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

合集下载

护士在母婴同室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护士在母婴同室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护士在母婴同室管理中的作用探讨护士在母婴同室管理中的作用探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采用母婴同室管理模式,这一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产房、妇产科、儿科等医疗领域。

母婴同室是指母亲和新生儿在同一个房间中接受医护人员的全面护理。

母婴同室管理模式的主要优势包括促进母爱的产生、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指数、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因新生儿产生的抑郁症。

而在母婴同室管理中,护士不仅起到了重要的护理作用,也是安全监测和技术操作的专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教育、支持和提供信息的功能。

首先,护士在母婴同室中的首要职责是进行产后的全面监护和护理。

母婴同室模式下,产妇和新生儿共享同一个空间,医护人员也在同一个空间内进行监护和管理,这需要护士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熟悉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生理特点和医疗器械的使用设备等,能够迅速有效地反应和处理各种状况和特殊情况,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急救和护理服务,确保人身安全。

护士会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对母亲进行分娩及术后创面护理、阴道止血、乳房护理、会阴护理、产后项目安排等操作;对新生儿进行新生儿评估、臍帶护理、黄疸监测等操作,给母亲和新生儿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和关注,提供专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以便于母亲在未来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和新生儿。

其次,在母婴同室模式下,护士可以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和解读。

作为医护人员中的知识沟通者,护士在母婴同室模式下既承担着中介交流的角色,也承担着直接传递信息的角色。

护士会向母亲分享产前常考虑到的健康问题、分娩信息、母乳喂养问题、生活背景等话题进行沟通;帮助产妇了解有关新生儿体重、喂养次数和便便情况等信息以及讲解医生对于孩子身体各部位的不同检查,以便于母亲了解自己和新生儿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应对计划,同时,也加强了护士与病人的交流,为建立良好的关系打下基础。

最后,护士还可以为母婴同室中的产妇提供各种各样的情感支持和帮助。

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分析

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分析

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09-18T07:01:32.761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6期作者:兰飞燕刘香[导读] 目的:新生儿身体抵抗力不足,皮肤过于娇嫩,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因此新生儿护理意义重大,此次就针对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方面进行探究。

方法:本次主要从科室选入部分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共有102例,根据电脑软件随机分组,一部分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兰飞燕刘香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摘要:目的:新生儿身体抵抗力不足,皮肤过于娇嫩,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因此新生儿护理意义重大,此次就针对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方面进行探究。

方法:本次主要从科室选入部分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共有102例,根据电脑软件随机分组,一部分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其他新生儿为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干预,第一类对照组新生儿实行,第二类为观察组新生儿运用,针对新生儿护理后满意程度、护理新生儿能力、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结果:护理行为、新生儿自身等各方面因素都可导致其出现不适症状,此次针对新生儿有无发生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居多;良好的护理能够促进新生儿各方面的成长,此次就护理新生儿能力方面调查,观察组各项表现更优;医院科室运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满意程度调查,对照组有部分产妇对此次护理方案表示不满意,有对比性(P<0.05)。

结论:此次研究表现,新生儿护理期间,给予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干预能够为新生儿提供更好的照护,促进其健康成长,该护理模式得到很多产妇的认可。

关键词: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前言新生儿较为特殊,因为刚从母体中出生,身体机能、器官还尚不成熟,如果不能在该阶段给予细致的护理干预,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各类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死亡。

人们文化水平逐渐提升,对生活质量要求颇高,特别是非常关注医院的医疗服务,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诊疗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生儿护理显的十分关键,当前临床上新生儿护理中主要运用母婴同室护理,旨在将产妇及新生儿安排在一个病房当中,对母婴进行同步护理干预。

母婴同室集中式护理宣教的探讨

母婴同室集中式护理宣教的探讨
式, 根据科室 具体情 况 , 采取有效的路径 , 取得 了一定 的成效 。具 体介绍如下 :
措施。⑥产 后第 3 : 天 给予产后 避孕的相关指导; 告知产妇什么是恶
露、 各种恶露应持续多长 时间, 出院后在 饮食 、 个人卫生 等方面的注
意事 项 。
针对不 同孕产妇 的具体情况 , 婴同室病房的护士每天利用 3 母 O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服务过程 中, 因服务失误或过失 而使 病人 不 的机体 组织 、 生理功能 、 心理健康 受到损害 , 甚至发生 残疾或死 亡。 护理安全是反 映护理质量 的重要标 志 , 是保证病人得到 良好护理和 优质服务 的基础 。门诊输 液室作为医 院的” 口之 窗 口”患者 流动 窗 ,
医学信息 2 1 年 1 月第 2 卷第 1 期 M d a l o a 0 . 0. 0 0 V 12 . 0 1 00 1 3 1 e i ln r tn N v 2 1 . 0 3 N . c fm i . 1
母 婴 同室集 中式护 理宣 教 的探 讨
张建梅
( 云港 第二 人 民 医院 , 苏 连 云港 2 2 0 ) 连 江 2 06 母婴同室护理健康宣教是指在住院期间实行 2 小时母婴同室 , 4
编 辑 , 兰 雅
门诊输液室输液存在 的护理安全 问题及对策
朱 小 英
( 文成 县 人 民 医院 , 江 文成 3 5 0 ) 浙 2 3 0
摘 要 : 着 医 疗体 制改 革 的深 入 , 随 门诊 输 液 已成 为 医 师和 患者 选 择 最 为 广 泛 的 治 疗 方 法之 一 。 具 有 简 单 、 济 的特 性 , 其 成 为 临床 疾病 中 最 因 经 使
1 . 2护士业务知识 掌握不够 由于现在药物 品种 繁多 ,新 药频 出, 短

浅谈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体会

浅谈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体会

浅谈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体会[摘要] 我医院开展母婴同室已来,通过不断的摸索与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和完善,并归纳提炼出共同参入式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与预见性母婴同室产妇护理指导,从而增加了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关键词:母婴同室;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35-02母婴同室是指孕妇产后和婴儿24h同室休养。

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婴的身体健康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与否。

现将我科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探讨如下。

1做法和所取行的成效1.1 护理以宣传为主:母乳喂养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由于现在少数产妇为了自身形体美而放弃哺乳,或受奶粉销售商的影响,整个社会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

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后,取消了婴儿室,禁止使用奶粉、奶瓶、奶头及各种奶的代制品,为了让产妇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正确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我科在产前检查进做好孕妇及家庭的母乳喂养宣教,并对产后的产妇进行指导[1]。

1.1.1建立责任护士,指导母乳喂养;在母婴同室病区建立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姿势,如何增加母乳分泌,使产妇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帮助奶胀的产妇挤奶,回收入奶库,改按时哺乳为按需哺乳,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痛苦。

并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新生儿的常规护理,巡查病房有无奶粉、奶瓶等,责任护士还定时放母乳喂养录像给家属及孕妇们看,并做好记录。

自从建立责任护士以来,我科实行母婴同室率为100%,按需哺乳率为100%,母乳喂养室为100%,新生儿住院用奶瓶率为0。

1.1.2定期护理查房:护士长及责任护理组长每周进行护理查房,认真分析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了解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的程度,检查护士在执行母乳喂养工作落实的情况,做到奖惩分明。

1.2加强护理1.2.1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及自身素质:为了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我科重视知识更新,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是护理工作的新课题,我科对所有产科医护人员进行脱产学习母乳喂养知识,进行理论培训,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体会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体会

6 3 6 4 0 0四 川 平 昌县 妇 幼 保 健 院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O 5. 3 0 o
班护士亲 自护送到新生儿科 , 与儿科 护士
母 婴 同室 是 指 母 亲 和婴 儿 每 天 2 4小
结 果
录, 加 强对细节 的管理 , 确保 护理 工作 全
面到 位。 结果 : 1 1 3 2例 新 生 儿 母 婴 同 室
得 到 了较 好 的 护 理 , 无 医院 感 染及 并发 症
的发生 , 无丢 失新 生儿现 象发 生 , 所有 产
妇 及 家属 无 医疗 纠 纷 发 生 , 均满意 出院。
护 理 论著
c 秘 | 蕺 s 蠢 c 0 M M U N { Y 0 ( ) c T 0 R s
母 婴 同 室新 生 儿 护理 体 会 Fra bibliotek陈 琴
Ke y wo r d s ma t e r n a l a n d c h i l d i n t h e s a me
致地观察与护理新生儿和产妇 , 有 助于及 时发现问题 , 解 决 问题 , 重点 观察 新生 儿 的体温 、 脐带 , 教会产妇如何哺乳 , 通 过监 控教育 , 提高 了产妇对喂养安全知识 的理 解, 增强 了新生儿 护理 知识 。另外 , 通 过 护理 , 也对 护理人 员提 出了更 高要 求 , 要 求护理人员要 全面 的产科 知识 和新 生儿 护理经验 , 要 有较 强 的责任 心和爱 心 , 指 导每一位产妇及新生儿 , 才 能 做 好母 婴 新 生儿 同室的护理 , 提 高护理质量。

母婴同室的护理体会

母婴同室的护理体会
信任 。
关 键 词 : 母 婴 同室
护 理
中图分类号:R 7 43
文献标 识码 :B
物。
文章编号:10 - 4 4( 0 0 10 2- 1 0 4 7 8 2 1 )1 —2 9 0
母婴同室是指孕妇产后和婴儿 2 h同室休养。 4 护理 工作 的
好 坏 直接 关 系 到母 婴 的 身 体 健康 和 母 乳 喂养 的成 功 与 否 。 将 现 我 科 母婴 同室 的护 理 体 会 浅 淡如 下 。 1 母 婴 同室 的好 处 11 提 高 母 乳 喂 养 率 母 婴 同 室 可 以 让 妈 妈 同时 哺 乳 与 .
3 经 常 巡 视 病 房 ,了解 婴 儿 吸 吮能 力 、次 数 、乳 母哺 . 4
休息 ,有利于早吸吮、勤吸吮 ,按需哺乳,还可 以促进乳汁分
泌 ,保 持 足 够 的母 乳 。 1 提高护理质量 . 2 每 天 医务 人 员对 新 生儿 的护 理 、喂
水、换尿布 以及具体育儿常识的宣教 可以共 同进行, 母亲可 以
护理,有助于异常情况的发现。加强对产妇及家属喂养安全、日 常护理等方面的宣教指导, 使其掌握观察、 护理喂养婴儿的要点,
做 到 正确 护理新 生 儿,达 到新 生儿健 康 安全 的效 果 。 母 婴 同 室 的应 用 是 护 士对 病 人 的 心 理 、 理 、 生 文化 水 平 和
24 密切观 察婴儿 一般 状况 .
21 0 0年 l 1月 学术版 下半月 总第 2 1 2期
Cl a a l Hel i n  ̄

临床护理 ・
母婴同室的护理体会
林 晓 岚
( 南京军 区福 州总医院第一 附属 医院妇儿科 3 10 ) 5 10 [ 要] 自 19 年 至今 开展母婴 同室已有 1 摘 94 6年时间,通过 不断的摸 索与与研 究,对存在的 问题 进行 了整改和完善 。并归 纳提 炼 出共同参入 式母婴 同室婴 儿护理 与预见性母婴 同室产妇护理指导 ,从 而增加 了产妇的 自我保健 意识和 对医护人员的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效果观察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效果观察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效果观察作者:齐娟来源:《医学信息》2017年第11期摘要:目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共同参与式的护理模式,对两组的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角色适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的对比分析,观察组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角色适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式新生儿是特殊的群体,其生长器官以及免疫系统发展并不完善,可能很微小的护理失误就会对新生儿产生致命的影响[1]。

因此,作为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明确儿科护理的内容,还需要探究新的新生儿护理模式。

共同参与式是当前医院发展的新的医患关系模式,患者与医生有几乎平等的权利和地位,相互配合,有助于医患间的沟通,消除彼此间的矛盾与隔阂,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0例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产妇中,年龄20~28岁,平均年龄(23.8±1.4)岁,有37例产妇剖宫产,23例产妇阴道分娩,新生儿的体质量3.0~4.0 kg,平均(3.5±0.6)kg。

观察组产妇中,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4.6±1.7)岁,有38例产妇剖宫产,22例产妇阴道分娩,新生儿的体质量2.9~4.2 kg,平均(3.4±0.4)kg。

对比两组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方式。

主要是护理人员独立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脐部护理、更换尿布、口腔护理、眼部护理,产妇和家属不参与其中。

新生儿护理科研课题题目大全

新生儿护理科研课题题目大全

新生儿护理科研课题题目大全1、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2、偱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3、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管理的难点及对策4、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分析5、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改良后表格式新生儿护理记录单效果观察7、浅议中医对婴儿护理方法的科学性8、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9、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记录的缺陷及防范对策10、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回顾性分析11、孕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在加强母婴床旁护理临床效果中的作用12、综合疼痛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3、孕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现状14、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15、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16、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7、微信公众平台在新生儿护理知识宣传中的作用18、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19、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20、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二、新生儿护理毕业论文题目推荐:1、先天性肛门闭锁围术期新生儿护理2、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的宣教体会3、自制情景视频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4、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5、新生儿护理综述6、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7、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8、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9、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应用价值10、母爱替代护理法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探究11、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12、Orem自理模式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3、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4、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15、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模式分析16、母婴同室病房中新生儿护理体会17、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研究18、新生儿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19、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20、新生儿护理中优质护理管理的运用效果观察三、大学新生儿护理论文题目大全集:1、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分析与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2、风险管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3、重症新生儿护理对护士素质的要求4、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其新生儿护理体会5、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产科护理质量体系中应用效果6、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7、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8、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9、围产期窒息新生儿护理体位的初步研究10、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体会11、浅谈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12、育儿健康教育与新生儿护理13、针对性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的认知干预14、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5、产后访视常见新生儿护理问题及对策16、家庭访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7、游泳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8、"全合一"静脉营养液在高危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9、电话回访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20、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四、最新新生儿护理论文选题参考:1、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2、新生儿护理技术3、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4、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5、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6、产科新生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7、表格式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8、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9、微量输液泵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体会10、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1、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2、婴儿护理室医院感染管理13、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14、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15、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16、HIV阳性产妇分娩期及新生儿护理的研究进展17、产妇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专题讲座的效果18、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19、新生儿护理中抚触的应用方法20、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五、大学生优秀新生儿护理论文题目:1、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2、实用新生儿护理3、113例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情况调查4、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5、浅议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6、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7、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分析与健康教育效果评价8、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137例流动人口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与需求情况调查10、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的应用11、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12、表格式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设计和应用13、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14、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5、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16、家属参与孕期训练对初产妇分娩、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17、新生儿护理安全的防范与对策18、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探讨19、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20、健康教育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以下是新生儿护理方向论文题目,看了后定能知晓新生儿护理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等相关写作技巧.新生儿护理范文1、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参考新生儿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新生儿护理论文摘要怎么写新生儿护理论文摘要范文参考4、新生儿护理论文提纲新生儿护理论文大纲如何写5、新生儿护理类论文参考文献新生儿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母婴同室的护理

母婴同室的护理

母婴同室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入院护理热情接待入院产妇和新生儿
2、环境适宜提供舒适、安静、安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每对母婴床面积>6 ㎡,婴儿有独立床单位。

二、护理措施
1、母亲和婴儿同居一室,每天婴儿治疗、沐浴时母亲分离时间不超过 1 小时。

2、鼓励早吸吮,给予早吸吮,鼓励母亲喂养,建立母亲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宣教产褥期自我护理知识:指导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完成角色转变,适应新的家庭生活;告知新生儿护理知识,传授照顾新生儿的方法。

2、日常护理告知新生儿护理技巧,如尿裤更换,脐带护理、婴儿更衣等,并提供生活帮助,帮助母亲顺利由孕期向哺乳期过渡,减少角色转换带来的心理不适。

四、注意事项
1、安全管理加强巡视,保障婴儿安全,严格执行婴儿治疗、沐浴时医护患交接制度。

2、预防感染严格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病房探视制度,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产科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的探讨

产科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的探讨

理杂 志, 2 0 1 0 , l O ( 5 ) : 3 o 5 — 3 0 7 . [ 8 】 余 江, 徐 剑诚, 王振 维. 风险管 理理 论在 医院 的应 用和发展 趋势 [ J ] _
重庆 医药, 2 0 1 0 , 3 9 ( 1 0 ) : 1 3 1 0 — 1 3 1 6 .
产 妇 ,年龄 1 8  ̄ 4 5 岁 ,平 均年龄约2 4 岁 ,剖 官产2 2 0 例 ,阴道 分娩 1 6 0
例 ,住 院天数3 - 8 d ,平均住 院 日5 . 6 d ,3 8 0 例婴儿 中,男婴2 0 3 例 ,女 婴1 7 7 例体 质量 为2 . 6 . 4 k g , 平 均体质量 3 . 2 k g ,所有人选产妇均 无合
产科母婴 同室护理新模 式的探讨
杨 雪娇 蔡岱 青
( 广东汕头潮南 民生医 院产科 ,广东 汕头 5 1 5 0 4 1 )
【 摘要】目的 探讨母婴 同室护理新模 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 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 院产科分娩的产妇 3 8 0 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 9 0例 。对 照 组实 施传 统的护 理模 式 ,观 察组 采 用新 的护理 模 式 ,选派 专科知 识 丰 富 ,素 质 高 ,善 于 沟通 的高级护 理人 员经过 标 准化职 业
培训 后承扭 此项 工作 。新 生 几的一 切护理 均 在母 亲床 旁进行 ,责 任护 士对 产妇 及 家属一 对一 的讲 述和操 作 演示 ,邀请 产妇 及 家属参 与共 同 操作 并 及 时给 予指 导 ,对 未掌握 内容 者进 行 强化 训练 ,直 至产 妇 及 家属基 本掌握 。比较 2组对新 生 儿护理技 能掌握 情 况。结 果 观 察 组产 妇 对新 生 儿护 理 技 能掌握 情 况 明显 好 于对 照组 。结 论 母 婴 同室 护理 新模 式能有 效 的提 高新 生 儿护 理质 量 , 它有利 于产 妇早 日恢 复健康 , 促进 新 生 儿健康 成 长 ,也 有利 于护理 人 员综合 素质 的提 高。 【 关键 词 】新 护理 模 式 ;产 科护 理 ;临床应 用 中 图分类 号 :R 4 7 3 . 7 1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0 6 - 0 2 3 1 - 0 2

母婴同室工作总结

母婴同室工作总结

母婴同室工作总结母婴同室工作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将新生儿与其母亲放在同一房间内,以便母亲能够更好地照顾和关爱自己的宝宝。

这种工作模式已经在许多医疗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母婴同室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关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母婴同室工作进行总结,探讨其优点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母婴同室工作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母亲和宝宝能够在同一房间内互相陪伴,这有利于母亲更好地了解宝宝的需求,并及时给予关爱和护理。

此外,母婴同室工作也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母亲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哺乳,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吸收营养。

另外,母婴同室工作也有利于减少母婴分离带来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母婴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情感联系。

然而,母婴同室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技能和知识,以便更好地协助产妇和新生儿。

其次,医疗机构需要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以确保母亲和宝宝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和关爱。

此外,母婴同室工作也需要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以便更好地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在未来,母婴同室工作有望得到更好的发展。

医疗机构可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此外,医疗机构还可以加大对母婴同室工作的投入,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以确保母亲和宝宝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和关爱。

另外,医疗机构还可以加强对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帮助更多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促进母婴健康发展。

总之,母婴同室工作是一种有利于母婴健康发展的工作模式,它能够促进母亲和宝宝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利于母乳喂养,并能够减少母婴分离带来的心理压力。

在未来,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母婴同室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母婴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儿科母婴同室的护理

浅谈儿科母婴同室的护理

浅谈儿科母婴同室的护理来源:磁铁 1母乳喂养哺乳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

母婴同室能提高母乳喂养率,利于增强母婴的身心健康,母乳是婴儿的理想食品,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吸收,含有各种抗体,增加婴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4h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因此儿科护理人员既担负着对患儿的观察与护理,又要与产妇及家属协调配合好,通过对母婴同室的护理,找出护理问题的关键,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患儿得以尽快健康出院。

1临床资料我院于1995年3月创建爱婴医院,儿科病房设40张床位,其中母婴同室2室4张床位,收住新生儿256例,其中初产妇占97%,产妇有自理能力,身体健康,无喂养禁忌症,患儿日龄小于28d,不包括重症监护患儿。

两个母婴同室病房靠近护士办公室,每室使用面积约20cm2,内设两张母亲床,两张婴儿床,室内有空调、电视机、微波炉、冰箱、写字台、窗帘花色淡粉协调,创造一个温馨的治疗环境。

2护理措施2.1对病区责任护士的要求,患儿入院后,母婴同室的责任护士应选择有高度责任心,服务热情、专业经验丰富、技术操作精湛的业务骨干。

责任护士主动较少病室的设置、使用方法和病区的环境,以及各级主管大夫的姓名,医护人员语言要温和,对家属要态度友善、随和,使他们产生一种信任感,感到护士和蔼可亲,体贴入微,减少患儿入院后家属焦虑和不安的心情,要让患儿家属从心理上接纳护理人员,为健康良好护患关系打基础。

2.2对产妇的护理,产妇多为初产妇,缺乏育儿知识,往往担心患儿的安全,有时对患儿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感到紧张和害怕,甚至对患儿不敢去护理,如换尿布、打包、婴儿换衣服等。

对没有进入母亲角色的产妇,我们通过与产妇交谈,向产妇介绍有关新生儿的生理常识,如生理性黄疸出现及消退的时间、生理性的体重下降,饥饿啼哭等,又如哺乳的姿势及时间,哺乳完后要轻拍背排气可防止溢乳,要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预防呛咳及窒息的发生。

发放一些医院印制的健康教育资料,周围墙壁上张贴有文字说明的图画,在给患儿的护理过程中,使产妇成为护士的助手。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共同参与护理模式探讨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共同参与护理模式探讨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共同参与护理模式探讨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母婴保健工作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领域之一。

新生儿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对于新生儿的护理尤为重要。

在传统观念中,婴儿护理主要由母亲来完成,而父亲的角色通常局限于提供物质支持和间接参与。

随着家庭观念的转变和科学护理理念的提倡,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探讨和实践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共同参与护理模式。

本文将围绕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探讨父母共同参与护理的意义、优势和实施方式,以期为相关家庭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意义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指的是将新生儿和母亲一同住在同一房间,并由母亲和其它成员(如丈夫、家庭成员等)共同参与新生儿的护理。

这种护理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母子情感的交流和联接,更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一方面,母婴同室可以满足新生儿对母亲的依赖需求,有助于新生儿尽快地适应外界环境;共同护理模式可以提高父母对新生儿健康的关注,增强家庭的凝聚力,有益于家庭和谐稳定的形成。

二、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优势1. 促进母子亲子情感的发展母婴同室护理可以促进母亲和新生儿之间的亲子情感发展。

母亲通过亲自照顾和抚养新生儿,可以增加自己对孩子的情感投入,加深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有利于母亲产后情绪调节和恢复。

对于新生儿而言,与母亲亲密接触和交流有助于满足其渴望被爱的需求,有利于新生儿的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

2. 提高新生儿的康复率和生存率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母亲可以更及时地识别和解决新生儿的生理和行为需求。

父母共同参与新生儿的护理可以更全面地关注新生儿的生活和生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前干预,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3. 增强家庭凝聚力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父母可以共同参与新生儿的护理,增进对孩子的了解和关爱,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父母共同参与护理可以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形成亲情、信任、理解和尊重等家庭良好亲子关系价值观,有利于家庭和谐稳定的形成。

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探讨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安全管理[关键词] 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护理[中图分类号] r135.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96-01自1992年我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我们深深体会到母婴同室是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措施,同时能增进母子感情,有利于新生儿心理和智能的发育,促进母亲产后康复。

但由于母婴同室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客观上存在安全隐患及护理风险。

因此如何做好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安全管理,是我们必须重视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四年来,我科通过总结近年来院内、外母婴同室所发生的婴儿不安全事件,分析相关因素,识别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采取风险管理对策,制定了防范措施,控制了风险事件的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

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科是2006年我们医院新增设的母婴同室病房。

现有护理人员12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3人,护士4人。

共有产妇床位44张。

其中有5张床位是作为惠民病房,专门收住贫困产妇,相对文化层次较低,管理上有一定难度。

2006年9月至2010年8月,我科共收住产妇7250人,新生儿6850人,其中男婴3540人,女婴3310人,胎龄 34-43 周 ,体重1800-4650g,apgar 评分8-10分,早产儿入母婴同室时均未见明显异常,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生。

2 护理风险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有:(1)新生儿窒息: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不当造成呛水或呛奶;母婴同床同被,母亲的身体或过厚的被子压住新生儿,其无力反抗;夜间母亲躺着喂奶睡着时乳房堵住新生儿口鼻;新生儿卧位不当,导致呕吐物返吸进入气管等。

(2)新生儿烫伤、摔伤:烫伤多数与洗浴时水温过高或不稳定有关,我院曾发生一例因为热水器水温调控不当而造成婴儿手臂皮肤一度烫伤的事件,由于处理及时,未对婴儿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摔伤多与母婴同床未拉好床栏有关。

母婴同室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

母婴同室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

社会认知的提升与参与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社区活动、教育讲座等,向公众 普及母婴同室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对母婴同室 的认知和支持。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母婴同室的实施过程,提供必要的 支持和帮助,共同促进母婴健康和亲密关系的建立。
社区合作
与社区合作开展母婴同室的相关活动,如健康讲座、亲子 活动等,增强社区对新妈妈和宝宝的关注和支持。
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产科医生
确保产科医生接受关于母婴同室 的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了 解并指导新妈妈如何与宝宝建立
亲密关系。
护士和助产士
对负责母婴同室的护士和助产士 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 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儿童保健专家
儿童保健专家在母婴同室实施过 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可以 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新 妈妈解决与宝宝相处中遇到的问
母婴同室的重要性与实施方 法
汇报时间:
目录
• 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 母婴同室的实施方法 • 母婴同室的具体操作流程 • 母婴同室的注意事项 • 母婴同室的建议与展望
01
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增进母子情感
01
建立亲密关系
母婴同室有助于建立新生儿与 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促进情
感交流和依恋发展。
02
提高安全感
THANKS
新生儿在母亲身边时更容易感 到安全和放松,有助于减轻焦
虑和促进睡眠。
03
促进亲子互动
母婴同室有助于母亲更好地了 解婴儿的需求和反应,及时响
应并建立更好的亲子互动。
提高婴儿的免疫力
01
增强免疫力
02

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

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

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摘要】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出生后7天内的新生儿称之为早期新生儿。

由于产后七天是产妇产后在病房观察和治疗的时期,所以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人员在护理产妇的同时也承担着护理新生儿的重任,以下是笔者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1、病室的环境和对护理人员的要求1.1 室内的环境新生儿免疫防御系统尚不成熟,抵抗力较差,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同时,也应严格控制病房陪护,否则既影响产妇的休息,也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威胁。

1.2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每个新生儿前均应认真洗手;若护理人员有急性呼吸道疾病,发热、皮肤感染,急性单纯疱疹,胃肠炎等均不宜从事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2、体温护理新生儿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少,其体温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

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体温可下降2.5度,如环境适中,体温可逐渐回升。

在寒冷季节,特别是早产儿,应加强体温的护理,否则严重时可能发生新生儿硬肿症,危及生命。

此外,新生儿包裹过于严实,穿着衣物过多造成体温过高,也可以引起脱水甚至惊厥。

3、皮肤的护理新生儿汗腺功能不完善,加上皮肤比较娇嫩,如护理不当,易产生痱子、红臀甚至脓包疮,此时应用温水清洁皮肤,脓疮表面可给与金霉素外涂,效果较佳,新生儿出生头几天皮肤上可能会产生红斑,红斑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色为鲜红,分布全身,以头面部和躯干为主,可能与外界的空气、水、穿着衣物有关,一般几天后自然消失。

护理时应加强对衣物、尿布的烫洗,衣服、包被应放在太阳下暴晒,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4、粘膜的护理新生儿硬腭中线两旁的上皮珠和齿龈上的牙龈粟粒点是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蓄积而成,出生数周后自然消失。

由于新生儿口腔黏膜血管丰富,应告知家长切勿挑破以防感染。

5、呼吸系统的护理新生儿的肋间肌较弱,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

正常新生儿可有呼吸节律不齐。

新生儿的颈椎弯曲尚未形成,故新生儿在睡眠时不宜垫枕头,否则新生儿正常的气道被人为的弯曲可造成缺氧。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的应用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的应用

3 5O ・
CH I NESE U RSI G N N RESEA RCH Fe r r 2 9 Vo1. 3 N o 2A b ua y, 00 2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共同参 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 婴 儿护 理 中 的应 用
n r ig u sn mo eI or n a t c e f r t d f if n s ar o di ec
i e S c a O0 n e。 i hu n 61 31 Chi ) na
1 2 2 3 护 士 服 务满 意 度 判 断 标 准 对 护 士 服 务 满 意 或 较 为 ... 满意者为满意 ; 护士服务不满意或认为一般者为不满意 。 对 12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表 1 见 )
喂 养 、 泄 、 眠 和 清 洁 , 肯将 新 生 儿 的 护 理 假 手 于 人 , 至 焦 排 睡 不 甚 虑 ; 亲 角 色 缺 如 : 妇 没 有 进 入 母 亲 角 色 , 有 清 楚 认 识 母 亲 母 产 没
产 过 Ap i a i O c m mO p tci a i n pl ton c f O n ari p to 角 色 行 为 强 化 : 妇 过 分 看 重 自己 的 母 亲 角 色 , 分 担 心婴 儿 的
不适应 。

曼, 马成玲
L a g M a M a C e g i g( a e n l n i r n’ i n n, h n l n M tr a a d Ch l e S d
He lh a t Hos t l f pia o Che ngd Ciy f c a Pr — u t o Sihu n ov
文 章 编 号 :0 9 6 9 ( 0 9 2 0 5 — 2 10 — 4 3 2 0 ) A一 3 0 0

母婴同室的护理需求探讨

母婴同室的护理需求探讨

胎 儿娩 出后 , 环境发 生了 巨大改变 , 各器官 其 且
及 保 持 在 2 —4 , 对 湿 度 保 持 在 6 一 5 。 22 ℃ 相 0 6 婴 儿取 交 替 侧 卧 位 , 生 儿 的 衣 服 、 被 宜 轻 松 新 包
作 者 单位 山西 省 大 同 市 第一 人 民 医院 产科 0 70 30 0
亲 形 成 紧 密 相 亲 的关 系 , 强 子 宫 收 缩 , 少 产 后 出 加 减
来 的感 染 , 改善 新 生 儿 的营 养 状 况 , 护 婴 儿 少 得 保 病, 同时伴 随着吸 吮而产生 的催产素 , 可促进 子宫收 缩. 能减 少产 后 出血 , 促使 子 宫复 旧。另一 方面 , 建 立 了 良好 的护患关 系 , 利 于 与产 妇 进行 充 分 的信 有
的 经 过专业培 训 、 有 护 师 以上 职称 的 护士 担任 母 婴 具
护 理 作 为对照组 , 两组 产妇 及 婴 儿基 本 情况 无 显 著性 差 需 异 , 有 可 比性 。 具 2 护 理 要 点 求 2 1 由 专 业 护 士 负 责 , 对 不 同产 妇 的文 化 水 . 针 探 平、 心理状态 进行教 。产妇进 入母婴 同室病房 后 , 讨育
凉。

婴 室
1 临 床 资 料

从 19 9 3年 9月至 2 0 0 0年 1 2月产 妇 中 随机 抽 取产 妇及 婴儿各 5 8人 , 1 作为护 理服 务对象 , 选择 并
2 5 新生儿 抚触 , 生儿 出生后 根据 不同情 况 . 新
对 婴 儿 进 行 抚 触 , 触 顺 序 为 头 面 部 一 胸 部 一腹 部 一 抚
可 增 加 新 生 儿 的 免 疫 力 , 可 避 免 奶 的方 法和 技 巧 。由专业 护 . 士 亲 自指导 产妇正 确 的母 乳 哺 养方 法 , 解泌 乳 原 讲 理, 使产妇 和家属懂 得产妇 多哺 乳 、 按需 u - 是 促进 ¥ L  ̄ 垂体 生乳素 分泌 的关键 , 打消 其顾 虑 。也 可利 用 科 普读 物 、 健康 手册 与产妇共 同讨 论 , 使其 明 白母 乳喂 养 的重要性 及母乳 喂养 的好处 。母 婴 同室能帮 助母

母婴同室的护理干预内容探讨及体会

母婴同室的护理干预内容探讨及体会

母婴同室 的护理干预 内容探讨及体会
崔 永 丽
【 要】 目的 探讨 母婴 同室 的护理干 预 内容 及效 果。方 法 对 18例有 详 细母 婴 同室记 载 的住 院病例 的护 理干 预 内容 进行 回顾 性 分析 。结 摘 1 果 产妇 宣教 、加 强 日常和 基础护 理 、保持 护理 工作 的连 续性 、加 强心理 护理 、 定期 对护 理 工作进 行 总结 与评 价 等护理 干预 内容 ,对提 高
好老 年痴 呆的治疗工作 ,最 主要是痴呆患者 的护理 ,尤其是生活护理 和 安全 护理。康 复是 其 中不可缺 少的一 部分 ,A D患 者应早 期发现 ,
2 _ 对运 动障碍 的康复对 卧 床患者要 保持被 褥干 燥 、平 整、清 洁, .3 5 必要时给予气 圈、气 垫床等 ,对骨隆起处 的皮肤 做按摩 、定期翻身拍
任和 自我 保健 意识 ,能够 积极 配合 治疗 ,使其早 日康 复。
【 键词 】母婴 同室 ;护理 干预 内容 关
中图分类 号 :R 7 .1 4 37
文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号 :17— 14 (0 9 5 03 — 2 61 8 9 20 )0 — 14 0
我院护理部对母婴 同室 护理人员进行整 体护理知识 的培 训、母乳
背。保持 口腔卫 生,对吞咽 困难患 者做好 V G检查 并评分 ,本组患 F
早期康复 治疗 ,对痴呆患者生 活质量才能有 明显 的提高 ,延缓疾病 的 发展 ,对家庭和社 会减轻 了经济 负担 。 参考 文献 【】 潘敏 . 年性 痴 呆2 例护 理 效果 观察 [ . 医结 合杂 志 , 0 , 1 老 O J 中西 ] 2 5 0
l()1 2 . 49:2 9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摘要:目的:研究共同参与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88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

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母婴同室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紧张程度、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紧张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

结论:在新生儿的护理中,采取母婴同室多的共同参与方式,可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掌握水平,减轻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促进母婴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母婴同室;共同参与;产妇;新生儿护理随着大众对护理服务水平要求的提高,卫生机构也越来越重视会。

新生儿由于机体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出现护理风险,稍有疏忽容易造成新生儿感染,可诱发呼吸道,甚至脏器功能方面的问题,是医院护理风险较高的护理对象[1]。

传统的母婴分开护理模式也很难满足产妇对新生儿的情感需求,容易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

近些年,母婴同室护理得到普及,是将产妇和新生儿置入同一房间共同护理,在保障新生儿健康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还可降低护理不良现象的发生[2]。

本文就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分娩的88例产妇,均于2019年8月~2020期间分娩,采用奇数偶数分组法其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

观察组: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8.54±2.31)岁;产史:经产妇18例,初产妇26例。

对照组: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8.49±2.39)岁;产史:经产妇19例,初产妇25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到2017年收治的98例产妇为此次探究的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

对照组(共48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共
50例产妇)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方式。

对两种护理模式下产妇适应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适应能力和满意程度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护理方式不仅提
高了产妇的适应能力,也提高了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在临床的效果都比较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共同参与式护理
将我院收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因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且缺乏分娩经验,在第一次做母
亲时都太过紧张【1-2】,所以我院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方式代替传统的集中护理方式,将封
闭式、集中护理转换为开放的合作式护理方式,可以帮助产妇提前适应角色,提高护理新生
儿能力,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与方法:我院近五个月来收治的98例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组年龄22~32岁,平均(26.5±3.4)岁,孕周(40±0.9)周,新生儿体重
2.5~4.2kg,平均体重
(3.2±1.5)kg,平均住院(4.2±1.5)d,对照组年龄23~33岁,平均(27.2±4.1)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8±0.6)周,新生儿体重2.4~4.3kg,平均体重(3.3±1.7)kg,平均住院(4.4±1.6)d在产妇的年龄、孕周、平均住院天数等条件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将第一组260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即新生儿和母亲分开护理,由护理人
员独自护理新生儿,包括新生儿体温、心跳、体重的观察,和尿布的替换及脐带的护理等,
在这过程中不会邀请产妇参与。

第二组300例护理人员会邀请产妇一起完成护理任务,如新
生儿体温、心跳、体重的观察,婴幼儿沐浴、穿衣,以及和尿布的替换和脐带的护理,同时
教与产妇正确的护理操作,遇到产妇心情焦虑时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并缓除其紧张心理,经
常与产妇进行交流,耐心讲解产妇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护理过
程中的错误,可将新生儿护理技巧以及护理注意事项印发成手册,发给产妇来进行学习。


产妇家属进行积极交谈,教导产妇家属积极配合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在饮食、新生儿
护理等方面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产妇住院期间,注意照顾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鼓励产
妇放松心态,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3.评价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的产妇适应能力评分、护理新生儿能力评分进
行总结;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产妇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将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和不
满意三项,并分别进行人数统计。

适应能力分为适应和不适应。

适应:能够熟练的进入自己
的角色,母婴相处和谐,熟悉护理婴幼儿技巧,对于护理婴幼儿不紧张;不适应:不能够很
熟练的进入自己的角色,不熟悉婴儿技巧,太过紧张从而内心焦虑。

护理新生儿能力分为观
察新生儿的体温、心跳、体重,帮助婴幼儿沐浴、和新生儿的穿衣及脐带护理等,共100分,由护理人员打分。

护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4.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报告数据由SPSS 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用X2值P值
和t值对统计结果进行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结果
表1 两组产妇适应能力比较
对两组产妇的适应能力进行比较,观察组产妇的适应能力要显著好于对照组产妇,此次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如表1:
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要
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见表2:表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三、讨论
当婴幼儿刚离开母体时,身处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院通过多年经验和实践
决定采用母婴同室新生儿共同护理方式,作为我院最新的管理机制与护理方式,取得了巨大
的成功[3]。

母婴同室护理即母亲和婴幼儿共同护理,不再像传统那样将母亲和婴幼儿分开护理。

我院发现,由母婴同室护理后初为人母的产妇提高了自我适应角色能力,也提高了护理
婴幼儿的能力。

提早适应自己的角色,熟练了哺乳技巧,和给婴幼儿穿衣、沐浴等基础护理,更加有利于母婴双身心健康发展和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也给婴幼儿一个更舒服、温暖的环境,使其更能健康成长。

同时,在共同参与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会给产妇床边讲解、指导
产妇和家属正确的生理学知识以及正确的护理操作。

共同参与式的护理方法是由奥伦的《自我护理学说》的护理方式发展而来的一种护理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满足了产妇的自我护理需求,而且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从被护理者转变为
共同参与者,从而采用了更加健康的护理方式。

所以由我院报告得,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共
同参与式护理模式是现代护理中较为先进的护理方式。

本次研究表明,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的产妇护理新生儿能力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的产妇,一方面产妇亲自参与了婴幼儿的成长,满足了自我对护理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产
妇与护理人员共同护理时,多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的产妇适应能力明显
高于采用传统护理的产妇,一方面护理人员会耐心的给产妇讲述健康并正确的护理教育知识,另一方面会给产妇心里安慰,排除产妇心里焦虑感,缓解紧张程度。

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的
产妇满意程度也优于采用传统的护理,产妇都能够尽快的适应自己母亲角色,而且都能尽快
的掌握护理新生儿能力,满意程度大幅度上升。

综上所述,母婴同室婴幼儿护理的共同参与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产妇适应能力和护理
婴幼儿能力,同时降低产妇焦虑感与紧张感,更加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
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邵莲涛.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7):180.
[2]邹艳琼.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126-127.
[3]刘瑞香,郝建花.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J].中外医疗,2017,36(05):152-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