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分析
《人生的境界》课文赏析
《人生的境界》课文赏析一、文章结构《人生的境界》一文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文章首先引出“人生的境界”这一主题,接着阐述了冯友兰先生对于人生境界的分类和定义,然后通过举例和引用论证了各个境界的特点和意义,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人生的境界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整篇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语言特色《人生的境界》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简洁明了、质朴自然、深入浅出。
作者运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独到见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同时,文章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思想内涵《人生的境界》的思想内涵深刻丰富。
作者通过阐述人生境界的层次和特点,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文章强调人生的境界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得到提升。
同时,作者也提醒读者要正视现实,把握当下,从自我出发,逐步提高自身的境界水平。
这一思想内涵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四、人生境界的层次《人生的境界》中提出了四种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这四种境界由低到高,层层递进,构成了人生境界的完整体系。
作者通过对比和举例等方式,详细阐述了各个境界的特点和意义,让读者对人生境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五、哲学思考与人生启示《人生的境界》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启示。
作者通过分析不同的人生境界,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鼓励读者积极向上,努力提升自身的境界水平。
同时,文章中还提出了“觉解”这一概念,认为只有对自己的行为和动机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境界。
这一思考和启示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与读者的人生观照《人生的境界》与读者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能够引发读者对自身的人生观进行反思和观照。
文章中的四种人生境界涵盖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让读者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人生的境界》难点解析
《人生的境界》难点解析难点解析1.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阐述人生境界的?是怎样阐述的?透析:本题旨在从整体上质疑文章的中心内容。
从全文看,作者是站在哲学高度来阐述人生境界的。
作者博览中外,从中国哲学传统任务入手,着重阐述了中国哲学的传统。
作者认为,中国哲学的传统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作者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的人,不明确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功利境界的人,虽然明确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但他们是从功利这一角度出发的。
作者认为,这不是作为人的最高境界,具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只是一种作为动物性的人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中,因为其他动物也有这一特性。
作者认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才是真正的人生境界。
有道德境境界的人,“了解社会的存在”,“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只是整体的一部分”。
有天地境界的人,他心中不仅有整个社会,还有整个宇宙,他是宇宙的一员。
按我们现在的话说,有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人,心里不仅应装着整个社会,还应装着全世界,“他了解宇宙”,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作贡献。
作者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贤人,成为圣人。
但是,作者并没有把人生的最高境界玄化,而是结合现实指出,有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人,在“觉悟状态下做他所做的事”,他做的“都是平常人所做的事”。
这样,就使得这篇文章具有普通的意义:我们每个人不管你的职位如何,也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你都可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成为贤人、圣人。
2.联系实际,质疑难句。
透析:对于难句的理解,既抓关键作探究,也可以或作句法分析,或作联系上下语境分析,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探究。
比如文中的“觉解”一词,文中多次用到,这就是一个关键词,结合全文看,所谓“觉解”,就是人对于自己处在自然社会乃至宇宙的地位以及对自己所做事的认识,这与禅宗所说的“觉”字包含懂得各种事物的奥妙的含义不同。
《人生的境界》教案评估与反思
《人生的境界》教案评估与反思。
一、教案评估1.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该课程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不断的心态,了解不同的人生境界,并在成长中不断提升自我境界。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们进行了一些测验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
他们现在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2.在教学过程中,哪些地方还需要优化?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尤其是课堂氛围,是我们还需改进的一个方面。
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更加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更加愉快地参与讨论和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以便他们能在自己的个人兴趣和优势方面实现自我提升。
3.是否需要更改教学方式?在这个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的时代,教师需要灵活应变,采取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辅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这个课程中,我们正在尝试采用数字化教育技术,将课堂交互设计与在线测试相结合,以便更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案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需要重新思考?即使在上一个教案评估中,我们的目标得到了满足,但在继续教育之后,我们仍然需要重新思考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形势和学生的需求。
这是因为学生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对于教师的教育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有助于建立一个生动活泼、有效的教学课堂。
2.教学内容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吗?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核心。
在继续教育之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学内容,以便配合教学目标的变化,同时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求。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能需要引入更多新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并将这些素材和方法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课程。
3.反思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方式和方法也是我们在进行反思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分析
冯友兰
作者介绍:
冯友兰(1895-1990),哲学 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 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 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 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 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 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
整体重感点知把:握
1.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哪四种? 自然、功利、道德、宇宙
2.1四、种冯境友界兰是说按的什四么重标境准界划分分别的是?哪四重? 作者所自然说境的界人生境界是根据人们对人
生意义的觉功解利境程界度来划分的。
道德境界
3.冯友兰认天为地哲境界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四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重点解读
4.“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 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 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 的创造。”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么意思? “是人应
该成为的人”又是什么意思?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是没有受过教 育就如此的人,是自然人。“是人应该成为 的人”,意思是应该成为贤人、圣人,不断 提高精神境界,才能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 地境界的人。
觉解指数高低
课文思路分析 理清论证思路
第一部分: 谈论四种人生境界。(1-6)
提出①问:题“:觉哲解学”的引任出四务种是人什生么境?界提。高(1人) 的精神境界。
②:分段阐述四种人生境界。(2-5)
第三课冯友兰人生的境界剖析讲解
王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 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 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 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 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 后悔。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那么喝酒的这个境界则是酒 至酣处,心雄万丈、脸飞红霞。此阶段,飞觞杯交,颐指气使,最 来“感觉”的时候,嘴上豪言壮语:“干了!酒个嘛,水个嘛,喝 个嘛,醉个嘛,倒个嘛,睡个嘛,干!”,“人生难得几回醉”, “人生几个秋,不醉不罢休”什么什么的,反正是狂语迭出,唾飞 沫溅,一付一醉方休之气势。灌水到这个阶段,“雏鸟”羽翼渐丰 ,铁喙坚硬,已进化成“鹰隼”级别了,打字飞快,论坛、聊天室 也论“混”了个“脸熟”了,静时也还如处子,“指点江山,激扬 文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模样 ;动时则如脱兔,呀、哈、呵、吗、拉、吓,招式齐出,胡搅乱打 ,三峡决堤,水漫金山,一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 谁也”的架势。
清教个话的意思,似乎是必要的。
思材
路
浓缩成一 句话: 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
神境界。
10
课文思路分析 起 : 哲理学清的任论务证是思提高路人的精神境界。(1)
承: 提出①问:题“:觉哲解学”的引任出务四是种什人么生?境提界高人。的(1精) 神境界。
②:分段阐述四种人生境界。(2-6) 分析③问:题综:合人评的价精四神种境人界生有境四界种。--(-6-)-自然境界、 转 : 具体阐述功中利国境哲界学、是道如德何境帮界助、人天提地高境界。
13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教学课时: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生的不同境界,并理解各个境界的含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感悟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第一章:人生的境界概述1. 人生境界的概念2. 人生境界的分类第二章:物质境界1. 物质境界的定义2. 物质境界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第三章:精神境界1. 精神境界的定义2. 精神境界的重要性第四章:道德境界1. 道德境界的定义2. 道德境界的表现第五章:心灵境界1. 心灵境界的定义2. 心灵境界的影响因素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生境界的概念、分类和各个境界的含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生境界。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生境界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反思日志:定期收检查学生的反思日志,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考深度。
3. 单元测试: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人生的境界》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人生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反思日志模板:提供给学生记录反思的模板。
教学进程:第一章:人生的境界概述课时1:1. 引入人生境界的概念(10分钟)2. 讲解人生境界的分类(10分钟)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人生境界的理解(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课时2: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2. 讲解物质境界的定义和生活质量的关系(10分钟)3. 分析案例:物质境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10分钟)4.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物质境界的感悟(10分钟)5.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第二章:精神境界课时1:1. 引入精神境界的概念(10分钟)2. 讲解精神境界的重要性(10分钟)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精神境界的理解(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课时2: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2. 分析案例:精神境界在生活中的体现(10分钟)3.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精神境界的感悟(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第三章:道德境界课时1:1. 引入道德境界的概念(10分钟)2. 讲解道德境界的表现(10分钟)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道德境界的理解(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课时2: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2. 分析案例:道德境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3.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道德境界的感悟(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第四章:心灵境界课时1:1. 引入心灵境界的概念(10分钟)2. 讲解心灵境界的影响因素(10分钟)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心灵境界的理解(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课时2: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2. 分析案例:心灵境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0分钟)3.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心灵境界的感悟(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第五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时1:1. 引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概念(10分钟)2. 讲解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10分钟)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正确的人生观和第六章:社会境界课时1:1. 引入社会境界的概念(10分钟)2. 讲解社会境界与个人责任和贡献的关系(10分钟)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社会境界的理解(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课时2: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2. 分析案例:社会境界在公共事务中的体现(10分钟)3.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社会境界的感悟(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第七章:文化境界课时1:1. 引入文化境界的概念(10分钟)2. 讲解文化境界与个人修养的关系(10分钟)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文化境界的理解(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课时2: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2. 分析案例:文化境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3.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文化境界的感悟(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第八章:心灵成长与人生境界课时1:1. 引入心灵成长与人生境界的关系(10分钟)2. 讲解心灵成长的方法和途径(10分钟)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心灵成长的感悟(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课时2: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2. 分析案例:心灵成长在个人生活中的体现(10分钟)3.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心灵成长与人生境界的感悟(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第九章:人生境界与幸福生活课时1:1. 引入人生境界与幸福生活的关系(10分钟)2. 讲解如何通过提升人生境界来实现幸福生活(10分钟)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人生境界与幸福生活的理解(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课时2: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2. 分析案例:人生境界在幸福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3.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人生境界与幸福生活的感悟(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第十章:人生境界的进一步提升课时1:1. 引入人生境界进一步提升的概念(10分钟)2. 讲解如何实现人生境界的进一步提升(10分钟)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人生境界进一步提升的理解(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课时2: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2. 分析案例:人生境界进一步提升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10分钟)3.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人生境界进一步提升的感悟(10分钟)4. 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人生境界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人生境界的含义和不同分类是本课程的基础。
人生的境界知识点总结
人生的境界知识点总结人生这个词汇深邃而丰富,它不仅包含了我们一生的经历和阅历,更涉及着我们对生活、理想和境界的追求与体悟。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探寻着自己的生活之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生活境界。
而人生的境界,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还包括了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和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在这里,我们将围绕人生的境界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给每个在追求境界的人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对自己的认知人生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
我们需要思考自己是谁,自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信念,自己又对世界和人生有何种期许和追求。
只有了解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他人,从而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和意义。
1.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情感世界,我们需要去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明白自己的内心需求。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才能找到自己的内心平衡,从而更好地处理自己的生活。
2.坚持自我价值观在社会中,我们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和诱惑,但我们需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价值观,并为之而奋斗。
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归属和成就。
3.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去改善和提升。
只有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二、对他人的理解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去理解和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推向更高的境界。
1.尊重他人的差异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生活、经历和观念都不尽相同。
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差异,包容并欣赏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拓展自己的思维,从而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境界。
2.给予他人的帮助和关爱在自己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给予他人帮助和关爱,去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只有通过给予他人的关爱,我们才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
《人生的境界》说课稿
《人生的境界》说课稿《人生的境界》说课稿1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大家好!今天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学情;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程序;四、说预期、反思。
第一个环节,说教材、学情。
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
本篇课文处于高教版语文课本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是第三课。
本单元主要学习关于人性美的一组文章。
本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思索人生的意义,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
具体来说,本文属于学术随笔,学术味较重,时代感、可读性与针对性相对不足,学生学习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课文有其思想价值,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中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生四种不同境界;体会学者散文思路明晰、内涵丰富、说理简明、语言平实的特点;(2)方法与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探究阅读进行理解,再通过联系现实,深入探讨领会人生不同意义;(3)情感与价值观:促进思考,明白做平常事情也应有精神追求,努力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成为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
3、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作者提出的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难点,品味作者笔下含义隽永的词句,体味其深入浅出、平易流畅的语言艺术。
学情分析:1、知识经验。
中职学生基础薄弱,知识结构零乱、能力水平偏低,高一下半年,阅读、理解、表达能力都有提升;2、技能态度。
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压力与兴趣不高,文学功底不深,涉猎不广;但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有疑必解;3、特点风格。
中职学生思维活跃,富有个性,活泼聪明,自控能力差;钟爱于网络和多媒体,善于质疑思辨。
第一个环节,说教材、学情。
分别是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特点风格。
高教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3课《人生的境界》-精编解析
第一单元(三)人生的境界教给学生信息筛选与利用的方法,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把握文章观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章的内涵,启发学生思索自己的人生境界,树立远大、正确的人生目标。
通过学习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明白身处平凡也应该有精神追求,明白“人人可以为尧舜”,只要认真做好自己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就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采用指导阅读法* 教学过程建议:1.教学中要紧扣“信息的筛选与利用”这一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筛选出每个部分的关键语句,再将这些关键语句整合在一起,从而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
2.要深文浅教,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对文章内容不要纠缠于纯粹哲学理论的讨论,要紧密联系生活,或用生活实例,或用生动故事,或用名人典故,或用名言警句,使抽象的哲学理论变得生动活泼,浅显易懂。
3.对于中职生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深奥和枯燥,不易引起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尽量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 示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学生默读课文,初识文意,勾划自认为重要的内容。
(此一步,旨在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基本的自学能力。
)三、寻章摘句,筛选信息提高筛选信息能力,首先,在阅读之前要有明确的目标;其次,要筛选出文章的基本概念、关键语句、运用的材料,并从中获取信息。
1.教师板书四项学习要点,要求学生逐一找出理解。
一个哲人、二个板块、三个词语、四种境界板书技巧上,先板书一、二、三、四,然后再逐一补充后面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集中学生对问题的注意力。
2.教师引导学生由易到难,逐一完成上面的内容。
一个哲人:了解作者。
两个板块:第1-6自然段可看作第一板块,是对四种境界的简要诠释;第7-11自然段可看作第二板块,深入阐释引领人达到天地境界是哲学的最高成就。
三个词语:觉解(觉悟和理解)入世(投身到社会里)出世(超脱人世)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联系实际,探讨交流1.人生四种境界是根据什么划分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四种境界的内涵。
人生的境界经典分析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哲学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 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 位。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 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 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是第四届全国人 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 协常委。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在哲学思想和 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自成体系。 1982年 被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著有《中 国哲学史》、《贞元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 (三册)、《中国哲学简史》(英文)等。
功利
道德
天地
为什么说“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 规律的学科叫做“伦理学”,为什么把伦理学也说成哲学? 明确:注意下文:“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 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 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这种道德原理,则是哲学的一部分。并不是把伦理学说成 哲学,只是说道德原理也是哲学。 什么是人与宇宙同一?为什么说在人与宇宙的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明确: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也就是他到了理智世界,他的 行为完全符合宇宙规律,达到“人道与天道”合一,人与宇宙合一,也就是中国哲学 所说的“天人合一”。 宇宙是物质的,人与宇宙同一,也就超越了理智。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 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只是由于人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达到天人合 一,也就超越了主观,超越了理智。 怎样理解中国的圣人,中国的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既然向来如此,为什么说 未来的哲学才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明确:既入世而又出世,意思是,既投身到社会里,又能超越人世。这跟宗教不一 样,宗教是一味追求出世,而逃避现实。也不像西方哲学那样,讲究入世而不能超脱 人世。中国的圣人,如孔子孟子,都置身于社会斗争之中,又以天地境界为自己的人 生境界,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是“天民”,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正是既 入世又出世的表现。 这里所说的“未来的哲学”是指世界未来的哲学。作者认为,世界未来的哲学很可 能走中国哲学的方向,这样,中国哲学就可能对世界哲学的重构有所贡献。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教案课题:《人生的境界》教材分析:《人生的境界》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五册第一单元,整个单元学习哲学论文或随笔。
阅读这类文章要善于质疑思辨。
质疑思辨是一种“读思结合”的创造性阅读方法。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在阅读中,应该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作一些思考。
阅读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的过程。
我所讲的《人生的境界》这篇哲学论文语言朴实无华,逻辑清晰,教学中主要通过讲解四种境界及其差异,鼓励学生思考质疑,联系生活理解这四种境界,力图从情感价值观上引导。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知识储备都到达了一定的高度,通过学习和讲解理清文中的思路应该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且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学习能理解哲学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些目的对于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完全可以到达的。
设计理念: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遵守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逻辑严密的哲学随笔,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陶冶情操。
设想通过教师讲解,点拨的方式,在理清全文的基础上,重点理解个别字词和句子的的含义,对本文所阐述的哲学思想在理性和感性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到达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 梳理全文,理清文章思路2 理解重点语句,联系实际思考3 拓展阅读,追求精神境界教学重点:理解语句,联系实际,提高精神境界〔并非一时之功,这些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学难点:对文章中哲学性术语的理解和哲理性语言的理解教学方法:质疑思辨法。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知识点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知识点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知识点1、理清全文思路(1)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老师:你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文章论述的是哲学的任务。
那文章为什么要以《人生的境界》为题呢?(布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
猜测:学生可能阐述的理由不同,但是老师不要提出哪个对哪个错,让学生毫无拘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学生的答案可能有缺陷,但比老师直接说出参考答案来要意义深远得多了。
)。
(2)构造分析(这部分较简单,老师直接用课件展示出来就行了。
)。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的问题,并简要作答,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第2~7节):阐述人生四种不同的境界。
第一层(第2节):概述因每人的觉解程度不同而形成从低到高四个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
第二层(第3~6节):分别阐述什么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第三层(第7节):综合评价人的四种境界。
第三部分(第8~12节):照应第1自然段。
第一层(第8、9节):在明确什么是人生境界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哲学的任务,阐述实现哲学任务的方法,回答哲学任务的问题,指出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们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第二层(第10~12节):中外哲学家对于如何到达天地境界的不同阐述以及由此引出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展望。
老师:从以上可以看出,本文的行文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是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即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进而阐述什么是人生境界,有几个层次、有什么不同,从而更加明确了哲学的崇高任务是教人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于是顺理成章.弛提出如何成为圣人的方法的问题,从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角度来阐述,得出了中国哲学既出世又入世的特征,展望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2、感悟四境界的意义。
老师:结合对四境界的理解,谈谈你对下面文字的认识。
《人生的境界》 (教师中心稿)
《人生的境界》 (教师中心稿)1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湖北省监利县汪桥中学(433318)张见亭--------------------------------------------------------------------------------教学设想程序安排延伸阅读学习卡片备课资料教学设想本篇课文属于学术随笔,学术味较重,时代感、可读性与针对性相对不足,学生学习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课文有其思想价值,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中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
课文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含金量,学习它有助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陶冶。
课文的题目又是“人生的境界”,这对于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三学生来说,也是颇有吸引力的。
特别是关于人生的四种境界说,相信学生在学习中会引起共鸣,产生联想。
基于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展示才智的平台。
这篇课文在教学设计上要把握的原则就是深文浅教,要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具体做法就是,尽可能地抓住课文的紧要处、精彩处与学生的共鸣点、兴奋点相交汇的地方作为教学内容。
教师设置几个通道,使学生透过课文繁难的、深奥的说理处能联系实际,从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实交融起来,这样就有了亲切感,具体感。
披文以人情,不能空泛地分析课文内容,而要引导学生借助于课文语言走进课文,这样就更要选好教学的切人点,点准穴道,实现一穴得气,百穴皆通。
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就要注重让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试图弄清文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的意义,势必要造成少慢差费。
事实上课文中有些东西,需要穷其一生的经历来体验。
因此在深文浅教的原则下,不必花用大量的课时。
教学目标1.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
《人生的境界》解析
关键词“ 觉解‛ 理解 重点把握
‚觉解‛一词文中出现了13次,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 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决定了人生的境界。 请依据下面两个个语句对‚觉解‛作出自己的理解。 (课后第四题) 1、冯友兰说的四重境界分别是哪四重? 1……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 ,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自然境界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4段) 功利境界 2 ……他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做他 道德境界 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5 段) 天地境界 可以具体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 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觉解指数高低
重点梳理
难点突破
* 功利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 他们做事情是为自己 ** 为什么要说‚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 的人‛? 利已同时可能有利于别人 *** 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一个为自己,一个为社会
回主页
重点梳理
难点突破
什么是天地境界?
“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 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 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 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 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 地境界。‛
觉解 ——就是自觉(觉悟)、了解(理解)的意思, 2、四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四种境界?
自然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 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对于他所做的事情,可能并无觉 解,或者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 意义,或很少意义。 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 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 事情,其后果可能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 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道德境界――还有一种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 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 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回主页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句子赏析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句子赏析1. 赏析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类做事的意义本是客观存在的,有功利的意义,有道德的意义,有天地的意义。
但是人们觉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觉解了,就处于觉悟状态;不觉解,就处于“无明状态”。
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最低的是自然境界。
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往上是功利境界。
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也就是利己的意义。
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
再往上是道德境界。
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
最高的是天地境界,也叫哲学境界。
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地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
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世界未来的哲学要满足人类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2. 《人生》勃兰兑斯句子赏析这篇散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zd对生命的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高塔”等四种情景纯属虚拟,是为说理而设置的,也就是说课文寓深刻的道理于一系版列形象之中,夹叙夹议,而不是空发议论,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鼓舞。
勃兰兑斯在这篇散文的开篇,就对人生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一百级。
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20级或是第63级,或是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的某一级一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人生的境界》分析
第二部分(第7—10自然段):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 提高人生境界的。
二步曲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活水源头来。
(
合作探究、明其精义)
合作探究、明其精义
问题1:文中是如何定义这四种人生境界的。请 结合实例谈谈你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
问题2:作者是如何评价这四种人生境界的?
问题3: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哲学是如何提高人的 人生境界的
冯友兰
授课人: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党利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神实质 能力目标:联系现实做出人生境界的价值判断。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境界,树立健康、 远大的人生理想。 学习重点:联系现实做出人生境界的价值判断 学习难点:深入理解文中所阐述的人生四境 界,把握文章精神实质。
谢谢指导
心 灵 鸡 汤
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 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 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 的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 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 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 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
例: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
• 3、请解读下文中的人生境界。 (1)达尔文从小就喜欢看草间的昆虫, 据说有一次,他曾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一看 就是几个小时,后来达尔文成为生物学家之后 还长期地观察昆虫,研究着生物世界。 • (2)有人问三个泥水匠在干什么,第一个 答道‚在挣钱‛,第个答道‚在建造一幢漂亮 的大楼‛,第三个答道:‚在给人们建造一个 舒适的家‛。 • (3)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 曰:“止,楚人失之, 楚人得之 , 又何求之 ! ” 孔子闻之曰 : “去其‘楚’而可矣。‛老聃闻 之曰:“去其‘人’而可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明其精义
人生境界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觉解程度 最低 较低 做事动机
顺着本能或 社会风俗习惯 利己的
做事意义
没有意义 或很少意义 有对己的
功利意义
较高 最高
为了社会 的利益 为了全宇宙
有道德
的意义
有超道德的
天地境界
的利益
价值和意义
辩证看待:‚正其义不谋其利‛ 事例: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捡到一些钱 物,交到了警察局,并按要求做了登记。结果过了 几天,失主登门造访,表示谢意之后,拿出一些钱 给这个留学生。留学生一想,拾金不昧,怎么能收 呢。坚决不肯。最后,失主告诉他,如果你不收这 钱,自己就无法从警察局里领出失物,因为按规定, 失主必须拿出丢失财物一定比例的金额给捡到东西 的人作为报酬。大家想一想,日本人为什么要这么 做?日本人是怎么来看待义利之间的关系的? 日本人这么做有没有道理?
初读课文、 观其大略
天地境界 道德境界
人生的境界 觉 解
觉
解功利Biblioteka 界自然境界哲学的任务
初读课文、观其大略
第一部分(第1—6段):阐述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1、 揭示人生境界的含义及等级。(总)
2—5、分别阐述人生的四种境界。 (分)
6、总结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及价值,分析他们存在差异的 原因。 (总)
‚人心无私天地宽‛我们固然赞成,但同时我们也要明 白:健康的自私最后一定会走向利他。正常的社会状态中 ‚自己快乐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尽我的能力给别人带去 快乐‛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我们就是应该先把自己照 顾好,不给别人添麻烦,然后再去照顾别人。但是特殊情 况中,‚小我‛就要服从‚大我‛。
• 随堂检测:
点拨:拾到财物是行义,收取一定的报酬是谋利,日本人
认为义与利并不矛盾,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一个行义之人,理应得到一定的利,只有这样,大家才 能争着去行义。因为大部分人处在功利境界,做事情是从 自己出发的。如果一味地弘扬义,没有给利留足空间,必 须会导致好事无人做,行义之人很少,社会反而会缺乏道 德。
【预习评价】
1.填空。 《人生的境界》是著名哲学家 他认为人生的境界从低到高依次有自然境 界、 、 和 2.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意思。 觉解 天民 无明 正其义不谋其利 3.学生生成问题。
的作品,
组成。
一步曲: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初读课文、观其大略)
初读课文、观其大略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本文的 关健词。 (十个词以内) 2、根据关键词归纳本文探讨了几个问题。 3、概括文章的大意、理清思路。
人 生 的 境 界
冯友兰
授课人: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党利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神实质 能力目标:联系现实做出人生境界的价值判断。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境界,树立健康、 远大的人生理想。 学习重点:联系现实做出人生境界的价值判断 学习难点:深入理解文中所阐述的人生四境 界,把握文章精神实质。
第二部分(第7—10自然段):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 提高人生境界的。
二步曲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活水源头来。
(
合作探究、明其精义)
合作探究、明其精义
问题1:文中是如何定义这四种人生境界的。请 结合实例谈谈你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
问题2:作者是如何评价这四种人生境界的?
问题3: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哲学是如何提高人的 人生境界的
心 灵 鸡 汤
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 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 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 的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 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 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 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
例: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
• 3、请解读下文中的人生境界。 (1)达尔文从小就喜欢看草间的昆虫, 据说有一次,他曾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一看 就是几个小时,后来达尔文成为生物学家之后 还长期地观察昆虫,研究着生物世界。 • (2)有人问三个泥水匠在干什么,第一个 答道‚在挣钱‛,第个答道‚在建造一幢漂亮 的大楼‛,第三个答道:‚在给人们建造一个 舒适的家‛。 • (3)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 曰:“止,楚人失之, 楚人得之 , 又何求之 ! ” 孔子闻之曰 : “去其‘楚’而可矣。‛老聃闻 之曰:“去其‘人’而可矣。‛
榜样指引
•
4)、郑培民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
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这 种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的做法,是一
• 种
的人生境界。 5)、陈忠和把自己面对人生不幸坎坷的生活态度融入到体
育事业中,引导女排如何面对人生荣辱,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体
是一种 的人生境界。
育的魅力,这种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却总能面带微笑的表现,
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心 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灵 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鸡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汤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林觉民 为天下人谋永福 高耀洁 但愿人皆康健,何妨我独贫 鲁迅
1、判断我的境界。 A、渴了就喝水,冷了就穿衣。 B、我不但要喝水,还要喝纯净水,矿泉 水,因为能治病,起码保健。 C、我渴了,就要喝水,喝水可以确保健康,身体 健康了就能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 D、我现在接着喝水。我已经意识到了水是 身体 的组成部分,而人是自然、宇宙的一部 分,和其光,同其尘,我喝水是因为渴,因 为我必须顺应自然,与自然宇宙一体。
三步曲: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以致用、提升境界
榜样指引
例: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述,留一部经典巨 著给后人,这种身陷逆境却有所作为的举动,是一种 奋 发 的人生境界。 1)、雷锋位居平凡,乐于助人,献一生春风温暖 人间,这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 去的行为,是一种 的人生境界。 2)、徐本禹只身离家,义务支教,让一群乡村孩 子沐浴春风雨露,这种身处贫寒却施爱于人的做法, 是一种 的人生境界。 3)、张荣锁带领群众,悬崖修路,为深山百姓谋 利造福,这种放弃舒适,捐献家产视村民为父母的行 为,是一种 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