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高二政治哲学答题模板及答题框架
![高二政治哲学答题模板及答题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3dbdafb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1.png)
高二政治哲学答题模板及答题框架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已经开始了,学习政治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用对方法做什么事情都会事半功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哲学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政治哲学答题模板一辩证唯物论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性、主观能动性。
01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或社会的客观性,坚持从实际出发,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02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03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04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05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06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07 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08 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高二政治哲学答题模板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
高二政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高二政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https://img.taocdn.com/s3/m/1cc41715f78a6529647d5358.png)
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实现工 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据此回答4——5题。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有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又要坚持 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要重 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 ) A、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的哲学道理 B、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的哲学道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 D、长局部着眼,寻求最优目标的哲学道理 5、工业化曾经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却又让我 们付出了环境和资源的代价,使持续发展难以为继,传统 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不通了。说明( ) A、人们不可能改变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 D、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要遭到惩罚
重点;主要矛盾中也存在矛盾主要方面。
如何区别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
1、从内涵看
现实存在的事物往往是很复杂的, 不只包含一种矛盾,而是一个由多种矛 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主、次矛盾 说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 或“一种”矛盾;而矛盾主、次方面研 究的是任何一个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之 间的关系,说的是“矛盾侧面”,所以 只能叫做“一方”或“方面”。
材料
;蚂蚁矿机 / ; ;比特币矿机 / ; ;比特币挖矿 / ; ;比特币挖矿机 / ; ;芯动科技 /innosilicon_miner ; ;芯动矿机 /innosilicon_miner ; ;芯动a9 /innosilicon_miner ;
C
A
3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推进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要集 中力量在动植物基因(例如水稻基因的重组 和转移)、信息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 生态科学、数学、凝聚态物理和地理科学等 方面取得新发展。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下 列原理。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 B.主次矛盾关系 C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说课稿范文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3a2390f90f76c660371a57.png)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说课稿范文(一)在哲学常识中的地位:《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是高二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三节的第一框。
整个第三课是哲学常识辩证法部分的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法。
第三课不仅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和关键,也为学习和理解全书各课内容提供了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本课第一节讲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它为我们分析和研究某个具体矛盾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基础。
主次矛盾是矛盾特殊性的一种情形,它是对一个复杂事物的内部各种矛盾力量的特点、不平衡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因此本框内容是第一节内容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
讲好本框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矛盾的特殊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处理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二)内在结构:本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
教材围绕主次矛盾的关系展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首先揭示原理内容:先从具体事例入手,而后从理论上分析主次矛盾的含义,强调指出复杂事物内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再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的。
其次分析方法论意义:做到紧扣原理,层层分析。
从理论依据、正反对比,运用俗语、谚语、成语、名人名言等,分别说明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和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重要性。
最后总结:指出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如何贯彻这一思想。
(三)教学重点: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即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强调的是方法论意义。
确定其为重点,是因为从内容来看,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并不困难,而学会运用这一原理,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则既重要也复杂。
从实践来看,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也是青年学生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的现实问题。
(四)教学难点:弄清主次矛盾的含义。
确定其为教学难点,是因为学生“对一个复杂事物不只包含一个矛盾”和“矛盾的不平衡性”缺乏理论和实践上的认识,比较难以理解。
高二政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
![高二政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https://img.taocdn.com/s3/m/dd3af393a0116c175f0e48fb.png)
C
(08年四川卷)31.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 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予· 天下》中的辩 者却提出了“火不热”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 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 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 合理的是 ①“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 热,后者热 ②“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 之中,不能说“火不热“ ③“热”的感觉由 “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 不热” ④“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 准,所以可说“火不热”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 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 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 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之所以要增强国 有经济的控制力,从哲学上讲是因为(江 苏20 ) ( ) B A. 任何事物都是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B.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 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事物的发展是由弱到强、由低级到 高级的运动过程
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 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1)看问题、办事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A 、原因: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矛 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B、意义:分清主流和支流,才能抓 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才能辨方向、识 大局。否则,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
(2)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A 、原因:因为矛盾的主次方面 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并且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意义:支流也能促进或阻碍主 流的发展。不加控制,就有可能影响 和改变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离开重点的两点论 离开两点的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_高二政治教案_模板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_高二政治教案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cda9d0b77232f60dccca108.png)
【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2、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3、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含义
4、理解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特别是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不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5、掌握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做到看到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和主流
(2)从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两方面列举实例,说明人们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3)结合基本史实,阐释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4)通过阐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概括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5)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6)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③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P28;
[1] [2] [3]下一页
做个自强自立的人教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自立的含义、表现;明确自立的重要性、必要性。
2、知道依赖的危害性,自立与自主的关系;掌握提高自理能力的最基本方法。
3、知道自强的含义、表现;明确自强的作用。
4、知道自强要从少年开始;掌握培养自强品质的基本方法。
6.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7.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不仅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而且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 ()
8.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
二、要点精析
高二政治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高二政治原理及方法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c0e6c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e.png)
高二政治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在高中的政治学习中,我们需要对知识点做一个重要的整理与总结!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高二政治原理及方法论总结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二政治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高中政治:3.3.1《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教案(旧人教版必修2).doc
![高中政治:3.3.1《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教案(旧人教版必修2).doc](https://img.taocdn.com/s3/m/dc66295c5f0e7cd1842536c7.png)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教案课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目的:识记主次矛盾的含义;理解主次矛盾关系原理重点:原理难点:含义教程:【复旧】原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客观的;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导新】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各种矛盾重重,从蜀汉来说,与曹魏有矛盾、与孙吴有矛盾。
但主要矛盾是与曹魏的矛盾,与孙吴的矛盾是次要的。
诸葛亮分析了这种形势后,确定了联吴抗曹的方针。
但关羽和刘备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关雨镇守荆州时,诸葛亮要求关雨:南和孙权,北拒曹操。
但关羽没听,与孙权不和,被孙吴偷袭,丢了荆州,丢了性命。
刘备过于意气用事,为关报仇起兵伐吴,结果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从此元气大伤,尽管诸葛亮与孙吴重新和好,但消灭曹魏已经心有佘而力不足,造成终身遗憾。
这告诉我们一个哲学道理?【导学检测】常考考点: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①地位、对事物发展起②作用的矛盾, 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主要矛盾③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又会④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⑤下可以相互转化3、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⑥ ,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又要学会⑦ , 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预习思考】先解决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后解决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错)先解决主要矛盾,后解决次要矛盾。
(错)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1.主次矛盾含义:主要矛盾——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矛盾。
次要矛盾——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矛盾。
例:我军————锦州之敌(主要矛盾——直接决定着辽沈战役的胜败)↓↘沈阳长春例:蜀——曹魏(主要矛盾)例:学校——教学(主要矛盾)↓↓孙吴(次要矛盾)政教、总务、食堂、卫生一般来说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能有多个。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1189fff90f76c661371ad5.png)
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与 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
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
哪些成语和俗语体现了抓重点、集中 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道理?
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核心、首要问 题、主要任务、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成语俗语: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 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擒贼先擒王;扬 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③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 展过程中处于支配 地位,起决定作用。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次要矛盾解决的好 坏,对主要矛盾的 解决也会产生影响。
方法论
要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主要力量解决 主要矛盾。 要学会统筹兼顾, 恰当地处理次要矛 盾。
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党中央、 国务院为什么把粮食安全摆在突出的位置。
答:
①(原理)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 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②(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材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 基础的基础。粮食生产关乎国计民生,关 乎国家经济命脉,只有抓住粮食安全这个 主要矛盾,才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中各种 矛盾的解决。
相反的做法 均衡论
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 跳蚤;两个拳头打人;拣了芝 麻,丢了西瓜;舍设
保障
条件 中心
政治建设
灵魂
社会建设
基础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生态建设
哪些成语和俗语体现了统筹兼顾,恰 当处理次要矛盾的道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
2、“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 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做法体现了( ) A、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在分析形势时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正确的意识决定事物的发展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a836af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0.png)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归纳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政治哲学课本中矛盾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知识点,学生需要重点关注,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了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1:矛盾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关系;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邓小平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说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市场与宏观调控、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教育、经济与人口、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等矛盾;说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谦虚与骄傲、先进与落后、成绩与问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矛盾。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不能混淆不同性质的事物,因为"万物莫不相异";说明我国农村在致富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状况所走的路子不相同;说明我国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企业自身现状不同,经营方式、改革方式也不同;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不同的地区、领域、部门、行业和不同的时期,二者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也应有所差别;说明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必须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高二政治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课件人教
![高二政治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课件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1546655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a.png)
二者区 别
二者联系
方法论意义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二者区 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者联系
方法论 意义
地位
作用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
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因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善于抓住工作重点,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办事情善于抓住重点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Fusce id urna b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C)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高中政治必修4原理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4原理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7aef30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1.png)
高中政治必修4原理方法论高二政治必修四的学习已经结束,高中政治必修4原理方法论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4原理方法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政治必修4原理方法论一(一)唯物论(5个)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只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高中政治必修4原理方法论二(二)辩证法(19个)1、普遍联系原理【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事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具体见课文P57)【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有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割裂物质和运动二者联系的两种错误观点.6、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7、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8、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 (事物发展趋势)【原理内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鼓励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9、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发展状态)【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心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10、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方法论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1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表现在: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事物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分吹”.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同时,它们在不同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方法论】我们必须把两方面辩证统一起来,反对只看到矛盾普遍性,忽视矛盾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事物的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也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1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很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15、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他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1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的主要方面和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详见课文P73)*17、内外因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十分重视内因,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18、辩证否定观原理 [New]【原理内容】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同时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践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1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者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后者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高中政治必修4原理方法论三(三)认识论(3个)1、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也属于唯物论)(见上页唯物论部分)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把已有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注重学习科学理论,形在正确的认识.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详见课本P48~49)(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多次才能完成;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高中政治必修4原理方法论四(四)社会历史观(2个)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尊重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高中政治必修4原理方法论五(五)人生观、价值观(4个)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还可以参考课文P102)3、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后两句还可以表述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社会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客观条件;个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等等.详见课文P105~106)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4、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①理想来源于现实.②理想高于现实.③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
办事请要善于抓重点
![办事请要善于抓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86fc5290066f5335a8121b8.png)
作业:
1、请例举能体现抓主要矛盾和恰当处理次要矛盾这 一哲理的成语、俗语和谚语。 “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力气要使在节骨眼上”、“好钢要使在刀刃 上”、“打蛇要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 好看需要绿叶衬”
2、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结合自身实际, 、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 结合自身实际,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略 (1):略 ): ):“ (2):“无为而治”是西汉统治者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情 ): 无为而治” 况而实施的一项统治措施,修养生息使西汉的社会经济在长 况而实施的一项统治措施, 年战乱后得以逐步恢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整体上看, 年战乱后得以逐步恢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整体上看, 带有一定的消极意义,它没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带有一定的消极意义,它没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 造条件,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把国家治理得更好。 造条件,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把国家治理得更好。 有所不为” (3)用辩证法的观点看,“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是 )用辩证法的观点看, 有所为” 一对矛盾,改革的确应“有所为” 有所不为” 因为, 一对矛盾,改革的确应“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因为, 在复杂的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抓住重点, 在复杂的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 决关键问题,从而带动一般,如果样样都为,不分主次、 决关键问题,从而带动一般,如果样样都为,不分主次、 轻重和缓急,其结果反而“无为” 同时, 轻重和缓急,其结果反而“无为”。同时,要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对改革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的领域,不能盲目进 体分析,对改革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的领域, 否则会给工作带来损失。总之,改革应“有所为” 行,否则会给工作带来损失。总之,改革应“有所为”和 有所不为” 抓住重点,带动一般。 “有所不为”,抓住重点,带动一般。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16af0bf5335a8102d220a3.png)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三课3.3.1、〖重点〗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难点〗主、次矛盾的含义。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含义。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
运用:运用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能力方面:通过本框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运用哲学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此外,引导学生处理好“以学为主”和“兼学别样”的关系,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重点解决办法】1、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即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从内容来看,学生理解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并不会感到困难,而学会运用这一原理,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则既很重要,又很复杂。
从实践来看,正确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代青年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的现实问题。
引导青年学生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这个重点问题;应注意两点:第一,紧扣《课程标准》;第二,突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主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的内容较多,《课程标准》只是在"理解"层次规定:结合实例,讲授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教材主要是通过对两个事例的分析来讲述的,道理并不难懂。
但应注意,两个事例论述的是"相互转化"的两种情形。
要仔细研究教材叙述该问题的那段文字的理论观点,并进一步研究教材对事例进行分析的那段文字的关键词语。
这样,就会明了这里说的两种情形是什么意思。
"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这时,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来,成为主要矛盾。
高二政治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课件2 人教版
![高二政治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课件2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60190a0740be1e650e9a6c.png)
两种情形
原来处于次要 地位的矛盾就会突出出来,成为主要矛盾。
B.原来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由于出现了
新的条件,也会发 生主次矛盾的转化.
前进
例:2010年长江流域洪灾 • 洪灾未发生时 发展经济
• 洪灾发生时
抗洪抢险(发展经济退居二线)
返回
3.主次矛盾辨证关系原理
• (1)原理内容: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 赖、相互影响; • B.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 决定作用,规定或 影响着其他 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 过来也要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 和解决. •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
• (2).方法论
• A.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这是在主要矛盾的支配地位和决定作用下的具体要求).
分析思路:1.“关键在于......"体现了主要矛盾,要 求抓重点; 2."总体上达到了.........但............"体现 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求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课后作业:
• 1.识记主次矛盾辨证关系原理
• 2.练习册
返回
知识结构Biblioteka 课堂小结:办 事 情 要 善 于 抓 住 重 点
主要矛盾和 次要矛盾的含义
(1)原理内容 主次矛盾辨 (2)方法论(既要抓 证关系原理 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二者相互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3)错误倾向(不分 主次;只抓重点,单 打一) 二者相互转化
主次矛盾 的关系
实践运用
"中心","关键","重点"
主要矛盾
简单事物 复杂事物
2.主次矛盾都是完整的矛盾,包含有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2024年人教版高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人教版高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0fd67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5.png)
2024年人教版高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高二政治上册是学习政治的重要阶段,本文将对2024年人教版高二政治上册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总体认识篇本章主要介绍了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以及政治学科的发展历程。
通过学习本章,我们能够对政治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章国家的概念与发展篇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家的概念、特征和职能,以及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本章,我们能够了解国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明白国家的职能和作用,进而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三章国家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篇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家制度的概念、特征和职能,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优点和发展。
通过学习本章,我们可以了解国家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明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四章国家的权力组织和运行方式篇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家权力的概念、特点和运行方式,以及国家权力的合法性问题和制约方式。
通过学习本章,我们可以了解国家权力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明白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了解国家权力的合法性问题和制约方式。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篇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我们能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六章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篇本章主要介绍了参政议政的概念、形式和要求,民主监督的概念、形式和职能。
通过学习本章,我们可以了解参政议政的基本概念和要求,明白民主监督的概念和职能,掌握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少数民族政策篇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通过学习本章,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明白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掌握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教学实录(精)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教学实录(精)](https://img.taocdn.com/s3/m/2196b3767e21af45b307a8f5.png)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教学实录唐山一中(063004) 高爱国【教材分析】:教材第二节主要讲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本框内容着重分析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之一,它是上节内容的具体和深化,二者有不可分割的逻辑联系。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这对他们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特点,进而把握复杂事物的特点、性质有一定的帮助。
但在理解矛盾的不平衡性问题上有一定的难度,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点解决的。
【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识记主次矛盾的含义及理解二者的辨证关系;举例说明主次矛盾的关系;运用主次矛盾的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认真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教学重点】:如何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主次矛盾的含义【教学思路】:坚持教学三目标的有机统一,坚持学法与教法的统一。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学中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社会现象的分析、学生学习生活的情景联系起来。
2.贯彻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
采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比较、分析、释疑、练习等达到认知和行为上的教育目的。
3.贯彻教学直观性原则。
遵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由现象入手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4.贯彻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原则。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运用网络、幻灯、漫画、录像等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讲、读、议、练相结合,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经过剪辑的“辽沈战役”电影资料、录像机、电脑、英特网【教学过程】:一、忆旧导新,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学习了矛盾特殊性原理,我们知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高二政治必修4答题小窍门
![高二政治必修4答题小窍门](https://img.taocdn.com/s3/m/84aad85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4.png)
高二政治必修4答题小窍门政治答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用对答题方法可以提高政治成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必修4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政治必修4答题技巧:(一)有关“唯物论的知识”的命题1.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人们做某件事情的依据设问模式: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侧重世界观)。
答题模板: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答题要素:①世界是物质的,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意识具有反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设问模式:材料中的×××是怎样做到从实际出发的?答题模板: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答题要素: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③规律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反对唯意志主义与消极无为的做法。
⑤贯彻唯物辩证法,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实际做事情。
高二政治必修4答题技巧:(二)有关“认识论的知识”的命题1.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设问模式:结合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答题模板:真理的特点+真理的检验+真理的发展+真理的作用+材料答题要素:①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不容混淆。
②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真理才能得到发展。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确与错误往往相伴而行。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无止境。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体现设问模式: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道理的?答题模板:可知论+实践论+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发展答题要素: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3fc55b3c1ec5da50e27046.png)
※主、次矛盾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1、主要矛盾
(1)含义: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 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地位:支配地位 (3)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次要矛盾的含义、地位和作 用(讨论、思考后自己推论)
思考与练习:指出下列哪是主要矛盾 题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存在如下矛盾: A:大陆与台湾的矛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矛盾 E: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辽沈战役资料
为了就地全歼东北之敌,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置长春、沈阳两敌 于不顾,主力南下北宁路,首先歼灭锦榆段之敌,攻占锦州。锦州,是东 北敌军通向关内的咽喉,攻占这一战略要点,不仅割裂了傅作义、卫立 煌两集团之间的联系,便于我军向两翼机动作战,而且把卫立煌集团封 闭于东北,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并可诱使沈阳之敌出援,造成打运 动战的条件。因此。攻克锦州是整个战役的关键,只要攻克了锦州,就 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权。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于九月十日决定了南下北宁路作战部 署, 以六个纵队另四个师对付锦州范汉杰集团,以三个纵队)欠一个师) 位 于沈阳以西地区,以二个纵队位于沈阳以北地区,对付沈阳之敌,并阻 止长春之敌突围,以第一兵团指挥第12纵队及六个独立师包围长春之敌。 我军攻克锦州后,长春守敌突围无望,守必被歼,在我攻锦州胜 利 与强大的政治攻势影响下,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于十七日率部起义, 十九 日郑洞国率新编第7军鉴于等部投诚,我军解放长春。 辽沈战役自九月十二日至十一月二日,历时五十二天,共歼敌三 十六个 整师四十七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从此,东北野战军成为一 支强大的 战略预备队,这对于尔后顺利进行平津战役和加速全国的解 放都有着重大的 战略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下降而()。 [单选]获准飞出或者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的航空器,实施飞出或者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的飞行和各飞行管制区间的飞行:()。A.必须经相关管制单位批准B.必须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批准C.必须经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批准 [名词解释]食品败坏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腺垂体分பைடு நூலகம்的激素作用不包括()A.促卵泡发育B.促排卵C.促黄体生成D.促泌乳E.促孕卵输送 [单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收到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审查完毕,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A、40日B、30日C、20日 [填空题]有机硫化物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时,几乎全部转化为()。 [填空题]油品的沸程是指()温度范围。 [单选,A1型题]健康喂养的3个月婴儿,体重5kg。用牛奶喂养,每天应给予()A.8%糖牛奶(ml)5.50另给水分(ml)200B.8%糖牛奶(ml)450另给水分(ml)200C.8%糖牛奶(ml)600另给水分(ml)100D.8%糖牛奶(ml)500另给水分(ml)300E.8%糖牛奶(ml)650另给水分(ml)200 [单选]含膳食纤维最多的食物是()A.木耳B.魔芋C.海带D.豆渣E.洋葱 [单选]《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二)》规定,发包人提供资料、文件超过规定期限()天以内,勘察人按合同规定交付报告、成果、文件的时间顺延。A.10B.15C.20D.25 [单选]交流电动机定子绕组一个线圈两个边所跨的距离称为()。A、节距B、长距C、短距D、极距 [填空题]使用0°探头,探测钢轨时,探测面和仪器工作正常,但仪器常报警,且无回波,应考虑钢轨内部有()。 [单选]以下哪项不符合表证的临床特征()。A.恶寒发热B.头身疼痛C.腹中冷痛D.咽痛咳嗽E.苔白脉浮 [问答题,简答题]分离机停车如何操作? [填空题]()服务是为客户提供包括语音平台、IVR资源、软硬件系统、网络中继、通信线路、接入号码、运维服务等在内的外包服务。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舌下神经检查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嘱患者张口发"a"音,观察两侧软腭上抬是否有力B.嘱患者伸舌,观察有无偏斜C.观察患者腭垂是否居中D.观察鼻唇沟及口角两侧是否对称E.检查患者是否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问答题,简答题]反洗钱“一法四规”指的是什么?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根据分析,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失效,机械排烟系统均有效时,当音乐厅发生火灾,建筑内的人员不能够在危险来临之前通过疏散楼梯或相邻防火分区疏散到安全区域。而音乐厅的消防安全既是相对的,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总体性能的反映。为此,请对本工程的消防安全设 [单选]目前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沙雷菌C.肠球菌D.铜绿假单胞菌E.大肠杆菌 [单选]下列哪一项不是正常肝脏的声像图表现A.上腹部纵切是三角形B.分布均匀一致的细小点状中等回声C.左叶厚度<6Cm,右叶厚度<13CmD.比肾实质稍低的均匀回声E.肝静脉与门静脉管状无回声多呈垂直交叉分布 [单选]Inmarsat通信系统主要是以()为通信对象。A.航空电台B.海岸电台C.MESD.LES [单选]活鲜、易腐物品的处理规定:应在报经上一级主管领导同意后,保存时间满()小时后立即处理,并做好记录。A.24B.48C.72D.12 [单选]关于速度趋势箭头:()A、若加速保持恒定,这箭头端指示10秒钟后飞机将达到的速度。B、该指针只有当大于2KT是才出现,小于1KT时消失。C、若FAC(飞行增稳计算机)失效,则箭头消失。D、以上所有。 [单选]患者接受电生理检查的目的不包括().A.确立心律失常及其类型B.了解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与发生机制C.检测自主神经功能D.通过电极导管以不同的能量(射频、超声等)消融参与心动过速形成的心肌,以达到治愈心动过速的目的E.通过电刺激确定患者是否易于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有无 [判断题]关键工序、隐蔽工程,监理员可以用巡查的方式。()A.正确B.错误 [问答题]在废墟中如何设法逃生? [单选]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A.效益B.秩序C.效果D.效率 [单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必须按规定配置()。(易)A、防火门和闭门器B、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C、阻燃地毯和防滑地砖D、报警按钮和消防广播 [单选]下列关于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中,哪种情况不正确()A.早期症状轻微,病程发展缓慢B.常伴发肌肉萎缩,痉挛,关节活动受限C.脓肿常发生于关节附近,一般没有红热D.多为多发,很少单发E.夜啼的原因为翻身或关节活动时引起疼痛 [单选,A1型题]下述不良反应哪项是胰岛素不具有的()。A.过敏B.低血糖C.急性耐受性D.慢性耐受性E.肝损伤 [单选]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的干扰。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注意的动摇 [单选]关于类风湿结节的特点错误的是()。A.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B.质硬C.有压痛D.常出现在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E.对称性 [单选]急性肾衰竭时可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是()A.高钠血症B.高镁血症C.高钙血症D.高氯血症E.低磷血症 [名词解释]水沟系 [填空题]收入在()元以上的县(市)邮政局,可配备专职检查员。 [单选]纵骨架式是()船体骨架型式。A.纵向骨材较稀、尺寸较小,横向骨材较密、尺寸较大B.纵向骨材较密、尺寸较小,横向骨材较稀、尺寸较大C.纵向骨材较密、尺寸较大,横向骨材较稀、尺寸较小D.纵向骨材较稀、尺寸较大,横向骨材较密、尺寸较小 [单选]()是预防化学危害最理想的方式A.不使用产生危害的化学品B.远程控制C.加强急救措施管理D.远离危险化学品 [单选,A1型题]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A.1年B.2年C.3年D.5年E.7年 [多选]直接融资是指没有金融中介介入的资金融通,主要包括()等。A.融资租赁B.发行企业债券C.发行短期融资券D.委托贷款E.发行中期票据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女性,45岁。新诊断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后第5天,血糖从原来甚高很快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但突然发生视力模糊,应首先考虑可能是由于().A.已有白内障B.视网膜微血管病变C.合并青光眼D.晶体渗透压改变E.玻璃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