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栓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化学:第八节 抗血栓药

药物化学:第八节  抗血栓药
第八节 抗血栓药
Antithrombotic Drugs
正常血液具有凝血及抗凝血两个相互拮抗系统,两个 系统维持动态平衡,使血液始终保持流动的液体状态。 一旦因某种原因破坏了这种平衡,使凝血系统作用增 强,就会造成血液凝固,从而形成血栓。血栓是一种 发病范围非常广泛的全身性疾病,当血栓发生于心脏 部位时,可出现心肌梗塞;发生在头部时可造成脑梗 塞;发生于下肢,则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动脉血 栓。血栓发病率高,危害严重。资料统计,因血栓栓 塞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因肿瘤、传染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人数。
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缺血性脑梗死、静脉
血栓栓塞 发病率0.1~0.3% 中年人猝死、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预防血栓形成是有效措施
抗血栓药分类
抗血栓药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抗血小板药、 抗凝血药和溶血栓药三类。
抗血小板药:抑制血小板聚集药 抗凝血药:凝血酶和凝血因子抑制剂
。 替罗非班特点是结构中含磺酰基及苯丙氨酸结构片段。
属于非肽类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同类药物还有拉米非 班(lanifiban)
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
Clopidogrel
S
O
H
O
N
Cl
结构与命名
(S)-α-(2-氯苯基)-6,7-二氢噻吩并[3,2-c] 吡啶-5 (4H) -乙酸
甲酯 (S)-α-(2-Chlorophenyl)-6,7-dihydrothieno[3,2-c]pyridine-
华法林钠
Warfarin Sodium 华法令 苄丙酮香豆素
OO
ONa
O
结构与命名
4-羟基-3-(3-氧代-1-苯基丁基)-2H-1-苯并吡喃-2-酮钠盐 (Sodium 4-Hydroxy-3-(3-oxo-1-phenylbutyl)-2H-1-

血栓药物PowerPoint演示文稿

血栓药物PowerPoint演示文稿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 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 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
本病特征:血栓形成,阻塞局部血流或脱落成栓子堵塞 下游血流(血栓栓塞).
小剂量(每日口服75mg)用于防止血栓形成
16
双嘧达莫(潘生丁) 作用:使cAMP↑ (1)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破坏↓ (2)抑制腺苷摄取→激活AC,使cAMP生成↑,抗血
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弱。 应用:防止血栓形成,常与华法林合用。
17
噻氯匹啶 作用:抑制多种活化因子(ADP、胶原、血小板活化
2
常用药物
一、抗凝药:肝素 二、抗血小板药:阿司
匹林 三、抗凝血酶制剂:基
因重组水蛭素 四、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
3
一、抗凝血药 血液的凝固过程
4
HMWK——高分子激肽原 Ka-----激肽释放酶 TPL——组织凝血活素 PL——血小板磷脂 生理情况下,血液在血管中正常运行: 抗凝系统——不凝固 ; 促凝血系统——损伤出血可止血。
不良反应:自发性出血(5%)用VK对抗, 必要时输血。
13
【药物相互作用】 (1)食物中VK缺乏、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使
VK,可使本类药物作用加强。 (2)水合氯醛、羟基保泰松、甲磺丁脲、奎尼丁等
置换血浆蛋白,水杨酸盐、丙咪嗪、甲硝唑、西咪 替丁等抑制肝药酶使本类药物作用加强。 (3)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因诱导肝药酶,口服避孕 药因增加凝血作用可使本类药物作用减弱。
8
[不良反应]
1.自发性出血 对抗:鱼精蛋白(低分子、强碱性) 与酸性肝素形成复合物。1mg中和肝素100u.

抗血栓药物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精品PPT课件

抗血栓药物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精品PPT课件
小剂量 阿司匹林
抗血小
板聚集


过 氧
PGI2


PGG2 PGH2
……
TXA2
血小板 聚集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发挥的是抗栓作用
COX-1 COX-2
5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 应用:
将10年冠心病风险≥10%的人群具体分为下列三组:
A.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150/90 mmHg),并一项 高危因素(>50岁,有靶器官损害,有糖尿病);
如果有前4个危险因素中的一个,年卒中的发生率约1.5%,可 选择阿司匹林或者华法林钠抗栓治疗;
如果有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或任何两个以上危险因素, 年卒中的发生率>2.5%,均应选择华法林钠抗栓治疗。
8
在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前阿司匹林并不推荐用于静脉系统血栓的预防和治疗。
9
阿司匹林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将需要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CVD患者分为两种情况:
A.长期应用阿司匹林75-150 mg/d(单用一种抗血小板药)进 行二级预防的患者,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MI后、冠脉搭 桥术后、外周血管病、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以及部分心 房颤动和部分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
B.CVD血栓高危患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必须应 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两种抗血小板药)治疗,负荷量为各 300 mg/d,维持量为阿司匹林100 mg/d加氯吡格雷75 mg/d。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短期合用的疗效在ACS和PCI患者优于阿 司匹林单用。不做PCI的ACS患者两药合用至少1个月,而在 PCI治疗的患者,两药的合用应维持6-12个月。
B.2型糖尿病患者,>40岁,并一项高危因素(早发CVD 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超重与肥胖,蛋白尿,血脂异 常);

抗血栓药讲课资料

抗血栓药讲课资料

ATP
cAMP
腺苷环化酶
磷酸二酯酶
5’-磷酸腺苷
因此,增加血小板cAMP含量药物可通过激活
腺苷酸环化酶(如PGI2、PGE1),促进cAMP的合 成;或者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如潘生丁),
减少cAMP的降解。
2020/6/16
33
二、增加血小板cAMP药物
(一)PGI2 及类似物
1.PGI2 (前列环素):为最强的内源性血小板 聚集抑制剂。可人工合成,但不稳定,半衰期2~ 3min,口服无效,治疗量易出现降压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原先为镇痛消炎药,近来用于抗血小板药 ,治疗血栓性疾病。
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延长出血时间。适 宜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大剂量反 而促进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防栓或促栓的问题有争论——因为阿司匹 林除对血小板环氧酶有抑制作用外,大剂量还可抑 制血管内皮C环氧酶使血管壁PGI2的合成减少。
①血小板膜糖蛋白Ⅰ ②内皮下组织(胶原、微纤维)
③凝血因子Ⅷ和Ven-WilledYead因子( FVⅢ/VWF)
FVⅢ/VWF的作用:在血小板黏附过程中起桥 联作用
2020/6/16
10
(三)血液凝固、纤溶活性与血栓形成
(1)血液凝固
①凝固因子:
➢定义: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共有12种+血小板第三因子(PF3)=13个因子
所以小剂量阿司匹林只抑制血小板TXA2 的生成
,而不影响血管壁合成PGI2
2020/6/16
29
一、抑制血小板AA代谢药物
•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 它具有抗血小板的作用,近15年内治疗:
心肌梗塞,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 稳定性心绞痛。 • 国内采用小剂量50mg/d,预防心肌梗塞、 脑卒中的再发生。

抗栓药物简介PPT幻灯片课件

抗栓药物简介PPT幻灯片课件

24
Company Logo
VitK拮抗剂的局限性
药理学性质复杂 治疗窗窄—很难保持在治疗剂量范围内 与很多药物和食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起效慢(需要数天达到有效剂量和数周达到稳定
剂量) 大出血和微小出血风险
25
Company Logo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
直接灭活凝血酶(因子IIa)的活性,对凝血酶产 生没有直接作用,其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
35
Company Logo
溶栓药物的应用
尿激酶应用于深静脉血栓 首剂4000U/kg,30min内推注(如 NS 50ml+尿激
酶25万U,静脉推注或溶栓导管注入) 维持剂量60万U~120万U,持续48~72h,必要时5
~7d。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凝血时间, FG<1.0g/L停药,INR维持在2~3之间。 同时低分子肝素5000U q12h皮下注射,连续7天。
7
VIII 抗血友病因子(AHF) Antihemophilic factor
IX 血浆凝血激酶(PTC) Plasma thromboplastin
X 凝血酶原激酶原 Strart-power factor
XI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PTA) Plasma thromboplastin precursors
根据分子量和适应 症调整 (ACS、PCI、 VTE)
2.5mg qd (ACS、VTE)
根据肾功能减量 (EMA批准)
老年人的特殊考虑 或既往发生卒中者
可用于严重肾功能 损伤者(CrCl< 15ml/min)
若CrCl<30ml/min 应减量(如bid减 为qd)
年龄≧75岁者由 1mg/kg bid减量至 0.75mg/kg;溶栓 者不能给予30mg静 推

抗凝的药物ppt课件

抗凝的药物ppt课件

X IIa V
Xa Xa Va Ca2+
Ca2+
凝血酶原(II)
PF3(磷脂)
XIII
凝血酶(IIa)
XIIIa
纤维蛋白原(I)
可溶性纤维蛋白
稳固性纤维蛋白
参加因子: VIII、IX、XI、XII
V、X、 II、I Ca2+、PF3
III、VII
5
各种凝血因子的生理作用及病理表现
凝血 因子
同义名称
[内源性途径]
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
[外源性途径]
胶原等带负电荷表面
组织损伤释放
HMWK K
HMWK PK
XII
XIIa
IIa
XI
XIa
K
组织因子(III)
Ca2+
IX
IXa
VIIa IIa、IXVaII
IIa Ca2+
XIIa、K
VIII
VIIIa
III
Plt------------------ PF3
血液与粗糙表面接触后被激活,从而在钙离子及血 缺乏时凝血时间延长 小板第3因子作用下与某些血浆凝血因子(Ⅺ、Ⅸ、 Ⅷ、Ⅹ、Ⅴ)作用形成内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
促进纤维蛋白原的聚合,参与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
小结一
1、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生化物质的总 称。
2、凝血因子分为主要凝血因子与凝血辅因子两大类。
参与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缺乏时引起类血友病甲(副血友 病)
因子Ⅴ转变过程的中间产物,作用同因子Ⅴ
参与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缺乏时引起类血友病乙
参与内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同上

抗栓药物PPT课件

抗栓药物PPT课件

血小板抑制剂
氯吡格雷
9
通用名:硫酸氢氯吡格雷 商品名:波立维 规 格:75mg 用 法: 常规用法 75mg/qd
急诊PCI: 300mg 顿服
主要适应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 缺血性卒中 外周动脉性疾病
注意事项
观察出血体征 择期外科手术者术前须停药7天以上。 向病人宣教:报告异常出血情况,在安排任
APTT 60-80S 正常值1.5-2倍 凝血酶原时间
INR 2.0-3.0
拮抗剂 鱼精蛋白
维生素K
抗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用药前注意禁忌症,出血性疾病慎用 用药后观察出血症状:皮肤粘膜、口腔牙龈、泌尿系等,
高度警惕致命性的出血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大 出血。 胃肠道刺激症状:必要时加用护胃药 为防治并发症,复查相关检验项目:如血常规、大便隐血 为确保用药效果,调整用药剂量,应注意监测INR、 APTT等 择期外科手术的须术前停药7天以上 向病人宣教:自我观察,报告异常出血情况,在安排任何 手术和服用任何新药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抗血栓药物
抗血栓药物简介
暴桂芳
背景知识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血栓? 危害? 血栓性疾病有哪些?
凝血、溶血过程示意图
凝血过程
血管损伤
组织损伤
血小板因子
某些凝血因子
凝血活素复合体
某些凝血因子

血浆激活因子 组织激活因子 链激酶、尿激酶等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形成血栓)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血栓溶解)
血栓形成的过程
血管内皮的损伤 血小板的粘附、激活、聚集、释放 激活凝血机制 血栓形成(纤维蛋白)
抗血栓药物分类
分类
作用

调血脂药物与抗血栓药物PPT讲稿

调血脂药物与抗血栓药物PPT讲稿

苯氧乙酸类降血脂药物
该类药物可明显的降低VLDL水平,并 可调节性的升高HDL水平及改变LDL的浓度; 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
氯贝丁酯 clofibrate
Cl
H3C CH3
O
O CH3
O
尚有纤溶作用
凝血系统:纤维蛋白形成
非诺贝特 (fenofibrate)
O
H3C CH3
CH3
O
Cl
O O
H3C 3 4
6 5
HO
O
O O
H
H3C
O
CH3 1
2
HH 8 7 CH3
H3C 3 4
6 5
❁洛伐他汀(lovastatin)
• 本品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
性,减少胆固醇的合成
• 是一个前药 • 用于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酯症、家族性
异常p-脂蛋白血症、非家族性高血脂症和继 发性高血脂症。
并能抑制肝脂肪酶活性和VLDL、LDL的合成,激活 脂蛋白脂肪酶,增加HDL
第二节 抗血栓药物 (anti-thrombotic drugs)
• 抗血栓药物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可分为:
抗凝血药 溶血拴药物 抗血小板药
血栓栓子的形成
血管壁损伤 血小板附着
血小板激活
血小板聚集
血栓栓子
OH
O2
CH3
R OH VK
O CH3 O R
O
VK
氢 醌 型 香 豆 素 类 化 合 物 环 氧 化 物
华法林钠 (warfarin sodium)
香豆素类抗凝药物能够竞争性拮抗维生素 K的作用,阻断维生素K环氧化物转化为氢醌型, 导致凝血因子的活化受阻,从而抑制血液凝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膜表面纤维 蛋白原受体(GPIIb/IIIa)活化
导致纤维蛋白原无法与该受体发生 粘连而抑制
医学PPT
10
临床应用
预防 –缺血性脑卒中 –心肌梗死及 –外周血管病等
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疗效强于阿司匹林。
医学PPT
11
二、阿司匹林Aspirin
HO
医学PPT
3
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血小板在损伤血管壁表面上的粘附和聚集 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 凝血因子的激活促使凝血酶的形成 纤溶活性低下
医学PPT
4
抗血栓药分类
抗血小板药:抑制血小板聚集药 抗凝血药:凝血酶和凝血因子抑制剂 溶血栓药: –纤维蛋白溶酶能降解血栓中的纤维
蛋白,使血栓溶解, –直接或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的药物
第八节 抗血栓药
Antithrombotic drugs
医学PPT
1
学习要求
熟悉抗血栓药的分类;了解抗血栓药的发展。 熟悉氯吡格雷、华法林钠的结构、化学名及 应用; 熟悉阿司匹林的抗血栓机制。
医学PPT
2
血栓
血液中存在着相互拮抗的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 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两者处于一种动态 平衡中。 有时在某些能促进凝血过程的因素作用下,打 破了上述动态平衡,触发了凝血过程,血液便 可在血管腔内凝固,形成血栓。 与血凝块不同,血栓是在血液流动的状态下形 成的。
VitK拮抗剂–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医学PPT
14
体内代谢
含手性碳,用外消旋体 S体经丙酮侧链还原,经尿排泄 R体在母核羟化,进入胆汁,随粪排出
医学PPT
15
医学PPT
16
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心房纤颤、 人工心脏瓣膜等
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先用肝素(作用快),再用Warfarin维持
医学PPT
医学PPT
5
各类抗血栓药的特点
抗血小板药多以化学药物为主,如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替罗非班等 抗凝血药多以化学药物和生化药物为主,如华 法林、枸橼酸钠、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钠、水 蛭素等 溶血栓药多以生化药物为主,如尿激酶链激酶 等
医学PPT
6
一、氯吡格雷 Clopidogrel
化学名:(S)-a-(2-氯苯基)-6,7-二氢噻吩并[3,2-C] 吡啶-5(4H)-乙酸甲酯 手性药物,药用为其硫酸盐
老的解热镇痛药,54年发现其能延 长出血时间 71年发现其能抑制环氧酶活性,进 而抑制血栓素A2(TXA2)合成 是分子水平上对药物作用靶点研究, 推断出可能的治疗价值并经过临床 确认后,开发出老药的一种新适应 症
O O O
医学PPT
12
OO
三、华法林钠
Warfarin Sodium
ONa
O
苯并吡喃-2-酮,香豆素类化合物
17
结构与VK结构相似,为 VK拮抗剂
OO
邻羟基桂皮酸 的内酯称为香 豆素,有香味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及人工
心脏瓣膜手术等发生的血栓栓塞性疾病
O O
O VitK1
医学PPT
O V itK 3
13
作用机制
VitK的作用 –能催化凝血因子II、VII、IX、X转变 为活化型 –使有关酶原的谷氨酸侧链羧化成为g羧基谷氨酸基团,从而形成Ca2+结合点 –与血浆Ca2+结合后具凝血活性
3 b 4a
cN
S
6
17
医学PPT
7
前药
体外无生物活性,口服后经肝细胞色素P450 酶系转化,成具有活性的代谢物。 以主要循环代谢物—羧酸衍生物SR26334为 代表 由于血浆中原形药浓度极低,活性代谢物至 今仍未明确
医学PPT
8
活性代谢物的作用机制
选择性地不可逆地与血小板膜上二 磷酸腺苷(ADP)受体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