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作业及参考答案
稳态第五章 作业含答案

1、两台发电机容量均为100MW ,耗量特性分别为:211110.20.002G G F P P =++ (t/h )222230.10.002G G F P P =++ (t/h )两台发电机同时供一个负荷L P ,试求:1)当系统负荷L P =65MW 时,120G P MW =,245G P MW =分配负荷是不是最优方案?2)当L P =160MW 时,两发电机间的最优分配方案是多少?解:1)⎪⎪⎩⎪⎪⎨⎧+==+==22221111004.01.0004.02.0G G G G P dP dF P dP dF λλ(1分), 当120G P MW =,245G P MW =代入上式令212128.045*004.01.028.020*004.02.0λλλλ=⇒⎭⎬⎫=+==+=,所以是最优分配。
2)当L P =160MW 时5.92,5.67160004.01.0*004.02.02121211==⇒⎭⎬⎫=++=+=G G G G G G P P P P P P λ2、三个火电厂并列运行,各发电厂的耗量特性F (t/h )及功率约束条件如下:(10分)21114.00.300.00070G G F P P =++ 100MW 1G P≤≤200MW 1T 22223.50.320.00040G G F P P =++ 120MW 2G P≤≤250MW 23333.50.300.00045G G F P P =++ 150MW 3G P ≤≤300MW 当总负荷为700MW 和400MW 时,试分别确定发电厂间功率的经济分配(不计网损影响) 解:⎪⎪⎪⎪⎩⎪⎪⎪⎪⎨⎧+==+==+==3333222211110009.03.0008.032.00014.03.0G G G G G G P dP dF P dP dF P dP dF λλλ 令321λλλ==⎩⎨⎧+=++=+32210009.03.00008.032.00008.032.00014.03.0G G G G P P P P MW P MW P MW P P P P G G G G G G 274,250,176700321321===⇒=++3、某系统的综合负荷单位调节功率为Hz MW /500,系统负荷增大1000MW 时,调频厂经二次调频增发的500MW ,系统频率变化为0.2Hz ,求系统的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 答:4、 A 、B 两系统中,A 、B 两系统的容量分别是3000MW 、2000MW ,25*=G A K ,6.1*=LA K ,20*=G B K ,4.1*=LB K ,MW PLA 200=∆时,求 (1) 系统A 、B 的机组都参加一次调频后系统频率的变化值;(2) 若A 、B 两系统的机组都参加一次调频,且B 系统部分机组参加二次调频增发50MW 时,求统频率偏移以及联络线上流动的功率。
第五章 相关分析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关分析一、判断题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3.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4.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2、×3、×4、×5、√.二、单项选择题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回归关系D.随机关系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3.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变量C.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自变量是随机变量4.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 。
A.越接近于-1B. 越接近于1C. 越接近于0D. 在0.5和0.8之间5.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
A.不相关B. 负相关C. 正相关D. 复相关6.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 。
A.相关表B.相关图C.相关系数D.定性分析7.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8.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A、都是随机变量B、关系是对等的C、都是给定的量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9.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微观经济第五章作业(附答案)

1、已知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32921L L L Q -+=。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L AP 函数和边际产量L MP 函数;(2)分别计算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最大值;(3)证明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等。
解:(1) 根据32921L L L TP L -+=可得:2921L L L TP AP L L -+== 231821L L dQdTP MP L L -+==(2)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即 0318212=-+L L解得 7=L (1-=L 不合题意)代入24592132=-+=L L L TP L同样,对于平均产量函数2921L L AP L -+=L AP dLd L 29-= 令 0=L AP dLd 即 029=-L 得 5.4=L(5.4=L 也可用L L MP AP =,即 2231821921L L L L -+=-+求得)又因为 02<-=⎪⎭⎫ ⎝⎛L AP dL d dL d 所以5.4=L 为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厂商雇用的劳动。
代入 2921L L AP L -+= 得平均产量AP L 的最大值为41.25 。
同样,对于231821L L MP L -+= L MP dLd L 618-= 令 0=L MP dLd 即 0618=-L 得 3=L又因为 06<-=⎪⎭⎫ ⎝⎛L MP dL d dL d 所以3=L 为边际产量达到极大时厂商雇用的劳动。
将3=L 代入231821L L MP L -+=得到边际产量MP L 的最大值为48。
(3)证明:从(2)中可知:当5.4=L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为41.25而当5.4=L 时,劳动的边际产量25.41318212=-+=L L MP L所以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等。
2、已知某企业的单一可变投入(X )与产出(Q )的关系如下:Q=1000X+10002X -23X ,当X 分别为200、300、400单位时,其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各为多少?它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生产阶段?该函数的三个生产阶段分界点的产出量分别为多少?解:TP=1000X+10002X -23X MP=1000+2000X-62X AP=1000+1000X-22X X=200 MP=161000 AP= 121000X=300 MP=61000 AP= 121000X=400 MP= -159000 AP= 81000MP= AP, X=250MP=0,1000+2000X-62X =0,610060001000+=X =334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分界点是X =250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分界点是334因此,X=200处于第一阶段,X=300处于第二阶段;X=400处于第三阶段。
作业第五章含答案作业

四种膳食调查方法对照表(先熟背“记帐法、回顾法”的调查步骤和调查表格表5-8、表5-10)表头:调查法名称、定义、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步骤、表格名称、特点、优点、缺点、注意事项作业2:某人群进行3天全餐次的膳食调查,其中能量供给量为1900kcal的有8人,2700kcal的有3人,2000kcal的有6人,该人群的蛋白质平均摄入里为50g/人日。
1)计算该人群中三种不同能量需要的人群的折合标准人系统数;解:某一类人的折合系数=某一类人的能量供给量(千卡)÷2250(千卡)能量供给量为1900千卡人群的折合系数为:1900÷2250=0.84能量供给量为2000千卡人群的折合系数为:2000÷2250=0.89能量供给量为2700千卡人群的折合系数为:2700÷2250=1.22)计算该人群的混合系数;解:混合系数=∑(某类人的折合系数×某类人的人日数)÷总人日数=(0.84×8×3+1.2×3×3+0.89×6×3)÷(8×3+3×3+6×3)=46.98÷51=0.923)计算该人群折合标准人的蛋白质摄入量。
解:折合标准人的人均蛋白质=人均蛋白质摄入量÷混合系数=50÷0.92=54.3(克)(默认保留一位小数)有一群体人,按能量供给量的不同分成3类人,其中能量供给量为2000千卡A类有10人,能量供给量为2400千卡的B类有8人,能量供给量为2700千卡的C类有5人,均进行3天的膳食调查,其中A类每天早餐就餐人次都是7人,午餐8人,晚餐4人;B类每天早餐就餐人次都是6人,午餐5人,晚餐3人;C类每天早餐就餐人次都是3人,午餐2人,晚餐1人。
1)求各类人群的人日数、总人日数?(餐次比分别为30%、40%/30%)解:公式:人日数=早餐人次×早餐餐次比+中餐人次×中餐餐次比+晚餐人次×晚餐餐次比A类人日数:(7×30%+8×40%+4×30%)×3=19.5(人日)B类人日数:(6×30%+5×40%+3×30%)×3=14.1(人日)C类人日数:(3×30%+3×40%+1×30%)×3=6.0(人日)总人日数:19.5+14.1+6.0=39.6(人日)2)求各类人群的折合标准人系数?解:公式:某一类人的折合系数=某一类人的能量EER(千卡)÷2250(千卡)A类人的折合系数=2000千卡÷2250千卡=0.89B类人的折合系数=2400千卡÷2250千卡=1.07C类人的折合系数=2700千卡÷2250千卡=1.23)求该群体的混合系数?解:公式:混合系数=∑(某类人的折合系数×某类人的人日数)÷总人日数混合系数=(0.89×19.5+1.07×14.1+1.2×6)÷39.6=1.04)假设C类人群的人均蛋白质实际摄入量为70克,求C类人群的折合标准人的人均蛋白质摄入量。
初级会计·课后作业·第五章

第五章费用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应当计入()。
A.主营业务成本B.其他业务成本C.累计折旧D.营业外收入2.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1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0元;甲公司已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货款为117000元,并将提货单送交乙公司;该批产品成本为80000元。
甲公司应确认的收入为()元。
A.100000B.117000C.97000D.800003.甲公司为一家生产自行车的企业,2011年5月份甲公司销售自行车一批,实际成本为20000元,出售制造自行车的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30000元,出售自行开发完成的一项非专利技术,该非专利技术实际成本为300000元,甲公司5月份应结转的其他业务成本为()元。
A.20000B.30000C.300000D.3500004.某公司10年增值税为10万元,消费税为8万元,营业税为5万元,适用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为3%,该公司应该列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金额为()万元。
A.15.3B.25.3C.23D.19.85.A公司2010年5月实际应交纳增值税200000元,应交消费税100000元,应交营业税80000元,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3%。
A公司5月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的金额为()元。
A.300000B.380000C.538000D.2180006.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资源税属于营业税金及附加B.实际应交增值税的多少不会影响营业税金及附加的金额C.期末应将“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D.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属于附加税,是按企业当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的一定比例计算。
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销售费用的是()。
A.保险费B.广告费C.装卸费D.咨询费8.在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的状态之后发生的专门借款费用,应计入()。
第五章相关分析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关分析一、判断题二、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四、3.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五、4.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六、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2、×3、×4、×5、√.七、单项选择题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2.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D.随机关系3.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4.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 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5.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6. A.都是随机的 B.都不是随机变量 C.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D.自变量是随机变量7.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 。
8. A.越接近于-1 B. 越接近于1 C. 越接近于0 D. 在0.5和0.8之间9.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
10. A.不相关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复相关11.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 。
12. A.相关表 B.相关图 C.相关系数 D.定性分析13.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
14.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5.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16.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17.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18.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第五章 1光的干涉作业答案

1光的干涉一、双缝干涉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2.双缝干涉实验(1)实验过程:激光束垂直射到两条狭缝S1和S2时,S1和S2相当于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源,从S1和S2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叠加而发生干涉现象.(2)实验现象: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3)实验结论:光是一种波.3.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光从两狭缝到屏上某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λ2的偶数倍(即波长λ的整数倍)时,这些点出现明条纹;当路程差为半波长λ2的奇数倍时,这些点出现暗条纹.二、薄膜干涉1.原理:以肥皂膜为例,单色光平行入射到肥皂泡液薄膜上,由液膜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它们相互叠加产生干涉,肥皂泡上就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或区域.2.图样:以光照射肥皂泡为例,如果是单色光照射肥皂泡,肥皂泡上就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或区域;如果是白光照射肥皂泡,液膜上就会出现彩色条纹.3.应用: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原理:空气层的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发生干涉.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两只相同的手电筒射出的光在同一区域叠加后,看不到干涉图样的原因是干涉图样太细小看不清楚.(×)(2)屏上到双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此处为暗条纹.(×)(3)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条纹,是油膜表面反射光与入射光叠加的结果. (×)(4)观察薄膜干涉条纹时,应在入射光的另一侧.(×)2.如图1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10-7 m,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 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________(填“亮条纹”或“暗条纹”).图1答案暗条纹一、杨氏干涉实验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1)双缝干涉的装置示意图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有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2)单缝的作用: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也可用激光直接照射双缝.(3)双缝的作用:将一束光分成两束频率相同且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2.光产生干涉的条件两束光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靠“一分为二”的方法获得两个相干光源的.3.干涉图样(1)单色光的干涉图样: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2)白光的干涉图样:中央条纹是白色的,两侧干涉条纹是彩色条纹.例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已知红光与绿光的频率、波长均不相等,这时(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答案 C解析 分别用绿色滤光片和红色滤光片挡住两条缝后,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等,不能发生干涉,因此屏上不会出现干涉条纹,但仍有光亮.二、决定条纹间距的条件1.两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离与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长,条纹间距越大.白光的干涉条纹的中央是白色的,两侧是彩色的,这是因为:各种色光都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都在中央条纹处形成亮条纹,从而复合成白色条纹.两侧条纹间距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条纹不能完全重合,这样便形成了彩色干涉条纹.2.亮、暗条纹的判断如图3所示,设屏上的一点P 到双缝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路程差Δr =r 2-r 1.(1)若满足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即Δr =kλ(其中k =0,1,2,3…),则出现亮条纹.k =0时,PS 1=PS 2,此时P 点位于屏上的O 处,为亮条纹,此处的条纹叫中央亮条纹或零级亮条纹.k 为亮条纹的级次.(2)若满足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即Δr =2k -12λ(其中k =1,2,3…),则出现暗条纹.k 为暗条纹的级次,从第1级暗条纹开始向两侧展开.例2 如图4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使用波长为600 nm 的橙色光源照射单缝S ,在光屏中央P 处观察到亮条纹,在位于P 点上方的P 1点出现第一条亮条纹(即P 1到S 1、S 2的路程差为一个波长),现换用波长为400 nm 的紫色光源照射单缝,则( )A.P 和P 1仍为亮条纹B.P 为亮条纹,P 1为暗条纹C.P 为暗条纹,P 1为亮条纹D.P 、P 1均为暗条纹答案 B解析 从单缝S 射出的光波被S 1、S 2两缝分成两束相干光,由题意知屏中央P 点到S 1、S 2距离相等,即分别由S 1、S 2射出的光到P 点的路程差为零,因此中央是亮条纹,无论入射光是什么颜色的光、波长多大,P 点都是中央亮条纹.而分别由S 1、S 2射出的光到P 1点的路程差刚好是橙光的一个波长,即|P 1S 1-P 1S 2|=600 nm =λ橙.当换用波长为400nm 的紫光时,|P 1S 1-P 1S 2|=600 nm =32λ紫,则两列光波到达P 1点时振动情况完全相反,即分别由S 1、S 2射出的紫色光到达P 1点时相互削弱,因此,在P 1点出现暗条纹.综上所述,选项B 正确.三、薄膜干涉1.薄膜干涉中相干光的获得光照射到薄膜上,在薄膜的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是由同一个实际的光源分解而成的,它们具有相同的频率,恒定的相位差.2.薄膜干涉的原理光照在厚度不同的薄膜上时,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等于相应位置膜厚度的2倍,在某些位置,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于是出现亮条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于是出现暗条纹.3.薄膜干涉是经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叠加的结果出现亮条纹的位置,两束光的路程差Δr =kλ(k =0,1,2,3…),出现暗条纹的位置,两束光的路程差Δr =2k +12λ(k =0,1,2,3…).4.薄膜干涉的应用(1)检查平面平整度的原理光线经空气薄膜的上、下两面的反射,得到两束相干光,如果被检测平面是光滑平整的,得到的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如果被检测平面某处凹下,则对应条纹提前出现,如果某处凸起,则对应条纹延后出现.(2)增透膜的原理在增透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形成相干波,当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光波相互削弱,反射光的能量几乎等于零.例3 用单色光照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肥皂液薄膜,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为( )答案 B解析 由于在光的干涉中亮、暗条纹的位置取决于两列光波相遇时通过的路程差,则在薄膜干涉中取决于入射点处薄膜的厚度.因肥皂液薄膜在重力作用下形成了一个上薄下厚的楔形膜,厚度相等的位置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故同一条干涉条纹必然是水平的,由此可知只有选项B 正确.1.由于薄膜干涉是经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叠加而形成的,所以观察时眼睛与光源应在膜的同一侧.2.在光的薄膜干涉中,前、后表面反射光的路程差由膜的厚度决定,所以薄膜干涉中同一亮条纹或同一暗条纹应出现在厚度相同的地方,因此又叫等厚干涉,每一条纹都是水平的.3.用单色光照射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用白光照射得到彩色条纹.1.(双缝干涉实验)(2018·北京卷)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干涉条纹消失B.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中央条纹变成红色答案 D解析 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只透过红光,屏上出现红光(单色光)的干涉条纹,中央条纹变成红色.2.(亮、暗条纹的判断)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 点的距离之差为0.6 μm ,若分别用频率为f 1=5.0×1014 Hz 和f 2=7.5×1014 Hz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 点出现亮、暗条纹的情况是( )A.用单色光f 1和f 2分别照射时,均出现亮条纹B.用单色光f 1和f 2分别照射时,均出现暗条纹C.用单色光f 1照射时出现亮条纹,用单色光f 2照射时出现暗条纹D.用单色光f 1照射时出现暗条纹,用单色光f 2照射时出现亮条纹答案 C解析 单色光f 1的波长:λ1=c f 1=3×1085.0×1014 m =0.6×10-6 m =0.6 μm. 单色光f 2的波长:λ2=c f 2=3×1087.5×1014 m =0.4×10-6 m =0.4 μm. 因P 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Δx =0.6 μm =λ1,所以用单色光f 1照射时P 点出现亮条纹.Δx =0.6 μm =32λ2, 所以用单色光f 2照射时P 点出现暗条纹,故选项C 正确.3.(多选)用红光做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如果将其中一条缝改用蓝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光屏上出现红蓝相间的干涉条纹B.只有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才能在叠加时产生干涉现象,此时不产生干涉现象C.频率不同的两束光也能发生干涉现象,此时出现彩色条纹D.尽管亮、暗条纹都是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但此时红光与蓝光只叠加而不产生干涉现象答案 BD解析 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是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红光和蓝光的频率不同,不能产生干涉现象,不会产生干涉条纹,A 、C 错误.4.(多选)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 )A.屏上到双缝的路程差等于波长整数倍处出现亮条纹B.屏上到双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整数倍处,可能是亮条纹,也可能是暗条纹C.屏上的亮条纹一定是两列光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的地方D.屏上的亮条纹是两列光波的波峰与波谷相遇的地方答案 AB解析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到双缝的路程差等于波长整数倍处出现亮条纹,是振动加强处,不一定是两列光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的地方,也可能是波谷与波谷相遇的地方,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屏上到双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整数倍处,可能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暗条纹),也可能是半波长的偶数倍(亮条纹),B选项正确;两列光波的波峰与波谷相遇的地方,应是暗条纹,D选项错误.5.(多选)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绿光通过单缝S后,投射到有双缝的挡板上,双缝S1和S2与单缝S的距离相等,光通过双缝后在与双缝平行的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屏上O点距双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P点是O点上侧的第一条亮条纹,如果将入射的单色光换成红光或蓝光,已知红光波长大于绿光波长,绿光波长大于蓝光波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是红光的亮条纹B.红光的同侧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的上方C.O点不是蓝光的亮条纹D.蓝光的同侧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的上方答案AB解析中央O点到S1、S2的路程差为零,所以换不同颜色的光时,O点始终为亮条纹,选项A正确,C错误;波长越长,条纹间距越宽,所以红光的同侧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上方,蓝光的同侧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下方,选项B 正确,D错误.6.(多选)下列现象中可以用薄膜干涉来解释的是()A.海市蜃楼B.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呈彩色C.肥皂泡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五颜六色D.荷叶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晶莹透亮答案BC解析海市蜃楼是光在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选项A错误;荷叶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晶莹透亮是全反射的结果,故选项D错误;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呈彩色、肥皂泡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五颜六色都是薄膜干涉的结果,故选项B、C 正确.7.(多选)如图4所示,一束白光从左侧射入肥皂薄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从右侧向左看,可以看到彩色条纹B.人从左侧向右看,可以看到彩色条纹C.彩色条纹水平排列D.彩色条纹竖直排列答案BC解析一束白光射到薄膜上,经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光相遇,产生干涉现象,从左侧向右看可看到彩色条纹,又由于薄膜同一水平线上的厚度相同,所以彩色条纹是水平排列的,故正确答案为B、C.8.如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所用单色光是用普通光通过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成的()A.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B.a的上表面和b的上表面C.a 的下表面和b 的上表面D.a 的下表面和b 的下表面答案 C解析 干涉法的原理是利用单色光的薄膜干涉,这里的薄膜指的是标准样板与待测玻璃板之间的空气层.在空气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反射的光会发生干涉,观察干涉后形成的条纹是否为平行直线,可以判断厚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整.因此选项C 正确.9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双缝处的两束光的频率均为6×1014 Hz ,两光源S 1、S 2的振动情况恰好相反,光屏上的P 点到S 1与到S 2的路程差为3×10-6 m ,如图所示,则:(注意和同频同步结论刚好相反)(1)P 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2)设O 为到S 1、S 2路程相等的点,则P 、O 间还有几条亮条纹,几条暗条纹?(不包括O 、P 两处的条纹) 答案 (1)暗条纹 (2)5条暗条纹,6条亮条纹解析 (1)由λ=c f得λ=5×10-7 m n =Δs λ=3×10-65×10-7=6 由于两光源的振动情况恰好相反,所以P 点为暗条纹.(2)O 点到S 1、S 2的路程差为0,也是暗条纹,OP 间还有5条暗条纹,6条亮条纹.。
第五章 相关分析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关分析一、判断题二、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四、3.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五、4.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六、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七、1.2.3.4.5.6.7.8.9.22. A.r=0 B.|r|=1C.-1<r<1 D.0<r<123.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c=56+8x,这意味着()24.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25.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1、B2、A3、A4、C5、B6、C7、C8、D9、B10、C.八、多项选择题1.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有()2.A、对现象做定性分析B、编制相关表C、绘制相关图D.计算相关系数E、计算估计标准3.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有()4.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5.C、国内生产总值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6.变量x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也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则x和y之间存在()7.A、正相关关系B、直线相关关系C、负相关关系D、曲线相关关系8.E、非线性相关关系9.直线回归方程y 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10.A、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C、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D、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11.E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12.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c=76-1.85x,这表示()1九、1.2.3.4.5.6.7.8.1、1≤r<06、十、1.一种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第五章作业答案

二 选择题
1 D
2 A
3 CE 4 B 5 D
6 D 7 B
11 A
8 B
9 AB 10 A
三. 填空 1. 缩聚反应中是以(1) 反应程度 来衡量聚合的进行 情况,主要原因是(2) 缩聚反应的本质是官能团之 间的反应,只有官能团之间充分反应才能形成大分子 。 线型缩聚反应机理具有逐步和平衡两个特点,其中逐步 是指(3) 大分子逐步形成 ,平衡是指(4) 缩聚 反应存在可逆平衡 。 2. 尼龙1010的合成分为1010盐的配制和缩聚两阶段, 1010盐不溶于水,尼龙1010盐的熔点为194℃,缩聚反应 在240-250℃下进行,故该反应自始至终属于(5)熔融 缩聚,其聚合反应式为(6) 3. 合成环氧树脂的单体是(7)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为 方便起见,常以(8)环氧 值来表示其分子量的大小, 其定义为100克树脂中所含的以摩尔计的环氧基团。环氧 树脂的预聚物属于具有特定活性端基或侧基的结构比较 清楚的热固性聚合物。故也称为(9) 结构 预聚物。
合的进行情况,主要原因是(16)缩聚反应是官能团之间的反
应,只有官能团之间充分反应了才能形成大分子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线形缩聚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手段有加入单官能团的单体、 和控制反应官能团加入的当量比。(进行端基封锁)
7. 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进行缩聚反应,反应程度 P=0.95时的数均聚合度20 (20)。 8.线形缩聚的核心问题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 (21);体形缩聚的关键问题是凝胶点的预测及控制(22)所 有缩聚反应共有的特征是逐步特性(23) 9.逐步聚合法有熔融缩聚和_溶液缩聚 (24)、 固相缩聚 (25)、 界面缩聚 (26)等四种。 10、合成涤纶聚酯的单体主要为(27)对苯二甲酸(28)乙二 醇。 11、运用酯交换法合成涤纶聚酯的步骤为甲酯化(29)、__ 酯交换(30)、终缩聚(31)。 12、涤纶的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2),它是 由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醇(33)经 线性缩聚 (34)聚合制 得的。工业上生产涤纶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先使对苯二甲酸 甲酯化(35)、然后酯交换(36),最后缩聚。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章作业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章作业一、选择题1.下面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叙述中,______是不正确的。
A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件B操作系统只管理内存,而不管理外存C UNIX、Windows 2000属于操作系统D计算机的内存、I/O设备等硬件资源也由操作系统管理。
2.下面几种操作系统中,______不是网络操作系统。
A MS-DOSB Windows 2000C LinuxD Unix3.下面有关Windows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Windows文件夹中只能包含文件。
B 在Windows环境中,安装一个设备驱动程序,必须重新启动后才起作用。
C 在Windows环境中,一个程序没有运行结束就不能启动另外的程序。
D Windows是一种多任务操作系统。
4.进程______。
A与程序是一一对应的。
B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C是不能独立运行的。
D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而引入的。
5.交换技术是对______技术的改进,其目的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系统的各种资源。
A虚拟存储 B Cache C调入调出D自动覆盖6.Word编辑的文件属于______。
A 系统文件B 文本文件C二进制文件D输出文件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处理速度。
(× )2.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就不能工作。
(×)3.Linux发行版的发行商拥有其发行版中所有软件模块的版权。
(×)4.引入进程可以改善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提高吞吐量,但增加了系统的空间和时间开销。
(√) 5.在没有虚存的系统中,采用覆盖技术就可以利用较小的存储空间处理较大的程序。
(√ ) 6.文件目录必须常驻内存。
(×)三、填空题1.配置操作系统主要有两个目的:管理计算机资源和提供用户界面。
2.进程可定义为一个数据结构,及能在其上进行操作的一个程序的执行活动。
3.Linux是与Unix类似的、可以免费使用的操作系统。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5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奥氏体晶粒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说奥氏体晶粒大小直接影响冷却后钢的组织和性能?奥氏体晶粒大小是影响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主要有下列因素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
(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体晶粒越粗大。
(2)加热速度。
加热速度越快,过热度越大,奥氏体的实际形成温度越高,形核率和长大速度的比值增大,则奥氏体的起始晶粒越细小,但快速加热时,保温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晶粒反而更加粗大。
(3)钢的化学成分。
在一定含碳量范围内,随着奥氏体中含碳量的增加,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及铁的自扩散速度增大,晶粒长大倾向增加,但当含碳量超过一定限度后,碳能以未溶碳化物的形式存在,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使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减小。
(4)钢的原始组织。
钢的原始组织越细,碳化物弥散速度越大,奥氏体的起始晶粒越细小,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奥氏体晶粒越细小。
传统多晶金属材料的强度与晶粒尺寸的关系符合Hall-Petch关系,即σs=σ0+kd-1/2,其中σ0和k是细晶强化常数,σs是屈服强度,d是平均晶粒直径。
显然,晶粒尺寸与强度成反比关系,晶粒越细小,强度越高。
然而常温下金属材料的晶粒是和奥氏体晶粒度相关的,通俗地说常温下的晶粒度遗传了奥氏体晶粒度。
所以奥氏体晶粒度大小对钢冷却后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影响。
奥氏体晶粒度越细小,冷却后的组织转变产物的也越细小,其强度也越高,此外塑性,韧性也较好。
2.过冷奥氏体在不同的温度等温转变时,可得到哪些转变产物?试列表比较它们的组织和性能。
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的等温过程中,为什么550℃的孕育期最短,转变速度最快?因为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同时由两个因素控制:一个是旧与新相之间的自由能差ΔG;另一个是原子的扩散系数D。
等温温度越低,过冷度越大,自由能差ΔG也越大,则加快过冷奥氏体的转变速度;但原子扩散系数却随等温温度降低而减小,从而减慢过冷奥氏体的转变速度。
高温时,自由能差ΔG起主导作用;低温时,原子扩散系数起主导作用。
第五章 表面和界面作业及答案

γ αα = γ αβ
( γ A) = (1 .8 4 0 .7 5) γ α β 晶内
2
2 r α β= 2 .5 9 r α β
2
γ αβ
( γ A) ( / γ A) = 晶界 晶内
2 .5 9 r α β γ α β 2 r αβ γαβ
2
1 .2 9 5
图 5-12-1
第二相在晶界上
图 5-12-2
β 相在晶粒内部
材料物理化学
湖南工学院
(1)若球状 β 相体积与冠状体积相等。则有球状 β 相半径 R
1
R=
3 2π r 3 αβ
2 3 cos 60 cos 3 4π
3
60
3
γ OL 0 . 41 J/m
题中 γSS 是硫化物之间界面张力;γOO 为氧化物之间界面张力;γOL 是氧化物与液体 间界面张力。 11、在石英玻璃熔体下 20cm 处形成半径为 5× 10-8m 的气泡,熔体密度 ρ=2200Kg/m3, 表面张力 γ=0.29N/m, 大气压力为 1.01× 105Pa, 求形成此气泡所需最低内压力是多少? 解:P1(熔体柱静压力)=hρg=0.2× 2200× 9.81=4316.4kg/m· s2 =4316.4N/m2=4316.4Pa
12、 假如在母相 α 晶粒内由一个球状的第二相 β,当 β 相移动到两个 α 晶粒的晶界上 时,它所具有的形状是双球冠形,如图 5-12 示。
2[ r α β (
3
2 3 cos cos 3
3
双冠的体积=
)]
;双球冠的面积= 2[ 2
(完整版)编译原理第五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五章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1.对文法G[S]S→a|∧|(T)T→T,S|S(1)给出(a,(a,a))和(((a,a),∧,(a)),a)的最左推导。
(2)对文法G,进行改写,然后对每个非终结符写出不带回溯的递归子程序。
(3)经改写后的文法是否是LL(1)的?给出它的预测分析表。
(4)给出输入串(a,a)#的分析过程,并说明该串是否为G的句子。
解:(1) (a,(a,a))的最左推导为S→(T)→(T,S)→(S,S)→(a,(T))→(a,(T,S))→(a,(S,a))→(a,(a,a))(((a,a),∧,(a)),a)的最左推导为S→(T)→(T,S)→(S,a)→((T),a)→((T,S),a)→((T,S,S),a)→((S,∧,(T)),a)→(((T),∧,(S)),a) →(((T,S),∧,(a)),a)→(((S,a),∧,(a)),a)→(((a,a),∧,(a)),a)(2)由于有T→T,S的产生式,所以消除该产生式的左递归,增中一个非终结符U有新的文法G/[S]:S→a|∧|(T)T→SUU→,SU|ε分析子程序的构造方法对满足条件的文法按如下方法构造相应的语法分析子程序。
(1) 对于每个非终结号U,编写一个相应的子程序P(U);(2) 对于规则U::=x1|x2|..|xn,有一个关于U的子程序P(U),P(U)按如下方法构造:IF CH IN FIRST(x1) THEN P(x1)ELSE IF CH IN FIRST(x2) THEN P(x2)ELSE ......IF CH IN FIRST(xn) THEN P(xn)ELSE ERROR其中,CH存放当前的输入符号,是一个全程变量;ERROR是一段处理出错信息的程序;P(xj)为相应的子程序。
(3) 对于符号串x=y1y2...yn;p(x)的含义为:BEGINP(y1);P(y2);...P(yn);END如果yi是非终结符,则P(yi)代表调用处理yi的子程序;如果yi是终结符,则P(yi)为形如下述语句的一段子程序IF CH=yi THEN READ(CH) ELSE ERROR即如果当前文法中的符号与输入符号匹配,则继续读入下一个待输入符号到CH中,否则表明出错。
经济法基础第5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课后作业参考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2.【答案】C【解析】金融企业的同业拆借利息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据实扣除。
3.【答案】D【解析】选项ABC均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答案】A【解析】选项AB:“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选项CD:不得计算折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5.【答案】C【解析】A国所得的抵免限额=〔300+90〕×25%×90/〔300+90〕=22.5〔万元〕,实际在A国已缴纳税款20万元,未超过抵免限额,其已纳税款可以全部抵免。
该企业2021年在我国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300+90〕×25%-20=77.5〔万元〕。
6.【答案】D【解析】选项ABC属于免征企业所得税的工程。
7.【答案】B【解析】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缺乏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收入。
8.【答案】C【解析】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该企业2021年应纳企业所得税=〔1200-500×70%〕×25%=212.5〔万元〕。
9.【答案】D【解析】选项A: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企业作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当对补征的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选项B:加收利息率按照税款所属纳税年度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加5个百分点计算;选项C:加收的利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0.【答案】C【解析】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第五章作业及答案

在此处键入公式。
统计学第五章作业一、判断题1.算数平均数的大小只受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2.中位数和众数都属于平均指标,因此它们数值的大小受到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3.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4.中位数是指数据分布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字。
()5.当各组次数相等时,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6.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仅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7.对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8.利用变异指标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时,标准差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标准差系数越小,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2.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3.某公司下属五个企业,共有2000名工人。
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A.计划产值B.实际产值C.工人数 D.企业数4.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A.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B.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C.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总体单位总数对比D.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6.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A.13%-11% B. 113%/111% C. ( 113%/111%)-100% D.(111% /113%)-100%7.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数列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必须利用()。
作业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附答案)

作业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附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一、名词解释1.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2.总收益(total revenue)某种物品买者支付的量和卖者得到的量。
3.需求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
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
5.供给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
二、选择题1.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为2,价格由1元上升为1.02元会导致供给量( A )A 增加4%B 增加2% C减少4% D 减少2%2.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0,则该商品是( D )A 必须品B 奢侈品C 正常商品D 劣质商品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 A )A 适当降低价格B 适当提高价格C 保持价格不变D 加大销售量4. 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了20%,在这种情况下,( C )(题目更正,B C选项产量改为价格)A 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了20%D不能确定5. 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C )A 小汽车B 服装C 食盐D 化妆品6.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的上升,分别引起X 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B )A 增加30单位B 减少30单位C 增加130单位D 减少130单位7.如果一个渔民在鱼腐烂之前要以他能得到的任何一种价格把他当天捕到的鱼卖出去,一旦捕到鱼,渔民鲜鱼的供给价格弹性就是(A )A 0B 1C 无穷大D 不能根据这个信息来决定三、计算题课后问题与应用:2、4、8、92. 假设公务乘客和度假乘客对从纽约到波士顿之间民航机票的需求如下:a.当票价从200美元上升到250美元时,(ⅰ)公务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ⅱ)度假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b.在你的计算中用中点法。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 第5章作业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5-1 设二进制符号序列为1 0 0 1 0 0 1 ,试求矩形脉冲为例,分别画出相应的单极性、双极性、单极性归零、双极性归零、二进制差分波形和四电平波形。
解 单极性、双极性、单极性归零、双极性归零、二进制差分、四电平波形分别如下图5-6(a)、(b)、(c)、(d)、(e)、(f)所示。
图5-6 波形图5-2 设二进制随机脉冲序列中的“0”和“1”分别由g (t )和-g (t )表示,它们的出现概率分别为2/5及3/5:(1) 求其功率谱密度;(2) 若g (t )为如图题5-2(a)所示波形,T s 为码元宽度,问该序列是否存在位定时分量f s = 1/T s ? (3) 若g (t )改为图题5-2(b),重新回答题(1)和(2)所问。
图题5-2g (t )sst(a)g (t )sst(b)解 (1)随机二进制序列的功率谱密度212()(1)()()s S P f f P P G f G f =--+212[()(1)()]()S S S S m f PG mf P G mf f mf δ∞=-∞+--∑由题意知g 1(t ) = - g 2(t ) = g (t ),因此双极性波形序列的功率谱密度为()2222()4(1)()12()()S S S S S P f f P P G f f P G mf f mf δ+∞-∞=-+--∑222241()()()2525S S S S f G f f G mf f mf δ+∞-∞=+-∑式中,G (f )⇔g (t );等式右端第一项是连续谱成分,第二项是离散谱成分。
功率()SS P f df ∞-∞==⎰()22224(1)()12()()SS SSfP P G f df f P G mff mfdf δ∞∞∞-∞-∞-∞-+--∑⎰⎰222241(1)()()2525S S S f P P G f df f G mf ∞∞-∞-∞=-+∑⎰ (2)若基带脉冲波形g (t )为()1,20,ST t g t ⎧≤⎪=⎨⎪⎩其他则g (t )的傅里叶变换G (f )为()()S S G f T Sa T f π=因为sin ()()0s S S s SG f T Sa T f T πωπ===所以由题(1)的结果可知,该二进制序列不存在离散分量1/s s f 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作业
1.which type of memory is volatile?
A.ROM
B. E2PROM
C. RAM
D. flash memory
2.which type of memory has 6-transistor structure?
A. DRAM
B. SRAM
C. ROM
D. EPROM
ing hamming code, its purpose is of one-bit error.
A.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B. detecting
C. correcting
D. none of all
4.Flash memory is .
A. read-only memory
B. read-mostly memory
C. read-write memory
D. volatile
5.Which answer about internal memory is not true?
A. RAM can be accessed at any time, but data would be lost when power down..
B. When accessing RAM, access time is non-relation with storage location.
C. In internal memory, data can’t be modified.
D. Each addressable location has a unique address.
Page161 Problems: 5.4 5.5 5.6 5.7 5.8
参考答案:CBABC
5.4. word stored as 0111
word fetched as 0011 “异或”
syndrome word:0100 =>syndrome word contains one and only one “1”.
5.5. Answer: (1) 2k-1≥m+k =>k=4-bit
1
1
1
C1(1,2,4,5,7)=0⊕1⊕0⊕0⊕1=0
C2(1,3,4,6,7)=0⊕0⊕0⊕0⊕1=1
C4(2,3,4,8) =1⊕0⊕0⊕1 =0
C8(5,6,7,8) =0⊕0⊕1⊕1 = 0=> old check bits:C8C4C2C1=0010
5.6. Answer:
(1) 2k-1≥m+k =>k=4-bit
(2)Set up a table (同上题)
(3)Syndrome word: 0111⊕1101=1010
=>D6 is wrong, so the data from memory is 00011001.
5.7. 2k-1≥m+k , m=1024-bit =>k=11-bit
5.8.Answer: (1) 2k-1≥m+k , m=16-bit =>k=5-bit
1
1
1
1
1
1
(3)Calculates old check bits:
C1(1,2,4,5,7,9,11,12,14,16) =1
C2(1,3,4,6,7,10,11,13,14)=0
C4(2,3,4,8,9,10,11,15,16) =0
C8(5,6,7,8,9,10,11) =0
C16(12,13,14,15,16) =0
=> old check bits:C16C8C4C2C1=00001
(4) Suppose data bit D5 is changed from 1 to 0 in storage. 0101000000101001.When fetches the data , Re-calculates new check bit :
C1’(1,2,4,5,7,9,11,12,14,16) =0
C2’(1,3,4,6,7,10,11,13,14)=0
C4’(2,3,4,8,9,10,11,15,16) =0
C8’(5,6,7,8,9,10,11) =1
C16’(12,13,14,15,16) =0 => old check bits:C16’C8’C4’C2’C1’=01000
(5)Makes syndrome:
C16C8C4C2C1=00001old
C16’C8’C4’C2’C1’ =01000 new
=> syndrome word =01001
It means position 9 is error, D5 is wrong, data bit D5 is changed from 0 t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