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c07b26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d.png)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一、传统管理理论传统管理理论的出现可追溯至19世纪初的美国工业革命时期,随着企业规模和复杂度的增加,管理科学开始崭露头角。
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 Taylor)在1900年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认为生产效率可以通过精确地测量和设计工作流程来提高。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则提出了管理层次和职权系统的概念,并强调规范化的管理方式。
二、行为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期间,行为管理理论开始兴起。
经济学家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在一项工厂实验中发现,工人的态度和情感状态对工作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启发了心理学家们对于组织和个体之间关系的研究。
在行为管理理论中,重点关注的是组织中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管理者的人际交往技能。
三、系统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期间,系统管理理论被提出。
该理论强调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许多不同的子系统,并且这些子系统之间互相影响,并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将对整体产生影响。
系统管理理论的提出使得管理者意识到,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需要考虑到影响力的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
四、战略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期间,战略管理理论的提出促进了企业管理思想的重大革新。
该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应着重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需要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战略规划。
该理论还强调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竞争策略指导。
五、现代管理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现代管理理论不断涌现。
例如,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价值集成的机制,并强调了价值集成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管理理论则专注于企业创新的理念和实践,包括创新资源的整合、创新流程的管理以及创新成果的落地。
六、现代企业管理的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各企业通过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在竞争中谋求优势,在创新中砥砺前行。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04606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6.png)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
以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1. 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1920年代)在这个阶段,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他们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工人动作,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包括分工、标准化、时间和运动研究等。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 行为科学管理阶段(1930年代-1950年代)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关注组织中的人的行为和动机。
埃尔顿·梅奥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发现工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了人的因素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激励、领导和人际关系等概念。
3. 管理科学阶段(1950年代-1960年代)在这个阶段,管理学家开始应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
线性规划、决策树和摹拟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营和决策管理中。
管理科学阶段强调了科学分析和决策的重要性,为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和方法。
4.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1970年代至今)在这个阶段,管理学家开始关注组织的整体性和环境的变化。
系统论、控制论和学习组织等概念被提出,强调了组织的开放性和适应性。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的灵便性和创新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全球化管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管理环境。
全球化管理强调了跨国合作、文化融合和全球资源的有效利用。
企业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协调能力,构建全球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2. 创新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创新管理强调了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的哺育。
企业需要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建立灵便的组织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管理-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现代企业管理-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710856b3d0d233d4b14e69d2.png)
变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第 二
第一节 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章
(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管 理
法约尔对管理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
理 论
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集中体现在他的名著《一般管 理与工业管理》(1916)中。
的 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形 ①管理是企业六种经营活动之一:技术、商业、财务、
成 安全、会计、管理。
管 理
♦福特:流水生产线 ♦杰布雷斯:动作研究、电影法、方法研究(操作方法、流程分析)
理
♦甘特:甘特图
论 的
3.对泰勒制的评价 :
形 ①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为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开创了新局面。
成 ②它是科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与 演
③把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未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⑤它只解决企业内部工作效率问题,未能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适应问题。
成 愈加广泛,科学家们开始考虑如何利用有关的各种科学知
与 识来研究人的行为。
演 变
●1924~1932年 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学说-早期行为 科学,以人为个体研究中心。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第 二
第一节 西方管理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了一次有哲学家、精神病
章
(二)人际关系学说
管 理 理
梅奥领导了1924-1932年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 厂的试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际关系学说。
论 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的
形
①工场照明试验(1924-1927)
成
②继电器装配试验室研究(1927.8-1928.4)
现代企业管理2PPT课件
![现代企业管理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ccc8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1.png)
市场营销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 展。具体而言,市场营销管理的目标 包括提高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提 高客户满意度等。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产品开发 、改进和营销的策略。包括产品定位、差异化、品牌建设 等方面。
作生活品质。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04
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概念
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目 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包括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 者利益最大化等。
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筹资管理
通过合理筹集资金,降低资金成本,为企业 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02
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职能型组织结构
按职能划分部门,有利于发挥 专业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网络型组织结构
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降 低成本和风险。
直线型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形式简单,权力集中, 命令统一,决策迅速,责任明 确。
矩阵型组织结构
结合了直线型和职能型组织结 构的优点,有利于加强部门间 的协调与合作。
特点
现代企业管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强调对企业内外 部环境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注重企业整体效益和长期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现代企业管理经历了从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现代企业 管理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 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吸收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逐渐形 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体系。
《现代企业管理讲义》课件
![《现代企业管理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d77b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1.png)
现代企业管理讲义
REPORTING
2023
目录
• 现代企业管理概述 • 企业战略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市场营销管理 • 财务管理 • 企业创新与变革管理
2023
PART 01
现代企业管理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代企业管理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企业 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 的一系列活动。
2023
PART 04
市场营销管理
REPORTING
市场分析与定位
01
02
03
市场调研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 求、竞争状况和行业趋势 ,为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 据。
目标市场选择
基于市场调研结果,选择 适合企业的目标市场,并 针对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 营销策略。
市场定位
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 ,确定企业在目标市场中 的定位,以区别于竞争对 手。
财务报表编制
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包 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
量表等。
财务报告分析
通过分析财务报表,评估企业的 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
等。
财务审计
由独立的第三方对企业的财务报 表进行审计,确保其真实、完整 和合规。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
计等。
2023
PART 06
企业创新与变革管理
REPORTING
企业变革的阻力与应对
01 总结词
02 员工抵制
03 资源限制
04 组织惯性
05 应对策略
企业变革过程中会遇到各 种阻力,如何应对这些阻 力是确保变革成功的关键 。
员工可能因为对变革的不 了解、害怕改变等原因而 产生抵触情绪,需要通过 沟通、培训等方式提高员 工对变革的认识和接受度 。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255f6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7.png)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
以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1. 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1920年代)在这个阶段,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他们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工人动作,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包括分工、标准化、时间和运动研究等。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 行为科学管理阶段(1930年代-1950年代)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关注组织中的人的行为和动机。
埃尔顿·梅奥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发现工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了人的因素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激励、领导和人际关系等概念。
3. 管理科学阶段(1950年代-1960年代)在这个阶段,管理学家开始应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
线性规划、决策树和模拟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营和决策管理中。
管理科学阶段强调了科学分析和决策的重要性,为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和方法。
4.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1970年代至今)在这个阶段,管理学家开始关注组织的整体性和环境的变化。
系统论、控制论和学习组织等概念被提出,强调了组织的开放性和适应性。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全球化管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管理环境。
全球化管理强调了跨国合作、文化融合和全球资源的有效利用。
企业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协调能力,构建全球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2. 创新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创新管理强调了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的培育。
企业需要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建立灵活的组织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1cbbec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9.png)
择等。
客户关系管理:建 立和维护良好的客 户关系,包括客户 沟通、需求分析、 满意度调查等,以 提高客户忠诚度和
满意度。
数据分析和市场 研究:运用数据 分析和市场研究 工具,了解客户 需求和市场趋势, 为营销策略制定 提供科学依据。
进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规划: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和计划,确保企业拥有足够的 人才储备
招聘与选拔:通过多种渠道招聘优秀人才,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选拔 和评估
培训与发展: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激 励
薪酬福利: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特斯拉的市场营 销策略
对企业管理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 启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创新、战略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对企业管理的启示是注重人的因素、不 断追求创新、制定科学的战略计划、加强信息化建设等。
● 指导意义: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为企业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指导企业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这 些理论也为企业提供了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思路和方法。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千里江山图诗歌鉴 赏”的PPT,现在准备介绍“诗歌鉴赏”,请帮我生成“诗歌主题”为标题的内容 诗歌主题
华为的技术创新战略
持续投入研发,保 持技术领先
开放合作,共建技 术生态
聚焦客户需求,推 动技术落地
培养人才,激发创 新活力
京东的供应链管理优势
高效的物流配送 网络
先进的仓储管理 系统
精准的需求预测 与库存管理
持续优化供应链 协同与合作
第二讲《现代企业管理概述》
![第二讲《现代企业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5c31bac76c66137ee0619d6.png)
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
目录
一
如何认识销售过程中的沟通
二 企业管理的属性
三 企业管理的职能
四
结束语
2 2
开篇案例
例1.微软公司和比尔 • 盖茨 电脑神童比尔 • 盖茨创建了微软公
司。
大约30年前,一名书生气十足、对 被称作计算机的新奇设备颇有天赋的 男孩子把他编制的第一套软件——课 程管理系统,卖给了他就读的西雅图 高中,得到了4200美元的报酬。
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 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 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④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⑤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 理革命”。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3)
⑥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 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
■梅约霍桑实验的结论(1)
①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 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
②企业中除了正式群体外,还存 在着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 体是相互依存的,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 大影响。
■梅约霍桑实验的结论(2)
③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 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 ,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13%
中层管理者
领导 控制 22% 14%
计划 28%
组织 36%
高层管理者
●计划职能是首要职能。计划是管理活 动首先发生的职能;计划职能渗透在其他各 种职能之中。四个职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 约的。
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不同组织层次在管理职能重点上的差别
管理层次与每种职能的时间分布
组织 24%
计划 15%
控制 领导 10% 51%
企业管理(第2版)课件: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概述
![企业管理(第2版)课件: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c88395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1.png)
三、 管理者
(一)管理者的分类
(二)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1
概念技能
2
人际技能
3
技术技能
(二)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 [补充阅读] ▪ 企业管理者不可不知的5大管理定律
(三)管理者应扮演的角色
四、管理的对象和管理过程
(一)管理对象 (二)管理过程
五、管理的职能 (一)计划职能 (二)组织职能 (三)领导职能 (四)控制职能
[补充阅读] 一个圆圈的故事
第二节 企业概论
一、现代企业的含义与特征
1.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 2.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济
组织 3.企业必须是一个法人
(一)现 代企业系 统的基本 构成要素
二、现代企业概念的发展 三、现代企业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1 人,即劳动者 2 财,即资金 3 物,即物质资料
第三节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传统经验管理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传统经验管理阶段从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
泰罗和他的科学管理 理论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
物主要有亚当.斯密、
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
罗伯特·欧文、查尔斯.
梅奥和人群关系论
巴贝奇。
现代管理理论 最新管理理论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 [补充阅读] 组织行为学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概述
第一节 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概念和特性
管理的概念
管理的特性
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
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 管理的二重性
织的特定目标,对组织所 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
管理的综合性
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 管理的艺术性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2)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708a5e30cc175527072208af.png)
度和监督方式 (6)美化环境,建设娱乐、运动、生活福利设施,重视、
利用和倡导非正式组织
现代企业管理
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
缺陷:
(1)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过分强调感情作用 (3)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外部监督、工作条件、作业标 准等因素的影响。
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
现代企业管理
(四)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行为科学的研究 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称人际关系学说(人群关系学) ,后期称行为科学。1949年,芝加哥大学,哲学家、精 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会议,行 为科学,1953年芝加哥大学成立行为科学研究所。 。
在特定的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得到满足,那么满 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它需要更迫切。只有较低层次 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
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
现代企业管理
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评价:
贡献:1、已被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2、需要复杂多变 3、低层次满足后,才有追求高层次 4、满足高层次需要比低层次需要途径更多
现代企业管理
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
人际关系学说(梅奥的结论)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工作效率不仅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
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即:满足工人的 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 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于
现代企业管理
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
1、工厂照明试验——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早期管理思想有比较大的发展还是资本 主义的产业革命以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 始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产生了以机器为基 本生产手段的工厂代替了手工业工场,生 产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高、产品和生产 技术复杂,因而要求有高水平的管理和专 门从事管理事务的人员。于是,以现代工 业生产为背景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相继 出现。
3 )管理的过程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 行的活动构成,可以粗分为计划、组织、领 导、控制。 4 )管理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 最少的消耗正确地实现组织目标。 5)管理的主体为管理者。虽然管理者在行 使管理职能要受到诸多问题的影响,但管理 者的素质与组织的运行绩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
(二) 管理学
2)罗伯特· 欧文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罗伯特 · 欧文( Robert Owen )是一位杰出的思想 家与社会活动家,他不仅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设 想,而且在他管理的工厂中进行了实践。他经过一 系列试验,首先提出在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 ,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改善工人住 宅。他的改革试验证实,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
2、管理的含义
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它虽然与作 业工作同处于一个组织之中,但它是独立 进行的,是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 作业工作直接把生产要素转换成产品或服 务,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管理工作则是 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管 理职能使作业工作更加有效。 企业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有 效利用资源的过程。
资本主义社会中早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经济 学家亚当· 斯密(Adam Smith,1723-1970年) 1)亚当· 斯密劳动分工理论和“经济人理论” 他1776年发表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说明了劳动 分工理论,分析了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有三 个方面: ⑴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 高劳动熟练程度,因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⑵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转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 ⑶劳动分工可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 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 亚当· 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成了以后企业管理理论中 的一条重要原理。
1、管理学的涵义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 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 (1)综合性 (2)科学性 (3)艺术性 (4)应用性
1 )综合性。管理学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交叉点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于管理学 的主要目的是要指导管理实践活动。而当代的管理 活动异常复杂,作为管理者仅掌握单一方面的知识 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面,才能对各 种管理问题应付自如。 2)科学性。管理学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 体系,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但是由于对 象复杂多变,许多因素难以量化,影响管理效率的 因素太多且无法预知,至今没有有效的定量方法使 管理本身精确化,管理学只不过是一门不精确或难 以精确的科学。
组织的成员分为两种类型:操作者和管理者。 操作者(Operatives)是这样的组织成员,他们直 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 职责。 管理者(Managers)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他们处 于操作者之上的组织层次中。管理者也可能担任某 些作业职责。 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有下级。 管理者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 理者。
二、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早期的管理思想 1.中国古代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管理科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奴 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管理也就相应的落后。封建社会中的 基本生产单位是家庭,也不需多少管理活动。资本主义社会初 期,生产的组织形式是手工作坊,是一种简单协作劳动,需要 一些管理,但仍比较简单,而且不需要专门从事管理的人员。 我国古代社会中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教育 和大的土建工程方面。例如,诞生于22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 《周礼》一书,是一部论述国家政权职能的专著;杰出的军事 家孙武所著《孙子兵法》精辟地阐述了战略战术中的预测决策 思想;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系统 思想应用的结晶。2. 国外古代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第一层含义说明了管理采用的是计划、组织、控 制、激励和领导这五项基本活动。这五项活动又被 称之为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所谓职能是指人、事 物或机构应有的作用。每个管理者工作时都是在执 行这些职能的一个或几个。(基本职能也包括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第二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的目的,即利用上述职 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所谓协调是指同步化与和谐化。一个组织要有成 效,必须使组织当中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直到各 个人的活动同步化与和谐化,组织中人力、物力和财 力的配备也同样要同步、和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组 织目标。 第三层含义又是第二层含义的目的。协调人力、 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 这也是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
3 )艺术性。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 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而有效的 管理活动正需要如此。真正掌握了管理学知识的人, 应该能够熟练地灵活地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并 能根据自己的体会不断创新。这一点管理学同其他 学科不同。重要的是培养灵活运用管理知识的技能,
这种技能在课堂上是很难培养的,需要在实际管理 工作中去掌握。
亚当· 斯密的“经济人理论” 亚当· 斯密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人们所消 费的生活必需品取决于国民劳动的熟练程度、技术和 能力以及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 他指出,劳动所创造价值是劳动者工资和利润的来源, 工资越低,利润越高;反之,工资越高,利润越低。 斯密还指出,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 们的活动所产生的,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私利, 而这种私利又为他人的利益所限制。 这就迫使人们在追求私利的过程中必须顾及他人的利益, 以此调节工资、利润和劳动分配关系。这种认为人都 要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观点,对以人为中 心的管理理论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
4 )应用性。管理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来源于 管理活动的实践,管理学是对社会管理活动的内容 、方式和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将管理学的知识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相结合,融 合到实践中去,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2、管理者
1)管理者的涵义 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他们都是在组织中工作 的。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 排。特征: 第一,每一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 目的是以一个或一组目标来表示的。 第二,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 第三,每一个组织都发展出一种系统性的结构, 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依据上述观点,泰罗提出了如下的管理制度(称泰罗制): (1)对工人制定科学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定额,实行工 具和机器标准化。通过动作和时间研究,选用标准工具和机器, 制定出科学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定额。 (2)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 工作定额。这是基于人是“经济人”的认识而提出来的。差别 计件工资制对未完成 定额的工人按低于正常单价的工资率计算工资,对超额完成 定额的按高于正常单价的工资率计算工资(包括定额内的部 分)。 (3)对工人进行选择、培训,根据能力分配工作岗位。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 (5)实行计划职能与操作职能相分离。
管理的内涵如下: 1)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 。管理是人类的基本社会行为,它渗透在社 会、政治、经济、军事、技术、文化和生活 的方方面面。 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各种各样资 源。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 环境,必须从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包 括人力、资金、物资、信息等。管理即是对 这些(有目的的活动)。
1、管理的含义
一般管理的定义应该是: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组 织的目标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 过程。企业协作劳动的场所,是一个经济组织, 企业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有效利用资 源的过程。
或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
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 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通过职能手段实现的有目的的组 织活动)
(二) 科学管理思想及其理论
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阶段所形成 的管理理论,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或经典 管理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泰罗、法约尔、 韦伯。他们分别代表着科学管理理论、管 理过程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三大理论学派。 这些理论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先驱,对现 代管理思想有很大影响,也标志着管理学 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2)管理者的分类
管理者较完整的定义为:管理者就是负责对人力、 资金、物资和信息情报进行计划、组织、领导、 控制的人员。 ①从管理组织层次、上下组织关系来分,管理者 可以分为高级、中级和基层第一线的管理者。 ②从管理的各部分专业领域来分,以一个经济组 织或企业为例,管理者一般可以分为市场营销管 理者、财务管理者、业务管理者、人事管理者、 其他专业管理者等,有的经济组织或企业还聘请 各方面专家作为内部顾问或国际性业务方面的顾 问。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 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年)。他的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 学管理原理》一书。由于泰罗在科学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就, 被美国人称之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 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现科学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 想上进行友好合作。他认为,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应把注意力从盈利 分配转移到增加盈利总量上来,从而使工人增加工资,业主增大利 润。
第二讲: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主 讲 人 合 肥 学 院 管理系主任 合肥工业大学 硕士生导师 安徽省管理咨询委员会 副 主 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