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里程碑上的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教案)
-例如:在本节课的里程碑问题中,学生需要理解小明和小华行走速度与相遇时间的关系,将这一关系转化为方程组中的未知数和方程。
(2)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实际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是由两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构成的,它们共同拥有两个未知数。它在解决两个相关联的量的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里程碑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通过求解方程组找到小明和小华相遇的情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建立方程组和如何选择消元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我会通过举例和逐步引导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方程组中各变量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建立与求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增强数学抽象素养。
3.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与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数学建模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方程组解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对于拓展案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帮助学生适应问题条件的变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优秀教案
5. 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1.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数字问题和行程问题; ( 要点 )2.进一步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一、情境导入小刚的爸爸开车带着小刚出去玩,他们匀速行驶在公路上 .10 : 00 时,小刚看到里程碑上是一个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是8;11:00 时,他又看到里程碑上是一个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与第一次看到的两位数的数字恰好交换了地点; 14:00 时他看到里程碑上的数变为了三位数,它的百位数字比第一次看到的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少 1,十位数字比第一次看到的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多1,个位数字是0. 你能算出小刚第一次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是多少吗?二、合作研究研究点一: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数字问题【种类一】年纪问题父亲给儿子出了一道题,要儿子猜出答案:有一对母女, 5 年前母亲的年纪是女儿年纪的 15 倍, 15 年后,母亲的年纪比女儿年纪的 2 倍只多 6 岁.那么此刻这对母女的年纪分别是多少?分析:先分别设出此刻这对母女的年龄,再用它们表示出 5 年前母女的年纪和15年后母女的年纪,则依据①5年前,母亲的年纪是女儿年纪的15 倍;② 15年后,母亲的年纪是女儿年纪的 2 倍再加 6,列出方程组 .母亲女儿此刻年纪 / 岁x y5 年前的年纪 / 岁x- 5y- 515 年后的年纪 / 岁x+ 15y+ 15解:设此刻这对母女的年纪分别是x岁和 y 岁,由题意,得x-5= 15( y- 5),x= 35,x+15= 2( y+ 15)+ 6.解得y= 7.答:此刻这对母女的年纪分别是35 岁和 7岁.方法总结:解答年纪问题的要点是年纪差不变及增加年纪同样.【种类二】数字问题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为 9,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对换所得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 9,求这个两位数.分析:若个位上的数字为x,十位上的数字为y,则这个两位数为10y+ x. 由相等关系“数字之和为9”及“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 9”可列方程组.解:设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为 x,十位上的数字为 y.根据题意,得x+y= 9,( 10x+ y)-( 10y+x)= 9.x= 5,解得则 10y + x= 45.y= 4,故这个两位数是45.方法总结:数字问题中所求的未知量一般是原数,解题时,一般先设原数数位上的数字为未知数,再写出这个数.研究点二: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行程问题【种类一】相遇问题某体育场的一条环形跑道长400m. 甲、乙两人从跑道上同一地址出发,分别以不变的速度练习长跑和骑自行车.假如背向1而行,每隔2min 他们相遇一次;假如同向而1行,每隔 13min 乙就追上甲一次.问甲、乙每分钟各行多少米?分析:题中的两个相等关系为:① 乙骑车的行程+甲跑步的行程=400m(背向 ) ;②乙骑车的行程-甲跑步的行程=400m(同向 ) .解:设乙骑车每分钟行xm,甲每分钟跑112x+2y= 400,ym ,由题意,得解得443x-3y= 400.x= 550,y= 250.答:甲每分钟跑250m,乙每分钟骑550m.方法总结:环路上的等量关系:若同时同地出发,当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二者行程之和=环路的周长;若同时同地出发,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快者的行程-慢者的行程=环路的周长.【种类二】行程问题A 、B 两码头相距 140km,一艘轮船在此间航行,顺流航行用了 7h,逆水航行用了 10h,求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分析: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km/h ,水流速度为ykm/h ,列表以下,行程速度时间顺流140km(x + y)km/h7h逆流140km(x - y)km/h10h解: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km/h ,水流速度为 ykm/h. 由题意,得7(x+ y)= 140,x= 17,10(x- y)= 140.解得y= 3.答: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7km/h ,水流速度为3km/h.方法总结:此题要点是找到各速度之间的关系,顺速=静速+水速,逆速=静速-水速;再联合公式“行程=速度× 时间” 列方程组.三、板书设计数字问题“里程碑上的数”问题行程问题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教课中注意关注包含此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化归方法 ) ,介绍化归思想及其运用,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宽阔视线,同时也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识,提高解题能力.。
北师大版八上7.5《里程碑上的数》word教案1
5.里程碑上的数●教学时间第六课时●课题§7.5 里程碑上的数●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里程碑上的数”这一有趣场景中的数字问题和行程问题.2.归纳出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二)能力训练要求1.让学生进一步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初步体会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里程碑上的数”这一场景既是一个数字问题,又和行程有关.相对而言有一定难度,让学生体验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策略的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2.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1.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刻画数学问题和行程问题.2.初步体会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教学方法引导——讨论——发现法.“里程碑上的数”既是一个数字问题,又是一个行程问题,相对较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化解成几个简单问题,通过学生讨论解决关键问题,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同时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发现数学问题不同情况下的字母表示方法.●教具准备投影片两张:第一张:问题串(记作§7.5 A);第一张:例1(记作§7.5 B).●教学过程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共析](1)个位上的数字是a,即有a个1,十位数字是b个10,所以这个两位数是b 个10和a 个1的和即10b +a ;如果交换它们的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即a 个10与b 个1的和即10a +b .(2)两位数x 放在两位数y 的左边,组成一个四位数,这时,x 的个位数就变成了百位,十位数就变成了千位,因此这个四位数里含有x 个100,而两位数y 在四位数中数位没有变化,因此这个四位数中还含有y 个1.因此用x 、y 表示这个四位数为100x +y .同理,如果将x 放在y 的右边,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为100y +x .(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m ,十位上的数是n ,如果在它们之间添上零,十位上的几便成了百位上的数.因此这个三位数是由n 个100,0个10,m 个1组成的,用代数式表示这个三位数即为100n +m .[师]下面我们就用上面几个小知识解决下面的综合性问题.Ⅱ.讲援新课[师]翻开课本P 203,我们来研究“里程碑上的数”.同学们先阅读课本上的第一段文字及文字下的三幅图片,然后我请一位同学陈述一下问题的内容.[生]这个问题讲的是:小明的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是一个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是7;在13∶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十位与个位数字与12∶00时看到的正好颠倒了;在14∶00时小明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比12∶00时看到的两位数中间多个0.试确定小明12∶00时看到里程碑上的数.[师]我们可以注意到“里程碑上的数”这一场景是非常有趣的,它既是一个数字问题,又和行程有关,同时,相对而言又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知道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是由几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要想求出12∶00时小明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就得确定这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我们不妨设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数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是y ,根据题意,你能将12∶00、13∶00、14∶00时小明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表示出来吗?[生]小明12∶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可以表示为10x +y ;13∶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可表示为10y +x ;14∶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可表示为100x +y .[师]我们要想求出x 、y 的值,就得建立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这样的数学模型,为此,我们必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生]12∶00时小明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是7,于是我们可得到一个等量关系,用x ,y 表示即为x +y =7.[生]从题目中,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小明的爸爸骑摩托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是匀速行驶的.说明12∶00~13∶00与13∶00~14∶00两段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相等.现在我们最关键的是用x 、y 表示出12∶00~13∶00时间段所行驶的路程,13∶00~14∶00时间段所行驶的路程.[生]根据12∶00、13∶00、14∶00时小明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可得:12∶00~13∶00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为(10y +x )-(10x +y );13:00~14:00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为(100x +y )-(10y +x ).因此可列出相应的方程为(10y +x )-(10x +y )=(100x +y )-(10y +x ).[师]根据以上分析,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出方程组,解出方程组的解.(由两位同学黑板上板演)解:设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是y ,根据题意,得方程组⎪⎩⎪⎨⎧+-+=+-+=+)10()10()10()100(7y x x y x y y x y x化简,得⎩⎨⎧==+x y y x 67 ① ②把②代入①,得x =1把x =1代入②,得y =6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6,1y x 因此,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是16.[师]从对上述问题的求解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我们通过把它化解为几个简单问题去分析,可以使思路清晰,使复杂问题在化解的过程中迎刃而解,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例题. 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也得到一个四位数2718本题目中的两个等量关系为数-后一个四位数=2178.(2)设较大的两位数为x ,较小的两位数为y ,在较大的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数,所写的数可表示为100x +y ;在较大的数左边写上较小的数,所写的数可表示为100y +x .解:设较大的两位数为x ,较小的两位数为y ,则⎩⎨⎧=+-+=+2178)100()100(68x y y x y x 化简,得⎩⎨⎧=-=+2178999968y x y x 即⎩⎨⎧=-=+2268y x y x 解该方程组,得⎩⎨⎧==2345y x 所以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45和23.Ⅲ.随堂练习课本P 202.1.解:设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是y ,则有方程组⎩⎨⎧++=+=+-+1)(51023)(310y x y x y x y x 解得⎩⎨⎧==65y x 所以,这个两位数是56.Ⅳ.课时小结[议一议]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各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归纳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不一定要明晰一个十分具体的步骤.只要学生了解这个过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回答规范化、统一化)[师生共同分析]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1)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两个未知数.(2)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两个相等关系.(3)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并组成方程组.(4)解这个方程组并求出未知数的值.(5)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检查求得的结果是否合理?(6)写出符合题意的解释.Ⅴ.课后作业1.课本P 202、习题7.6.2.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预习下一节《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Ⅵ.活动与探究北京和上海能制造同型号电子计算机,除本地使用外,北京支援外地10台,上海可支援外地4台,现在决定给重庆8台,武汉6台,每台运费如表所示.现在有一种调运方案的总运费为7600元.问:这种调运方案中北京、上海分别应调给武汉、重庆各多少台?过程:如果设这种调运方案中北京应调x 台到武汉,y 台到重庆;上海则应调(6-x )台到武汉,(8-y )台到重庆.由每台运费的表格可知:北京—→武汉 费用需4x 百元.北京—→重庆 费用需8y 百元上海—→武汉 费用需3(6-x )百元.上海—→重庆 费用需5(8-y )百元.合计7600元即76百元.结果:解:设这种调运方案中北京应调x 台到武汉,y 台到重庆;上海应调(6-x )台到武汉,(8-y )台到重庆,根据题意,得⎩⎨⎧=-+-++=+76)8(5)6(38410y x y x y x 化简得⎩⎨⎧=+=+18310x x y x 解得⎩⎨⎧==46y x 所以从北京调6台到武汉,4台到重庆;上海不用给武汉调,只需给重庆调4台.●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上册《里程碑上的数》
《里程碑上的数》教学设计文山市第三中学普建飞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本章前几节已经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通过学习了“鸡兔同笼”、“增收节支”两节应用问题,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5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里程碑上的数”既是一个数字问题,又是行程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材通过填空的形式将问题进行了分解.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将有难度的问题分解转化几个小问题,从而逐步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找等量关系.学会用方程(组)刻画现实世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趣场景中的数字问题和行程问题,归纳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设置问题串,让学生体会分析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2.让学生进一步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的策略,体验成功感,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树立自信心,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提问;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合作学习;第四环节:巩固练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达标检测;第七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内容:填空:(课件一)(1)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则这个两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若交换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为x,十位上的数为y,如果在它们之间添上一个0,就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用代数式可以表示为.(3)有两个两位数a和b,如果将a放在b的左边,就得到一个四位数,那么这个四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如果将a放在b的右边,将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那么这个四位数用代数式可表示为 .意图:通过以上三个问题,让学生学会已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如何用代数式表示这个数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课件二)内容:小明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是小明每隔1小时看到的里程情况.你能确定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吗?意图: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让学生体会将一个复杂问题化为几个简单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课件三)内容:例1如果设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数的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是y ,那么(1)12: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 ,根据两个数字和是7,可列出方程 ;(2)13: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 ,12:00~13:00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是 ;(3)14: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 ,13:00~14:00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是 ;(4)12:00~13:00与13:00~14:00两段时间内摩托车的行驶路程有什么关系? 你能列出相应的方程吗?两个两位数的和是68,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两位数,得到一个四位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也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前一个四位数比后一个四位数大2178,求这两个两位数.学生先独立思考例1,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思考情况组织交流与讨论.第四环节:巩固练习(课件四)内容:练习通讯员从距前线1880米的总部骑马到前线,其中一段路非常泥泞。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精品教案
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设间接未知数转化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式要注意哪些点?列出方程;(2)13: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12:00~13:00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是;(3)14: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13:00~14:00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是;[归纳总结]在求两位数或三位数时,一般是不能直接设这个两位数或三位数的,而是把它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设为未知数。
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根据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进行求解。
活动探究二: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3min)例两个两位数的和是68,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两位数,得到一个四位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也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前一个四位数比后一个四位数大2178,求这两个两位数.活动探究三: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3min)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与同伴交流一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审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鸡兔同笼、增收开支、里程碑上的数)设未知数x,y;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检验;答题.变式1:一个两位数,减去它的各位数字之和的3倍,结果是23;这个两位数除以它的各位数字之和,商是5,余数是1.这个两位数是多少?变式2:小亮和小明做加法游戏,小明在第一个加首先由学生思考,说出设未知数的方法,教师再给予点评、引导,然后共同完成问题的解决。
学生通过练习检验自己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动画引入,使数字问题变的更有趣,确实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借助图表分析,有效地克服了难点设计本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在具体解决问题时,不一定直接设未知数,设间接未知数是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决途径之一,是转化思想的应用手段。
本例中,要求一个三位数,学生习惯设三个未知数,可是只有两个等量关系,学生发现不太好解答,思维陷入僵局,这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这里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在问题中一直连在一起,因此可以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这时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然后列出了方程组并解出该题。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教案
举例:以里程碑上的数问题为例,重点讲解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方程组,以及如何使用代入法和消元法求解方程组。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将其准确地转化为数学模型。对于初学者来说,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是一项挑战。
-举例:在里程碑上的数问题中,难点在于如何将里程碑之间的距离关系和总路程关系转化为方程组中的等量关系。
5.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勇于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即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掌握代入法、消元法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熟练应用于具体问题中。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结合里程碑上的数的情境,理解问题的背景,掌握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能正确列出方程组。具体内容包括:
1.理解里程碑上的数问题背景,分析问题涉及的等量关系。
2.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解释每个方程的含义。
3.探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如代入法、消元法等,求解里程碑上的数问题。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情境,发现并理解数学模型,提高数学建模素养。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5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教案
5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情景导入 小勋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小勋在公路上匀速行驶.(课件出示)如图是小勋每隔1 h 看到的里程情况.问题:同学们,你能确定小勋在9: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吗?【教学与建议】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时,反映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建议:引导学生审清题意,特别注意给出的条件,比如:匀速行驶,两数字和为7,正好互换,中间多了个0等.●置疑导入 填空:(1)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a ,十位数字是b ,则这个两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__10b +a __;若交换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则用代数式表示为__10a +b __.(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为a ,十位上的数字为b ,如果在它们之间添上一个0,就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用代数式可以表示为__100b +a __.(3)有两个两位数a 和b ,如果将a 放在b 的左边,就得到一个四位数,那么这个四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__100a +b __;如果将a 放在b 的右边,将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那么这个四位数用代数式可表示为__100b +a __.【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置疑,让学生学会如何用代数式表示多位数.建议:小组讨论交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命题角度1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数字问题解决数字问题,可以用代数式表示原数或新数,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例1】(1)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是8,把这个两位数加上18,结果恰好成为数字对调后组成的新的两位数,求这个两位数.设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所列的方程组正确的是(B)A .{x +y =8,xy +18=yxB .{x +y =8,x +10y +18=10x +yC .{x +y =8,10x +y +18=yxD .{x +y =8,10(x +y )=yx(2)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2,百位上的数是十位上数的2倍.如果把百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换,那么可以得到比原来小495的三位数,求原三位数.解:设原三位数个位数为x ,则十位数为x +2,百位数为2(x +2).由题意,得100×2(x +2)+10(x +2)+x -495=100x +10(x +2)+2(x +2),解得x =1,∴x +2=3,2(x +2)=6,∴原三位数为631.命题角度2 行程问题解决行程问题要抓住时间、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弄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组.【例2】(1)从甲地到乙地的路有一段上坡路,一段下坡路.如果上坡速度为8 km/h ,下坡速度为12 km/h ,那么从甲地走到乙地需要4.5 h ,从乙地走到甲地需要4.25 h .甲地到乙地上坡与下坡的路程各是多少?解:设甲地到乙地上坡路程为x km ,下坡路程为y km.由题意,得⎩⎨⎧x 8+y 12=4.5,x 12+y 8=4.25. 解得x =24,y =18. 答:上坡路24 km ,下坡路18 km.(2)甲、乙两地相距360 km ,一艘轮船往返于甲、乙两地,顺水行船用18 h ,逆水行船用24 h ,若设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km/h ,水流速度为y km/h ,则可列方程组为__{18(x +y )=360,24(x -y )=360 __.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数字问题和行程问题.2.归纳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3.让学生学会借助图表分析问题,感受化归思想.▲重点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数学问题.▲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片,图片上显示的都是里程碑,里程碑上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同学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吧!◆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问题】小明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是小明每隔1 h 看到的里程情况.你能确定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吗?自主探究:匀速行驶是什么含义?每个小时行驶的路程一样吗?如果设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数的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是y ,那么(1)12: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__10x +y __,根据两个数字之和是7,可列出方程__x +y =7__;(2)13: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__10y +x __,12:00~13:00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是__(10y +x )-(10x +y )__;(3)14: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__100x +y __,13:00~14:00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是__(100x +y )-(10y +x )__;(4)12:00~13:00与13:00~14:00两段时间内摩托车的行驶路程有什么关系?你能列出相应的方程吗? 解:根据以上分析,得方程组{x +y =7,(100x +y )-(10y +x )=(10y +x )-(10x +y ).化简得{x +y =7,y =6x .解这个方程组,得{x =1,y =6. 答: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是16.问题1:十进制数一般用字母如何表示?【归纳】两位数:a 1a 2=10a 1+a 2;三位数:a 1a 2a 3=100a 1+10a 2+a 3;四位数:a 1a 2a 3a 4=1 000a 1+100a 2+10a 3+a 4,问题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归纳】审、找、设、列、解、验、答.◆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教材P 121例题【方法指导】设较大的两位数为x ,较小的两位数为y .在较大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数,所写的数可表示为__100x +y __;在较大的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数,所写的数可表示为__100y +x __.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解题过程,展示如下:解:设较大的两位数为x ,较小的两位数为y ,根据题意,得{x +y =68,(100x +y )-(100y +x )=2 178,化简,得{x +y =68,99x -99y =2 178, 即{x +y =68,x -y =22,解这个方程组,得{x =45,y =23. 所以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45和23.【例2】某人骑车外出旅游,已知他的路程分为上坡和下坡,上坡速度为8 km/h ,下坡速度为12 km/h ,去时他共用了4.5 h ,原路返回共用了4.25 h ,求去时上坡路长和下坡路长.【方法指导】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解:设去时上坡路长为x km ,下坡路长为y km.根据题意,得⎩⎨⎧x 8+y 12=4.5,x 12+y 8=4.25. 解得{x =24,y =18.答:去时上坡路长为24 km,下坡路长为18 km.◆活动4随堂练习1A.24 B.42 C.51 D.152.一个两位数,数字之和为7,若原数加45,等于此两位数交换其数位上的数的位置后得到的新数,则原数是多少?若设原数十位数字为x,个位数字为y,根据题意列出的下列方程组中正确的是(C) A.{10x+y=7,10x+y+45=10y+x B.{10x+y=7,x+y+45=y+xC.{x+y=7,10x+y+45=10y+x D.以上都不对3.某船顺流航行48 km用了4 h,逆流航行32 km用了4 h,求水流速度和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解: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km/h,水流速度为y km/h.根据题意,得{4(x+y)=48,4(x-y)=32,解得{x=10,y=2.答:船在静水中速度为10 km/h,水流速度为2 km/h.◆活动5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这节课的主要收获是什么?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教学说明:会列方程组解决数字问题和行程问题,体会模型思想.作业:课本P121随堂练习,P122习题5.6中的T2、T3、T4.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各组围在黑板前去讨论、探究,从而列方程,解方程,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小组荣誉感,每个学生都想积极争做最好.同时也利于教师去观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向.。
《里程碑上的数》参考教案
《里程碑上的数》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里程表上数字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取和理解里程表上的数。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里程表:让学生观察里程表,了解里程表上数字的表示方式和含义。
2. 读取里程表上的数: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读取里程表上的数,理解前后两个里程数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里程表,记录行驶过程中的里程数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取里程表上的数,理解里程表上数字的含义。
2. 教学难点:理解前后两个里程数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观察里程表上的数进行推理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里程表的表示方式和含义。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里程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里程表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辆汽车,让学生观察里程表。
2. 准备一些关于里程表的图片或实物模型,用于辅助教学。
3. 准备一些关于里程表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辆汽车的里程表引入新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里程表上的数字表示方式和含义。
2. 讲解与演示:讲解里程表上数字的含义,演示如何正确读取里程表上的数。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里程表,记录行驶过程中的里程数变化。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前后两个里程数之间的关系。
5. 总结与讲解:总结里程表上数字的含义和读取方法,讲解如何通过观察里程表上的数进行推理和计算。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关于里程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八、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里程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计算行驶距离、油耗等。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 ——里程碑上的数》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分析教材,我了解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拓展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有较好的掌握,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2.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同时,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让学生深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操练和巩固。
2.准备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里程碑上的数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理解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尝试将其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应用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选取几个典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在解答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及时给予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数学上册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_里程碑上的数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_里程碑上的数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里程碑上的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方程与不等式》的第五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的,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求解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2.学具:笔记本、文具3.教学素材:相关的生活实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路线问题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购物问题,让学生尝试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他们发现问题的数量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尝试将其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教案)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例题进行教学:
(1)小明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骑车去B地,1小时后,小华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骑车追赶小明。问小华出发多少小时后能追上小明?
(2)A、B两地相距100公里,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向B地行驶,同时,一辆摩托车从B地出发,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向A地行驶。问它们多久后相遇?
-举例:在里程碑问题中,学生需要理解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并能列出相应的方程组。如小明和小华的问题中,设小华追上小明所需时间为t小时,则小明行驶的距离为5(t+1)公里,小华行驶的距离为6t公里,两者相等,即5(t+1)=6t。
2.教学难点
-难点1: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学生可能难以从描述中抽象出数学关系,需要通过图示、表格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是由两个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组成的,它可以用来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线性问题。它在解决实际问题,如相遇问题、购物问题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相遇问题,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找到相遇的时间和地点。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形式,促进生生互动,共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会使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里程碑上的数》参考教案
《里程碑上的数》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里程碑的概念,认识数字在里程碑上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里程碑的定义及其作用2. 数字在里程碑上的表示方法3. 里程碑上的数与其他数的关系4. 实际问题中的里程碑应用5. 合作探究:设计一条具有里程碑的道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里程碑的概念、数字在里程碑上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难点:里程碑上的数与其他数的关系,设计具有里程碑的道路。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里程碑的作用。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里程碑上的数,发现数的关系。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设计具有里程碑的道路。
五、教学准备:1. 课件:里程碑的图片、实例等。
2. 学具:纸、笔、剪刀、胶水等。
3. 课堂任务单:用于记录学生思考过程和答案。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道路上的里程碑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里程碑的作用。
2. 探究学习:讲解里程碑的定义、数字表示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设计具有里程碑的道路,并分析里程碑上的数与其他数的关系。
七、课后作业:1. 绘制自己熟悉的道路,添加里程碑,并注明里程碑上的数。
2. 思考:里程碑在交通、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九、评价建议:1. 学生对里程碑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观察、分析里程碑上数的能力。
3. 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道路上的里程碑,了解里程碑在实际交通中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里程碑的概念,认识数字在里程碑上的作用。
2. 学生能够观察并理解里程碑上的数与其他数的关系。
3.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里程碑的知识,如计算距离、确定位置等。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5里程碑上的数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七章第五节 里程碑上的数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里程碑上的数”这一有趣的数字问题和行程问题.2. 归纳出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进一步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 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初步体会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本课时既是一个数字问题,也是一个行程问题.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2.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刻画学问题和行程问题,初步体会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
课堂导入内容:小明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是小明每隔1小时看到的里程情况.你能确定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吗?教学过程 十位与个位数字与12:00时所看到的正好颠倒了. 比12:00时看到的两位数中间多了个0.如果设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数的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是y ,那么(1)12: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 ,根据两个数字和是7,可列出方程 ;(2)13: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 ,12:00~13:00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是 ;(3)14: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 ,13:00~14:00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是 ;(4)12:00~13:00与13:00~14:00两段时间内摩托车的行驶路程有什么关系? 你能列出相应的方程吗?是一个两位数字,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为7.一、想一想,忆一忆同学们: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各基本方法是什么?(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消元”把“二元”化为“一元”,基本方法是代入法和加减法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明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每隔一小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字情况如下:12∶00时,这是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为7,13∶00时,十位与个位数字与12∶00时看到的正好颠倒了;14∶00时,比12∶00时看到的两位数中间多了个0,你能确定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字吗?如果设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十位数字是x,个位数字是y,那么1、12∶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根据两个数字和是7,可列出方程(10x+y;x+y=7)2、13∶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12∶00~13∶00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是3、14∶00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13∶00~14∶00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是4、12∶00~13∶00与13∶00~14∶00两段时间内摩托车的行驶路程有什么关系?你能列出相应的方程吗?100x+y100 y + xhslx3y3h三、做一做一个两伯数,减去它的各位数字之和的3倍,结果是23;这个两位数除以它的各位数字之和,商是5,余数是1,这个两位数是多少?四、议一议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1、“设”: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两个未知数;2、“列”:找出能够表达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两个等量关系,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并组成方程组;3、“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4、“验”:检验这个解是否正确,并看它是否符合题意;5、“答”:与设前后呼应,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分小组讨论,并相互补充交流)1、本节课主要研究有关数字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设各位数字为未知数,用这些未知数表示相关数量,再列出方程。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里程碑上的数》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里程碑上的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课《里程碑上的数》主要讲述了负数的认识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负数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对数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可能仍存在困难,对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认识负数,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加深对负数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负数的运算方法,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负数的含义,负数的运算方法。
2.难点: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负数的运算方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负数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负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实物: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温度计、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温度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负数的存在。
提问:“在温度计上,零下5摄氏度应该怎么表示?”让学生思考负数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讲解负数的含义,举例说明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如:存款账户中的负数表示欠款,购物时的负数表示退货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负数例子,并说明负数的含义。
如:电梯上的负数表示地下楼层,海拔高度上的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等。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里程碑上的数》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里程碑上的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里程碑上的数》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数的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算术平方根等知识点,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科学记数法,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作用,进而掌握其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对于有理数的运算、负整数指数幂等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科学记数法的理解和运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概念,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2.让学生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科学记数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科学记数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其作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科学记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实例分析等。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科学记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展示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例如,将1000000表示为科学记数法,解释其表示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选择题、填空题的练习,巩固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
教师可在此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里程碑上的数》教案4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里程碑上的数》教案4一. 教材分析《里程碑上的数》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实数与乘方》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乘方,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法则,并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乘方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实数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乘方运算相对于加减乘除运算较为抽象,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乘方的规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概念,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乘方,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探究有理数乘方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2.难点:有理数乘方的规律探究,有理数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究有理数乘方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引入有理数乘方概念。
2.准备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有理数乘方的规律。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里程碑上的重要数字,激发学生学习乘方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例:火箭发射高度的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火箭发射高度的倍数关系?引入有理数乘方概念,解释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乘方的法则,引导学生发现乘方运算的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里程碑上的数》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里程碑上的数》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里程碑上的数》这一节内容,位于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相关知识。
但是,对于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学生可能还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与本节课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3.学生分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4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与实际问题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这些概念和性质的定义和公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实际应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或者小组合作解决。
例如:“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厘米、6厘米、4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
然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解题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
授课老师:毛志萍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在本章前几节已经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通过学习了“鸡兔同笼”、“增收节支”两节应用问题,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5节。
在前两节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里程碑上的数”既是一个数字问题,又是行程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教材通过填空的形式将问题进行了分解。
教学中,鼓励学生将有难度的问题分解转化几个小问题,从而逐步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找等量关系。
学会用方程(组)刻画现实世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趣场景中的数字问题和行程问题,归纳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设置问题串,让学生体会分析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的策略,体验成功感,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树立自信心,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热身活动;第二环节:猜数游戏;第三环节:合作学习;第四环节:巩固练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热身活动
师:生活当中我们经常在路边看到像这样的石碑,有同学知道石碑上的数字代表什么含义吗?
生:石碑上的数表示走过的公里数。
师:石碑上的数字表示了当前所在位置相对起点的距离,像这样的石碑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里程碑。
课前我们把全班分成12个小组,4个大组,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整大组我们进行一场猜数字的游戏,课后我们看哪组最厉害。
在进行正式游戏之前,我们来一场热身赛,请回答的同学大声读题,并说出你的答案。
1.一辆汽车从深圳出发去珠海,司机先看到里程碑上的数字是56,行驶半个小时后看到里程碑上的数字是96,此半个小时所走的路程是公里。
生:第二次看到的数减第一次看到的数就是中间所走过的路程。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里程碑上的数字(课题展示)。
2.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2,个位数字是6,则这个两位数是______。
师:从数字的意义上,来分析26这个数字,2出现在十位上,6出现在个位上各代表的意义是?生:2个10和6个1相加。
师:那么26这个数字可以看成2个10和6个1相加,也就是?生:26=2×10+6,十位上的数乘10加个位上的数就是这个两位数,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完成下面问题。
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a ,个位数字是b ,则这个两位数是____________。
4.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是x ,十位数字是y ,个位数字是z ,则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____。
5.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是x ,十位数字是0,个位数字是y ,则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____。
6.x 、y 均是一个两位数,若把x 写在y 的左边,则变成一个四位数,则这个四位数是_______________。
师提示:x 写在y 的左边,则x 的两位数变成在百位和千位上,x 扩大100倍,y 不变。
意图:通过以上六个问题,让学生学会通过里程碑上的数求中间走过的路程,及已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如何用代数式表示这个数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效果:由于六个问题由浅入深,学生容易回答,从而激发兴趣进入新课。
第二环节:猜数游戏
1.小明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是小明每隔1小时看到的里程碑情况。
你能确定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吗?
师:猜猜看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数是什么?我们这里做个统计,猜对的同学小组加一分,验证出来的得两分。
生:16。
师提问:
1.
这里13点14点看到的数都与12点有关,我们设12点看到的数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是y ,那么三个时间点看到的数可以表示为什么?
2.题中说摩托车是怎么行驶的?那么每隔一小时摩托车的行驶路程有什么关系?
3.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刚才我们根据路程关系列了一个方程我们解不出来,那还有什么信息我们没用上的?请学生回答。
解:设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数的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是y ,那么
(1)12:00时小明看到的数是 ;
(2)13:00时小明看到的数是 ;
(3)14:00时小明看到的数是 ;
(4)12至13时与13至14时两段时间内摩托车的行驶路程是 ;
即 = ; 依题意得,可列出方程组:⎪⎩
⎪⎨⎧==+7 解得:⎩⎨⎧==
y x 答: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是 。
2.NBA 之神——迈克尔· 乔丹,在他的NBA 生涯中只用过两个球衣号码,这两个号码都是 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之和为68,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得到一个四位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 也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前一个四位数比后一个四位数大2178, 你能通过计算,知道乔丹的这两个球衣号码是多少吗?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猜号码,部分学生根据对球星的了解知道一个是23,45,激发学生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验证猜想。
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体会将一个复杂问题化为几个简单问题的思维方法;
效果:把这个复杂的数字、行程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串,学生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分析,使解题思路清晰,从而顺利地解决这个较复杂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思考情况组织交流与讨论。
意图:
1.让学生再次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效果: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字问题的解决办法,体会列方程组解应用问题的方法.并在交流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1.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之和为8,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互换后所成的新两位数比原数小18,求原数?
2.一个两位数是另一个两位数的2倍,如果把这个两位数放在另一个两位数的左边与放在右边所得的数之和为3636,求这个两位数?
意图:进一步巩固本课知识与方法。
效果:学生通过练习检验自己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1.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对这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和想法?请与同伴交流.
2.师生互相交流总结出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
2、找等量关系
3、设未知数,列方程组
4、求解
5、检验
6、答
要注意的是,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用。
意图:通过交流与总结,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增强不断反思总结的意识。
效果: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并在这种氛围下,回顾总结了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内容:习题5.5
意图和效果: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设计反思
(1)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教师以导为主,学生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灵活采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或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
本节课,教师由浅入深层层设问,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了数字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总结出列方程组解应用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分层教学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下述内容补充或拓展。
基础训练
一个三位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字和为17,百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和比个位数字大3,若把百位上的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的新数比原来数小198,求原数;
提高训练
某铁路桥长1000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从上桥到离开桥共用1分钟,整列火车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求火车的长度和速度。
意图:由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有一定的差异,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选择上述题目让学生达到知识巩固、能力迁移、思维拓展的目的.既可作为课堂补充内容,也可留作课后练习。
效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对数学的不同需求。
(4)评价方式
根据新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和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评价与鼓励,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充分发挥教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