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管理心理学-22态度形成、转变的过程
第五节,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转变全
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 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 效果均不好。如,唠叨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一、态度转变模型 二、态度变: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 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就是说服的过程。
一、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
传递者
沟通信息
目标(接受者)
情境
可信
差距
信念
意图
畏惧
人格
这一模型绘出了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专栏2-12 角色扮演与态度转变
个体把自己当成是另一个人时,会按照扮演角 色的态度和行为生活。长期导致态度和行为模 式固定,从而态度转变。行为矫正可用。
如、追星模仿、学习榜样;演员入戏太深、印 象整饰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由于态度是个体对人和事物的倾向, 目前还难直接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 测量。态度测量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
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个体的态度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个体的价值。当个
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
定态度;介乎二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
态度对象的价值,不应忽视其客观价值,但社会心理学家更强调个体赋
予它的价值。
态度与价值观不同 价值观比态度更抽象一般、稳定持久;价值观不像态
有无目标的态度;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 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内部结构由认知、情感和意图三要素组成。
三要素的协调程度越高,态度就越稳定。
一般来说,态度的三要素是协调一致的。
如果出现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协调一致。
当三者发生矛盾及需要转变时,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
因为在态度的转变中,认识的转变较容易,而思想情感的转变比较困难、缓慢。
积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有利的,消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态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形成个体的积极态度,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与完善,造福于社会。
表现为:其一,积极态度具有认识和情感的价值。
外界信息的接受、理解与组织都要通过态度的过滤。
因此,积极的态度常使个体在接触信息时,倾向选择正面信息,促使判断、理解产生良性的情绪体验;而对于负面信息也是有所认识,常给予排斥。
常此以往,必然促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情感的形成。
其二,积极态度具有保护和激励的价值。
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以及生活中的不愉快经历,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
同时常使个体追求符合需要和价值观的事物,促使自身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其三,积极态度具有催生创造和完善自我的价值。
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优良的个性促进个体认识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
研究表明,许多高成就者具有优良的态度。
他们充满自信,具有乐观主义业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现实压力为挑战,惯于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等。
这都有利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由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
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
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需要或品质的实践活动。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
第九章态度形成与改变一个人的社会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主客观因素的改变,个人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本章将分别论述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除新生儿之外,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往往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旧态度的改变导致新态度的形成,新态度的形成以旧态度的改变为先导。
第一节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因而,个体态度的形成受到社会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此外,态度形成的过程可以描述为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等学习方式不断学习的结果。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人自出生开始直到生命的终结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
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形成产生的影响具有一系列的特点:第一,是一种有选择的影响,只让个体了解或接触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第二,是一种持久的影响,往往伴随人的一生;第三,是一种多元化的影响,即社会环境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因素对个体态度形成的影响往往是不相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第四,是一种宏观的影响,对人们的态度起着导向作用,对个体态度形成的要求和约束也往往是一般意义上的。
(二)家庭的影响对于个体最初态度的形成,家庭及父母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个体态度的形成及其今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早期形成的态度往往会一直保持到成人期,有些态度则可能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家庭及父母的影响还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表现出来。
除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长幼关系之外,还包括了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
情感关系较融洽,则互相之间的影响就较大,在态度上也易趋于相近或相同;此外,家庭共同的生活方式对孩子态度的形成也具有显著影响,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民主、平等气氛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形成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态度,学会用平等的方式与人相处,用民主的方式解决问题。
心理学——态度的形成和改变PPT课件
1. 预先警告 2. 分心
1. 对原有态度的信奉程度(自我卷入程度) 2. 预防注射 3. 人格因素(自尊,智力,性别)
人们对一致性的偏向程度,可以通过“一致性 偏好量表”的项目来测量。请阅读下面的每道 题目,然后用下列数字表示自己对此的态度。
1=强烈不同意 2=不同意 3=有些不同意 4=有点不同意 5=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6=有点同意 7=有些同意 8=同意 9=强烈同意
基本观点:当个体的信念或态度与其他观 点或自身行为发生矛盾或不相一致时,人 之元素之间的冲突便会导致心理失调,进 而产生紧张、不适等负面情绪体验。随之 而起的一种动力倾向性推动个体进行自我 调整,或改变原有信念、原有态度,或否 定其他观点和行为,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 的相符或一致。
主要有两种学说: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 论。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 过程。
有两种学说:预期价值理论和认知反应理 论
态度是个人为自己的得失而深谋远虑的结果 预期:人们对某一客体具有特定属性或某一行
为达成特定目标概率的主观判断 价值:人们对客体所具有的属性或行为结果在
多达成多上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主观判断。 U=E ×V 评述:过于夸大了人的理性,与现实情况多有
实验:木板上拧螺丝钉——20美元 VS 1美元 当以金钱或其他外在诱因激励个体去做其原本就喜
欢做的事情时,个体的内在动机就会因此而受损。 评述: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 儒家反省法
1. 一般说服模型 2. 可能性模型 3. 启发系统模型 4. 态度改变的协同模型
外部刺激
信息源 传播 情景
目标靶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爱或 厌恶的情感体验
知态
度
情
意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 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
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心理机制
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心理机制说服的目的通常是让人改变观点、态度和行为。
观点主要是认识性的,即一个人认为是真实或正确的东西。
而态度除含有认识成分外,还包括情感和行动意向两种成分,因而更难以改变。
(一)社会影响是态度形成的外因沟通与说服都是一种社会影响,心理学把人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分为依从、认同、和内化三类,这实际上是态度形成的三种不同水平。
1、依从对社会影响的依从反应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奖励或免受惩罚。
依从的特点是,持续的时间与奖励或惩罚的时间一样长。
依从的人知道环境对自己的压力,当环境不再有压力时,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研究指出,家长如果使用惩罚来制止孩子的攻击行为,孩子往往会在家里表现得很温顺,而在学校或离开家时反而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
一个人在依从时如果发现自己的依从行为及其后果令人满意,值得把它继续下去,那么即使最初引起依从行为的原因(奖惩)已不存在,依从行为仍会继续下去。
由此看来,虽然依从本身通常不产生持久的行为,但它可以为导致持久效应创造条件。
2、认同认同是指个体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
如果一个人发现某个团体或个人在某一方面对自己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他就会由于喜欢该团体或该人而乐于接受其影响,并采取与之类似的准则和态度——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免受惩罚(如同依从那样),而只是为了和那个人一样,或被那个团体所接受。
认同这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并不需要连续不断地奖励和惩罚,需要的只是个体想成为那种人的愿望。
若个体崇拜对象发生改变,以新的更重要的认同代替了原来的认同,其观点态度和行为准则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认同现象对我们有两点启发:一是作为领导者被下属认同或崇拜是提高影响力、说服力的重要前提或条件;二是作为被大众崇拜的偶像人物言行举止一定要检点,要真正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
3、内化将准则和信念内化,这是对社会影响的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
一个人想使自己保持正确的动机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支持力。
内化的关键成分是可信度——提供信息者的可信程度。
如何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管理心理学论文)
如何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管理心理学论文)浅谈如何改变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员工的工作态度决定了员工的工作行为——积极、不情愿,甚至极度无聊。
不同工作态度的工作效率差异非常明显。
消极的工作态度具有瓦解的功能。
它会破坏原有的工作秩序,导致效率大幅降低,并引发各种矛盾。
积极的工作态度恰恰相反。
积极的态度能让员工充分表达他们的工作热情、主动性、创造力、意志力和许多其他所需的劳动素质。
这种态度也将弥补一些不足的工作因素。
缺乏兴趣和在特定工作使员工会因工作态度端正而不降低对工作的热情。
积极的工作态度具有增强员工工作能力的功能。
一个工作态度一贯良好的员工必然在工作实践活动中因其认真的工作习惯不断总结、提高其工作技能,最终形成较强的工作能力。
消极的工作态度与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影响具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对它加以密切关注。
以下是我对如何改变员工工作态度的看法。
首先,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生活的核心活动。
然而,无论工作对人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如果企业支付的报酬不够好,人们很难保持积极的态度。
因此,在企业中建立良好的薪酬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责。
在长期的企业研究中,发现超过一半的员工认为现有的薪酬对他们的工作态度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优化薪酬体系是改善员工工作态度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个好的薪酬体系不仅要让员工根据各自的贡献获得公平的薪酬,还要引导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从而创造出更为出色的工作绩效。
其次,在社会员工满意度问卷中,通过对管理水平维度的深入研究,发现对员工工作态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管理水平,选择该项目的比例达到72.9%。
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员工的典型心态是“不是寡头垄断,而是不平等”。
虽然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公平,但在制定各种人力资源制度或对用人部门进行相关培训时,应注意这一因素的影响。
对于一些暂时无法改变的不合理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与员工的积极沟通来获得员工的理解。
再次,近年来,职业生涯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到人力资源日常管理活动中,这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实践。
态度的形成全
认知失调理论P167
费斯汀格
两大基本假设 1、“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
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 减少不协调的具体途径: 改变行为 改变态度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2、“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 人们还可以能动的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 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
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 是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与改变态度,而是出于 自愿。
同化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团体的吸引 力是很重要的。
3、内化阶段
这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 人的观点而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因为是 真正相信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这意味着人 们把这些新观点与新思想纳入了自己的价值 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
+X
四种平衡结构
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 情感关系相协调,认知体系便呈现平衡状态。
如P喜欢O,对O的穿着也喜欢
P讨厌O,对O的朋友也不喜欢
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 情感关系矛盾时,认知体系便呈现不平衡状 态。
• 平衡理论用简单的概念与图解揭示了个人态 度变化过程,而且强调他人对于主体态度变 化的作用,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突破了 传统格式塔心理学只从主体与客体关系上考 察个人认知的局限,把人际关系引入认知研 究领域。
❖ 讨论: ①关于学习态度的形成 ②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认同感的形成
认知平衡理论 海德“P—O—X”模型 P——认知主体 O——与P有关系的某人 X——连接P和O的事物、现象等ຫໍສະໝຸດ P––P
+
–
P
–
+
P
+
+
管理心理学-态度与管理
态度与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
态度是个人对组织、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综合 表现。
组织文化对成员的态度有重要影响,积极的组织文化能够促使成员形成积 极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消极的组织文化可能导致成员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降低工作满意度和组 织承诺。
塑造积极态度的组织文化
态度对管理的影响
总结词
态度对管理的影响
详细描述
态度对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积极的工作态度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 力。相反,消极的工作态度可能导致员工的工作倦怠和离职,降低组织的绩效和稳定性。因此,管理 者需要关注员工的工作态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励和引导员工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总结词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详细描述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受到家庭、学 校、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通过学习获得 对事物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从而形成特定的态 度。态度的改变可以通过认知失调、角色冲突和群体 压力等机制实现。管理者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反馈、 设置目标、奖励和惩罚等手段来引导员工态度的改变 ,以提高工作绩效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强化内部沟通
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让 员工参与决策,增强员工的归 属感和参与感,提高工作满意
度。
03 态度与领导力
领导力的定义与类型
领导力的定义
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和激励他人的能力 ,领导者通过自身的行为、决策和沟 通来影响团队成员,以达到共同的目 标。
领导力的类型
领导力可以分为民主型、权威型、变 革型、服务型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 的领导者在领导风格、决策方式、沟 通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第五章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五章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态度的结构、第一节态度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一、态度的概念个人对某一对象持久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赞成、
反对、喜欢、讨厌、消极、倾向积极、肯定、否定....)
二、态度的性质1、态度不是遗传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2、态度具
有相对的持久性。
(态度形成的过程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而一旦形成之后
又是比较持久、稳固)
3、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一个人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只能从
他的外显的行为中来加以推测)
4、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凯尔曼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三阶段理论:凯尔曼三阶段理论服从阶段: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
内化阶段
二、态度的改变
态度能否转变依存于一些条件:态度能否转变依存于一些条件1、原
先的态度与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距离的大小2、在积极参加活动中转变态
度3、团体规定与态度的转变4、宣传与态度转变5、社会文化与态度的
转变
三、态度改变理论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
论(1957))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愈大,想要减轻或解除不协调的动
机也愈强烈。
解决矛盾:1.改变认知因素中不协调的双方中任何一种认知因素,使双方趋于协调。
2.添加新的认知因素,以缓和双方的矛盾。
2管理心理学课堂笔记5222
段。
4、在这三个阶段中,服从是被迫进行的,
但它可能是态度形成与转变的必经阶段。同化是
中间环节,内化是态度完全形成的阶段。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是 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态 度都能完成这个过程。
二、态度转变理论
(一)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了认知失调论。认为 人有许多认知因素,它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 ①协调;②不协调;③无关。
事或另外一个人。
A和B会因对X的一致看法而建立友好关
系,也会因两人对X有不一致的看法而出现紧张 状态。为了解除这种紧张,A和B就会采取意见 沟通以调和矛盾,或者改变原来态度,或者中断 友好关系。
两种模型的区别在于对不均衡的解释上:
海德认为,当P、O、X三者发生不平衡 时,必须通过认知者P的认知体系来调整,才能
(二)海德的P—O—X模型
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X 是作为第三者的人或物。 海德认为,根据P、O、X三者之间的感 情关系(喜欢—不喜欢,爱—不爱),可以推论
出八种模式,其中四种是平衡的,四种是不平衡
的(见图6—1)。
(三)纽科姆的A—B—X模型
纽科姆提出的这种模型与P—O—X模型
并无本质的不同。A和B是两个人,X是某一件
使三者的关系趋向平衡;
纽科姆则认为,A、B两者中,不必确定 谁是认知体系中的主体。
三、态度转变的说服模型及影响因素
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1、外在刺激 (1)信息来源 第一,专长与权威; 第二,人格与可靠性;
第三人际关系与受欢迎程度(自己人、名
片效应);
(2)信息内容——是否矛盾、是否系统?
是否带有攻击性?是否唤起人的恐惧情感?
管理学]管理心理学-22态度形成、转变的过程
凯尔曼(H·Kelman)认为,态度形成和转变 的过程包括服从、同化、避免惩 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
2、同化:是指个体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 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
3、态度内化是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 他人的观点,完全形成或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阶 段。
A和B会因对X的一致看法而建立友好关 系,也会因两人对X有不一致的看法而出现紧张 状态。为了解除这种紧张,A和B就会采取意见 沟通以调和矛盾,或者改变原来态度,或者中断 友好关系。
两种模型的区别在于对不均衡的解释上: 海德认为,当P、O、X三者发生不平衡 时,必须通过认知者P的认知体系来调整,才能 使三者的关系趋向平衡; 纽科姆则认为,A、B两者中,不必确定 谁是认知体系中的主体。
①协调;②不协调;③无关。 如果两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不协调的, 就称作认知失调。
失调程度的公式
(D是失调程度;d为不一致认知;A 为一致认知;V1、V2为两认知的重要性)
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
①改变某种认知因素,即认知成分的改变。 ②强调某种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③增加新的认知因素。这些都是通过自我 调节,达到认知平衡而改变原有态度。
4、在这三个阶段中,服从是被迫进行的, 但它可能是态度形成与转变的必经阶段。同化是 中间环节,内化是态度完全形成的阶段。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是 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态 度都能完成这个过程。
二、态度转变理论
(一)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了认知失调论。认为 人有许多认知因素,它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
(二)海德的P—O—X模型
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X 是作为第三者的人或物。
第5章管理心理学
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轻松、愉快、悠然自在的
情绪,另一种是有挑战性的情绪,还有一种是富有合作精神
的情绪。三种情绪虽然都对劳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具
体作用的形式却各有差异。
三、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1.心理健康内涵
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其知、情、意相互 统一,人格健全,与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充 分发挥自身潜能,有主观幸福感。
②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是海德(F. Heider)于1958年提出的态度理论。海德认为,
我们的认知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物、事、概念等等,这些对象有的
互不相关、有的互相联结。海德将构成一体的两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
(unit )关系,通常,人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
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管理心理学
第5章 态度、情绪、心理健康
理论与管理
内容纲要
态度的定义、特性、改变过程和理论 情绪劳动的内涵和特征 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态度理论的管理 基于情绪理论的管理 基于心理健康理论的管理
5.1 员工态度、情绪与心理健康原理
一、态度的定义、特性、改变过程和理论 二、情绪劳动的内涵和特征 三、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绪和劳动的关系角度,可以把情绪对劳动的作用分为积极的
和消极的两个性质不同的方面:①对劳动起消极作用的情绪。
对人的劳动起消极作用的情绪有许多表现方式,除了紧张、
焦虑以外,还有郁闷、忧愁等,这些情绪的出现,都不同程
度地对我们的劳动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②对劳动起积极作
用的情绪。对劳动起积极、推动作用的情绪多种多样,但概
2.组织承诺的内涵及提高员工组织承诺的方法 (1)组织承诺的内涵 组织承诺(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是指员工
管理心理学 态度与管理
三种途径:
(1)改变行为,
使对行为的 认知符合态度
的认知。
(2)改变态度,
使其符合 (3)引进新的
行为。
认知元素,
改变不协调
例如:这个人 把拿起来的 烟放下。
例如:接受 吸烟有害的
想法。
状态。
例如:吸带 过滤嘴的烟, 说过滤嘴已经
将有害物质
去除了。
案例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小姐 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 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听拿破仑·希尔口述,记录信的内容。
(二)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针对性
核心成分是价值观
态度的 特性
内在的心理结构
持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协调性和不一致性
(三)态度与偏见
偏见
1.偏见的定 义 偏见是一种不 正确的态度, 是指对人、对 己、对事、对 团体等所持有 的缺乏事实根 据的态度。
2.偏见产生 的原因及主要 特征。
1.往往以有限的或不 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
渐渐地,如果老板有事情脱不开身时,就让他代为处理。他还在 晚饭后回到办公室继续丁作,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份内的工 作,而且在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内也力求做得更好。
有一天,公司负责行政的经理因故辞职,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 他。在没有得到这个职位之前已经身在其位了,这正是他获得这个 职位最重要的原因。当下班的铃声响起之后,他依然坐在自己的岗 位上,在没有任何报酬承诺的情况下,依然刻苦训练,最终使自己 有资格接受这个职位,并且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了。
二、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1
态度的形 成和转变
2
态度形成 和转变的 过程
3
影响态度 形成和转 变的因素
心理学上的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心理学上的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1、态度是个体对特点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其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其成分: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A、行为倾向成分B。
2、态度形成的3个阶段:依从——按照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印象管理策略等;认同——个体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
3、态度转变模型——霍夫兰德
传递着——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可信差距信念警告
意图畏惧人格分心
4、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传递者方面——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传递者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沟通信息方面——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
接受者方面——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征;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倾向。
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
5、海德的平衡理论:符号相乘得正则平衡,符号相乘得负则不平衡;P-O联系为肯定时为强,P-O联系为否定时为弱。
6、态度的测量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与态度的强度,有量表法、投射法和行为反应测量法。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第一篇: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一)态度的形成过程态度形成的过程实质上教师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可以用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来解释。
社会学习可分为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直接学习)。
观察学习也被称为替代学习,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受到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3)观察学习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成注意、保持、生成和动机四个学习子过程。
他详细分析了观察学习的这四个子过程。
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生成过程4)动机过程(4)观察学习的效应第一,习得效应。
第二,抑制效应与去抑制效应。
第三,反应促进效应。
第四,刺激指向效应。
第五,情绪唤醒功能。
2.亲历学习亲历学习也称为直接学习(角色扮演学习);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亲历学习可被看作是观察学习的一个特例,只是观察对象从他人的行为转化成自己的行为结构和环境事件的信息.(二)态度的改变过程(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年提出态度形成要经过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1.顺从——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人相一致,而在认识上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2.认同——是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更深一层。
认同不受外在压力影响;内化——在思想和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
(一)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1、家庭的教养方式2、榜样的作用3、强化与惩罚4、社会的风气5、同伴集体的影响(二)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1、个人的信念1)亲身经历。
2)替代经验。
3)社会评价。
4)逻辑推理。
2、认知失调3、道德认知发展第二篇: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判断题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
2.态度由认知成分(知)、情感成分(情)和行为成分(行)所构成。
管理心理学之人的行为及态度改变
第三节
态度转变的理论
一、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为人们的认知结构是由若干知识、观念、观点信念等
组成,在有关联的各认知因素之间有的是协调的,有的
不协调的。
*解决不协调关系的方式:
1、改变某种认知元素,使双方趋于协调; 2、强调某种认知元素的重要性,使双方趋于协调; 3、增添新的认知元素,以缓和双方的矛盾。 二、海德的P—O—X模型 平衡结构:
2、态度与工作效率 3、态度与社会认知及判断 4、态度与人的忍耐力 5、态度与群体活动 6、态度的激励作用
第二节
(一)概述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态度的形成就是指从没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从
简单的态度到复杂的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的态
度的过程。
*态度的转变就是指人的态度由旧变新的过程。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
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和
感受部分。
(3)态度的意向部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 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
第七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
4.态度的特征 (1)态度的社会性(态度是天生的吗?)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诸方面的影响,积累了
感情承诺(员工本身的特性、管理的特点、人际关系、组 织的可靠性、公平性及个人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感受到 的组织关心) 继续承诺(受教育程度、所掌握的技术应用范围、改行 的可能性、个人投福利因素、工作长短、个人特性) 规范承诺(规范要求、员工的个性特征、所受教育类型)
第七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
第四节人的行为的改变 (一)什么是行为 1、概念:个体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三者的关系趋向平衡;
纽科姆则认为,A、B两者中,不必确定 谁是认知体系中的主体。
三、态度转变的说服模型及影响因素
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1、外在刺激 (1)信息来源 第一,专长与权威; 第二,人格与可靠性;
第三人际关系与受欢迎程度(自己人、名
片效应);
(2)信息内容——是否矛盾、是否系统?
是否带有攻击性?是否唤起人的恐惧情感?
如果两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不协调的,
就称作认知失调。
失调程度的公式
(D是失调程度;d为不一致认知;A 为一致认知;V1、V2为两认知的重要性)
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
①改变某种认知因素,即认知成分的改变。 ②强调某种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③增加新的认知因素。这些都是通过自我
调节,达到认知平衡而改变原有态度。
(二)海德的P—O—X模型
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X 是作为第三者的人或物。 海德认为,根据P、O、X三者之间的感 情关系(喜欢—不喜欢,爱—不爱),可以推论
出八种模式,其中四种是平衡的,四种是不平衡
的(见图6—1)。
(三)纽科姆的A—B—X模型
纽科姆提出的这种模型与P—O—X模型
并无本质的不同。A和B是两个人,X是某一件
段。
4、在这三个阶段中必经阶段。同化是
中间环节,内化是态度完全形成的阶段。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是 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态 度都能完成这个过程。
二、态度转变理论
(一)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了认知失调论。认为 人有许多认知因素,它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 ①协调;②不协调;③无关。
(3)信息的情景要素——是否预先告知?
2、态度转变者 (1)原来的态度;
(2)防御能力与免疫机制; (3)其自身的人格特点;
(二)态度形成、转变的过程
凯尔曼(H· Kelman)认为,态度形成和转变 的过程包括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 1、服从: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避免惩 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
2、同化:是指个体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
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
3、态度内化是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 他人的观点,完全形成或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阶
事或另外一个人。
A和B会因对X的一致看法而建立友好关
系,也会因两人对X有不一致的看法而出现紧张 状态。为了解除这种紧张,A和B就会采取意见 沟通以调和矛盾,或者改变原来态度,或者中断 友好关系。
两种模型的区别在于对不均衡的解释上:
海德认为,当P、O、X三者发生不平衡 时,必须通过认知者P的认知体系来调整,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