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神经系统病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脑炎(Encephalitis)
• 脑髓的炎症称为脑炎。根据炎症的性质 可分为非化脓性和化脓性脑炎两种。
(一)非化脓性脑炎 (nonsuppurative Encephalitis):
• 是指炎性渗出物中缺乏或仅有少量的嗜 中性白细胞,因此不生成脓汁。本型脑 炎多见于乙型脑炎,狂犬病,猪瘟,马 传染性贫血。
血管周围性套管
• 间隙宽窄不同,套管的厚度也不同。小血管可 有一层细胞,较大血管可有10层以上。 • 疾病不同,反应的细胞也不同, 细菌性感染,一般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 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较多; 变应性脑炎时,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和嗜酸性粒细胞多见; 套管的细胞有的是血源性的。有的则是局部增生 形成组织源性的。(由未分化细胞、成纤维细 胞、组织细胞)
3.少突胶质细胞:
• 细胞体积小,核明显,似淋巴细胞,突 起较少,突起呈串珠样,主要位于白质 的神经纤维周围,和灰质的神经细胞体 周围,相当于外周神经的雪旺氏细胞。 是一种卫星细胞。病理时,这种细胞肿 胀、增生,常位于神经细胞周围,和小 胶质细胞一起形成卫星现象。
4. 胶质细胞的两种反应形式:
• ⑴卫星现象:是指神经细胞病变时,其 周围陪伴着2—4个以至20个以上胶质细 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当神经细胞死亡时, 胶质细胞可进入胞体吞噬其细胞浆,这 时称“嗜神经细胞现象”。
中央染色质溶解
⑷细胞皱缩:
• 是一种慢性的细胞变化,细胞体缩小, 突起细长而弯曲。细胞质深染,细胞核 呈三角形或浓缩不清。细胞呈干树根状。
2.神经纤维的变化:
• 神经纤维可分有髓鞘和无髓鞘两种。病 理情况下常见的是有 髄 鞘神经纤维的脱 髓鞘现象。脱髓鞘是指髓鞘变性,进而 崩解消失。
• 镜检:髓鞘不均匀地肿胀,着色不良, 雪旺氏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游出变为吞噬 细胞,由于吞噬了脂类呈泡沫状,称为 泡沫细胞或栺子细胞。
(二)胶质细胞反应:
1.星形胶质细胞:
• 星形胶质细胞常収生变性和增生两种变 化。 • 变性:常见于缺氧和急性炎症,变性时, 细胞肿胀,核浓缩、破碎,核周围出现 嗜酸性染色带。细胞质液化及空泡形成。
增生
• 是星形胶质细胞的主要变化,多见于神 经组织受损而进行修补时。增生有两种 方式,一种是体积增大,另一种是数量 增多。增生的胶质细胞体积增大,可达 25微米,细胞质丰富,核增大,偏位, 甚至双核或多核,称为大园形细胞。逐 渐向受损区深入。以后细胞减少,纤维 增多。(形成神经胶质结节)。形成类 似机化,称为“胶质痂”。
脓肿对机体的影响
• 脓肿对机体的影响可因其大小,数量, 収生部位的不同而异。多収性的脓肿或 延脑脓肿可引起动物很快死亡。而孤立 的脓肿动物可能长久存活。脓肿最终扩 散到脑膜,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⑵胶质结节:
• 是指胶质细胞增生形成小结节,可能是 嗜神经现象后,神经细胞消失,或者神 经组织受损后,胶质细胞增生的结果。 胶质结节主要以小胶质细胞为主,并有 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中性白 细胞的参与。
(三)血管变化:
• 中枢神经的血管由于内皮细胞重叠排列和外周 的神经胶质膜构成了血脑屏障。 • 除此之外,动脉和静脉周围有不同厚度的血管 周围间隙,血管的外膜构成间隙的内壁,软脑 膜构成外界,间隙中含有少量脑脊液。 • 在弥漫性脑病时,血管周围间隙可能扩大,并 出现细胞反应。后者也称“血管周围性套管” 或“套管现象”。
• 此外,猪食盐中毒时,収生的嗜酸性白 细胞脑膜炎也属于非化脓性脑炎的一种。 特点是脑膜下和脑内血管周围有大量的 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形成嗜酸性白细胞 套管。
(二)化脓性脑炎(suppurative Encephalitis ):
• 化脓性脑炎是在脑组织内形成大小不等 的化脓灶为特征的炎症过程。各种化脓 性细菌均可引起。
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
网状坏死灶
2.渗出性变化:
• 脑软膜和实质内小血管扩张充血,毛细 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淋巴间隙扩张, 并有炎性细胞浸润形成套管现象。渗出 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少量的浆细胞, 组织细胞等。
套管现象
套管现象
套管现象
3.增生性变化:
• 在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小胶质 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增生,形成卫星现 象或噬神经现象。当变性细胞坏死消失, 胶质细胞增多时,形成胶质细胞结节。 慢性病例,可见胶质细胞增生,吞噬 髄 磷脂,出现许多泡沫细胞,并且星形胶 质细胞增生,形成神经胶质痂。
神经胶质结
神经胶质结
神经胶质结
噬神经现象
噬神经现象
卫星现象
4.包涵体形成:
• 一些疾病时,病毒性脑炎在神经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和其它间 叶细胞中可能形成包涵体,可能是胞浆 性的,胞核性的,或胞浆与胞核性的, 常为嗜酸性,这种病毒包涵体必须与核 仁或正常胞浆包涵体区别。
包涵体形成
化脓性细菌侵入脑组织的途径
• 一、来自机体其它部位的化脓灶,经血 液循环到达脑血管后,引起栓塞性血管 炎,破坏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内。而后 有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而形成脓肿。 二、収生鼻窦炎,额窦炎,中耳炎时, 病原直接侵入脑膜,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而后蔓延到脑组织形成脓肿。
• 大部分脑脓肿有包囊形成,其结构是: • 中心为细菌团块和中性白细胞碎屑, • 外层由小胶质细胞和组织细胞构成的狭 带。 • 第三层是呈层次排列的胶原纤维,其间 富含血管,周围的神经组织严重水肿。 水肿的范围常超过脓肿本身。 • 除此以外,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增生。 静脉周围可能有大量的中性白细胞型管 套。
2.小胶质细胞:
• 小胶质细胞来源于间叶组织,活化时具 有吞噬机能,属于单核内皮细胞系统, 主要分布于灰质。当神经组织损伤时, 小胶质细胞突起回缩细胞变圆,胞核变 长呈杆状,(似嗜中性白细胞),能具 变形运动核吞噬能力,如吞噬了类脂质 (变性的髄磷脂)则称为泡沫细胞。如 小胶质细胞局灶性增生,则称为胶质细 胞结节。
第八章 神经系统病理学
第一节 神经组织的基本病理变化
•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原,胶质细胞和间叶 组织构成(包括血管,脑膜,结缔组织 等)。
(一)神经原的变化:
• 1.神经细胞的变化:
• ⑴急性肿胀:多见于中毒和感染,也是一种常 见的死后变化。细胞浑浊肿胀,淡染尼氏小体 溶解,核偏位,树突亦肿胀。(尼氏小体存在 于树突和胞体,是粗面内质网和核蛋白体,用 焦油紫可染成淡蓝色,用掊酸萎盐染成蓝紫 色)。这种变化与其它器官的颗粒变性相似, 是一种可逆性病变。
病理变化:
• 眼观:可见脑膜和脑实质血管充血,水 肿,脑回变平和有小出血点,有时脑室 液增多。实质中有一些灰白质的坏死灶。
镜检:
• 可见典型的三种变化: • 1.变质性变化:神经细胞变性,是急性肿 胀和细胞凝固性变化,严重时収展为凝 固性坏死。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由于变 性坏死,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淡染的网 状坏死灶。
⑵细胞凝固:
• 缺血性细胞变化多见于缺血,缺氧时, 细胞皱缩,尼氏小体消失,胞浆被伊红 染成红色,胞核缩小,浓染,或消失。
细胞源自文库固
⑶细胞液化:
• 是一种严重的细胞变化,继急性肿胀之 后,胞体进一步肿大,尼氏小体大部分 溶解消失,核偏位,浓缩,崩解消失。 细胞体和突起空泡形成呈蜂窝状。进而 细胞溶解。是一种不可逆性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