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洪水必然造成洪灾B.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损失C.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D.洪水发生在任何地区都会形成洪灾解析: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一定形成洪灾,洪灾不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直接损失,还包括电力中断、社会秩序紊乱等间接损失。

2.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C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解析:图中所示以地质灾害为主。

地震会导致山体崩塌或滑坡,产生大量的碎屑物质,再加上暴雨冲刷,会形成泥石流,这些灾害产生的碎屑物堵塞河道就会形成堰塞湖,故①②③④应分别对应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

其中②③可互换。

3.读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可推断( D )A.世界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B.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均匀的地区C.世界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D.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解析:读图可知,世界洪涝灾害在内陆地区也有较大比重,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不均匀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降水量最丰富的热带雨林地区洪涝灾害并不严重。

2013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遭遇60年最严重干旱,1 371万人饮水困难,春耕生产形势严峻。

读图,完成4~5题。

4.此次旱灾( C )A.重旱区主要位于云、桂两省区B.主要由于夏季风登陆晚造成C.将对某某花卉、油菜产量造成严重影响D.属突发性灾害,给监测预报带来困难解析:此次旱灾将对某某花卉、油菜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由图中得出重旱区主要位于云、黔两省,由于受西南干热风的影响,降水少,蒸发旺盛。

旱灾属渐发性灾害。

5.为防X旱灾,该地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B )①兴建蓄水工程②推广人工增雨技术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实施跨流域调水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兴建蓄水工程、改进灌溉技术为该地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人工增雨要看天气条件;实施跨流域调水是缓解旱灾的有效措施,而不是防X旱灾的主要措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第2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第2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第2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 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五大属性:□01有限性、整体性、□02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

3.分类(1)按自然属性: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按自我再生性质: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二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三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 自然灾害概述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类型: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01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3.主要特征:复杂性、□02周期性_、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4.三大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带来间接损失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五 中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类型 (1)洪水灾害(2)雨涝灾害2.形成洪涝灾害的两大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地貌:流域地貌特征水文:江河的□01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植被分布(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等因素。

3.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1)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量□02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

(2)我国的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强度大。

(3)近年来因□03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洪涝灾害。

(1)夏季风强,我国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我国北旱南涝。

(2)分析某流域多洪涝灾害特点时,主要从开始早晚、持续时间、洪峰次数、水位高低等方面分析。

1.矿产资源和能源一定是自然资源吗?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一定是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如非矿产性能源(汽油、电等)就不一定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分布不平衡,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高中地理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 (1)

高中地理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 (1)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B.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降低了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尽管自然灾害次数增加,死亡人数却在下降,说明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已有所提高;但灾害损失却越来越大,受影响人数也越来越多,说明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答案:C2.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水必然造成洪灾B.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损失C.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D.洪水发生在任何地区都会形成洪灾解析:洪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才形成洪灾。

洪灾损失既有物质、人员方面的直接损失,也有间接损失,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造成损失。

答案:C3.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B.林业火灾C.农业灾害D.洪涝、干旱解析: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风强的年份易造成北涝南旱,弱的年份易造成南涝北旱。

答案:D4.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首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冬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C.南北温差大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解析: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与我国特殊的气候特点有关,我国主要为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D下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我国滞洪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B.都位于河流上游地区C.都位于河谷地带D.都位于北方地区解析:滞洪区是滞纳洪水的地区,因此,滞洪区应该在地势较低的地区。

由图中也可以看出,A、B、C、D四个区域均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答案:A6.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稀少B.降水量少C.河网密度小D.平原面积少解析: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地势较高,降水较少,这是我国西部没有滞洪区分布的原因。

高三地理(湘教版)总复习必修一1-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练习

高三地理(湘教版)总复习必修一1-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练习

1-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下图为根据长年(1875~1975年)水文数据所推算的某河流洪水频率曲线,但如以较近年代(1945~197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则洪水频率有提高的现象。

据此回答1~3题。

1.原百年一次的洪水位在194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约为()A.70年B.50年C.20年D.10年2.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在194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较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约缩短了() A.1年B.3年C.5年D.7年3.如该流域的降雨量及降雨特性没有变化,那么近年洪水频率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①河道疏浚②旱田还牧③水田转作④林地转牧⑤都市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答案:1.B 2.B 3.C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结论。

第3题,水田转作,林地转牧,使得蓄水能力降低,都市化加大了地表径流,都会使河流发生洪灾的频率增大。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4~5题。

4.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5.若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情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答案:4.B 5.C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的形成,主要是热带海洋气团(东南季风),与当地冷气团相遇而成,随着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增强,东南季风增强。

4~5月份锋面雨带在我国华南形成;6月份移至长江流域;7~8月份移至我国的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由于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锋面雨带迅速撤至长江流域以南,10月份撤出中国大陆。

下面的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到t4时期的变化(不考虑其间气候变化的影响;河流位于中游处),据图回答6~7题。

专题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名师预测1

专题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名师预测1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

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

读图回答1~2题。

1.从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看,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A.1年B.3年C.5年D.7年2.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①疏通河道②退耕还牧③城市化④林地转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出现的次数)图”,完成3~4题。

3.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4.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答案 3.A4.B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河段示意图”。

据此回答5~7题。

5.有人说该河段“富”,也有人说该河段“险”,“富”和“险”分别是指()A.九省通衢地上悬河B.洞庭湖畔赤壁战场C.鱼米之乡九曲回肠D.黄金水道险滩密布6.历史上,此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因素是()A.植被稀少和流水作用B.地势平坦和流水作用C.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D.地壳变动和人类活动7.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修建了荆江大堤②大量采挖河沙③进行河道的截弯取直④减少农业灌溉用水⑤建设防护林工程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A.①②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⑤⑥读“2008年1月1日~9月4日中国里氏6级以上地震一览表”,回答8~10题。

发震日期纬度(°N) 经度(°E)震级(Ms)发震日期纬度(°N)经度(°E)震级(Ms)8/30 26.2 101.9 6.1 5/13 30.9 103.4 6.1 8/25 31 83.6 6.8 5/12 31.4 103.6 6.08/5 32.8 105.5 6.1 5/12 31 103.5 6.08/1 32.1 104.7 6.1 5/12 31 103.4 8.07/24 32.8 105.5 6.0 4/24 23 121.7 6.17/13 21.1 120.8 6.0 3/21 35.6 81.6 7.36/1 20.1 121.3 6.3 3/3 13.3 125.8 6.75/25 32.6 105.4 6.4 1/16 32.5 85.2 6.05/18 32.1 105 6.0 1/9 32.5 85.2 6.98.根据材料判断,2008年我国地震多发于()A.西南地区B.新疆地区C.东南地区D.华北地区9.该地区地震多发是因为()A.该地区地形崎岖,山高谷深B.该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达C.该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D.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10.其中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西部的特大地震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主要原因是()①震级高②震源深③地形崎岖④植被覆盖率低⑤人口密集⑥经济发达⑦气象条件复杂多变⑧区域开发过度A.①③⑦⑧B.①②④⑦C.①③⑤⑥D.①③④⑧2011年8月29日我国第11号超强台风“南玛都”在台湾登陆。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 第3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限时规范训练 湘教版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 第3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限时规范训练 湘教版

第3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2·XX文综,8)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XX启动建设。

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XX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XX气候干旱,人口稀少,未利用土地多。

答案 A2.(2012·XX文综,9)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

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

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完成下题。

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解析结合题干及“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等题意可知,木薯生产乙醇需原料较多,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原料运输量也很大,且相对化石能源,木薯不宜长期储存。

故A、C、D项排除。

木薯为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为非可再生能源,故B项正确。

答案 B(2012·大纲全国文综,1~2)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

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4.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

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解析第3题,需要对各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有大致的了解,中国的人口大约为13.7亿,美国约为3亿,印度约为11亿,日本约为1.3亿。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后练习第四章:训练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后练习第四章:训练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训练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人口稀少 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3.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

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下图为我国资源较丰富区的河流,左图中甲是沙洲,右图是该沙洲面积变化图。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4~5题。

4.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B.华北C.西北D.东南5.该河流在沙洲面积最小时,可能造成的灾害是( )A.洪涝B.干旱C.地震D.沙尘暴如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该台风( )①带来丰沛雨水缓解酷暑旱情②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③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④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7.台风破坏力的引起因素主要是( )①强风②暴雨③高温④风暴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图为“某年6月25日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

读图完成8~10题。

8.防汛任务最艰巨的地点是( )A.吉安B.长沙C.南昌D.仙桃9.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人口、城市密集 B.支流众多,河道弯曲C.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10.图示区域洪灾严重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A.全年降水多——修建水库 B.地势低平——开挖入海河道C.围湖造田——退耕还湖 D.上游来水量大——跨流域调水11.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的自然灾害都会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____。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版)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版)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版)时间: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江苏省是水资源相对充足的省份,结合以下图回答1~2题。

1.有关江苏省水资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时节分配比拟平均B.南、北地域水资源数量差异较大C.过境的水资源数量较少D.污染的水体较少,优质的水源多解析:江苏省位于季习尚候区,水资源的时节分配差异较大;随着自南向北季风权利的削弱,降水逐渐增加,南北差异较大;长江和淮河流经江苏,过境的水资源数量大。

答案:.B2.缓解江苏省水资源效果的有效措施有( )①海水淡化②从珠江调水③修建水库④鼎力开采地下水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修建水库可以缓解江苏省水资源时节分配不均的效果;江苏省靠海且经济兴旺,海水淡化也是缓解水资源效果的措施之一;从珠江调水不契合实践状况,鼎力开采地下水会招致空中沉降。

答案:A某野外求生训练营停止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应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海水,如图1所示。

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表示图。

据此完成下面3-5题。

3.图1获取海水进程中,未表达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C.水汽保送 D.径流解析:读图知,受膜下温度降低影响,沙中水汽蒸发后在塑料膜凝为水滴,下降到容器中搜集起来,并经过取水管(径流)取出。

未表达出水汽保送环节。

答案:C4.当日,最容易获取海水的时段是( )A.日出前后 B.半夜前后C.日落前后 D.午夜前后解析:半夜前后膜上气平和膜下气温差异最大,水汽蒸发量最大,可凝结而成的海水也最多。

答案:B5.推测目前此方法没有被世界各地用以树立海水淡化厂的最主要缘由是( )A.效率低 B.破坏环境C.本钱高 D.技术不成熟解析:该方法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大,占空中积较广,效率低。

答案:A2021年1~10月,我国某省区发电装机容量为4 530.5万千瓦。

受经济下行影响,2021年该省区最大用电负荷在1 300万千瓦左右,省内电力市场供大于求,供需矛盾突出。

2014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随堂演练1-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014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随堂演练1-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012年高考浙江文综)自2011年7月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工厂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销售价格上涨。

据此回答1~2题。

1.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④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硬盘生产工厂,主要原因是该国()A.软件产业发达B.国内市场广阔C.运输条件优越D.劳动力价格较低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掌握泰国的气候类型、地形地势和人口状况。

第1题,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地势北部高,中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积涝成灾。

第2题,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同时,硬盘生产工厂属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

答案:1.A 2.D(2013年百校联盟模拟)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高。

据此并读图回答3~5题。

3.广东省资源诅咒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资源利用率高B.资源丰富C.人口过多D.气候湿润4.为改变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的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②提高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促进经济发展④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A.贵州B.上海C.内蒙古D.青海解析:第3题,广东省资源分布量小,利用率高,经济发达,故资源诅咒系数较低。

第4题,单纯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不会降低资源诅咒系数。

第5题,上海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自身的资源禀赋所决定的发展程度,在几个省区中资源诅咒系数最低。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一活页规范训练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答案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一活页规范训练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答案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危害1、2、3、4、5、613、14、15中国的洪涝灾害7、8、9、10、11、1216、1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某湖区的变化图”,回答1~3题。

1.该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

A.地质灾害-洪涝B.气象灾害-旱灾C.海洋灾害-海啸D.生物灾害-蝗虫2.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D.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减少3.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是( ).①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②气候复杂多样③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④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本题组旨在考查对干旱现象的认识和旱灾的危害。

图中展示的是干涸湖泊的景象,是长期无降水、无河流注入,湖泊失去补给水源所致,属于气象灾害。

第2题,干旱使河流、水塘、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第3题,我国降水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降水过分集中在夏秋两季,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且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造成一些地区在不同季节交替出现较大范围的水旱灾害,并且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也使沿海某些地区经常发生水灾。

答案1。

B 2.B 3.D读下图,完成4~6题.4.如图所示,土石崩塌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暴雨B.泥石流C.滑坡D.地震5.河道被阻塞之后,在河流的上游河段将会形成()。

A.堰塞湖B.水库C.水坝D.水流变小6.图示现象发生后,从趋利避害的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是()。

A.取走堵塞河道的土石B.可在土石坝的基础上,建设水库C.开挖新的河道。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专题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专题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

专题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热点考向预测 ]考向一 洪灾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2014 •太原模拟)中新网2013年11月13日电 截至目前,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已造成 2 275人死 亡, 80 人失踪,约 60 万人无家可归。

“海燕”在我国沿海登陆后,也给我国南方多地带来了大到暴雨。

读 “海燕”中心位置移动经纬度示意图,完成 1〜2题。

1 .台风“海燕”在我国登陆后移动方向大致为 () A.由正西转向西北 B.由东南向西北 C.由西北转向东北2.此次台风给菲律宾造成的主要灾害是( A. 海啸D.强风、暴雨解析:第1题,由图知大约 11 日前,台风中心向西北移动, 11日后,则转向东北。

第 2题,台风带来的灾 害主要D.由西南向东北 ) B.山体滑坡 C.泥石流有狂风、暴雨等。

答案:1.C 2.D3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A. 虫害B.冻害C.滑坡D.洪水解析:选B。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以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

从其海拔、经纬度来判断,乙地位于东北平原,春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低温冻害时有发生,影响农作物生长。

因此正确。

考向二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4. (2014 •高考天津卷)如图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A.震级B.震中距C.烈度D.震源深度解析:选C。

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是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考虑的主要因素。

震级大小、震中距和震源深度均能影响烈度大小,但不是制定抗震标准的主因。

故选Co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 如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 如图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2014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第26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湘教版

2014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第26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湘教版

第26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考试说明要求】【基础梳理】一.自然灾害的概念二.自然灾害的危害三.中国的洪涝灾害【疑难突破】一.图文结合理解自然灾害生自然灾害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只有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事件,才能称为自然灾害,如果自然事件发生在无人区,就不会给人类带来损失,因而不能称为自然灾害。

二.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特点及防治措施(一)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我国洪涝频繁发生与夏季风的进退及热带气旋等有关时间强降水集中地区原因4、5月份华南一带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多暴雨天气6、7月份江淮地区准静止锋影响,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7、8月份华北、东北地区锋面雨带移来并控制本地,出现盛夏暴雨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8、9月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多狂风暴雨图示我国夏季风的进退和锋面雨带的推移图示法记忆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二)我国洪涝灾害特点分布特点(四多四少)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灾情特点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三)图示法理解长江防洪综合整治措施【名题例析】例1.(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解析】(1)台风属于气旋,因此经过某地时,该地气压会先减少后增加,风力会先增大后减小。

(2)A 地为沿海地区,主要受到风暴潮的影响。

B地为山地地区,受台风降水和风力的影响可能会带来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答案】(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A地:风暴潮;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2014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时跟踪训练 湘教版必修3

2014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时跟踪训练 湘教版必修3

【三维设计】2014版高中地理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时跟踪训练湘教版必修3[课时跟踪训练]我国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为丰水期,10年中分别发生大洪水8次和11次,60至70年代大洪水相对较少,20年中只有4次;到90年代,大洪水的次数明显增加。

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A.空间上的规律性B.周期性C.更替性D.危害的严重性2.影响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是()A.植被覆盖率B.地形地势特征C.夏季风势力的强弱D.太阳辐射量的多少解析:第1题,材料中所描述的显然是自然灾害随时间的分布规律,而时间分布规律又包括周期性和交替性,它们都是时间间隔的规律。

第2题,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的时间变化主要受制于夏季风的强弱,夏季风势力强时,影响我国的时间长,产生的降水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夏季风势力弱时,就会出现降水偏少,干旱严重的情形。

答案:1.B 2.C俗话说水火无情,洪水灾害往往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损失。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不属于洪水形成原因的是()A.冰雪融化B.冰凌堵塞河道C.人为因素导致垮坝D.严寒的天气4.下列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有()①建筑物占据河道②流域内植被受到破坏③大规模退田还湖④上游山区大量陡坡开荒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3题,洪水可能是由暴雨、冰雪融化引发特大地表径流溢出河道形成,也可能是冰凌堵塞河道、人为导致垮坝形成。

严寒的天气与洪水的关系不大。

第4题,破坏植被、陡坡开荒、占据河道都会加剧洪灾。

答案:3.D 4.D2012年3月23日,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东北中南部等地出现沙尘天气。

读“气象卫星监测的沙尘区图”,回答5~6题。

5.形成这次沙尘天气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B.暖锋天气系统C.强冷空气快速移动形成的寒潮D.影响范围广的台风6.这次沙尘天气的降尘对华北北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导致气温剧烈升高B.增加土壤肥力C.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D.导致酸雨增多解析:第5题,梅雨是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天气现象,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题中信息可知,此时为春季,北方地区仍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
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

答案:A
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
解析:深挖河道能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答案:B
(2013·贵州六盘水模拟)干旱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危害最大、频率最高的灾害之一,2010年伊始我国西南地区5个省市又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给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灾害。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2010年3月25日全国气象干旱分布图
3.图中H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出现了特大干旱,其直接原因是()
A.高原地形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下渗多
C.持续高温少雨
D.受准静止锋影响
解析:读图可知,H为西南地区,造成特大干旱的直接原因是持续高温少雨。

答案:C
4.有关我国干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现象
B.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干旱频率都较高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人类活动无关
解析: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都是季风气候区,受季风不稳定的影响,容易产生旱涝灾害,所以干旱频率都较高;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也有旱灾现象;干旱多发区有平原、也有山地;旱灾发生与自然和人类活动都有关。

答案:B
(2013·试题调研)图中圆圈为台风系统,该系统分为四个区域,短箭头表示风,长箭头表示台风整体移动方向。

读图回答5~6题。

5.若假期坐船旅行,不幸处在该台风的控制区域,则最危险的区域是() A.I B.Ⅱ
C.ⅢD.Ⅳ
6.右图中选择的逃生路线(虚线箭头)应该是()
A.甲路线B.乙路线
C.丙路线D.丁路线
解析:第5题,Ⅰ区域位于台风的运动路径上。

第6题,通过乙路线可以最快的速度脱离台风强烈影响区。

答案:5.A 6.B
2012年4月28日,华北中南部、山东半岛、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渤海、黄海北部、日本海、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俄罗斯东南部等地出现浮尘天气。

据此回答7~8题。

7.形成这次浮尘天气最可能的原因是()
A.持续的梅雨天气
B.暖锋过境
C.强冷空气快速移动形成寒潮
D.台风影响
8.关于这次浮尘天气对华北地区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污染大气环境
B.危害人体健康
C.影响交通运输
D.使酸雨增多
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此时是春季,形成这次浮尘天气最可能的原因是强冷空气快速移动形成寒潮。

第8题,浮尘会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交通运输等,但与酸雨增多关系不大。

答案:7.C8.D
9.(2012·天津文综)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图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D.泥沙淤积严重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

a-b河流西岸路段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大,最易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答案:A
10.(2012·重庆文综)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本题考查滑坡形成的地质构造原理,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处岩层顺向公路,并且断口出露在公路面上方,地质不稳,易发生滑坡,故C 项正确。

答案:C
当地时间2012年8月19日,位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通古拉瓦火山喷发,距离火山较近的居民已经被紧急疏散。

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区域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D.位于大西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12.当地有许多农民到火山口附近去种地,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解析:第1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

第12题,火山灰含有多种养分,使土壤肥沃而深厚,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许多农民到火山口附近去种地。

答案:11.C12.D
二、综合题
13.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淮河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它发源于河南省,在江苏省北部注入洪泽湖,大部分经高邮湖流入长江,少部分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

淮河全长约1 000千米,流域面积为26.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淮河流域图
(1)在图中补画淮河流域的北部界线。

(2)试从淮河流域的位置、水系特点、流域状况、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旱涝灾
害频发的原因。

(3)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

解析:由图示淮河支流的源头可画出北部界线。

淮河支流众多,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季风气候影响等易产生洪涝灾害。

根据淮河特征,在不同河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答案:(1)画图略(提示:沿北侧支流源头,紧靠黄河下游干流南侧画出界线)
(2)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具有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和降水时间长、强度大
的双重性;淮河流域支流众多,中游河道弯曲,且下游无天然入海口;流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流域内农业等活动对植被破坏,加之围湖造田使流域调蓄能力下降。

(3)修建水库;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分洪工程;加固堤防;开挖入海新河;退耕
还湖等。

14.(2013·泰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位于南亚的孟加拉国是一个土地十分肥沃的国家,然而水灾却极为频繁。

正常年份,全国国土面积的18%会遭到洪水袭击,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材料二孟加拉国地区略图
(1)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孟加拉国水灾频发的原因。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上述原因外,你认为还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解析:该题以孟加拉国洪涝灾害频发为背景,主要考查了水灾发生的原因。

此题主要为识记内容,解答中要特别注意表述准确、层次分明。

第(1)题,地形方面,判断图中等高线,得出地势低、平两个特点,进而导致排水不畅;气候方面,由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定其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从而得到其降水特点;河流方面,理清恒河水系的组成,孟加拉国地处恒河三角洲。

第(2)题,该国南临孟加拉湾,多热带气旋活动,易引发大规模海潮、风暴潮等。

答案:(1)主要为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
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迟,且势力强大时,更易形成水灾
位于恒河下游,中上游来水量大
(2)海潮(热带风暴,风暴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