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步行训练

合集下载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运动疗法技术练习题5》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运动疗法技术练习题5》

运动疗法技术练习题一、绪论1. 运动治疗技术属于哪种康复治疗的范畴A. 物理治疗B. 作业康复C. 言语治疗D. 心理治疗E. 康复工程2. 世界物理治疗联盟成立于A.1943 年B.1947 年C.1951 年D.1969 年E.1983 年3.我国开展现代运动治疗实践大概在A.202230 年代B.202240 年代C.202250 年代D.202270 年代E.202280 年代4 功能恢复应包括心理、职业、教育、娱乐等多种渠道属于A.因人而异的原那末B.循序渐进的原那末C.持之以恒的原那末D.主动参预的原那末E.全面锻炼的原那末5 提高人体长期工作能力A.肌力训练B.耐力训练C.关节活动训练D.呼吸训练E.放松训练6 运动的潜在危(wei)险不包括A.运动损伤B.诱发心脑血管事件C.消耗体力D.早期功能过负荷E.脏器功能衰退7 运用各种促进技术控制异常运动并按照运动发育顺序促进正常运动功能的恢复称为A.Bobath 技术B.Rood 技术C.Brunnstrom 技术D.-20kg-40kg-60kg-80kg-90kgberg 检查法2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他动态平衡A 保持坐姿B 保持站立姿式C 站起D 坐下E 步行时被人撞了一下3 关于平衡功能的训练原那末,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 支撑面积由大到小B 重心由高到低C 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D 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E 从睁眼到闭眼4 关于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两者彻底不同B 平衡训练侧重身体重心的控制C 协调训练侧重动作的灵便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D 平衡训练以粗大动作、整体动作训练为主 E 协调训练以肢体远端关节的精细动作、多关节共同运动的控制为主从以下备选中选出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A 大脑B 小脑C 丘脑D 脑干E 脊髓1 调节平衡与协调功能最重要的中枢2 平衡控制机制中,形成产生运动的方案最重要的中枢3 当平衡发生变化时,负责调节姿式性协同运动模式的中枢第八章有氧训练1 以下哪些不是典型的有氧运动A 走、慢跑B 跑、骑自行车C 骑自行车、上下台阶D 游泳、羽毛球E 快跑、举重2 普通不推荐其作为改良心肺耐力的手段方法的工程是A 骑自行车B 游泳C 走、慢跑D 循环力量训练E 健身操3 以下哪个是能量代谢当量4 运动心肺负荷测试,普通采用A 台阶B 功率车C 二级D 固定功率跑台E 跑道5 以下哪个是最大心律D HRma6 以下哪个是制定耐力运动处方的关键A 疾病B 强度C 方案D 禁忌症E 频率7 锻炼强度在估计心率范围内,持续一定的时间,才干保持和提高心肺耐力,普通康复训练,持续时间为每天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以上8 特殊适合老年人、没有运动习惯者、体弱者及冠心病康复期等慢性疾病患者使用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是A 循环训练法B 间歇训练法C 持续训练法D 法特莱克速度游戏E 高强度训练法9 不宜于普通健身人群和康复患者使用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是A 循环训练法B 间歇训练法C 持续训练法D 法特莱克速度游戏E 高强度训练法发生矛盾时,如运动中心率正常,但自觉吃力的程度提高,应当根据以下哪项指标调整运动强度A 心率 C HRma第九章呼吸训练1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平静呼吸时,呼气时主动的,吸气是被动的B 平静呼吸时,吸气的 1/3 由胸廓活动完成,其余通过横膈活动完成 C 肺气肿患者发生呼吸障碍,主要表现在吸气时相 D 哮喘患者发生呼吸障碍,在呼气时表现明显 E 呼吸限制性疾病常见于胸外科手术术后、胸廓畸形等2 呼吸训练的目标不包括A 重建生理呼吸模式B 逆转支气管和肺组织的病理伤害C 去除气道分泌物 D 改善体能活动 E 提高生存质量3 禁止进行呼吸训练的是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 慢性限制性肺疾病C 肺炎D 哮喘 E呼吸衰竭4 以下关于腹式呼吸训练有误的是A 患者应处于舒适放松体位B 治疗是引导呼吸时,其手可放置于患者肋弓下 C 步行训练时,吸气与呼气比例为 1:2 D 开始训练时,应让患者进行用力深呼吸 E ,腹式呼吸可与上肢活动配合使用5 吹笛式呼吸训练的目的是A 升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塌陷,减少肺残气量B 降低胸腔内压 C增加膈肌肌力 D 提高肺活量 E 促进排痰排出6 以下关于体位引流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餐后 15 分钟即可进行体位引流B 最正确排痰时机为午后时分C 手法叩击时,掌心应呈杯状D 普通每次引流时间可达 2—3小时 E 对患者肺上叶尖段前部引流时,最正确体位为俯卧位7 以下呼吸训练方法中,属于去除痰液的方法是A 横膈肌阻力训练B 吸气肌阻力训练C 诱发呼吸训练D 呼吸肌训练 E 哈气8 呼吸练习中控制呼吸的技术方法是A 腹式呼吸B 胸式呼吸C 浅而快的呼吸D 局部呼吸E 哈气第十章放松训练选择题1 关于放松训练,以下说法错误的A 是一种行为治疗B 需反复训练C 有肌肉松弛法、意念松弛法和机电生物反响松弛法 D 十二指肠溃疡不是其适应症 E 浮现异常感觉,以及失衡感、眩晕、幻觉、失眠等不良心身反响时,应住手练习2 以下哪项不是肌肉松弛法的常用方法A 渐进性松弛法B 交替法C 肌电生物反响松弛法D 放松体操E 振颤放松法3 放松功属于A 气功B 瑜伽C 坐禅D 静思冥想训练法E 自律训练法4 瑜伽起源于A B 印度 C 日本 D 泰国 E 美国5 关于肌电生物反响松弛法,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是肌肉松弛法中最常用的方法B 必须使用肌电生物反响仪进行自我训练C 不能将肌电活动转变成各种能看到或者听到的信号D 通过训练能够使肌肉松弛E 患者不能了解到肌肉松弛和紧张时的肌电活动在以下备选中选择一个与题目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每一个答案可选一次、屡次、或者不被选A 自我指导训练法B 肌电生物反响松弛法C 渐进性肌肉松弛法D 瑜伽放松术E 静思冥想放松训练1 属于肌肉松弛法的是2 起源于印度的意念松弛法是3 属于生物反响疗法的是A 放松术B 放松体操C 七支坐法D 瑜伽放松术E 自律训练法1 属于气功的是2 属于坐禅的是3 属于肌肉松弛法第十一章、轮椅训练1. 在选择轮椅时,患者坐在轮椅上,应保持大小腿之间的角度最正确为A.130°~150°B.70°~90°C.110°~130°D.90°~110°E.150°~170°2 床—轮椅转移时,床与轮椅的夹角普通为A.15°~2022B.30°~45°C.202230°D.45°~50°E.55°~60°3 为保证安全,患者上下轮椅时应特殊注意的事项是A.扶住患者B.扶住轮椅C.扶住车轮D.刹住刹车E.踩住踏板4 用轮椅下坡似的方向是A.正面行驶B.倒向行驶C.按使用者习惯D.随意E.按坡度大小而定5 为了符合驱动轮椅的要求,患者驱动轮椅手的力量与本人体重的比应该大于的比例是A.1/2022.1/30C.1/40D.1/50E.1/60脊髓损伤的患者适合选用的轮椅是A.声控轮椅B.电动高靠背轮椅C.手轮圈加水平推把轮椅D.手轮圈加粗推把轮椅E.普通普通轮椅7 手指运动严重受限而不益握拳的患者适合选用A.声控轮椅B.电动高靠背轮椅C.手轮圈加水平推把轮椅D.手轮圈加粗推把轮椅E.普通普通轮椅8 乘坐轮椅者,不属于承受压力主要部位的是A.坐骨关节B.大腿C.腘窝部D.肩胛区E.肘关节第十二章、体位转移训练1. 有关主动转移的根本原那末不正确的选项是A.选择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B.选择舒适的软垫和椅面C.选择适当的转移时机D.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应尽可能相等、相近、且稳定E.应注意患者安全,尽量防止被家居或者轮椅大伦、脚踏板等碰伤肢体2 有关转移训练的生物力学根抵,不正确的选项是A.人站立时,一定范围内双脚摆布分开可增加外侧的稳定性B.举起物体时身体应防止扭转C.治疗师尽量挨近患者,双脚分别向先后或者外侧分开、曲髋屈膝D.旋转时用腰旋转而不是足E.治疗师使用最有利的姿式3 有关辅助的根本原那末,不正确的选项是A.随着患者的功能恢复,应逐渐减少匡助B.辅助者应不厌其烦的解释清晰,口令可以适当长些C.辅助者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D.转移过程中,辅助者应留意患者不正常的动作,以防止发生意外E.辅助者必须必须清晰孳孳的体力与技能,有把握时才单独单独患者转移4 有关主动转移前的的准备训练,不正确的选项是A.翻身训练前要训练患者肩胛带肌群B.翻身训练前要训练患者腹肌肌力C.由卧位坐起的准备训练时腹肌及肱二头肌肌力训练D.由坐位站起的准备训练要训练腹肌,股四头肌、小腿肌群肌力训练E.由坐位站起的准备训练要进行平衡训练5 有关辅助转移前的训练准备,不正确的选项是A.治疗师可按照主动转移前的准备训练对患者进行平衡训练B.治疗师再转以前应向患者解释转移的目的、方向、方法等。

康复评定学第十一章步态分析

康复评定学第十一章步态分析
步行时相(gait phase/period) 行走中每个步态周期都包含着一 系列典型姿位的转移。人们通常把这种典型姿位变化划分出一 系列时段,称之为步态时相(gait phase),一个步行周期可分 为支撑相(stance phase)和摆动相(swing phase)。一般用该 时相所占步态周期的百分数(cycle%)作为单位来表达,有时 也用秒(s)表示。
其它部位(1)
头 头的上下移动与重心的上下移动几乎一 致,上下振幅约5~6cm,左右移动振幅约 5~6cm。
上体 上体垂直,双肩平齐,速度加快时稍 有前倾;行走时上体有与骨盆旋转方向相反 的转动,这个动作可以减少整个身体的扭转。
其他部位(2)
上肢 正常行走时双上肢交替前后摆动,其方向与同侧下 肢的摆动方向和骨盆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如当左下肢与 左侧骨盆向前摆动和旋转时,左上肢向后摆动,右上肢向 前摆动。此时,上肢的关节运动主要发生在肩关节,足跟 着地时为最大伸展,为21.1°,足跟离地时为最大屈曲, 为17.4°,共约40°范围。肘关节屈伸是在双足同时支 撑时期改变运动方向,最大屈曲为38.9°,最大伸展为0.4°,共约40°范围。
支撑相
支撑相是在步行中足与地面始终有接触的阶 段,支撑相包括单支撑相和双支撑相。
单支撑相
通常指一侧下肢足跟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过程,单位为s,一般占一个 步行周期的40%。为了进行步态矫正和训练的方便,提出以下动作要点:
(1)足跟着地:下肢伸肌张力增高,伴有足下垂、内翻的患者难以完成。 (2)全足底着地:自步行周期的7.6%开始,全足底在地面放平。伴有
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 约为50%的高度。步行时重心的上下移动为正弦曲线,在一个步行周 期中出现两次,其振幅约4.5cm,最高点是支撑中期,最低点是足跟 着地;骨盆的侧方移动也是正弦曲线,在一个步行周期内左、右各出 现一次,其振幅约3cm,最大移动度是在左、右足处于支撑中期时出 现的,在双足支撑期重心位于左右中间。 骨盆在水平面内沿垂直轴旋转角度单侧为4°,双侧为8°。这种旋转 可以减少骨盆的上下移动,最大内旋位发生在足跟着地后期,最大外 旋位发生在摆动早期。骨盆在矢状面内沿冠状轴的倾斜运动范围约 5°,双足支撑相骨盆几乎成水平,支撑中期时处于摆动相的骨盆倾 斜角度最大,它可以减少重心的上下移动。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左右各 倾斜一次。

囚徒健身(中文全本)

囚徒健身(中文全本)

囚徒健身真格的力量之书用失传的技艺练就强大的生存实力一个真正的男人,至少要能做到:5个单臂俯卧撑(最好100个)5个单腿深蹲(最好2*50个)1个单臂引体向上(最好2*6个)5个悬垂直举腿(最好2*30个)1个铁板桥(最好2*30个)1个单臂倒立撑(最好5个)本书由向上健身论坛(/)整理,仅供各位健身爱好者学习交流,版权所有——保罗·威德!目录:第一部分:预备第一章力量之旅:启程第二章失传的技艺:“老派”体操第三章自身体重锻炼与现代健身方法:囚徒宣言第四章关于本书:囚徒健身第二部分:六艺第五章铠甲般的胸肌与钢铁般的肱三头肌:俯卧撑第六章升降机般的大腿:深蹲第七章仓门般的背部与大炮般的肱二头肌:引体向上第八章魔鬼六块:举腿第九章严阵以待的脊柱:桥第十章健康、强力的肩膀:倒立撑第三部分:自我指导第十一章金科玉律:身体的智慧第十二章训练计划:日程第一部分:预备如今提到“健身”与“力量”,人们想到的就是那些笨重的、充了气一样的健美运动员,还有健身房、花哨的训练器械、营养补剂和各种药物。

以前并不是这样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男人们练出超人的力量,但除了自己的身体之外,他们什么都没有。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其中的真相,那么读下去……第一章力量之旅启程走进世界上任何一间健身房,你都会发现一堆用类固醇“催肥”、自以为很强壮的家伙——因为他们的臂围可达45厘米、他们能卧推起重重的杠铃、他们的身型看上去无比壮硕,尤其是穿上紧身背心或T恤衫时。

但是在这些人当中,有多少人真正强大有力呢?·多少人具有真正的能派上用场的运动能力呢?·多少人能俯身来20个完美的单臂俯卧撑呢?·多少人的脊椎足够强健、灵活、健康,能够后弯腰摸到地板呢?·多少人能单靠膝盖和臀部的力量单腿径直下蹲至地面再站起来呢?·多少人能抓住高过头顶的横杆来一个毫无瑕疵的单臂引体向上呢?答案是:几乎没有。

你会发现,今天在任何一家健身房里锻炼的健美者几乎没有一个能完成这些简单的动作。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制 第十一章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制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学习的阶段The Stages of Learning 概念:区分技能学习过程中绩效和绩效特点的变化Concept: Distinct performance and performer characteristics change duringskill learningAfter completing this chapter, you will be able to●Describ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ers as they progress through the stages of learning as proposed by Fitts and Posner and by Gentile(Gentile’s Two-Dimensions taxonomy)●Describe several performer-and performance-related changes that occur as a person progresses through the stages of learning a motor skill●Describe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that distinguish an expert motor skill performer from a nonexpert●Discuss two type of research evidence that help predict a person’s future performance achievement●Relate Ackerman’s mode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o the stages of learning a motor skill一、应用•①你是否曾注意过有些人能够很熟练的完成某个动作,但在向别人传授该项技能时缺经常出现困难。

步行功能训练

步行功能训练
• 肌力 -单侧下肢必须承重3/4以上,或双下肢伸肌肌力3级以上 • 平衡能力
-室内步行平衡能力只需2级,室外3级
• 协调能力及肌张力均衡 • 感觉功能及空间认知功能 • 中枢控制
步行功能训练
二、步行功能评定
1、步态分析
•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GA) 是利用力学概念和 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行走功能 的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分析和(或)定量分析, 并为临床及康复治疗进行有益的指导和疗效评价
步行功能训练
• 胫前肌肌力训练 • 踝足矫形器(AFO)使用 • 小腿三头肌及胫后肌牵伸 • 功能性电刺激(FES)或肌电触发功能性电刺激等 • 局部肌肉神经阻滞
步行功能训练
• 手法牵伸训练、功能性电刺激(FES)或肌电触发功 能性电刺激
• 强化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如踮脚步行、前脚掌踏楼梯 上下训练等
• 负荷反应期
支撑相
整个足底着地的瞬间。 即首次着地至支撑腿 于站立相过程中膝关 节达到最大屈曲角度 的时期
骨盆 :5°旋前
髋关节:30° 屈曲
膝关节:0°-15 °屈曲
踝关节:0°-15 °跖屈
步行功能训练
支撑相
• 支撑相中期 从对侧下肢离地到躯 干位于支撑腿正上方
骨盆 :中立位
髋关节:30°- 0°
步行功能训练
• 牵伸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內 收肌等
• 躯干肌肌力训练如半桥运动等 • 强化步行分解训练 • 靠墙蹲马步训练 • 退上退下台阶训练及侧方上下台阶训练 • 膝关节屈伸控制性训练等
步行功能训练
• 单纯足下垂主要见于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和 外周神经损伤
• 摆动相增加同侧屈髋、屈膝,下肢划圈行走, 躯干向对侧倾斜。

《运动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运动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运动治疗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治疗技术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教学学时】36(理论)+36(实践)【课程学分】6分【开课专业】康复治疗技术【开课学期】第3学期【参考教材】1、《运动治疗技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年7月(主编:章稼)【课程性质、目的】:运动治疗学以教给学生运动治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运动治疗学是康复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治疗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运动治疗的基本理论;各论主要讲述常见运动疗法(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关节松动术、神经发育促进技术等)的主要治疗技术。

讲授内容主要以康复专业常用的运动治疗技术为主;并介绍国内外运动治疗学新成果、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运动治疗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与实践。

课堂讲授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实践包括实验室的操作实践以及课堂讨论等;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基本操作技能。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运动治疗基础理论、各类运动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以及治疗安全、适应症和禁忌症。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部分绪论教学课时数:4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明确运动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熟悉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熟悉运动治疗的机理3.了解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了解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了解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运动治疗的机理4.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二)教学难点:1.掌握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熟悉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熟悉运动治疗的机理4.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三、主要教学内容1.运动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2.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3.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4.运动治疗的机理5.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6.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7.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四、考核知识、技能点1.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运动治疗的机理4.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第二部分关节活动技术. 教学课时数:4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关节的运动方向、运动类型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原则。

步行训练

步行训练
起立床训练 长期卧床或脊髓损伤患者, 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可利用起立床渐渐 调整到直立的状态。在患者能够耐受身体 直立时,才可以考虑开始行走训练。
精品课件
步行前训练
平行杠内训练 行走训练自平行杠内训练 开始。站立训练从10~20分钟/次开始,依 患者体能状况改善而逐渐增加。在平行杠 内行走训练时,其一端可放置一面矫正镜, 使患者能够看到自己的步行姿势以便及时 矫正。
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同时摆 动,双足在拐脚附近着地。 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而使下肢无法交替 移动的患者。
精品课件
双拐步行训练-摆过步
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动方式。 双侧拐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手支撑,身
体重心前移,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 肢向前摆动,双足在拐杖着地点前着地。 开始训练时容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躯干前 屈而跌倒,应加强保护。 适用于路面宽阔,行人较少的场合,也适 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上肢肌力强壮者。
一侧不能负重的患者,如一侧下肢骨折, 小儿麻痹后一侧下肢麻痹等患者。
精品课件
手杖三点步行
患者使用手杖时先伸出手杖,再迈患侧足, 最后迈健侧足。
因迈健侧足时有手杖和患足两点起支撑作 用,因此稳定性较好,除一些下肢运动障 碍的患者常采用外,大部分偏瘫患者习惯 采用此种步态。
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练习时按健侧足迈 步的大小,又可分为后型,并列型和前型 三种。
步行训练
励建安 南京医科大学
精品课件
【适应证】
中枢性瘫痪者,如脑外伤或脑卒中引起的 偏瘫、截瘫、小脑疾患、脑瘫等。
运动系统病损影响行走的患者,如截肢后 安装假肢、髋关节置换术后等。
精品课件
【禁忌证】
站立平衡功能障碍。 下肢骨折未愈合。 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不稳。

步行训练

步行训练

四点步
适 于 骨 盆 上 提 有 力 者
两点步行
比比有 迈四屈 越点髋 步步肌 慢快参 与 者
三点步行
稳速适训练
拐杖高度的测量
手杖三点步行
手杖二点步行
减重训练
适应证: 由于上运动神经元综 合征导致的下肢神经 瘫痪 禁忌证: 脊柱不稳定;下肢骨 折未充分愈合或关节 损伤处于不稳定阶段; 患者不能主动配合; 过分痉挛;体位性低 血压;严重骨质疏松
减重训练
常用治疗方案 减重程度:0-40% 训练时间:30min 训练频率:5times/wk 疗程:8-12wks 注意事项 有治疗师指导和保护 避免活动平板速度过快 步行时可佩带矫形器 训练前检查悬吊装置 悬吊固定带要适当,避免痉挛

康复机器人训练
模拟场景训练
其它
10m
5cm
1
2
4
3
步行训练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姜宝印
步行训练

步行前训练

患者为准备完成步行练习进行的系列训练, 以提高患者站立、步行等体位的适应能力。 患者自身或利用不同步行辅助装置进行步 行能力的练习 。

步行训练

一、步行前训练

起立床训练 肌力增强训练 平行杠内训练,手杖、拐杖站立训练
起立床训练
残肢肌群肌力训练
平行杠、拐杖、手杖站立训练

负重 重心转移 单足支撑 原地踏步 跨步练习
负重

可在平衡杠内练习,一侧放姿势镜,另 一侧放两个体重计,患者在治疗师的保 护下站立,治疗师通过体重计的计数, 帮助患者调整到对称的位置,并让患者 体会正常的感觉。
负重

步行训练

步行训练

步行训练
郑大五附院康复科
步行是患者最希望也是最基本想要达到的目
偏身感觉障碍及肌张力异常;异常的运动模式;
四肢关节的全范围被动活动(脊髓损伤患者早
患者在此阶段无明显肌肉张力,无明显随意
患者在此阶段肌张力明显增高,躯干痉挛
开始时病人多易向患侧倾倒,可以先在
膝关节稳定性控制:膝关节不稳定表现为站立和
,患者因为无力控制而通
上、下楼梯训练:由于下肢有一定的伸肌异常运
提骨盆的腰方肌,
通过初步的步行预测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预测步行方式的判断(N正常G好F可P差T微缩)
5 肌力增强训练:针对需要借助于助行器或拐杖行走的患者,重点发展上肢肌力;期望完成独立行。

运动治疗技术

运动治疗技术

运动治疗技术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第一章:绪论1.康复的核心是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评定为治疗服务,治疗是达成康复目标的的必要措施。

2.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两部分内容。

3.物理治疗是运用力、电、光、声、水及温度等物理因子来促进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功能的一门专业学科。

4.运动疗法是指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本原理,采用主动和(或)被动的运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来矫正人体身体、心理、情感及社会功能障碍,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类康复治疗措施。

5.运动治疗技术的特点:主动参与、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防病和治病相结合。

6.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以力学和运动学原理为基础、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疗法、以代偿和替代原理为基础。

7.运动治疗技术的分类方法: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是分类、按运动方式分类。

8.运动治疗技术的治疗原则: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主动参与、全面锻炼。

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1.关节活动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技术。

2.关节活动技术常用训练方法:主动运动、主力运动、被动运动、持续性被动活动、第三章:关节松动技术1.关节松动技术是指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技能之一,主要应用于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疼痛或关节僵硬等。

由于澳大利亚的麦特兰德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贡献很大,故也称为“麦特兰德手法”“澳式手法”2.关节松动技术不同的松动速度产生的效应不同,小范围、快速松动可抑制疼痛;大范围、慢速松动可缓解紧张。

第四章:肌力训练1.肌力:肌力是肌肉在收缩或紧张是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肌肉发挥其生理功能的形式,肌肉主要是通过对外界做工。

2.按照不同肌力大小分类肌肉的运动方式分类可分为: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牵伸运动。

3.按照不同肌肉收缩的方式分类可分为等长训练、等张训练和等速训练。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课件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课件
失败案例二
盲人F在定向行走训练中出现了安全问 题,摔倒了并受伤了。反思了安全措 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安全保障 措施。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定向行走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
重要性
定向行走训练对于盲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盲人建立方向感、距离感和空间感,提高独立行走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方法
心理适应与社会融入
通过心理辅导和社会活动,帮 助盲人克服心理障碍,提高社
会交往能力。
定向行走训练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安全第一
在训练过程中始终强调安全, 确保盲人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

个体差异
根据每个盲人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充分考虑
个体差异和需求。
循序渐进
训练过程应循序渐进,逐步提 高难度和复杂性,避免过度挑
立体听觉训练
利用双耳听觉差异,判断声音的来源和距离 ,增强空间感知能力。
听觉与触觉的辅助训练
听觉辅助设备
使用声音放大器和定向麦克风等设备 ,增强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触觉辅助设备
使用触觉反馈设备和振动器等设备, 提供触觉刺激和反馈信息。
模拟环境训练
模拟不同环境和场景,进行定向行走 训练,提高适应能力。
战或挫败盲人的积极性。
鼓励与支持
给予盲人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积极面对
挑战。Leabharlann 03定向行走训练方法
使用盲杖的技巧
正确握持盲杖
将盲杖握在手掌中央, 保持稳定,同时方便调
整力度和方向。
感知盲杖长度
通过触摸感知盲杖的长 度,以便在行走时判断 距离和障碍物的位置。
判断障碍物距离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概述PPT课件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概述PPT课件

临床特点
1 平行杠内重心转移良好
2 可以维持单腿站立
3 具有骨盆运动控制能力
4 立位下肢分离运动充分
康复目标
1 拄拐独立步行
2 徒手独立步行
3 室内独立安全步行
4 上下阶梯
5复杂地面的独立步行
6 室外独立步行
训练方法
1 平行杠内步行训练
首先将平行杠高度调节在与患者股骨大转子相同的位置。步行模式
此外,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下肢屈肌肌力低下者,在摆动期躯干也会因代偿而后 倾。无论导致后倾的原因如何,其结果都是利用反向负荷模式完成的动作。因此,为 了矫正步态应进行躯干后倾的抑制训练。
(三) 躯干侧倾
躯干侧倾是由于一侧下肢于支撑中期躯干与髋外展肌反向控制不充分,或对侧下肢 髋关节内收受限时,利用反向负荷而引起的代偿动作。这种异常的动作模式很容易使 下肢尽快的完成摆动,双足着地以确保平衡。这也是不行中健侧摆动期(迈步相)变 短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躯干前倾相比,侧倾更容易发生。但是,如果患者能单腿站立 保持侧方平衡,躯干侧倾的情况就会减少。
前型,后型,平型。手杖也可根据稳定性从大到小依次分为肘拐,四脚拐,手杖
三种。训练中还要注意重点练习步行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耐力和速度。
3 控制双肩步行训练
治疗师位于患者身后,双侧轻轻搭在患者肩上(拇指在后,四指在前)当患肢处于 支撑期,健侧下肢摆动时,在足跟着地前肩胛骨向后方旋转,可以防止足外旋。当患 肢处于摆动期时,治疗师诱发患者双上肢呈对角线方向有节奏地自然摆动可使躯干旋 转,为出现正常步态创造条件。
5 特殊步行训练
(1)向患侧横向迈步训练
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置于患侧腋窝,使患侧躯干伸展,另一手置于健侧骨盆, 使患者身体重心移向患肢,然后嘱患者健侧下肢从患肢前方横向迈出。

步行训练

步行训练

步行训练南医大康复教研室王翔背景•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行走是人的重要的转移方法,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步行功能评定•包括步行能力和步态分析步行能力评定•通过对步行能力进行宏观分级大致了解患者能否步行;能否在家庭环境或是社区环境中步行。

•注意事项:如果患者步行不稳,要注意保护,防止跌到Hoffer步行能力分级分级分级标准1不能步行2非功能性步行(治疗性步行):训练时用膝-踝-足矫形器或肘拐等辅助器具能在治疗室内行走。

耗能大,速度慢,距离短,无功能性价值,但有预防压疮、血液循环障碍、骨质疏松等治疗意义3家庭性步行:用踝-足矫形器、手杖等可在家行走自如,但不能在室外长时间行走4. 社区性步行:用或不用踝-足矫形器、手杖可在室外和所在社区内步行,并可进行散步及去公园、诊所、购物等活动,但时间不能长,如果活动超出社区范围仍须乘坐轮椅。

步态分析•目测分析•定量分析目测分析•了解病史•体检:肌力、肌张力、ROM、N系统等•步态观察:站立姿势、步态的总体状况(步行节奏、对称性、流畅性、身体重心的偏移、躯干的倾向、上肢摆动、神态表情、辅助具使用等)、侧面观察步态(识别步行周期的时相与分期、关节运动情况)、正面观察步态(髋关节内收、外展和内旋、外旋,骨盆运动及身体重心变化)•结果判断:步行周期——从一侧足跟着地起到该足跟再次着地止所用的时间,包括站立相和迈步相,站立相约占整个步行周期的60%~65%,迈步相约占35%~40%。

单侧下肢站立时称单支撑期,双下肢同时站立称为双支撑期。

特征•步行的特征:双侧支撑期即一侧足跟着地至对侧足趾离地,约占支撑期的15%的时间•跑步的特征:双足离地腾空。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关节运动角度步行周期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首次着地5°旋前30 °屈曲0 °0 °承重反应5°旋前30 °屈曲0 °~15 °屈曲0 °~15 °站立中期中立位30 °屈曲~0 °15 °~5 °屈曲15 °柘屈~10 °背屈足跟离地 5 °旋后0 °~10 °过度伸展 5 °屈曲10 °背屈~0 °足趾离地 5 °旋后10 °过度伸展~0 ° 5 °~35 °屈曲0 °~20 °柘屈摆动初期 5 °旋后0 °~20 °屈曲35 °~60 °屈曲20 °~10 °柘屈摆动中期中立位20 °~30 °屈曲60 °~30 °屈曲10 °柘屈~0 °摆动末期 5 °旋前30 °屈曲30 °屈曲~0 °0 °定量分析法•平均步行周期时间•测量左右步长(50~80cm):与身高有关,反应步态的对称性与稳定性•跨步长(2倍步长)/又称复步长:左跟-左跟•测量步宽/步距(5~10cm):两足心间距•计算步频(95~125单步/分)、步速(1.2m/s)•足角:足中心线与前进方向之夹角(6°~7°)•测量步态对称情况:主要是测量左右步长•注意:一般包含6个步行周期,特别要注意安全保护。

康复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康复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康复医学科康复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篇物理治疗。

第一章功能评定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一、姿势二、身高与体重三、肢体长度和围度第二节关节活动范围测量一、四肢关关节二、脊柱关节第三节肌力评定一、徒手肌力评定二、等速肌力评定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四、肌肉耐力评定第四节肌张力评定一、手法评定二、仪器评定第五节感觉评定一、浅感觉二、深感觉三、复合感觉第六节平衡评定一、临床观察二、量表评定三、仪器评定第七节协调评定一、上肢二、下肢第八节步行评定一、步行能力二、步态分析第九节心血管评定一、心率二、血压三、心电分级运动试验四、简易运动试验技术第十节呼吸评定一、通气功能二、代谢当量三、心肺联合运动试验第十一节疼痛评定一、压力测痛法二、视觉模拟评分法三、疼痛问卷附录:附表1—2-1上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附表1—2-2下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附表1-3-1 上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附表1—3-2 下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附表1—3—3 躯干肌肉徒手肌力检查第二章运动治疗第一节关节活动范围训练一、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二、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训练三、主动运动第二节关节松动技术一、上肢二、下肢三、脊柱第三节牵伸技术一、上肢二、下肢三、躯干第四节肌力训练一、徒手肌力训练二、等长肌力训练三、等张肌力训练四、等速肌力训练第五节步行训练一、步行前训练二、步行训练第六节呼吸训练一、腹式呼吸训练二、抗阻呼气训练三、深呼吸训练四、局部呼吸训练五、排痰训练六、呼吸肌训练第七节平衡与协调训练一、无器械平衡训练二、简易设备平衡训练三、仪器平衡训练四、协调训练第八节有氧训练一、器械有氧训练二、无器械有氧训练第九节神经发育疗法一、Brunnstrom技术二、Bobath技术三、PNF技术第十节运动再学习一、上肢功能训练二、口面部功能训练三、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四、站起与坐下训练五、站立平衡训练六、行走训练第十一节医疗体操一、偏瘫二、颈椎病三、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肩周炎五、膝关节骨关节炎六、脊柱侧凸第十二节牵引治疗一、腰椎牵引二、颈椎牵引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第一节电疗法一、直流电疗法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三、低频电疗法四、中频电疗法五、高频电疗法第二节光疗法一、红外线疗法二、紫外线疗法三、激光疗法第三节磁疗法一、静磁场疗法二、动磁场疗法第四节超声波疗法一、超声波疗法二、超声药物透入疗法第五节冷疗法一、冷疗法二、冷冻疗法第六节热疗法一、石蜡疗法二、湿热袋敷疗法三、泥疗法第七节压力疗法一、正负压疗法二、负压疗法三、正压顺序循环疗法第八节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第二篇作业治疗.第一章作业评定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一、作业需求二、日常生活活动三、工作四、生存质量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一、手功能二、知觉功能三、认知功能第三节物理环境一、家居和社区环境二、工作环境第二章作业治疗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一、日常生活活动二、娱乐与休闲活动三、职业康复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一、功能性作业活动二、手功能三、知觉功能四、认知功能第三节环境改造与辅助一、自助具适配二、助行器使用三、轮椅选择与使用四、环境适应与改造第四节矫形器制作与使用一、矫形器制作二、矫形器使用三、压力衣制作与使用第三篇言语治疗第一章听力障碍第一节评定技术一、主观测听二、客观测听第二节治疗技术一、声音察觉训练二、声音辨别训练三、声音识别训练四、声音理解训练五、助听器和电子耳蜗应用技术第二章失语症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失语症二、口面失用症三、言语失用症第二节治疗技术一、听理解治疗技术二、阅读理解治疗技术三、言语表达治疗技术四、书写表达治疗技术五、实用交流能力技术六、辅助交流技术第三章构音障碍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呼吸评定二、喉功能评定三、口唇评定四、下颌评定五、软腭评定六、舌评定七、反射评定八、言语评定第二节治疗技术一、舌感觉运动技术二、口唇感觉运动技术三、下颌运动技术四、软腭感觉运动技术五、声带运动技术六、呼吸训练技术七、发音训练技术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九、交流辅助系统应用技术第四章吞咽障碍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口面部评定二、吞咽功能评定三、摄食吞咽评定四、吞咽失用评定五、录像吞钡造影检查第二节治疗技术一、颈部放松及口周肌群训练二、咳嗽训练三、门德尔松手法四、屏气吞咽训练五、吞咽反射促通技术六、电疗七、球囊扩张技术八、进食训练第五章发声障碍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发声的客观评定二、声质的评定第二节发声训练治疗技术一、基础发声训练二、发声矫治训练第六章口吃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儿童口吃评定二、成人口吃评定第二节治疗技术一、儿童口吃治疗二、成人口吃治疗第七章唇腭裂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器官结构及功能评定二、语音评定第二节治疗技术一、发声异常训练二、腭咽闭合不全训练三、构音训练第八章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第一节评定技术一、物体操作评定二、语言发育能力三、语言发育相关能力评定四、交流态度评定第二节治疗技术一、事物及事物状态理解训练二、事物基本概念的理解训练三、事物的符号理解训练四、词句及句子主要成分理解训练五、句子及语法规则的理解训练第九章孤独症语言障碍第一节评定技术第二节治疗技术一、孤独症语言交流训练二、孤独症治疗技术对语言的影响第四篇康复医学科相关治疗技术一、偏瘫肢体功能综合训练二、截瘫肢体功能综合训练三、关节功能性牵引四、感觉再训练五、心理治疗六、传统康复疗法(一)针刺疗法(二)灸疗法(三)推拿疗法(四)拔罐疗法(五)刮痧疗法(六)传统运动疗法第五篇康复医学科终止康复治疗的规定第六篇康复医学科常用评定量表和康复治疗计划表附表1:上肢功能评定量表附表2.下肢功能评定量表附表3:平衡功能评定量表附表4: 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附表5: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附表6:痉挛的快速PROM评定表附表7:改良Ashworth评定标准附表8: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附表9:感觉指数评分(SIS)附表10: BDEA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附表11:失语症的流利性评定附表12:饮水试验及评定附表13:简短精神状态量检查量表 MMSE附表14:焦虑自评量表(SAS)附表15:抑郁自评量表(SDS)附表16: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法(0~100分)附表17:社会交往测定表附表18:老人社交情况问卷表附表19:儿童社会生活技能测定表附表20:心功能评定(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学会) 附表21:呼吸功能评定附表22:康复治疗计划表第一篇物理治疗第一章功能评定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一、姿势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老年护理实践指南(试行)

老年护理实践指南(试行)

老年护理实践指南(试行)第1章常见老年综合征护理一、衰弱二、认知障碍三、睡眠障碍四、视听障碍五、头晕与晕厥六、澹妄七、慢性疼痛八、营养不良九、尿失禁十、便秘十一、跌倒十二、压力性损伤第2章常见老年疾病护理一、高血压二、冠心病三、急性心肌梗死四、心力衰竭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六、肺炎七、呼吸衰竭八、脑卒中九、帕金森氏病十、糖尿病十一、胃食管反流病十二、尿路感染十三、慢性肾功能衰竭十四、骨质疏松十五、贫血十六、类风湿性关节炎十七、白内障十八、瘙痒症第3章常见老年心理问题护理一、焦虑二、抑郁三、孤独第4章常用老年护理技术一、体温测量二、脉搏、呼吸测量三、无创血压测量四、有创血压监测五、心电监测六、皮下注射七、肌内注射八、静脉采血九、血糖监测十、静脉留置针穿刺十一、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lCC)维护十二、氧气吸入十三、家庭氧疗十四、雾化吸入十五、有效排痰十六、口咽通气管放置十七、人工气道固定十八、气管插管护理十九、吸痰二十、留置胃管二十一、鼻饲二十二、胃造痿护理二十三、肠造口护理二十四、留置导尿二十五、尿管维护二十六、灌肠二十七、肛管排气二十八、糖尿病足护理二十九、尿标本采集三十、粪便标本采集三十一、痰标本采集三十二、伤口换药三十三、口服给药三十四、皮肤给药三十五、眼内给药三十六、耳内给药三十七、鼻腔给药三十八、口腔给药三十九、阴道给药四十、阴道冲洗四十一、直肠给药四十二、冷敷疗法四十三、热敷疗法四十四、助行器使用四十五、轮椅使用四十六、膈下腹部冲击法四十七、心肺复苏四十八、非同步电除颤第5章老年康复护理一、个人卫生清洁训练二、穿衣训练三、进食训练四、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五、床上运动六、关节活动度训练七、转移训练八、平衡训练九、步行训练十、言语训练十一、认知训练十二、心肺功能训练十三、骨盆底肌群训练十四、肠道功能训练第6章老年安宁疗护一、老年临终舒适照护二、老年临终哀伤辅导第7章居家照护者指导与支持一、居家照护能力评估与指导二、居家照护者沟通技能指导三、居家照护者压力疏解与社会支持附录表A—P (供参考使用)附录A Fried衰弱评估方法附录B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附录 C 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 )附录D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R )附录 E 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ale,NRS )附录F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附录G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表附录H 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附录I 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表(StThomaslRiskAssessmenttooLSTRATIFY ) 附录J Braden压疮评估量表附录K NortOn压疮评估量表附录L WaterIow压疮评估量表附录M压力性损伤分类附录N 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15)附录O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法附录P洼田饮水试验第1章常见老年综合征护理老年综合征是指老年患者由多种疾病或多种原因造成的同一种临床表现或问题的症候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步行训练
一、名词解释
1.步行:是指通过双脚的交互移动来安全,有效的转移人体的一种活动,是躯干,骨盆,下肢各关节及肌群的一种规律,协调的周期性运动
2.步态:是步行的行为特征,是一个人行走时的表现形式,又称行走模式
3.自然步态:指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身体,交替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步态
4.步行周期: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自一条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着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又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

5.步态分析:是利用力学概念和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行走功能的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分析和(或)定量分析,并为临床及康复治疗进行有益的指导和疗效评价
6.运动学分析:是研究步行时肢体运动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步行整体时间与空间测定的肢体节段性运动方向测定
7.社区性步行:是指患者借助APO,手杖等,独立地完成在社区内的步行,包括过马路,超市购物(上下自助扶梯)乘坐交通工具等
8.偏瘫步态:即典型的画圈步态,变现为下肢肌张力过高,轮廓不充分,左右盆骨高低不对称。

迈步时通过身体带动骨盆向前摆动,膝关节不能屈曲而画圈迈出患腿
9.动力学分析:是对步行时作用力,反作用力强度,方向和时间的研究方法,牛顿第三定律是动力学分析基础
二、选择题
1.D
2.B
3.A 4D 5.B 6.C 7.E 8.B 9.BE 10.BC 11.AB 12.AC 13.BE 1
4.BD 1
5.ABC
三、简答题
1.简述用观察法进行步态分析时观察分析的顺序应如何安排。

1.应由远端至近端进行观察2.按步行周期的顺序观察3.目测观察后归纳分析出原因后果
2.简述运用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1目测观察时,不仅要观察患侧下肢,亦要观察对侧下肢2.行走时受试者衣着尽量要少,充分暴露下肢,以便准确观察步态特征 3.要注意疼痛对步态的影响4.目测观察属定性分析,必要时进一步采用定量分析5.目测观察分析步态,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与观察者的观察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直接相关
3.简述步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肌力2.平衡能力3.协调能力及肌张力均衡4.感觉功能及空间认知功能5.中枢控制
4.简述步行训练的基本步骤。

1.体位适应性训练2.肌力训练3.关节活动度训练 4.平衡训练5协调训练6.感觉训练7.疼痛的处理
5.简述步行训练的注意事项。

1)步行训练时应注意患者的血压变化。

(2)行走训练时,要提供安全、无障碍的环境;衣着长度不可及地,以防绊倒;穿着合适的鞋及袜,鞋带须系牢,不宜赤足练习行走,严防摔倒。

(3)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态,选择高度和长度适合的助行架、拐杖或手杖。

(4)如使用拐杖,要避免腋下直接受压,以防臂丛神经损伤。

6.简述减重步行训练的注意事项。

1.悬吊固定要适当,不能诱发患者痉挛 2.减重程度要适当 3.悬吊装置必须可靠 4.训练过程中必须有医务人员在场进行指导和保护 5.避免活动平板起始速度过快或加速过快,造成危险 6.步行时患者可以佩戴矫形器
7.简述偏瘫步态的常用矫治方法。

1.手法牵张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内收肌等2.躯干肌肌力训练如半桥运动等 3.强化步行分解训练 4.靠墙蹲马步训练5退上退下台阶训练及侧方上下台阶训练6.膝关节屈伸控制性训练等
8.简述自然步态的基本要素。

合理的步行步长(50-80cm),步幅(一般为步长的两倍),步宽(8+足交度)步频(95-125steps/min)步速(65-95cm),步行周期,步行时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