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觉训练.

合集下载

感知觉促进训练活动方案0-3岁

感知觉促进训练活动方案0-3岁

感知觉促进训练活动方案0-3岁一、活动目标。

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刺激0 3岁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知觉发展,为宝宝的认知和智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活动准备。

1. 视觉刺激材料。

色彩鲜艳的气球、卡片(上面有简单的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小镜子。

2. 听觉刺激材料。

拨浪鼓、小铃铛、音乐盒(播放轻柔的音乐,如莫扎特的小夜曲)、装有不同材料(如豆子、沙子)的小瓶子。

3. 触觉刺激材料。

不同材质的布块(丝绸、棉布、粗麻布)、柔软的毛绒玩具、有纹理的球(如表面有凸起颗粒的按摩球)。

4. 嗅觉刺激材料。

新鲜的花朵(如玫瑰、茉莉)、水果(如香蕉、橙子)、香料(如肉桂棒、香叶)。

5. 味觉刺激材料。

小块的苹果、梨、胡萝卜,一点点蜂蜜、柠檬水(非常淡的浓度)。

三、活动安排。

# (一)视觉训练活动。

1. 彩色气球之旅(0 1岁)家长拿着色彩鲜艳的气球在宝宝眼前缓慢移动,距离宝宝眼睛大约20 30厘米。

边移动边轻声说:“宝宝看,彩色的气球飞过来喽。

”吸引宝宝的目光跟随气球移动。

可以变换气球的颜色和移动方向,如上下移动、左右移动、画圈移动等,锻炼宝宝的眼球追踪能力。

2. 图形卡片大发现(1 2岁)拿出图形卡片,一张一张地展示给宝宝看。

指着圆形说:“宝宝,看这个像皮球一样的圆形。

”然后再展示方形,说:“这个方形像我们的小盒子哦。

”最后是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尖尖的,像小山。

”让宝宝指出卡片上的图形,宝宝指对了就给予一个小拥抱或者亲吻作为奖励。

3. 镜子里的小宝贝(2 3岁)把小镜子放在宝宝面前,让宝宝看看镜子里的自己。

家长可以问宝宝:“宝宝,镜子里是谁呀?”引导宝宝观察自己的五官,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动作在镜子里的反映。

# (二)听觉训练活动。

1. 拨浪鼓的魔法(0 1岁)轻轻摇动拨浪鼓,发出清脆的声音,在宝宝的耳边缓慢移动拨浪鼓,让宝宝寻找声音的来源。

家长可以说:“听,拨浪鼓在唱歌呢。

幼儿感知觉训练方法

幼儿感知觉训练方法

幼儿感知觉训练方法
幼儿的感知觉是他们认知世界和学习的重要基础。

因此,针对幼儿的感知觉训练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幼儿感知觉训练方法:
1. 视觉训练:给幼儿提供各种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物品,并鼓励他们辨认、比较和分类。

例如,教幼儿辨认颜色,可以用彩色泡泡球或彩色筷子等物品。

2. 听觉训练:幼儿听觉训练可以利用各种声音和音乐。

例如,引导幼儿听出不同的音调、音量和声音来源,或者教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

3. 触觉训练:幼儿触觉训练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和纹理。

例如,让幼儿摸不同的织物和材料,让他们体验到不同的手感和质感。

4. 嗅觉训练:幼儿的嗅觉训练可以利用各种气味。

例如,引导幼儿辨认不同的气味,或者利用气味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嗅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各种感知觉,从而增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同时,这些训练方法也可以在游戏和活动中进行,让幼儿更加愉快地学习。

- 1 -。

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

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

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一、听觉训练听觉训练是通过各种声音刺激,帮助听力损失者提高或恢复听力,重建听觉系统的训练。

通过声音的刺激,帮助听力损失者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注意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听觉训练的主要方法包括:1.配戴助听器:通过配戴适合的助听器,将声音放大,帮助听力损失者更好地接收声音。

2.声音识别训练:通过反复听取不同的声音,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等,帮助听力损失者识别不同的声音。

3.语言训练:通过反复听取和模仿语言,帮助听力损失者理解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音乐训练:通过欣赏和参与音乐活动,帮助听力损失者理解音乐,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二、视觉训练视觉训练是通过各种视觉刺激,帮助视力障碍者提高或恢复视力,重建视觉系统的训练。

通过视觉训练,帮助视力障碍者提高视力、空间感知能力、注意力和阅读能力。

视觉训练的主要方法包括:1.视力矫正: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等视力矫正工具,帮助视力障碍者改善视力。

2.视觉感知训练:通过观察不同大小、形状、颜色和方向的物体和图案,帮助视力障碍者感知不同的视觉刺激。

3.空间感知训练:通过观察和感知空间关系,如远近、高低、深浅等,帮助视力障碍者建立空间感。

4.阅读训练:通过练习阅读文字、图形和符号等,帮助视力障碍者提高阅读能力。

三、触觉训练触觉训练是通过各种触觉刺激,帮助触觉障碍者提高或恢复触觉能力,重建触觉系统的训练。

通过触觉训练,帮助触觉障碍者感知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和温度等特性。

触觉训练的主要方法包括:1.触觉感知训练:通过触摸不同大小、形状、质地和温度的物体,帮助触觉障碍者感知不同的触觉刺激。

2.触觉辨识训练:通过辨识不同的触觉刺激,如纹理、形状和温度等,帮助触觉障碍者增强触觉感知能力。

3.触觉记忆训练:通过反复触摸和记忆不同的物体,帮助触觉障碍者增强触觉记忆能力。

4.触觉应用训练: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触觉感知能力,如洗手、穿衣服等,帮助触觉障碍者增强自理能力。

感知觉训练

感知觉训练

注意事项
1 感知能力是从事其他活动的基础,因此感知训练要注意与运动、认 知等训练密切结合,才能有利于智残儿童的整体发展。因此在设计和 实施康复活动时要将几个相关领域的康复目标组合起来进行。 2 感知训练应激发智残儿童的参与动机,不应直接拿目标进行训练, 要考虑康复活动趣味性和竞争性。 3 再进行训练时,应该先将一种学习内容让智残儿童熟悉以后再教新 的内容。例如,先让智残儿童认会并较好地掌握一种颜色后,再教认 第二种颜色。
对智障儿童的视觉训练目的是提高和增强视觉器官的感受能力和 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分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
1 目标一;寻找声音的来源 2 目标二;认知声音的作用并了解即将发生的事 。如电话声、门铃声、哨子声、动物声。
听觉是由耳、听觉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 动完成的。外界刺激声波撞压鼓膜,引起听小骨 的振动,使科蒂氏器上的毛细胞由于其顶端的毛 与上方的盖膜接触,产生与声波同频率的电位变 化,再刺激听神经末梢,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 经传至大脑颞叶,引起听觉。 对智障儿童听觉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听觉能力。
分辨各种感觉冷暖凉热粗细糙滑软硬湿干等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训练是提高智力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丰富的感知刺激和增加肌肉的活动的效率提高感知的阈限性刺激大脑功能定位的恢复和补偿是一切训练的开端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感知能力训练
兵团医院康复科 吴玉环
训练的意义与目的
感知觉是一种较低级的心理活动。儿童通过感觉器官接 受身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刺激,逐渐的认识到各种事物和 现象的种种表面特性,从而为其他高级的心理活动发展打 下基础。 1 智障儿童感觉阈限低。如学生唱歌跑调,对颜色蓝绿不 分,灰白不分。 2 智障儿童感知速度慢、范围窄、容量小。如对变化快的 动画片不感兴趣,反而对没有变化的图片感兴趣。 3 智障儿童感知分化程度明显薄弱、主动选择性差。如不 能很好的区分红色、粉红色、大红色、紫红色。 4 恒常性差、整体性差(远近不分) 5 空间、时间、知觉发展落后,不知左右、上下。

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1岁

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1岁

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1岁简介感知觉训练是指通过不同的感官刺激来帮助婴儿发展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训练。

在婴儿的生长过程中,1岁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婴儿的感知觉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本文将介绍1岁婴儿感知觉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帮助家长们了解如何促进婴儿的感知觉发展。

触觉训练触觉是婴儿最早接触到的感官之一,触觉训练可以帮助婴儿建立对物体的触觉记忆和手部肌肉控制。

以下是一些触觉训练的方法:1.轻轻按摩婴儿的手脚,帮助他们感受到不同的触觉刺激。

2.用不同纹理的材料触摸婴儿的手掌,如丝绸、棉花等,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的触觉感受。

3.为婴儿提供不同硬度的物体,如软玩具、硬玩具等,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的触觉变化。

听觉训练听觉是婴儿另一个关键的感觉器官,听觉训练可以帮助婴儿发展语言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以下是一些听觉训练的方法:1.使用各种声音刺激,如亲切的语言、各种乐器的声音等,让婴儿感受到不同的音调和音量。

2.播放婴儿喜欢的音乐,鼓励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

3.和婴儿进行简单的交流,用简单的语言和语调回应他们的声音,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

视觉训练视觉是婴儿主要的感官之一,视觉训练可以帮助婴儿发展眼睛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以下是一些视觉训练的方法:1.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如各种颜色、形状的玩具等,让婴儿观察和辨别不同的图像。

2.让婴儿追踪移动物体,如晃动的玩具、飘动的布料等,锻炼他们眼睛的协调能力。

3.在婴儿的视线范围内摆放一些简单的图案,如黑白图案、简单的图形等,帮助他们发展空间感知能力。

平衡感训练平衡感是婴儿运动能力和身体控制的关键部分,平衡感训练可以帮助婴儿发展稳定站立、行走和运动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平衡感训练的方法:1.在稳固的家具上提供支撑,鼓励婴儿尝试站立和行走。

2.陪伴婴儿在安全的环境中爬行、爬楼梯等,锻炼他们身体的平衡感。

3.在平坦的地面上,鼓励婴儿尝试踢球、跳跃等动作,帮助他们发展运动的平衡感。

【智力开发】新生儿的感知觉训练

【智力开发】新生儿的感知觉训练

【智力开发】新生儿的感知觉训练
一、视觉刺激
1、新生儿出生15天就能识别颜色,可在宝宝小床上方距离宝宝脸部15~20厘米处悬挂各种颜色鲜艳、有声响的彩球、摇铃等,给宝宝观看。

2、在宝宝的小床附近张贴一些准确的亲人画像,例如爸爸、妈妈,使宝宝看看亲人的画像。

或者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平易近人地望着宝宝,使宝宝也看著妈妈的脸。

3、宝宝出生10天时,用一张32开的白纸,将半边涂黑,宝宝仰卧时,在距宝宝30厘米处让宝宝看明暗图,宝宝的眼球会在黑白两个画面上移来移去。

二、感官提振
1、用各种发声玩具,如摇铃、拨浪鼓,引导宝宝听声转头。

2、挑选一些短小、动听的轻音乐,在宝宝吃奶或睡醒来时,摆给宝宝听到,或者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演唱一些抒情、迷人的歌曲给宝宝听到。

三、触觉刺激
1、妈妈给孩子喂奶时,用手指轻轻不触宝宝的脸颊,当触宝宝的右脸颊时,宝宝的头会往右侧抬起去,当触宝宝的左脸颊时,宝宝的头会往左侧抬起去。

或者妈妈把着宝宝的小手使宝宝轻拍妈妈的脸、鼻和宝宝自己的脸、鼻等。

2、让宝宝抓握成人的手指,或者试着让宝宝抓握一下小玩具,如拨浪鼓、小摇玲。

四、嗅觉提振
1、烧饭或吃饭时,让宝宝闻闻饭菜的香味。

2、天气不好时,把宝宝拉到花园里,使宝宝闻闻花香。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感知觉的训练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感知觉训练,幼儿能够增强对外界事物的触觉、视觉、听觉等感知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目标定位通过感知觉训练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听觉能力和整体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感知觉水平,为他们学习和探索世界奠定基础。

三、活动设计1. 触觉训练活动在活动中,安排幼儿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绒毛、纸张、砂纸等,引导幼儿描述所触摸到的物品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2. 视觉训练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观察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品,如积木、水果、绘本等,鼓励他们发现物品的异同,并以游戏形式进行认知,提升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 听觉训练活动通过播放不同音乐和声音,如古典音乐、自然界的声音等,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辨别不同的声音,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和区分能力。

4. 动手训练活动设置绘画、剪纸、拼图等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锻炼手部灵活性和精细动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触觉运用能力。

5. 整体感知训练活动组织幼儿参与集体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通过整体感知与沟通合作,促进幼儿的集体观察和感知能力。

六、活动实施1.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和地点,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2. 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材料,并确保安全卫生。

3. 活动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问,鼓励幼儿的参与和互动。

4. 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和反思,为后续活动的改进提供参考。

七、活动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主动参与、观察力的提高、动手能力的增强等,评估活动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家长对于活动效果的评价,为活动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八、活动改进与延伸根据评估结果,对活动进行改进和优化。

同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运用感知觉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如绘画、造型等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婴幼儿感知觉训练游戏

婴幼儿感知觉训练游戏

PART.02
训练二:视觉训练
游戏名称:注视活动
游戏目的:视觉集中 适宜年龄:0~6个月。 练习次数:每天3~4次。 训练方法:(1)在婴儿床上挂一些使之感兴趣的能动的物体,如彩 色的玩具、气球等。每次挂一件,定时更换,最好是红色、蓝色 等颜色鲜艳的并且能发出响声的玩具。触动这些玩具,吸引宝宝 看到,使宝宝的视线集中到这些玩具上。每次几分钟,每日数次。 也可直接拿着颜色鲜艳、带有响声的玩具吸引宝宝注视。

游戏名称:听音乐
• 听音乐。每天可以结合婴儿起床、喂奶、做操、游戏、人睡前等 日常生活环节,在固定的时间播放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音乐, 既可增强婴儿的音乐记忆力,又能帮助婴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可以把模仿动物叫声和大自然中某些声音的音乐,配上相应 的实物或图片,让婴儿看一看、摸一摸,使听觉、视觉、触觉都 得到综合的训练。
●(2)让婴儿触摸不同材料、不同质地的物品,可以增强婴儿触觉的 敏锐性,从而提高大脑的辨析能力。
● (3)益智健身按摩操。益智健身按摩操不是一种机械的操作, 而是 爱的感情交流。不仅仅是皮肤的接触,而是视觉、听觉、触觉、动觉、 平衡觉的综合信息的传递,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 准备物品:隔尿垫、纸尿裤、两条小毛巾、抚触油。
游戏名称:视线转移
视线转移:训练婴儿的追视和视线转移能力 (1)物体变换追视,让婴儿的视线从一个人(物)转移到另一个人(物)上, 或者在他注视一个物体或人脸时,让其迅速移开,用声音或动作吸引宝 宝视线转移。 (2)远距离追视能力,一开始宝宝仰卧,床上方20~30厘米处悬挂能够旋 转的挂有颜色鲜艳挂件的音乐床铃,打开音乐床铃吸引宝宝,训练宝宝 的追视能力。等宝宝慢慢长大,能够靠坐的时候,让宝宝坐在大人身上, 我们在宝宝面前滚过带有响声的玩具,看宝宝是否能够进行追视寻找

儿童感知觉训练方法

儿童感知觉训练方法

儿童感知觉训练方法
1. 让孩子摸摸不同质地的东西,哎呀,就像丝绸的顺滑、棉布的柔软、麻布的粗糙。

这能大大增强他们手部的触觉感知呀!你想想,孩子能通过小手感受到这么多不同,多神奇啊!
2. 带孩子去大自然听听各种声音呀!那鸟儿的歌唱、风儿的吹拂、水流的奔腾。

这不就是感知觉训练的超级好办法嘛!难道不是吗?
3. 给孩子玩那些五颜六色的拼图或积木,哇塞,那丰富的色彩,就如同一个绚丽的童话世界。

孩子的视觉感知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呀!
4. 让孩子闻闻各种不同的气味,如花香、水果香、饭菜香。

这就像给他们的小鼻子打开了一扇感知世界的大门呀,有趣吧?
5. 鼓励孩子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就好像他们进入了一个趣味十足的动物王国。

这对身体感知觉可是很有帮助的哟!
6. 把不同形状的玩具混在一起,让孩子去分辨。

这就好比是在玩一个超级有趣的寻宝游戏呀,不是吗?
7. 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折纸啦、画画啦。

那动手的过程,不就是在给感知觉做训练吗,这好不好呀?
8. 给孩子讲充满各种声音、颜色、情节的故事。

这不就像带着孩子在一个梦幻的世界里遨游嘛,多棒呀!
9. 让孩子尝试不同的食物味道,酸甜苦辣咸。

这不就和感知觉的奇妙旅程一样嘛,有意思吧!
我觉得呀,这些儿童感知觉训练方法真的特别好,只要家长们用心去引导孩子,孩子们肯定能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茁壮成长,拥有更敏锐的感知能力!。

3到6岁感知觉训练方法

3到6岁感知觉训练方法

3到6岁感知觉训练方法3到6岁是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适当的训练和活动,可以促进他们的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针对3到6岁儿童的感知觉训练方法:1.触觉训练:提供各种不同的触觉体验,鼓励儿童触摸不同的材料和表面,例如柔软的织物、粗糙的纸张、光滑的玻璃等。

这有助于儿童发展触觉敏感度和手部协调能力。

可以制作触觉盒子,里面填充不同的材料,儿童用手触摸并猜测是什么材料。

2.听觉训练:玩音乐、唱歌和听故事等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听觉能力。

可以给儿童提供各种不同的乐器,让他们尝试发出不同的声音。

还可以进行声音辨别游戏,例如播放不同的动物叫声,让儿童猜测是哪种动物。

3.视觉训练: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刺激,例如图画、拼图、模型等。

可以进行认色游戏,让儿童找出特定颜色的物品,或者给儿童提供一幅图片,要求他们回忆其中的细节。

4.嗅觉训练:利用各种不同的气味刺激儿童的嗅觉感知。

可以给儿童闻一些常见食物、植物和花朵的味道,让他们猜测是什么。

还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嗅觉游戏,例如将不同的气味放在瓶子中,儿童用鼻子试图辨别它们。

5.平衡和空间方向感训练:进行各种平衡训练活动,例如跳绳、走平衡木、骑自行车等。

这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空间感知和身体协调能力。

还可以进行空间方向感训练,例如给儿童一些简单的迷宫或立体拼图,让他们学会分辨方向。

6.手眼协调训练:进行一些需要用手眼协调的活动,例如扔球、打靶、穿珠子等。

这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目标游戏,让儿童用球或其他物体击中目标。

7.注意力和反应训练:通过一些注意力和反应训练活动,例如玩认字游戏、找不同游戏等,可以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还可以进行反应训练,例如玩速度反应游戏、模仿动作等。

总之,通过以上的训练方法和活动,可以促进3到6岁儿童的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这些训练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感知觉敏感度,还有助于其他认知和身体发展方面的提升。

在进行训练时,要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兴趣的活动,并逐步增加难度,以保持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触觉游戏与注意力训练活动设计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触觉游戏与注意力训练活动设计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触觉游戏与注意力训练活动设计一、感知觉训练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中,感知觉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感知觉是人类通过五官接收外界信息并对其加工、识别和组织的过程。

而感知觉训练,特别是触觉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在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训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触觉游戏的设计原则1. 渐进式的设计在设计触觉游戏时,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可以从让幼儿用手去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开始,逐渐引导他们去感知不同的纹理、温度等因素。

2. 多感官的融合触觉游戏不应该只停留在单一的感官刺激,而是应该融合多种感官刺激,比如视觉、听觉等。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全面地认识和感知外部世界。

3. 体验和交流设计触觉游戏时,应该注重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世界,同时鼓励他们和其他同伴进行交流。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互动的乐趣,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经典的触觉游戏设计1. “摸摸是什么”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盲盒,并在里面放入不同的物品,让幼儿用手去触摸物品,并猜测是什么。

可以放入一个粗糙的石子、一个光滑的玻璃球等,引导幼儿去感知不同的触觉刺激。

2. “找一找”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可以让幼儿在教室或者操场上寻找不同的质地物品,比如找到一个光滑的板凳、找到一个粗糙的砂纸等。

这样可以让幼儿通过触摸来感知不同的纹理和温度。

3. “触摸画画”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可以准备一些不同质地的颜料和画笔,让幼儿用手去感知颜料的粘稠度和画布的光滑度,然后在画布上做一些简单的涂鸦。

这样可以让幼儿通过触摸来感知不同的画画方式。

四、注意力训练活动设计1. 渐进式的设计在设计注意力训练活动时,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可以先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专注力游戏,比如找不同或者记忆游戏,逐渐引导他们去做一些复杂的思维逻辑游戏。

2. 多元化的训练注意力训练活动应该注重多个方面的训练,比如注意力持久性、分配性、转移性等。

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

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
1、被触摸时有感觉并能指出刚才被触摸的部位,如头、手、耳等
2、通过反复实践建立识别感觉
▲冷、暖、热、冻、温等
▲软、硬
▲钝、尖锐
▲粗糙、平滑、凸、凹
▲曲、直、斜
▲长、短
▲宽、窄
▲厚、薄
▲粗大、细小
3、方法同上
▲软、硬
▲干、湿
▲冷、热
▲松、紧
运用触觉识别物体外形
1、用手辨识常见物品
2、以触觉辨识物品外形
▲可以依口令完成四点跪动作
▲四点跪时能够前后左右摇摆
▲四点跪时能够轮流伸出左右手触摸或拿取东西
▲四点跪时能够将双腿向后上方提高
▲四点跪时可以协调的进行爬行
▲能够协调的爬越障碍物
▲由四点跪转向直跪
2、借助于其他物体所进行跪的活动
▲单(双)手按着前面的橙或桌子能单(双)腿直跪
2、由仰卧翻滚至侧卧或俯卧
3、由俯卧翻滚至侧卧或仰卧
4、由仰卧或俯卧连续向左右翻滚
发展坐的活动
4、静坐
5、坐的活动
1、能在不同场合独立或依靠其他物体安静坐着
▲垫上靠墙伸(盘)腿坐
▲双手按垫坐
▲单手按垫坐
▲自行坐在有(无)靠背的椅(橙)子或沙发上
▲能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坐在自行车或电动车的后坐上
2、依照口令或自主的做坐的活动
运用听觉辨别声音
1、对熟悉人的声音有反应
2、辨别不同语气
3、辨认经常听到的声音
4、分辨声音的来源和方向
5、分辨声音的远近
6、分辨声音的变化
7、分辨主体和背景声音
1、对别人呼叫自己或谈论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有情感流露
2、对赞赏、责骂等不同语气及语调有明显情绪变化
3、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来促进其对常见声音的反应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计划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计划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计划引言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感知觉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感知觉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为了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感知觉,幼儿园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训练计划。

身体感知觉训练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通过感知身体的运动和感觉器官的刺激,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

在幼儿园中,可以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进行身体感知觉训练。

比如,让幼儿进行各种运动,如跑、跳、爬等,以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同时,可以通过触摸、比较和区分不同物体的形状、温度等来提高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

视觉感知觉训练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给幼儿观察和记忆图形、颜色和物体等的活动来训练他们的视觉感知能力。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目视追踪的训练,如让幼儿观察一只移动的彩球,并准确地跟踪球的运动轨迹。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听觉感知觉训练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也有重要影响。

在幼儿园中,可以进行一些听觉感知训练,如让幼儿辨别不同声音的来源、音高和音量等。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音乐活动,如让幼儿听音乐,并配合一些身体动作来感知音乐的节奏变化。

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触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个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互动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让幼儿用手触摸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物体等来进行触觉感知训练。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手工制作活动,如捏泥塑、剪纸等,让幼儿通过触摸和操作来感知物体的质地和形状的变化。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味觉感知觉训练味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幼儿认识食物和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基础。

在幼儿园中,可以进行一些味觉感知活动,如品尝不同食材的味道、参与制作一些简单的食物等。

感知觉促进训练活动方案一岁

感知觉促进训练活动方案一岁

感知觉促进训练活动方案一岁一、活动目标。

通过有趣的活动,促进一岁宝宝的感知觉发展,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方面。

二、活动准备。

1. 各种颜色鲜艳的小球(如红色、黄色、蓝色)。

2. 小铃铛。

3. 柔软的毛绒玩具(不同材质,如长毛绒、短毛绒)。

4. 水果(如香蕉、苹果、橙子)。

5. 鲜花(如康乃馨、小雏菊)。

6. 干净的空盒子。

三、活动内容。

(一)视觉训练。

1. 色彩大冒险。

把宝宝放在柔软的垫子上,然后在宝宝面前依次滚动不同颜色的小球。

一边滚一边说:“看呀,红色的小球跑过来啦,像个小火球呢。

”“黄色的小球也来啦,像个小太阳。

”“蓝色的小球就像天空的颜色呀。

”让宝宝的眼睛跟着小球转动,每次持续2 3分钟。

把彩色小球放进空盒子里,然后倒出来,重复几次,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看看宝宝会不会主动去抓小球。

(二)听觉训练。

1. 铃铛音乐会。

轻轻地摇晃小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在宝宝的左边摇摇,然后右边摇摇,同时说:“铃铛唱歌啦,左边听听,右边听听。

”观察宝宝是否会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

把铃铛藏在毛绒玩具后面,摇晃铃铛,吸引宝宝去寻找铃铛在哪里,这就像一场小小的寻宝游戏呢。

(三)触觉训练。

1. 毛绒绒的世界。

拿出不同材质的毛绒玩具,先把长毛绒的玩具放在宝宝的小手上,让宝宝抓一抓、摸一摸,说:“哇,这个毛绒绒的,好软呀,像云朵一样呢。

”然后再换短毛绒的玩具,让宝宝感受不同的触感,还可以用玩具轻轻触碰宝宝的脸蛋、胳膊等地方。

(四)嗅觉训练。

1. 花香四溢。

拿着鲜花靠近宝宝的鼻子,但是不要碰到哦,说:“宝宝,闻一闻,好香呀,像春天的味道呢。

”然后换一种花,让宝宝感受不同的花香。

注意观察宝宝的表情,看他是不是对花香有反应呢。

(五)味觉训练。

1. 水果小品尝。

把苹果切成小块,用小勺挖一点苹果泥,送到宝宝嘴边,说:“宝宝,尝一尝,甜甜的苹果来啦。

”观察宝宝吃苹果泥时的表情。

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给宝宝尝一尝香蕉泥和橙子汁,让宝宝感受不同的味道。

感知觉促进宝宝训练活动方案

感知觉促进宝宝训练活动方案

感知觉促进宝宝训练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宝宝感知大冒险”二、活动目的。

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刺激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知觉发展,为宝宝认知世界打下良好基础。

三、活动时间。

[具体活动时间,例如每周一、三、五上午9 10点]四、活动地点。

室内:宝宝的游戏室或者客厅;室外:小区花园或者附近公园(天气好的时候)五、活动对象。

[宝宝的年龄范围,例如6 12个月的宝宝]六、活动内容。

# (一)视觉训练。

1. 彩色卡片秀。

准备一套色彩鲜艳、图案简单的卡片,如红色的苹果、蓝色的气球、黄色的香蕉等。

家长拿着卡片,在距离宝宝眼睛30 50厘米的地方慢慢移动,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同时轻声说:“宝宝看,红红的苹果来喽,大大的气球飘过来啦。

”每张卡片展示10 15秒,然后换另一张。

2. 光影游戏。

在阳光不太强烈的时候(室内可以使用手电筒),让阳光或者手电筒的光透过有孔的物体(如漏勺、有洞的卡片等),在墙上或地上形成光影。

抱着宝宝靠近光影,让宝宝用小手去抓光影,家长可以说:“宝宝,看小影子在跳舞呢,快抓住它。

”# (二)听觉训练。

1. 自制音乐盒。

找一个小盒子,在里面放入一些不同的小物品,如豆子、小珠子、铃铛等。

轻轻摇晃盒子,发出不同的声音,然后把盒子递给宝宝,让宝宝自己摇晃,感受声音的变化。

家长在旁边说:“宝宝听,沙沙沙,叮叮叮,好有趣的声音呀。

”2. 大自然的音乐会。

带宝宝到室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

闭上眼睛,和宝宝一起静静地听周围的声音,如鸟儿的叫声、风吹树叶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等。

然后家长可以模仿这些声音,让宝宝猜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 (三)触觉训练。

1. 触觉小口袋。

准备几个小布袋,在每个布袋里放入不同质地的物品,如柔软的棉花、粗糙的砂纸、光滑的丝巾、凉凉的小冰块(用毛巾包好,避免冻伤宝宝)等。

让宝宝把手伸进布袋里,摸里面的东西,家长问宝宝:“宝宝,这个东西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呀?”2. 全身按摩。

幼儿园触手可及:感官刺激及感知觉训练

幼儿园触手可及:感官刺激及感知觉训练

幼儿园触手可及:感官刺激及感知觉训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感官刺激和感知觉训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感官刺激,幼儿可以更好地感知外界的事物,培养感知觉的能力,有助于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

在幼儿园阶段,感官刺激和感知觉训练应该成为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

1. 触觉刺激触觉是幼儿最早发展的感官之一,也是最基础的感知觉之一。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玩具、纸张、布料等材料给孩子提供不同的触觉刺激,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到物体的硬度、柔软度、光滑度等特点。

触觉刺激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手部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

2. 视觉刺激视觉是幼儿园阶段感官发展的重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图画、游戏、实物展示等方式,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刺激,帮助他们学会观察、辨认、记忆事物。

视觉刺激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眼部运动和注意力集中能力的培养。

3. 听觉刺激听觉是幼儿感官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语言发展的基础。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声音游戏、音乐活动、听故事等方式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听觉刺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区分声音、培养音乐感等。

听觉刺激还可以促进幼儿听觉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4. 味觉和嗅觉刺激味觉和嗅觉是幼儿园阶段感官发展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然而,通过食物、花草、香水等的味觉和嗅觉刺激,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食物的味道、花草的气味,培养他们的品味和感知能力。

幼儿园触手可及的感官刺激及感知觉训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丰富多彩的感官刺激,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外界世界,培养他们的感知觉能力,同时促进各种感官器官的发育。

幼儿园应该注重感官刺激和感知觉训练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感知觉发展环境。

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感官刺激和感知觉训练对幼儿的重要性。

除了幼儿园,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幼儿的感知觉能力的培养,例如带孩子外出游玩、参加各类亲子活动等。

全社会应该重视幼儿的感官刺激和感知觉训练,共同努力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幼儿园课程与感知觉训练活动策划

幼儿园课程与感知觉训练活动策划

幼儿园课程与感知觉训练活动策划1. 概述幼儿阶段是孩子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课程与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感知觉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幼儿园课程与感知觉训练活动的策划和实施。

2. 理论基础2.1 感知觉发展理论感知觉发展理论认为感知觉的发展是通过经验和环境刺激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感知觉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有必要通过课程与活动来促进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2.2 幼儿园课程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将感知觉训练融入到幼儿园整体的课程中,使之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互渗透。

•渐进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分阶段地进行感知觉训练,逐渐提高难度和复杂度。

•互动性原则:通过与他人和周围环境的互动,提供实际的情境和体验,促进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3. 课程策划3.1 视觉感知训练•目标:培养幼儿的视觉感知能力,提高观察细节和辨别能力。

•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拼图游戏、观看故事动画等活动,让幼儿学会观察、分辨和辨识不同的事物和图形。

3.2 听觉感知训练•目标: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提高听辨和记忆能力。

•方法:组织音乐欣赏班、声音辨识游戏、听故事等活动,让幼儿通过听觉感受音乐、声音和语言,并学会辨别其中的差异。

3.3 触觉感知训练•目标: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提高手部灵敏度和触觉辨别力。

•方法:进行手工制作游戏、触摸盲盒、触摸认知等活动,让幼儿通过触摸来感知物体的形状、质感和温度,培养手部的触觉感知能力。

3.4 味觉感知训练•目标:培养幼儿的味觉感知能力,提高口味辨别和食物选择能力。

•方法:组织品尝水果、烹饪小厨师班等活动,让幼儿通过尝试不同的食物,辨识不同的味道,并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3.5 嗅觉感知训练•目标:培养幼儿的嗅觉感知能力,提高气味辨别和嗅觉记忆能力。

•方法:进行气味辨识游戏、花香欣赏等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嗅觉感受不同的气味,培养嗅觉的敏感性和辨别力。

培智学校康复课程标准《感知觉训练》内容的细化

培智学校康复课程标准《感知觉训练》内容的细化

培智学校康复课程标准《感知觉训练》内容细化崔贞媛感知觉训练康复目标感知觉训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与本体觉部分。

1 视觉1.1能对各种视觉刺激有反应1.1.1 能看眼前的大球1.1.2 能保持目光接触1.1.3 能注视自己手上的物体1.1.4 能注视出现的熟悉人物1.1.5 能将视线从一个物体转向另一个物体1.2能追视眼前移动的人或物品1.2.1 能追视移动的光1.2.2 能追视移动的老师1.2.3 能追视移动的同学1.2.4 能水平方向追视移动的物品1.2.5 能垂直方向追视移动的物品1.2.6 能追视任意方向移动的物品1.2.7 能靠目光追视而不转头1.3 能辨别不同物品1.4 能利用视觉完成简单的动作模仿1.4.1 能利用视觉完成拿取的模仿1.4.2 能利用视觉完成摆手的模仿1.4.3 能利用视觉完成剪裁的模仿1.4.4 能利用视觉完成弯腰的模仿1.4.5 能利用视觉完成下蹲的模仿1.4.6 能利用视觉完成跳跃的模仿1.5 能察觉到人或物品从原来的位置消失1.6 能察觉部分被遮挡的物品1.7 能感知不同方位的人或物品1.7.1 能感知里、外的人或物品1.7.2 能感知上、下的人或物品1.7.3 能感知前、后的人或物品1.7.4 能感知左、右的人或物品1.7.5 能感知远、近的人或物品2 听觉2.1 能对各种听觉刺激有反应2.1.1 能在听见声音后停止活动2.1.2 能在听见声音后眨眼2.1.3 能将头朝向声源2.1.4 能转向亲人的声音2.2 能追踪声源2.3 能辨别不同声音2.3.1 能分辨声音的强、弱2.3.2 能分辨声音的高、低2.3.3 能分辨声音的远、近2.3.4 能分辨声音的长、短2.3.5 能分辨声音的方位2.3.6 能分辨背景音2.4 能对相同的声音再次出现时做出相似的反应3 触觉3.1 能对各种触觉刺激有反应3.1.1 能在被触及时有退缩的表现3.1.2 能在被触及时有注意或趋向的表现3.1.3 能拒绝不舒服、不愉快的触觉(如尿湿、烫手、疼痛)3.1.4 能对温暖、舒适的触觉刺激有愉快感觉3.1.5 能指出身体被触及的部位3.2 能辨别物品的形状、大小、软硬、干湿等3.3 能分辨出刚刚触摸过的物品4 味觉4.1 能对各种味觉刺激有反应4.1.1 能拒绝不舒服的味觉刺激4.1.2 能对舒服的味觉刺激表示愉快4.2 能辨别酸、甜、苦、辣等味道4.3 能分辨出刚刚品尝过的食物5 嗅觉5.1 能对各种嗅觉刺激有反应5.1.1 能拒绝难闻的气味5.1.2 能对好闻的气味表现出愉快5.1.3 能根据气味寻出东西5.2 能辨别各种气味5.3 能分辨出刚刚闻过的气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觉分辨
1 目标一;分辨各种感觉(冷暖、凉热、粗细、 糙滑、软硬、湿干等) 2 目标二;分类物品的质地。 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训练是提高智力水平的重要 手段,通过大量丰富的感知刺激和增加肌肉的活 动的效率,提高感知的阈限性,刺激大脑功能定 位的恢复和补偿,是一切训练的开端。 通过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智力潜能,提 高了相应的行为能力,为继续接受教育和将来适 应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感知能力训练
兵团医院康复科 吴玉环
训练的意义与目的
感知觉是一种较低级的心理活动。儿童通过感觉器官接 受身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刺激,逐渐的认识到各种事物和 现象的种种表面特性,从而为其他高级的心理活动发展打 下基础。 1 智障儿童感觉阈限低。如学生唱歌跑调,对颜色蓝绿不 分,灰白不分。 2 智障儿童感知速度慢、范围窄、容量小。如对变化快的 动画片不感兴趣,反而对没有变化的图片感兴趣。 3 智障儿童感知分化程度明显薄弱、主动选择性差。如不 能很好的区分红色、粉红色、大红色、紫红色。 4 恒常性差、整体性差(远近不分) 5 空间、时间、知觉发展落后,不知左右、上下。
主要训练内容
感知训练即感官知觉的训练,包括听觉、视觉、触觉 等,每项内容还包括灵敏度、注意广度、协调性和分辨能 力几个方面。

听觉应用
1 2 3 4 5 6 听到声音有反应(机警度)。 头会转向声源(反映)。 把发出声音的玩具或物品藏起来,可正确找出(声音恒存)。 能正确反映生活环境的声音(声音理解)。 对自己名字有反应。 能倾听来自媒体或人说话的声音(倾听)。 主要是训练孩子的方位听觉及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和对语言的分辨 能力。 方位听觉的训练。如不同距离叫他名字或有声的玩具让他听。 对声音分辨能力的培养。如听不同的声音,汽车、动物声、电玩、音 乐等。 培养对语言的分辨能力。听故事,看听动画片等。
具体项目的指导方法
智残儿童感知缓慢,对事物麻木不仁,所以正确指导 尤其重要。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来感染孩子,使他有喜欢 看、喜欢动、喜欢玩的愿望,在这一基础上再教会儿童运 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感知事物。
一 注视物体 1目标一;注视一固定目标。如小物品。 2目标二;向不同方位集中视力(上下左右) 二 追视移动的物体 1 目标一;追视无规律移动的物体。如扔皮球,吹泡泡(用手碰破) 。 2目标二;追视有规律移动的物体。如乒乓球弹起,再黑房间用手电 光来回移动。 视觉是由眼睛,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外界物体 发出的光作用与人的眼睛,通过眼睛的透明组织发生折射,在 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感受光的刺激后,把光能转换为神经冲动 ,再通过视神经将冲动传入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视觉。
视觉应用
1 2 3 4 5 6 7 头会转向光源(机警度)。 会追随眼前移动物品(追视)。 眼睛会随着移动的人移动(追视)。 视线可停留于有兴趣物品约10秒(注意)。 会注视叫他或和他说话的人(注意)。 手眼协调能力好,能正确插棒或套接物品(协调)。 能从一堆物品中找到所要物品(辨别)。 视觉功能训练主要是训练孩子的视觉集中能力,对物体的追视能 力,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辨别能力,对声音距离准确估量的 能力和眼手协调能力。 首先训练孩子的视觉集中的能力和对事物的追视能力。 其次,训练区分颜色、形状和大小的能力。 再次,训练孩子准确的估量空间距离。
味觉分辨
1 目标一;分辨各种常见味道,让感觉与词语建 立联系。 2 目标一;通过辨别味道来分辨物品。 味觉是口腔内味蕾的一种功能。刺激物直接作用 于味蕾产生兴奋后,冲动沿吞咽神经,面神经和 迷走神经传入脑干,经丘脑,最后到达大脑皮层 感觉区的最下部产生味觉。 人的味觉基本有四种;酸、甜、咸、苦。 训练时从儿童表情动作可以显示出对不同滋味的 鉴别。
触觉的应用
1 身体被触碰时有反应(机警度)。 2 能接受对身体、手脚、脸、口腔的触觉刺激,不排斥也 不偏好(感觉阈值)。 3 手会拿物品把玩超过10秒不丢掉(触觉统整)。 4 能用手揉搓、挤捏、拍打物品(协调)。 5 能用手触摸分辨不同质感物品(分辨)。 6 分辨温度。
味觉应用
1 能接受不同味道的食物(接受)。 2 接受不同味道的食物,会有不同的反应(分辨)。
分辨气味
1 目标一;分辨各种常见气味,并建立概念。 2 目标二;能表达闻到的气味。 嗅觉是有味的物质分子挥发,刺激嗅细胞,使之产生神 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上行,穿过颅底的开口直通脑部到达 大脑皮层的颞叶区而产生的。 为提高生活能力,要重视嗅觉训练,会区别甜味、苦味、 汗味、烟味、汽油味、烧焦味、臭蛋味、烂菜味、药味等 。
对智障儿童的视觉训练目的是提高和增强视觉器官的感受能力和 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分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
1 目标一;寻找声音的来源 2 目标二;认知声音的作用并了解即将发生的事 。如电话声、门铃声、哨子声、动物声。 听觉是由耳、听觉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 动完成的。外界刺激声波撞压鼓膜,引起听小骨 的振动,使科蒂氏器上的毛细胞由于其顶端的毛 与上方的盖膜接触,产生与声波同频率的电位变 化,再刺激听神经末梢,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 经传至大脑颞叶,引起听觉。 对智障儿童听觉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听觉能力。
感知训练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有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 个认知深化过程。用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观点来讲,感知训 练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制作---信息输出的完整 过程”。感知的过程即信息输入的过程。表达过程即信息 输出的过程。从输入到输出中间经过大脑这个“精密的加 工厂”,进行加工制作。而感知是输入信息的基础。感知 能力强,输入的信息就丰富。
嗅觉应用
1 能接不同气味刺激,不排斥也不过度偏好。 2 对不同气味刺激有不同反应或表情。
感知课是通过一些活动对孩子感知觉进行训练的一门 课,主要是从这五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训练的。 视觉从视觉追视、视觉分辨、视觉记忆、配对分类几个方 面进行训练; 听觉从有听觉反应、用听觉分辨声音的性质、寻找声源、 听觉记忆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触觉从触觉反应、触觉分辨、触觉记忆几方面训练; 味觉从有味觉反应、味觉分辨、味觉记忆几个方面训练; 嗅觉从嗅觉反应、嗅觉分辨、根据气味寻找物品、嗅觉记 忆几方面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