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性学习展示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1.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发展
2.20世纪的战争和发展历程研究
3."法轮功"与"太平天国"的联系
4.服饰的历史与发展
5.硝烟弥漫―中东地区为何迟迟不见和平曙光6.难以磨平的伤痕———"九一八"
7.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当代社会的发展
8.从"流氓"到"皇帝"——袁世凯其人
9.中西方文化进程与差异
10."九一八"事变分析
11.游戏与战争
12.封建社会制度在中国漫长存在的原因
13.欧洲的火药筒-巴尔干
14.二战后日本美化侵略历史的原因探究
15.我看李鸿章
16.军事天才-—拿坡仑
17.从美国西部片看西进运动
18.我看第三次科技革命
19.如何发挥宿迁项王故里的社会服务功能
20.从大英雄到大汉奸-—对汪精卫人生轨迹的思考
21.大运河的。
历史组教研成果展示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我校历史组于近日开展了教研成果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总结历史组近年来的教研成果,分享教学经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的1. 总结历史组近年来的教研成果,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
2. 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推动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三、活动内容1. 教学成果展示本次教研成果展示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展示:历史组教师针对某一课题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教师们通过PPT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进行简要说明。
(2)课堂教学展示:历史组教师根据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反思:课后,教师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教研成果交流历史组教师就自己在教学、教研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交流。
内容包括:(1)教学方法创新:教师们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新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2)教学资源开发:教师们介绍自己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微课、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
(3)课题研究:教师们展示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的成果,如论文发表、课题立项等。
3. 教学研讨针对历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研讨内容包括:(1)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中学生的历史研究成果展示
中学生的历史研究成果展示近年来,随着历史教育的深入发展,中学生对历史研究的兴趣逐渐增加。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许多学校纷纷举办历史研究展示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本文将介绍这一活动的意义和影响,并分享一些中学生历史研究成果展示的具体经验。
历史研究展示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研究能力、培养批判思维,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参与历史研究,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历史研究展示也是一种锻炼学生口头表达和演讲能力的机会,学生们需要清晰、准确地将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呈现给观众。
在进行历史研究展示时,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或者选择一个历史时期或历史潮流进行深入分析。
无论选择何种主题,学生都需要深入研究,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他们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文献或者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资料收集。
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实地调查或采访,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
在展示历史研究成果时,学生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来呈现,包括制作海报、幻灯片、视频等。
在设计展示材料时,学生要注意内容简明、重点突出,以便观众能够快速了解研究的核心内容。
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展示材料进行口头介绍和解释,向观众传达更多深度的信息和观点。
在口头表达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语言流畅、逻辑清晰,以确保观众能够理解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除了展示成果,历史研究活动还提供了学生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研究经验、借鉴彼此的创意和思路,并对他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这种互动和交流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学习和进步,还能够丰富整个活动的内容和成果。
学校可以组织评选优秀作品或设立展示奖项,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进行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成果展示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历史学习和研究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有助于推动整个历史教育的发展。
历史遗存研究性学习范文
历史遗存研究性学习范文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你想过吗?咱们身边那些古老的东西,就像神秘的时间胶囊,藏着过去的无数秘密。
我们开展这个关于历史遗存的研究性学习啊,就是想扒一扒这些老家伙的底细,看看以前的人是咋生活的,他们的文化又是啥样的。
比如说咱城市里那个破旧的古城墙,它就像一个不会说话的老爷爷,默默站在那儿好久好久了。
我们就好奇,它是什么时候建的呢?当初为啥要建它呢?这背后肯定有很多故事。
所以,我们的目的简单说就是揭开历史遗存背后的神秘面纱,跟古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我们可没打算一口吃个胖子,所以先选了一些咱身边比较有代表性的历史遗存。
像刚刚提到的古城墙,还有村子里那个有点阴森的老祠堂,以及博物馆里那些古老的青铜器。
古城墙那是城市历史的守护者,它见证了城市的兴衰荣辱。
老祠堂呢,是家族文化的集中地,在那里面能看到以前家族的规矩、传承啥的。
青铜器就更厉害了,那可是古代文明的高科技产品,从它们的造型、纹饰就能猜出当时人们的审美和工艺水平。
我们的研究范围主要就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以及周边的乡村,毕竟离家近,调查起来方便,而且说不定还能发现一些被大家忽视的宝贝呢。
三、研究方法。
(一)实地考察。
这就像是探险家亲自到宝藏的所在地一样刺激。
我们到古城墙那儿,就像考古学家一样,拿着小本子和卷尺,量一量城墙的厚度,看看城砖上有没有刻字或者特殊的标记。
走进老祠堂,感受那种古老的气息,观察它的建筑结构,是几进几出的,门窗上的木雕都刻了啥。
在实地考察的时候,我们还跟住在附近的老人聊天。
这些老人就像活着的历史书,他们给我们讲了好多关于古城墙和老祠堂的传说。
比如说,古城墙曾经挡住了敌人的进攻,老祠堂里以前每年都有盛大的祭祖仪式,还有那些犯了错的族人是怎么在祠堂里接受惩罚的。
(二)文献研究。
光靠实地考察还不够,我们还得翻翻那些厚厚的书本。
跑到图书馆,一头扎进历史文献的海洋里。
找关于本地历史的地方志,上面详细记载了古城墙是什么朝代建的,当时的城市规模有多大。
初中历史课堂研究性学习案例
初中历史课堂研究性学习案例标题:探究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导言: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们有机会通过研究性学习案例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
这个主题涵盖了许多关键的历史概念,如封建制度、等级秩序、社会阶层等。
本文将通过深度研究和广度讨论,从多个方面来探究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并提供我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封建制度的起源与演变(800字)1. 封建制度的定义和特征2. 封建制度在中国的起源3. 封建制度的演变和发展4. 封建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的影响第二部分:社会等级与统治者阶层(800字)1. 社会等级制度的建立和分类2. 统治者阶层的组成和特点3. 统治者阶层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4. 统治者阶层的特权和权力第三部分:士人与农民的社会地位(800字)1. 士人的社会地位和角色2. 士人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作用3. 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4. 农民的贡献与限制第四部分:商人与奴隶的社会地位(800字)1. 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地位变迁2. 商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奴隶制度的存在和影响4. 奴隶制度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总结与回顾:(400字)通过本文的深入研究,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封建制度作为整个体系的基石,影响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发展和相互关系。
统治者阶层的特权和权力决定了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士人和农民则在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商人和奴隶的存在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深入理解和探究这些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
观点和理解: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我认为它既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也反映了统治者对社会的控制和权力分配。
在这个体系中,不同阶层的人们具有不同的责任和权益,但也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和选择。
尽管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平等,但社会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和稳定,推动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展示 福州历史与发展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展示福州历史与发展p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展示福州城市历史与发展所在班级:2021级高一年级十三班课题组长: 08号郑好课题成员: 52号欧某某 43号毛某某06号林某某 42号张某某24号陈某某指导教师:林某某老师福州城市历史与发展福州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当地的新石器文化。
在公元前202年,福州成为了闽越国首都冶城的所在地。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福州由落后的蛮夷之地渐渐跟进时代的步伐。
在近几年里更是以清晰可见的速度发展着。
我们本次课题的目的则在于探究福州的历史和她的发展之路,由此深入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和发展进程,提高对这个城市的归属感,加强主人翁精神,在日后对社会的参与中能积极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通过这次探究,也能提高各个成员的办事能力、工作效率,在合作与分享中提高默契,更好的理解团队合作的精神。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了解福州的历史起源,理清福州古代史的大致脉络,再精确到早先的生活习俗,名人名地,重要史实等。
课题研究的学术目标活动计划任务分工活动步骤:郑好:把握课题发展方向,统筹规划,把握课题的研究进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林某某:对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筛选整理、统计及监督工作陈某某:通过网络、图书馆、报纸等方式查找相关资料毛某某:进行网上调查以及向本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张某某:对资料编辑、排版、上传以及相关费用的收取欧某某: 对有关学生、市民进行采访,并做好记录()第一阶段:确定课题,明确目标与分工。
()第二阶段:查找福州古代、近现代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采访本地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了解他们对福州市近几十年来变化的看法。
()第四阶段:收集并分析资料,总结、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第五阶段:相互交流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网上收集资料、街头采访等调查对象:同学、街头年轻市民、老人、老师等预期研究结果:对福州历史的宏观认知和更深一步了解,熟悉福州的发展进程,通过早先福州和近代福州的资料对比,感受福州方方面面的进步。
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作文
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作文《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胡同里的历史韵味》篇一:走进胡同北京的胡同,那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书。
我一直对胡同充满好奇,这不上次我就专门挑了个日子,一头扎进了那些错综复杂的胡同里。
我刚走进胡同,就像跳进了一个时间胶囊。
两边的四合院墙看上去灰扑扑的,墙根儿下还有几丛草,细细瘦瘦的,像是在倔强地证明生命的存在。
胡同里特别安静,我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咯噔咯噔”,这种安静感觉有点神秘,就像有无数的故事在等着我去发现。
我看到一位大爷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手里拿着个大蒲扇。
那大爷的脸就像胡同里的老墙皮一样,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我就凑上去问大爷这胡同的事儿。
大爷的眼睛一亮,把扇子一合开始给我滔滔不绝讲起来。
他说这胡同啊,打老早就有了,过去好多名人都在这儿住过呢。
我就跟大爷互相也算一见如故了,他直接邀请我进他家的四合院瞅瞅。
四合院一进门就是个小天井,不大,但是布置得挺精巧。
地上有个砖头砌的小花坛,里面种着几株月季,粉红粉红的花朵在绿叶中特别扎眼。
屋里的家具虽然看着老旧,但是透着一股古朴劲儿。
那种大木柜子,上面的铜锁都有些生锈了。
大爷给我指了指屋顶的大梁说,你看这大梁,当年可是用上好的木头做的,到现在还稳稳当当。
从大爷家出来后,我才真觉得这胡同里就藏着无数人的记忆和历史呢。
篇二:胡同里的过往在胡同里走着走着,就看到墙上有一些斑驳的痕迹。
我凑近了仔细瞧,似乎还能看出过去的标语残留的影子。
这些墙也许见证了各种运动和变革呢。
我又看了看胡同里那些不整齐的石板路,这石板路啊,经历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脚步。
就想象以前那些穿着长袍马褂或者中山装的人,在这上面来来去去,这儿送个信,那儿串个门儿。
我还碰到了一个卖糖葫芦的大叔。
他的糖葫芦那叫一个诱人,红彤彤的山楂裹着亮晶晶的糖衣。
我就买了一串,边吃边听大叔扯几句。
大叔说他在这胡同口卖糖葫芦可有年头了,他小时候就看着外地人来胡同参观。
那时候胡同更热闹,孩子们在胡同里跑着玩捉迷藏,大人就坐在门口聊天晒太阳。
高中历史 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 一代风骚——曹孟德素材
一代风骚——曹孟德研究目的:1.通过对曹操人物性格特征的探究及其人生历程的分析,客观评价曹操的人物形象,并了解从东汉末年到三国这段历史背景,以史明志,从而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2.初步了解研究性课题的一般研究步骤及过程。
研究思路:1.到图书馆、书店或者上网查阅、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背景,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小组分工对周围人士进行采访调查,总结曹操的大众形象。
3.整理有关材料及调查结果,系统评价曹操并总结出社会意义。
课题内容:背景:东汉末年, 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皇帝昏庸无能,导致了大权旁落,政局混乱。
人民生活困苦,发起了黄巾起义,政府无力抵抗,只好利用地主私人武装。
这样镇压起义后,形成了军阀割据混战军面。
在镇压黄巾农民大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地主武装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强占地盘,从而形成一股割据势力,“务相兼并以自强大”。
正是在这混乱的天下局势下,才开始了曹操金戈铁马的一生。
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人,汉族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庙号太祖。
于公元184年汉末黄巾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
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吕布、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公元201年在仓亭再次击破袁绍大军,并于公元207年十二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
公元208年,成为东汉政权丞相。
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于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
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
公元212年又击败了汉中张鲁,至此,三国鼎立之势基本成型。
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
初中历史课堂研究性学习案例
初中历史课堂研究性学习案例一、选题背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学生在课堂上听讲、笔记,或者做一些课后习题,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而研究性学习则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
因此,本文选取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以期通过探究学生对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兴趣。
二、研究目的1.了解学生对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2.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了解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学生对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3.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四大发明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代四大发明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文献调查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了解古代四大发明的详细内容和应用。
3.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一种,了解其原理、应用和历史意义,并撰写小组报告。
4.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亲身体验古代四大发明的原理和应用,例如制作简易的指南针、火药等。
5.总结让学生回顾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收获,总结古代四大发明的重要性和影响。
6.展示让学生将本次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五、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组报告、实验结果、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同时也评估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总结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知识和文化,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因此,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展示(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20日开展了初中历史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展示、教学反思和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活动以“抗日战争”为主题,教师们针对该主题进行了集体备课。
首先,各备课组分别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其次,针对教学目标,教师们共同探讨了教学方法和策略,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最后,各备课组分享了备课心得,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2. 课堂教学展示本次教研活动共展示了4节历史课,分别由四位教师执教。
以下是各节课的教学内容:(1)七年级上册《抗日战争的爆发》执教教师:张老师教学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抗日战争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原因和过程。
3. 课堂小结:总结抗日战争的爆发,强调爱国主义精神。
(2)八年级上册《抗日战争的胜利》执教教师:李老师教学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抗日战争的爆发,引入新课。
2. 新课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意义。
3. 课堂小结:总结抗日战争的胜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九年级上册《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执教教师:王老师教学目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抗日战争,引入新课。
2. 新课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3. 课堂小结:总结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4)九年级上册《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执教教师:刘老师教学目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培养学生的英雄情怀。
高三(2)班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展板
城的历史名人又是何其之多,现展示部分研究成果。
陆秀夫(1236-1279)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祖籍建湖建阳。
→→王艮明朝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立人。
←←柳敬亭明末清初大说书家,擅说《隋唐》、《水浒》、《三国》等,我国评书艺人的鼻祖。
→→吴嘉纪明末清初爱国诗人。
字宾贤,号野人,别号陋轩,生于明朝万历46年(1618年),布衣出身,东台安丰人。
←←顾正红革命烈士,滨海县正红乡小顾庄人,生于1905年。
→→戈公振新闻学家,原名绍发,1890年生于东台,编写著作《中国报学史》。
←←胡乔木(1912——1992),盐都县鞍湖镇人。
→→乔冠华(1913—1983),建湖县人。
还记得1971年10月那次联大吗?←←胡公石(1912—1997),盐都县鞍湖镇人,编写出版了《标准草书字汇》、《于右任先生手扎》。
→→徐秀娟(1963—1987),1987年9月16日,不幸溺水牺牲。
←←范仲淹(公元989一1052年),盐城“古八景”之一施公遗迹的缔造者。
→→民族英雄——陆秀夫五卅英烈——顾正红草书大师——胡公石贞孝之门——胡乔木扬州评话——柳敬亭盐城的历史名人——高三(2)班外交才智——乔冠华泰州学派——王艮盐民诗人——吴嘉纪鹤乡之恋——徐秀娟新闻学家——戈公振盐城的历史名人The Historical Celebrities In Yancheng资料图片汇编所在班级:高三年级2班课题组长:潘超戴雪课题成员:全体同学指导教师:蔡磊。
如何在小学一年级展示历史研究成果
如何在小学一年级展示历史研究成果在小学一年级展示历史研究成果在小学一年级,孩子们展示他们的历史研究成果是一次令人期待的体验。
他们像小小的历史学家一样,通过他们的研究和展示,向同学们和老师们展示了他们对过去的探索和理解。
首先,孩子们可以从简单而生动的方式开始,比如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例如,他们可以选择探索有关古代埃及法老的信息,或者关于著名的探险家的故事。
这样的选择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还能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
其次,通过阅读书籍、观看视频和与家人交谈,孩子们可以收集关于他们选择的主题的信息。
他们会像探险家一样,发现新的知识和有趣的事实。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让他们在收集信息时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地发现新的内容和见解。
然后,他们可以开始组织和整理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可能包括制作简单的展示板、创建故事性的口头报告或制作一些小道具来帮助他们解释他们的主题。
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像建筑师一样,将他们收集到的信息组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以便能够清晰地向其他人传达他们的发现。
接下来,当他们准备好向同学们和老师们展示他们的成果时,可以通过口头报告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个阶段是他们展示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他们会像故事讲述者一样,用生动的语言和图像来描绘他们所学到的内容。
最后,孩子们应该被鼓励接受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反馈,并从中学习。
这种反馈不仅有助于他们改进自己的研究和表达技巧,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展示历史研究成果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习了如何进行研究和整理信息,还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历史课展示成果
历史课展示成果
标题:古代文明的辉煌——埃及金字塔
在本次历史课的学习中,我们深入探索了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我选择了埃及金字塔作为我的展示成果,因为它们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
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象征着法老的权力和永恒的生命。
其中最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它高达 146.5 米,由 230 万块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展现了古代埃及人民在工程技术和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通过研究埃及金字塔,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埃及文明的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和科技水平。
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到精确的测量、运输和堆砌技术,反映了古代埃及人民对几何学和天文学的深刻理解。
此外,埃及金字塔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们是法老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对永恒生命的追求。
金字塔内部的墓穴和陪葬品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古代埃及宗教和葬礼仪式的重要信息。
通过对埃及金字塔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还能感受到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伟大。
这一展示成果希望能够激发同学们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并促使大家进一步探索人类历史上的其他伟大成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的学习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
五年级学生的历史研究和展示课题设计
五年级学生的历史研究和展示课题设计随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学生们在学习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历史研究和展示课题逐渐成为了五年级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五年级学生的历史研究和展示课题的设计,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课题选择在开始研究和展示课题之前,学生需要首先确定一个合适的课题。
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1. 兴趣:学生应该选择他们对历史感兴趣的主题。
这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度。
2. 目标:学生需要确定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
例如,他们是否想要展示一个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或者揭示一位历史人物的贡献。
3. 可行性:学生需要确保所选择的课题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并且能够通过限定的时间和资源进行研究和展示。
二、课题设计一旦学生确定了他们的课题,接下来就是课题设计。
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问题:学生需要明确自己想要回答的研究问题。
这可以限定研究的范围,使得学生的研究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 资料收集:学生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来支持他们的研究。
这可以包括书籍、互联网资源、采访等多种方式。
学生应该学会评估和筛选信息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3. 组织结构:学生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组织结构来组织他们的研究材料和信息。
这可以包括时间线、地理位置、重要事件等等。
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研究更加条理清晰,容易理解。
4. 展示形式:学生需要决定展示形式,例如口头报告、展板、PPT 等。
他们应该选择一个最适合展示他们研究成果的形式,并且要注意展示的清晰度和吸引力。
三、课题实施在开始研究之前,学生需要制定一个具体的计划,并确保能够按照计划实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时间管理:学生需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工作,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相互讨论和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提供互相的帮助和支持。
3. 教师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作文
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作文一、研究背景。
咱为啥要研究古代兵器呢?你想啊,古代那打仗可全靠这些家伙事儿呢!从原始人拿着石头棍棒互殴,到后来各种炫酷的刀剑弓弩,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而且,了解古代兵器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战争和社会的大门,超有趣的。
二、研究目的。
咱就是想搞清楚古代兵器是咋发展起来的,都有啥种类,还有它们对古代战争、文化有啥影响。
这就好比是探寻古代武林高手的秘密武器库一样。
三、研究方法。
咱主要是看书啦,图书馆里那些厚厚的历史书,翻得我手都酸了。
还上网查资料,不过网上信息有点乱,得好好甄别。
有时候还跑去博物馆,看看那些真家伙,那感觉,就像是和古代兵器来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
四、研究内容。
1. 原始兵器时期。
最开始的原始人啊,那可没什么高科技。
他们就拿着石头,简单打磨一下,就成了石斧、石刀,用来打猎或者和其他部落打架。
还有那些木棒,又粗又长的,打起来也挺疼。
这时候的兵器,简单粗暴,主要就是为了生存。
就说那石斧吧,拿着它的原始人就像是最早的“战士”。
虽然现在看起来很简陋,但在当时那可是非常厉害的家伙,一斧子下去,野兽可能就倒下了。
2. 青铜兵器时期。
后来啊,人类学会了炼铜,青铜兵器就闪亮登场了。
这时候的兵器可就精致多了,有青铜剑、青铜戈啥的。
青铜剑那可是很帅气的,剑身闪闪发光,剑刃锋利无比。
咱就说越王勾践剑,那可是青铜剑中的明星。
这把剑几千年了还锋利得很,上面还有精美的花纹。
想当年,越王勾践拿着这把剑可是在战场上大杀四方呢。
而且啊,青铜兵器的出现,让战争变得更加有组织性了。
士兵们拿着青铜兵器,组成方阵,互相厮杀,那场面肯定很壮观。
3. 铁器兵器时期。
再后来,铁被发现了,这可不得了。
铁比青铜更坚硬,更耐用。
于是乎,铁制兵器就逐渐取代了青铜兵器。
铁剑、铁矛、铁戟啥的都出现了。
铁剑的出现让剑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那些侠客们拿着铁剑,行侠仗义,可潇洒了。
在战场上,铁制兵器也让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因为铁兵器更锋利,杀伤力更大。
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227):南明
永历政权在端州
丽谯楼曾作为南明王朝永历帝行宫(今端州区城中路第
一人民医院西地)
阅江楼是南明王朝永历政权军事重地(今端州区正东路
东侧石头岗上)
披云楼 文武百官议事理政(今端州区人民中路)
末路
组长:黄浩钊 组员:谭兆朗 李旭毅 李旭
三帝一王
政权:弘光政权(弘光帝,福王朱由崧)
鲁王政权(明鲁王朱以海) 隆武政权(隆武帝,唐王朱聿键) 绍武政权(绍武帝,唐王朱聿鐭) 永历政权(永历帝,桂王朱由683)
隆武二年(1646)十一月十八日,明两广总督丁魁楚、 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戴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以次年 为永历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永历朝廷离开肇庆再度逃 入广西。
广东肇庆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
南明
明朝京师顺天府被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后,明朝宗室先后
在南方成立朝廷,沿用“大明”国号。 但由于清朝入关之初 宣称“天下取自于贼,而非明”。立足未稳之时便急于诏修《 明史》,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以此宣告明朝已亡,不再承认 南明朝廷的合法性,所以清朝官方即在南明君臣称呼上加“伪 ”加以区别“前明”;比如:“伪永历”、“伪晋王” ,称呼 加“伪”是对南明朝廷的蔑称。辛亥革命以后官方开始把这段 历史改称为“南明”或“后明”。
历史研究性学习(DOC)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国历朝历代服饰考一、研究小组成员:邵如意,杨婉仪,黄嘉怡,董雯巧,黄靖淳,刘嘉慧,甘亦馨二、研究背景: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同时,也引起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三、研究项目:秦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民国时期服饰的样式特征以及文化内涵四、研究成果1、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国后,为巩固统一,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
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废周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
(1)皇帝服饰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
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
(2)军官服饰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
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
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
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
(3)士兵服饰这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
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
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过六枚。
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
皆为64厘米,其下摆一般多呈圆形,周围不另施边缘。
(4)男性服饰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题的意义
1、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的 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策略。本课题研究以提高中 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针对现行中学历 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探索创设积 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具有课程改革新理念的 系列课堂教学方法。
2、小组成员与任务分工
• 组长:麦尔哈巴·奥斯曼 • 任务分工: • 艾孜海尔·阿布都力米提:文献资料查找 • 古丽切合热·亚日:影视资料查找 • 苏卜汉·奥斯曼:摄像拍照 • 热依拉·阿布都拉:材料汇总与整理 • 排孜丽娅·吐尔诨:结题报告及论文编写:
六、活动步骤
• 2016.9月中到2016.10月中:确定课题,任 务分配,完成开题报告(PPT形式和纸质版)
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 1、唐太宗时期采取和亲政策的背景 • 2、唐太宗时期和亲的概况 • 3、唐太宗时期采取和亲政策对当时民族关
系的影响 • 4、唐太宗时期采取和亲政策对今天的借鉴
意义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及小组分工
1、主要研究思路:通过查阅文献史料、参观 博物馆、调查研究、查找视频和影视资料, 集中展示和合作探讨,形成论文
• 2016.10月中到2016.11月底:查阅、收集 资料,访问历史老师
• 2016.11月底到2016.12月底:材料汇总与 整理、编写论文、结题
—唐太宗时期的和亲政策
高一四班 高一七班 报告人:麦尔哈巴·奥斯曼
• 学 校:和田地区二中 • 课 题:中国古代和亲政策探究
—唐太宗时期和亲政策 • 主导课程:历 史 • 指导教师:王妮媛
布达拉宫里供奉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像
远嫁吐谷浑 ---弘化公主
中国古代和亲政策概述
• 和亲政策最早始于汉代,是统治阶级用来 换取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积蓄力量的一 种外交工具和民族政策。
• 到了唐代,和亲政策进一步发展,成为了 广泛运用的安边政策。唐太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唐代这 个强盛国家的奠基者,其实行的和亲政策 对于当时民族关系的发展更具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说明
• 1、当前教学改革形势下,提出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及团队合作学习的的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为适应这个发展变化,我们课题组决 定以此为平台,尝试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 历史的兴趣及学习方法的养成。
2、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本课题研究将 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个体发展相结合,促进 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不 断提高,达到终身发展要求。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 1、对唐太宗时期的和亲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并能从多方面分析取和亲政策对民族关系 的影响。
• 2、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及团队精神的培养。 • 3、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总结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