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所需资料清单

襄阳市襄州鹿门山风景名胜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所需资料清单
1.地块1:500或1:1000电子地形图和用地红线图。
2.地块地块权属图资料。
3.地块涉及到原居民村庄,因此还需提供村民户数、人口、收入主要来源等相关情况。
(近5年连续统计数据)
4.地方志
5.地方综合年报
6.上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CAD图纸及文字)
7.其它相关规划(已编的分区规划、市政专项规划等)
8.相关地区的市政管线(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资料。
9.内部及周边区域道路市政工程
10.土地使用信息情况
11.风象、水文地质、水利防洪规划等
12.当地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状况(近5年连续统计数据)
13.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
14.相关政策(旧改政策、土地政策、拆迁补偿政策等)
15.近期对片区有影响的重大项目建设计划。
《襄阳古城保护条例》

《襄阳古城保护条例》(2019年10月30日襄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19年11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襄阳古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襄阳古城的规划、保护、利用、建设和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襄阳古城是指襄阳城墙与护城河围合范围的历史城区。
襄阳古城保护范围是指北以汉江南岸为界,西、南均以护城河外沿岸为界,东以环城东路为界,东北角以闸口路为界。
第四条襄阳古城保护管理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负责襄阳古城保护管理工作,将襄阳古城保护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制定并公布襄阳古城保护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襄城区人民政府应当做好襄阳古城保护管理有关工作。
襄阳古城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襄阳古城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自然资源和规划、文化和旅游、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城市管理执法、市场监管、水利和湖泊、应急管理、公安、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古城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设立襄阳古城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对古城保护规划、保护名录编制、调整,古城修缮以及建设管理等重大事项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决策咨询意见。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襄城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襄阳古城保护资金,并分别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襄阳古城的义务,并有权劝阻和举报破坏古城的行为。
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赠、资助、设立基金、提供技术、志愿服务或者开展文化研究交流等方式,依法参与古城保护工作。
市人民政府应当对古城保护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九条市人民政府、襄城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古城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古城保护知识,增强全民古城保护意识。
襄阳古城外迁规划实施方案

襄阳古城外迁规划实施方案
襄阳古城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古城内部的交通、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襄阳古城的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我们制定了襄阳古城外迁规划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对襄阳古城外迁区域进行科学规划,确定迁建区域的范围和布局。
在确定迁建区域时,我们将充分考虑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保留并合理利用原有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打造具有古城特色和现代功能的新城区。
其次,我们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合理规划道路、建筑、绿化等基础设施,确保新城区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古城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打造具有古城特色的建筑风貌和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文化内涵。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对古城内部的历史建筑、文物等进行认真保护和修缮,保留和传承古城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
在外迁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注重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合作,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社会
性。
最后,我们将加强对外迁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和问题,不断完善规划方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有效推进。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外迁区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新城区的良好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襄阳古城外迁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城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我们将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格管理的态度,推动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为襄阳古城的发展和繁荣贡献我们的力量。
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公布日期】2021.04.25•【字号】襄政发〔2021〕5号•【施行日期】2021.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襄政发〔2021〕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4月25日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襄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是指导襄阳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襄阳加快“一极两中心”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加快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开启“一极两中心”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是襄阳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转型升级,务实拼搏、真抓实干,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扎实推进“一极两中心”高质量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
发展质效明显提高,全市经济总量在省内由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跻身全国城市49强,在汉江流域城市居于首位;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15年的62.1%提升到2020年的77.7%。
2018-2030年襄阳城区总体规划

2018-2030年襄阳城区总体规划中心一体:中部都市核心板块,有襄阳中心城区、南漳、宜城构成一核(襄阳都市核心)两成(南漳、宜城两座新城)一体化发展格局。
东西两翼:西部以河谷组合城市为核心、东部以枣阳为核心形成两翼发展板块。
五轴放射:强调轴带对都市区城功能合组织作用。
襄-枣、襄-谷轴带:都市区产业与中心功能综合发展轴。
襄-南轴带:扩展腹地的区域联系功能轴。
襄-宜轴带:以生活居住,休息旅游功能为主的都是区生活功能扩展轴。
襄-南-保轴带:以文化旅游、生态游憩功能为主的都市区生态旅游功能扩展轴。
门户枢纽:鄂渝陕豫地区门户型综合交通城市。
产业高地:鄂渝陕豫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工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研发转化基地。
五轴放射:国家重要的物流中心、鄂渝陕豫地区的产业服务和公共服务综合中心。
服务中心:国家级文化名城、文化创新与生态宜居城市。
文化宜居:扩展腹地的区域联系功能轴。
规划至2050年中心城区总人口将达到38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387平方公里。
按照15-25平方公里、15万-25万人口规模,规划建设19个主题功能区,各功能区配备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城区周边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九大产业园区。
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两轴三环九放射”的骨架路网东西轴线为:鄂渝陕豫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工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研发转化基地。
南北轴线为:国家重要的物流中心、鄂渝陕豫地区的产业服务和公共服务综合中心。
其中内环线全长44公里,围合面积124平方公里;中环线全长70公里,围合面积294平方公里;外环线全长106公里,围合面积702平方公里。
本区规划范围北到大庆路,南至汉江,东临丹江路,西靠长虹路,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
规划定位:滨水活力的市级商贸中心,多元素、多文化的特色休闲区,历史文化复兴的特色居住区。
结构功能:一心:活力中心——人民广场地段。
两轴:炮铺街商业发展轴、滨水活力发展轴。
襄阳城市规划整理

第三部分城市发展规划一、城市总体规划概要(2011-2020)1、城市规划范围划定襄阳市区为城市规划区,规划区面积为 3673 平方公里。
其中以二广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和规划的襄阳东外环合的范围加上隆中风景区、普陀堰风景区作为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总面积 759.5 平方公里。
2、城市发展目标1).协调发展的区域中心2).安全生态的宜居家园3).活力高效的工业新城4).开拓创新的文化名城3、城市发展主要方向:以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为总纲,加强区域中心城市职能的建设,提升区域地位,积极落实中部崛起战略.以向东发展为主,向北适度发展,其他方向控制和优化。
汉江以东、唐白河以南地区的用地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南部襄城片区发展应以调整优化为主;控制二广高速公路以西地区的发展;汉江和唐白河以北地区为规划期内在积极控制的基础上适度发展。
4、主要规划内容及概要1).整合市场资源、整合产业发展空间、整合优化城市空间。
2).提升汽车产业水平、提升城市区域地位。
3).协调经济与环境、协调区域发展和城乡关系。
4).发展城乡经济、创建和谐社会。
经济建设规划:1)走多元化、综合化之路,加快工业发展步伐,着力构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和龙头,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六大产业为支柱,建材、冶金、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以及地方特色工业全面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2)完善和提升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巩固优势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推动传统服务业体系向现代服务业体系的过渡,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
3)限制污染行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文化建设规划:1)充分挖掘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保护自然山水景观,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本底,塑造山青、水秀、城美的滨江城市空间形象。
2)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发展现代文化。
习家池总规说明书

襄樊习家池休闲度假村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概况1.区位襄樊㈠.“习家池”又名“高阳池”,距襄樊市襄阳古城约5公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侍中“襄阳侯习郁”故宅园林之所。
“习家池”背负青山、濒临汉江,地处襄阳城南郊凤凰山东麓的“凤林关”内。
方志载:襄阳侯习郁效仿前人范蠡大陂养鱼之法,穿凿“习家养鱼之池”、引凤凰山白马泉水,“起钓台、置庐亭、造泉馆”以应社交友游所需。
习家池畔,原有芙蓉台、凤泉馆、习家祠堂(宅)等园林建构,绿荫伞盖、曲崎幽深,苍松翠柏、柳绿花红,是历代名流、骚人墨客、常来常往的郊游所在一千九百多年过去了,虽说是“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但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习家池畔仍就留存有“四合院瓦房二重”。
依然保持着“池中有台,由拱桥与池北岸相通;池台上建有重檐六角亭一座,名‘凤凰亭’。
凤凰亭以南另有两爿小水池,一名‘伴归池’,一名‘溅珠池’(珍珠泉)”的基本形态。
“解放初(习家池辟)作疗养院,‘文革’中(由市)财政部门卖给(了)空三野医院。
许多古建筑被拆毁。
”(见1983年《襄阳地区概况》)——据考证:“习家池”为西汉早期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一池三山”规划设计手法变通的灵活运用,是迄今为止不可多得的、“我国古代早期私家园林”的一处宝贵留存。
……职业技术学院主校区位于襄樊市檀溪西路,北滨汉江,东临虎头山及万山公园,西临三国诸葛亮躬耕地——襄阳“古隆中”。
主校区处于联系古城于隆中的交通干道上,距襄十高速襄阳入口仅500米,交通十分便利。
主校区由新老两校区组成,规划用地123.10公顷。
2.规划背景“十一五”㈡. “习家池”度假村总体规划概要:为顺应社会文明发展的经济繁荣规律、传承民族建筑文化环境理论精髓、赋新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建筑园林化与环境园林化”的艺术手法,在绿化荒山、保水保土的前提条件之下,《习家池度假村总体规划》整合“名人名景效应”,审慎开发地方风景旅游文化资源,让“化整为零,散点置景”的度假村建构、依山就势、顺应自然,因地制宜、造化自然,精心设计、生色自然,情随景现、完美自然,体量适中、尺度宜人、形体各异、风格统一的园林住宅(别墅)群落,掩映在名胜景观“习池云深处”的万绿丛中;使“习家池”自汉唐以来、为历代名人雅士魂牵梦萦,讴歌吟唱的《习池晓月》、《留醉高阳》、《高眺襄中》、《凤泉忘归》等等之所谓“凤凰亭枕岘山头,鹰自高飞客自游;独有习家池上月,不随汉水向东流。
古镇风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古镇风景区规划设计方案引言古镇风景区是指由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传统文化、独特风貌等组成的旅游景点。
它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古镇风景区,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划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宏观规划宏观规划是指对整个古镇风景区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进行规划。
我们将古镇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 历史文化区:这是整个古镇风景区的核心区域,包括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历史文物和展馆等。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同时在各个展馆和文物保护区设置解说员,向游客普及古镇的历史和文化。
2. 商业休闲区:这个区域是古镇的商业中心,包括特色商业街、小吃一条街、酒吧区等。
我们将吸引具有特色的小店和餐饮企业进驻,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增加游客在古镇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金额。
3. 生态环境区:古镇周边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我们将进一步保护和恢复周边的湖泊、山水等自然资源,打造生态氛围浓郁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设置散步小径、观景台等设施,引领游客亲近自然、放松心情。
第二部分:细节设计在古镇风景区的宏观规划基础上,我们还将进行一些细节设计,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增加古镇的吸引力。
1. 交通便利化:为了方便游客的到来,我们将在古镇周边设置停车场,并提供充电桩及专用停车位给电动车主。
在古镇内部,我们将设置交通导引标志和指示牌,指引游客到达核心景点。
2. 特色活动:为了丰富游客的体验,在古镇风景区将定期举办各种特色活动,例如传统音乐表演、民俗游戏等。
同时,在重要的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我们将结合历史文化区的特点,举办相应的庆祝活动。
3. 体验式旅游:为了提供更具参与感的旅游体验,我们将引入体验式旅游项目,例如古装体验、手工艺制作活动等。
这些项目将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古镇的魅力,加深他们对古镇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4. 宣传推广: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我们将制作高质量的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旅游指南、宣传片等。
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参与各类旅游展会和推广活动,与其他景区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古镇旅游的发展。
襄阳唐城旅游攻略

襄阳唐城旅游攻略简介襄阳唐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中国唐代城池遗址,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城作为中国古代城池建筑的典范,在历史、文化和景观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襄阳唐城旅游区作为中国旅游景区四个AAAAA级的景区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景点介绍1. 城墙襄阳唐城的城墙是唐代城池的典型代表,全长约四千多米,高约九米。
城墙由夯土构成,内外夹石。
城墙周围设有护城河,形成了独特的防御系统。
游客可以沿着城墙漫步,欣赏城市全景,感受历史的厚重。
2. 客店唐城内有多家古色古香的客店,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
这些客店装修精美,充满唐代的风情。
在这里住宿,仿佛穿越回唐代,体验古老的生活方式。
3. 南山文化公园襄阳唐城南山文化公园位于唐城的南侧,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
公园内有鸟语花香的花园,绿树成荫的小道,以及休闲娱乐设施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探索自然之美。
4. 唐代街区唐城内的唐代街区保留了唐代的建筑风格和商业氛围。
这里有传统的唐代建筑,以及琳琅满目的商店。
游客可以购买到各种唐代风格的纪念品和特色商品。
美食推荐1. 襄阳豆皮襄阳豆皮是襄阳地区的特色小吃,制作简单,口感鲜美。
豆皮软嫩,搭配上特制酱汁和辣椒粉,味道独特。
在唐城内的街边摊上,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襄阳豆皮。
2. 襄阳米酒襄阳米酒是当地的传统酒品,历史悠久。
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经过多次发酵和蒸馏。
襄阳米酒酒体醇厚,口感浓郁,是品味襄阳风情的必选酒品。
3. 襄阳特色糕点襄阳有许多特色糕点,如襄阳糯米糕、襄阳红薯糕等。
这些糕点制作精细,口感鲜美,是襄阳的传统美食之一。
旅游提示1.游览唐城时,建议提前了解唐代历史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景区的历史文化。
2.在唐城内可以租借导游讲解器,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景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游览唐城时,遵守景区规定,保护好景区的环境和文物。
4.夏季游览唐城时,记得带上防晒霜、帽子等防晒用品。
同时,也要注意携带足够的饮用水。
湖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襄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评审意见的通知

湖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襄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评审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07.02.01•【字号】鄂建文[2007]29号•【施行日期】2007.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湖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襄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评审意见的通知(鄂建文[2007]29号)襄樊市规划局:我厅组织专家对《襄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了评审。
现将评审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按评审意见对规划认真进行修改完善。
在规划正式报批之前,我厅将会同省文物局等部门,对规划成果进行审查。
附件:1、《襄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评审意见2、《襄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评审会专家组名单(略)二00七年二月一日附件1:《襄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评审意见2007年1月12-13日,湖北省建设厅在襄樊市主持召开了《襄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评审会(专家名单附后)。
专家组考察了襄樊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情况,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汇报,审阅了规划成果,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专家组认为,襄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有关部门广泛参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精心组织,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同步开展,有利于协调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这种工作方式值得充分肯定。
规划联合编制组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成效。
提交评审的规划成果,基本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的要求,专家评审组原则同意通过该规划。
专家组认为,规划编制单位应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做好补充、修改、完善等工作。
一、要系统地分析襄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和相关规划的实施情况,深入研究襄樊市历史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制定明确的总体目标、保护内容和保护重点。
二、要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在城市用地布局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交通与工程管网以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选址等方面,充分处理好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关系。
襄阳古城鼓楼拆迁计划

襄阳古城鼓楼拆迁计划1. 简介襄阳古城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引人入胜的古建筑和悠久的历史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襄阳市政府决定进行一系列城市更新工作,鼓楼的拆迁成为该计划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襄阳古城鼓楼拆迁计划的背景、目的、作为城市更新工作的一部分的原因以及拆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 背景襄阳古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古城内部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
例如,鼓楼作为襄阳古城的一部分,建于明代,虽然具有历史价值,但建筑结构老化且无法符合现代建筑标准。
此外,鼓楼周边已经发展成一个繁华商业区,但古老的建筑限制了该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造。
3. 目的襄阳市政府制定了鼓楼拆迁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 保护和继承襄阳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 - 促进襄阳市经济的发展,拆迁后将进行城市更新和规划,吸引更多的商业投资和人流; - 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的居住品质和幸福感。
4. 城市更新工作原因城市更新工作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鼓楼的拆迁作为城市更新工作的一部分,有着以下原因: - 建筑老化和工程安全隐患:鼓楼作为一座明代建筑,历经风雨,已经出现了一些结构性问题和安全隐患,为了保证市民和游客的安全,拆迁是必要的选择。
-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需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襄阳市的规划和基础设施需要进行更新和提升,拆迁可以为新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空间。
- 经济发展和商业投资:鼓楼周边已经成为一个繁华商业区,通过拆迁和更新,可以吸引更多商业投资和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5. 拆迁过程与注意事项襄阳市政府将会制定详细的拆迁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实施。
在拆迁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拆迁补偿与人民利益:市政府将会制定公平合理的拆迁补偿方案,确保被拆迁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和补偿。
襄阳古城讲解

襄阳古城讲解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襄阳古城的历史沿革、城市规划、建筑特色、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襄阳古城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沿革襄阳地处汉水之滨,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而真正使襄阳成为重要城市的始于东汉时期。
当时,由于交通便利和地理位置优势,襄阳成为了汉水流域北部重要商贸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襄阳逐渐崛起并发展壮大。
在隋唐时期,由于政治中心南移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下,襄州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
唐代长安十二街坊中有“东京第一街”之称,在当时是东京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
襄州的繁荣一直延续到宋代,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
明代,襄阳成为了明朝的重要军事要塞。
明朝初期,襄阳城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重建和扩建,城墙高达20多米,周长达10多公里。
明代后期,襄阳成为了抗击倭寇入侵的前沿阵地。
在抗倭战争中,襄阳城经历了多次战火洗礼,但始终坚守不下。
二、城市规划襄阳古城规模宏大、布局合理。
整个古城呈长方形状,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 2.5公里。
古城内有东门、南门、西门和北门四座门楼,并有护城河环绕。
在古代规划中,“四街八市”是典型特征之一。
“四街”即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八市”即东市场、西市场等八个市场。
这些道路和市场交错有序地分布在整个古城内部,并与周边地区形成交通联络。
此外,襄阳古城还有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
这些建筑物不仅是襄阳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襄阳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三、建筑特色襄阳古城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城墙和门楼上。
城墙高大厚实,采用了砖石结构,极大地增强了防御能力。
门楼则是古城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起到了进出口的作用,也是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南门楼。
南门楼高约20多米,气势雄伟壮观。
古城布局规划方案

古城布局规划方案引言古城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地方,其布局规划方案的设计非常重要。
合理的布局规划能够保护和传承古城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提升古城的形象和吸引力,促进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讨论古城布局规划的重要性,并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古城的价值和特点古城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城的特点通常包括狭窄的街道、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风貌。
在设计古城的布局规划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并尽可能保护和传承古城的历史遗迹和文化。
同时,古城也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因此,合理的布局规划能够提升古城的形象和吸引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古城布局规划的原则在设计古城的布局规划方案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保护和传承古城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古城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地方,应该充分保护和传承其历史遗迹和文化。
在规划方案中应该考虑如何保留和修复古城的建筑和其他文物,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展示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2.保留古城的原貌和特点:古城的狭窄街道、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风貌是其重要的特点,应该尽量保留和恢复这些特点。
在规划方案中应该考虑如何保持古城原有的布局和风貌,避免过度的改建和拓展。
3.提升古城的功能和吸引力:古城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地方,也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在规划方案中应该考虑如何提升古城的功能和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可以通过建设旅游设施、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4.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古城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也是人们生活的地方。
在规划方案中应该考虑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可以考虑改善基础设施、解决交通问题等方式来实现。
古城布局规划方案基于以上的原则,我们提出以下的古城布局规划方案:1.修复和保护古城的历史建筑:在方案中,应将古城的历史建筑列为重点保护对象,采取必要的修复和保护措施,在保持其原貌的同时,保护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襄阳文旅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02
传承文化
襄阳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通过发展文旅产业,有助于传承
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04
提高城市形象
通过发展文旅产业,有助于提高 襄阳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吸引
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02
襄阳文旅发展的现状分析
襄阳文旅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地理位置优越
01
襄阳位于湖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处
地的综合吸引力。
利用新技术手段,如人工智 能、物联网、5G等,提升文 化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
新能力。
鼓励旅游企业开展业务模式创 新和产品创新,推动文化旅游
产业的转型升级。
加强政策支持与人才培养引进
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包括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金 融支持等,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高素 质的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襄阳文旅发展现状及未来趋 势分析
• 襄阳文旅发展概述 • 襄阳文旅发展的现状分析 • 襄阳文旅发展的未来趋势预测 • 襄阳文旅发展的策略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襄阳文旅发展概述
襄阳文旅概况
襄阳地理位置及特点
01
襄阳位于湖北省,地处中原腹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
资源。
襄阳旅游资源类型
02
襄阳拥有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建筑等多种旅游资源,如
古隆中、襄阳古城等。
襄阳旅游市场规模
03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襄阳旅游市场规
模不断扩大。
襄阳文旅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襄阳文旅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早期 以传统观光旅游为主,逐渐向文化旅游、生 态旅游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襄阳古城旅游景点

襄阳古城旅游景点
襄阳古城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在襄阳古城旅游时,可以参观以下几个景点:
1. 襄阳古城墙:襄阳古城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建于明朝时期,全长约6.5公里。
登上古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风貌,感受古城的雄伟气势。
2.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襄阳唐城遗址:这里是襄阳古城的核心区域,曾经是唐代长安皇宫驻地,留存着大量珍贵文物和建筑遗迹,是了解襄阳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3. 襄阳古戏台:襄阳古城还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戏台,演出着传统的地方剧目,如武汉评弹、潜山腔等,让游客领略到地方文化的魅力。
4. 鸳鸯湖景区:位于襄阳市中心,是一个集游览、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景区,湖水清澈,周围景色优美,是市民和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以上是襄阳古城旅游时不容错过的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古城的魅力与历史底蕴。
古城古镇未来规划方案

古城古镇未来规划方案引言古城古镇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古城古镇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历史建筑保护、环境污染、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古镇的文化遗产和提升其发展潜力,在规范和科学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古城古镇未来发展的规划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规划目标古城古镇未来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传承古城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祉,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
二、规划原则古城古镇未来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保护优先原则:保护和修复古城古镇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是最重要的任务; 2. 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共享发展原则:确保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共享发展成果; 4. 保护环境原则:确保古城古镇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保持生态平衡; 5. 公平公正原则:在发展过程中,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三、规划内容1.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制定详细的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确保历史建筑的完整性和原汁原味;•加强历史建筑的维护与修复工作,提升其抗震和防火能力,确保居民和游客的安全;•合理利用历史建筑,开展文化教育和旅游活动,提升其经济效益。
2.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古城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通讯等;•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古城古镇的交通便利性;•改造和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旅游开发和推广•制定古城古镇旅游开发规划,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古城古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供更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4.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制定古城古镇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保持古城古镇的生态平衡;•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生态恢复工作,修复破坏的自然景观,保护和利用好周边的自然资源。
襄阳古城建设策划书3篇

襄阳古城建设策划书3篇篇一襄阳古城建设策划书一、项目背景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襄阳古城的保护和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本策划书旨在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以促进襄阳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1. 保护襄阳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
2. 提升襄阳古城的旅游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 改善襄阳古城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项目内容1. 古城保护与修复对古城墙、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普查,制定详细的保护修复计划。
加强对古城周边环境的整治,保护古城的整体风貌。
建立古城保护基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古城保护。
2. 旅游开发与营销规划建设一批旅游配套设施,如停车场、游客中心等。
开发具有襄阳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手工艺品、美食等。
加强与周边旅游景点的合作,打造旅游线路。
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襄阳古城的知名度。
3.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古城内的交通状况,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完善供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古城的生活便利性。
建设一批文化活动场所,丰富居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4. 居民参与与社区发展鼓励居民参与古城的保护和建设,提高居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发展特色民宿、传统手工艺等,促进居民就业和增收。
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开展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四、项目实施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和推进。
2. 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 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政府投入、社会资本参与、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等。
4. 加强项目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五、项目效益1. 经济效益:通过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2. 社会效益: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环境效益:改善古城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平衡。
六、结论襄阳古城建设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项目。
《襄樊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 建筑管理分则)

《襄樊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分则)————————————————————————————————作者:————————————————————————————————日期:《襄樊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襄樊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检查,使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并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科学、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配置城市公共设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根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襄樊市规划区内,进行与城市规划制定、实施及监督管理有关的一切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定,本市其它地区参照执行。
在襄阳古城区,樊城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控制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内,进行与城市规划制定、实施及监督管理有关的一切活动,应符合相关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规定.第四条本规定由襄樊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襄樊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同时废止。
第六条本规定的制定以现行法律、法规、规范为准,法律、法规、规范修订时本规定相关内容随之作相应变更。
第二章城市建设用地第七条建设用地分类襄樊市建设用地分类,按建设用地使用的主要性质,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
其分类和代号适用于襄樊市城市规划制定的各个阶段。
第八条建设用地分区(见附录三)襄樊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分为:旧城区、新城区。
旧城区指:襄阳古城区:护城河以内的城市建设用地。
樊城旧城区:前进路、人民路以南,汉江大道以北,三桥以东,小清河以西围合的城市建设用地。
襄阳区旧城区:航空路以南,小清河以东,六两河桥以西,唐白河以北围合的城市建设用地及东津老街地段区域。
新城区指:旧城区以外的城市建设用地。
襄阳最新版本规划图(高清)

襄阳规划图
全部发展大计图
一、内环线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适应城市快速发展 需要,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通 内环、构筑外环”的城市发展 战略规划。
内环线建设将极大的改善
张湾
城市交通,拉开城市建设骨架,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使我市形 成“一线环绕,四城贯通”的 新格局,必将促进城市经济跨 越式发展,同时也为我市承接 东部产业的转移打造了一个良 好的发展平台。
汉 江 三 桥
唐白河大桥
汉江五桥
内环路需要新建桥梁3 座(汉江三桥3.3公里、汉 江五桥3.04公里及唐白河大 桥770米)。
汉 江 三 桥
唐白河大桥
汉江五桥
内环线建设尚需建 设跨越汉丹、焦枝铁路 线的桥梁两座(总长约 1150米)。
汉 江 三 桥
唐白河大桥
汉江五桥
为了适应城市交通快 速发展的需要,在本次内 环线建设中预留9处立交 桥建设用地。
襄城 东津
樊城
内环线将城市的”两心、 三园、四城”融快速、便捷联系。
综合服务中心
两心:综合服务中心
中心居住区
中心居住区
湖北深圳工业园
樊西都市纺织工业园
三园:樊西都市纺织工业园
湖北深圳工业园 东津工业园
东津工业园
张湾
樊城
四城:樊城、襄城
张湾、东津
襄城
东津
内环线建设是我市城市建设 发展史上的一次壮举,是建设省
域副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对城
市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内环线规划方案
从邓城大道 经西内环(乔 营路)跨汉江三桥至檀溪,经
环山路至庞公跨汉江五桥至东
津,经东内环跨唐白河大桥至 邓城大道。
内环线全长约50公里。 内环线建设需改造利用现 有道路约17公里,新建道 路约26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205 更新时间:2010年05月20日
项目名称: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委托客户:襄樊市旅游局
项目背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地处鄂西北汉江中游,江汉平原与盆地交接处。
这里是经济大三角(、襄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二大城市,自古有“七省通衢”、“中原门户”、“天下腰膂”等称谓,具有得“中”独厚、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正如它2004年被评为CCTV中国魅力城市之一的评语所言——“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春光,外揽山水之秀,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会聚之地,今天已成为陆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聚集山水精华——襄樊”。
襄阳古城旅游区集襄樊历史文化之大成,沉淀了2800年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粹。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襄阳古城深厚的历史资源,发展襄樊旅游经济,推动鄂西北旅游文化品牌的整体发展,2008年12月,市旅游局组织了《省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招标工作,经过认真审核和评定,决定委托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编制《省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
规划理念:
“跳出古城看襄阳”
在此前提下,我们关注:
以“襄阳古城”的文化品牌提升襄樊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树立“襄阳古城”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形象和地位。
规划原则:
城旅一体的原则:“旅游开发与城市更新”相协调
民旅共生的原则:“以人为本与塑造品牌”相统一
弹性规划的原则:“前瞻理念与弹性规划”相结合
规划目标:
通过挖掘襄樊地域文化,提升襄樊古城品牌形象,依托旅游大项目策划及招商,推动城市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打造一座既延续传统又创造历史的“大襄阳古城”。
将襄阳古城旅游区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度假休闲、游憩娱乐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的古城旅游目的地和“5A”级景区,将襄阳古城旅游区打造成为襄樊市乃至省旅游的新亮点,旅游业将成为襄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研究方法:
秉承“跳出古城看襄阳”的规划理念,将襄阳古城放在全国、省、襄樊市三个层级区域进行横向对比,明确其作为国际性古城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战略意义。
为实现目标,襄阳古城旅游开发需要两大抓手:即实现古城空间完整度和文化吸引力的突破。
具体而言,一手抓软环境建设,以塑造个性化的古城文化形象;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以实现古城风貌的恢复和推动城市新区建设。
这也是本次规划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最终,通过挖掘襄樊地域文化,提升襄樊古城品牌形象,依托旅游大项目策划及招商,推动城市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打造一座既延续传统又创造历史的“大襄阳古城”。
将襄阳古城旅游区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度假休闲、游憩娱乐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的古城旅游目的地和“5A”级景区,将襄阳古城旅游区打造成为襄樊市乃至省旅游的新亮点,旅游业将成为襄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并确立了以“大襄阳古城”为核心架构市区旅游新格局。
确立了襄樊“一心统领、三足鼎立、两区护航”的市区旅游格局。
一心:即以襄阳古城旅游区、万山解佩渚形成的“神女圣境”旅游区共同构成大襄阳古城;三足:古隆中景区、岘山风景区、樊城滨江旅游区(含米公祠、九街十八巷);两区:鹿门寺景区、鱼梁洲旅游开发区。
文化突破:
整体思路:赋予城市“文韬武略”的气质,提升襄樊“三国文化”的地位,注入“汉水文化”的灵魂
1、突破点一:挖掘独特的城市气质
就襄樊而言,城市的文化特征呈现“文韬”、“武略”两大方面,构成了襄樊市最独特、最个性的精神气质。
其中以“三国文化”为亮点,以“汉水文化”为典型特
征,且具有“文武兼备”的特点。
就狭义古城而言,尤以“军事城防文化”为最大特色。
2、突破点二:提升三国文化地位
总体思路:依托襄樊三国文化旅游的优势和机遇,在古城打造旅游亮点项目,从而与“古隆中景区”共同巩固襄樊三国文化旅游,提升襄樊“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的地位,强化“三国文化游”的旅游品牌。
3、突破点三:弘扬汉水文化
总体思路:汉水文化是中华文明源流之一,而汉江流域各城市对汉水文化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借助历史发展机遇,襄樊未来旅游发展需要注入“汉水文化”的灵魂,把握其“源流文化”的旅游升值空间。
形象定位:
远期形象:
人神相会之城
或人神共居•传奇襄阳
近期形象:
文韬武略•传奇襄阳
开发策略
本规划重点梳理了“广义古城”和“狭义古城”的空间格局,通过实施不同的空间发展策略,来构筑“大襄阳古城”的愿景蓝图。
1、广义古城:本规划通过实施“靠点、搭线、上网”的开发策略,架构起“一心统领、三足鼎立、两区护航”的市区旅游新格局,并以“古城”和“汉水女神”为核心,通过人水景观体系的打造,将广义古城塑造为“千年山水文化大画卷”。
2、狭义古城:本规划通过实施“立基、通水、布区、引轴”的开发策略,构建一个“城池完整、景观丰富,山水相依,文化多元”的古城旅游区,并由此确立了“三轴两带,三区三入口”的空间结构。
招商项目
本规划通过核心项目策划来实现潜力资源向旅游品牌产品的转化,以此来推动“大襄阳古城”远景目标的实现。
1、广义古城:依托襄阳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襄阳古城旅游区的开发推动城市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打造一座既延续传统又创造历史的“大襄阳古城”!
2、狭义古城:通过旅游项目策划及招商,打造一处以“军事城防文化”为吸引点,以“三国文化”为亮点,以“汉江水上休闲娱乐”为特色,融文化博览、民俗休闲购物、演艺活动、时尚消费、会议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知名古城旅游目的地。
古城优化措施
本规划针对襄阳古城旅游区现状问题提出了“弱交通、降人口、矮房屋、连城池、引活水”五大措施加快古城更新与发展。
同时,通过合理安排旅游项目的开发时序明确了政府“21533”近期行动计划,依托旅游要素体系、基础配套设施和市场营销体系的完善构筑起完整的古城旅游目的地体系。
规划图件:
广义古城远景图
狭义古城愿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