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1.3四季的天气(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 四季的天气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 四季的天气 苏教版

四季的天气【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列举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的活动的实例。

能列举出不同季节能看到的花和动物。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并能说出名称。

2.科学探究多角度分析不同季节对人们的活动方式的影响。

3.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关心季节的兴趣。

4.STSE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意识到观察和长期的记录是有用的,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季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列举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的活动的实例。

能列举出不同季节能看到的花和动物。

难点: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并能说出名称。

【教学准备】图书资料、网络和终端设备、资料卡。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我们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那你了解这四个季节吗?(二)新课学习1.描述秋天的天气秋天到了,有哪些句子可以描述秋天的天气呢?学生:天气凉快了。

雨水少了。

太阳光没那么强烈了。

……2.说一说:像描述秋天那样,说说其他季节的天气。

春天:桃花开了。

蝴蝶飞来飞去。

……夏天:天气热得一丝风也没有。

蝉一直在叫。

……冬天:下雪啦,我们可以打雪仗。

我们都穿上了棉袄。

……3.播放人们在不同季节中从事不同活动的图片资料。

(1)依次出示教材中的四幅场景图。

(2)说一说:一年四季,人们有哪些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季节对人们日常活动的影响。

(3)小结。

4.了解不同季节常见的花(1)观察教材中的4幅花朵图。

(2)说一说:桃花、菊花、荷花和腊梅,分别在什么季节可以看到它们?(3)进一步交流在不同季节见到的花。

(4)小结。

5.了解不同季节常见的动物(1)观察教材中的4幅动物图。

(2)说一说:大雁、蝉、蝌蚪和喜鹊分别在什么季节可以见到?(3)进一步交流在不同季节见到的动物。

(4)小结。

6.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熟读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猜猜它们的含义。

(三)课外作业课外查阅二十四节气的资料,更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四季的天气》教学设计1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四季的天气》教学设计1

3.四季的天气【教学目标】1.体会四季天气的不同,了解每个季节典型的天气特征。

2.阅读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了解其中相关气象信息。

【学习者分析】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了解学生已知,我从季节温度,季节交替,季节循环,季节对于人类、动植物的影响四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前测结果表明,所有学生都知道季节循环与季节交替,60%的学生知道明显的夏冬温度特征,80%的学生只能描述出一两项常见的季节交替对于人类、动植物的影响的现象,而且仅限于相邻季节的变化。

由此以看出,低年级学生已经知道一些四季变化的现象,如冬天湖水结冰、春天冰雪融化,一些植物不同季节有不同变化,一些动物会迁徙或冬眠,人们的服装也有变化等,但认识不够全面。

学生知道季节循环和季节交替,知道冬天最冷、夏天最热、春秋不冷不热,但不知道这些表征是基本特征的表现,是基本特征对动植物、人类及自然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和物候特征现象。

教学难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和典型特征的描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平板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信息化手段应用特色】1.利用微信,qq发布课前测试,让教师及时的针对学生的前概念对教学进行相应修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利用图片、视频等信息化手段,调动学生的前概念,抽象问题形象化,更便于学生分析、了解。

3.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软件,实时推送,反馈,有利于提高课堂实效,让全班参与课堂中“传统教学里的口头交流”,提高了学生资助学习、自主训练的主动性。

4.利用小组评分,选人,抢答等信息化手段,更激发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有效促进了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约束性。

【教学过程设计】。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设计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设计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四季的天气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四季的变化和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四季的变化。

2. 掌握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PPT、录音机。

2. 学具准备:四季的天气图片、四季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四张图片都是什么季节的?”“四季的变化是怎样的?”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四季的概念。

2. 学习新课(10分钟)教师播放四季的天气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天气是怎样的?”“夏天的天气是怎样的?”“秋天的天气是怎样的?”“冬天的天气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图片和描述来加深学生对不同季节天气特点的认识。

3. 练习与巩固(15分钟)a.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套四季卡片,让学生按照卡片的顺序排列,回顾四季的顺序和特点。

b.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听录音,按照录音的顺序拿起相应的四季卡片。

4. 拓展与应用(2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所选的季节,设计一个小故事。

故事中要包括该季节的天气特点和人们的活动。

b. 学生上台表演自己设计的小故事,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总结四季的特点和天气的变化。

并引导学生思考:“四季的变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呢?”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四季的天气春天:温暖,多雨夏天:炎热,多雨秋天:凉爽,多风冬天:寒冷,少雨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四季的变化和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四季的天气》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四季的天气》教案
四、一年四季中的动物和植物。
(一)研究一年四季不同的花。
1、一年四季都有哪些不同的花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先思考思考,再讨论交流。
2、教师: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花,甚至于每一个月都有不一样的花。有人专门写了一首儿歌。描述了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不同的花。
3、出示儿歌《十二月花名歌》:
4、学生自由的读一读《十二月花名歌》,了解12个月中不同的花。
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案上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二十四节气歌是中国的老百姓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把一年分成24个阶段,并且每一个节气长约15到16天不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学生自由读一读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3、教师引导学生大致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4、为了便于记住这二十四节气,人们还把这二十四节气编成了一首儿歌,叫《二十四节气歌》。
5、出示《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晴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6、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歌》的意思。
4、教师总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一个季节都有每一个季节的特点。每个季节的天气也各不相同。
三、人们的活动
1、过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的天气都不一样,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那么在一年四季中,人们有哪些不同的活动呢?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因为一年四季的天气各不相同,所以人们的活动也不一样,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人们忙着播种;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到河里游泳;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人们忙着收获;冬天天气寒冷,是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的好季节。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四季的天气》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四季的天气》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四季的天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季的天气》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四季的变化以及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四季的概念,知道四季的顺序,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如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热、秋天的凉爽和冬天的寒冷。

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描述四季的天气变化。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四季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能够观察到四季的变化,如春暖花开、夏天的炎热、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雪花。

但是,他们可能对四季的天气特点没有系统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四季天气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四季的概念,知道四季的顺序,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描述四季的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热爱,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四季的概念,知道四季的顺序,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描述四季的天气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四季的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四季的天气特点。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实践活动法:通过观察、记录四季的天气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四季的天气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四季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3.实践活动材料:观察记录表、画笔、彩色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四季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四季的变化。

提问:你们知道四季有哪些变化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介绍四季的概念,明确四季的顺序,展示四季的天气特点。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一、课程背景本次课程是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节课,教学内容为四季的天气。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天气规律以及不同季节的气温、降水量等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1.了解四季的天气规律。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季节的气温、降水量等基本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天气、感知气温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每一个季节的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本课主要内容是四季的天气规律与特征。

教学方法包括:课前导入,教学讲解、示范,小组合作探究,互动问答,课后复习等。

具体安排如下:1. 课前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四季图片,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感官体验描绘四季的变化:春天如何、夏天如何、秋天如何、冬天又如何。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和归纳出四季的特征。

引导学生展开对四季的讨论。

2. 教学讲解与示范(15分钟)教师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先让学生了解文化、历史等因素影响四季的特征,再让学生了解四季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降水量等基本特征。

3. 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被发放的气象图、温度计、降水量器等仪器,对不同季节的天气进行测量和比较,用数字和文字形式汇总表达季节天气的不同特征。

随后小组将成果展示给全班,教师进行评价与点拨。

4. 互动问答(1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询问季节天气的特征,如关于气温、降水、衣着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同时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季节进行分类,强化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5. 课后复习(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让学生观察课堂内容的图片等形式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四季的天气规律。

2.难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季节的气温、降水量等基本特征。

五、教学评估方法本节课的评估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去测量和收集数据,加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024苏州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3《四季的天气》教案

2024苏州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3《四季的天气》教案

2024苏州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3《四季的天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四季的天气》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天气现象。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四季的划分,知道春夏秋冬的特点,同时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现象。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四季的气候变化,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四季有一定的感知,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对天气现象有直观的感受,但可能无法准确表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划分,知道春夏秋冬的特点,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天气变化的积极情感,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划分,知道春夏秋冬的特点,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现象。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描述四季的天气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体验四季的天气变化,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季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户外观察的场地,安排安全措施。

3.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如四季的衣物、果实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四季的划分,介绍春夏秋冬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现象。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四季天气变化的掌握情况。

苏州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3《四季的天气》说课稿

苏州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3《四季的天气》说课稿

苏州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3《四季的天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四季的天气》是苏州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四季的特点以及天气的变化。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知道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天气特征,并能用科学的视角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四季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四季的形成原因和天气变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四季的特点和天气变化。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季的天气特征,知道四季的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描述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季的天气特征和形成原因。

2.难点:对四季形成原因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讨论、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实验等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四季的特点和天气变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四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四季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四季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四季的规律。

3.案例分析:分析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天气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深入了解四季的天气变化。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四季的特点和天气变化,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5.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季节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四季的变化。

6.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四季特点和天气变化的理解。

7.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四季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四季的特点和天气变化。

可以设计成四季的轮播图,中间是四季的名称,周围是每个季节的天气特征和形成原因。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四季天气的不同,了解每个季节典型的天气特征。

2.阅读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了解其中相关气象信息。

(教学重点)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和物候特征现象。

(教学难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

(教学打算)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四季动植物图片卡1套,二十四节气图1张。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n〕1.播放关于秋天气候的视频并请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描述天气的方法思考如何描述秋天的天气。

2.下面,请同学们举手答复描述秋天的天气的句子,要表达完整的句子,如秋天的天气凉快了。

生:秋天天气凉爽了。

秋天雨水少了。

秋天太阳光没那么强烈了。

3.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大家平常都是热爱自然细心观察的同学,发觉了秋天的天气的特点。

那么秋天后面是什么季节呢?生:冬天。

4.对了。

冬天过后呢?生:春天。

5.春天过后呢?生:夏天。

6.夏天过后呢?生:秋天。

二、描述四季的天气〔10min〕1.〔板书:四季的天气、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对了。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四季的天气〞。

四季轮回,一年一年周而复始。

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描述其他季节吗?我们从秋天的下一个季节冬天开始。

〔出示冬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生:天气十分严寒。

冬天会下雪。

太阳光十分微弱。

2.同学们都是小小观察家,特长发觉季节的特点。

那么春天呢?〔出示春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生:天气变得暖和了。

春雨连绵,一直下着。

太阳光照在身上暖暖地。

3.是啊,春天是个温暖的季节,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大家说得非常好。

那么夏天呢?〔出示夏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生:天气变得炎热。

夏天会下雷阵雨。

太阳光很强烈。

4.对了,大家对四季的描述非常精确。

谁能分别用一个词描述四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呢?〔出示四季气候特点的图片提示〕生:温暖、炎热、凉爽、严寒。

5.对了,通过我们的商量和总结,我们发觉西安一年中天气的变化规律是: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

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3.四季的天气》优质说课稿

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3.四季的天气》优质说课稿

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3.四季的天气》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四季的天气》是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四季的变化,了解天气与季节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四季的特点、天气的变化、季节对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四季的天气变化,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四季的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天气与季节的关系,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入理解天气与季节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四季的特点,理解天气与季节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尊重,培养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说出四季的特点,理解天气与季节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体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入理解天气与季节的关系。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实地观察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四季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四季的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天气与季节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季节变化的原因。

3.观察与体验: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体验,通过实地观察和感受,深入了解四季的天气变化。

4.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交流对天气与季节关系的理解。

5.总结与解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四季的特点,解释天气与季节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3《四季的天气》(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1.3《四季的天气》(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四季的天气特点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知识点梳理
1. 四季的定义和特点
-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定义和特点
- 每个季节的气候特征和天气变化
2. 四季的天气变化
- 春季的天气特点:温暖、多雨、植物生长
- 夏季的天气特点:炎热、干燥、雷雨
- 秋季的天气特点:凉爽、多风、植物凋零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能够通过实例来分析四季的天气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关于四季的天气特点的问题。他们能够理解四季的天气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
4. 学生作业:学生能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通过撰写关于四季的天气特点的短文或报告,来巩固所学知识。他们的作业内容丰富,能够体现出对四季的天气特点的深入理解。
- 人类如何利用四季的天气特点进行农业生产
6. 四季的天气变化对气象灾害的影响
- 四季的天气变化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 四季的天气变化对气象灾害的预防和管理
7. 四季的天气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 四季的天气变化对全球气候模式的影响
- 四季的天气变化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8. 四季的天气变化对地球科学的研究
- 四季的天气变化对地球科学领域的影响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小组讨论效果不佳,可能是因为小组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将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十.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四季的天气特点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能够回答老师的提问,并与同学进行有效的互动。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四季的天气》教学设计5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四季的天气》教学设计5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四季的天气》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四季的天气》主要让学生认识四季以及四季的天气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四季的划分,知道四季的天气特点,能够用科学的方法描述四季的变化。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图片和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四季的划分和天气特点认识尚不清晰。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天气和季节之间的关系,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深入理解四季的天气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四季的划分,了解四季的天气特点,能够用科学的方法描述四季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季的划分,四季的天气特点。

2.难点:用科学的方法描述四季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四季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四季的变化。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四季变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季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四季的变化。

2.准备四季的物品,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水果、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花等,用于实践活动。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展示四季的变化,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四季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讲解四季的划分和天气特点,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春天的花朵观察、夏天的水果品尝、秋天的果实收获、冬天的雪花制作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四季的变化。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季的变化,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四季的天气》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四季的天气》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四季的天气》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心天气的第三课《四季的天气》,主要介绍了四季的天气特点、不同季节中人、动物和植物的活动,以及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气象信息。

本节课是孩子们初步了解四季和气象知识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孩子们观察和描述能力的关键课程。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天气特点,并能正确描述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

2. 让学生认识不同季节中人、动物和植物的活动,并能简单描述它们的行为。

3.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内容,掌握其中相关气象信息。

【教学重点】认识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和物候特征现象,并渐渐学会学会如何正确描述。

【教学难点】对各季节动植物活动的描述和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于规律寻找。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孩子们初步接触天气和气象知识的课程,因此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认识四季的天气特点、不同季节中人、动物和植物的活动,以及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气象信息。

同时,由于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描述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和帮助。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四张图片,分别是春、夏、秋、冬的典型场景,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四季的名称。

教师:同学们,这四张图片分别是什么季节的场景呢?请仔细观察。

学生:这是春天的场景,有许多鲜花和绿草。

这是夏天的场景,天很热,有很多树和花。

这是秋天的场景,有很多果实和落叶。

这是冬天的场景,有很多雪和冰。

2.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春、夏、秋、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谈论四季的不同之处。

教师:非常好,你们已经正确辨认出了四季的场景。

那么,你们知道春、夏、秋、冬有什么不同吗?请举手回答。

学生:春天比较温暖,有很多鲜花和绿草。

夏天比较热,有很多树和花。

秋天比较凉爽,有很多果实和落叶。

冬天比较寒冷,有很多雪和冰。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 教师出示四张图片,分别是春、夏、秋、冬的典型场景,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天气特征。

2.掌握根据不同天气需要选择不同的衣着。

3.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天气特征的掌握。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课前准备准备一些四季的图片、教学PPT或投影仪。

四、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春天的天气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气象现象?•夏天的天气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气象现象?•秋天的天气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气象现象?•冬天的天气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气象现象?2. 学习让学生观察四季的图片,了解四季的天气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春天的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这时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夏天的气温很高,天气很热,这时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秋天的气温开始变得越来越凉,这时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冬天的气温最低,非常冷,这时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3. 巩固1.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四季衣服搭配的海报,加深对于四季天气变化的理解。

2.通过提问等方式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所学内容。

4. 结束回顾全课内容,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误解,概括今天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家长适时提醒孩子注意根据天气情况选择衣着。

2.学生可以继续制作自己设计的四季衣服搭配,然后展示给同学们看。

六、教学反思1.针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加强实际操作环节和兴趣激发环节。

2.增加课堂氛围的互动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季的天气》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季的天气》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季的天气》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季的天气》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季节变化和天气现象,让学生认识四季的特点和天气变化。

通过观察、操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对四季变化和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认识较模糊,需要通过观察、实践来进一步掌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四季的特点和天气变化,了解天气现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四季的特点和天气变化。

2.难点:让学生理解天气现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季节变化和天气现象为背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

2.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4.采用趣味性教学法,以游戏、歌曲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季变化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天气现象的道具、模型等教学资源。

3.准备观察记录表,方便学生记录天气变化。

4.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四季变化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感受四季的美妙。

同时,提问:“你们知道四季有哪些特点吗?请举例说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四季的特点和天气变化,让学生了解季节变换的原因。

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天气变化,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四季的天气》说课稿4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四季的天气》说课稿4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四季的天气》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四季的天气》是一节关于季节和天气的科学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以及不同季节的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四季的变化和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四季的特点和天气现象的认识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拓展和加深。

此外,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浓厚,好奇心强,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季的特点,知道不同季节的天气现象,学会用科学的视角观察和描述四季的天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季的特点及不同季节的天气现象。

2.难点:用科学的视角观察和描述四季的天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四季的天气现象。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四季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四季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四季图片,总结四季的特点,如春暖花开、夏炎冬冷等。

3.不同季节的天气现象:分析四季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春雨、夏雷、秋台风、冬雪等。

4.观察和描述四季的天气: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所在地区四季的天气现象,学会用科学的视角观察和描述。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四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节约资源。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四季的特点天气现象春暖花开春雨夏炎冬冷夏雷、台风、冬雪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四季特点和天气现象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四季的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每个季节的天气特点。

2、理解天气的变化是由于气温的变化所引起的。

3、通过天气现象的观察、描述、分类等活动,从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知识的乐趣。

4、观察和发现四季的日常生活中的规律,发展自己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四季的天气特点。

2、气温变化引起的天气变化。

三、教学方法:1、观察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观察四季的天气和气温变化。

2、讲解法:教师通过数据、图片等形式讲解气温变化引起的天气变化。

3、实验法:教师和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模拟气温的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4、讨论法: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讨论,形成合理的结论。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软件,向学生展示一组四季天气的图片。

通过观察这些图片,让学生展开对四季天气的想象和探究。

2、教师可以展示气象专家预报天气的视频,引导学生探究气象预报和实际天气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第二步观察法1、根据四季的天气特点,让学生进行分类。

2、观察不同天气下的物体发生的变化,例如:雪花在溶解时,水蒸气在冷凝时的变化过程,树叶的变化等。

第三步讲解法1、教师通过讲解气温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到气温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2、通过数据或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了解到气温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第四步实验法1、教师选取适合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受气温对天气的影响。

2、例如:让学生在不同的温度下吹肥皂泡,比较肥皂泡在不同气温下的变化情况,体验气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第五步讨论法1、教师提出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

2、例如:同样是夏天,南方的天气比北方的更加潮湿,这是为什么?第六步小结1、由学生回答四季分别的天气和特点。

2、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进行总结,带领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复述。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季的天气》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季的天气》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季的天气》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四季的天气》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四季的变化以及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四季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天气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四季的天气特点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四季的天气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知道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天气变化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四季的变化和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四季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四季的天气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现象。

3.课堂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实践环节: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里的天气变化,亲身体验四季的天气特点。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四季的天气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绘自己喜欢的季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