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
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
答案:A
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
解析:深挖河道能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答案:B
(2013·贵州六盘水模拟)干旱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危害最大、频率最高的灾害之一,2010年伊始我国西南地区5个省市又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给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灾害。结合下图回答3~4题。
2010年3月25日全国气象干旱分布图
3.图中H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出现了特大干旱,其直接原因是()
A.高原地形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下渗多
C.持续高温少雨
D.受准静止锋影响
解析:读图可知,H为西南地区,造成特大干旱的直接原因是持续高温少雨。
答案:C
4.有关我国干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现象
B.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干旱频率都较高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人类活动无关
解析: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都是季风气候区,受季风不稳定的影响,容易产生旱涝灾害,所以干旱频率都较高;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也有旱灾现象;干旱多发区有平原、也有山地;旱灾发生与自然和人类活动都有关。
答案:B
(2013·试题调研)图中圆圈为台风系统,该系统分为四个区域,短箭头表示风,长箭头表示台风整体移动方向。读图回答5~6题。
5.若假期坐船旅行,不幸处在该台风的控制区域,则最危险的区域是() A.I B.Ⅱ
C.ⅢD.Ⅳ
6.右图中选择的逃生路线(虚线箭头)应该是()
A.甲路线B.乙路线
C.丙路线D.丁路线
解析:第5题,Ⅰ区域位于台风的运动路径上。第6题,通过乙路线可以最快的速度脱离台风强烈影响区。
答案:5.A 6.B
2012年4月28日,华北中南部、山东半岛、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渤海、黄海北部、日本海、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俄罗斯东南部等地出现浮尘天气。据此回答7~8题。7.形成这次浮尘天气最可能的原因是()
A.持续的梅雨天气
B.暖锋过境
C.强冷空气快速移动形成寒潮
D.台风影响
8.关于这次浮尘天气对华北地区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污染大气环境
B.危害人体健康
C.影响交通运输
D.使酸雨增多
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此时是春季,形成这次浮尘天气最可能的原因是强冷空气快速移动形成寒潮。第8题,浮尘会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交通运输等,但与酸雨增多关系不大。
答案:7.C8.D
9.(2012·天津文综)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图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D.泥沙淤积严重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a-b河流西岸路段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大,最易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答案:A
10.(2012·重庆文综)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本题考查滑坡形成的地质构造原理,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③处岩层顺向公路,并且断口出露在公路面上方,地质不稳,易发生滑坡,故C 项正确。
答案:C
当地时间2012年8月19日,位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通古拉瓦火山喷发,距离火山较近的居民已经被紧急疏散。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区域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D.位于大西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12.当地有许多农民到火山口附近去种地,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解析:第1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第12题,火山灰含有多种养分,使土壤肥沃而深厚,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许多农民到火山口附近去种地。
答案:11.C12.D
二、综合题
13.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淮河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发源于河南省,在江苏省北部注入洪泽湖,大部分经高邮湖流入长江,少部分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淮河全长约1 000千米,流域面积为26.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淮河流域图
(1)在图中补画淮河流域的北部界线。
(2)试从淮河流域的位置、水系特点、流域状况、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旱涝灾
害频发的原因。
(3)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
解析:由图示淮河支流的源头可画出北部界线。淮河支流众多,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季风气候影响等易产生洪涝灾害。根据淮河特征,在不同河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答案:(1)画图略(提示:沿北侧支流源头,紧靠黄河下游干流南侧画出界线)
(2)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具有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和降水时间长、强度大
的双重性;淮河流域支流众多,中游河道弯曲,且下游无天然入海口;流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流域内农业等活动对植被破坏,加之围湖造田使流域调蓄能力下降。
(3)修建水库;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分洪工程;加固堤防;开挖入海新河;退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