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板成型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https://img.taocdn.com/s3/m/d47a465233d4b14e84246877.png)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
泥板成型,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
造。
最初可以从圆柱体或方盒形开始,熟练以后再作一些复杂的作品。
滚泥板时,应把泥块
放在一块布上进行,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扩散,注意泥的厚度要适合所做作品的需要。
由于
泥板成型,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最初可以从圆体或方盒形开始,熟练以后再作一些复杂的作品。
滚泥板时,应把泥块放在一块布上进行,从泥块的中心向四扩散,注意泥的厚度要适合所做作品的需要。
由于泥板面积大,不易直立,在陶艺制作时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手使其成型。
泥板法创作的作品特点是间接、明快。
制作时利用泥的柔软性,可以像布一样成型,而利用泥板的硬特点时又可把它当木板一样来成型。
制作案例:
把泥片置于枝叶上将报纸放在泥板中将泥片卷成羊的体形捏出尾巴、脚和颈的形状用一小泥片卷出羊头的形状将羊头粘结好,并调整
刻画鼻子、眼睛、角、耳等细部形状。
a陶艺:泥板成型
![a陶艺:泥板成型](https://img.taocdn.com/s3/m/903b4781b9d528ea81c77970.png)
陶艺:泥板成型一、教材分析:泥板成型的方法是通过各种不同形状的平板泥片,相互粘接,做出各种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器物,这是手工制瓷和制陶业中广为应用的成型方法之一。
如瓷器中的方瓶、六角瓶、天圆地方瓶都是用此法制成的,在陶器中的运用则更为广泛,无论是圆的、扁的、高的、矮的、抽象的、写实的、几乎全用泥板成型的方法。
因为它能最充分地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赋予作品无限的生命力,给人们以似曾相识的亲近感,耐人寻味的好奇感,别出心裁的独特感。
二、学生状况分析教材里的“陶艺——泥板成型”只是做为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下的一个方面,仅仅是让学生去尝试一下陶艺的一些简单技法和感受一下陶艺的魅力。
初中预备班(六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创作热情,也有一定的主见。
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陶艺制作技法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在与土、水、火的不断交往中,表露自己的感情,获得愉悦的情绪。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陶艺作品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对现代陶艺的基本表现风格有所认知。
过程与方法:感受泥性,以泥板成型的陶艺制作技法为手段,自由发挥创作,制作一个陶艺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历史悠久的传统陶艺的同时感受现代陶艺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泥板成型的制作技法。
五、教学难点:作品的造型。
六、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泥料、拍子、转盘等七、教学过程(一)英文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在黑板上写英文单词china :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这个单词好吗?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中国2、同学们都不知道吧?“china”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瓷器。
3、有谁知道马可波罗的故事吗?总结:中国有着9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中国的陶瓷艺术长期影响着世界各地陶瓷艺术的发展。
今天,我们继续来感受陶文化。
说明:由china这个单词中,我们发现,“陶瓷”竟然和“中国”是同一个单词,可见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曾经是多么的辉煌,加上马可波罗的故事,已经大大的吸引了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祖国艺术愧宝的好奇心。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4.泥板成型》说课稿2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4.泥板成型》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c2f68e5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e.png)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4.泥板成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4.泥板成型》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材以泥板成型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泥板成型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泥板成型的基本技法、泥板成型的创作步骤和泥板成型的应用等。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非常适合作为五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泥塑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泥板成型这一技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泥板成型技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泥板成型的基本技法,掌握泥板成型的制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一件泥板成型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泥板成型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
2.教学难点:泥板成型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泥板成型技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泥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泥板成型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泥板成型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让学生了解泥板成型的制作过程。
3.示范:现场示范泥板成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泥板成型的操作技巧。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泥板成型的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泥板成型雕塑的表现特性
![泥板成型雕塑的表现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34e584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6.png)
泥板成型雕塑的表现特性【摘要】泥板成型雕塑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通过对泥板进行成型雕刻,然后进行烧制完成。
这种技艺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泥板成型雕塑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需要雕刻师傅的熟练技艺和耐心。
在制作过程中,泥板成型雕塑可以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表现特性,如细腻的纹饰、立体的形态和生动的表情。
这些特性使得泥板成型雕塑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泥板成型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和历史积淀展示着深厚的艺术魅力,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关键词】泥板成型雕塑、表现特性、历史发展、制作工艺、艺术魅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泥板成型雕塑是一种古老而精致的艺术形式,起源于中国古代。
在中国古代,泥板成型雕塑曾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神龛雕塑和陶器装饰等领域,成为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板成型雕塑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艺术家和收藏家的青睐。
泥板成型雕塑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表现特性而闻名,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制作原料、模具制作、泥坯成型、干燥处理、彩绘和烧制等步骤。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耐心的等待,才能最终呈现出完美的作品。
泥板成型雕塑的表现特性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纹理等方面,通过搭配各种元素和技巧,艺术家们可以创作出栩栩如生、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泥板成型雕塑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融入了当代的审美趋势,成为艺术界的一颗新星。
2. 正文2.1 泥板成型雕塑的历史发展泥板成型雕塑是一种古老的工艺,起源于中国古代。
最早的泥板成型雕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利用泥土和水混合制成泥板,然后用手工模具或雕刻工具将其进行成型。
这种技艺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得到普及和完善。
在汉代,泥板成型雕塑达到了顶峰,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
当时的工匠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使得泥板成型雕塑的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作品。
14.泥板成型-冀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4.泥板成型-冀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102a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f.png)
14. 泥板成型-冀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泥板成型”的定义及相关器材2.掌握泥板成型的制作技巧及步骤3.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优美的泥板作品教学准备•相关工具材料:泥板、泥刀、泥窝、手巾、彩色油漆等。
•展示资料:相关的泥板作品图片或视频。
•具有一定美术基础的教育工作者。
教学步骤1. 了解泥板成型首先,导师应该向学生们介绍什么是“泥板成型”。
泥板成型是一种使用泥状材料塑造出来的立体可塑造出来的艺术形态,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艺术品。
2. 演示制作泥板导师应该向学生演示如何制作泥板。
他/她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准备泥板–首先,取出一小块泥板,并将其揉成适当的形状。
–接着,用小木棒或其他硬物将泥板压成适当的大小和形状。
•制作图案–接下来,导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要塑造的图案或造型。
–由此,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
•雕刻–导师可以用泥刀在泥板上进行雕刻,或使用其他小工具进行造型。
–可以在泥板上刻出细节,例如眼睛、鼻子和嘴巴等。
•装饰–为了让泥板作品更出彩,导师可以用彩色油漆,或在泥板上绘制出其他图案或符号。
3. 学生自行制作泥板在导师演示完制作泥板的过程后,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
导师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意,让他们使用自己的眼光、创造性和想象力来制作出自己的泥板艺术品。
4. 展示和分享在学生完成泥板的制作后,导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让他们分享他们制作泥板的喜悦。
教学要点•了解什么是“泥板成型”。
•掌握泥板成型的制作技巧。
•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泥板作品。
•培养创造性思维,并分享自己的制作经历。
教学反思泥板作品的制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活动,可以让他们释放精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这种活动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
同时,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让他们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经验,传达自己的想法,同学间产生互动和交流。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https://img.taocdn.com/s3/m/8b15903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7.png)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
泥板成型,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
造。
最初可以从圆柱体或方盒形开始,熟练以后再作一些复杂的作品。
滚泥板时,应把泥块
放在一块布上进行,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扩散,注意泥的厚度要适合所做作品的需要。
由于
泥板成型,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最初可以从圆体或方盒形开始,熟练以后再作一些复杂的作品。
滚泥板时,应把泥块放在一块布上进行,从泥块的中心向四扩散,注意泥的厚度要适合所做作品的需要。
由于泥板面积大,不易直立,在陶艺制作时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手使其成型。
泥板法创作的作品特点是间接、明快。
制作时利用泥的柔软性,可以像布一样成型,而利用泥板的硬特点时又可把它当木板一样来成型。
制作案例:
把泥片置于枝叶上将报纸放在泥板中将泥片卷成羊的体形捏出尾巴、脚和颈的形状用一小泥片卷出羊头的形状将羊头粘结好,并调整刻画鼻子、眼睛、角、耳等细部形状。
五年级美术下册《泥板成型》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下册《泥板成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d01d8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d.png)
3.小组合作,互帮互助: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实践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创作与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创作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充分发挥个性。在评价环节,以鼓励为主,关注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结合课堂所学,自行选择适合的泥土,完成一件泥板成型作品。要求作品造型独特,富有创意,能够体现个人审美观。
2.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注意记录自己的制作步骤、心得体会以及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3.拍摄作品照片,并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介绍作品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和创作心得。此举旨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五年级美术下册《泥板成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泥板成型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制作过程,认识泥板成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学会运用搓、揉、拍、压等手法制作泥板,掌握泥板成型的基本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的泥板成型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4.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c.拍压泥板:教授拍压手法,让学生了解如何使泥板形状规整、边缘整齐。
d.造型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泥板造型。
3.泥板成型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针对所学泥板成型的知识,讨论以下问题:
a.如何选用适合泥板成型的泥土?
2.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产生对泥板成型的兴趣,教师趁机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泥板成型的基本概念和制作过程。
泥板成型雕塑的表现特性
![泥板成型雕塑的表现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c16f245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b.png)
泥板成型雕塑的表现特性
泥板成型是雕塑家和陶艺家常用的制作方式之一,可以制作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雕塑
作品。
泥板成型所体现的表现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态多样性
泥板成型可以制作出各种形态的雕塑,包括立体雕塑、平面浮雕、低浮雕、高浮雕等
形式。
这些形态多样的雕塑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和艺术要求。
二、表现技巧的灵活性
泥板成型可以通过切割、添加、拉伸、压平等操作手法,将泥板塑造成任意所需要的
形态,并可以随时更改雕塑形态。
这种灵活的表现技巧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和
想象空间,在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时提供更多的手段。
三、材质的本质特征
泥板成型所使用的材质为泥土,具有其独特的本质特征。
泥土材料具有柔软、易塑性、变形性等特征,同时这些特征也成为泥板成型所能表现的特有特征。
并且泥土材料在焙烧、绘画等方面的处理,也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表现变化。
四、表现主体的塑造
泥板成型的表现主体可以是人物、动物、风景或抽象题材等,不仅具有表现事物外形
和形态的功能,还可以表现事物内在的气质、情感和精神品质,这是其它制作工艺无法比
拟的优势。
五、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在泥板成型雕塑制作过程中,艺术家可以创造性地运用切、拼、抽象等表现手法,通
过处理材料、构图、运用色彩等多方面表现手法来创作作品,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探究性
的制作方式。
从而能够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内涵。
六、风格的多样性。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泥板成型_冀教版(秋) (共张PPT)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泥板成型_冀教版(秋) (共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fec7dc31126edb6e1a10e1.png)
请用泥板造型法制作一件生活用品
要求:泥板均匀, 造型美观, 富有创意。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12021/8/1Sunday, August 01,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2021/8/12021/8/18/1/2021 10:59:09 PM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1日星期 日2021/8/12021/8/12021/8/1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12021/8/12021/8/18/1/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12021/8/1August 1, 2021
泥板的制作方法:
拍制法、碾压法、切割法等。 Nhomakorabea制作泥板应注意:
1、碾压时,时常翻转; 2、泥的厚度,符合所做陶艺作品的需要; 3、厚薄均匀,符合烧制的要求。
泥板成型法:
1、泥板卷筒,自由变化随意造型, 如:笔筒、花瓶、树干等筒状物;
2、泥板镶接,制作规整的建筑等。 如:房屋等块面感的物体;
3、泥板画,浮雕等平面造型。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12021/8/12021/8/12021/8/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12021/8/12021/8/1Aug-211-Aug-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12021/8/12021/8/1Sunday, August 01, 2021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4.泥板成型》说课稿3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4.泥板成型》说课稿3](https://img.taocdn.com/s3/m/3ddbf42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b.png)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4.泥板成型》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14.泥板成型》是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板成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泥板成型的方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泥板成型的过程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泥工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泥板成型方面的技巧和创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泥板成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泥板成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板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泥板、泥刀、模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泥板成型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讲解:讲解泥板成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选材、揉泥、擀泥、塑形、修整等。
3.示范:教师现场示范泥板成型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方法。
4.实践: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泥板成型的实践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运用泥板成型的方式创作作品。
6.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突出泥板成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泥板成型简介2.基本方法:选材、揉泥、擀泥、塑形、修整3.创作步骤:设计、制作、修整、展示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
第四节泥板成形法
![第四节泥板成形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eed2c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3.png)
第四节泥板成形法[教学目标]:1、了解泥板的几种制作方法。
2、能够用泥板成形的方法制作各种容器。
[教学重点]:方形器的制作。
[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泥板的连接和物体的塑造。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等[课前准备]:陶艺工具、造型泥[教学过程]:泥板成型法在陶艺制作中以其效果特殊,制作快捷,深受陶艺制作者的欢迎,它是通过将陶泥擀制成板,然后粘接,其作品可在陶板表面制作出多种肌理效果。
其视觉效果硬朗、变化丰富,是现代陶艺表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制作小型作品,也可以制作大型壁画。
但这种制作方式,较其它成型方法,在干燥时易开裂变形,在烧制过程中破损率也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收缩率不同造成的。
在制作器型时,其全部所需陶板应干湿度一致,在晾置泥板时,应两面同时干燥。
这样泥板就不易变形,在粘接后,应放置在背风处慢慢干燥。
通过对其特点的了解和掌握,不断总结经验,毁损率也会大大下降。
制作泥板时,要注意厚薄均匀。
制作泥板的方法很多,有拍制法、滚压法、切割法等。
利用泥板制作陶器,其应用相当广泛,从平面到立体,变化多端,根据泥板的湿度可以随意变化。
半干的泥板,可以用来制作一些挺直的器物;湿软的泥板,则可以做成自由而柔美的造型。
它是一种较能拓展人的想象和创意的陶器成形法,也是一种具有高度自由的成形手法。
一、泥板的制作制作泥板时,首先根据制作器物的大小,确定取多少泥,然后再根据所制作器物的形状,把泥揉压成大概形状,最后,运用拍制法或滚压法或切割法制成泥板。
制作时注意泥板的厚薄要均匀。
1、拍制法将泥揉压成立方形——先用木搭子圆弧的一面拍打——翻转,防止和台面黏合——再用木搭子平的一面拍打——拍制泥板时,不断翻转——完成2、滚压法取一块泥,用手掌推压——用手掌一侧打薄泥块——在泥块两边放上等厚木条——用木棍滚压——从中间分别向前后两端滚压——完成3、切割法制一方形状泥块——在泥块两边放上厚度相同、数量相等的木条——用钢丝紧靠木条逐层由外向里切割——切割成若干片——完成二、方形器的制作方形器物轮廓分明,给人以刚劲有力的感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
《泥板成型》教案
![《泥板成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97d1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4.png)
《泥板成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方形瓶的泥板制作。
教学方法:演示、实训
使用教具:擀面杖、泥
学情简析:
泥板成型不仅要了解泥性,还要有一定的设计能力。
一课时
方形瓶的制作
打泥板厚薄(利用两边木条控制泥板的厚度)
把图纸蒙在泥板上再进行裁剪
泥板干湿度(泥板成皮状可以拿的起来)
泥巴的衔接画接口用泥浆衔接
支撑物可以用干泥板代替防止做的罐子塌陷
第二课时(老师操作)
在操作做的过程中进行讲解提问
接口用泥条粘好
在涂泥浆时为什么要挂几条印
三四课时(学生作品制作)
揉泥,拉器型
首先讲述―――演示―――纠正学生错误学生训练学生间的经验交流作业布置:
根据上节课画得图纸制作方形器型一个。
板书设计:
1打泥板厚薄(利用两边木条控制泥板的厚度)2把图纸蒙在泥板上再进行裁剪
3泥板干湿度(泥板成皮状可以拿的起来)
泥巴的衔接画接口用泥浆衔接。
《泥板成型》教学设计[1]
![《泥板成型》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82332dd3bcd126fff6050ba8.png)
《泥板成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教学准备:泥板作品、泥塑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
(欣赏泥板造型作品出示课题)
2、师生讨论。
揭示课题:泥板成型
二、体验感受
1、视频学习做泥板(分组讨论)
2、学生分享通过视频学到了什么?
3、教师分解制作泥板的成型方法(压、擀、切、拼、粘)
三、泥板成型的步骤
制作步骤:
1.构思:先想好做什么,需要什么形状的泥
2.拼接:将泥板用切、割、拼、粘等方法进行制作
3.添加:根据整体需要,进行花纹装饰、局部添加
4.完成:对作品进行修整完工
四、学生动手实践,生体验感受用陶泥制作房子;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评价交流
请制作完成的同学上台展示作品,谈一谈本组多块泥板拼接时遇到了哪些困难?用了什么方法解决这些困难?
六、知识拓展
欣赏泥板成型不同作品,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
泥条盘筑 泥片成型 拉胚成型总结
![泥条盘筑 泥片成型 拉胚成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248c61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a.png)
泥条盘筑泥片成型拉胚成型总结在陶艺制作中,较为常有的成型工艺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等。
这些陶瓷成型工艺自成一格,各具工艺成型特点。
接下来就是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的制作技法以及各样成型技法的特点。
一、泥条盘筑成型1.简介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远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就采纳此方法成型。
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平均的圆条,在依据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回旋筑造成型的一种技巧。
2.方法1)先把泥条搓好,保持泥条粗细平均。
2)把泥条连结在一块预先做好的器底泥片上,并用手指在里面把它压紧。
3)依据造型再一层一层盘高,注意胚体里面抹平,以使泥条之间连结更紧。
3. 注意事项1)每层泥条之间要按抹结实,不然会因烧制而开裂。
2)作品盘筑到必定高度后,如遇底面未干,造成重心不稳、作品变形或倾斜等问题,应立刻停止盘筑,先将正在盘筑的上面接口用塑料布扎紧,保持接口的湿润,干燥一段时间,待底面有必定强度后再持续盘筑。
3)较大作品的泥条盘筑简单产生中心不稳和向外倾斜的问题,在盘筑外形的同时需要在作品内从下至上盘筑泥撑,泥撑能使外形保持均衡。
4)每层泥条的干湿度要平均,不然会因缩短不一致而开裂。
5)泥条较干,可用毛笔把接头泥涂于泥条与泥条之间,以加强黏度。
4.特点泥条盘筑成型的自由度和任意性较强,在陶艺形体造型中的宽容度较大,便于塑造比较复杂的形体。
它不单能塑造规整的造型,还可以塑造一些扭动和曲折的造型,为我们发挥才能、抒发感情、表达意念供给了广阔的空间。
二、泥板成型1.简介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中最为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它制作便利有较强的站立性,便于表现棱角转折清楚的造型。
泥板成型不单能做有棱角的器形,也能做一些齐心圆的造型。
比如:宜兴紫砂器皿好多造型都是泥板成型或是泥板拍打成型的。
2.方法1)拍打法:用手掌或木板、木棒等工具,拍打泥块,使其成为板状形态。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4.泥板成型》教学设计3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4.泥板成型》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ba76356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9.png)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4.泥板成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4.泥板成型》是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板成型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演示,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板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泥工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泥板成型的技巧和创作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泥板成型的基本技巧,并鼓励他们发挥个性,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板成型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板作品。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泥板成型的基本技巧。
2.如何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板作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泥板成型的基本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板作品。
3.欣赏法:教师学生欣赏优秀的泥板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泥板材料和工具。
2.收集优秀的泥板作品,用于欣赏和借鉴。
3.准备示范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泥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泥板成型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泥板成型的基本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板作品。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泥板成型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幅泥板作品,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板的制作
主要材料 所需工具 制作步骤
主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料
❖ 陶泥500~1000克 ❖稀释的泥浆 ❖干净的加湿水
所需工具
❖ 擀面杖 ❖刮刀等切割工具 ❖垫布/废布块 ❖刷泥浆的毛笔 ❖锥子等雕刻工具
制作步骤
第一步
刚开始接触陶泥,泥板成型法最容易掌握,顾名思义泥板成型就是将 到手的陶泥擀压成板片状,使它可以像纸张一样运用。
制作步骤
上釉和煅烧需要三个阶段完成, 首先是第一遍素烧,将风干的 作品放入烤炉,一般要1000 度以上的温度经过十几个小时 的煅烤,这之后作品的质感会 发生改变,变得坚硬好似砖块; 接着是上釉,就是给作品涂上 颜色,可以选择透明釉色,保 留陶泥原本的色泽,也可以选 择其他的颜色覆盖在作品上, 形成独特的陶器色泽(釉色稀 释时和煅烤后会有明显的色 差);最后是将上完釉的作品 进行第二遍煅烧,经过同样温 度和时间的煅烤后,釉色完全
一开始接触到陶泥,不要依葫芦画瓢某个具体 的器形,也不要被制作技巧弄得束手束脚,接 触到这样天然的材料就要拿出自己天然的状态, 纯粹投入到感受陶泥质感和探索的过程中去, 一定会得到一件符合你特征独一无二的作品。
制作步骤
第二步
当陶泥变成泥板,就可 以像操作纸板一样切割、 搭建、折叠,有点像在 玩乐高积木,只是衔接 处用的是泥浆来粘连 (泥浆即少量泥与水稀 释呈浆糊状)。虽然有 用到泥浆和水,但泥板 成型时使用的陶泥含水 量要少,这样可以强化 支撑造型的力量与降低 变形的几率。
制作步骤
第三步
泥板成型法适合制作上 下造型差别不大的器形, 不论方形还是圆型器形 都基本直上直下,不适 合如葫芦状的曲线器形。 但可以利用切割拼接, 和制造丰富的肌理、花 纹来丰富器形的外观。 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当 工具,在泥板上留下不 同的纹理(我拜托老妈 勾了许多细毛线杯垫, 目的是拿来拓印花纹)。 除了表面修饰,在器形 底部刻上作者的姓名和 日期,也使作品更有亲 切感。
制作步骤
第四步
粘合好器形后,检查接 缝是很重要的步骤。细 微的缝隙和龟裂都要用 泥浆黏合好,因为结实 牢固是首要目标,否则 缝隙会在干燥后变大, 这样煅烤时容易出现明 显裂缝或断裂。其次是 美观,要不要保留指纹、 表面纹理是否清晰,都 是确定牢固之后的工作。 确定制作已完成,要放 置在阴凉通风处直到干 透,后续经过上釉和煅 烤才最终完成。
融化在作品表面形成玻璃质。
经过上釉煅烤的最终作品,表 面光滑似玻璃的质感,防水耐 高温,可以直接拿来盛放食物 而不会掉色和脱落(封面作品 选择了上透明釉,煅烤后成品 与之前色泽差别较小)。
小贴士
黏土柔软而富有黏性,主要成分是岩石当中风 化产生的矿物,经风化分解完全的细微粉末。 所以今日我们拿在手中的泥巴,是几十亿年来 由风、水、土不断演化沉积下来的地球的身体, 我们对黏土的创作过程,也是自己回归自然的 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