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

合集下载

论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民族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民族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及民族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唯物史观的组成部分,其核心观点是把宗教作为一种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认为宗教是由社会存在主要是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它的根源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局限性和矛盾之中。

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恩格斯既指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支配人们生活的外部力量;又指明了宗教的特点——以幻想的超人间力量的方式反映现实。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是“颠倒了的世界”产生了“颠倒的世界观”,“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

被压迫生灵通过宗教而发出叹息,以缓解内心的痛苦和无望,所以“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即宗教在精神上起麻醉和安抚作用。

既然宗教的根源主要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它造成的人间苦难,那么要消除人们的宗教幻想,就不能靠思想说教,也不能向宗教宣战,而要为铲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而奋斗。

因此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只是为了清除幻想,使批判的矛头由“彼岸”转向“此岸”,“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对待宗教问题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联系起来,完全符合他们作为信仰唯物史观的革命家的身份。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分析了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他们吸收当时人类学宗教学的成果,论述了灵魂观念、自然崇拜发生的缘由,论述了从自然宗教到人为宗教,从多神宗教到一神宗教发展的规律,还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述了犹太教、基督教的历史。

当然他们的关注中心,还在阐释劳动异化造成的宗教异化,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用宗教为自己辩护。

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了早期基督教是群众创造的,并分析了农民战争披上“宗教外衣”的历史复杂现象。

他们对于宗教未来的消亡,提出极苛刻的条件:“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失”。

马克思主义五观之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之民族观
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朵花
马克思主义“五观”
一、马克思主义“五观” 的内容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历史观 文化观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 与纲领政策构建成的思想体系,是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制定民族法 规政策主义的民族观,首先必须了解 党的民族政策体系,并认真遵守执行。
(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 (二)、民族识别政策 (三)、少数民族社会改革政策 (四)、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六)、保障杂居、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 政策 (七)、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首先必须了 解党的民族政策体系,并认真遵守执行。 (八)、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九)、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事业 政策 (十一)、民族人口政策 (十二)、民族文化教育政策 (十三) 、对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的统 一战线政策
今年69岁的新疆奇台 县维吾尔族老人阿尼帕· 阿 力马洪和丈夫阿比包(去 世)共养育了19个不同民 族的孩子,其中10个孩子 是他们收养的汉、回、维、 哈4个民族的孤儿,加上塔 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 婿、儿媳,全家共由6个民 族组成。阿尼帕夫妇以博 大的慈母之心,创造了人 间至真至纯的旷世奇爱。 2009年2月28日,阿尼帕 获得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 亲称号。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与民族宗教工作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与民族宗教工作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与民族宗教工作一、引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中国国情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民族宗教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出发,探讨其在民族宗教工作中的应用和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唯物史观,它强调历史的物质基础对于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

在民族宗教工作中,应理性看待宗教信仰,认识到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以此作为指导,推动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 阶级斗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即阶级斗争。

在民族宗教工作中,要认识到不同阶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矛盾,也存在着宗教信仰的差异。

因此,要通过深入了解不同宗教信仰,推动各个宗教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最终实现和谐共处。

3. 人的本质与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创造者和变革者。

在民族宗教工作中,需要关注民众对于宗教信仰的真实需求,鼓励个人的宗教自由,同时也要坚决反对一切宗教极端主义和狭隘思想的影响。

4. 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在民族宗教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的优势,对于宗教事务进行科学、公正的管理,保证宗教工作能够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宗教工作的具体应用1. 科学认识宗教信仰面对宗教信仰,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去认识和对待,摒弃主观臆测和片面诋毁。

同时,应推动宗教与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实现宗教信仰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2. 促进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在宗教工作中,应积极推动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与理解,通过对宗教知识的普及,消除误解和偏见,增进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宗教环境。

3. 鼓励宗教自由和个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解放和权利保障,包括信仰自由。

在民族宗教工作中,应坚决维护个人的宗教自由权利,鼓励个人合理的宗教信仰,同时要防范一切宗教极端主义和狭隘思想的滋生。

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

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

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

②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

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

③国家是机器。

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

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

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宗教问题

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宗教问题

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宗教问题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念以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宗教的产生有个人主观的虚幻感觉和神秘体验因素。

2、形成宗教的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宗教的社会功能在于麻痹人们对社会制度的思考。

二、认识到大学生肩负重要使命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但大学生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重要历史使命。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不仅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还对承载着这些知识的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必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三、正确看待宗教1.分清宗教与邪教的区别,自觉提升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2.认清宗教信仰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在以客观正确的态度对待宗教的前提下,也定不能忘记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因子。

不能将封建迷信当作宗教信仰而产生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现象。

应学会以辨证的思维摒弃陋俗净化风气。

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宗教信仰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打造温馨健康的校园文化。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宗教政策教育的主渠道。

高校可相应地开设有关民族、宗教的选修课,将宗教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宗教观、人生观及对待学习宗教知识的积极态度。

重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和认识宗教,正确辨析科学与宗教、宗教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熟悉和掌握党的宗教政策。

掌握国家的宗教法律法规,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入到如何为国家和民族奉献力量上来。

(二)把握校园文化的政治方向,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所共同创造的文化环境和学习氛围的总和,它可以引导学生以及更有效地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这“五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宗教等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五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国家的职能不仅仅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还包括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就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要不断推动国家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使国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民族观在马克思主义“五观”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心理特征。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就要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要尊重各民族的差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团结,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和反对各种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历史观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视角。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就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现实的发展提供借鉴。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历史的发展。

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五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宗教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观点也是其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宗教的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

它包括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等基本观点。

其中,唯物主义是指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思想和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推动的,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阶级斗争理论是指社会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二、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观点是基于其基本原理的。

它认为宗教是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一种幻想,是压迫阶级对被压迫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宗教的唯心主义本质。

它认为宗教是一种虚幻的精神世界,是人们对于现实的逃避和幻想。

宗教相信存在超自然的神灵,认为人类的命运是由神决定的。

这种唯心主义的宗教观导致了人们对于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无知,无法真正认识现实世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指出宗教的阶级性质。

它认为宗教是压迫阶级对被压迫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的手段。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类社会存在着阶级矛盾和斗争,宗教是由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创造出来的。

宗教使人们对于现实的痛苦和压迫有所忍受,从而阻碍了他们对于现实社会的改造。

最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了宗教的教条主义和迷信性质。

它认为宗教的教义是不科学的,缺乏实证的依据。

宗教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束缚和压抑,使人们无法真正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个性。

三、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持有的相对宽容态度尽管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持有批判的态度,但在实践中,它对宗教表现出相对宽容的一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主张宗教信仰的自由。

宗教信仰作为个人的精神追求,是受到宪法保护的。

马克思主义主张宗教信仰不应被强制或打压,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信仰的权利。

马克思宗教观

马克思宗教观

马克思宗教观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宗教是以信仰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深刻阐明了宗教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重要指导。

一、宗教是自然存在的意识形式,是社会生活的精神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把宗教视为整个文明或某种文明的特殊阶段,从而具有了与一般自然存在的区别性,是一定社会的产物。

二、宗教产生于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由蒙昧状态过渡到文明状态。

但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因生产力极端低下,人类面临严峻的自然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把对自然的崇拜、恐惧、敬畏转化为精神上的需要,企图通过超自然的力量来保护自身,这便形成了最原始的宗教。

但同时也说明,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条件下,宗教只能以自发形式产生并存在。

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后,宗教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法律、哲学、科学等并列。

人们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认识,也从最初的自发阶段发展到自觉阶段,宗教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更多地以一种被制约的状态介入社会生活,直至它们发展出超自然的神灵世界。

三、宗教的本质是信仰,核心是信仰。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宗教信仰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对某种主体力量、某种社会事物、某种社会现象的强烈的依赖关系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较为持久的精神力量和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人们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精神动力。

可见,宗教是信仰的集中体现,是信仰的表现形式。

四、宗教信仰具有世俗性,是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人的生活方式是多样的,信仰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有两重性,即:世俗性与神圣性。

一方面,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信仰者不断丰富和发展信仰内容。

另一方面,信仰者又不断改变自己的信仰,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宗教,也使宗教随之发生变化。

可见,宗教具有世俗性,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就是信仰。

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马克思主义将宗教视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认为宗教是被压迫阶级为了抵抗剥削和压迫而产生的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

在中国,宗教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宗教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矛盾、宗教极端主义的滋生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旨在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宗教价值观相协调,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相统一。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则1. 宗教是一种人们寻求心灵安慰和寄托的象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劳动过程中的矛盾,是对现实压力的一种解脱和反抗。

宗教能够为人们提供心灵寄托和意义,但同时也具有文化意识形态的性质。

2. 宗教是一种虚幻的信仰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具有虚幻性,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和幻想。

宗教信仰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安慰和无私的情感,但它不是改变社会现实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3. 宗教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存在矛盾。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而宗教则强调个体的超验和救赎。

宗教的个体主义倾向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相悖,这就需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与宗教适当地进行沟通和调整。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它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2. 宗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到中国的宗教传统和信仰多样性,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在中国的地位是合法的,但其发展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协调。

3. 发展社会主义与宗教改革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宗教改革和发展,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坚决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坚决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144 国内刊号 C N 61-1499/C 2020年05月(下)马龙(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坚决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摘 要: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正确理解宗教、把握宗教规律以及进一步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目的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正信正行,坚决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前提和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极端党的十八大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在宗教研究领域,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的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中各种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用以更好的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

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宗教规律,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一、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顺应新时代。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的人物创造伟大的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人类步入21世纪,伟大的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一伟大飞跃过程中产生的伟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不同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的经验总结,是指导中华文明古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理论指引,是不断带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民族宗教学心得体会

民族宗教学心得体会

一、引言民族宗教学是一门研究民族与宗教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涉及了民族、宗教、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

在我国,民族宗教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学习和研究民族宗教学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宗教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民族宗教学,我对民族与宗教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民族与宗教的关系1. 民族与宗教的相互依存民族与宗教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方面,宗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民族是宗教存在的基础,宗教在民族中传播和发展。

在我国,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如藏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等。

2. 民族与宗教的相互影响民族与宗教之间相互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对民族的影响:宗教信仰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宗教观念和道德规范对民族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2)民族对宗教的影响: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民族性格等因素对宗教的传播、发展和变革产生重要影响。

3. 民族与宗教的冲突与和谐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和谐的。

在某些情况下,民族与宗教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

这些冲突的原因主要包括:(1)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极端势力试图通过宗教信仰来征服其他民族,导致民族与宗教之间的矛盾加剧。

(2)民族主义:某些民族主义情绪可能会导致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对立。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强民族地区宗教事务管理、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

三、民族宗教学的学习心得1. 深入了解民族宗教知识学习民族宗教学,首先要深入了解民族宗教知识。

这包括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为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2. 关注民族宗教现实问题民族宗教学不仅要研究历史,还要关注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内容

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内容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社会分裂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内容【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四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全国共有13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

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新疆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

新疆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新疆的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

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

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的联合新疆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尽管在新疆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

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

马克思宗教观

马克思宗教观

马克思宗教观宗教的本质和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我异化,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而不能满足物质需要。

为了避免自己沦为物质的奴隶,人们希望在“一切社会关系之上保留一点人性”。

人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此。

为了争取主宰世界的权利,人们把自己改造成有意识、有目的的人。

“人非工具,并且只有人才能成为工具”。

如果工具比主人还厉害,那还有什么意义呢?马克思把宗教看成了被压迫者对压迫者的抗议和反抗,因此也就是说,宗教的出现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人类社会矛盾和斗争的产物。

但是,当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当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以后,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宗教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精神工具,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当然,每一种新的社会形态都是相对的,当它走向衰亡时,旧的社会形态必然也就走向解体。

但这种相对的、历史的变革是客观的,最终也将取代旧的社会形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教的消亡同社会形态的更替一样是历史的必然,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尽管这样,人们对宗教这一精神文明领域内的丰富遗产的探讨,却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告诉我们: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但是,任何宗教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

宗教总是适应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思想感情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任何国家里,宗教总是和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宗教往往又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保护者或维护者。

所以,当代中国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坚持党的宗教政策,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观念形态,受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

3。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地区和民族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多种宗教,不同的宗教都有不同的信仰群体和活动场所。

4。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历程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历程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02
的中国化历程
早期接受与传播(五四运动时期-新中国成立)
初步介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的早期 传播始于五四运动时期,一些先 进知识分子开始有意识地将马克
思主义引入中国。
传播渠道
早期主要通过翻译、撰写文章等方 式,以《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为重 要传播平台。
初步接纳
一些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 子开始在实践中尝试运用马克思主 义宗教观,如李大钊等。
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 2
参与国际宗教事务治理
积极参与国际宗教事务治理,推动建立更加公正 合理的国际宗教秩序。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对话与合作
加强与世界各国在宗教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共同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
推广中国经验
总结和推广中国在处理宗教问题上的成功经验, 为其他国家处理类似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03
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理论价值
坚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是唯物主义,认为宗教是社会现象而不是 超自然现象。在中国化过程中,这一观点得到了坚持和发展。
强调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中国化过程中,这一观 点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重视人民群众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强调人民群众在宗教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THANKS.
宗教的消亡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宗教最终会消亡。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历史背景与形成
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在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当时欧洲社会 的宗教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

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

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

②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

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

③国家是机器。

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

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考点绪论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马克思主义“四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和基本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第一,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祖国观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教育学生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戳穿达赖集团的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所散布的种种谬论,自觉抵制达赖集团的政治渗透和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第三,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投身于西藏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p(1~2)(二)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正确的祖国观是大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势力的政治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正确的民族观是大学生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正确的宗教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树立科学世界观的认识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正确的文化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五,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P(2~3)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一)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二)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三)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P(3~4)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祖国问题的基本观点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基本概念考点:1、祖国:祖国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敬称。

党员对民族宗教的认识

党员对民族宗教的认识

党员对民族宗教的认识
党员对民族宗教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理解和对待宗教。

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准确理解和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基础。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为主体,兼有少数其他宗教和多种民间信仰的基本格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有人需要、有人信奉是宗教得以存有的前提,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

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坚持共产党员不能信教这个政治纪律。

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决定的。

共产党员信仰宗教,违背党的性质,违反党的纪律,其危害是导致唯物主义作为党的指点思想的哲学基础地位丧失,党在组织高度集中统一优势的动摇,势必消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利于准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严肃要求,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决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指导思想。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

(一)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坚持各民族不论大小,不论社会发展先进还是落后,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这个问题是民族政策的核心;民族团结,即加强团结、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制定其它民族政策的总原则,因此也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总政策。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地巩固和发展全国各人民的大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重要政治制度和一项基本法律。

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们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三个不容”的理论内涵丰富和强调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们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肯定了我国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强调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的政策。

这是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民族政策,是国家一贯坚持的无产阶级民族政策。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

即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各种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这是直接关系到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民族政策。

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

5、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的政策。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保障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政策。

7、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政策。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1、坚持唯物、辩证、发展地看待民族现象。

(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2)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的过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2、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是民族问题的基本特性。

3、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时代主题。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
共同繁荣的阶段,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把科学发展观引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问题上。

强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方面加大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集中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1、长期性、群众性和复杂性是现阶段我国宗教的基本特点。

2、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宗教界关系的基本原则。

(1)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为动力,以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为目标。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把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作为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开创宗教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3)在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的过程中,把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思想道德基础,作为宗教工作的重要任务。

3、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党和政府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

(1)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努力使广大信教群众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确保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帮助和支持各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即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主要由各宗教团体去执行。

各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

利益关系和价值关系问题当代新疆民族关系问题的核心问题。

协调好民族利益关系:把加快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方面,要以经济为中心,着力把经济搞上去,另一方面,要以提高民族素质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建设。

科学合理价值关系的构建关键在于民族认同合理定位。

处理原则: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防止混淆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