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PI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
通过对各个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经济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水平、就业情况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情况。
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给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一、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在进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时,首先需要关注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以GDP(国内生产总值)、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和失业率为例,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速呈现出平稳健康的态势。
在国内需求和出口的推动下,我国GDP平稳增长。
但需要关注的是,由于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我国经济增速可能会面临一定的下行风险。
CPI是衡量物价水平的指标。
随着近年来部分商品价格上涨,CPI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但需要继续加强监管,确保物价上涨不会对人民生活产生过大的负担。
PMI是衡量制造业活动水平的指标。
我国的PMI一直保持在50以上的较高水平,表明制造业持续增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以确保持续的增长和竞争力。
失业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情况的指标。
目前,我国的失业率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的加剧,需要继续推进就业政策和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形势的稳定。
二、宏观政策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根据当前的形势,需要关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调整。
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式。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旨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市场预期。
在宽松和收紧之间保持平衡是关键,以推动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财政政策是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注重结构性调整和减税降费,以促进经济增长。
CPI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结 果 如 表 1 2 06 14 ,修 I R = . 16 ,Fs t t 。R = . 4 1 3 F的 2 05 3 l — aii 0 t sc
值 48 4 2 , 明 模 型 拟 合 样 本 的 整 体 效 果 比较 好 。 对 [变 量 的 .5 2 5 说 J 显 著性检验 发现 ,以 5 为显著性 检验 标准 ,除 G % DP之 外 , 其
外 汇 储 备 。 £… 随机 误差 项 ,是 指 除 1 述 因 素 ,影 响 C I r 上 P 的 其 他 因 素 。考 虑 到 济 变 量 自 身 的 跨 期 影 响 , 建 立 C I白 回 归 的 P
模型 : Y p0 t +p】 tl … 十ps t +£ Y —+ Y — s t () 2
表 2 C I ・稳 性 检 验 结 果 : P的 I i
在 有 关 的 文 献 中 , 影 响 C I的 因 素 主 要 有 : 投 资 。 P
Fsh r19 ) 研 究发 现 通 货 膨 胀 与 投 资 规 模 ( 资 占 GDP的 i e(9 1 的 c 投 份 额 ) 负 相 关 关 系 的 著 性 较 低 。 投 资 的 扩 张 使 得 经 济 增 长 , 但 是 投 资 也 会 带 来 不 利 于 经 济 增 长的 后 果 ,主 要 的 原 因 是 投 资 !通 货 膨 胀 之 间 存 在 着 一 定 的 因 果 关 系 。万 世 平 等 (0 1 认 为 , 20)
2o 0 7, 的 N P C I变化 与有 关宏观 经 济 变量 的关 系,通过
OS L 检验发现 C I P 明显受到前一期、
关键 :C I O S硷硷 P L 龟回归糗型
CL D P G Pa及工资 额的影响 。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2、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1)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两高") 行业盲目扩张。 (2)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3)运用各种激励和约束手段促进 企业节能减排。 (4)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
中国政府已制定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采取了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生态 保护、减缓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并确立了“十 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目标。 在过去10年中,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 超过1万亿元,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 从2006开始,这些努力开始收到成效。据国家 环保总局统计,去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 量的增幅分别比前年回落4.6个百分点和11.6个百 分点。
3、判断经济形势,不能只看增速, 还要看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民生等 方面的改善情况。要从综合的视角看 ,不能孤立地看。
从全面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综合的视角看, 当前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呈现出增长较快、 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 多的良好发展态势。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运行中 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国际收 支不平衡还比较突出,流动性过剩问题还比 较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的压力;食 品价格的上涨受畜产品生产周期及国际粮价 影响,近期难以回落,价格上涨压力还比较 大;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消耗较多,节 能减排的压力较大;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 盾短期内还很难根本缓解。
CPI同比上涨3.2%、固定资 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全 国房价平均增长5.3%,外汇储 备增长20%……
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 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 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 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 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 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 不被市场欢迎。
中国经济过热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房价与CPI看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涨 ,不 仅 使 得 房 地 产 开 发 投 资 连 年 加 快 ,而 且 使 得 国 内银 行 的 资金 涌入 国 内 房 地 产 市 场 。 从 全 国房 地 产 开 发 投 资 的 情 况来看 ,20 0 7年 1 6月 份 房 地 产 开 — 发投 资 同 比增 长 2 % ,其 中 中西 部 地 85 区 增 长 都 在 3 % 以 上 。 从 全 国 房 地 产 6 开 发 资 金 来 源 情 况 来 看 ,2 0 0 6年 全 国
房地产宏观调控 ,今年 不少± 也方的房地
到 接 近 1 0 0 元 /平 方 米 , 上 涨 了 60
不 仅 是 过 热 , 而 是 已经 接 近 全 面 过 热 。 还 有 ,中 国 当前 的 经 济 过 热 还 表 现 为两 个 重 要 的 方 面 ,一 是 全 国 各地 房 地 产普
遍 的快速上涨 ;二是 中国式通 货膨胀率
一
基 点 上 来 看 当前 中 国宏 观 经 济 形 势 ,其 过 热 程度 已经 很 高 了。 正 如 有 研 究 所 表 明 的那 样 ,国 内经 济 过 热 的 程 度 根 本 就 不 需 要 争 论 更 多 的 事情 。安邦 研究 分析表 明 ,20 0 7年 第 二 季 度 , 中 国 的 GD P实 质 增 长 速 度 ,
已经 达 到 很 高 的水 平 。
1 9 ,仅 2 0 2% 0 7年 前 6个 月 , 房 价 就 上 涨 了 5 % 。 一 个 楼 盘 的 市 值 可 买 下 O 整 个 伊 利 集 团 。 有 开发 商私 下 坦 承 :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一直备受人们密切关注。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总体上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
本文将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就业形势、价格水平、金融政策和外贸状况等方面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我国GDP增长率。
近年来,我国GDP增长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虽然略有下降,但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于领先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了7.8%,尽管相比往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政策举措,以及内需的增长和消费的持续增加。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宏观经济在这一方面表现良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就业形势是衡量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就业形势也在不断改善。
根据就业数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了655万人。
尽管受到疫情和结构性调整的影响,一些就业岗位面临挑战,但整体来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就业,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失业人员就业,减轻了社会压力。
第三,价格水平在宏观经济形势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通货膨胀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
尽管近年来我国通胀率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保持在较低水平。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1.1%。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物价调控,保持通胀率在合理范围内。
这有助于维护物价稳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金融政策对宏观经济形势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金融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
通过降低利率、提供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加。
此外,也加强了金融监管,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稳定我国金融市场,为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CPI指数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
CPI指数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一、CPI指数概述二、CPI指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三、CPI指数变化的原因分析四、对策建议五、案例分析【一、CPI指数概述】CPI指数是一种衡量物价水平变化的指标,即消费者物价指数。
它以一定时期内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为基准,来反映这一时期的物价水平。
CPI指数主要包括日常用品、住房、医疗教育等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
它是衡量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当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情况,是制定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CPI指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CPI指数直接影响物价水平,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宏观调控、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1、货币政策影响CPI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的指标,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如果CPI指数过高,表明通货膨胀风险较大,此时央行要加强管控,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吸收市场上的过剩流动性,抑制信贷膨胀和投机性资本流入,助力国内经济平稳增长。
反之,当CPI指数较低时,央行可以采取适度宽松政策,降低利率,放松货币政策,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宏观调控影响CPI指数是反映宏观经济操作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央行和政府可以通过调控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手段,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监测与预测,通过调整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3、社会稳定影响高通货膨胀率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导致社会信心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经济失衡、财富分配不平等等社会不良行为的上升,降低经济增长水平。
因此,CPI指数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CPI指数变化的原因分析】1、商品价格变化商品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原因,商品价格上涨会致使CPI指数整体上涨,商品价格下跌会使CPI指数小幅度下跌。
2、生产成本变化生产成本的变化,如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的上涨会提高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企业报价上涨,引发价格逐渐上升。
3、政策调控变化政府的货币政策对CPI指数的变化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从CPI浮动看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策略
从CPI浮动看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策略一、前言CPI作为一个宏观经济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物价水平的走势和通胀压力的程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CPI的浮动也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控指标。
因此,本文将从CPI浮动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策略。
二、CPI浮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1. CPl浮动对CPI市场的影响CPI浮动通常来说是在一定的时间内,CPI上涨或下跌的变化,直接左右着经济市场的供求状况。
CPI上涨,会导致物价上升,市场供应减少,对消费者购买的能力和信心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的需求降低。
反之,CPI下跌,会导致物价下降,市场供应增加,对消费者购买的能力和信心造成正面的影响,从而提高市场的需求。
2. CPl浮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CPI浮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结构合理的CPI涨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而CPI过快上涨则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经济增长率,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策略1. 加强货币政策的调控货币政策通常是调控CPI浮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实现对通货膨胀的控制。
当CPI上涨时,更加谨慎地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利率等等。
CPI下降时,采取相反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者消费。
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CPI上涨与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果缺乏科技支持和创新,CPI上涨的情况就会变得更为严重。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新产业、新技术的支持,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降低CPI和提高经济增长的目的。
3. 强化市场监管手段市场监管机构应督促商家践行价格自由、自主定价的原则,主动控制价格波动,从而实现对市场的调节,维护市场秩序,避免价格波动对市场信心的打击。
4. 加强对外贸易的监测外贸的发展速度对于货币政策和货币供求的影响较大,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更是不容忽视。
针对不同的外部因素,及时调整宏观经济调控策略,避免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产生过大影响。
如何透过CPI和PPI涨跌幅的变化正确看待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如何透过CPI和PPI涨跌幅的变化正确看待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作者:林玉辉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第12期林玉辉摘要:2015 年前八个月CPI 同比、环比涨幅收窄甚至个别月份出现负增长,PPI 同比、环比涨幅均出现负增长且跌幅呈现扩大的趋势,如何正确看待CPI和PPI重回“2 时代”,我国经济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CPI;PPI;通缩;对策2015 年物价形势从总的来看,物价总水平稳中有降,经济通缩风险总体可控。
总的来看,CPI 和PPI 的走势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十分有限。
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挑战,同时也面临许多机遇。
如何正确认识CPI 和PPI 的“剪刀差”,如何正确解读CPI 和PPI 重回“2 时代”,这与我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关,也与当下国际大的经济环境不景气有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 年1-8 月份的数据整理得到CPI和PPI 的数据见下表:根据以上两个表格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 年1-8 月份的一系列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到CPI 连续数月保持在低位运行、PPI更是连续数月连续下滑,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又意味着我国目前的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同时又有哪些机遇?一、当前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一)随着新一届政府陆续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改革举措,这些政策的溢出效应已经逐渐显现,经济逐步企稳回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速度明显加快,也取得明显成效,完成2015 年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可以期待。
(二)随着传统行业升级改造,第二产业在GDP 中比重的下降,PPI 作为反映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的重要性呈下降趋势,全年总体看,PPI同比跌幅收窄的可能性比较大。
(三)受气候因素的影响,2015年的下半年预计粮食价格高于去年。
预计国际油价仍随着需求的逐步恢复将小幅上涨。
随着各地陆续出台刺激房地产需求的政策的落地,房地产市场将回暖,将带动居住类价格企稳回升。
202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大综合
2024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
全年GDP增速为7.7%,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
2024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面临多重风险挑战,国内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困难。
下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继续波动,但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为全年经济形势企稳提供了基础。
在内需方面,消费增速加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8%。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城乡居民保障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尤其是汽车、家电、旅游等消费品的销售额明显增加,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下滑。
但从投资结构上看,房地产投资增长趋缓,而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增速较快。
这表明中国经济正逐渐从以房地产为主的投资驱动模式转向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升级为主的方式。
外贸方面,2024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遭遇了困难。
全年进出口总额为3.87万亿美元,增长6.2%。
虽然出口增速在年中有所反弹,但整体增速仍然较低。
这主要是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
通胀方面,2024年中国物价涨幅总体可控。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2.6%。
尽管粮食、石油和房租等因素对物价有所推动,但政府积极采取了调控措施,保持了物价总体稳定。
2024年中国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但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保持了经济的稳定。
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内需、防范金融风险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形势的企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2024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产能过剩的困扰。
2024年,一些行业和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显现,尤其是钢铁、电解铝等工业品行业。
这不仅导致了价格下跌,还会对相关产业链和地方经济带来较大冲击。
CPI论文:CPI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CPI论文:CPI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1985年至2007年的中国cpi 变化与有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通过ols检验发现cpi明显受到前一期、前两期cpi、 gdp以及工资总额的影响。
关键词:cpi ols检验自回归模型一、问题的提出通货膨胀和它的变化使得经济付出巨大的实际成本,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与哪些宏观经济变量密切相关?相关性有多大?cpi与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相互作用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通过探究背后的理论依据,为制定、调整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二、建模理论、现实依据本文使用计量模型研究影响我国cpi的宏观经济变量。
首先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各个解释变量对cpi的解释能力。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f(x1,x2,…xm,ε) (1)本文将cpi作为被解释变量:y—cpi;x1,x2,…,xm---影响cpi的诸多因素做为解释变量,包括:a需求用gdp来表示。
b人民币汇率,c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d工资成本,e外汇储备。
ε---随机误差项,是指除了上述因素,影响cpi的其他因素。
考虑到济变量自身的跨期影响,建立cpi自回归的模型:yt=β0+β1yt-1+…+βsyt-s+εt (2)在有关的文献中,影响cpi的因素主要有:投资。
fischer(1991)的研究发现通货膨胀与投资规模(投资占gdp 的份额)负相关关系的显著性较低。
投资的扩张使得经济增长,但是投资也会带来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后果,主要的原因是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万世平等(2001)认为工资成本的上升是短期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本文数据来源及结构本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因变量y,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985-2008年度数据,单位:上年为100。
以下为选取的自变量:a 、gdp---国内生产总值,代表总需求,样本区间为1984-2008年度数据。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二是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在新“国十条”出台后,要 求以非房地产为主业的部分央企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是 值得商榷的。我们知道,这一调控措施设计的理念,是针 对2010年初部分央企在土地拍卖市场上频频以“地王价” 2010年初部分央企在土地拍卖市场上频频以“地王价” 拍得土地的现状而提出来的。国家发改委、国资委认为, 部分央企之所以敢以“地王价”拍得土地,就是因为央企 资金雄厚,即使高价拍得土地将来房地产价格下滑而导致 企业亏损,那亏损的毕竟是国家的,不是企业经营者自己 的。国家发改委、国资委进而认为,让部分以非房地产为 主业的央企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减少了一些在土地市场 制造“地王价”的份子,就为民营的房地产商提供了更多 的得到较低价土地的机会,从而可以部分地起到抑制房地 产价格过快上涨的作用。
这真是一个善良的,但却是虚幻的愿望。显然,其措 施设计没有考虑到供给因素。如果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既 然房地产不断涨价,那就是供给不足,因而就应该加大供 给,进而就应该动员一切有资金、技术能力的企业,包括 央企加入房地产开发;而不是相反,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 反而将一些有资金、技术能力,又愿意来开发房地产的央 企撤出房地产行业。其实,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企 业家,包括央企的管理者的职能就是带领企业在市场中不 断寻求、加入相对利润较高的产业产品的开发、生产、销 售,不断退出相对利润较低的产业产品的开发、生产、销 售。
“供给扩张型”的措施设计及调控,至少可以从如下方面来 进行。 一是在出售时,对一些大的地块,应在该地块有统一规划 的同时,将其分划成若干块,分别出售给若干个房地产开 发商,不能像现在这样把一个城市的一大地块整体售给一 个开发商;更不能将同一区、片的两块及多块土地出售给 同一个开发商。
因为从城市居民的生活、居住来看,他在城市的某区、 片工作,大多数就基本上要在该区、片买房居住——以减 片工作,大多数就基本上要在该区、片买房居住——以减 少上班的时间、费用等成本。这样一来,从一个城市的整 体来看,虽然有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城市的各区、片开发、 销售房屋,好像不是垄断市场,但就某具体的区、片来讲, 一个开发商拿到同一区、片的一大块土地,或者是两块及 多块土地后,就基本上垄断了该区、片的居民——该区、 多块土地后,就基本上垄断了该区、片的居民——该区、 片的居民只能买他的房子——“ 片的居民只能买他的房子——“被垄断”。这样,不利于 中小开发商参与并形成竞争。我们知道,竞争是市场经济 的一把利剑,推进竞争,特别是帮助中小企业参与竞争, 恰恰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中,政府最要做的事情之一。 这一观点,笔者在《房地产调控事与愿违? 这一观点,笔者在《房地产调控事与愿违?打破垄断是良 方》已阐述过。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摘要: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物价总体可控,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总的看,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是好的,但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旧复杂,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宏观调控的对策。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政策一、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1)、“双高”经济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工业化驱动、城市化抑制的发展模式,以及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以“高增长、高通胀”为特征的“双高”经济增长周期。
首先,消费物价指数(CPI),自从2009年10月份走出负增长以来,持续上升,2010年11月份达到5.1%的高位,2011年3月份达到5.4%,4月份保持在5.3%,5月份维持在5.2%,6月份跃升至6.4%。
如果考虑到2011年1月份CPI 指数篮子调整的因素,按照去年的CPI统计指数的话,今年3-4月份CPI已经达到6%左右,通胀的压力在持续上升。
本轮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成本压力,包括国际能源资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经济处于刘易斯拐点后农业商业化阶段,或者说工业化中后期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由此推动的劳动成本上涨,将是一个持续影响中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因素。
其次,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样自2009年11月份走出负增长以来,在2010年5月达到7.1%,一直保持在6%左右的高位,在2011年3月份达到7.3%,在4月份保持在7.2%,5月份维持在6.8%,6月份继续保持7.1%。
PPI在2010年4月达到6%以上以来,一直保持着高位运行。
这一方面反映了国际能源资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水平,另一方面反映了国内劳动成本持续上升并保持高位水平的现实。
第三,GDP增长,自2009年3月走出经济周期的谷底6.1%以来,在2010年3月达到11.9%的高位,到2010年12月回归到9.8%,到2011年3月保持在9.7%。
我国CPI中长期运行分析及趋势预测
【年(卷),期】2011(000)047
【总页数】10页(P3-12)
【作 者】王双正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 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CPI变化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价格变化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致经历了六个“五年”时期,即“六五”到“十一五”。截至“十一五”期末(201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累计上涨4.36倍,年均上涨4.71%(见图1)。从各个时期同比涨幅变化来看,全国CPI同比涨幅平均分别为 3.7% 、10.7% 、13.1% 、1.9% 、1.4% 、3.0% ,其中“七五”、“八五”时期价格上涨较快、涨幅较大,均超过10%,这与当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改革闯关,20世纪90年代前期经济过热、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等有较大关系。“九五”、“十五”时期价格上涨较慢、涨幅较小,涨幅均低于2%,此间我国出现了持续5年(1998~2002年)的通货紧缩,这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及住房、教育、国有企业、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有较大关系。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煤电价格联动、重要商品储备调节机制、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行临时价格干预、加强市场监管和反价格垄断等措施,并协调配合财政货币政策,综合运用数量型、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力保障了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态势。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后两个10年GDP峰值相同(均为14.2%),但第二个10年投资、消费、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峰值也分别比前一个10年下降31.7个、8.9个、20.7个、18.2个百分点(见图5)。究其原因,这应该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社会总供求关系明显改善、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政府控制重要能源资源价格、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放缓等因素有较大关系。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一直在经历着各种变化。
就在去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发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中国快速反应和实施有效的防疫措施,使得经济很快得以复苏,从而为全球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增长动力。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一、GDP增长GDP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中国GDP增长率下降,但是经过政府的有效调控,2021年一季度GDP增长率不断走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创下了近10年来的最高值。
预计全年GDP增速将突破8%。
这一预测值主要受益于中国经济逐渐恢复正常以及全球经济逐步恢复的支撑。
二、就业形势就业形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指标之一。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导致了大规模失业,但是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开展扶贫、减税减费、稳岗补贴等,同时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就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一季度,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在逐步增加。
预计就业形势将继续稳定,在政府的引导下,不断扶持中小企业,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有望实现双赢。
三、CPI与PPI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
CPI的变化反映了消费者购买同样数量商品的花费,而PPI则反映了生产商品所需的总成本,是反映商品价格趋势的重要指标。
由于影响物价的因素较多,CPI与PPI经常会超出预期。
2021年,中国的CPI同比增长0.9%,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是PPI同比上涨6.8%,这主要是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及国际贸易价格上涨的影响。
四、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调控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工具。
2020年,中国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是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要导向,强调要“灵活适度”调整政策力度。
7 国民经济指标和经济形势分析方法
国民经济指标和经济形势分析方法李德水一、关于主要指标国民经济指标非常多,仅《中国统计年鉴》中发布的统计指标就有数千个。
就宏观经济指标来说,至今国际上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宏观调控指标体系。
经过长期探索,并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这里重点报告一下这四大指标。
(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是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
所以,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考察经济增长的最常用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
GDP 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造财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是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作出的概括性衡量,具有国际可比性,是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并作国际比较。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把GDP称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一是生产法,由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来表示,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二是收入法,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含规费)、企业利润和折旧的总和来核算;三是支出法,用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净出口几项的总和来核算。
实际上,任何国家的核算结果都不可能绝对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但只要按照科学的态度去做,核算出的GDP及其增长率是可以基本反映总体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趋势的。
GDP是考察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万能的。
一是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二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三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四是不能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五是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
透彻国内CPI与宏观经济
透彻国内CPI与宏观经济一、CPI的概念与作用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居民购买一定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
它不仅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制定货币政策、调整工资、评估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CPI的构成、影响因素、计算方法、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透彻分析。
二、CPI构成及其变动CPI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教育娱乐等七大类。
这七大类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CPI指数的变化。
CPI的变动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物价质量的变化、政策变化、经济形势变化等。
在月度CPI变化中,物价质量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CPI的影响因素CPI的变化除了受到商品与服务价格的波动,还会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1、货币供求量变动货币供求量变动是CPI变化的间接原因。
货币供应过盛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供应过紧则进行调整。
2、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CPI的变化。
例如高速发展的居民收入和人口老龄化将推动教育、医疗和养老服务的价格上涨。
3、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也对CPI有很大影响。
一些调控政策,例如税收、政府支出、货币政策等,会在一定程度上调整CPI。
四、CPI计算方法及其局限性CPI的计算主要是通过统计抽样查询居民对每一类商品服务的支出以及价格的变化情况。
然而,CPI的计算方法存在很大局限性:1、基期效应CPI是以某一个时点的消费品价格来衡量其他时间点价格的相对变化,因此基期的价格选择对计算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商品样本选择计算CPI中所采用的样本,一定程度上会引发质量问题。
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样本价格的变化远高于同类商品的平均水平。
五、CPI数据分析CPI数据分析是对CPI变化趋势的了解与把握。
通常,对CPI 数据进行下列特征分析:1、CPI的绝对值CPI是供给与需求因素的综合反映,通过其变化趋势和全国平均价可掌握国家物价总水平。
形式与政策:我对中国经济形势的看法
我对中国经济形势的看法15化学1班杜其星2015364119众所周知,中国经济过去20年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经济奇迹。
唯一的遗憾是名义GDP增长、实际GDP增长与CPI之间的关系始终纠缠不清。
我认为,这很可能与CPI的所谓模型有关。
从人民币计价的名义GDP增长看,过去20年年平均高达12.87%(如包括2016年,则年均增长12.6%),其中的7年更高达17%以上;特别是中国经济在1999年-2008年堪称“黄金十年”,其中2007年更达到十分惊人的23.19%(虽然低于1994年的36.34%、1993年31.18%和1995年26.12%;但2007年GDP总量是1995年的4.40倍,同时1993年-1995年通胀的贡献较大),堪称奇迹!强刺激的效用必然边际递减,仅仅2年(2012年)后,名义增速再次失速,而2015年仅仅5.08%的名义增长率是改革开放36年来的最低(此前最困难的1990年也有13.17%)可以认为,如以名义增长率看,中国经济不仅告别了高速增长期,可能双位增长也有点勉为其难了;从1998年、2008年以来的经验看,即便我们已经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多时,但以边际递减的规律看,2020年后的增长靠什么还是未解之题。
以美元计价的名义GDP增长率也很有趣(数据来源于IMF):一是1996年-2007年的12年,美元计价GDP名义增长曲线和人民币基本同步一致,唯一需要说明的是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6.9%,导致2007年美元计价的GDP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28.83%;二是过去20年中,美元计GDP名义增长率的峰值(29.34%)不可思议地出现在次贷危机爆发的2008年。
这非常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反思:我们的预警机制发挥作用了吗?汇率问题同样突出地反映在2011年24.16%的名义增速(美元计)。
以美元计GDP的实际增长率是个理论值,即以美元计名义GDP减去CPI,这可能和实际有偏差;事实上,笔者同时计算了人民币的名义增长减去CPI,再考虑当年汇率之公式,我发现,两者在个别年份差异较大,但波动趋势几乎没有变化。
近五年来我国CPI走势分析
2015年2月份CPI解析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2015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1.2%,同比上涨1.4%节日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同比涨幅双扩大从环比看,2月份CPI环比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9个百分点,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春节期间,鲜活食品需求增加,价格大幅上涨。
鲜菜和鲜果价格涨幅较高,环比涨幅分别为13.6%和8.9%,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67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一半。
从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监测看,2月份西红柿、黄瓜、豆角、香蕉均价分别比1月份上涨了28.2%、24.7%、23.5%和9.9%。
此外,水产品和肉禽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6.1%和1.2%。
二是2月份正值春运高峰,出行人数增加,交通、旅游价格上涨明显。
从全国范围看,飞机票、长途汽车、出租车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3.0%、4.8%、1.5%;旅行社收费和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7.5%和1.6%。
三是节日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部分服务业用工紧缺,价格水涨船高。
洗车、理发、家庭服务(保姆、钟点工等)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3.9%、7.2%和6.3%。
从同比看,2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CPI同比涨幅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是2月份环比上涨较多;另一方面是今年和去年春节错月,2月份的对比基数相对较低。
1 引起CPI上升的原因此阶段CPI的运行状况为:CPI在2011年高位运行,上涨5.4%,在2012年虽有下降,但是处于全面温和上涨的局面,2013年趋稳但有小幅波动,变化不大。
通过分析,有如下原因:(1)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
2011年,猪肉价格飞涨,同比上涨57%,猛的拉高CPI。
2012年和2013年,CPI的上涨都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而气候因素是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关键。
2012年年初和年末是近几年来气温最低的时候,严重影响了蔬菜等的生长和运输,导致蔬菜供应紧张,因此,2012年年初和年末,CPI处于高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CPI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经济形势一、CPI的概念: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
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采用的是固定权数按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计算,即K'=ΣKW/ΣW,固定权数为W,其中公式中分子的K为各种销售量的个体指数。
CPI表示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0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1995年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125%-100%)=25%。
二、影响CPI的因素:1、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新增货币的发放速度。
新增货币的发放速度,决定物价变化的速度。
社会商品的总体物价水平,由货币发行量决定。
几乎所有的通货膨胀上涨现象,都是由于滥发货币导致的。
通货膨胀顾名思义就是,发行的货币膨胀了,过多了。
滥发货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政府缺钱,通过发行货币获得收入。
发行货币是政府获得收入的一个来源,在非常时期,占主要位置。
比如战乱时期,政府的主要收入,来自发行货币收入。
这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原因。
其二,愚蠢的外汇政策。
某个国家,由中央银行强制购买国民与企业手中的外汇。
导致外汇大量储备。
中央银行购买多少外汇,就意味着,多发行,多少本国货币。
比如,大陆一万亿美圆的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就意味着,大陆多发行了,相应价值的人民币。
其三,政府为了刺激疲软的国内市场,适当发行一些货币,促进社会消费。
这个政策,应该不属于滥发货币的模式。
这属于适度增加社会流通的货币。
从经济角度看,应该是有好处的。
估计,这是增加货币发行的,唯一重要的经济范畴好处。
在市场疲软的时候,增加一些流通货币,还是不错的。
2、银行准备金率在货币发行量一定时,增加社会货币的流通量,还可以通过银行准备金比率大小的改变来实现。
准备金比率越小,银行对货币的乘数效应就越大,实际可以流通的货币就越多,社会商品的消费量就越大。
随着社会商品消费量的增多,社会商品的供应能力,就可能捉襟见肘,物价就可能会上涨。
银行准备金比率的下降,有利于企业贷款成本的下降,有利于企业贷更多的款。
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社会商品供应,遏制物价上涨。
准备金比率的下降,长期看,有利于降低物价水平。
短期看,促进了物价的上涨。
政府不应该通过增加准备金比率的模式,遏制物价上涨。
长期看,这个措施起不到遏制物价上涨的效果。
准备金比率上升,不论短期还是长期看,都会遏制国家经济发展。
除了货币因素之外,还有其它因素,也会影响物价。
3、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的提高,会导致某些产品价格下降。
比如,电脑价格在一直稳步下降。
生产力的前进,导致人们收入的增多,既劳动力价格会逐渐上涨。
劳动力价格的逐渐上涨,会影响许多商品的价格。
比如那些耗费大量劳动力的商品,价格将上涨。
象理发价格,基本在稳步上升。
4、税收税收增加,也会导致物价上涨。
税收比例增加多少,一般就会导致物价上涨多少。
个人所得税对物价影响比较小。
因此,税收对物价有重要影响。
各种收费,比如公商管理费,与税收一样,对物价上涨起着促进作用。
同理,减税减费有利于物价下降。
5、外汇政策外汇汇率政策,也会影响物价。
比如,低估本国货币,会导致进口的货物,价格相对比较贵。
效果是促进了国内市场商品价格的上涨。
比如,如果人民币升值10%,会使大陆购买的原油,用人民币衡量,便宜10%。
由于低估本国货币,导致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导致出口的货物比较多。
出口的商品,等效于国内的商品消费。
出口商品的增多,等效于国内的商品消费增多。
会导致国内商品供应紧张,引起物价上涨。
比如,大陆储备的一万亿美圆,其实就是,大陆相对进口,多出口了一万亿美圆的商品。
这些商品被外国人消费了,这些商品的供给来自大陆。
这增加了大陆商品的供给困难,促使物价上升。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也会导致国内物价上涨。
因为进口商品,也是国内人民消耗商品的一部分。
国内人民消耗的商品,一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了,会使全部商品总平均价格,跟着上涨。
比如,石油进口价格的上涨,会引起一系列商品价格的上涨。
会使商品总体价格有所上涨。
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称为输入型价格上涨,或者称为输入型通货膨胀。
6、垄断供给垄断供给也会导致物价上涨。
比如,土地被各地政府垄断,导致地价高涨。
地价高涨导致房子价格高涨。
地方政府通过垄断土地获得收益。
这样的收益,等效于增加了税费。
垄断行为,与税费对物价的影响模式是一样的。
其它垄断行为与土地垄断类似。
社会垄断行为的加强,会促使整体物价上涨。
7、对外援助对外援助,也会导致物价上升。
对外援助资金,一般来自税收。
对外援助增多,意味着税收幅度增加,意味着物价上升。
8、引进外资吸引外资,会遏制物价上涨。
吸引外资,有利于外汇市场,高估本国货币,高估本国货币有利于提高国民的购买力,等效于物价的下降。
有利于减少出口,可以减少就业,遏制劳动力价格上升,增加国内商品供应量,促进物价下降。
吸引外资,有利于促进国内投资增长,有利于提高国内的商品生产能力,增加商品供应,促进物价下降,增加就业,促进劳动力价格上升。
吸引外资可以从多方面影响物价,可以从几方面影响劳动力价格。
同理,对外投资效果,与吸引外资效果相反。
9、赊账行为赊帐行为,对物价也有影响。
赊帐行为,一直都存在,不是一下子才有的现象。
从长期概率角度看,稳定的赊帐行为规模,对物价应该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赊帐行为规模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变化,对物价变化应该有一定影响。
赊帐现象等效于促进了社会消费,增大社会消费量,使商品供应趋于紧张。
赊帐行为规模的增大,会促进物价上涨,赊帐行为规模的缩小,会遏制物价上涨。
10、劳动力的供应速度劳动力的供应速度,也会对物价有影响。
劳动力的供应速度,可以影响劳动力价格。
劳动力价格也是物价的一个组成部分。
劳动力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一系列商品的价格。
因此,劳动力的供应速度,对物价会有一定影响。
劳动力供应速度的增大,会遏制总体物价上升。
劳动力供应速度的降低,会促进总体物价的上升。
大陆的劳动力供应速度,可能已经开始逐渐下降,大陆物价上升的趋势,应该有所增大。
劳动力供应速度是由,人口结构决定的。
大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结构处于萎缩状态,劳动力供应量下降速度,将越来越快,对物价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11、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对物价有重要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大小,对于一个确定的国家,一般比较稳定。
对于不同的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大小不同。
对于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也不同。
货币流通速度大小,与国民的某些天赋及文化习俗有关。
还与国家的经济运行形势有关。
也与国家的社会体制有一定关系。
对于一个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增大,会促进物价上涨。
货币流通速度减小,会促进物价下降。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方向,与物价的变化方向,具有一致性。
12、资本投资资本投资因素对物价的影响。
资本投资也属于消费,与普通消费有所不同,资本投资一般可以促使社会运行效率获得提高。
使社会生产能力获得提高,生产能力获得提高就是商品供应能力获得提高。
商品供应能力获得提高,有利于增加商品供应的竞争程度,有利于促进物价下降。
把普通消费行为转换成投资行为,不影响总消费量,但是,可以促进社会的生产能力,可以提高社会的运行效率,这两个促进都可以降低物价水平。
可见,资本投资一般带来的是,物价的适度下降。
导致物价变化的因素,应该很多。
最主要的因素,是货币发行量。
对于现在的大陆,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货币发行量较多导致的。
货币发行较多,估计主要是外汇储备政策导致的。
人民币在外汇市场被低估,也是大陆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各种垄断行为的加强,也促进了大陆物价上涨。
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也是促进大陆物价上涨的因素之一。
科学技术的前进,有力的遏制了大陆物价的上涨。
三、我国2006-2013年CPI变化情况:四、CPI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国从2008年至今,中国经济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从中国国内看,这几年遇到了多年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局部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从国际看,遇到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外部经济减弱,整个世界价格上涨,从而影响中国的CPI指数,导致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1、对居民来讲,具体到农产品副食品等基本消费品上,CPI的高增长是明显的,对于居民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另外伴随着CPI的高增长的高通胀的到来,使居民的资产不断缩水,生活压力更大,而收入的增长并不明显,因此生活面对的问题很多,人民有不满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个人来讲,在高通胀负利率的情况,个人理财的作用特别重要,要尽可能的使自己手中的资产保证增值,不要一味将钱放入银行,有一定实力的可以投资股市,另外债券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的投资也是不错的选择。
2、对企业来讲,CPI的高涨,反应经济过热,通胀压力很大,国家已经提高了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那么就增加了企业贷款的成本,随着过热的经济被打压,企业的生存和效益也面临巨大的困难。
作为企业要认识到,国家的调控是有针对性的,重点打压的是房地产或者高污染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必然的,政府也必然会鼓励支持创新,在政策上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倾斜,那么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和领导者,应该转型,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合理规避风险,才能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获得良好的发展。
3、对国家来讲,调控CPI过快增长,应对全面通胀危险是势在必行的,由于经济周期和过去几年中国过多投资的影响,通胀,物价上涨是一种自然的趋势,适度通胀对经济发展有刺激作用,可是过度通胀又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所以必须调控经济,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政府的调控一般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打压房地产,抑制房价;提高存贷款利率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对冲通胀;加强对股市的监管,防止金融泡沫;重点关注生活必需品价格,保持供货渠道畅通,保证市场供应,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以及动用国家储备粮储备肉,控制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