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加工技术
几种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技术
几种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技术肉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食品之一,其加工工艺技术对于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技术。
一、腊肉的加工工艺技术腊肉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肉制品,其加工工艺需要经历腌制、晾晒和腌熏等步骤。
首先,将肉切成适当的块状,加入盐、糖、五香粉等调料进行腌制。
然后,将腌制好的肉块挂在通风处进行晾晒,使其表面逐渐形成一层薄膜。
最后,将晾晒后的肉块进行腌熏,通过熏烤的过程赋予其特殊的风味。
二、香肠的加工工艺技术香肠是一种通过将肉泥填充入动物肠衣中制作而成的肉制品,其加工工艺需要经历剁肉、调味、填充和熏制等步骤。
首先,将肉剁成细腻的肉泥,然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盐、胡椒粉、大葱等适量的调味料。
接着,将调味好的肉泥填充入腊肠的动物肠衣中,保持适当的紧实度。
最后,将填充好的香肠进行熏制,通过温度和烟熏赋予其特有的风味。
三、腊肠的加工工艺技术腊肠是一种以肉为主料制作而成的腊味,其加工工艺需要经历肉切剁碎、调味、填充、晾晒和熏制等步骤。
首先,将肉经过精细的切剁处理,使其成为细腻的肉泥。
然后,将肉泥加入适量的盐、糖、五香粉等调味料进行充分的调配。
接着,将调味好的肉泥填充到动物肠衣中,并进行适度的紧实。
填充好后,将腊肠挂在通风处进行晾晒,使其表面形成薄膜。
最后,通过熏制的方式,使腊肠在温度和烟熏的作用下形成特有的风味。
四、火腿的加工工艺技术火腿是一种经过盐腌和熏制而成的特色肉制品。
其加工工艺需要经历肉切剁块、盐腌、水洗、晾晒、熏制等多个环节。
首先,将肉切剁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然后用食盐对肉块进行腌制,使其表面呈现红色。
接着,将腌制好的肉块进行水洗,去除多余的盐分。
然后,将洗净的肉块晾晒至微干,使其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干燥的薄膜。
最后,通过熏制的方式,使火腿在一定的温度和烟熏中获得特有的口感和香味。
以上是几种常见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技术介绍。
这些加工工艺的正确操作,不仅能够保持肉制品的品质,还能赋予其特殊的风味和口感。
肉制品工艺技术有哪些
肉制品工艺技术有哪些肉制品工艺技术是指将肉类原料通过一系列加工过程转变为符合消费者口感需求和卫生安全要求的肉制品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肉制品工艺技术。
1. 切割和去骨:这是肉类加工的最基础步骤之一。
通过将肉类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片状,去除多余的骨头和肉筋,为后续加工步骤做好准备。
2. 腌制:腌制是将肉类浸泡在含有盐、糖、香料等腌制剂的液体中,使其在一定时间内吸收腌制剂的味道和风味。
腌制不仅能增加肉类的口感和风味,还能抑制细菌繁殖,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期限。
3. 醉制:醉制是指将腌制好的肉类和适量的酒混合在一起,使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浸泡,以提高肉类的嫩度和口感。
常见的醉制方法有红烧、清炖等。
4. 烟熏:烟熏是将肉类杀菌杀虫,并通过烟熏过程将烟熏液和香味吸入肉制品内部。
烟熏不仅能增加肉类的风味,还能延长肉类的保存期限。
5. 煮熟:煮熟是将腌制或醉制好的肉类放入煮沸的水中,使其煮熟。
通过适当的煮熟时间和温度控制,可以使肉类达到理想的口感和质地。
6. 蒸煮:蒸煮是将整块或切块的肉类放入蒸锅中蒸煮,使其在高温和蒸汽的作用下熟化。
蒸煮可以使肉类更加鲜嫩,并保持肉类的原汁原味。
7. 烘烤:烘烤是将肉类放入烤箱或烤炉中进行烤制。
烤制可以使肉类表面形成一层金黄酥脆的外皮,内部保持嫩滑和多汁。
8. 成型:成型是将经过处理的肉类原料通过模具或机械压制成特定形状的肉制品,如火腿、香肠等。
成型不仅能够增加肉制品的外观吸引力,还能使肉类更加均匀地吸收和保存调味品。
总之,肉制品工艺技术涵盖了肉类的切割、腌制、醉制、烟熏、煮熟、蒸煮、烘烤和成型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工艺技术,可以使肉制品具备更好的风味、质地和口感,同时保证其卫生安全。
第五章肉制品加工技术
⑶“浓厚感”和“渗延感”(醇厚、扩展度和后味、回 味悠长感)
来源于动物蛋白多肽呈味(包括酵母精的多肽呈 味)。如:肉的抽提物、(风味化)酵母精、HVP、 HAP等。
(五)料酒
成分:乙醇为主要成分,糖、有机酸、氨基酸、 酯类等,有黄酒和白酒二类
作用:去除腥膻和异味 杀菌、固色
二、 添加剂
1、天然香辛料
月草陈甘肉砂胡丁山桂小大花
桂果皮草豆仁椒香萘皮茴茴椒
叶
蔻
香香
葱 洋葱 能除生肉的腥、膻味,使肉制品香辣味美 大葱 提鲜增香,压膻除腥 发汗解、通阳健胃、祛痰利尿
大蒜 压腥去膻、增强风味、促进食欲、帮助消化 防癌、抗癌作用
(4)Δ-葡萄糖内酯
作用:缓慢水解生成葡萄糖酸,形成酸 性还原环境
(二)防腐剂 (1)化学防腐剂 苯甲酸 苯甲酸钠 山梨酸 山梨酸钾 (2)天然保鲜剂 茶多酚 香辛料提取物 细菌素
(三)抗氧化剂 1、作用:护色、防止氧化变色,防止因氧化而 降低食品的风味及质量 2、种类 油溶性: 丁基羟基茴香醚 二丁基羟基甲苯 没食子酸丙酯 维生素E 水溶性: L-抗坏血酸及其钠盐 异抗坏血及其钠盐
思考题
1、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辅料有哪几类?各包括哪 些种类?
2、肉制品中常用的品质改良剂有哪些?起什么作 用?
第三节 腌腊肉制品
一、腌制的方法与措施
1、湿腌法(亚硝=1/20的硝)
硝酸
原料
水
食盐 (KNO 砂糖
3)
低盐式 100
10~17 0.4~1.0 3~6
香辛料 0.5~0.7
高盐式 100
(四)鲜味料
第二章肉制品加工技术
2 大茴香
3 小茴香
4 其他
砂仁 花椒 肉桂 桂皮 甘草 肉豆蔻 豆蔻 草 果 丁香 桂花 月桂叶 莳箩子 葱 姜 蒜 辣椒 芫荽籽 咖喱
19
(二)调味料
咸味料 甜味料
鲜味料
食盐、酱油、酱、豆豉等
白糖、葡萄糖、蜂蜜等
味精、鱼露、蚝油等
20
(三)食品添加剂
增稠剂(淀粉、蛋白、果胶等) 改良剂(磷酸盐等)
17
4、系水力
肌肉系水力也称保水性,是指肌肉在一系列加 工处理过程中(例如压榨、加热、切碎、斩拌) 能保持自身或所加入水分的能力。 肉的保水性与肉的嫩度、多汁性和加热时的液 汁渗出等有关,对肉品加工的质量和产品的数 量都有很大影响。
18
四、肉制品加工常见辅料
(一)香辛料
1 胡椒
22
天然肠衣的使用要点
肠衣保存温度在0~10℃ ; 同一种产品必须使用品种、规格一致的肠衣; 使用前必须进行温水浸泡、内外反复进行清洗
23
(2)人造肠衣:包括纤维素肠衣、胶原肠衣、 尼龙肠衣、塑料肠衣(PVDC肠衣)、玻璃纸 等。
人造肠衣使用方便,安全卫生,标准规格,填充 量固定,易印刷,价格便宜,损耗少。
7、动物在被屠宰以后,肌肉存放于缺氧状态下 其颜色会逐渐变得暗红,这是由于肌红蛋白和 血红蛋白处于缺氧状态的结果。【√ 】
29
第二节 肉制品加工基本原理和方法
30
一、腌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腌制是以食盐为主,并添加其他辅料(硝酸盐 、亚硝酸盐、蔗糖、香辛料等)处理肉类的过 程为腌制。腌制主要为了改善风味和颜色,以 提高肉的品质。
肉品加工技术 干肉制品加工
1、传统加工工艺
(二)工艺操作 5、炒松:炒松有人工炒和机炒两种。在 实际生产中可人工炒和机炒结合使用至 水分含量小于20%。
6、擦松:可利用滚筒式擦松机擦松,使 肌纤维成绒丝松软状态即可 。
7、跳松:利用机器跳动,使肉松从跳松 机上面跳出,而肉粒则从下面落出,使 肉松与肉粒分开。
8、拣松:将肉松中焦块、肉块 、粉粒 等拣出,提高成品质量。
8、压平、成型、包装
2、改进工艺
用传统工艺加工肉脯时,存在着切片、摊筛困难, 难以利用小块肉和小畜禽及鱼肉,无法进行机械 化生产。
(一)工艺流程:
原料肉处理—斩拌配料—腌制—抹 片—表面处理—烘烤—压平—烧烤—成 型—包装
(二)工艺操作: 将原料肉经预处理后,与辅料入斩拌
机斩成肉糜,并置于10℃以下腌制1.52h。
二、肉干的两种加工工艺
1 传统工艺 2 改进工艺
1、传统加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原料—初煮—切坯—煮制汤料—复煮— 收汁—脱水—冷却—包装
1、传统加工工艺
(二)加工方法: 1、原料预处理
2、初煮:一般初煮时不加任何辅料, 但有时为了去除异味,可加1-2%的鲜 姜。通常初煮1h左右。
3、切坯:不论什么形状,要大小均匀
1、传统加工工艺
(二)加工方法:
6、冷却、包装:用PET/A1/PE等膜,但 其费用较高;PET/PE,NY/PE效果次之, 但较便宜。
2、改进工艺
(一)工艺流程:
原料肉修整—切块—腌制—熟化—切 条—脱水—包装
(二)配方:
原料肉100kg所需辅料(单位:kg)
食盐3.00
蔗糖2.0
酱油2.00
9、包装贮藏 :短期贮藏可选用复合膜 包装,贮藏3个月左右;长期贮藏多选用 玻璃瓶或马口铁罐,可贮藏6个月左右。
肉制品加工技术
肉制品加工技术一、名词解释(5*4’)9选51、肉:指动物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以及附着于其中的结缔组织、微量的神经和血管。
2、调味料:为了改善食品的风味、赋予食品特殊味感、使食品鲜美可口、增进食欲而添加入食品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有甜、咸、鲜味料等。
3、腌制:是以食盐为主,并添加其他辅料(硝酸盐、亚硝酸盐、蔗糖、香辛料)处理肉类的过程。
4、酱卤制品:将原料肉加入调味料和香辛料,以水为加热介质煮制而成的熟肉制品。
5、熏烤肉制品:原料经过腌制或煮制后,再以烟气、高温、空气、明火或高温固体为介质干热加工而成的肉制品。
6、干肉制品:将肉先经熟加工,再成型干燥或先成型再经熟加工制成的干熟类的肉制品。
7、肉类罐头:一般以猪、牛、羊等畜禽肉为原料,调制后装入罐藏容器中,经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耐贮藏食品。
8、油炸肉类制品:经过加工调味料或挂糊后的肉(包括生原料、成品、熟制品)或只经过干制的生原料,以食用油为加热介质,经过高温炸制或浇淋而制成的熟肉类制品。
9、西式香肠:以鲜、冻畜禽肉为原料,经修整、腌制(或不腌制)、绞碎后,加入辅料,再经搅拌(或斩拌)、乳化、充填、烘干、蒸煮、冷却、等工艺制作的香肠类熟肉制品。
二、填空(20*1’)1、肉(胴体)的组织结构: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四大部分组成。
2、肉中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不易流动水、自由水。
3、致昏方法:电击晕、CO2麻醉法、机械击晕、4、干耗的影响因素:冷藏室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加速肉的干耗:高温、低湿度、高空气流速会。
冷却条件控制的一般原则:初期:低温、高湿、高空气流速。
后期:较高温度(0度以上)、低湿、低空气流速。
冷却应注意的问题:一般罐头要求冷却到38—40度。
5、人造肠衣根据其原料不同可分为三类:纤维状肠衣、纤维素肠衣、胶原肠衣、塑料肠衣和玻璃纸肠衣。
6、中式火腿因产地、加工方法和调料的不同分为南腿(金华火腿),北腿(如皋火腿)、云腿(宣威火腿)。
肉制品加工技术
(二)肉的成熟
解僵指肌肉在宰后僵直达到最大程 软的过程。 成熟是指尸僵完全的肉在冰点以上温度条件 下放置一定时间,使其僵直解除、肌肉变软 、系水力和风味得到很大改善的过程。
2、成熟肉的特征
⑴ 胴体或大块肉表面形成一层干燥薄膜,既
僵直阶段肉的特点
保水性降低
肌肉在僵直阶段,肌糖原分解产生的乳酸和ATP分解 时释放的磷酸,共同形成肉的酸性介质。这种酸性 介质不仅能使最初中性或微碱性的肉出现酸性反应 ,还显著地影响着肌肉蛋白质的生化性质和胶体结 构,从而降低肉的保水性能。在不同的pH时,蛋白 质对水的亲和力不同。肌肉pH为7时,其含水量为 肌肉本身等容积,pH6时,含水量为肌肉容积的 50﹪,pH为5时,含水量为肌肉容积的25﹪。
2、僵直的机理
动物死亡后,呼吸停止,肌糖原不能完全氧化生成CO2
和H2O,而是无氧酵解后生成乳酸。在正常有氧条件下 ,每个葡萄糖单位可氧化生成36或38个ATP,而在无氧 条件下只能生成2个ATP,因而供给肌肉的ATP急剧减 少。 由于肌肉中ATP(三磷酸腺苷)的减少,肌纤维的肌质 网体崩裂,其内部保存的Ca2+释放出来,使肌浆中 Ca2+的浓度增高,促使粗丝中的肌球蛋白ATP酶的活 化,加快了ATP的分解,因而促使Mg2-ATP复合体的解 离。肌球蛋白纤维粗丝和肌动蛋白纤维细丝结合成肌动 球蛋白,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ATP的不断减少,反应 变为不可逆性,则引起肌纤维永久性的收缩,因而肌肉 表现为僵直。
调味料
添加剂
(1)发色剂和发色助剂
(2)着色剂 (3)防腐剂 (4)抗氧化剂 (5)品质改良剂
包装材料
肠衣
几种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技术
中式肉成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一〕腌腊肉成品腌腊成品是用盐和香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经自然风干腌制而形成的风味独特的肉成品。
具代表性的有金华火腿、南京板鸭、广式腊肠等。
1.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是我国著名的肉成品。
它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曾屡次在我国和世界获奖。
工艺流程:原料选择→鲜腿修整→腌腿→洗腿→整形→晒腿→上架发酵→落架堆叠→成品〔1〕原料选择选择经兽医卫生查验合格的金华猪,屠宰后前腿沿第二颈椎将前颈肉切除,在第三肋骨处将后端切下,将胸骨连同肋骨末端的软骨切下,形状为方形;后腿是先在最后一节腰椎骨节处切开,然后沿大腿内斜向下切。
〔2〕鲜腿修整除去前、后腿上的残毛和脚蹄间的细毛,挤出血管内残留的淤血,削平耻骨,斩去脊骨,割去浮油和油膜,将腿修成"琵琶"形。
〔3〕腌腿腌制时应按照季节、气温等条件确定用盐量。
在金华地域,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间,气温为3~8℃,是比较适宜的腌制温度,在此条件下用盐量为鲜腿重的9%~10%,分7次上盐,早冬和春节还要加硝石。
气温升高时,用盐量增加,但腌制期缩短。
第一次上盐,撤盐应均匀,但不克不及过多,撒盐后平叠堆放12~14层;经24小时后上第二次盐,此次用盐约占总盐量的一半,重点在腰荐骨、耻骨关节、大腿上部三个部位多撤盐;第二次上盐后4~5天上第三次盐,同时将堆码的上下层倒换;再经5~6天上第四次盐,用盐量为总盐量的5%摆布,此时可以查抄腌制的效果,用手按压肉面,有充实坚硬的感觉,说明已经腌透;第五、六次上盐别离间隔7天摆布,火腿的颜色变为红色;经六次上盐后,重量小的可以进入洗腿工序,较大的腿可进行第七次上盐。
腌制的总时间为30~35天。
〔4〕洗腿腌制结束后将腿放在清水池中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去火腿外表的血水和油污。
洗后晾晒至外表无水后,打印商标。
〔5〕整形将腿骨校直,脚爪校成弯曲状,皮面压平,腿头与脚对直,使其外形美不雅。
〔6〕晒腿将整形好的腿吊挂,暴晒4~5天,使腿皮呈黄色、油亮,并发生香味。
《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肉制品加工技术》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在科学合理分析学院办学定位,明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针对肉制品加工中酱卤、腌制、斩拌、熏烤、灌制等职业岗位中核心典型工作任务而设立的。
本门课程的前修课程为食品生物化学、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等课程,这些课程为肉制品加工、检验奠定基础,后续课程为质量体系建立与实施、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加工设备进行原料预处理、辅料识别、生产、包装、产品检验的核心职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食品加工、检验及质量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阅读并理解工艺流程、按照产品要求进行正确操作的能力;(2)能独立制定生产计划,并能正确选择相应的工具和加工设备进行生产;(3)具有各种工具使用能力(磨刀石、切片刀、温度计等);(4)具有对原料肉质量、新鲜度的判断能力给予处理能力;(5)具有设备安全操作能力(夹层锅、绞肉机、斩拌机、灌装机、烟熏炉等);(6)具有产品的加工能力(煮、腌、烤、熏、斩、灌);(7)具有对产品的后处理能力(包装、杀菌、冷却);(8)能遵守相关法规、技术规定,如食品安全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相关规定,按照要求安全生产,保证食品的安全与质量;(9)能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10)能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正确评价,作出质量等级优劣判断;2、能力目标(1)能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独立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实施;(4)能不断积累生产经验,能够达到触类旁通;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及道德修养;(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的良好品质;(5)具有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三)参考学时42学时。
肉制品加工
肉制品加工
肉制品加工是指将生肉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转化成为食品或其他肉制品的过程。
其中包括了肉类的腌制、熏制、脱水、烹调、研磨、分割、包装等环节。
肉制品加工的目的是提高肉类的食用品质和保存性,延长其食用期限,并且增加其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
常见的肉制品加工品种包括腊肉、腊肠、香肠、熏肉、烧烤肉、火腿等。
肉制品加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肉的选择:选择新鲜、优质的肉类原料,根据不同的制品品种选择相应的肉类部位。
2. 腌制:将肉类原料放入调味料中腌制一段时间,以增加味道和保存性。
3. 熏制:将腌制的肉类原料放入熏炉中进行熏烤,以增加风味和保存性。
4. 脱水:将熏制的肉类原料放在干燥环境中,去除多余的水分,以达到更长时间的保存。
5. 烹调:根据不同的制品品种,采取适当的烹调方法,使肉类熟透并提高口感。
6. 分割:将熟透的肉类原料按照不同的规格和要求进行分割,以方便包装和销售。
7. 包装:将分割好的肉制品进行包装,采取真空包装或其他适当的包装方式,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卫生。
总之,肉制品加工是一项综合性的工艺,需要掌握合适的处理方法和技术,以确保制品的质量和卫生。
第三章 中式肉制品加工技术(共77张PPT)
第一节 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 这类肉制品用较少的食盐配以其他风味辅料腌制后再经枯燥〔烘烤或日晒熏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类耐贮藏,并具特殊风味的肉制品。
用专门的盐水注射机把已配好的腌制液,通过针头注射 以食盐为主,并添加硝酸盐、蔗糖、香辛料等调味调质料,会将这些物质〔以食盐为饱和溶液〕配成溶液,将肉品浸泡在其中,并在2~4℃条
2022/8/26
38
白市驿板鸭的腌制
一般采用干腌法,也可用湿腌法。 配料:食盐6%,白糖1%,黄酒1%,硝酸钠0.05%,异抗坏
血酸钠0.05%,三奈0.1%,八角0.2%,茴香0.5%,桂皮0.1% ,丁香0.01%,草果0.3%,肉豆蔻0.05%,甘草0.1%。
将香辛料粉碎成粉末与其它配料混合均匀,然后涂抹在 鸭体的内外外表,特别注意大腿、颈部、口腔和肌肉饱 满部位,抹匀腌透,然后一层一层叠放在腌制池中,腌 制3~5d,翻池2~3次。
6.包装
可采用真空包装。
2022/8/26
31
香肠〔腊肠〕、香肚卫生标准〔GB/38—81〕
2022/8/26
32
四、板鸭
板鸭是健康鸭经宰杀、去 毛、去内脏和研制加工而 成的一种禽肉的腌腊制品 ,又称“贡鸭〞。
分为“春板鸭〞和“腊板 鸭〞
2022/8/26
33
南京板鸭
2022/8/26
南安板鸭
2、配料
川味香肠〔传统〕:瘦肉80~75kg,肥丁 25~20kg,食盐2.5~3口干,砂糖1kg,无色酱 油3kg,曲酒1kg,花椒0.1kg,胡椒0.1kg, 硝酸钠50g,混合香料150~200g。
肉制品加工技术详解
9
2、腐败肉的特征
1.胴体表面非常干燥或者腻滑发黏。
2.表面呈灰绿色、污灰色、甚至黑色,新
切面发黏发湿,呈暗红色、微绿色或灰色。
3.肉质松软或软糜,指压后的凹陷完全不
能恢复。
4.肉的外表和深层都有显著的腐败气味。
5.呈碱性反应。
10
注意!
肉制品加工技术
1
第一节 肉制品加工基础知识
2
一、肉的形态组织
1、肉的概念
肉是指畜禽经屠宰后除去毛(皮)、头、蹄、 尾、血液、内脏后的胴体,俗称白条肉。
红条肉是指生猪采取生剥或烫剥后把白条肉表面 脂肪取净,只能看到红色肌肉和骨头。
刚宰后不久的肉称为“热鲜肉”;经过一段时间 的冷处理,使肉保持低温而不冻结的肉称为“冷 鲜肉”;经低温冻结后的肉则称为“冷冻肉”;
件下放置一定时间,使其僵直解除、肌肉变软 、系水力和风味得到很大改善的过程。
6
2、成熟肉的特征
(1)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 (2)呈酸性反应。 (3)胴体或大块肉表面形成一层干燥薄膜,
既可防止肉的水分蒸发,减少干耗,又可阻止 微生物的侵入。 (4)肉的横断面有肉汁渗出,切面湿润。肉 汤澄清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香味。 (5) 肌肉柔软,具有一定的弹性。
氧化加速脂肪产生酸败味,随温度增加而加速。
饲料中鱼粉腥味、豆粕、蚕饼、牧草等味,均可带入肉中。
抑制脂肪氧化,有利于保持肉的原味。
产生不良气味或腐败味。 屠畜宰前患有某些疾病,可使肉带特殊的气味。
屠畜宰前被灌服或注射过具有芳香气味或其他异常气味药物,可使 肉带有药物的气味。
肉在不良环境贮藏和在带有挥发性物质如葱、鱼、药物等混合贮藏, 会吸收外来异味。
肉品加工技术 酱卤肉制品加工
2.3 糟肉类
糟肉类是将原料经白煮后, 再用香糟糟制的冷食熟肉 类制品。其主要特点是保 持了原料肉固有的色泽和 曲酒香气。糟肉类有糟肉、 糟鸡及糟鹅等。
二、酱卤制品加工的基本技术
1
调味:调味就是根据 各地区的消费习惯、
品种的不同而加入不
同种类和数量的调味
料,加工成具有特定
风味的产品。
2 煮制:煮制是对原料肉进 行热加工的过程,用水 、 蒸汽等加热方式处理,其 对产品的色、香、味、形 及成品化学变化都有显著 的影响。
三、白煮肉类制品的加工
3、白切鸡
产品特点:皮光亮油黄, 肉净白;鸡香纯正,无 腥味;皮嫩肉嫩,味鲜 润口,肥而不腻;肌肉 饱满,形体完整。
三、白煮肉类制品的加工
3、白切鸡
产品特点:皮光亮油黄, 肉净白;鸡香纯正,无 腥味;皮嫩肉嫩,味鲜 润口,肥而不腻;肌肉 饱满,形体完整。
四、酱卤肉类制品加工
三、白煮肉类制品的加工
1、白切猪肉
产品特点:该产品肥而 不腻,瘦而不柴,香烂 可口。
三、白煮肉类制品的加工
2、白切羊肉
2.1 工艺流程 原料肉的处理—预煮--煮制—出锅、 冷冻
2.2 原料配方(单位:kg) 羊肉10,白萝卜1,料酒0.2,生姜 0.2,葱0.2,陈皮0.1,青蒜丝0.2, 甜面酱0.4,辣椒酱0.3。
三、白煮肉类制品的加工
3、白切鸡
3.3 操作要领
3.3.1 原料选择 要求鸡体丰满健壮,皮下脂肪适中,除 毛后皮色淡黄。鸡经宰前检疫,宰后检 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3.3.2 宰杀 口腔放血后,煺净鸡毛。开膛刀口要小, 去尽内脏,然后将鸡体内外清洗干净;
3.3.3 预煮 先将鸡坯放入沸水浸煮,煮沸后立即提 出,使鸡形丰满、定型,并除去腥味;
肉品加工技术 腌腊肉制品加工
(二)加工方法:
6、发酵:目的是进一步干燥,并产生 特殊风味物质,使肉色、肉味和香气 更加诱人。在发酵中还注意进一步整 形,称修干刀。
7、落架和堆叠:堆高<15层,肉面向 上,皮面向下。每隔±10天倒堆一次, 每次倒堆同时将流出的油脂涂抹在肉 面上,不仅可防止火腿过分干燥,且 保持肉而油润有光。
2、广式腊肉(广东腊肉)
1-5-3 腌腊肉制品加工
4、腌制的基本原理
用食盐或以食盐为主,并添加硝酸钠(或钾), 亚硝酸钠、蔗糖和香辛料等腌制辅料处理肉类 的过程。 (一)材料:食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 糖类、抗坏血酸盐、异抗坏血酸盐和磷酸盐等。 (二)作用
1、提高制品保存性和安全性 2、风味形成 3、发色作用
一、概述
4、三湘腊肉皮呈酱紫色,肥肉淡黄,肉质 透明,瘦肉棕红,味香利口,食而不腻
也有以牛羊肉为原料加工的腊牛肉和腊羊肉。
2、广式腊肉(广东腊肉)
(二)工艺流程
选料
剔骨
切肉条
烘烤或熏制
腌制
包装
洗肉条
广式腊肉特点是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无骨带 皮,色泽鲜艳,香味浓郁,肉质细嫩,并具脆 性,咸甜爽口
成品
2、广式腊肉(广东腊肉)
广式腊肉特点是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无骨带 皮,色泽鲜艳,香味浓郁,肉质细嫩,并具脆 性,咸甜爽口
(三)加工方法 1、选料:精选新鲜不带奶脯、肥瘦层次 分明的肋条肉,一般肥瘦比为5∶5或4∶6。 修刮净残毛和污垢。 2、剔骨、切肉条:剔除硬骨或软骨,切 成长35~40cm,宽2~5cm,厚1.3~1.8cm, 重±200g长方形肉条。在肉条一端用尖刀 穿一小孔,系绳吊挂。 3、洗肉条:肉条浸泡在约30℃清水中, 漂洗1~2min,除去表面浮油,取出滴干水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龙肠衣、玻璃纸肠衣、纤维素肠衣不可食用 ,胶原蛋白肠衣可以食用。
22
2、蒸煮袋
蒸煮袋是一种能进行加热处理的复合塑料薄膜 袋,它具有罐头容器和耐沸水塑料袋两者的优 点,因此,又称之为“软罐头”。 蒸煮袋多用三层材料复合而成,具有代表性的 蒸煮袋结构是:外层为聚酯膜,作加强用;中 层为铝箔,作防光、防湿和防漏气用;内层为 聚烯烃膜(如聚丙烯膜),作热合和接触食品用 。
4、猪屠宰前经过剧烈的活动,能够刺激肉质快速 成熟,提高嫩度。 【× 】
5、将灰白、柔软和多汁出水的肉称为DFD肉。 【×】
25
6、猪肉在加热后蛋白质发生变性,其颜色由鲜 红色变成灰褐色的原因是 【C 】
A. 肌红蛋白被氧化 B. 血红蛋白被氧化 C. Fe2+在高温下被氧化成Fe3+ D. 加热过程中肉汁发生流失
33
(五)腌制方法
1、干腌法
干腌是利用食盐或混合盐,涂擦在肉的表面,然 后层堆在腌制架上或层装在腌制容器内,依靠外 渗汁液形成盐液进行腌制的方法。 在腌制过程通常需定期地将上下层食品依次翻转 ,又称为翻缸。同时要加盐复腌,每次复腌用盐 量为开始时的一部分,通常2-4次。 腌制肉时食盐用量通常为17-20%;冬天可减少 ,14-15%;
34
干腌的优点:操作简单、制品较干,易保藏; 无需特别当心;营养成分流失少。
干腌的缺点:腌制不均匀、失重大,味太咸、 色泽较差,若用硝酸盐,色泽可以好转。 我国的名产金华火腿、咸肉、烟熏肋肉和鱼类 等常采用干腌 。
35
2、湿腌法
湿腌法即盐水腌制法,就是在容器内将肉浸泡 在预先配制好的食盐溶液中,并通过扩散和水 分转移,让腌制剂渗入食品内部,并获得比较 均匀的分布,常用于腌制分割肉,肋部肉等。 腌制浓度一般为15~20%,有时饱和盐水。
肉在任何腐败阶段,对人都是有危险的。因此禁 止食用,应予以废弃!
9
2、腐败肉的特征
1.胴体表面非常干燥或者腻滑发黏。
2.表面呈灰绿色、污灰色、甚至黑色,新 切面发黏发湿,呈暗红色、微绿色或灰色。 3.肉质松软或软糜,指压后的凹陷完全不 能恢复。 4.肉的外表和深层都有显著的腐败气味。
5.呈碱性反应。
28
(一)腌制的防腐原理
1、食盐的防腐作用 (1)脱水作用 盐浓度>2.5% 大多数微 生物暂时性受到抑制。 盐浓度> 10-15%大多数 微生物完全停止生长。
(2)影响细菌的酶活性
(3)毒性作用 (4)离子水化作用 (5)影响氧气的含量
2、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防腐作用 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最大使用量为 0.15g/kg。 3、香辛料的防腐作用
15
3、风味:肉的风味由肉的滋味和香味组合而成。
因素 影
年龄 物种 性别 脂肪 氧化 饲料 腌制 细菌 繁殖 疾病 贮藏
响
年龄愈大,风味愈浓。 物种间风味差异很大,主要由脂肪酸组成上差异造成; 物种间除风 味外还有特征性异味,如羊膻味、猪味等。 未去势公猪,因性激素缘故,有强烈异味,公羊膻腥味较重,牛肉 风味受性别影响较小 氧化加速脂肪产生酸败味,随温度增加而加速。 饲料中鱼粉腥味、豆粕、蚕饼、牧草等味,均可带入肉中。 抑制脂肪氧化,有利于保持肉的原味。 产生不良气味或腐败味。 屠畜宰前患有某些疾病,可使肉带特殊的气味。 屠畜宰前被灌服或注射过具有芳香气味或其他异常气味药物,可使 肉带有药物的气味。 肉在不良环境贮藏和在带有挥发性物质如葱、鱼、药物等混合贮藏, 会吸收外来异味。
20
天然肠衣的使用要点
肠衣保存温度在0~10℃ ; 同一种产品必须使用品种、规格一致的肠衣; 使用前必须进行温水浸泡、内外反复进行清洗
21
(2)人造肠衣:包括纤维素肠衣、胶原肠衣、 尼龙肠衣、塑料肠衣(PVDC肠衣)、玻璃纸 等。
人造肠衣使用方便,安全卫生,标准规格,填充 量固定,易印刷,价格便宜,损耗少。
37
3、混合腌制法
这是一种干腌和湿腌相结合的腌制法,用于肉类 腌制可先行干腌而后放入容器内用盐水腌制。 如南京板鸭、西式培根的加工。
混合腌制法特点:
混合腌色泽好、营养成分流失少、咸度适中。 干湿腌结合可以避免湿腌液因食品水分外渗而降 低浓度,也不像干腌那样使食品表面发生脱水现 象。
38
4、盐水注射腌制法
29
(二)腌制的发色原理
1、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色作用
首先在酸性条件和还原性细菌作用下形成亚硝酸 。亚硝酸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化合物,腌制过 程中在还原性物质作用下形成NO (亚硝基)
( 1 )
(2)
NO MB
适宜条件
NO — Met — Mb
NO — Mb NO—血色原(Fe++) 亚硝基血色原 (稳定粉红色)
4
二、肉的成熟与腐败变质
(一)肉的僵直
屠宰后的畜禽肉,随着肌糖原酵解和各种生化反 应的进行,肌纤维发生强直性收缩,使肌肉失去 弹性,变得僵硬,这种状态称为肉的僵直。 僵直肉的特点: (1)弹性差 (2)持水性降低 (3)适口性差
5
(二)肉的成熟
1、概念
成熟是指尸僵完全的肉在冰点以上温度条 件下放置一定时间,使其僵直解除、肌肉变软 、系水力和风味得到很大改善的过程。
7、动物在被屠宰以后,肌肉存放于缺氧状态下 其颜色会逐渐变得暗红,这是由于肌红蛋白和 血红蛋白处于缺氧状态的结果。【√ 】
26
第二节 肉制品加工基本原理和方法
27
一、腌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腌制是以食盐为主,并添加其他辅料(硝酸盐 、亚硝酸盐、蔗糖、香辛料等)处理肉类的过 程为腌制。腌制主要为了改善风味和颜色,以 提高肉的品质。
23
课堂练习
1、构成猪胴体的瘦肉的主要组织是【 A 】
A. 骨骼肌肉组织 C. 心肌组织 B. 平滑肌组织 D. 神经组织
2、家畜肌肉呈现出来的颜色,主要是由于下列 哪一种物质显现的颜色所致 【B 】
A. 血红蛋白
C. 胶原蛋白
B. 肌红蛋白
D. 金属铁离子
24
3、导致肉品腐败的主要因素为微生物和【 C 】。 A.食品本身 B.氧气 C.酶 D. 水分
针头肌肉注射最适用于形状整齐而不带骨的 肉类,用于腹部肉,肋条肉最为适宜。用盐水注射 法可以缩短操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得 率,降低生产成本。但其成品质量不及干腌制品, 风味略差,煮熟时肌肉收缩的程度也比较大。
注射腌制的肉制品水分含量高, 产品需冷藏。或常与其他方法 结合使用,才能达到保藏。
13
2、嫩度
肉的嫩度是指肉在食用时口感的老嫩程度,是 对肌肉各种蛋白质结构特性的总体概括。肉的 嫩度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肉对舌或颊的柔软性
(2)肉对牙齿压力的抵抗性
(3)咬断肌纤维的难易程度
(4)嚼啐程度
14
影响肉嫩度的因素
因素 品种 年龄 性别 运动 肌肉部位 大理石纹 僵直 解冻僵直 成熟 电刺激 热处理 影 响 不同品种的畜禽肉在嫩度上有一定差异 年龄愈大,肉亦愈老 公畜肉一般较母畜和腌畜肉老 一般运动多的肉较老 肌肉部位不同,嫩度差异很大,源于其中的结缔组织的量和质 不同所致 与肉的嫩度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动物宰后将发生死后僵直,此时肉的嫩度下降 导致嫩度下降,损失大量水分 僵直过后,成熟肉的嫩度得到回复,嫩度改善 可改善嫩度 加热对肌肉嫩度有双重效应,它既可以使肉变嫩,又可使其变 硬,这取决于加热的温度和时间
39
二、肉糜乳化的基本原理及肉糜的乳化方法
肉糜俗称乳化肉馅,是由斩碎或研磨碎的肉、脂肪颗 粒、水、溶解的蛋白质、淀粉、食品添加剂、香辛料 等在各种作用下形成的高粘度膏状物。 乳化是指肌肉、脂肪、水和盐混合后经高速斩切,形 成水包油型乳化特性的肉糊的过程。 机械作用使肌原纤维蛋结构变化,蛋白质亲水基团暴 露。 添加的盐类使蛋白质吸水膨胀,形成凝胶体系。
16
4、系水力
肌肉系水力也称保水性,是指肌肉在一系列加 工处理过程中(例如压榨、加热、切碎、斩拌) 能保持自身或所加入水分的能力。 肉的保水性与肉的嫩度、多汁性和加热时的液 汁渗出等有关,对肉品加工的质量和产品的数 量都有很大影响。
17
(二)调味料
咸味料 甜味料
鲜味料
食盐、酱油、酱、豆豉等
6
2、成熟肉的特征
(1)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 (2)呈酸性反应。 ( 3 )胴体或大块肉表面形成一层干燥薄膜, 既可防止肉的水分蒸发,减少干耗,又可阻止 微生物的侵入。 ( 4 )肉的横断面有肉汁渗出,切面湿润。肉 汤澄清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香味。 (5) 肌肉柔软,具有一定的弹性。
肉制品加工技术
1
第一节 肉制品加工基础知识
2
一、肉的形态组织
1、肉的概念
肉是指畜禽经屠宰后除去毛(皮)、头、蹄、 尾、血液、内脏后的胴体,俗称白条肉。 红条肉是指生猪采取生剥或烫剥后把白条肉表面 脂肪取净,只能看到红色肌肉和骨头。 刚宰后不久的肉称为“热鲜肉”;经过一段时间 的冷处理,使肉保持低温而不冻结的肉称为“冷 鲜肉”;经低温冻结后的肉则称为“冷冻肉”;
腌肉用的盐液除了食盐外,还有亚硝酸盐、硝 酸盐,有时也加糖和抗坏血酸,主要起调节风 味和助发色作用。
36
湿腌法的特点: 腌肉时肉质柔软,盐度适当; 腌制时间和干腌法一样,比较长;所需劳动量 比干腌法大; 制品的色泽和风味不及干腌制品; 蛋白质流失较大;因水分多不易保藏。 主要腌制分割肉、肋部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