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地层岩性简表

合集下载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JFD6井1000m以深白垩系青山口组油页岩特征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JFD6井1000m以深白垩系青山口组油页岩特征

第39卷 第1期2020年03月 吉 林 地 质JILINGEOLOGYVol 39 No 1Mar 2020 文章编号:1001—2427(2020)01—38—5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JFD6井1000m以深白垩系青山口组油页岩特征付 涛1,孙伟国1,詹天宇1,朱小锋1,刘学生1,徐银波21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长春 130102;2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83摘要:松辽盆地油页岩资源极其丰富,JFD6井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哈拉海向斜内。

通过录井资料,测试分析及测井解释,对该井青山口组油页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青山口组一段油页岩质量较好,含油率属于低—中等级,而且为低硫油页岩。

表明在未来油页岩开发利用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较低。

关键词:松辽盆地;油页岩;质量特征;青山口组中图分类号:P618 12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 02 05;改回日期:2020 03 13作者简介:付 涛(1989—),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助理工程师。

ThecharacteristicsofoilshaleoftheCretaceousQingshankouFormationbelow1000minWellJFD6inthesoutheasternrisingareaofSongliaoBasinFUTao1,SUNWei guo1,ZHANTian yu1,ZHUXiao feng1,LIUXue sheng1,XUYin bo21 InstituteofGeologicalSurveyofJilinProvince,Changchun130102,Jilin,China;2 OilandGasSurvey,ChinaGeologicalSurvey,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SongliaoBasinisrichinoilshaleresources,theWellJFD6islocatedinthesoutheastupliftareaofSongliaoBasin,intheHalahaisynclinestructuralbelt.Basedontheloggingdata,testanalysisresultsandlogginginterpretation,thebasicchar acteristicsofQingshankouFormationoilshaleinSongliaoBasinareanalyzedandstudied.TheresultsshowthattheoilshaleintheSection1ofQingshankouFormationisbetterthanothers.Theoilcontentislow mediumgrade,andthesurveyareaismostlylowsulfuroilshale,whichindicatesthatitspollutiontothesurroundingenvironmentisrelativelylowduringthedevelopmentprocess.Keywords:SongliaoBasin;oilshale;qualitycharacteristics;QingshankouFormation0 引言松辽盆地油页岩资源极其丰富[1]。

层序地层学—松辽盆地

层序地层学—松辽盆地

盖 储

松辽盆地综合地层柱状图
–2、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1)界面类型
–古构造运动界面:区域不整合面; –构造应力场转换界面:盆内不整合面; –构造机制转换面:局部不整合。 坳陷阶段 萎缩阶段
裂陷阶段
泉头组(河流相、三角洲相)——青山口组 (浅湖至深湖相)——嫩江组(浅湖至河流相)
二、陆相地层层序的形成机制
4、基准面和可容空间变化对层序的控制
基准面是控制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何者发生的一 个临界面,即在基准面之上要发生侵蚀作用,而基准面 之下则发生沉积作用。基准面是一个受构造沉降、 气候变化、沉积物补给、海(湖)平面升降、沉积地 形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可容空间是指沉积物表面与基准面之间可供沉积 物充填的全部空间。
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认为海平面升降、 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和气候是层序形成 与分布的控制因素,其中海平面升降起主要 作用。
– 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构造沉降---相对海平面变化:
• 控制可容空间变化,从而决定着层序空间分布;
– 沉积物供给速度:与可容空间增加速度共同控制着层序构型; – 气候变迁:控制沉积物的供给速度以及沉积物类型。 气候变迁
松辽盆地内不同地区的构 造沉降曲线显示,在124 Ma前 后盆地存在着构造沉降速率的 重大转折(如图),即由前期的 快速沉降转为后期的缓慢沉降, 而这一时期恰为松辽盆地断坳 转换时期的开始。断陷时期构 造沉降曲线斜率较大,即构造 沉降速率较大;而坳陷时期曲 线段斜率变缓,即构造沉降速 率趋小。表明在盆地演化不同 阶段构造作用的控制强度不同, 断陷盆地受构造因素影响更为 突出。
在构造沉降保持线性沉降的前 提下,基准面快速下降,可容空间减 小,且Δ A/Δ S<1或≈1时,形成小型 进积或加积的准层序组,此时,常构 成低水位体系域;基准面快速上升, 可容空间迅速增大,且Δ A/Δ S>1时, 产生退积式的准层序组,常形成水进 体系域;基准面缓慢上升,可容空间 缓缓增加,且Δ A/Δ S=1时,产生加积 式的准层序组,常构成高水位体系域; 基准面快速下降,可容空间迅速减小, 且Δ A/Δ S<1时,产生大型进积式的 准层序组,形成水退体系域。(可容 空间增量Δ A与沉积物补给增量Δ S)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

Experience经验交流EXCHANGE【摘 要】确定了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层序地层的划分方案,将其划分为一个二级层序,三个三级层序,和六个四级层序;同时也分析了上白垩统的沉积特征,主要发育河流和泛滥平原相沉积,局部发育滨浅湖、三角洲相沉积。

【关键词】层序;沉积特征;上白垩统;松辽盆地【Abst ra ct 】 Sequence stratigraphy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of upper Crataceous, north Songliao basin,is confirmed, it is divided into1 second-order sequence, 3 third-order sequences and 6 fourth-order sequences.Also,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cretaceous are analyzed. Fluvial facies and flood plain facies are mainly developed, shallow lake and delta facies only occurred in local area.【Key words 】 sequenc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upper cretaceous; songliao basin 周兴海 陈广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研究院 大连九成测绘信息有限公司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SEQUENCE STRA TIGRAPHY CLASSIFICA TION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CRETACEOUS, NORTH SONGLIAO BASIN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横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对油⽓成藏的控制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对油⽓成藏的控制⼀、松辽盆地区域构造背景松辽盆地是中国最主要的含油⽓盆地之⼀。

它位于我国东北部的⿊龙江及其⽀流勾勒出的“鸡⾸”的中部,主要由⼤⼩兴安岭、长⽩⼭环绕的⼀个⼤型沉积盆地。

该盆地跨越⿊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积约26万平⽅公⾥,松花江和辽河从盆地中穿过,这⾥埋藏着⼀个巨⼤的⿊⾊宝库——⼤庆油⽥和吉林油⽥。

中国盆地分布⽰意图作为⼀个侏罗——⽩垩纪沉积盆地,松辽盆地曾是⼀个⼤型的内陆湖盆,湖中和四周繁衍着丰富的浮游⽣物和其他动植物,其北部与现代的松嫩平原范围⼤体重合,唯独南部边界与当今地貌⼤相径庭。

原因是侏罗纪和⽩垩纪时,古辽河与古松花江、古嫩江同⼊古松辽湖,来⾃东⽅的挤压⼒使盆地渐渐整体上升和萎缩,辽河⽆⼒逾越重重丘陵,只得回⾸南流,最终使得松辽盆地超出松嫩平原。

松辽盆地从古⽣代以来,主要经历了中⽣代及新⽣代⼆次板块运动。

中⽣代的板块运动产⽣了安第斯⼭型的锡霍特——阿林弧及弧后松辽—三江盆地。

新⽣代板块运动塑造了现今亚洲东北部⼤陆边缘岛弧—海沟系。

松辽盆地形成时与三江盆地连在⼀起,均属弧后盆地。

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郯—庐断裂的北部分⽀伊兰—伊通断裂的平移运动,使松辽盆地与三江盆地在发展过程中,彼此逐渐错开并在扭动断裂牵引作⽤下,松辽盆地东侧及三江盆地西侧逐渐隆起,使其成为各⾃独⽴的盆地。

因此,松辽盆地是⼀个与扭动断裂有关的弧后盆地,具有边形成、边扭动、边发展的特点。

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本的地质⼯作者都曾在这⼀带进⾏过⽯油调查和勘探,但没有发现⽯油。

1959年9⽉26⽇,松基3井是打出了第⼀⼝喷油井。

这⼝井的喷油标志着⼤庆油⽥的发现,在我国⽯油⼯业的发展史上具有⾥程碑的意义。

⼆、原型盆地类型松辽盆地的形成与发展与亚洲东北部地区的地质发展有密切关系。

通过对亚洲东北部地区古⽣代以来的板块构造演化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松辽盆地属于在晚古⽣代冒地槽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个中⽣代弧后盆地。

松辽盆地深层岩性(火山岩)分类方案

松辽盆地深层岩性(火山岩)分类方案
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分类主要是依据常量元素含量进行分类,如全碱-硅质图(total alkali-silica diagram)(Le Bas,et al.,1986)。LeMaitre 等(1989)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并 把火山岩分类分为三种情况区别对待:①矿物含量可确定则用 QAPF 双三角图进行分类,方 法和结果类似于深层岩;②若矿物成分不可确定而有岩石化学成分结果则用 TAS 图解分类; ③既无矿物含量又无岩石化学成分结果时则采用“野外用火山岩 QAPF 初步分类图解”,划分 为流纹岩类、英安岩类、粗面岩类、安山或玄武岩类、响岩类、碱玄岩类、副长石岩类,共 7 种,通常仅用于野外临时定名。
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委会 LeMaitre 等(1989)所定义的火山碎屑岩包括空落、流动和 基浪沉积,还包括地下和火山通道沉积(如,玻质火山碎屑岩、侵入和侵出角砾岩、凝灰岩 墙、火山角砾岩筒等)。火山碎屑(pyroclasts)专指作为火山活动直接结果的碎裂作用而产 生的碎屑,不包括熔岩流自角砾岩化而形成的碎屑颗粒。火山碎屑可以是单晶、晶屑、玻屑 或岩屑。火山碎屑的形状是其主要鉴定标志,其外形是在火山碎裂作用中或碎裂后搬运到第 一沉积地点时形成的,决不能有反映在后期再沉积过程中受到改造的迹象。如果有后期改造, 则应称之为“改造的火山碎屑 reworked pyroclasts”或 “外碎屑 epiclasts”。火山碎屑包括火山 弹(bombs)、火山集块(blocks)、火山角砾(lapilli)和火山灰(ash grains)。火山弹:平 均粒径大于 64mm,其形态和表面(如,面包壳外表)显示,在形成和后续搬运过程中处于 全部或部分熔融状态。火山集块:平均粒径>64mm,其棱角-次棱角状外形显示,它们形 成时是刚性的。火山(角)砾:任意形态的、平均粒径 64-2mm 之间的火山碎屑。火山灰: 平均粒径<2mm 的火山碎屑,可进一步分为粗火山灰(2-1/16mm)和细火山灰(<1/16mm; 也叫火山尘)。LeMaitre 等(1989)将火山碎屑体积含量大于 75%的岩石定义为火山碎屑岩, 其分类按粒度和碎屑成分分别进行。粒度大于 64mm 为火山集块岩(agglomerate)和火山碎 屑角砾岩(pyriclastic breccia);粒度在 64-2mm 为火山角砾凝灰岩(lapilli tuff);粒度在 2

中国各油田(盆地)基本情况

中国各油田(盆地)基本情况
4001-915
下白垩统下沟组
泥页岩
上侏罗统赤金堡组
构造岩性油气藏
碎屑岩
第三系
火烧沟组
白杨河组
白垩系
老油田的三采,构造复杂的新区勘探。
中等
第三系
2300-10388
中生界
白垩系
2745-10627
侏罗系
1548-3406
三叠系
27166-7491
古生界
二叠系
5590-8318
石炭系
500-13000
地层岩性油气藏
碎屑岩
下第三系
孔店组
沙河街组
碎屑岩和火山岩
复杂断块稠油藏开采难,深层勘探与钻探难。

第三系
4000-12500
中生界
白垩系
0->3001
侏罗系
0-10611
二叠系
14651
石炭系
2551
奥陶系
400-947
寒武系
320-810
元古界
青白口系
0-180
蓟县系
0-12121
长城系
0-500
碎屑岩
下白垩统:
青山口组
姚家组
嫩江组
泉头组
新探明地质储量丰度低、开采难,老油田含水率大、稳产难。
中等
第三系
0-583
中生界
白垩系
0->7000
侏罗系
0-2977
辽河油田(渤海湾盆地下辽河坳陷为主)
板内多旋回断陷—坳陷盆地
新生界
第四系
0-417
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泥岩
构造油气藏为主(断块-背斜,断块-逆牵引背斜为主)碎屑岩
中国各油田(盆地)基本情况一览表(表一)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分类方案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分类方案

岩类、安山或玄武岩类、响岩类、碱玄岩类、副长石 岩类, 共 7种, 通常仅用于野外临时定名。
用 S iO2、 K 2O、 N a2O、 A l2O 3、 F e2O 3、 M gO、 T iO2 等常量元素含量确定火山岩类型的 TA S 图解在 国内外被广泛使用 [ 13-15] , 是目 前火山熔岩分 类的基 本依据。 TA S图中用 S iO2 和 ( K2 O + N a2 O ) 分别作 为横、纵坐标将火山岩分为 15种类型: 流纹岩、英 安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玄武岩、苦橄玄武岩、 粗面岩 (标准矿物石英 q < 20% ) 或粗面英安岩 ( q > 20% )、粗面安山岩、玄武粗安岩、粗面玄武 岩、 响岩、碱玄质响岩、响岩质碱玄 岩、碱玄 岩 (标准 矿物橄榄石 ol < 20% ) 或碧玄岩 ( o l > 20% ) 、副长 石岩。对其中高镁 M gO > 18% 火山岩划分为 麦美奇 岩 ( T iO2 > 1% ) 和科马提岩 ( T iO2 < 1% ) ; M gO > 8% 和 T iO2 < 0 5% 火山岩称为玻 ( 质 ) 古 ( 铜 ) 安 山岩。根据钾钠相对含量还可划分出夏威夷岩与钾质 粗面玄武岩、橄榄粗安岩与橄榄玄武粗安岩、歪长粗 面岩与安粗岩等 6亚种。根据 A l和 F e的相对含量又 分P G O D D
第 26卷 第 4期
分进行分类; 二是岩石化学成分分类。火山岩由于结 晶颗粒细小、难以定量统计组成矿物含量, 因此所谓 的矿物成分分类是指用化学成分计算标准矿物组成, 然后借用深成岩的矿物成分双三角分类图进行火山岩 的分类 [ 3] 。岩石化学成分分类是指用常量元素 [ 4] 或 微量元素 [ 5] 划分火山岩类型。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岩相特征与成因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岩相特征与成因

ies show tha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sedimentary structure and rock type,
Qingshankou⁃Formation shale lithofacies in North Songliao Basi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5 categories and 11 sub⁃
机质纹层状页岩相) 分布在齐家—古龙凹陷及长垣西侧带;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为温暖湿润的古气候, 大规模湖侵形成了陆
源输入弱、 缺氧、 强还原的淡水—微咸水沉积环境, 为有机质的富集以及页岩储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条件。 研究成
果丰富了松辽盆地成熟页岩油勘探理论, 为松辽盆地北部页岩油有利富集区优选、 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于起步阶段, 缺乏系统地研究。 本文立足于松辽盆
积环境是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地青山口组页岩油的勘探实践经验, 在大量岩心和
影响着页岩发育厚度、 分布面积、 分布地区以及分
分析化验资料基础上, 对页岩岩相进行划分, 建立
布层段等时空展布规律, 也影响着有机质的含量、
页岩岩相划分方案, 分析岩相发育的主控因素, 建
JIN Chengzhi 1,2 , DONG Wanbai 2,3 , BAI Yunfeng 2,4 , LÜ Jiancai 2,4 , FU Xiuli 2,4 , LI Jia 2,4 , MA Shengming 2,4
( 1 Daqing Oilfield Co Ltd, PetroChina, Daqing 163002, China; 2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特征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特征

青二、三段源岩镜质体反射率等值线图
0 15 30 45 (公里)
0 0.5 0.75 1.2 2.0
图例
一级构造 0. 25 二级构造
Ro(%) 1
05.
5 2.0
青二、三段烃源岩生油强度图
(百万吨/平方公里)
05 .
0.5 5
7.0
0 . 25
52.0
5 2. 0
0 5 2.
1
1
1
05.
0 . 25
0
0.65 三肇
0.91 古龙
1.36
1.4
齐家
长垣
1.37
1.32
1.18
王府
朝阳沟 黑鱼泡
0.25
0.205
0.2
0.166
0.166
0.166
0.15
0.144
“A”(%)
0.1
0.05 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0.056 三肇
2.43
三肇
古龙
7.38
古龙
0.058
齐家
长垣
青二、三段致密砂岩储层单层厚度大多小于1m
砂层组
砂层组
(据大庆油田,2011)
3. 压力系数1.20-1.58,原油密度一般小于0.86g/cm3
青山口组原油密度较低、含腊量较高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原油性质表
井号
层位
古105 古535 古651 哈10
哈18
青二、三段 青一段
井段 (m)
1795.0-1830.0 2303.8-2340.0 2012.0-2050.0 1901.2-1927.2 1872.0-1883.8 1989.0-2020.0

2-1松辽盆地

2-1松辽盆地

R主要分布于西半 部,地表无露头, 仅见于井下,为一 套灰绿、黄绿、深 灰色泥岩和砂、砾 岩组成。
K为主,厚度可达7000 米以上,盆内主要含油 层系。 湖泊相、河流相碎屑岩,
夹有油页岩、化石岩等 沉积。
基底为Pz和 AnPz变质 岩系、火成 岩系。
J岩性:正常沉积为主的含 煤建造和以火山岩为主的 含煤火山岩建造,厚度一 般为1500~2000米,最厚 可达5000米。
6.盆地面积大,演化后期形成大面 积的坳陷式盆地。
松辽盆地构造单元分区
北部倾末区:基岩100-3100米深。向 南倾末于中央坳陷。
西部斜坡区:基岩2000-2500米深。 呈区域大单斜。构造平缓。 基岩 以海西期花岗岩为主,局部有 AnPz和Pz变质岩。 J为充填式沉积。K向西逐层超覆, 1000-1500米厚。 中段临近深坳陷部位生储条件良 好。
在盆地北部比较发育, 目前共发现68个,其 中: 背斜—断层型26个, 背斜—岩性型15个, 断层—岩性型13个, 多因素复合型10个, 裂缝型3个。
六、主要油气田
1.大庆油田
位于松辽盆地中央拗阳区的中部,齐 家——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之间。
北北东向,自北向南由喇嘛甸、萨尔 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 敖包塔等7个背斜构造组成。
K2中期以后:
由东向西全面上升。
上白垩统四方台组和明水组沉积中心西移,沉积速
度缓慢。 经E-N之间的构造运动后,使得已具雏形或基本定型的
背斜构造带、凹陷带和局部构造进一步发育完整,盆地西 部形成一批浅层构造,从此大型坳陷基本上停止发育,形 成与现今构造面貌相似的地质特征。
2.地层
Q分布广、出露全,西部沉积较薄,仅10 米,岩性为黄土状亚粘土,黑色淤泥质亚 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砂层及砂砾石层。

松辽盆地地层岩性简表

松辽盆地地层岩性简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特征:松辽盆地的变质 岩具有多种类型,包括 千枚岩、片岩、大理岩 等,这些岩石在高温和 高压的作用下,经过变 质作用形成了新的岩石 类型,具有新的结构和 构造特征。
松辽盆地的地层与岩性关系
第三章
地层与岩性的相互影响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松辽盆地的地层与岩性关系密切,不同地层和岩性对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产生 了重要影响。
化。
地层的形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演化受到构造 运动、气候变 化和河流冲刷 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
地层的分布和 排列顺序对于 石油、天然气 等矿产资源的 勘探和开发具 有重要意义。
主要地层单元的特征
古近系:以河流相、湖泊相沉积为主,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厚度较大。
新近系:以河流相、湖泊相沉积为主,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厚度较小。
地层岩性简表的内容与结构
内容:松辽盆地的地层岩性简表包括地层、岩性、厚度、时代、分布范围 等基本信息。
结构:地层岩性简表采用表格形式,按照地层时代顺序排列,便于查阅和 对比。
特点:地层岩性简表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能够快速了解松辽盆地的地层 岩性特征。
应用:地层岩性简表在地质勘探、油气资源评价、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价值。
第四系:以河流相、湖泊相沉积为主,岩性以砂岩、粘土为主,厚度较小。
松辽盆地地层具有明显的沉积旋回性,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多个沉积旋回,每个旋回都由粗到 细的沉积序列组成。
松辽盆地的岩性
第二章
沉积岩的分布与特征
分布:松辽盆地内的沉积岩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特征:沉积岩的岩性主要由泥岩、页岩、砂岩和砾岩等组成,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和沉积纹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嫩江组油页岩特征分析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嫩江组油页岩特征分析
松辽盆地含油页岩的层位是晚白垩世青山口组一 段、嫩江组一、二段地层中[1]。勘查工作中共在盆地内 完成油页岩地质井 14 口,另外在滨北地区 3 口石油钻 井中进行样品采集分析工作,取芯见油页岩 2~9 层,累 计厚度 2~19m,平均 12.1m。含油率 3.60%~9.70%,平 均 5.32%。通过钻井统计分析,松辽盆地北部油页岩东 部比西部好,南部比北部好,北部倾没区和西部斜坡区 的油页岩主要产出层位为嫩二段,厚度整体薄,通常 0.5~1.5m,少数井可达 2~6m 左右,油页岩品质整体较 差,颜色主要为灰、灰褐色、棕褐色,多数无荧光显示并 且点火不燃。东北隆起区和东南隆起区的油页岩埋藏 浅,厚度大,青山口组平均累计厚度为 13.56m,嫩江组 平均累计厚度为 8.16m。钻井证实油页岩品位较高,颜 色主要为灰褐色、黑褐色、褐黑色,页理不发育或较发 育。
通过样品分析测试,松辽盆地北部油页岩厚度比
以往描述的厚度要大,因为有些含油率较高的油页岩 肉眼识别不出来,页理不发育,块状,过去却描述归为 暗色泥岩。
松辽盆地北部油页岩按厚度、品位、埋深综合评价 排队由好到差依次为:东南隆起区、东北隆起区、中央 坳陷区、西部斜坡区、北部倾没区。松辽盆地北部油页 岩含油率中等,灰分大,发热量低,埋藏相对较深,但盆 地内油田钻井多,资源量大,在大庆矿权区内,1000m 以内的页岩油预测资源量可达(300~350)×108t,是最 适合采用原位开采技术进行开采的地区。 2 油页岩地质特征 2.1 物理特征
根据松辽盆地北部钻井资料统计,油页岩元素分
析 的 H/C 比 值 介 于 0.98~1.44 之 间 ,O/C 比 值 介 于 0.04~0.13 之间,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 型为主;少部分 边缘相带属于腐殖腐泥型、腐泥腐殖型母质,其中青山 口组油页岩母质类型好于嫩江组油页岩母质类型,在 Van Krevelen 图版上主要分布于Ⅰ型、Ⅱ1型区域;干酪 根镜检结果也证实了这种情况(图 1)。 2.3.2 有机质成熟度

松辽盆地基底浅变质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松辽盆地基底浅变质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Fig.1 Relationship of remaining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s of epi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Songlian Basin
0.66% ~0.95% ,密 度 为 2.66~2.77 g/cm ,l 岩石 高 ,范 围值 0.05% ~2.08% ,平 均 值 达 0.88% ,但 可
的致 密 性 和 高 密度 为 阻 止 钻 井 泥 浆 侵 入 岩 苎:内部 提 溶 有 机 质 含 量 和热 解 生 烃 潜 量 (热 解 分 析 中 的 S +

境沉积特征 " 。另一类 以 深 1井为代表 的样 品 ,特
点 足 高 碳 数 成 分 相 对 较 多 ,∑C /∑C 小 于 0.6,主
有 机 碳 TOC (%)
峰碳 数大于 2l,OEP值 1.04~1.12,呈现 奇碳 优势
图 1 松 辽盆地 浅变 质岩 残余 有机质 丰度 关 系
了处 理 。 首 先 用物 理 方 法 除 去 柱 状 岩 芯 表 面 部 分 , “A” 和 MAB抽 提 物 含 量 都 有 随 有 机 碳 含 量 增 大 而
排 除油漆斑点 、泥浆侵入 的影响 ;其 次在通风橱 中将 增加 的趋 势 ,反 映岩石残余 的 固态有机质数 量(有机
样 品置 于搪 瓷 托 盘 中 ,用 甲醇 充 分 淋 洗 样 品 表 面 至 碳 )与残 余 的 液 态 有 机 质 数 量 (抽 提 物 )呈 正 相 关 关
维普资讯
第 1期
冯 子辉等 :松辽 盆地 基底 浅变质 岩 的有机 地球 化学 特征
75
0.20~1.86,一 般 小 于 0.6, If1 Pr/nC 范 lH值 为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分析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分析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1.地理位置松辽盆地是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地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在亚洲地层分区中,处于北亚陆间区和环太平洋陆缘区的交接位置。

白垩纪时期是盆地发育的主要阶段,沉积了厚达万米的非海相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正常河流相、湖泊相和沼泽相碎屑岩地层,地层剖面完整,化石丰富,是我国研究陆相白垩纪地层的理想地区之一。

松辽盆地为一近北东向、北北东向的菱形盆地,周边为丘陵和山脉所环绕,西部为大兴安岭山脉,东部为张广才岭,北部为小兴安岭山脉,盆地内部则是松花江、嫩江和辽河水系冲积形成的平原沼泽。

规模:长750km,宽330-370km,面积约26万km2。

2.大地构造背景中国东北部及其邻区包括四个构造单元:北部是北亚大陆区,由西伯利亚地块和中西伯利亚地块组成;南部是中朝大陆区,由塔里木一中朝地块组成;中部是北亚陆间区;东部为环太平洋区。

而中国东北地区就处在西伯利亚、华北和太平洋三大板块所夹持的区域,由多个微板块主体在前中生代拼合成统一的复合板块,并在中新生代时期,在板块的东缘受到环太平洋板块拼贴和洋壳俯冲作用(Dobretsov etal., 2004;郊瑞卿,2009),北缘受到蒙古一鄂霍茨克海缝合带俯冲一碰撞作用的多重影响。

区域构造变形经历了前中生代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板块拼合造山作用及其之后的中、新生代板内构造作用改造,具有不同的构造指向和复杂的变形样式(郊瑞卿,2009)。

前人从构造演化角度,根据块体边界主缝合带构造特征和块体内部构造演化,将东北地区主要构造单元划分为(郑瑞卿,2009) : 1)华北板块北缘;2)松嫩-张广才岭微地块;3)大兴安岭微板块:甘南逆冲拆离构造及华力西期板块俯冲带和乌奴尔逆冲拆离构造带;4)额尔古纳微板块:喜桂图旗逆冲拆离构造带和额尔古纳基底隆起带;5)兴凯徽板块;6)佳木斯徽板块;7)那丹哈达增生地体(Wang and Mo, 1995;任纪舜等,1990;李锦轶等,1999;邵济安和唐克东,1995;张贻侠等,1998;张梅生等,1998;任纪舜等,1999;李锦轶等,2004b;谢鸣谦,2000; Liu etal., 1998; Wu et al, 2001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1993)。

松辽盆地白垩系砂岩成岩作用特征

松辽盆地白垩系砂岩成岩作用特征

2。4 52 (E 8 :

3t : 14 :
浊 沸 石 相 的 沉 淀 和 溶 蚀 普 遍 存 在 , 填 粒 间 的 浊 沸 充 石 的 形 成 与 钠 长 石 化 作 用 存 在 内在 联 系 。 后 期 浊 沸 石 的大 量 溶 蚀 造 成 了相 当 可 观 的 次 生 孔 隙 度 。④ 局 部储层 发育早 期 碳酸盐 胶结 , 酸盐 胶结物 含量8 碳 以 上 , 隙 度 与 碳 酸 盐 含 量 成 反 比 , 于 8 则 无 规 孔 低 律 。⑤ 粘 土 矿 物 组 合 在 垂 向上 的 变 化 与 有 机 质 演 化
低 , 油 气 的 形 成 和 运 移 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要 表 现 对 主 在有机 质成 熟快 和成岩 作用 方面 。 松 辽 盆 地 储 集 层 以 砂 岩 为 主 , 界 上 大 多 数 砂 世
性 长 石 , 钙 质 长 石 ; 屑 以 酸 性 喷 发 岩 为 主 , 中 贫 岩 贫 基 性 岩 屑 I 英 含 量 高 。 碎 屑 成 分 复 杂 , 分 成 熟 石 成 度 低 , 结 物 主 要 有 自生 石 英 、 石 、 酸 盐 类 、 生 胶 长 碳 自
类 型 称 为 岩 屑 长 石 砂 岩 和 长 石 质 岩 屑 砂 岩 , 为 富 均
含 长 石 且 岩 屑 含 量 变 化 大 的 砂 岩 f。 长 石 主 要 为 酸 2 ]
白垩 系 地 层 的 大 型 河 流 相 、 角 洲 相 和 湖 泊 相 沉 积 。 三 储集 层 岩石 类型 主 要 为岩 屑 长石 砂岩 和 长石 砂岩 , 其 成 分 成 熟 度 和 结 构 成 熟 度 均 较 低 。盆 地 现 今 地 温 场 具 有 地 温 梯 度 高 , 地 热 流 高 的 特 点 , 地 平 均 地 大 盆 温梯度 为 38 iOm, 地 的大地 热流平 均值为 1 . ℃ lO 盆 . 7 O× 1 卡 / m。・s 。 盆 地 中 央 温 度 高 , 部 温 度 O c C 边

岩性及生储盖组合松辽盆地全解

岩性及生储盖组合松辽盆地全解

一.地层分布及岩性描述松辽盆地基底为前古生界、古生界的变质岩、火成岩等岩系,上部沉积盖层从侏罗系开始,至新生界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总厚度可达11000m以上,但以白垩系为主,白垩系厚达7000m以上,是盆地内的主要含油层系。

地表均为第四系未固结的松散粘土所覆盖。

松辽盆地自下而上为前古生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

白垩系地层自下而上发育有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地层。

松辽盆地深部含油组合为农安油层,下部含油组合为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中部含油组合为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上部含油组合为黑帝庙油层。

研究区目的层段位于松辽盆地中生界白垩系地层之内,松辽盆地1 沙河子组(K1sh)沙河子组由灰白、灰黑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及酸性凝灰岩组成。

发育河流相、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相。

该组产狼鳍鱼(Lycoptera),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费尔干纳蚌(Ferganoconcha)等热河生物群典型分子。

也可见一定含量的早白垩世分子,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希指蕨孢(Schizaoisporites)等[20]。

2 营城组(K1yc)营城组下部以沉积岩为主,主要由灰黑、灰绿色安山玄武岩、凝灰质砂岩、火山角砾岩、砂砾岩以及灰色砂岩、砂砾岩及灰、灰绿色、灰黑色泥岩组成,局部夹红色泥岩和可采煤层;上部由酸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

发育湖相,火山喷发相。

营城组见到大量植物化石及孢粉化石,其它化石较少,植物化石如高腾刺蕨(Acanthopteris gothani),葛伯特茹福德蕨(Rufforidiagoepperti),稀脉北极蕨(Arctopteris rarinervis)等早白垩世分子。

该组海金砂科孢子含量较高,为典型的白垩纪分子。

介形类化石有三角星介属(Triangulicypris)也属于早白垩世分子。

【doc】松辽盆地侏罗系碎屑岩物源区母岩性质分析

【doc】松辽盆地侏罗系碎屑岩物源区母岩性质分析

松辽盆地侏罗系碎屑岩物源区母岩性质分析第24卷第3期1994年7月青岛海洋大学JOURNALOFOCEANUNIVERSITYOFQ~GDAOV o__24…N3Iy,1904以一辽盆地侏罗系碎屑岩物源区母性质贪|'陈建文孙讨森(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大庆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摘要根据碎屑矿物(长石,石英,岩屑)的标型特征,各碎屑成份的百分含量,重矿物的组合厦其平面分布和垂向变化.提出论辽盆地侏罗系碎屑岩的母岩岩性,并分析沉积物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关键词丝苎垫,罗系竺E亘蚩,堡墨礞罗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部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从重磁资料来看,盆地基底实际上是盆地周边山区海西褶皱带向盆地内的延伸部分.盆地中的一百多口钻达基岩的钻孔揭示:基底岩性主要为泥质板岩,云母绿泥石片岩,石英片岩,花岗片麻岩,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变粒岩,片理化火山岩,花岗岩,片麻状花岗岩,蚀变闪长岩,闪长岩等.古生物资料及同位素均证实.其属古生代变质岩及侵入岩.侏罗系为盆地早期的沉积,为一套含煤碎屑岩系夹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其中火山岩类型多样,有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及各种火山碎屑岩.经同位素测定,这些火山岩的年龄为62.31百万年至2l3.5百万年.侏罗纪的火山活动具有旋回性和周期性.谢锦龙等认为,在燕山运动作用下,松辽盆地北部侏罗采可以划分为四个火山岩喷发旋回,即燕山一期的太阳升旋回,燕山二期的齐家旋回,大同镇旋回和燕山三期的三站旋回.作者通过观察32口钴遇侏罗系火山岩的井的岩芯发现.火山喷发具有基性一一酸性的岩浆演化序列,即岩性由玄武岩一一安山岩一一流纹岩及熔结凝灰岩(如富56井,富63井等),齐深1井还有典型的集块岩一一角砾岩一一砂质凝灰岩一一凝灰岩的火山碎屑喷发系列.侏罗系地层发育于具有分割性的许多断陷中,这些断陷成带分布形成了西,中,东部三个断陷群.西部断陷群位于西部块断斜坡区.中部断陷群位于中央深断陷区,东部断陷群位于中央断裂隆起区和东部块断起伏区.各断陷带之间的隆起区是断陷盆地的物源区研究母岩性质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利用碎屑岩碎屑组分(石英,长石和岩屑)的标型特征.各碎屑组分的百分含量以及重矿物组合来分析.收稿日期1993—0B一10l修订日期:199405—04青岛海洋大学1砂岩的碎屑成分按F.lk(1968)的三角图砂岩分类,松辽盆地北部侏罗系砂岩的岩石类型有:岩晨砂岩,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结构成熟度及成分成熟度均较低. 镜下观察侏罗系砂岩的各碎屑组分,根据其光学特征可进行细分类".L1石英(O)类根据晶形,形态结梅及消光类型分四类,即火山岩型,变质岩型,花岗岩型和再旋回型(图1).图1石英类型(1.2.3.jk山岩盔石英#4.蒋旋回石英#5.花}Ij岩塑石英#.6.7.8.变质岩塑石英FiR.1Tltypesofquart=(1-2,3一fromvolcannicrocks4一fromsec]~mentaryrocks5一l10m8rani6crock,6-7.8一frommetamorphicrock~,;)1.1.1太山岩型(Q.)单晶,表面干净,均匀消光,部分保留六边形,大部分呈港湾状.1.1.2变质岩型石英(Qm)多晶,晶粒间呈波状消光及斑状或碎块状消光.1.1.3再建回石英(Qs)具次生加大边,磨囝,波状消光.1.1.4花岗岩型石英(Qr)含量很少,为等粒多晶石英,具许多针状包裹体.1.2长石英(F)有斜长石,微斜长石(格子双晶),条纹长石及环带长石(图2).1.3岩屑类(R)可细分为火山岩岩屑,变质岩岩屑和沉积岩岩屑三小类(图3).lI3.1支山岩岩屑(Rv)按其成分和结构细分为基性(Rc),中性(Rb)和酸性(Ra)火山岩岩屑三型.除此之外,还有凝灰岩岩屑.1.3.2变质岩型岩屑(Rm)包括片岩,板岩,千枚岩及片麻岩岩屑.1.3.3沉积岩岩屑(Rs)包括粉砂岩,砂岩及泥岩岩屑.以上碎屑组分在不同的井中及同一井中不同的深度含量不同,大致有如下特征: 1,石英在碎屑组分中的百分含量较低(平均3O),成分成熟度较低.2,石英类中以Qv含量最高(平均47),其次为Qm(平均27.5),Qs含量最低(平均3.5).3,砂岩中岩屑含量较高(平均67),其中以Rv为主(平均占岩屑含量的63.1%),3期酥建文等t括江盏地像薰碎屑岩物谭区母岩性蓐分析407圈2长石类型(1,格子取晶傲斜长石I2.具细取晶纹的酸性斜长石}3,4,5?具宽取晶纹的变质岩辫长石I6.珂-带状斜长石}7,再旋回斜长石}8?卡纳复合取晶斜长石}9.反条统长石I10.正条统长石)Fig.2ThetypesoffeIdspar(1一m[croc]inewithtartans~ructuretwlrminz.2--acidplagioc]aaewithfinelysynneusi3twin.3'4,5--plagioclaaewithwidlysynneusistwinfrommetamorphicrocks.6--r~ngp]agloclase,7--plag~odasefrom3edimentaryrocks.8--ka]aaynerg[stletwinningplagloc]aae,9一antlperthite,10一Derthite)R次之(平均22),Rs最少(平均12.5).Rm含量与Rv含量互为消长关系.R中包兰R?,Rb和Rc,不同井及同一井中不同深度,其含量不同.如杜13井中以Rb和Rc 为主,而双深4井以Ra和Rb为主.4,砂岩中长石含量较步(平均15.6),主要是条纹长石和酸性斜长石.2重矿物组合特征重矿物是指沉积岩中比重大于2?86的矿物,其含量虽少,但其组台与母岩性质密切相关,即不同类型的母岩所产生的沉积物具有相应的重矿物组合.…作者收集了松辽盆地庄深1井,杜13井,杜403井,双深4井等重矿物资料(大庆油田研青岛海洋大学图3岩屑类型(1泥者岩省F2.板岩千枚岩岩鹧;3.砂岩岩屑F4花崩岩岩屑F5.基性火山岩岩渭性火山岩岩屑;7.酸性火山岩岩屑F8.凝灰岩岩屑F9片岩岩屑)Fig.3Thetypes.debris(jfrommudstonet2一fromslatesandphyllltes,—fr0msandstone.4fromranite.5一frombasicvolcanicrocks.6一frommiddlevolcanicrocks.7一fromacidicvalcanicrocks.8一fromtuff,9一fromschists.)究院鉴定结果).其组合特征如表l所示.从表】中可看出.不同井重矿物组合不同.同一井中不同深度重矿物组合不同且有规律地变化,说明处在不同断陷盆地中的井.其母岩区岩性不同,阿一井中沉积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物源发生迁移3侏罗系的母岩类型通过研究砂岩碎屑成分际型特征.各碎屑成分百分含量及重矿物组合特征.可推断松辽盒地侏罗系母岩类型有:火山岩,火山碎眉岩.变质岩及花岗岩.其中花岗岩.变质岩来源于盆地基底.而火L【『岩则来一侏罗系奉身(同位素分析证明),从而认为侏罗系碎屑岩沉积于火山喷发阶段之间及其后.3期陈建文等橙辽盆地保罗系碎屑岩物源区母岩性质分薪表1松辽盆地株罗系几口探井的重矿牦组合Table1Associationofheavyminerals{tornSOll[icwellsofJurassicintheSongliaoBasin位置井棵度重矿物组台可能的母岩备注A,ati0nofPrebableWellDeD1h(m)R…rhsh…mln…Ihostrock")东部庄棵EaHtofZhuangB-JGath£Ba;nShengl西部杜13J—MAVbVc重矿物组台栏中: Incotumn"Ass~iationolh~avyWest0fDu13J—E—B—MaM,GamineraliIheBa1仕403Ma——ChVb,VcA一磷灰石;B一黑云母#Du403Vb,V aA—Apati忙B--Bietite;ch一绿泥石lA一锐牧矿#Ma—J—EVb,V e,MCh--Chlorlte;An--AnataseMa—E—JVb,Vc,ME一绿帘石{G--石榴石{ J—B—M…AE—Epidote|G--GarretIJ一锆石}M一磁铁矿;卜B—GJ—J;;M~t--MagnetiteIJ—G—B—AT一电气石. J—A—B—E—AnMT—TUu㈣¨nJ—A—B—ChM2543.5J—An—Cn—G—MaJ—B—MaVb,V a中部冠裰4G—T一卜一Ch——可能的母岩栏中;M;ddIofShuang2562.8G—T—J—B『ncolumnProb]ehot theBas{nSheng4rocks|256745E—J—GMM一变质岩IM--Metamorphicrock;2573EGa一花岗岩;E—fV a,MGa—Granlte:V一,上山岩;2574.8E—J—G——;_V olcamef:2574.94E—J—BV aMV a一酸性止山岩;257658E—GV a—Ac;ckanrock:_Vb一中性,上山岩E—jV a,MVb--Middlevolcanicrock;3062.5B一,vaVc一基性囊山岩.Vc--B~sicvolcani㈣k.B—JV a3073.4B—J青岛海洋六学4侏罗系火山岩的平面展布松辽盆地侏罗系火山岩由西部一一中部一一东部有基性一一酸性的演化规律,这与燕山运动期,中国东部火山活动中心由西往东迁移规律相吻合.西部断陷群中断陷盆地碎屑岩母岩类型以中基性火山岩及变质岩为主.杜13井,杜1—5井及杜403井中砂岩碎屑成分中含有大量的中基性火山岩岩屑,石英含量较步,重矿物为锆石——磁铁矿——白钛石,锫石——绿帘石——黑云母,磁铁矿——绿泥石合.中部断陷群断陷盆地中碎屑岩母岩以中酸性火山岩及变质岩为主.双深4井砂岩和砂砾岩中含有大量的中酸性火山岩岩屑,重矿物组合为磁铁矿——绿帘石——锆石,锫石——磷灰石——石榴子石——黑云母,石榴石——电气石——锫石,绿帘石——话石——石榴石,黑云母——锫石等.东部断陷群中断陷盆地碎屑岩母岩以酸性火山岩及变质岩为主.在深1井砂岩中含有较多火山岩型石英(Qv),酸性火山岩岩屑含量高(50),重矿物为黑云母——锆石组合.5侏罗系火山岩的纵向分布由于构造发展的阶段性和火山活动的周期性控制着松辽侏罗纪断陷盆地的发展.因此,在垂向上沉积物的母岩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以双深4井为例来加以说明:双深4井砂岩和砂砾岩成熟度较低,岩屑含量较高,15块薄片鉴定表明,双深4井的物源主要来自火山岩区和变质岩区.石英中Qv占48.9,Qm占20.2.岩屑中Rv占57.5.Rs占Z0.1.双深4井的Rv主要由Rb及Rc组成,剖面上可看出两个不完整的层序(表2).衰2双深4井火山岩岩用含量随深度变化规律Table2Depthvar[ationofpercentag~contentofdebrisfromvolcanic rocksofShuangshengNo.4Well基性.上山岩岩属占量(")中性^山岩岩属鲁量()酸性出山岩岩屑古量()凝灰岩岩屑古量(){祭度Percentage0{dehriP…ntofdebrisPercentageotdehrlsPercentage.fdebrisI~pth(m)trombasicvo~canlefrommiddlevolcankfromacidicvolcanicfromytl¨inlhe rocktⅡthewhaledebrisrockinthewh~ledebtis他kthewhoredehrwhole~ebdsZ296~25650~40.430~1566~Z550~l1.13期阵建立等,桎Ⅱ盆地侏罗系碎屑岩物源区母岩性质分析411层序1:深度3097一一2575m,中性火山岩岩屑减少(44.4一O),酸性火山岩岩屑增高(11.1一一50%).层序2:深度2565~2296m,基性火山岩岩屑由8~9一一0,中性性火山岩岩屑由40.4一一O,而酸性火山岩岩屑由l5一一30,凝灰岩岩屑由25%一一66.重矿物组台亦随深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2281~2295m,为磁铁矿——绿帘石——锫石组台;2362~256ln.为锆石——磷灰石——石榴石——黑云母组合:2562~2567m,为石榴石——电气石一一锆石组合;2567.5~2578m,为绿帘石——锆石——石榴石组合;3000~3073m,为黑云母——锫石组台以上规律反映了侏罗纪火山喷发具有旋回性和周期性,间接地揭示了中和盆地(双深4井所在盆地名)的发展演化过程.由于早期沿中和断裂强烈火山活动,形成了中和火山岩洼地.在此基础上盆地开始形成.首先堆积了成熟度板低的粗碎屑岩,其物源母岩为断裂附近的火山岩.在基性火山岩疃发之后的问歇期,沉积物物源母岩为基性火山岩,在中酸性喷发之后的间歇期,沉积物物源母岩为中酸性火山岩.由于火山喷发由基性到酸性,因此沉积物火山岩岩屑含量有表2所示的变化规律.随着断裂的继续活动,盆地沉积范围扩大,由河流侵蚀盆地外缘古生界变质岩.并将这些负载携带到盆地内沉积.从而形成了绿帘石——榴石,石榴石一电气石——锆石等重矿物组台特征.沉积岩中碎屑成分标型特征.各碎屑成分的百分含量,重矿物组合不仅能反映沉积物的母岩类型,而且能反映盆地的发展阶段和演化特征.对其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Li]郭成铠?捌收橙辽盆地基底性质盈盖层发育特征.构造地质译丛.1985,&lt;4),i0一i8L2]何镜字.孟样化-主编.沉积岩和沉租相模式及建造地质出簸社,i987.63--7z. [3]胡见义,黄第藩等着.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i99136—45.? L4]黄投清.陈炳蔚.中目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地质出板社,i987,26—34l5]刘宝埽.曾允孚.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地质出版社,1985.38—4555—78 L6]杨继良桎辽盆地的地质结构与油气r中国东都中新生代的掏造和擅化.米夏主编.科学出版社,1985.93l08L7]确万里,主编.橙讧陆相盆地石油地质石油工业出蚯杜1985,46--58.L8]L翟坎桎,M栖樵着(瑞典).郑光腈,译.j胡阳擞学原理科学出版社.I99224—26 lgJJD呵林森?J?卢恩r裘亦楠.等译.现代和古代河斑沉积件系.石油工业出版社.】'~Ss1.i青岛海洋大学ANAL YSIS0FTHEJURASSICCLASTICH0STR0CKSINS0NGLIA0BASIN(Instil"teofMarineGeology.Ministry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gdao) SUnShusen(GeophysicalProspectingCompany,DaqingPetroleumAdministrativeBureau) AbstractThelitbologica[characteristicsoftheJurassicelastichostrocksintheSongliaoBasinareobtainedonthebasisofthetypicalfeaturesofthedebrisminera1.s(quartz.fe[IJsparanddebris).theirpercentagecontents,theassociationofthe hearvmineralsa1]dtheirhorizontaldistributionsandverticalvariations,andthe formingconditionsandCOUrSesofthesedimentsandsedimentarybasinsareanal—ysed.Keywords:SongliaoBasin;Jurassic;clasticrocks;hostrocks海洋人物戴维.T.WE(TannaltWilliamEdgeworthDavid18581.28—1934828)澳大利亚地质学家.1858~1月28日生于英国威尔士加的夫.1880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l89l—I924年任悉尼大学地质系主任1924年退休在海洋研究上的贡献是:1.1897年任埃利斯群岛考察队队长:19O7—1909年任沙克尔顿南极探险队科研负责人,深^到埃里伯斯火山山顶,于1909年1月18日最先到达南磁极区.2.1900年研究富纳富提群岛环礁下的基岩,证实了达尔文提出的珊瑚礁形成的理论3研究澳洲晚古生代冰川和印度的冰川作用,提出南澳大利亚阿德菜德附近前寒武纪岩石中含有化石的证明.晚年,绘制漫大利亚综合地质图.对澳大利亚地履学有重要贡献.曾多次获得澳大剥亚和英国授予的荣誉奖主着有《富纳富提群岛地质》(1904),《澳大利亚冰川作用》(1908),《英国南极探险队地质纪录》(1909),《澳大利亚地质》(1932).(刘安国)。

22242822_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纪

22242822_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纪

1000 0569/2020/036(08) 2383 93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0 08 07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纪 古近纪挤压构造的发现与盆地性质探讨刘志宏1,2 宋健3 刘希雯4 吴相梅5 高翔5LIUZhiHong1,2,SONGJian3,LIUXiWen4,WUXiangMei5andGAOXiang5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2 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613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东营 2570024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春 1300215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 1637121 CollegeofEarthSciences,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61,China2 KeyLaboratoryofMineralResourcesinNortheastAsia,MinistryofNaturalResources,Changchun130061,China3 SinopecShengliPetroleumAdministrationCo ,Ltd ,Dongying257002,China4 JilinProvincal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ConsultativeCompany,Changchun130021,China5 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ResearchInstituteofDaqingOilfieldCompany,Daqing163712,China2020 04 08收稿,2020 06 30改回LiuZH,SongJ,LiuXW,WuXMandGaoX 2020 DiscoveryoftheCretaceous PaleogenecompressionalstructureandbasinpropertiesofthesouthernSongliaoBasin ActaPetrologicaSinica,36(8):2383-2393,doi:10 18654/1000 0569/2020 08 07Abstract TheSongliaoBasinislocatedintheeasternpartoftheEurasianPlateandadjacenttothePacificPlate ItisthelargestMesozoic CenozoiccontinentalpetroliferousbasinwhichsuperimposedontheLatePaleozoicorogenicbeltbetweentheNorthChinaPlateandtheSiberianPlate SincetheCretaceous,thesouthernSongliaoBasinhasexperiencedtwophasesofcompression:theNW SEtrendingcompressionoccurredduringthesedimentaryperiodoftheLowerCretaceousYingchengFormation UpperCretaceousQuantouFormation,andthecompressioncontinuedfor18Myr;thenearE WtrendingcompressionoccurredduringthesedimentaryperiodoftheSifangtaiFormationtothePaleogene,andthecompressioncontinuedforatleast39 1Myr Bothphasesofcompressionshowthecharacteristicsofstrongeastandweakwest Thedeformationintensityofthesecondstageofcompressionismuchgreaterthanthatofthefirststage,anditisthelargestinthelatesedimentarystageoftheMingshuiFormation ThesecondstageofcompressionhasestablishedthecurrentstructuralpatternoftheSongliaoBasin ThesedimentaryprocessesoftheupperclasticrocksoftheLowerCretaceousYingchengFormation theUpperCretaceousQuantouFormationandtheSifangtaiFormation Paleogenerecordedthedeformationprocessesoftheinversionstructuresandfault relatedfoldswhichformedbythefirstandsecondphasesofcompression,respectively Relationshipbetweentheupliftrateandthedepositionrateoftheabove mentionedstructuresindifferentperiodscontrolledthespatialvariationofthebasin ssedimentaryrange,stratumthicknessandstratigraphiccontactrelations TheSongliaoBasinislocatedintheintracontinentalareaofactivecontinentalmarginduringtheabovetwostructuralevolutionstages,andthepropertiesofthebasinshouldbelongtotheintracontinentalcompression depressionbasinsKeywords Compressionalstructure;Structuralfeature;Fault relatedfold;Growthstrata;Cretaceous Paleogene;Basinproperties;ThesouthernSongliaoBasin摘 要 松辽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东部,毗邻太平洋板块,是叠置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本文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121201108548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150)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刘志宏,男,196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造山带演化与盆地构造研究,E mail:liuzhih@jlu.edu.cn上规模最大的中 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具有断、坳双重结构。

松辽盆地地层岩性简表

松辽盆地地层岩性简表

地层岩性简表地 层 层位代号 厚 度 (m)岩性描述绝对年龄Ma 反射界面系统 组段第四系Q0-130黄色、土黄色、暗灰色粘土、杂色砂砾层白垩系上 统嫩 江 组三段 K 2n 3 100-1500 为灰、灰绿、棕红色泥岩,灰色粉砂质泥岩。

二段 K 2n 2 深灰色泥岩为主,顶部夹粉砂质泥岩。

一段K 2n 1 以灰、灰绿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粉砂岩。

姚家组K 2y 灰绿、棕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岩。

青山口组K 2qn上部灰绿、紫红色泥岩、砂岩。

下部深灰、灰黑色泥岩夹粉砂岩及油页岩。

下统 泉 头 组 四段 K 1q 4 500-1900 紫红、灰绿色泥岩与灰白、灰绿色砂岩。

三段 K 1q 3 灰、紫褐、灰绿色泥岩与灰、灰白色粉、细砂岩。

二段 K 1q 2 棕褐、紫褐色泥岩与粉、细砂岩不等厚互层。

一段 K 1q 1紫褐色泥岩与粉、细砂岩、中砂岩、含砾中砂岩互层。

登楼库组 K 1d100-2100 上部以紫、褐黑色泥岩夹粉、中砂岩、粗砂岩与浅灰黑色、黑色泥岩互层。

营城组营四 30-300岩性总体为灰色、灰黑色泥岩与灰绿色、灰色、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砂砾岩互层,营三 100-600 营二 100-800营一50-500沙河子组K 1sh600-1400 上部以深灰、灰黑色泥岩及砂砾岩,中部为灰色泥岩、粉砂岩及砂砾岩,下部为灰黑色泥岩、碳质泥岩、煤层和灰、褐灰色砂岩及砂砾岩。

火石岭组K 1h200-1500 灰紫色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深灰色砂、泥岩夹煤。

C- J基 底灰色片麻岩,灰色、灰绿色千枚岩、片岩,变质石英砂岩,灰岩,浅灰色、浅红色花岗岩、花岗蚀变岩。

To 2T 1T 11T 2T 3 8390.488.597 112124.5 Yc2 Yc3 Yc4T 4 T 42 T 5 131.8138.5145.6T 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层岩性简表
地 系
第 四 系 嫩 江
层 组 段

层 位 代号
厚 度 (m)
0-130 色砂砾层
岩性描述
黄色、土黄色、暗灰色粘土、杂
绝 对 年 龄 Ma
反 射 界面
Q
三段 二段 一段 K2n
3
83
100-1500 为灰、灰绿、棕红色泥岩,灰色粉 砂质泥岩。 深灰色泥岩为主, 顶部夹粉砂质泥 岩。 以灰、 灰绿色泥岩为主, 夹泥质粉 砂,粉砂岩。 灰绿、 棕红色粉砂质泥岩, 泥质粉 砂岩夹粉砂岩。 上部灰绿、紫红色泥岩、砂岩。下 部深灰、 灰黑色泥岩夹粉砂岩及油 页岩。 500-1900
紫红、 灰绿色泥岩与灰白、 灰绿色 97 砂岩。 灰、紫褐、灰绿色泥岩与灰、灰白 色粉、细砂岩。 棕褐、 紫褐色泥岩与粉、 细砂岩不 等厚互层。 紫褐色泥岩与粉、 细砂岩、 中砂岩、 含砾中砂岩互层。 上部以紫、 褐黑色泥岩夹粉、 中砂 岩、 粗砂岩与浅灰黑色、 黑色泥岩 互层。 岩性总体为灰色、 灰黑色泥岩与灰 绿色、灰色、灰白色粉砂岩、细砂 岩、中砂岩、砂砾岩互层,
T2
112
T3 T4 Yc2 Yc3
Yc4
124.5

上部以深灰、灰黑色泥岩及砂砾 岩, 中部为灰色泥岩、 粉砂岩及砂 600-1400 砾岩, 下部为灰黑色泥岩、 碳质泥 岩、 煤层和灰、 褐灰色砂岩及砂砾 岩。 200-1500
131.8
T41
138.5
T42 T5
火石岭 组 C- J
K1h
灰紫色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及深灰 色砂、泥岩夹煤。 145.6 灰色片麻岩, 灰色、 灰绿色千枚岩、 片岩,变质石英砂岩,灰岩,浅灰 色、浅红色花岗岩、花岗蚀变岩。
To2


K2n2 K2n1 K2y K2qn

88.5 90.4
T1 T11
姚家组 青山口 组 四段 泉q4 K1q3 K1q2 K1q1

登楼库 组 营 城 组 营四 营三 营二 营一 K1sh 沙河子 组 30-300 100-600 100-800 50-500 K1d 100-2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