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纽马克——文本类型及翻译理论
思考题
• 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与奈达的形式对等、功能对 等有何区别? • 如何理解“语义翻译是一多人合作 承担”?
信息内容与效果 发生矛盾时 翻译工作 适用文本类型 联系
四、交际翻译的四种局限
• 译者心中有一个想象出来的读者,他想要符合译语的习惯 用法,就常常会脱离原文来修饰、改正和完善他翻译的最 新版本。 • 在交际翻译的过程中,很难确定到底在怎样的程度上简化 和强调基本信息,因为读者群体所拥有的智慧、知识和情 感是难以确定的。 • 交际翻译容易如同媒体那样愚弄读者。 • 交际翻译的成功仅仅通过读者的反应来考察,未免不够客 观。
三、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与联系
语义翻译
语言讲究 表达形式 客观(屈从于源语文化,讲 究准确性) 超额翻译(Overtranslate) 复杂、笨拙、具体、浓缩 重内容不重效果 一门艺术(Art),只能由一人 单独承担 表达功能型文本 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交际翻译
主观(屈从于目标语文化,译 文地道、流畅) 欠额翻译(Undertranslate) 通顺、简朴、清晰、直接 重效果(译文一般优于原文) 一门技巧(Craft),常可由多人 合作承担 信息、号召功能型文本
一、语言功能和文本类型分类
纽马克按照语言的功能,也就是使用语言的目的 ,提出了以下三大文本类型
1. 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2.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3. 号召功能(Vocative Function)
(一)表达功能
• 表达功能的核心在于说话者或作者运用一些话语来表达其 思想感情。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 • 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①严肃的、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②权威性言论③作者个人情感的一种宣泄,或无直接读者 群的文本 • 表达功能型文本强调原作者的权威,在翻译时要遵循“原 作者第一”的原则,既要忠实于原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 又要忠实于原作者的语言风格,无需考虑目标语读者的反 应。
(WEEK2)纽马克翻译理论
• 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 从事过多种欧洲语言的翻译工作,是一位出色的 译者和编辑 • 同时是一位语言学家,并担任英国语言学家协会 会长 • 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的教授
• 他的主要兴趣就是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翻 译实践之中,把翻译研究和英语语言研究相结合
• Faithful translation • A faithful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produce the precise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L grammatical structures.
• 语义翻译中 ,译者应在译语语义和句法结 构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作上 下文的意义。 • 交际翻译中,译作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 原作,力图传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义,使 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 能为读者所接受。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1、从理论上讲,两者有很大的差异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交际翻译) attempts to produce on its readers an effe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at obtained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 (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 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 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 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 ,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由于译者要达到某一交际目 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因此他所生产的译文必然会 打破原文的局限。 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新闻报导、教科书、公 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学作品。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是由纽马克(Newmark)提出的翻译理论,它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
纽马克把翻译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满足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根据语义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根据交际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语义翻译原则强调保持原文的语义,以实现准确的传达。
纽马克提出,翻译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翻译应尽可能保持原文的语义,而不是简单地把原文字句翻译成等值的译文字句。
因此,翻译应是一种意义的传递,而不是字面上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保持原文的重点和重点,以及原文中的意义,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原文字句翻译成等值的译文字句,这样会破坏原文的意义。
交际翻译原则强调调整译文,使之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纽马克认为,翻译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符合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这种调整可以通过改变原文中的文体、句式、表达方式等来实现。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出了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根据语义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根据交际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了翻译理论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活动。
综上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提出了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满足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根据语义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根据交际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了翻译理论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活动,为翻译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简析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简析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是一种从语言学、文学理论和社会学个体学的三者视角来对翻译进行检验和质疑的中心思想。
这一理论的核心原则是保留原文的内容。
如果写作者的信息没有完整地被传输到读者那里,那么,翻译就会失败,原文和译文之间就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
另外,应当把原文在文化-语言上的特色完整地传输出去,把一种语言重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却仍然能够令读者得到同样的感受和经历。
在翻译时,应当结合批评性和创造性,充分考虑所有相关文化背景,做出恰当地审美选择,保障读者能够从原文中得到精神引领的体验,而不是仅仅机械的字面翻译,因此,翻译者应当根据不同语境、不同文化背景对原文进行彻底剖析,从而进行相应的翻译工作。
综上所述,纽马克翻译批评理论强调了传播者必须不加改动完整地传输原文内容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翻译中必须考虑文化背景的重要性,而非仅仅机械的字面翻译。
【VIP专享】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一、纽马克翻译理论的类型纽马克把翻译分为四类1、交际翻译翻译交际中,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2、语义翻译语义翻译中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语境含义;3、直译在直译中原文本的基本意义被译过来目标文本虽合乎目标语的句法结构,但意思是孤立的,没有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4、死译在死译中,源文本所有词语的基本意思得到了翻译,但目标文本既不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句法也不合乎目标语要求就连词序也是按照源语文本排列的。
二、纽马克根据语言的三大功能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传信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召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
他认为各类作品的功能的侧重点不同, 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原文的语义内容上, 应采取“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方法, 译文要尽可能接近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以保持其语义内容, 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读者的理解和反应上, 应采取“交流翻译”的方法, 译文更倾向于译入语的语言形式,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纽马克对“交流翻译”的定义是:“交流翻译试图用这样一种方式正确地传达原作的文中意义, 使其内容与语言都可以很容易地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the original in such a way that 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这种翻译可以摆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 更好地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 使译文流畅、自然、简洁、明了, 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这样的译文必然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用严复的话说, 就可以“言之有文,行之弥远” , 合乎“雅”的要求了。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 到底孰个是真正的解人实在无法评断。我们又安 到底孰个是真正的解人实在无法评断。 得起严老先生于地下而询之这恐怕要成为千古疑 案了。正是,妙谛纷纷说到今 妙谛纷纷说到今, 案了。正是 妙谛纷纷说到今 几人探藏得真经就 拿一个“ 字来说吧。 拿一个“ 信”字来说吧。以“ 信”作为翻译的标 对不对呢当然对的。谁也不能否认的, 准, 对不对呢当然对的。谁也不能否认的 因为这 是翻译的本质所决定的不‘ 就不成其为翻译。 是翻译的本质所决定的不‘ 信”就不成其为翻译。 但是“ 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概念。 但是“ 信”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概念。到底怎 样才算“ 各个翻译家都有不同的看法, 样才算“ 信” 各个翻译家都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 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翻译方式。 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翻译方式。有人认为必须逐 句移译方为信有人认为必须尽可能保持原文的语 言形式, 以至句法结构有人认为可以不顾原文的语 言形式 言形式, 言形式 只要传达原作的意思就行有人认为必须 形神兼似”方为信多有人认为“遗貌取神” “ 形神兼似”方为信多有人认为“遗貌取神”斯 为信。各人的看法不同, 众说纷纭, 为信。各人的看法不同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在这 一方面, 奈达博士似乎比严老先生就要高明一些, 一方面 奈达博士似乎比严老先生就要高明一些 或者说, 明确一些了。 或者说 明确一些了。
• 严复的“信、达、雅”说, 实际上并没有构成完整 严复的“ 的翻译理论。他老先生当日写《例言》那篇文章, 的翻译理论。他老先生当日写《例言》那篇文章 也并不有志为翻译理论家, 他只是根据他翻译《 也并不有志为翻译理论家 他只是根据他翻译《天 演论》的经验,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已。 演论》的经验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已。所以他 采取的评议方法是随感式、印象式的, 采取的评议方法是随感式、印象式的 是微观的分 析方法, 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 进行全面的分析研 析方法 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 从而找出客观的规律来。事实上, 究, 从而找出客观的规律来。事实上 象翻译这样 一门牵涉到两个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思想、 一门牵涉到两个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思想、 艺术交流的、极其广泛而繁复的学问,要简单地用 艺术交流的、极其广泛而繁复的学问 要简单地用 三个字来概括其理论, 恐怕是有困难的。 三个字来概括其理论 恐怕是有困难的。而况他老 人家又是一位古文大家,行文力求古雅 简练、 行文力求古雅、 人家又是一位古文大家 行文力求古雅、简练、含 言有尽而意无穷” 所以他解释“ 蓄, 要“ 言有尽而意无穷” 。所以他解释“ 信、 达、雅” 三词的涵义, 只有寥寥数语, 而含义深邃, 三词的涵义 只有寥寥数语 而含义深邃 难于窥测, 读者要悉心揣摩, 难于窥测 读者要悉心揣摩 以探测其意旨所在而 各人由于经验和领悟的不同, 各人由于经验和领悟的不同 往往就作出不同的解 释来。所以, 近百年来, 不知有多少人引用“ 释来。所以 近百年来 不知有多少人引用“ 信、 赞颂“ 解释“ 达、雅” , 赞颂“ 信、达、雅” ,解释“ 信、达、 解释 雅” 。
彼得纽马克的所有翻译理论
语义对等性的实现方法
为了实现语义对等性,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语境、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语义对等性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语义翻译更注重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力求保持原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而交际翻译则更注重译文的交际效果,强调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联系
交际翻译的对等性
彼得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文本的类型和功能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对于信息型文本,如新闻报道、科技文献等,应该采用语义翻译方法,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对于表达型文本,如诗歌、散文等,应该采用交际翻译方法,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04
文化翻译理论
VS
彼得纽马克认为,文化翻译是一种将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的过程,其原则包括保持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尊重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
详细描述
彼得纽马克认为,文化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在目标语言中再现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和内涵,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文化翻译应遵循以下原则:保持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尊重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以及在必要时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或注释。
在实际翻译中,两种方法常常需要结合使用,以确保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又能够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功能。
01
02
03
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关系
优点
交际翻译强调译文的交际效果,能够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交际翻译的对等性要求也提高了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直译的定义与原则
直译的原则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03
有利于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感受原文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语义翻译的优缺点
语义翻译的优缺点
01
缺点
02
可能过于强调原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导致 目标语表达不够流畅自然
03
可能过于依赖直译,导致译文失去原文的语 言魅力和文化特色
04
可能过于追求准确性和忠实性,忽略译文的 读者感受和文化差异
要点三
文本类型分析
根据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译者需要对 原文的文本类型进行分析,根据不同 的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例 如,在信息型文本中,译者应注重信 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在号召型文本 中,译者应注重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 力。
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
01
语义理解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强调语义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在机 器翻译中,语义理解是关键,机器需要通过对语言的分析 和理解来生成准确的译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并不是互斥的, 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两种方法结 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无论是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都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语 言基础、文化背景知识和专业素养,以确保翻译的质量和 准确性。
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语义翻译是指根 据原文的语义、句法结 构和表达方式,使用目 标语的对应词汇和结构 进行翻译,尽可能准确 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信 息。
可能牺牲原文的艺术性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交际翻译可能过于注重信息的传递而牺牲原文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文化因素难以完全传递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交际翻译在传递原文文化因素时可能会遇到困难,难以完全准确地传递文化信 息。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简析纽马克(Nida Eugene Albert Nida)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探讨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与影响。
纽马克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杰出代表,其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首先将对纽马克的理论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
随后,文章将详细分析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特点、优势与局限,以及两者在实际翻译操作中的平衡与选择。
本文还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纽马克理论在文学、商务、法律等领域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期对翻译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文章将总结纽马克理论对翻译学的贡献,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论述,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背景纽马克(Eugene A. Nida)是20世纪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者之一,他以其独特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在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翻译理论主要基于两个核心概念:语义翻译(semantic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这两个概念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也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背景可以追溯到他对语言学、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深入研究。
他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因此,翻译者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准确性,还要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
语义翻译强调保持原文的语义内容和句法结构,尽可能传达原文的语境意义。
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那些重视原文形式、结构和修辞的文本,如文学作品、科技论文等。
而交际翻译则更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旨在使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一样理解和欣赏原文。
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那些以信息传递和沟通为主要目的的文本,如新闻报道、广告、公文等。
纽马克——文本类型及翻译理论
(三)号召功能
• 号召型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目的是“号召读者去行动、去 思考、去感受”。
• 告示、产品说明书、宣传手册、广告,以及以取悦读者为目的 的通俗小说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 翻译时,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把目标语读者放在首要 位置,译者可以充分利用目标语的优势,不拘泥于原文的表达 方式,使译文语言尽量达到与原作语言同样的效果。
适用文本类型
重内容不重效果
重效果(译文一般优于原文)
一门艺术(Art),只能由一人 一门技巧(Craft),常可由多人
单独承担
合作承担
表达功能型文本
信息、号召功能型文本
联系
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四、交际翻译的四种局限
• 译者心中有一个想象出来的读者,他想要符合译语的习惯 用法,就常常会脱离原文来修饰、改正和完善他翻译的最 新版本。
• 信息型文本可以涉及任何知识领域,如工、农、商、教育 、科技、经济等方面,其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
• 信息型文本的核心是内容的“真实性(Authenticity)”,作 者的语言是次要的。在翻译时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 则。译者在语言应用上可以不以原作为标准,而以目标语 读者的语言层次为标准,力求通顺易懂。
• 在交际翻译的过程中,很难确定到底在怎样的程度上简化 和强调基本信息,因为读者群体所拥有的智慧、知识和情 感是难以确定的。
• 交际翻译容易如同媒体那样愚弄读者。 • 交际翻译的成功仅仅通过读者的反应来考察,未免不够客
观。
思考题
• 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与奈达的形式对等、功能对 等有何区别?
• 如何理解“语义翻译是一门艺术,只能由一个人 单独承担;交际翻译是一门技巧,可由多人合作 承担”?
• 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①严肃的、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②权威性言论③作者个人情感的一种宣泄,或无直接读者 群的文本
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
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一、本文概述《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方法: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
纽马克是20世纪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详细阐述了这两种翻译方法的核心思想和应用。
本文旨在概述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分析它们的定义、特点、应用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背景及其在翻译领域的贡献。
然后,详细阐述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这两种翻译方法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在处理不同文本类型和语言风格时的优势和局限性。
总结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对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翻译方法的内涵和应用,提高翻译实践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也旨在为翻译研究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翻译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二、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定义与特点纽马克(Nida)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这两种翻译方法各有其独特的定义和特点,对于理解和处理不同类型的文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交际翻译,顾名思义,强调的是翻译过程中的交际效果。
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的主要目标是使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一样理解和欣赏原文,即实现原文的交际功能。
因此,在交际翻译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以确保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这种翻译方法通常适用于那些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功能的文本,如新闻报道、科技论文、广告等。
与交际翻译不同,语义翻译则更加注重原文的语义内容和形式。
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义信息,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特点。
在语义翻译中,译者需要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语义内涵,而不是追求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PeterNewmark西方翻译理论
3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by simile 用明喻 代替隐喻, 保留喻体
e.g.They crowded around him and the flood of questions came.
他们围着他,问题想潮水般涌来。
4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or simile by simile plus sense 用明喻和喻底结合翻译隐喻
B.当一个人在听他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在 “思考”,否则,他就是在脑海里一片空白 的情况下去理解他人的话,而这是根本不 可能的。
C.人绝大多数时候都在进行思考。
与语义和交际翻译法的关系:
文本是书写的产物,有些文本以表达 作者的思想为主,语言的表达功能占据了 主导地位,信息功能退居其次,而社会人际 功能根本就不起作用,这时候一般就采取 语义翻译,即语义翻译多用于文本与思维 过程关系紧密相关,而且思维的每一个环 节都很重要的情况。
各种翻译方法的差异:
SL emphasis
TL emphasis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Adapt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Faithful translation Idiomatic translation
Semantic translation municative
F.语义翻译是一门艺术,只能由一个人单独承担, 不能有不准确的翻译,但由于造成了认知意义和 语用意义的走失,语义翻译译文一般不及原文。
交际翻译是一门技巧,有时可由多人承担。由于 重效果,简洁明了,弥补了语义翻译中意义的走 失,又经过了适当的润色,交际翻译译文一般优 于原文。
彼得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效果的对比
语义翻译的效果
语义翻译显得更复杂、麻烦、详细、具 体, 由于强调语义分析, 力求再现原文词 句结构, 所以容易出现超overtranslation 纽马克列举了不少例子, 指出在语义翻译 中, 译者必须抓住原文的词句、搭配、结 构乃至强调语势, 亦步亦趋地翻译, 这样 才能全面地保持原文的语义及表达形式。
交际翻译
根据纽马克的解释, 交际翻译试图使读者 阅读译文所产生的效果尽可能接近阅读 原作的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交际翻译注重译文读者对象,在进行这 种翻译时, 译者要考虑到, 读者希望读的 是地道的译文, 流畅自然, 易懂而不晦涩, 大量外来的成份都转化入本民族文化和 语言中去。
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则力争表现原文确切的语义, 译 文应尽可能接近原文的词汇结构和语法 结构。他要求把表达的内容限制在原文 文化范围内, 不允许对原文中富有民族文 化色彩的概念加以改变。
纽马克主张不应把交际翻译和语义翻 译弧立起来看待, 而应结合在一起。在翻 译一篇文章时, 常常是二者并用, 没有绝 对地只用一种, 只是其中一种可能会多用 到或少用到而已。
范例
把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换译成“ 一贫如洗” , 就是根据交际翻 译原则,否则汉语读者无法理解何以会 “ 穷得象教堂里的老鼠” 。 再比如, 英语的“Wet paint ” 应译成 “ 油漆未干’这才达到语用对等, 才符合 汉语的习惯表达法。如果照字而译成 “ 湿的漆” , 就与原语要表达的要旨相 去甚远。由此看来, 翻译这类文字采用什 么样的译法大有讲究。
有的活生生的修辞给扼杀了。鉴于这种 情况, 纽马克强调了语义翻译的重要性, 指出译文不但要起交际作用, 更重要的是 再现原文的丰富思想, 包括特有的思维过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一、纽马克翻译理论的类型纽马克把翻译分为四类1、交际翻译翻译交际中,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 2、语义翻译语义翻译中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语境含义;3、直译在直译中原文本的基本意义被译过来目标文本虽合乎目标语的句法结构,但意思是孤立的,没有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 4、死译在死译中,源文本所有词语的基本意思得到了翻译,但目标文本既不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句法也不合乎目标语要求就连词序也是按照源语文本排列的。
二、纽马克根据语言的三大功能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传信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召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
他认为各类作品的功能的侧重点不同, 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原文的语义内容上, 应采取“ 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方法, 译文要尽可能接近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以保持其语义内容, 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读者的理解和反应上, 应采取“交流翻译”的方法, 译文更倾向于译入语的语言形式,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纽马克对“ 交流翻译”的定义是:“交流翻译试图用这样一种方式正确地传达原作的文中意义, 使其内容与语言都可以很容易地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the original in such a way that 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 这种翻译可以摆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 更好地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 使译文流畅、自然、简洁、明了, 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这样的译文必然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用严复的话说, 就可以“ 言之有文,行之弥远” , 合乎“ 雅”的要求了。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应用和翻译技巧(2)
英语知识(3)类比类比是比较中国与英语国家类似的历史人物,事件,故事等,并用后者取代前者,以帮助外国游客有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定内容。
例3 人们把四川境内的贡嘎山和四姑娘山分别称为蜀山之王和蜀山之后。
许多人来到四姑娘山一睹芳容后, 惊叹不已: 太美了, 太美了! 简直像仙境一样!Chinese people named Mount Gongga as the “king of Sichuan Mountains”while Siguniang Mountain as the “queen of Sichuan Mountains”. After enjoying the beauty of Siguniang (four girls) Mountain, plenty of foreign friends marveled at its beauty: “It is Alps of Orient! (杨天庆,2002:691)在本译文中,译者把“四姑娘山”类比为西方人比较熟悉的阿尔卑斯山的。
译文使读者感受到四姑娘山的美丽,将吸引他们亲自参观此景点。
(4)删减删减是指省略原文中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或不重要的信息。
例4在中国最早的典籍中,即有关于这条河的记载。
尚书禹贡“漆沮即从,沣水攸同,诗经人雅:“沣水东注,维禹之绩”,说明沣水在缘故就是一条著名的河流。
Records about this river can be found ever in the earliest Chinese classics, which prove that the Feng River has ever been well-known since ancient times. (司显柱,曾剑平,2006:358)删减了对于外国人甚至中国人来说都是不易理解的古诗,仅仅简要介绍一下,更易于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
(5)改译改写是指在不损害原文信息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原文,对原文不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词句、语序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调整,以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纽马克-文本类型及翻译理论
交际翻译优点
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易于理解。
ABCD
语义翻译缺点
可能过于直译,导致译文不够流畅自然,有时甚 至出现生硬晦涩的现象。
交际翻译缺点
可能过于依赖译者的主观判断,导致译文信息传 递不准确或偏离原文意图。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适用范围
语义翻译适用范围
适用于文学、诗歌、法律、科技等文本 类型,强调对原文的忠实和准确性。
交际翻译
交际翻译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目标语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强调译文的流畅性和易懂 性。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新闻、广告、说明书等以传达信息为主的文本类型。
文化信息的传递
纽马克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 充分考虑原作中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尽可能地将其传递给目标语读者。
纽马克-文本类型及翻译 理论
• 引言 • 文本类型 • 翻译理论 •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本文将介绍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及翻译 理论,探讨其理论背景、主要观点以 及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及翻译理论对于翻 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帮 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不同类型的 文本,提高翻译质量。
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01
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及翻译理论提醒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原文的功能、 文本类型和交际目的,以确保译文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02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译者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例如在翻译信息型 文本时,要注重语义的准确传达;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要注重原文的艺术性 和审美价值;在翻译号召型文本时,要注重译文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02
文本类型
纽马克——文本类型及翻译理论课件
03
未来研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拓展翻译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拓展跨学科的研究视野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2
在结合两者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方法,以保留原文的语言特点和传达内在意义的同时,提高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结合的优缺点
03
将两者结合可以使译文更加准确、流畅、易于理解,同时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然而,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语言水平和丰富的翻译经验,同时也需要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
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在选择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时,需要考虑文本的类型、语境、读者群体等因素。
03
CHAPTER
翻译理论
语义翻译理论概述
语义翻译理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力求传达原文的内在意义。
语义翻译的特点
语义翻译重视原文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特点,力求在译文中保持这些特点,以使译文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
跨文化交流
纽马克的理论对于跨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01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文本类型在翻译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特点。
深入研究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规律
02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翻译过程中文本类型的动态变化,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关注翻译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交际翻译的优缺点
交际翻译能够使译文更加流畅、易于理解,提高译文的交际效果。然而,过度强调交际效果可能导致译文失去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结合的必要性
01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单纯采用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都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实现更好的翻译效果。
浅析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浅析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摘要:从翻译实践出发,又以翻译实践为归宿,这是纽马克对翻译理论的看法。
通过对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文本类型进行分析,评价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透过他的观点,阐述并引发了对其翻译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彼得•纽马克文本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文本类型一、引言彼得•纽马克是一位英国的语言学家、实践型的翻译理论家。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即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奈达(E.A. Nida)指出,纽马克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方法,并把这两种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文本中。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是由关联翻译法(correlative translation)和他提出的三个命题发展而来的。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文本类型说进行分析。
二、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1.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定义为了避免直译和意译的冲突,纽马克提出了两个翻译理论,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我在翻译方面仅仅提出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对任何文本来说都合适。
在交际翻译中,翻译者用目标文本来表达和源语同样的效果;在语义翻译中,翻译者在目标文本句法结构和语义方面允许的范围内,来表现源语言的真正语境意义(纽马克,2001)。
”也就是说,在交际翻译中,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当力求接近源文本。
因为交际翻译重视产生的效果但不注重表达的内容,所以交际翻译首先要忠实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读者,要求源语符合目标语和文化,不给读者留下疑点和晦涩难懂之处。
在语义翻译中,译者首先必须忠于原作者,符合源语文化,只有对源文本的内涵意义出现理解困难时才加以解释。
2.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的发展及关联翻译法的提出纽马克最主要的理论和最大的贡献是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应用于不同种类的文本,而他提出这两个概念的目的为了缩小传统的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差距。
纽马克翻译理论
纽马克翻译理论纽马克翻译理论是由美国翻译学家劳维·纽马克于1966年提出的,是对翻译过程中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进行思考和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主张翻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不仅是为了传递信息,还包括对原文语境、文化背景和意义的理解与转换。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等效”,即在翻译过程中要寻求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最佳对等关系。
这种对等关系不仅仅是词语的对应,还包括语法结构、句子成分、篇章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对等。
纽马克认为,在译语中只有找到和源语尽可能相近的等效元素,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信息。
纽马克翻译理论还注重对源语与译语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
他认为翻译不是简单的单向转换过程,而是源语和译语之间的双向互动。
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源语的信息和结构来生成译文,同时还需要在译语中反映出自己的思维和文化背景。
这种双向互动使得翻译过程更丰富、灵活,使译文更贴近译者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另外,纽马克翻译理论还强调了语境的重要性。
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源语和译语之间的语境差异,并在译文中重新建立适当的语境。
语境包括文化背景、社会环境、语用规范等各种因素,影响着信息的传递和接收。
因此,翻译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能够理解并恰当地转换这些语境因素,从而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通达性。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翻译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该理论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交互性,强调了译者对语境的敏感度和理解力,使得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语义转换,而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思维和沟通活动。
此外,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强调了译文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使得翻译不再受限于严格的对等要求,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翻译目的和接受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变化。
总而言之,纽马克翻译理论是对翻译过程中语言差异与等效关系的思考和研究,强调了翻译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考虑到语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该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使译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达源语的意义和信息。
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研究
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研究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是西方两位杰出的翻译理论家。
将从他们的研究方法,对可译性的认识等六个方面梳理比较两人的翻译理论,以期对两住大师有个深刻的认识。
标签:翻译;动态对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尤金·奈达(Eugine A·Nida,1914-)是著名的美国翻译理论家,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翻译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介绍到中国大陆,在国内译界曾一度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
可以说,“它是旗帜位置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彼得·纽马克(PeterNewmark,1916-)是英国当代翻译家,著名的翻译理论家。
他潜心研究西方翻译的过去和现在,坦诚各家之言,广泛论述翻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八十年代初,王宗炎教授和刘重德教授分别把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介绍到中国,其后二十多年,其翻译思想不断的被译介列国内。
同作为颇具影响的翻译理论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两人的翻译思想进行一番梳理与比较。
本文将从他们的研究方法,关于可译性的认识等六个方面进行探讨。
1关于研究方法无论是奈达还是纽马克,他们从事翻译研究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即他们的研究都摆脱了评点式、印象式的传统翻译研究的束缚,本着对语言结构研究的科学态度,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翻译中的具体问题。
奈达认为,“最可靠的方法是语言学的方法,因为它可以描述分析不同语言的相应信息间的关系”。
他的翻译理论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所指意义与内涵意义理论。
同时他的动态对等和读者反映理论也使人感受到有文艺理论中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影子。
而纽马克坚持认为翻译理论”源于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主要涉及语义学。
所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
因此他将格语法,文体论,话语分析以及符号学理论融入了翻译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一、纽马克翻译理论的类型
纽马克把翻译分为四类
1、交际翻译
翻译交际中,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
2、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中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语境含义;
3、直译
在直译中原文本的基本意义被译过来目标文本虽合乎目标语的句法结构,但意思是孤立的,没有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
4、死译
在死译中,源文本所有词语的基本意思得到了翻译,但目标文本既不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句法也不合乎目标语要求就连词序也是按照源语文本排列的。
二、纽马克根据语言的三大功能
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传信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召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
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
他认为各类作品的功能的侧重点不同, 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原文的语义内容上, 应采取“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方法, 译文要尽可能接近
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以保持其语义内容, 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读者的理解和反应上, 应采取“交流翻译”的方法, 译文更倾向于译入语的语言形式,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纽马克对“交流翻译”的定义是:
“交流翻译试图用这样一种方式正
确地传达原作的文中意义, 使其内容与语言都可以很容易地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the original in such a way that 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
这种翻译可以摆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 更好地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 使译文流畅、自然、简洁、明了, 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这样的译文必然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用严复的话说, 就可以“言之有文,行之弥远”, 合乎“雅”的要求了。
纽马克谈理论, 最重视与实践的结合。
他说“任何理论如果不是产生于翻译实践中的间题, 那就毫无意义, 毫无生命力。
”所以, 我们有必要通过翻译实践中的实例来
证实这三家理论的一致性。
试举例如下:
eg.1 If she did, she need not coin her smiles so lavishly; flash her glances so unremittingly; manufacturing airs so elaborate graces so multitudinous.
译1,如果她真做了, 她就不需要这样浪费地铸造她的微笑, 这样不懈
地闪耀她的眼光, 制造这样精致的气派, 这样众多的文雅。
译2,如果她当真爱他的话, 她就用不着这样过分地装出笑容, 不断地送她的媚眼,费尽心计装腔作势, 摆出许多文雅的姿态。
译3,如果她当真爱他的话, 她就根本用不着这样满面堆笑, 滥送秋波, 煞费苦心地故作姿态, 装出许多斯文模样。
从以上例子, 我们可以看出
译1,是逐字逐句形式对等的翻译, 字,句不通, 意义不明, 是谁也看不懂的。
用严复的话说, 就是“信矣不达, 译犹不译也。
译2,用通顺的词句, 正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按照奈达的标准, 这是功能对等的翻译。
按照严复的标准, 这是信而达的翻译。
因为译文的语言形式比较接近于原文,
所以按照纽马克的标准, 这是语义翻译。
译3,摆脱了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 更,好地发挥了译文语言的优势, 所以文辞流畅自然, 简洁明了, 易于为译文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按照纽马克的标准, 这是交际翻译。
用严复的话说, 这种译文就“信达而雅”, “言之有文”可以“行之弥远”了。
通过以上的例证, 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 严复、奈达、纽马克这三家的理论,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彼此的论点是可以相通的。
因此, 我更加相信, 融合东西方的理论构成我国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的基础, 是完全可能的。
翻译理论的建设是个艰巨复杂的任务,而东西方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三、
纽马克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或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他将文本分为抒发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3]、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 lingual function)。
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标志着他的翻译理论渐趋系统和完善。
一)抒发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抒发功能的核心是讲者、作者,也就是发话者的心中所想。
语言表达功能的核心在于说话者或作者运用这些话语表达其思想感情,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
纽马克认为,从翻译的目的看,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1)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等;2)权威性言论,主要有政治人物的政治演说及文件等,法律法规文献,公认的权威人物撰写的科学、哲学和学术著作。
这些文本的权威
性来自其作者的地位或可靠性以及他们的语言能力。
虽然这样的文本大多不具有言外之意,但往往带有其作者个人特征的“印记”;
3)自传、散文及个人信函。
当这些文本是作者个人情感的一种宣泄,当读者背景模糊时,便属于表达型文本。
二)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语言信息功能的核心所在是外部情况,即一个话题的全部信息,或者说语言之外的现实情况。
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可以涉及任何知识领域,其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如教材、技术报告、报纸或杂志文章、学术论文、备忘录或会议记录等。
不过,如果某文章是关于文学题材的,由于其常表达某种价值观或评判,因此倾向于被划为表达型文本;如果某报告或论文的作者具有较高的地位或是普遍承认的权威人物,那么它也可以被划为“表达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由于强调“真实性”,通常用不带个人特色的现代语言写成,作者遂变成“无名”的,而带有作者个人风格的“印记”的表达型文本,因采用了独特的句型、新奇的搭配等,使得作者具有神圣的地位。
三)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
呼唤型文本以读者群或受话者为中心,意在号召读者们按照作者的意图去行动、思考、感受或作出反应。
通知、说明书、宣传手册、广告、通俗小说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出于呼唤功能的考虑,这种类型的文本
往往使用读者群能迅速理解接受的语言,并且会采用不同的称呼或语法形式来表现作者与读者群之间的不同关系。
四)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
审美功能即令人得到美感的语言。
这样的文本所用的手段第一是声音,第二是比喻。
此外,句子、小句、词语的节奏、平衡和对比也有作用。
审美功能存在于大部分文类,更是诗词、废话诗、童谣以及某些广告宣传不可缺少的。
五)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
应酬语言用来与受话者保持友好接触而不是用来传递信息。
有些应酬话因文化而异,应该用标准的对等词来翻译。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是用一种语言来解释、标示、批评它自己的特征。
在这六种文类中,前三个是主要的。
这些文本类型,并不能完全截然分开。
很少有文本是纯粹的表达型、信息型或呼唤型文本,通常都是三种功能兼而有之,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正如纽马克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The Theory and Craft of Translation)中说的:“如果原作是一首诗,那就以表情为主。
如果原作是一个科学报告,那就以达意为主。
如果是一幅广告,那它的主要
目的就显然不是抒发什么情感,也不是摆什么事实,而是引诱读者,要他掏出钱来买东西。
在翻译时,译者依着原文的词句,力求准确无误地理解。
至于译文,自然要看原著以什么为主,是文学作品还是别的,分别采用适当的译法。
”因此,表达型文本的翻译既要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又要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形式;信息型文本要忠实于原文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呼唤型文本则要忠实于读者的反应。
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的翻译有更大程度上的自由,无须拘泥于原作的语言形式,可以译得更通顺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