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

合集下载

意义的分析: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

意义的分析: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

意义的分析: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摘要分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析语言的意义。

自70年代以来,以戴维森为代表的实在论和以达米特为代表的反实在论围绕意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前者提出了以真理概念为基础的成真条件语义学理论,后者提出了以证实概念为基础的辨明条件语义学理论。

本文分析了这场争论涉及的一些关键问题、争论双方的基本观点及主要策略,并探讨了双方基本观点可能蕴涵的不同的形上学立场。

以此为基础,本文还对争论双方作了批判性的评论,而且提出了一种探索语言意义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意义真理证实实在论反实在论Abstract Analytical philosophy aims mainly for analyzing themeanings of language. Concerning this there has been a fierceargument between realism and antirealism since the 1970's.D.Davidson who is the leading exponent of realism advanced thetruth-condition semantics based on "truth", and M. Dummettrepresenting antirealism put forward the justification-condition semantics based upon "verification".In this paperthe author makes some critical comments on main questions,ideas, tactics and metaphysical implications showed inthe debate.The author also submits a new suggestion on thequest for the meanings of language.一、争论的背景和焦点(一)毫无疑问,分析哲学的出现是20世纪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关于科学实在论的几点思考

关于科学实在论的几点思考

关于科学实在论的几点思考陈嘉映/文提 要:本文从一个特选的角度来透视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

我认为,在争论物理学对象是否实在之前和之时,我们须问:物理学的实在性为何需要证明。

这种需要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物理学内部的对象和假说是否实在,这要由物理学的发展去解决。

二是物理学对象相对于日常对象是否实在。

日常实在对象提供了实在概念的原型,但并不提供实在概念的定义,不能因为物理学对象不似日常而否定其实在性。

然而,由于物理学对象只能由数学通达,所以,“实在”概念在物理学中已经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实在;怀疑;规律;机制中图分类号:B503.92 文献标识码:A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几乎没有哪本讨论物理学哲学的书不讨论物理学对象是否实在的问题。

物理学是否提供关于实在的理论?是否在揭示世界的结构及其作用方式?实在论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他们的立场又有很大区别。

粗分,一些论者是防御性的,针对反实在论者坚持物理学理论的实在性。

另有一些论者持物理主义还原论立场,主张只有物理学对象是实在的,惟有物理学才认识实在,常识所认识的世界不是实在世界。

反实在论者的立场同样是形形色色。

粗分,一大批论者从物理学理论的“操作性”出发否认物理学对象的实在性。

另一批是所谓“强纲领”的社会建构主义者,主张科学无非是一种意识形态。

还原论者可视作实在论中的极端派,社会建构主义可视作反实在论中的极端派。

本文不讨论这两类极端的立场。

我所讨论的是物理学理论是否只是操作理论,抑或事关实在。

本文中“实在论”和“反实在论”是在这一限定意义上使用的。

有些科学家、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把物理学理论视作约定、建构、操作理论,另一些努力证明物理学对象的实在性。

前一个阵营被称作反科学实在论者,包括劳丹(Lar2 ry Laudan)、弗拉森(Bas C.van Fraassen)等。

库恩一般也列入这一阵营。

①后一个阵营①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被建构主义者奉为经典,他本人被理所当然地视作反实在论的一个主要代表。

从意义理论看反实在论对实在论的反驳

从意义理论看反实在论对实在论的反驳
维普资讯
信 阳 师 范 学 院 学报 (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笫 2 2卷 第 4期 2 0 0 2年 8月

J u n lo iy n a h r l g o r a fX n a g Te c e s Co l e e
与 我 们 的 经 验 无 关 。实 在 论 当 代 的 代 表 人 物 戴 维 森 说 : 我们 在 所 有 的方 面 都 可 以是 实 在 论 者 。我 们 把 “
客 观 的真 值 条 件 看 作 意 义 概 念 的 核 心 , 且 坚 持 认 并
为 知 识 是 一 个 独 立 于 思 想 和 语 言 的 客 观 的 世
真 值 ; 是 否 认 语 句有 客 观 的 潜 在 超 越 证 实 的 真 值 , 此 反 实在 论 提 出 了三 个 基 于语 言 理 解 的 反 二 为 驳 。 反 驳 存 在 的 主 要 不足 是 它假 定 的 前提 仍 需 要 论 证 ; 它从 语 言分 析 入 手 探 究 形 而 上 学 问题 的 该 但 思路和 方法 , 对我 国的 哲 学研 究 无疑 具 有 一 定 的 借 鉴 意 义 。

着 独 立 于 我 们 认 识 的 实 体 , 于 它 们 争 论 集 的 陈 述 由 独 立 于 我们 的 认 识 而 或 为 真 或 为 假 。 因而 陈述 的 意 义 与 我 们 对 该 陈 述 的 证 据 或 证 明 无 关 , 与 确 定 它 而 为 真 或 为 假 的方 式 有 关 , 解 该 陈 述 的 意 义 就 是 知 理 道 该 陈述 为 真 或 为假 的条 件 ( 真值 条 件 ) 。反 实 在论 则认 为 , 述 的真值与我们 的认识有关 , 陈 一个 陈 述 为 真 在 于 我 们 知 道 什 么 被 看 作 是 该 陈 述 之 断 定 的 证 据 ; 解 该 陈 述 就 在 于 知 道 断 定 该 陈 述 之 证 据 , 即 理 也 我 们 有 能 力 通 过 特 定 的手 段 来 证 明 它 或 否 证 它 。 因

再议科学实在、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再议科学实在、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第 3卷 第 1期 2 1 年 2 月 02
哲 学 分 析
P ioo hc lAn yi hls p ia a ss l
Vo . 1 3.No 1 . F b .2 2 e .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再议 科学实在 、 科学实在 论和反实在论
李 醒 民
摘 要: 实在是 多重 的 , 包括本体 实在 、 常识 实在和理 论 实在 , 是科 学实在 只 但
学 家的 充 满 多元 张 力的 综 合 科 学 实在 论 , 是 这 种 中正 科 学 实在 论 。 就
关键 词 : 学;本体 实在 ; 科 理论 实在 ; 学实在 论 ; 实在论 ;哲人科 学家 科 反
中 图分 类 号 :0 0 文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5 0 4 (02 0 — 19 2 B— A 2 9 — 07 2 1 )1 02 — 9
() 1 本体 实在 。本 体 实在也 往往 被称 为外部 世界 、 在世 界 、 外 自然或 自然 界 、 理 物
世 界 、 在 世界 、 观世 界 、 实 客 客观 实 在 、 观存 在 、 理 实 在 ( h s a ra t)L一 不 客 物 p yi l ely c i 3
是 我 本人 意谓 的“ 理 学 中 的实在 ” ra t i h s s 、 在 的 实在 、 实存 在 , 在 物 (ely np yi )存 i c 现 它 其 具 有 独立 于 人 的意 识 之外 而 存 在 ( 实存 或 潜 存 ) 但 并 非不 可 知 的 意义 上 , 当于 、 相 康 德 的“ 自体 ”tig i— e ) 物 ( n —n sl 。本 体 实在具 有 形而 上 学 的性 质 , h f 是无 法用 科 学方 法 证 实 或证 伪 的 , 是它 在科 学 中又 是不 可或 缺 的 。在 科 学 中 , 由此不 是 上行 , 向 但 它 走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反实在论”还是“实在论”?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反实在论”还是“实在论”?

心理科学进展 2004,12(2):312~ 319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反实在论”还是“实在论”?杨莉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南京 210097)摘要“反实在论”与“实在论”之争是当前有关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争论的核心。

批判者指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反实在论”,社会建构主义者则竭力澄清自己的“实在论”立场。

该文认为:社会建构主义是一个芜杂的思想体系,任何一种简单的结论都难免失之武断,妨碍对它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把握社会建构主义关键在于对“现实”的理解,社会建构主义的“现实”是统一了主客体的生活的现实,它对主客关系的超越对现代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实在论者,了解实在论特有的问题和局限性,有助于更加理性地认识和参与这场争论。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实在论,反实在论。

分类号B84-09“社会建构论”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影响广泛又极具争议的一种研究取向。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是该取向在心理学中的反映。

其核心纲领包含“批判”、“建构”、“话语”、“互动”四个层面:首先,批判现代心理学的主客二元对决、反映论的认识论、个体主义和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否定心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坚持心理的社会建构性质;第三,话语是社会建构的媒介,将话语分析纳入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四,社会建构通过人际互动过程实现,主张心理学的研究重心应由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转向个体外部人际关系和互动。

1 “反实在论”与“实在论”之争是有关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争论的核心自从格根1985年发表“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主义运动”以来,心理学围绕社会建构主义的批判和争论不绝于耳。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批判和争论呈现混乱或无政府状态。

表现为:首先,批判没有单一的“靶子”。

由于对“什么是社会建构主义”缺乏统一的界定和认识,批判者往往出于各自特定的立场或批判目的,针对某种特殊版本的社会建构论展开批判,以至于“有多少版本的社会建构主义就有多少种争论的立场”[1]。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实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哲学概念,在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德谟克利特等唯物主义者把实在理解为物质之物,柏拉图等唯心主义者则把实在理解为精神之物。

在中世纪, 唯名论者认为殊相是实在之物,唯实论者认为共相是实在之物。

在近代,培根、洛克等经验论者认为物质实体是实在之物,莱布尼茨、黑格尔等唯理论者认为理性、观念是实在之物。

不论这些哲学家们对“实在”作怎样的理解,他们都从各自的观点提出了各自的实在论。

可是,从19世纪下半叶起,在西方哲学中逐渐掀起一股反实在论思潮, 它与反形而上学思潮的出现紧密相连。

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人是这股思潮的主要倡导者。

其后,反实在论思潮沿着两条路线发展着:一是沿着反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以至当前的后现代主义这条路线; 另一是沿着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历史社会学派以及当前的范·弗拉森等人的反实在论这条路线。

在最近一百年内,反实在论不断向传统的实在论发起攻击, 以致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持续论争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焦点。

实用主义一百多年来正是在这两股思潮的论争中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必然受到这一论争的强烈影响。

粗略说来, 皮尔士作为实用主义的创始人, 基本上持实在论的立场, 其后的实用主义者除刘易斯、塞拉斯、戴维森等人在不同程度上持实在论立场外, 其他实用主义者如詹姆斯、杜威、米德、布里奇曼、蒯因、普特南等人虽然有时也自称为实在论者, 但他们的基本观点已逐渐背离传统实在论的立场, 带有或多或少的反实在论色彩; 罗蒂则更明确地以反实在论者自居。

下面按实用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依次阐述从古典实用主义者到新实用主义者对“实在”这个重要概念的各种看法, 并梳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在实用主义内部的演变过程。

一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实用主义处于创立和繁荣时期。

它的第一位创始人皮尔士基本上持实在论的立场,他强调实在之物的客观性, 认为实在是一种存在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 真实的事物才是它本来的那个样子。

实用主义_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_涂纪亮

实用主义_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_涂纪亮

收稿日期:2005-04-07作者简介:涂纪亮,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涂纪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关键词:实用主义;实在论;反实在论摘 要: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是众所关注的一个焦点。

实用主义存在于这一论争的思想氛围中,自然不能不受到这一氛围的强烈影响。

本文按历史顺序阐述了从古典实用主义者到新实用主义者对“实在”的各种看法,并梳理这一论争在实用主义内部的演变过程。

中图分类号:B 0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06)02-0003-07 “实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哲学概念,在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德谟克利特等唯物主义者把实在理解为物质之物,柏拉图等唯心主义者则把实在理解为精神之物。

在中世纪,唯名论者认为殊相是实在之物,唯实论者认为共相是实在之物。

在近代,培根、洛克等经验论者认为物质实体是实在之物,莱布尼茨、黑格尔等唯理论者认为理性、观念是实在之物。

不论这些哲学家们对“实在”作怎样的理解,他们都从各自的观点提出了各自的实在论。

可是,从19世纪下半叶起,在西方哲学中逐渐掀起一股反实在论思潮,它与反形而上学思潮的出现紧密相连。

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人是这股思潮的主要倡导者。

其后,反实在论思潮沿着两条路线发展着:一是沿着反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以至当前的后现代主义这条路线;另一是沿着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历史社会学派以及当前的范·弗拉森等人的反实在论这条路线。

在最近一百年内,反实在论不断向传统的实在论发起攻击,以致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持续论争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焦点。

实用主义一百多年来正是在这两股思潮的论争中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必然受到这一论争的强烈影响。

粗略说来,皮尔士作为实用主义的创始人,基本上持实在论的立场,其后的实用主义者除刘易斯、塞拉斯、戴维森等人在不同程度上持实在论立场外,其他实用主义者如詹姆斯、杜威、米德、布里奇曼、蒯因、普特南等人虽然有时也自称为实在论者,但他们的基本观点已逐渐背离传统实在论的立场,带有或多或少的反实在论色彩;罗蒂则更明确地以反实在论者自居。

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科学哲学界兴起的一对互相反驳的思潮。

科学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有W·塞拉斯、D·夏皮尔、H·普特南、M.A·邦格以及S.A·克里普克等。

他们认为:1.科学研究的对象、状态和过程是真实存在的,微观观察不到的客体也是真实的。

2.认识是外部世界的映象,理论对象只要在认识上有效,它便是实在的。

3.科学理论是似真的、趋近于真理的过程。

反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有:L·劳丹、黑崎宏、范·弗拉森、实用主义者以及实证主义者等。

他们认为:电子、光子根本不存在,之所以建立关于微观状态、过程和对象的理论,仅仅是为了预测和产生我们感兴趣的情形。

所以电子等是虚构的,认识不一定反映外部世界,关于认识的理论只不过是工具罢了。

即使最有效的理论也不是真的。

劳丹认为,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不成功,即使成功,也不要求其词语都有指称。

实用主义者不相信电子,因为看不见它们。

黑崎宏认为,科学世界只是日常世界的概念之网,理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

范·弗拉森认为,科学只旨在给我们经验上适合的理论,科学规律是虚设的。

两种对立思潮争论的焦点是不可观察的理论对象(包括粒子、场、结构、状态、社会科学的理论对象)的真实性。

这两种思潮各有千秋。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实在论占居上风,尽管如此,它内部也在不断修改,并且观点不尽一致。

有人承认物理对象的真实性,否认社会科学的对象真实性。

有的科学实在论者走向弱化,出现了普特南的弱实在论,A·法因的自然本体论以及R·詹宁斯的科学准实在论等。

(摘自社科规划项目《新世纪科技新知词典》)。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综述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综述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综述摘要: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旷日持久且日久弥新。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其根本原因是双方在它们共享的且不可缺少的一些假定承诺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或者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本文要讨论的基本问题就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形成及其争论的焦点。

关键字:科学实在论反实在溯源争论科学理论真理性问题在哲学界有大量深入的研究,呈现出多元的特征,但是由于真理是客观世界、人与时间之间的一种关系,时间是对真理最严峻的考验,它造成了真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因而出现众多绝然对立的流派和观点,甚至完全否定真理存在,这些都需要我们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有力武器去剖析科学理论的真理性,真正确立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从而挽救真理。

20世纪的科学哲学是在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战争硝烟”中走过来的.实际上,在哲学上就有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

形而上学实在论认为事物的存在独立于我们的心灵与认识,主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性世界,它不是由神创造的,也与人的意愿无关,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

科学实在论是以形而上学实在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关于这个自在世界的客观描述只有一种,而真理就是我们的观念与客观实在相符合的科学理论,而反实在论对此予以否认。

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两大阵营都有很多哲学家,他们都提出了精致的论证来为自己辩护。

要真正把握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观点,还得去追溯历史的源头.一、争论的历史溯源:回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从历史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19世纪,二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

回溯19世纪,争论应该是从科学实在论的历史先驱一——原子实在论开始。

“原子”在19世纪初就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概念,围绕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就产生实在论、非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演进思路。

原子实在论认为原子就像桌子、椅子一样是实在的,反实在论者却不以为然。

19世纪末,马赫、迪昂和彭加勒对原子等理论实体持现象主义、工具主义、约定主义.现象主义基于物理对象可以还原为感觉经验,认为物理对象的描述可以分析为描述感觉经验的现象陈述;工具主义认为,科学理论不是对不可观察对象的真实描述,而是使我们安顿和说明可观察世界的纯粹有用的工具;约定主义认为,科学理论原则上是无法直接证明是对或错的,深层次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在很多可能的理论中选出来,而这种选择依赖于我们的约定,因此,科学理论的选择是科学家共同约定的结果。

走出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基于实践观视角

走出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基于实践观视角
在” , 而复杂理论对应 于复杂事实 。
() 2 真理 的验证—— “ 非奇迹论 证”
( ) 构建经验论 ” “ 2“ 对 真理 符合 论” 的诘难
作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介 : 李春晓(9 3 ) 女 , , 17 r 一 , 汉族 四川盐亭人 , 西华大学政治学院讲师 , 四川大学博士生, 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中国化研究。

1 2反科 学实在论 的诘难 . ( ) 悲观归纳论证” 非奇迹论证 ” 1“ 对“ 的诘难
针对 “ 非奇迹论证” 成 功” “ ” 中“ 与 真 的必然联 系这

切 自然科学的基础 ”2。这个信 念也被贯彻 于那些 在 【 j
关键问题 , 反实在论者大加诘 难 , 中“ 其 对科学 实在论
种符合性 呢?“ 非奇迹论 证 ” 试 图 回答这 个难 题 。斯 就
马特 ( . m r) 为 工 具 主 义 的 现象 学 解 释 必 然 导致 J S at 认
派或共 同体 , 它是 由类似观点 组成 的思想 体系 。从 逻辑 上讲 , 科学 实 在论 在 真 理产 生 和 真理 验 证 两个 向度 展 开, 并依次 表现为“ 真理符合论 ” 非奇迹 论” 和“ 。
科学理论 中悬设 的不 可观 察 的客体 , 最流行 的科 学 理 “ 论 中的核 心理 论术语 实 有所 指” 3, 些理论 客 体 的客 l 这 J 观存在性 与可观察客体并无 二致 。在 此基础 上 , 科学 实
在论 主张 , 关于 客观世 界 的真 理性 描述 是 唯一 的 , 是 这
文章编号:7 7—8 7 6— 7 0 2 1 ) 2— 6 0 9 8— 0 3 7 1— ( 0 2 0 0 4— 3 1 .科 学 实在 论 与反 科 学 实在 论 的观 点之 争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焦着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焦着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焦着【摘要】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焦着是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二者都是探讨科学理论与实在世界之间关系的理论。

科学实在论肯定科学语言意义的客观性,认为其能够指称外部实在。

反实在论则否定科学语言意义的客观性,不认为其能够指称外部实在。

当然,双方的理论都在不断变化改进,发展到现在有的人甚至认为二者间的认识出现了开始融合的趋势。

对于哲学学习来说,审视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会为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论与实在的本质和关系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科学实在论;反实在论;科学理论;客观实在二十世纪的科学哲学,可以说是在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走过来的。

真理问题一直是科学实在论者与反实在论者争论的焦点。

近年来,众多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更是使其成为了科学哲学的核心争论内容之一。

概括说来,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关于科学目的、科学活动、科学理论的本质的元理论。

它以两种预设为前提:预设一是科学的目的是给实在一种为真的概括性描述;预设二是科学理论由它们的正确性和客观性作出评价。

简而言之,可以说科学实在论是科学哲学中探讨科学理论与实在之间关系的理论。

也就是探讨意识之外的“实在”是什么?科学理论与实在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科学实在论者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成熟的理论术语能够指称实体。

科学实在论的核心信条是:科学理论中的专有名词有所指称,并且科学理论中的定律近似真理。

科学实在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哲学理念来源于古希腊的朴素实在论,坚持严格的因果决定论观点,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有产生的必然性;科学实在论的科学观来源于19世纪物理学和化学之中兴起的科学原子实在论。

而反实在论的基本立场则植根于洛克、休谟等实证论者的经验主义传统,强调感觉经验的唯一实在性,认定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不存在。

近代早期的科学实在论者对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的实在性做了假设,他们认为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就在于其真理性,而其真理性就是理论与外在世界的一致。

实在论还是反实在论

实在论还是反实在论

实在论还是反实在论作者:暂无来源:《新经济》 2018年第12期摘要:“对象”是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其逻辑原子主义哲学的一个基石。

但对“对象”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可分属两种不同的哲学基础: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这些分析均能得到很强的文本支持,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一个尴尬的结论:维特根斯坦前期的“对象”概念是杂乱的、矛盾的。

若是突出其前期哲学的“使用论”倾向,并与其哲学观紧密联系,则可跳出这种非此即彼的执拗。

关键词:实在论;反实在论;对象;属性;使用论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具争议性的哲学家之一。

乍看起来维特根斯坦好似一个矛盾体,就其前期哲学来说,他力图将形而上学置于沉默之境,但又说出了很多不可说的东西。

在这种悖境之下,其哲学立场也有些模糊不清,从而在解释者中产生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

本文试图从对“世界”和“对象”概念的澄清这一维度进入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立足于“哲学不是理论,而是一种活动”的哲学观,凸显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使用论倾向。

进而论证: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乃是对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误解。

一、矛盾的“世界”概念?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对于“世界”概念有如下描述:“1 世界是所有实际情况(case)。

”[1]5“1.1 世界是事实(facts) 而非物的总和。

”[1]5“1.13 逻辑空间的事实是世界。

”[1]5“2.04 诸存在的基本事态的总和是世界。

”[1]8“2.063 全部的实际(reality) 是世界。

”[1]8若这些全部是关于世界的定义,那么它们将具有同一性。

即有:事实的总和= 世界= 逻辑空间的事实= 诸存在的基本事态的总和= 全部的实际。

而维特根斯坦同时指出:“1.12 因为事实的总和既决定了实际情况,也决定了所有非实际情况。

”[1]5“2 实际情况,事实,是诸基本事态的存在。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辨析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辨析

为一 种实 在论 ,道 德律适 用 于每 一 个 自由的理 性 主 体 ,而无 关 于对 它 的信 仰 ,这 种 理解 往 往 将 “先 验 自由”“上 帝存 在”和“灵 魂不 死 ”视 为康 德 提 出 的本 体论 预 设 。l2]以上两 方 面 的争论 包 含 了康 德 对 道德 规范 的论 述 :道 德规 范是 否 依 赖 于 我们 的非 真 实 心 理状 态或 活动 ,康 德对 道德 律 的 阐述是 否 在 于强 调 它 的客观 地位 ,还 是仅 仅 同其他 实体进 行 比较 。
ics are often regarded as anti—realism. Kantian scholars proce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of practical reason and realism ,and believe that Kant’S practical reason does not support the view of Kantian ethics Anti—real— 0期 )
中北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版 )
Vo1.34 No.4 2018
JOURNAL OF NORIIt UNIVERSITY OFCHINA(SOCIAL ̄IENCE EDm ON)
(Sum.160)
文 章 编 号 :1673—1646(2018)04—0035—04
Key words:Immanuel Kant;Critque of Practical Reason;realism;anti—realism;practical reason;
practical hypotheses
伊 曼 努 尔 ·康 德 (Immanuel Kant,1724— 1804)作 为 德 国古 典 唯 心 主义 的代 表 ,学 者 对 其 道 德 哲学 的评 价 和 争 议 突 出表 现 在 两 个 层 面 。首 先 , 康德的道德哲学是否做出了本体论的承诺 。认 为康 德做出本体论承诺 的支持 者往往将康德视 为道德 “建构 主义 ”和 反实 在论 者 。在 康德 道 德 哲 学 中 ,作 为客观有效 的道德最高原则能够被认知 (从而将康 德 的立 场 与非 认 知 主 义 的 反 实 在论 区 分 开来 ),道 德 最 高原则 的有 效 性 从 根 本 上依 赖 于我 们 的信 仰 、 概念或者心理活动 ,在这个意义上,康德没有 真正 做出本体论的承诺 。[1]其次 ,康德 的道德哲学被视

浅析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

浅析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

浅析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摘要: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对立斗争贯穿二十世纪始终,也渐渐成为了科学哲学的核心争论。

在这场争论中双方都及时的纠正和完善己方的观点并找出对方观点的缺陷,无论是科学实在论还是精致的反实在论,都没有哪一方能有更明显的优势。

那是否存在一种折中的方式能把握争论双方最有价值的部分,从而走出争论的困境,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实在论;反实在论;结构实在论一、争论的焦点实在论认为,科学不光可以描述可以观察的世界,并且也能够描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世界。

即用理论描述世界。

但反实在论认为,对于那些不可观察的现象,实在论的理论描述都具有假设性和猜想性。

并且认为理论描述是非决定性的,只有观察和实验才是认知世界的手段。

实在论则反驳到:在不可观察领域的科学理论如果不是近似正确,怎么能够长久来取得成功的预见?由此双方展开了争论。

二、反实在论反实在论认为,科学理论仅仅是可被观察和实验证实的主张,是有用的工具,有助于我们把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联系在一起。

讨论理论的真假显得可笑,因为工具只有有用和无用之分,没有真假之分。

实在论不过是假借科学名义的经验主义,是没有真正科学依据的形而上学的理论。

因此,反实在论所要求的科学理论应当具备三个条件:(一)普遍的;(二)简单的;(三)与观察和实验相一致。

如此看来,反实在论其实是相对保守的,他们希望把科学限制在可以被科学方法证明的主张里,从而避免不合理的推测。

这样的诉求是可以能够理解的,因为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案例,比如牛顿的光的微粒学说令人满意的为科学服务了100多年,到后来不仅被认为是假的,而且根本就不存在诸如微粒这样的物质。

也正是如此,反实在论认为错误的理论在帮助发现可观察现象方面也能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

所以理论无真假之分,只存在一个有用期。

当超过这个有用期这个理论就可能被抛弃,但取得的科学结果则可以留存下来。

就像建设科学大厦,观察和实验是大厦的根基,理论不过是建设时用的脚手架,一旦使命完成,就会被丢弃。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之争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之争
• 科学知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 科学知识的发展是通过不断发现客观 规律来实现的 • 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在于与客观现实的 符合程度
科学实在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
科学实在论在现代科学哲学中的地位
• 在20世纪初成为科学哲学的主流观点 • 与反实在论形成对立,推动科学哲学的发展
科学实在论的历史渊源
• 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主义 • 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科学知识的客观 性之争
01
科学实在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什么是科学实在论及其核心主张
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关于科学知识的哲学观点
• 认为科学理论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描 述 • 强调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科学实在论的核心主张
科学实在论在物理学中的表现
• 强调物理定律的普遍性和确定性 • 寻求物理现象的终极解释
反实在论在物理学中的表现
• 强调物理现象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 质疑物理定律的普遍性和确定性
生物学中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科学实在论在 生物学中的表

01
• 强调生物学的科学性和客观 性 • 寻求生物学现象的普遍规律
05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当代发展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新视角
科学实在论的新视角
• 强调科学知识的复杂性和不 确定性 • 探索科学知识的动态性和进 化性
反实在论的新视角
• 强调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普 遍性 • 探索科学知识的多样性和创 新性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新方法
科学实在论的新方法
• 采用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 运用科学哲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交叉 的研究方法

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述评

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述评

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述评作者:朱利兵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19期[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实在论不断受到反科学实在论的挑战,由此引发了双方长时期的争论,为了实现对自己的辩护和应付对方的挑战,双方都在其内部进行了调整、修正。

于是出现了弱化的科学实在论、建构经验论和内在实在论。

[关键词]传统科学实在论反科学实在论弱科学实在论建构经验论内在实在论20世纪以前,科学实在论在历史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20世纪以后,当科学的视野推进到微观和宏观层次时,科学认识系统变得复杂起来,科学实在论所面临的挑战、诘难也变得越来越严峻、深刻。

一、传统科学实在论面临的困境科学实在论是实在论的一种,是在本体论实在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传统科学实在论主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描述只有一种,真理就是观念与客观实在相符合的科学理论,而科学理论与客观实在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现存的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传统科学实在论作为一种流派曾经在历史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人们都普遍相信现存的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但是,随着科学研究对象越来越远离人的感官,科学研究过程越复杂,科学研究手段越先进,传统科学实在论越来越受到严峻的挑战。

其面临的第一个理论困境即是:谁来判断理论与客观事物相符和?认为一个理论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关键看它能否通过检验,如能通过大量案例的检验,则可以得出结论,它是合理的。

但是用这种方法又会遇到另一个难题,这就是归纳法不能穷尽所有检验的情形,其得出的结论是或然的,其论证的方式是不严格的。

而且,传统科学实在论从关于可观察物的描述的合理性推广至不可观察物的描述的合理性,没有逻辑通道。

二、反科学实在论的批驳与弱化的科学实在论的产生传统科学实在论由于其无法克服的困难而遭到反科学实在论的攻击,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反科学实在论者是库恩、劳丹、费伊阿本德等人。

“范式”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的主要范畴,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式或模型。

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例子

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例子

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例子《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一场有趣的“辩论赛”》嘿,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聊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这两个家伙就像是在科学的舞台上展开了一场有趣的辩论赛。

先来说说科学实在论,它就像是那个坚信世界就是如我们所看到和研究到的那样真实的“老实人”。

就拿原子来说吧,科学实在论会说:“嘿,那原子可不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嘛,科学家都研究得那么清楚啦,它就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呗。

”它觉得我们通过科学手段所了解到的东西,那都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没啥好怀疑的。

再瞧瞧反实在论呢,它就像个调皮的“捣蛋鬼”,总喜欢提出些让人头疼的问题。

比如说,它可能会说:“哼,你们说原子存在,那你们真正看到原子长啥样了吗?说不定那只是科学家们想象出来的东西呢!”反实在论觉得我们不能盲目相信科学所告诉我们的一切,也许有些只是我们的想象或者是因为我们的理论需要而编造出来的。

就好像有一阵子,科学家们说以太这种东西充满了整个宇宙,是光传播的介质呢。

后来呢,发现根本不存在这玩意儿!这时候反实在论就会跳出来笑话科学实在论啦:“看看看,你们之前那么信誓旦旦地说以太存在,现在打脸了吧!”科学实在论就会有点尴尬地挠挠头,但还是会强调:“那也不能说明所有科学发现都是错的呀!”不过呢,我觉得这两者其实都有各自的道理。

科学实在论让我们对科学保持信任和探索的热情,毕竟如果啥都怀疑,那我们岂不是啥都干不了啦。

但反实在论的存在也提醒我们别太盲目自大,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思考。

比如说,我们现在相信电磁波的存在,虽然咱肉眼也看不到它,但通过各种实验和技术手段,我们确切地知道它的影响和作用。

科学实在论会说:“这就是事实呀,没跑啦。

”但反实在论也会小声说:“嗯嗯,但也得随时准备接受新的证据和观点哦。

”这场辩论赛估计还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我觉得这反而是好事。

它们的争论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科学的本质和局限,也让我们在探索世界的道路上更加谨慎而有趣。

总之呢,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就像是一对欢喜冤家,它们互相争。

当代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论战述评_张今杰

当代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论战述评_张今杰

第18卷,第4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18 No.4 2001年8月 Science,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Aug.,2001当代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论战述评张今杰(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 要:作者认为,当代科学哲学正陷入困境之中。

其表现之一即科学实在论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流派不断受到反科学实在论的挑战;二者经过了长期的论战,但都无法臣服对手,科学实在论的正统地位将不复存在,这对科学哲学的存在及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传统科学实在论;反科学实在论;建构经验论;内在实在论中图分类号:B0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1)04-0037-04 在科学哲学史上,科学实在论总体来说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流派。

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科学哲学界,出现了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大论战的局面。

论战双方都不断纠偏补弊,科学哲学界似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实际上科学实在论在论战中不断丧失其既有地盘,其在科学哲学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将成昨日黄花,科学哲学陷入了困境之中。

一 传统实在论及其发展一般说来,实在论有两个方面,一是形而上学实在论或称本体论实在论;一是科学实在论或称认识论实在论。

形而上学实在论主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性世界,它不是由神创造的,也与人的主观意愿无关。

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最大前提。

爱因斯坦曾说:“相信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1]科学实在论是以形而上学实在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它主张,人们关于这个自在世界的真实客观的描述只有一种,而真理就是我们的观念与客观实在相符合的科学理论。

或者说,科学实在论断言科学理论与客观实在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例如休谟就把认识主体的观念视为对象的摹本,认为“我们关于对象的观念与对象的实际存在的符合(conformity)就是一种真理”。

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自然辩证法

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自然辩证法

第一部分:引子在探讨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对事物发展的逻辑规律和哲学原理进行研究的学科,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

自然辩证法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识世界是全面的、系统的、历史地过程的。

自然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基础。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以自然辩证法为基础,对实在论和反实在论进行全面的探讨,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第二部分:实在论实在论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派别,它强调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事物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实在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之外,而不是存在于观念之中。

实在论强调事物的本质和存在,并认为这是世界的客观规律和客观规定。

在实在论的观点中,事物的本质是不变的,它们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外,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存在的。

实在论强调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认识,认为这是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基础。

第三部分:反实在论反实在论是与实在论相对立的一个哲学观点,它认为客观存在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只是思维的产物。

反实在论强调世界的主体性和相对性,它认为事物的存在是依赖于人的意识的,而不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在反实在论的观点中,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它们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并且是由我们的意识来决定和构成的。

反实在论强调对主体的重视和关注,认为这是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关键。

第四部分:综合和个人观点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实在论和反实在论都有其合理性和适用性。

实在论强调客观事物的存在和规律,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反实在论则强调主观意识的作用和影响,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文章因篇幅限制无法全部展示,请见谅)理解人类的主观认知和感知。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观点,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我们可以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待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全面、系统和历史地发展的,它包括了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的相互作用。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的实体实在论解答哈金早期实验哲学思想研究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的实体实在论解答哈金早期实验哲学思想研究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的实体实在论解答———哈金早期实验哲学思想研究黄秋霞, 蔡 仲(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 摘 要:传统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的焦点在于理论能否反映某种外在的根基,从而纠缠于理论与实在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无法自拔。

哈金认为解决这场争论的关键在于将考察视角从表征转向干预,于是,实验开始进入实在论争论的核心。

一方面,实验有着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在实验中,通过对相关仪器的“操作”产生的现象,可以确保理论实体存在的确证性,从而为解决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提供新的哲学进路。

尽管哈金发起了科学哲学的实验转向运动,但其实验哲学思想还是为很多人所诟病;这些质疑最后推动了哈金的转型,从基于实验的实体实在论转向科学实验室,试图实现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

关键词:科学实在论;反实在论;哈金;实验哲学 中图分类号:N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44(2014)01-0039-06 收稿日期:2013-12-20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和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G131028410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本体论’研究”(12BZX021);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实践哲学与地方性知识研究”(13AZD026)。

作者简介:黄秋霞(1991-),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研究。

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培根以来,实验成了探究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科学家的研究视域开始转向原子、电子等微观领域,由此出现了理论实体是否存在的问题,这对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的真实地描述”的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些在实验室中“创造”出来的理论实体在现实世界无法找到。

由此,引发了关于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旷日持久的争论,并逐渐成为科学哲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但随着争论的发展,实验这个诱因逐渐为人所遗忘,而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加以论证或者辩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
发表时间:2019-07-31T12:05:45.98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5期作者:钟原
[导读] 那是否存在一种折中的方式能把握争论双方最有价值的部分,从而走出争论的困境,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具有积极意义。

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对立斗争贯穿二十世纪始终,也渐渐成为了科学哲学的核心争论。

在这场争论中双方都及时的纠正和完善己方的观点并找出对方观点的缺陷,无论是科学实在论还是精致的反实在论,都没有哪一方能有更明显的优势。

那是否存在一种折中的方式能把握争论双方最有价值的部分,从而走出争论的困境,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实在论;反实在论;结构实在论
一、争论的焦点
实在论认为,科学不光可以描述可以观察的世界,并且也能够描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世界。

即用理论描述世界。

但反实在论认为,对于那些不可观察的现象,实在论的理论描述都具有假设性和猜想性。

并且认为理论描述是非决定性的,只有观察和实验才是认知世界的手段。

实在论则反驳到:在不可观察领域的科学理论如果不是近似正确,怎么能够长久来取得成功的预见?由此双方展开了争论。

二、反实在论
反实在论认为,科学理论仅仅是可被观察和实验证实的主张,是有用的工具,有助于我们把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联系在一起。

讨论理论的真假显得可笑,因为工具只有有用和无用之分,没有真假之分。

实在论不过是假借科学名义的经验主义,是没有真正科学依据的形而上学的理论。

因此,反实在论所要求的科学理论应当具备三个条件:(一)普遍的;(二)简单的;(三)与观察和实验相一致。

如此看来,反实在论其实是相对保守的,他们希望把科学限制在可以被科学方法证明的主张里,从而避免不合理的推测。

这样的诉求是可以能够理解的,因为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案例,比如牛顿的光的微粒学说令人满意的为科学服务了100多年,到后来不仅被认为是假的,而且根本就不存在诸如微粒这样的物质。

也正是如此,反实在论认为错误的理论在帮助发现可观察现象方面也能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

所以理论无真假之分,只存在一个有用期。

当超过这个有用期这个理论就可能被抛弃,但取得的科学结果则可以留存下来。

就像建设科学大厦,观察和实验是大厦的根基,理论不过是建设时用的脚手架,一旦使命完成,就会被丢弃。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反实在论不否认理论的作用,只是认为理论没那么重要。

他们认为: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和量子力学来看,牛顿理论是错误的,但在最终受到反驳之前,牛顿理论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得到了值得称赞的预见,因此即便能成功的预见,也不能说明理论的成功预见就是真理的必要标志。

但在实在论者看来,科学史上有两个著名的案例常被拿来质疑反实在论。

一是在哥白尼所处的中世纪,证明日心说相当于动摇了神学的统治根基,是要被宗教法庭审判的。

因此反实在论者在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序言中写道:“假说不一定是真的,甚至不一定是可证明的,他们若能提供与观察相一致的计算,这就足够了。

”在反实在论者看来,地球在不在运动并不重要,理论不是对现实的描述,仅仅是一种字面上的意思。

这样反实在论者就避免了宗教上的麻烦,可是对于哥白尼或者伽利略这样的实在论者来说,这是必须要面对并且要消除的麻烦。

不然只是把那些需要从实在论视角解决的问题掩盖起来了。

除此之外,一开始原子论的提出并未受到广泛认同,大多反实在论者还对之嗤之以鼻。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在20世纪初科学界就普遍认可了原子论的证明。

这件事也被实在论者看作是证明了反实在论者思想的贫瘠。

三、实在论
1.科学实在论
实在论当中主要分为两派。

强硬的一派是科学实在论。

他们认为科学可以提供有关世界的存在和世界的活动的真命题,而且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动态过程,近似真实的理论被更精确的理论取代。

科学实在论的关键问题是揭示了科学是可错和可修改的。

例如最开始人们是用粒子来表征光的,随后又把光表征为一种弹性介质中的波,随后又表征为电场和磁场本身的涨落,最后才表征为光子。

科学实在论就是认为应当不断改进和修正我们已有的知识。

2.猜想实在论
相较之下有一部分实在论者觉得科学实在论太强硬了,试图用不同的方法来弱化这样的观念。

波普尔及其支持者就是这一实在论的代表,被人们称为猜想实在论。

猜想实在论强调知识的可错性,认为有关世界的主张必然被更高级的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理论否证取代了。

但猜想实在论并不认为现在理论哪些会错哪些不会错,因此他们不明确认为当下的理论是近似真实的,也不否认。

猜想实在论者把自己的观点看作是一种哲学而非科学的立场,这样就能根据能解决的哲学问题进行辩护。

这样有点避重就轻的意味,猜想实在论事实上是一种含糊、暧昧的态度,它主张过于软弱,甚至与精致的反实在论别无二致。

实在论也有无法回避的问题,即理想化的条件。

反实在论认为不能把理论当作对实在的真实描述,理论描述都被理想化了。

比方说在物理学中经常会提到的没有摩擦的平面,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又比如说当计算重力大小时,人们总是取g≈9.8的近似值进行计算。

可这样在计算难免存在误差,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是这么回事。

其实,理想化的条件无非是便于人们理解和计算,是对人有启发的一种办法,我们只需要从中汲取灵感,寻找到思路而已。

3.结构实在论
那么存不存在一种方法,能够集众家所长,把握争论双方最有价值的部分?约翰·沃勒尔(John Worrall)提供了一个方法,被他称为结构实在论,或者非表象实在论。

简单来说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一些表述或者表征或许不再那么合适了,但是其理论本身的数学方程是真实正确的。

这样方程当中的未知数可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更精确的表现物体来表征,而数学结构则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趋于完善。

在大致了解了争论双方的优势和局限后,发觉实在论更像是哲学当中的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探知的,未知的部分仅仅是科学技术水
平不够,早晚有一天也是可探知的。

而正因为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可能推翻以前的理论,科学也因此不断进步。

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理想化的理论出错也是难免的。

反实在论则认为因为没有亲眼所见,所以不可观察的世界仅仅用理论来推导是不可信的。

只有根据观察和实验建立起的科学成果是可靠的。

但是现代科学成果需要理论与实验结果相一致才能成为理论解释的支撑,所以忽略理论的作用是不行的。

因此沃勒尔想要寻求一种中庸之法,选取争论双方中最有优势的部分,就是结构实在论。

它要求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学框架,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填充的表征物日益精确,而数学方程结构一般是稳固地完善,这样就能回避反实在论遇到的一些问题。

可是这样的一个结构就是趋于完美吗?后人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过是填充未知数,总是把观察现象趋于已知模型之中,那么科学不过是精益求精的算术而已,就不是具有开创精神的科学了。

参考文献
[1]张运,李宏芳.理论的成功能否推出理论的真理性?——对结构实在论的一种考察[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41(06):30-35.
[2]郭贵春,成素梅.当代科学实在论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2.
[3]郭贵春.当代科学实在论的走向[J].哲学研究,2003(6).26.
[4]魏洪钟.结构实在论中的实体之争[J].哲学分析,2015,6(05)
[5]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 商务印书馆.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