工艺品、种植盆栽等。

5.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如开展集体植树、环保宣传等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传授基本的劳动技能。

2. 演示法:展示劳动实践操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结协作、创新意识等。

4. 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2. 教具:扫把、拖把、窗户清洁工具、劳动工具等。

3. 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盆栽种植工具等。

4. 场地:教室、校园草地、花坛等。

七、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教师组织学生领取劳动工具,安排劳动任务。

2. 课程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教学新课: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传授新的劳动技能。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

5. 创意制作: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劳动与技术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级下册《劳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家庭劳动培养学生在家中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学会扫地、拖地、洗碗、整理房间等基本家务技能。

2.2 农田劳动让学生了解农田劳动的基本知识,学会除草、浇水、施肥等基本农田劳动技能。

2.3 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纸飞机、风筝、小船等。

2.4 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技能。

2.5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策略3.1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3 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4 激励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进行评价。

4.2 终结性评价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所学的劳动技能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4.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家庭劳动技能培训学习扫地、拖地、洗碗等基本家务技能。

5.2 第二周:农田劳动技能培训学习除草、浇水、施肥等基本农田劳动技能。

5.3 第三周:手工制作技能培训学习制作纸飞机、风筝等简单手工作品。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缝技巧。

2、学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并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过程:一、揭题1、指导学生初步掌握手缝技巧,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指导学生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基本学会钉纽扣。

二、施标1、激趣师:同学们,在现代生活中,用机器来缝制各类纺织用品已经很普及了。

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背的书包、连纽扣等都是机器缝制的。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服会绽先,书包会裂口,纽扣会脱落等等。

怎么办呢?如果还用机器来缝制就不方便了,这就需要我们用手来缝制。

一枚针、一根线,自己动手就可以解决。

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板书:钉纽扣2、看一看说一说书P4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纽扣。

请你们把自己准备的纽扣拿出来给同学们看一看。

指名学生说一说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纽扣。

▲再请同学们打开书P4师:看过同学们带的纽扣,我们再来看书上左边图中的纽扣,同学们仔细看一看,纽扣的品种多吗?各式各样的纽扣漂亮吗?你见过吗?漂亮的纽扣不仅起固定作用,它还可以起到妆饰作用呢。

3、想一想试一试书P5师:同学们,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师边做师范边提示:看老师第一步干什么?(师做穿针动作)并提问:第一步是什么?生回答(穿针)师板书:穿针。

看老师第二步干什么?(师做引线动作)并提问:第二步是什么?生回答(引线)师板书:引线。

再看老师第三步干什么?(师做给线打结动作)并提问:第三步是什么?生回答(打结)师板书:打结。

★师进一步讲解:起始结——终止结(并在布块上作示范)▲请同学们看书P5上的想一想试一试下面的四幅图是不是这样的?你有兴趣上来试一试吗?好!我们找一位同学上台来试一试看看他(她)会不会。

▲(生完成后)师:我们来评一评,看他(她)的`整个过程怎么样?(师生一起进行评议)▲师:这个学生会了,你们会不会呢?请你们一起穿针、引线和打结好不好?▲学生作全过程的穿针……。

四下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下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4.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5.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三、教学重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3.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四、教学难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技术。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技术应用,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体验。

二、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强调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劳动的意义和价值(5分钟)1. 教师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感悟。

四、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5分钟)1. 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五、生活中的技术应用(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技术应用,如用电、用火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技术应用经验。

六、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编写一篇关于劳动与技术的日记。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表现。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第一章:制作小风车教学目标:1. 学会制作小风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了解风车的原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3. 通过制作风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耐心。

教学内容:1. 讲解风车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自己的小风车。

3. 学生展示自己的风车,并讲解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风车的原理和作用。

2. 制作: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小风车。

3.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风车,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第二章:制作纸质花瓶教学目标:1. 学会制作纸质花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和手工制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耐心。

教学内容:1. 讲解纸质花瓶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自己的纸质花瓶。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花瓶,并讲解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纸质花瓶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制作: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纸质花瓶。

3.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花瓶,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第三章:制作简单的竹制家具教学目标:1. 学会制作简单的竹制家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了解竹制家具的制作工具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耐心。

教学内容:1. 讲解竹制家具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自己的竹制家具。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具,并讲解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竹制家具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制作: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竹制家具。

3.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具,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第四章:制作环保购物袋教学目标:1. 学会制作环保购物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环保意识的重视。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耐心。

教学内容:1. 讲解环保购物袋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五篇范例)

四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五篇范例)

四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四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缝布袋一、教学目标:⒈根据生活经验,探索缝制小布袋的方法。

⒉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

⒊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识,做生活小主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2、教学难点:(1)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

(2)收针时的打结也是很难把握的。

三、教学设计:1、技术要点分析:在小学阶段,关于手缝这一内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首先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

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光,然后进行穿线。

打结: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能达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

平针,虽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需要强调的。

收针:要求不留下过长的线,这样才能使布袋收口紧密。

2、教学过程课前准备:①课前展示“主题活动”——探索“平针”的奥秘。

②生活中的“平针”调查。

(1)展示情境,学生尝试。

①利用图片、课件或者教师直接示范,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想尝试的情境。

②学生尝试穿结、打结。

③反馈、小结。

④学生能者为师,再次尝试。

(2)根据生活经验,探索布袋的方法。

(3)阅读课文,比较讨论(4)实践操作,巡视指导。

(5)展示比较,学生演示。

(6)再实践操作。

(7)评价延伸。

金盏菊的养护教学过程1学会怎样动手栽一棵金盏菊以及知道注意事项。

2、掌握最基本的移栽技术。

3、金盏菊移栽后,怎样做好养护工作教学准备1、材料:金盏菊小苗,花盆、菜园土、复合肥、纱窗网片2、工具:铲子、喷水壶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引出新课(1)同学们,我们先来参观我们的农家乐小基地,你们看,他们多快乐啊!(出示课件)(二小学生的种植图)(2)现在,新的学期又到了,你们有没有准备把自己的学校打扮得更漂亮,今天我们就动手为学校栽一盆花,美化自己的校园,怎么样?揭示课题——金盏菊的养护(3)出示课件——金盏菊我们在座的全体同学都见过金盏菊,但你们对金盏菊了解多少?谁愿意说说。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习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重点: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

2. 第二课时:学会整理书包教学重点:掌握整理书包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整理书包的习惯。

3. 第三课时:学习扫地教学重点:掌握扫地的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扫地的兴趣。

4. 第四课时:学习擦桌子教学重点:掌握擦桌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擦桌子的习惯。

5. 第五课时:学习整理床铺教学重点:掌握整理床铺的步骤。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整理床铺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评价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对劳动成果的珍惜程度。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认识劳动与技术2. 第二周:学会整理书包3. 第三周:学习扫地4. 第四周:学习擦桌子5. 第五周:学习整理床铺六、第六课时:学习洗涤衣物1. 教学重点:掌握洗涤衣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洗涤衣物的习惯。

七、第七课时:学习简单缝补1.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缝补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简单缝补的能力。

八、第八课时:学习种植花草1. 教学重点:了解花草种植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种植花草的兴趣。

九、第九课时:学习环境保护1. 教学重点: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第一章:纸工基本技巧1.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对纸工的兴趣,了解和掌握纸工的基本技巧。

1.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使用剪刀、胶水、尺子等工具,进行简单的纸工创作。

1.3 教学步骤:1.3.1 讲解和演示剪刀、胶水、尺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1.3.2 学生进行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纸飞机。

1.3.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章:简单的纸盒制作2.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制作简单的纸盒。

2.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将纸张折叠成纸盒,并装饰纸盒。

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和演示纸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3.2 学生进行实践,制作一个自己设计的纸盒。

2.3.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第三章:简单的木工技巧3.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对木工的兴趣,了解和掌握木工的基本技巧。

3.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使用锯子、锤子、钉子等工具,进行简单的木工创作。

3.3 教学步骤:3.3.1 讲解和演示锯子、锤子、钉子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3.2 学生进行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木制小动物。

3.3.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第四章:简单的布艺制作4.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简单的布艺制作。

4.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将布料缝制成简单的小袋子或小玩具。

4.3 教学步骤:4.3.1 讲解和演示布艺制作的工具和基本技巧。

4.3.2 学生进行实践,制作一个自己设计的小袋子或小玩具。

4.3.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第五章:综合材料制作5.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使用综合材料进行制作。

5.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使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

5.3 教学步骤:5.3.1 讲解和演示废旧物品创意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5.3.2 学生进行实践,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具有一定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作品。

四下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下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勇气。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的认识1. 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学习: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劳动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第二课时:动手实践1. 导入:讲解本节课的劳动任务,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学习: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课时:小组合作1. 导入:讲解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学习:让学生讨论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提高团队效率。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课时:创新与解决问题1. 导入:讲解创新在劳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学习:让学生讨论如何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劳动实践。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2. 学习:让学生谈谈在劳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3. 实践:布置课后劳动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劳动实践的操作技能。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关系的认识及课后实践情况。

2015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2015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2015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1.第一单元家政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钉纽扣,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学会自己钉纽扣,培养自己做事的能力和乐趣。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钉纽扣,保持衣着整齐,并注意安全。

教学难点是穿针和打止结。

教学准备需要准备针线布块、双眼扣和四眼扣各数粒、一件缺扣子的衣服以及相关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揭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衣服破了钮扣掉了书包裂口了等情况,都是需要别人帮忙做的,是否想自己来学钉钮扣。

同时询问学生定过纽扣的经历。

2.看看说说:通过“助学提示”、“安全警告”、“评一评”等小栏目,指导学生研究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出示各种各样的纽扣,讲解不同纽扣的钉法,重点讲解双眼扣和四眼扣的钉法。

3.想想试试:让学生练互教互学,重点模仿穿针和打止结。

4.探究研究: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自学钉钮扣的方法,并在布块上练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同时讨论在衣服上钉纽扣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5.议议评评:让各小组展示钉好的纽扣并讨论钉纽扣时在定位进针打结等操作上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探讨还有哪些钉钮扣的方法。

最后推选代表说说钉钮扣的过程,并进行小组评价。

6.课外延伸:鼓励学生把自己第一次钉钮扣的过程写下来,感受劳动的乐趣。

2.第二单元工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缝沙包,通过图片展示沙包的缝制过程,让学生从中体会手缝的乐趣。

教学目标是研究并初步掌握缝沙包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不同形状的沙包,并发扬合作探究精神,运用缝沙包的基本技法制做其它日常小用品。

教学难点是设计不同形状的沙包以及缝制的技能技巧。

教学准备需要准备不同形状的沙包若干个、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和黄沙。

学生需要准备长16厘米宽8厘米的较结实耐用的布、棉线、缝衣针和剪刀。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

(2)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第1课时: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作用第2课时: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单元:劳动技能培养第1课时:基本劳动技能训练第2课时:特定劳动技能训练第三单元:技术应用与创新第1课时:简单工具的使用与创新第2课时:现代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认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2. 教辅资料:相关劳动与技术的图片、视频、案例等。

3. 实物资源:劳动工具、材料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劳动与技术的网站、论坛等。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第3课时:劳动与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第4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发展与未来第二单元:劳动技能培养第3课时:家务劳动技能培养第4课时:户外劳动技能培养第三单元:技术应用与创新第3课时:农业技术应用与创新第4课时: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第四单元:劳动与技术实践第1课时:班级劳动实践第2课时:社区劳动实践第五单元:劳动与技术展示第1课时:个人劳动与技术成果展示第2课时:小组劳动与技术成果展示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劳动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劳动1. 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感悟和经历。

3. 总结:强调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益处,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劳动技能1. 讲解并演示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整理物品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动手实践1. 布置一个简单的劳动任务,如种植一盆植物、制作手工艺品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总结: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劳动成果和喜悦。

第四课时:团结协作1. 布置一个需要集体合作的劳动任务,如打扫教室、布置展览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教师指导并评价团队合作的效果。

第五课时:劳动安全教育1. 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遵守劳动纪律、使用劳动工具的安全方法等。

2. 学生讨论并分享劳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 总结:强调劳动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安全劳动的习惯。

三、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评估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扫把、拖把、整理物品的容器等。

2. 劳动材料:种植植物的种子、土壤、花盆等;手工艺品的材料。

3. 劳动安全宣传资料。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4.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安全意识。

六、教学拓展第六课时:劳动与自然1.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教案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教案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2. 学习简单的技术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我是环保小卫士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实践垃圾分类和处理2. 第五章:我们的菜园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会简单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教学内容:学习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学会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实践种植和养护植物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种植日记、垃圾分类实践报告等。

3.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体会,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

五、教学资源:1. 垃圾分类道具和图片素材。

2. 植物种植工具和种子。

3. 教学PPT和视频素材。

4. 作业本和相关阅读材料。

六、第六章:生活中的技术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技术,学会运用技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如烹饪、洗涤等。

学会使用一些日常工具和家用电器。

实践生活中的技术应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七、第七章:小小工匠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制作技巧,如剪贴、编织、组装等。

完成一些手工艺品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实践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八、第八章:安全常识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在危险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劳动计划,提高劳动效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学习扫地和拖地的基本方法,掌握扫地和拖地的技巧。

2. 第二课时:学习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如整理书桌、整理书包等。

3. 第三课时:学习折衣服和整理床铺的方法。

4. 第四课时:学习制作简单的家务劳动计划,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

5. 第五课时: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劳动技能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采用示范法,教师演示劳动技能的操作过程。

3. 采用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技能。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学生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劳动效率。

3. 学生能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2. 教具:扫把、拖把、整理物品等实物。

3. 课件:劳动技能的操作步骤和图片。

4. 实践场地:教室、宿舍等。

5. 评价工具:评价表、奖状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学习扫地和拖地的基本方法,掌握扫地和拖地的技巧。

2. 第二课时:学习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如整理书桌、整理书包等。

3. 第三课时:学习折衣服和整理床铺的方法。

4. 第四课时:学习制作简单的家务劳动计划,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

5. 第五课时: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6. 第六课时:学习洗衣服的基本方法,掌握洗涤、漂洗和晾晒的技巧。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整理书包教学目标:学会整理书包的方法,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书包内的物品,讲解整理书包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2. 第二课时:打扫卫生教学内容:讲解打扫卫生的工具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3. 第三课时:整理床铺教学内容:讲解整理床铺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4. 第四课时:整理书桌教学目标:学会整理书桌的方法,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书桌内的物品,讲解整理书桌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5. 第五课时:整理衣物教学内容:讲解整理衣物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三、教学评价六、第六课时:种植绿植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

2. 学会如何种植和照顾绿植。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介绍。

种植绿植的步骤讲解和实践。

绿植照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动手种植绿植,教师巡回指导。

七、第七课时:简单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学会一种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内容:介绍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演示一种简单的手工制作过程。

学生跟随指导进行手工制作,教师提供帮助。

展示和评价学生的手工作品。

八、第八课时:家庭烹饪小技巧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烹饪的基本安全知识。

2. 学会一种简单的家庭烹饪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家庭烹饪的安全规则介绍。

演示一种简单的烹饪技巧,如煮鸡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烹饪,教师提供反馈。

讨论烹饪中的注意事项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四(下)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下)劳动与技术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劳动与技术四(下)教学计划【指导思想】劳技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

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要求】让学生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

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采用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1.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材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纸工的剪、折、刻、划、贴等一系列技能,已经熟悉,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纸工的符号。

除了纸工知识的学习,还有更多的实践活动,所以本学期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只要用心的教,用心的学,相信在本学期的劳技教学中,在学生的动手操作方面,在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在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一定会有提高。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珍惜劳动成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重点: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热爱。

2. 第二课时:学会劳动保护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劳动保护知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的意识。

3. 第三课时:动手实践(一)教学重点: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4. 第四课时:动手实践(二)教学重点:完成一个简单的劳动作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第五课时:劳动成果分享与评价教学重点:学会分享劳动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珍惜劳动成果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1. 劳动与技术教材。

2. 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等)。

3. 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4. 劳动作品展示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学生劳动成果的质量。

5.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授新知识:讲解劳动保护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使用劳动工具,进行动手实践。

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互相评价。

5. 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劳动课。

班里学习气氛比较浓,在每个班都有几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在他们地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

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做了比较集中的安排,共安排了五个主题15篇课文,主要内容有小布袋的缝制、环保小台灯的制作、铁丝玩具的制作、节能小夜灯的设计与制作、风筝的设计与制作等。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具体措施: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教学进度表:主题一:小布袋的缝制第1课时布块的缝合课时编号[1] 教学目标:1、掌握缝制布块、小布袋的技艺。

2、能够根据自己所需缝制相适应的小布袋挑选针法。

3、培养手指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体验动手制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掌握缝制小布袋的技艺。

教学准备:布块、剪刀、线、小细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出示各种小布袋成品。

师:你瞧,这些小布袋个个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可提在手上,背在肩上或藏在书包里。

你知道它们可以做什么用吗?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功用。

3、教师给予肯定后引入话题。

二、掌握平针法、回针法、藏针法三种针法缝制小布袋。

1、师示范平针法、藏针法2、学生看书理解,并试一试缝合两块布。

三、学生观察,掌握要点。

1、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学生边看边思考。

⑴可以分为几个步骤?⑵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2、引导交流,掌握制作顺序和要点。

⑴根据自己所需,裁出一块布,对折。

⑵选定作为袋口的边,在这条边上缝出5厘米宽作为扎袋口的细绳的通道。

⑶缝合其余两条边。

缝合的线必须离布边沿0.5厘米。

记住打结。

⑷将袋子翻转一面,理平,再穿上带子。

、顺势板书。

三、应用技巧,实践操作:做一个布袋1、组织学生:2人一组,协调合作计划。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3、教师评议总结。

第2课时创意小布袋课时编号[2] 活动二:创意小布袋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利用废弃的碎布等物品缝制形态各异、功能不一的小布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活实践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设计、裁剪、平针的缝法2、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教学准备:布头、剪刀、针、线线绳等一、复习布袋的制作步骤二、比较各种布的特点和用途:知道应根据布袋的功能来选择布三、制作创意小布袋1、欣赏布袋:多媒体课件出示:颜色亮丽、形状各异的小布袋。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功用。

3、自主学习:这麽精美的布袋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请自己看书上6页操作流程图,看看玲玲是怎样缝制自己的笔袋的?4、归纳笔袋制作的主要步骤。

5、设计自己的创意布袋方案6、根据方案进行缝制7、在缝制过程中你有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四、创意布袋展示评比(1)同学欣赏(2)小组选出优秀作品上台展示(3)班级选出优秀作品奖励(4)再次回忆制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3课时缝香袋课时编号[3] 活动三:缝香袋教学目标:⒈学会根据不同的材料、设计不同形状的香袋。

⒉学会用回针法法缝制,制作香袋,并探索不同的步骤。

⒊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小课题的研究,不仅达到较全面的了解“香袋”,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欣赏香袋,知道香袋的由来1.说香袋的由来师:(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满大街购买香袋的市民很多。

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香袋。

请调查香袋由来的小组汇报一下,好吗?预设:香袋又叫香囊,也叫荷包。

起初有人认为这是辟邪之物,“五月绣香袋”曾经是地方的风俗。

预设:小孩挂香袋的由来2.说香袋的作用师:是的,据老人们介绍,传统上妇女们在端午节会用丝绸之类缝制各种香袋挂在胸前,可以驱邪避毒防病除灾。

不知不觉中,这些老传统渐渐被人们遗忘。

但最近,特制的香袋里放了很多种中草药,虽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可以避邪什么的,但淡淡的药草香气提神醒脑,对人的身体有好处。

你还知道香袋有什么作用?请调查香袋作用的小组来汇报。

预设:防潮、防蛙、防霉、吸湿、防感冒……3.说香袋的样式师:那么香袋都有些什么样式呢?我们请调查香袋样式的小组也来说说。

预设:心形的、动物形的……二、看视频了解香袋的制作方法三、归纳香袋制作的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四、小组合作设计自己的香袋制作方案。

五、讨论:在缝制时怎样缝袋口、挂线和流苏,香袋会更漂亮?六、学生自行做七、全班评比出优秀作品主题二:环保小台灯的制作第1课时让灯泡亮起来课时编号[4]主题二:环保小台灯的制作活动一: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主动经历“怎样使小电珠亮起来?”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

2、使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借助直观材料了解“电流、电路”的概念。

3、使学生学会连接简单电路的科学法,掌握用直观的方法记录学习结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地想办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

三、教学准备:教师:手电筒;学生分组:小灯泡、电池、导线各1。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引入问题1、(拉教室的电灯开关)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有灯泡、有电、电线连接)2、还在哪见过电灯泡亮起来的具体例子。

3、观察小灯泡、电池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认识灯泡、电池的组成部分,学习灯泡、电池的简单画法。

4、出示分组材料,提出问题:给你一个电池、一个灯泡,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二、启发引导、探究问题1、启发学生思考推想: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要点:a、需要哪些材料?b、用哪些方法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指导画连接方法2、提供材料(电池、灯泡、导线)学生实验要求:把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画在书中空白处。

3、汇报:a、哪些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了。

引导学生补充完整b、用哪些连接方法小灯泡没亮起来。

三、激疑导思、研讨问题1、比较使灯泡亮的连接方法有什么相同?(用导线把灯泡的金属螺丝、下端点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2、使小灯泡亮的连接方法与不亮的连接方法有什么不同?(不亮的连接方法没有把灯泡的金属螺丝、下端点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3、为什么这样连接(亮的方法)小灯泡会亮起来?(电池的电能经过小灯泡的灯丝——形成电流通路)人们称这种电流的通路叫——电路,四、联系实际、应用创新1、解释手电筒为什么会亮起来?2、家用电灯、电器是怎样工作起来的?3、家庭用电安全常识教育。

第2课时环保小台灯的设计课时编号[5]活动二:环保小台灯的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二.重点、难点。

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1.认识材料。

(1)说说各组准备的各种材料。

(2)动手感受:材料还可以变出新形态吗?(3)揭示课题: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设计台灯。

2.造型游戏。

(1)出示“我的台灯”,提问:根据台灯各部分的形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进行大胆的“实物替换”。

(2)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如何利用所带废弃物的不同形态组合台灯?解决: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连接?怎样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让台灯稳稳的站住?(3)邀请有不同构思的小组汇报并演示让台灯站稳的方法。

(4)教师演示另类创意:利用同一种废弃物重复组合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如利用铁丝或细木棒等材料的特征捆扎成球状、圆柱体或不规则形),引导学生联想可以应用于台灯设计的哪些部位。

3.创意小细节。

(1)教师变出多个台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局部小创意的制作方法(剪、镂空、粘贴、缠绕、镶嵌等)(2)结合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美化细节的小创意。

4.学生创作。

(1)要求: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让台灯站起来并表现出细节的美。

(2)注意:制作中注意安全和教室的卫生。

5.互动交流。

(1)交流各组作品最满意的地方。

(2)说说制作中觉得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6.拓展延伸。

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材料制作出更有创意的台灯。

课后小结:通过小组学生发挥了各自的特色,作品造型丰富,完成了预期目标第3课时环保小台灯的制作课时编号[6]活动三:环保小台灯的制作教学目的:1.通过小台灯制作,培养学生工艺设计的兴趣,2.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课前准备1.收集几款小台灯供学生欣赏,漂亮的小台灯制作一座小台灯供示范用。

2.布置学生带卡纸、色纸、水粉颜色、剪刀、圆规、浆糊、直尺、废瓶及铁丝。

教学过程一、出示款式不同的台灯供学生欣赏,导入新课漂亮的小台灯。

二、讲授新课:1.台灯用于照明,也是装饰品(即实用、美观)。

制作前必须先设计,本课学习要求是制作小台灯。

2.通过观察,认识台灯的结构:灯罩、支架和灯座、电源线。

灯罩分为圆柱型、圆锥型、角锥型等。

3.灯罩制作:①制作圆锥型灯罩,切去的部分越少做成的圆锥越大,漂亮的小台灯切去的越多圆锥越小。

②圆柱型的灯罩制作:根据灯罩的大小,取一长方形纸片,卷成圆筒粘牢接口即成圆柱,再按圆筒的直径做一圆面,与圆筒的一端粘牢即成圆柱灯罩。

漂亮的小台灯⑧角锥型灯罩基本做法与圆锥型做法相仰说在切去部分的圆面内分成若干等份,用乡略:小刀背在等份线上划一下,折成棱角,粘合接口即成角锥型灯罩。

一般的直径为废瓶的2、3倍,设计时不必受此约束,特别在造型应大胆设想。

④支架制作:用铁丝的一端在废瓶口绕几圈并扎好,另一端斜向上约7—84m处扎一小圈即可。

⑥设计灯罩图案:捏住尚未粘好的灯罩,放在灯座上看看大小是否合适。

然后用动物、花卉或几何形设计纹样。

可用重复形式印出花纹或用漂亮的小台灯二方连续形式画花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