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题

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题
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题

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

要求:题目可打印,答案需手写!交给小课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

1.死锁产生的原因之一是__D____。

A.系统中没有采用SPOOLing技术

B.使用的P、V操作过多

C.有共享资源存在

D.资源分配不当

2.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有K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的最小值是__C____。

A.2

B.3

C.4

D.5

题解:当每个都获得了2台打印机而且系统中剩余打印机不少于1台时,系统不会发生死锁,即8>=2K+1,k=3.5,去整为4。

提示:有银行家算法可以推导出,要使系统安全,对于系统中有m个资源,有n个并发进程共享使用时,每个进程可以提出的最大资源请求数量为x,则n (x-1)+1<=m,即

X=1 当m=n

X=(m-1)/n+1 当m>n

3.某时刻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如表2.20所示,此时的安全序列是____D__。

表2.20 某时刻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表

进程已经分配资源尚需资源可用资源

R1 R2 R3 R1 R2 R3 R1 R2 R3

P1 P2 P3 P4 2 0 0

1 2 0

0 1 1

0 0 1

00 1

1 3 2

1 3 1

2 0 0

0 2 1

A.P1,P2,P3,P4

B.P1,P3,P2,P4

C. P1,P4,P3,P2

D.不存在

题解:

表2.21 选项A的安全性检测表

进程Work Need Allocation Work+Allocation Finish

0 2 1 2 2 1 0 0 1

1 3 2

1 3 1

2 0 0

2 0 0

1 2 0

0 1 1

0 0 1

2 2 1 True

False 表2.22 选项B的安全性检测表

进程Work Need Allocation Work+Allocation Finish

0 2 1 2 2 1 0 0 1

1 3 1

1 3 2

2 0 0

2 0 0

1 2 0

0 1 1

0 0 1

2 2 1 True

False

表2.23 选项C的安全性检测表

进程Work Need Allocation Work+Allocation Finish

0 2 1 2 2 1 2 2 2 0 0 1

2 0 0

1 3 1

1 3 2

2 0 0

0 0 1

0 1 1

1 2 0

2 2 1

2 2 2

True

True

False

4.系统采用分区存储管理时,才采用__B____让多用户进程轮流进入主存储器执行。

A.存储技术

B.交换技术

C.覆盖技术

D.虚拟存储技术

题解:

交换和覆盖的区别是,交换技术主要是在多个进程或作业之间进行,而覆盖主要在同一个进程或作业中进行。

二、综合应用题

1.有5个批处理作业A、B、C、D、E,几乎同时到达计算机系统,其估计运算时间分别为10,、6、2、4、8(单位为分钟),优先级别为3、5、2、1、4,其中5为最高优先级。假设它都是纯计算型作业,系统开销时间忽略不计。若系统采用非剥夺式使用CPU,对于以下调度算法,计算平均周转时间:

(1)优先级调度。

(2)先来先服务(按A、B、C、D、E顺序)。

(3)短作业优先。

解:(1)采用优先级调度算法的结果如表2.11所示,根据优先级得到作业的执行顺序为B、E、A、C、D。

表2.11 优先级调度算法的结果

作业运行时间(分

钟)等待时间(分

钟)

周转时间(分

钟)

带权周转时

B 6 0 6 6/6=1

E 8 6 14 14/8=1.75

A 10 14 24 24/10=2.4

C 2 24 26 26/2=13

D 4 26 30 30/4=7.5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T=(6+14+24+26+30)/5=20(分钟)

作业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1+1.75+2.4+13+7.5)/5=5.13

(2)采用先来先服务(按A、B、C、D、E顺序)调度算法的结果如表 2.12所示。

作业运行时间(分

钟)等待时间(分

钟)

周转时间(分

钟)

带权周转时

A 10 0 10 10/10=1

B 6 10 16 16/6=2.66

C 2 16 18 18/2

D 4 18 22 22/4=5.5

E 8 22 30 30/8=3.75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T=(10+16+22+30)/5=19.2(分钟)

作业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1+2.66+9+5.5+3.75)/5=4.38

(3)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的结果如表:2.13所示。根据作业的运行时间得到执行顺序为C、D、B、E、A。

作业运行时间(分

钟)等待时间(分

钟)

周转时间(分

钟)

带权周转时

C 2 0 2 2/2=1

D 4 2 6 6/4=1.5

B 6 6 12 12/6=2

E 8 12 20 20/8=2.5

A 10 20 30 30/10=3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T=(2+6+12+20+30)/5=14(分钟)

作业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1+1.5+2+2.5+3)/5=2

2.设系统中仅有一类数量为M的独占型资源,系统中N个进程竞争该类资源,其中各个进程对该类资源的最大需求为W,当M、N、W分别去下列值时,试判断哪些情况会发生死锁,为什么?

(1)M=2,N=2,W=1

(2)M=3,N=2,W=2

(3)M=3,N=2,W=3

(4)M=5,N=3,W=2

(5)M=6,N=3,W=3

解:在资源分配系统中,死锁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多个进程共享有限的独占型资源。当多个进程占有了部分资源有需要更多的资源时,就可能形成循环等待链而导致死锁。

假设系统中的某种资源的个数为M,共享该资源的进程数为N,每个进程对该资源的最大需求量为W。最极端的资源分配情况是:每个进程都已经占有了W-1个资源,同时都需要再分配一个资源,这时如果要保证不发生死锁,系统中必须至少还有一个可分配的资源,即M满足关系式:M>=N(W-1)+1。

因此保证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小M值为:M=N(W-1)+1。

(1)N(W-1)+1=2*0+1=1,而M=3即MN(W-1)+1成立,故不会出现死锁。

(2)N(W-1)+1=2*1+1=3,而M=3即MN(W-1)+1成立,故不会出现死锁。

(3)N(W-1)+1=2*2+1=5,而M=3即MN(W-1)+1不成立,故可能会出现死锁。出现死锁的情况是:两个进程都占有了2个资源,同时都需要再分配一个资源。

(4)N(W-1)+1=3*1+1=4,而M=5即MN(W-1)+1成立,故不会出现死锁。

(5)N(W-1)+1=3*2+1=7,而M=6即MN(W-1)+1不成立,故可能会出现死锁。出现死锁的情况是:3个进程都已经占有了2个资源,同时都需要再分配一个资源。

3.对于如表3.1所示的段表,计算逻辑地址(0,430)、(2,88)、(4,112)所对应的

物理地址。

表3.1 一个段表

段号段长段起始地址

0 600 256

1 128 2300

2 100 112

3 580 1362

4 96 1952

解:对于逻辑地址(0,430),430<600,对应的物理地址=256+430=686。

对于逻辑地址(2,88),88<100,对应的物理地址=112+88=200。

对于逻辑地址(4,112),112>96,所以产生中断。

4.考虑下述页面走向:

1、2、3、4、2、1、5、6、2、1、2、3、7、6、3、2、1、2、3、6

当内存块数量分别为3时,试问FIFO、LRU这两种置换算法的缺页次数各是多

少?

解:所有内存块最初都是空的,所以第一次用到的页面都产生一次缺页。采用

FIFO页面淘汰算法的缺页情况如表3.11所示。发生缺页的次数为16。

采用LRU页面淘汰算法的缺页情况如表3.12所示。发生缺页的次数为15。

采用OPT页面淘汰算法的缺页情况如表3.13所示。发生缺页的次数为11。

表3.11 FIFO页面淘汰算法的缺页情况

页面走向 1 2 3 4 2 1 5 6 2 1 2 3 7 6 3 2 1 2 3 6 物理块1 1 1 1 4 4 4 6 6 6 3 3 3 2 2 2 6 物理块2 2 2 2 1 1 1 2 2 2 7 7 7 1 1 1 物理块3 3 3 3 5 5 5 1 1 1 6 6 6 3 3 缺页否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表3.12 LRU页面淘汰算法的缺页情况

页面走向 1 2 3 4 2 1 5 6 2 1 2 3 7 6 3 2 1 2 3 6 物理块1 1 1 1 4 4 5 5 5 1 1 7 7 2 2 2 物理块2 2 2 2 2 2 6 6 6 3 3 3 3 3 3 物理块3 3 3 1 1 1 2 2 2 2 6 6 1 6 缺页否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表3.13 OPT页面淘汰算法的缺页情况

页面走向 1 2 3 4 2 1 5 6 2 1 2 3 7 6 3 2 1 2 3 6 物理块1 1 1 1 1 1 1 3 3 3 3 6 物理块2 2 2 2 2 2 2 7 2 2 2 物理块3 3 4 4 6 6 6 6 1 1 缺页否T T T T T T T T T T T

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答案

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 一、选择题 1.虚拟存储器的容量是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的,若CPU有32位地址,则 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A 】。 A.4G B.2G C.64K D.100K 2.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案中,若某用户空间为3个页面,页长1KB,现有页 表如下,则逻辑地址1800】。 A.1052 B.3124 C.1076 D.5896 3.【 A 】用于管理各种不同的真实文件系统,是真实文件系统与服务之间的 接口。 A.VFS B.Ext2 C. vfat D.JFS 4.用磁带作为文件存贮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A 】 A.顺序文件 B.文件 C.索引文件 D.目录文件 5.按数据组织分类,【 B 】是以字节为单位直接读写的设备。 A.块设备 B.字符设备C.网络设备 D.虚拟设备6.在现代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C 】。 A.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提高CPU的处理速度 C.提高CPU和设备之间的并行程度 D.实现与设备无关性 7.【 D 】是将大量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以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和数 据共享的系统。 A. 实时系统 B.分时系统 C. 网络系统 D.分布系 统式 8.若一个文件的访问控制权限值为0754,请问同组用户对该文件具有【 C 】 权限。 A. 可读 B.可读可写 C. 可读可执行 D.没有权限 9.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中【 D 】是绕过安全性控制、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 权的程序方法。 A.木马B.病毒C.蠕虫D.后门10.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B 】决定的。

A.页表长度B.计算机系统的地址结构和外存空间 C.存空间D.逻辑空间 11.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案中,若某用户空间为3个页面,页长1KB,现有页 表如下,则逻辑地址2100】。 A.1052 B.3124 C.1076 D.5296 12.下面的【 B 】不是文件的物理存储结构。 A. 索引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 顺序文件 D.文件 13.从用户的角度看,引入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C 】。 A. 实现虚拟存储 B.保存文件系统 C. 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D.保存用户和系统的文档 14.使用SPOOLing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D 】的使用效率。 A.操作系统B.存C.CPU D.I/O设备 15.在UNIX中,通常把设备作为【 A 】文件来处理。 A.块设备或字符设备 B .普通 C.目录 D. 16.集群是【D 】系统的一种,是目前较热门的领域。 A. 实时 B.分时 C. 嵌入式 D.分布式 17.在终端中用ls –l查看某个文件的详细信息时显示drwxr-xr-x,从中可看出其 他用户对该目录具有【 B 】权限。 A. 可读 B.可读可执行 C. 可读可写可执行 D.可执行 18.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中【A 】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 A.木马B.病毒C.后门 D.间谍软件 19.下列关于存地址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程序员使用的地址是物理地址 B.IA32平台上虚拟地址以“段:偏移量”的形式给出 C.线性地址空间是对CPU寻址能力的一种抽象 D.Linux中虚拟地址等价于线性地址 20.OS为每个文件开辟一个存储区【 C 】,里面记录这该文件的有关信息。 A. PCB B. JCB C. FCB D.DCB 21.从用户的角度看,引入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C 】。 A. 实现虚拟存储 B.保存文件系统 C. 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D.保存用户和系统的文档 22.操作系统采用缓冲技术减少对CPU的【 A 】次数,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 率。

现企第二次作业及答案(1)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第二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一个是正确的。) 1.最早给控制下定义的是( A ),他认为:在一个企业中,控制就是核实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计划、所发布的指示以及所确定的原则。 A、法约尔 B、泰罗 C、孔茨 D、韦伯 2.控制的整体性特征是指(C )。 A、控制应能迅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B、控制主要是对组织中人的控制 C、控制是全体成员的工作,对象包括组织的各个方面 D、控制不仅仅是监督,更重要的是指导、帮助以及员工的参与 3.( D )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在实施矫正措施之前偏差已经发生了。 A、监督控制 B、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反馈控制 4.下列控制标准中,不属于货币控制标准的是( A )。 A、实物标准 B、价值标准 C、成本标准 D、收益标准 5.根据设计的生产能力确定机器的产出标准属于(B )。 A、统计标准 B、经验标准 C、定性标准 D、工程标准 6.科学管理之父泰罗首创的通过动作研究确定生产定额的方法是( B )的早期形式。 A、统计方法 B、工业工程法 C、经验估计法 D、德尔非法 7.在控制的过程中,( C )是控制的关键。 A、制定控制标准 B、衡量工作绩效 C、纠正偏差 D、制定控制计划 8.被许多公司称为“走动管理”的管理控制方法是(B )。 A、报告法 B、现场观察法 C、内部审计 D、比率分析法 9.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被认为是( D )。 A、企业重要的费用支出 B、和机器一样的生产要素 C、企业沉重的负担 D、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 10.需要工作分析人员亲自从事所要分析的工作,以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工作分析法是(A ) A、工作实践法 B、观察法 C、面谈法 D、写实法 11.在绘制技能管理图时,首次资料收集一般采用(C ) A、实践法 B、日志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12.某企业预计明年的销售量会大幅增加,根据统计,以前的人均销售额为每人500件产品,年销售5000件,预计明年将达到年销售12000件,销售部门设两个管理层次,管理幅度为5人,那么销售部门总共需要( A )人员 A、30 B、24 C、29 D、25 13.企业获得初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最重要的途径是( B ) A、劳务市场招聘 B、校园招聘 C、猎头公司招聘 D、再就业中心 14.适合于挑选管理人员的甄选方法是( C ) A、申请表 B、工作抽样 C、测评中心 D、履历调查 15.在开发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时,( C )比较合适。 A、课堂讲授 B、实际操作 C、案例分析 D、行为塑造 16.在立业阶段,员工最关心的是( B ) A、职业定位 B、发展和晋升 C、自我探索 D、职业安全 17.在下列比较法中,随着管理幅度的加大,越来越不适于采用的是( C ) A、简单排序法 B、强制排序法 C、配对比较法 D、交替排序法 18.对于一线生产工人,适合采用(B )进行绩效考评 A、行为法 B、结果法 C、特性法 D、尺度法 19.通过工作评价可以揭示(D ) A、各工作的复杂程度 B、各工作的资格要求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业一附答案

一、单选题 1、(D)不就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网络操作系统 2、(A)不就是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 A.同时性 B.独立性 C.实时性 D.交互性 3、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就是(C )。 A.高吞吐率 B.充分利用内存 C.快速响应 D.减少系统开销 4、操作系统就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1 B]与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配置的基本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2 C],其中包括[3 F],[4 A],外部设备与系统中的数据。操作系统中的[3 F]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管理。操作系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管理的部分通常叫做[5 B]。 供选择的答案: [1] A.速度 B.利用率 C.灵活性 D.兼容性 [2] A.程序 B.功能 C.资源 D.进程 [3] [4] A.主存储器 B.虚拟存储器 C.运算器 D.控制器 E.微处理器 F.处理机 [5]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检索系统 D.数据库 E.数据存储系统 F.数据结构 G.数据库管理系统 5、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就是(B )。 A.CPU的利用率不高 B.失去了交互性 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不就是 6、操作系统就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按功能特征的不同,可把操作系统分为[1 B]、[2 E]、[3 C]、网络操作系统与分布式操作系统基本类型。其中[1 B]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系统的吞吐率与效率,而[2 E]就是一旦有处理请求与要求处理的数据时,CPU就应该立即处理该数据并将结果及时送回,例如[4 D]等。 供选择的答案: [1][2][3] A.单用户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分时系统 D.微机操作系统 E.实时系统 [4] A.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B.办公自动化系统 C.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D.航空订票系统

川大2020《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次作业答案

首页 - 我的作业列表 -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次作业答案 完成日期:2020年06月08日 14点48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4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是将生产过程工艺参数转换为电参数的装置。 A.传感器 B.A/D转换器 C.D/A转换器 D.互感器 2.在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设置的信息传送和转换的连接通道是()。 A.接口 B.过程通道 C.模拟量输入通道 D.开关量输入通道 3.所谓量化,就是采用一组数码来逼近离散模拟信号的幅值,将其转换为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程序代码 D.量化代码 4.数控系统一般由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控制器和插补器等四大部分组成, 这些功能都由()来完成。 A.人 B.生产过程 C.计算机 D.实时计算 5.外界干扰的扰动频率越低,进行信号采集的采样周期应该越()。 A.长 B.短

C.简单 D.复杂 6.数字PID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规律,其中能迅速 反应误差,从而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稳态误差的是()。 A.微分控制 B.积分控制 C.比例控制 D.差分控制 7.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PID控制规律的实现必须采用数值逼近的方法。当 采样周期短时,用求和代替积分、用后向差分代替微分,使模拟PID离散化变为()。 A.微分方程 B.差分方程 C.积分方程 D.离散方程 8.香农采样定理给出了采样周期的上限,采样周期的下限为计算机执行控制 程序和()所耗费的时间,系统的采样周期只能在Tmin和Tmax之间选择。 A.输入输出 B.A/D采样时间 C.D/A转换时间 D.计算时间 9.在有交互作用的多参数控制系统中,振铃现象有可能影响到系统的()。 A.可靠性 B.稳定性 C.经济性 D.通用性 1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前馈控制是一个(),因此,很少只采用前馈 控制的方案,常常采用前馈-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方案。 A.开环系统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二学习资料

习题二处理器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中的作业管理是一种()。 A.宏观的高级管理 B.宏观的低级管理 C.系统刚开始加电 D.初始化引导完成 2、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今 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 D.动态和静态特征 3、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存放在()中。 A.外存 B.内存 C.A和B D.扩展内存 4、在操作系统中,作业处于()时,已处于进程的管理之下。 A.后备 B.阻塞 C.执行 D.完成 5、在操作系统中,JCB是指()。 A.作业控制块 B.进程控制块 C.文件控制块 D.程序控制块 6、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 B.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 C.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7、下列作业调度算法中,最短的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是()。 A.先来先服务法 B. 短作业优先法 C. 优先数法 D. 时间片轮转法 8、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是指() 调度算法。 A.先来先服务法 B. 短作业优先法 C.时间片轮转法 D. 优先级法 9、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 A.作业运行时间 B.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 C.作业的相对等待时间 D.作业被调度进入内存到运行完毕的时间 10、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A.先来先服务法 B. 优先级法 C.短作业优先法 D. 时间片轮转法 11、操作系统中,()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处理机管理 B. 作业管理 C.高级调度管理 D. 存储和设备管理 12、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 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 13、当作业进入完成状态,操作系统(). A.将删除该作业并收回其所占资源,同时输出结果 B.将该作业的控制块从当前作业队列中删除,收回其所占资源,并输出结果

大学英语(3)第二次作业题及答案.doc

第2次作业 一、阅读理解(本大题共100分,共5小题,每小题20分) 1. Prehistoric men and women enjoyed a more varied diet than people do now, since they ate species of plant and several hundreds thousands types of living things. But only a tiny percentage of these were ever domesticated. Modern shops have hastened a trend towards specialization which began in the earliest days of agriculture. The food of the rich countries has become cheaper relative to wages. It is speedily distributed in supermarkets. But the choice annually becomes less and less great. Even individual foods themselves become more standardized. We live in the world of carrot specially blunted in order to avoid making a hole in the bag, and the tomato grown to meet a demand for a standard weight of weighting tomatoes to a kilo. Siri von Reis asks: "Only the three major cereals (谷物类食物)and perhaps ten other widely cultivated species stand between famine and survival for the world" s human population and a handful of drug plants has served Western civilization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A rather obvious question arises: Are we missing something?” After all, there are 800 000 species of plant on earth. (1). Tn prehistoric times people. A.ate much more than we do today B.lived mainly on plant food C.had a wide-ranging diet D.were more fussy about what they ate (2). Most of us have come to expect A. no variation in our diet B. a reduction in food supplies C. a specialist diet D. food conforming to a set standard (3). The specialization of food was started by

操作系统作业(1-4)答案

操作系统作业 (第一章—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 1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 A 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B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C 合理组织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D 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2 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 A 灵活性 B 可靠性 C 兼容性 D 利用率 3 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发生。 A 在同一时刻 B 一定不在同一时刻 C 在某一时间间隔内 D 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 4 以下不属于衡量操作系统性能指标的是【】。 A 作业的大小 B 资源利用率 C 吞吐量 D 周转时间 5 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 A 系统调用 B 中断 C 函数 D 原语 6 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为50时,为了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1s,选取的时间片最大值为【】。 A 10ms B 20ms C 50ms D 100ms 7 假设就绪队列中有10个就绪进程,以时间片轮转方式进行进程调度,如果时间片为180ms,切换开销为20ms。如果将就绪进程增加到30个,则系统开销所占的比率为【】。 A 10% B 20% C 30% D 90% 8 中断系统一般由相应的【】组成。 A 硬件 B 软件 C 硬件和软件 D 固件 9 以下工作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 A 创建进程的PC B B 为进程分配内存 C 为进程分配CPU D 将PCB插入就绪队列 10 系统中有5个用户进程且CPU工作于用户态,则处于就绪状态或阻塞状态的进程数最多分别为【】。 A 5,4 B 4,0 C 0,5 D 4,5 11 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 A 1 B n-1 C n D n+1

《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 ? 1.10 什么是用户态和核心态?有何作用? 答:内核态可以无限制访问系统和资源,包括对系统存储、外部设备进行访问。操作系统就工作在内核态模式下。用户态下进程的访问权限受到了限制,可正常执行普通的操作命令外,对关键资源只能通过操作系统接口访问。例如,不能直接访问外部设备,不能直接访问操作系统的内存代码和数据。其作用是保护操作系统不受用户程序的破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1.11 什么是微内核结构?与单内核结构相比,各有何优势和缺点? 答:微内核结构:1)有足够小的内核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 微内核结构优势:1)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2)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缺点:在完成一次客户对OS提出的系统服务请求时,需要进行消息内容打包和解包,需要进行消息的多次拷贝,进行多次用户/内核模式及上下文的切换,从而使微内核OS的运行效率降低。 单内核结构优势:系统服务只需要进行两次上下文的切换,效率较高。缺点:可靠性较低,可扩展性较差; ? 1.12 什么是并发?举例说明。 答: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如: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宏观上有多个程序在同时运行。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执行情况,包括顺序执行、交替执行和并行执行。在多道分时操作系统中,如果只有一个CPU,每一时刻仅能有一道程序执行,微观上这些程序分时地交替执行,但在宏观上(一段时间内)是同时执行;在有多个处理机的系统中,多个程序便可被分配到不同处理机上,实现并行执行,是并发执行的一种特殊情况。 ? 1.13 什么是互斥共享?举例说明。 答:互斥访问共享是共享资源的一种形式,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可以访问该资源。例如:当一个进程A要访问某资源时,必须先提出请求。如果此时该资源空闲,系统便可将之分配给请求进程A使用。此后若再有其他进程B也要访问该资源时但A未用完时,则必须等待。仅当A进程访问完并释放该资源后,才允许进程B对该资源进行访问。 ? 1.14 什么是系统调用,与程序调用有何不同? 答:系统调用是应用程序请求OS内核完成某种功能的一种过程调用,是应用程序使用操作系统功能的入口。 与程序调用的不同:1)运行在不同的系统状态,调用程序是在用户态,被调用程序是运行在系统态2)状态的转换通过软中断进入3)返回问题,在采用了抢占式调度方式的系统中,在被调用过程执行完后,要对系统中所有要求运行的进程做优先权分

操作系统作业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课程作业 (2013年春)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学校: 日期:

作业一:作业管理 1、有三道程序A、B、C在一个系统中运行,该系统有输入、输出设备各1台。三道程序 A、B、C构成如下: A:输入32秒,计算8秒,输出5秒 B:输入21秒,计算14秒,输出35秒 C:输入12秒,计算32秒,输出15秒 问:(1)三道程序顺序执行的总时间是多少? (2)充分发挥各设备的效能,并行执行上述三道程序,最短需多少时间(不计系统开销)?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2、假设一个单CPU系统,以单道方式处理一个作业流,作业流中有2道作业,共占用CPU 计算时间、输入卡片数和打印输出行数如下: 其中,卡片输入机速度为1000张/分钟,打印机输出速度为1000行/分钟,试计算:(1)不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两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从第1道作业输入开始到最后一个作业输出完毕)。 (2)如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2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不计读/写盘时间),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作业二:进程管理 1、 请写出两程序S1和S2可并发执行的Bernstein 条件。 2、 有以下5条语句,请画出这5条语句的前趋图。 S1:y=x+1 R(x) W(y) S2:c=f-w R(f,w) W(c) S3:d=r-y R(r,y) W(d) S4:x=a+b R(a,b) W(x) S5:r=c+y R(c,y) W(r) 3、 设在教材第62页3.6.4节中所描述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其缓冲部分为m 个长度相等 的有界缓冲区组成,且每次传输数据长度等于有界缓冲区长度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可对缓冲区同时操作。重新描述发送过程deposit(data)和接收过程remove(data)。 P P P i P .. .. 1 2 i k 4、 设有k 个进程共享一临界区,对于下述情况,请说明信号量的初值、含义,并用P ,V 操作写出有关互斥算法。 (1) 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2) 一次允许m (m

建筑施工技术第二次作业主观题答案

四、填空题 1、电渣压力焊主要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钢筋的接长。 2、为了防止大面积的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由于温度变化等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对防水层必须设置分格缝。 3、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体积因松散而变大,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原来体积的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4、具有“后退向下,强制切土”特点的土方施工机械是反铲挖土机。 5、砌砖墙需要留置斜槎时,斜槎长度不应小于其高度的2/3。 五、名词解释题 1、零线 答:不挖不填的点为零点,所有零点的连线,即不挖不填的线为零线。 2、可泵性 答:可泵性是指运输至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可通过输送泵送至浇筑点,高效率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一般在一定的泵压下,混凝土能够输送的越远或越高,发生堵管的几率越低,则混凝土的可泵性能越好。混凝土企业试验室通常采用坍落度试验与压力泌水试验结合评价混凝土的可泵性。 六、计算题 1、计算: 图(1)中钢筋为纵向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L=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量度差+弯钩增加值 =(260+ 2×550/sin45o+ 4230 +260)-×20×4+×20×2 = 6515mm 图(2)中箍筋的下料长度: L=[(H-2×保护层厚度)+(B-2×保护层厚度)]×2+调整值 按量内包尺寸的调整值,则: L=[ (600-2×25)+(250-2×25)] ×2+120 = 1620 mm 七、简答题 1、对模板及支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要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位置的准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性;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且便于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养护; (4)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5)材料轻质、高强、耐用、环保,利于周转使用; (6)工具模板及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 2、梁底模板支设时为什么进行反拱,反拱的要求是什么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业及答案

作业2 1.若1页大小为4KB,计算机地址总线为32位,则页号共有多少位?逻辑地址 空间最多包含多少页?逻辑地址60000在第几页?页内偏移是多少?若该页被装进物理块1280中,则物理地址是多少? 解:所以页内偏移即页内地址占 12 位页号占 32-12=20 位逻辑地址空间最大页数为页 60000=(EA60)16=(1110 1010 0110 0000)2 其中低 12 二进制位为页内偏移,即(A60)16=2656。高 4 二进制位为页号,即(E)16=14。物理块号1280=(500)16 物理地址=(500A60)16=5245536. 2.假定当前磁头位于100号磁道,进程对磁道的请求序列依次为57,61,39, 20,88,161,139,38,175。当采用先来先服务和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时,总的移动的磁道数分别是多少?(请给出寻道次序和每步移动磁道数) 解: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43 +4+ 22+ 19+ 68+ 73+ 22+ 101 + 137 = 489 12 + 27 + 4 +18 + 1+ 18 + 119 + 22 + 14 = 235 。 3.设系统中有三种类型的资源(A,B,C)和五个进程(P1,P2,P3,P4,P5), A资源的数量17,B资源的数量为5,C资源的数量为20。在T0时刻系统状态如下表所示。系统采用银行家算法来避免死锁。请回答下列问题: (1)T0时刻是否为安全状态?若是,请给出安全序列。 (2)若进程P4请求资源(2,0,1),能否实现资源分配?为什么? (3)在(2)的基础上,若进程P1请求资源(0,2,0),能否实现资源分配?为什么? 进程最大资源需求量已分配资源量系统剩余资源数量 A B C A B C A B C P1559212233 P2536402 P3******* P4425204

操作系统练习题_及答案解析

操作系统练习题 第一章引言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c.通用软件D.工具软件 2.操作系统目的是提供一个供其他程序执行的良好环境,因此它必须使计算机( A.使用方便 B.高效工作 C.合理使用资源 D.使用方便并高效工作 3.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 。A.分时操作系统 B.批处理单道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批处理多道系统 4.下列系统中( 是实时系统。A.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B.办公自动化系统 C.化学反应堆控制系统 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5.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 。A.控制程序的执行 B.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C.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D.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6.计算机系统把进行( 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 A.CPU管理 B.作业管理 C.资源管理 D.设备管理 7.批处理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但( 。 A.不能自动选择作业执行 B.无法协调资源分配 c.不能缩短作业执行时间 D在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 8.分时操作系统适用于( 。A.控制生产流水线B.调试运行程序c.大量的数据处理D.多个计算机资源共享 9.在混合型操作系统中,“前台”作业往往是指( 。A.由批量单道系统控制的作业 B.由批量多道系统控制的作业 c.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D.由实时系统控制的作业

10.在批处理兼分时的系统中,对( 应该及时响应,使用户满意。A.批量作业B.前台作业c.后台作业D.网络通信 11.实时操作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它( 。A.十分注重系统资源的利用率B.不强调响应速度 c.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D.不必向用户反馈信息 12.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在于( 。A.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B.共享网络个的资源 c.满足较大规模的应用 D.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同一任务 13.SPOOL技术用于( 。A.存储管理B.设备管理C.文件管理 D.作业管理 14.( 为用户分配主存空间,保护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A处理器管理 B.存储管理 c.文件管理 D.作业管理 (二填空题 1. 计算机系统是按用户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_______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2.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_______系统组成。 3.软件系统由各种_______和数据组成。 4.计算机系统把进行_______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 5.操作系统使用户合理_______,防止各用户间相互干扰。 6.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和_______是操作系统的两个主要设计目标。 7.批处理操作系统、_______和实时操作系统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8.用户要求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处理的一个计算机问题称为_______。

工程力学(二)第二次作业题及答案.doc

占g 占5占 g 占g a b c d A.B.C.D. 第2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分,共10小题,每小题2.5分) 1. 对于图示各点应力状态,属于单向应力状态的是()。 2. 同一根梁分别在图a 和图b 所示情况下受到自由落体冲击,冲击物的重量和 下落高度相同,己知图a 情况下的冲击动荷系数K 二90,则关于图b 情况下的 冲 击动荷系数,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 K=110 B. K>90 C. K*90 D. K 二90。 3. 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则质点( )。 A. 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 B. 对圆心的动量矩不变,动能也不变 C. 动量不变、对圆心的动量矩不变 D. 动量、对圆心的动量矩和动能均不变。 4. 图示简支梁中点只承受集中力F 时,最大转角为0 _ ,应变能为V 挪); 中点只承受集中力偶M 时,最大挠度为梁的应变能为V £(M )O 图当同时在中 点施加F 和M 时,梁的应变能有以下四种答案,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T | ______ I ________ [ ~21/3 | (a ) (b )

A.V E(F) + V c ( M) B.V t(F)+ V E(M)+ M ° 皿 C.V VE(F)+ V E(M)+ FWg D.V £(f) + V )+1/2(M 0+ FIR,) £(M 5.关于低碳钢材料拉伸的力学性质,正确的论述是()o A.屈服的本质是沿与轴线成45度方向上的剪切滑移 B.屈服滑移线与轴线成60。方向发生 C.强度指标应取强度极限 D.延伸率大致等于5% 6 .试选出下述正确的说法 A.质点系的动能是质点系内各质点动能的算术和。 B.B忽略机械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的转换,则只要有力对其作功,物体的动能就会增加。 C.平面运刚体的动能可由其质量及质心速度完全确定。 D.内力不能改变质点系的动能。 7.图示四根压杆的材料和截面均相同,它们在纸平面内失稳的先后次序有以下四种答案,试指出哪一个是正确的。()

操作系统作业参考答案及其知识点

操作系统作业参考答案及其知识点 第一章 思考题: 10、试叙述系统调用与过程调用的主要区别? 答: (一)、调用形式不同 (二)、被调用代码的位置不同 (三)、提供方式不同 (四)、调用的实现不同 提示:每个都需要进一步解释,否则不是完全答案 13、为什么对作业进程批处理可以提高系统效率? 答:批处理时提交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由系统操作员把作业按照调度策略,整理为一批,按照作业说明书来运行程序,没有用户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可以使CPU和外设并行工作,当一个运行完毕时系统自动装载下一个作业,减少操作员人工干预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18、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叙述实时操作系统的分类。 答: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指当外界事件或数据产生时,能接收并以足够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处理的结果又能在规定时间内来控制监控的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做出快速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的操作系统。 有三种典型的实时系统: 1、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控制) 2、信息查询系统(情报检索) 3、事务处理系统(银行业务) 19、分时系统中,什么是响应时间?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响应时间是用户提交的请求后得到系统响应的时间(系统运行或者运行完毕)。它与计算机CPU的处理速度、用户的多少、时间片的长短有关系。 应用题: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1MB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每个用户进程占用200KB。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0的时间为80%,若增加1MB内存,则CPU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CPU的利用率=1-P n,其中P为程序等待I/O操作的时间占其运行时间的比例1MB内存时,系统中存放4道程序,CPU的利用率=1-(0.8)4=59% 2MB内存时,系统中存放9道程序,CPU的利用率=1-(0.8)9=87% 所以系统CPU的利用率提高了28% 2、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先开始做,程序B后开始运行。程序A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打印100ms,再计算50ms,打印100ms,结束。程序B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输入80ms,再计算100ms,结束。

操作系统作业答案

习题一 1、举例说明为什么对并发执行的程序不加控制会产生与执行时间有关的错误? 解: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资源是共享的,而且常常资源数少于程序对这些资源的需求数,致使这些并发执行的程序之间因为竞争资源导致存在间接制约关系,这种间接制约使得并发执行的程序具有随机性(异步性),即“执行—暂停—执行”,它们何时启动、何时停止是未知的。例如:飞机售票系统、堆栈的存数与取数过程等(示例说明略)。 2、程序并发执行为什么会失去顺序执行时的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解:所谓“封闭性”是指程序执行得到的最终结果由给定的初始条件决定,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程序并发执行时由于资源共享,导致这些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来改变,又由于存在程序执行的随机性,所以程序的运行失去封闭性。由于失去了封闭性,也将导致其失去可再现性。即虽然它们执行时的环境和初始条件相同,但得到的结果却可能各不相同。 习题二 1、试用加锁的方法解决飞机售票系统的问题。 例:民航售票系统,n个售票处 2、用机器指令(testAndset)解决飞机售票系统中任一进程的算法。

习题三 1、进程在做P、V操作时对自己和其他进程有何影响? 进程在信号量上执行P操作后,若信号量的值为正,当前进程继续执行;若信号量的值为负,当前进程变为等待状态、放弃处理机,其它进程则有机会获得CPU。 进程在信号量上执行V操作后,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影响,但当信号量的值不大于0时,需要唤醒在该信号量上所对应的等待队列中的进程。 2、设课程的前驱、后继关系如下,若每修一门课程看作进程Px(x∈1..6)试用P、V操作算法描述这种前驱与后继关系。 答: Semaphore:S1:=S2:=S3:=S4:=S5:=S6:=0; Begin Cobegin P1、P2、P3、P4、P5、P6 coend; end. P1()P2()P3() Begin begin begin 修计算机导论;P(S1);P(S2); V(S1);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修计算机组成原理; V(S2);V(S3)V(S4); End; End; End; P4()P5()P6() Begin begin begin P(S3);P(S4);P(S5); 修数据结构;修86汇编语言;P(S6); V(S5);V(S6);修操作系统; End; End; End; 习题四 1、有三个进程R、W1、W2,进程R 从输入设备上读数据送缓冲区B,若是奇数由W1 进程从B 取数输出;若

应用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15日15点07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3月14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1.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C )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 C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B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7.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B )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8.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 期限为()。

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题 1、对于通用计算机而言,存储层次至少应具有最高层(CPU寄存器)、中间层(主存)、最低层(辅存)三级。 2、在较高档的计算机中,根据具体功能分工将存储器细划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磁盘缓存)、(固定磁盘)、(可移动存储介质)等六层。 3、在存储层次中,越向上,存储介质的访问速度越(快),价格越(高),相对存储容量越(小)。 4、在计算机系统存储层次中,(主存储器)和(寄存器)又称为可执行存储器,进程对它的访问可通过(机器)或(I/O)指令实现。 5、在I/O设备的接口中,有(数据信号)、(状态信号)、(控制信号)三种类型的信号。 6、设备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有(数据缓冲)、(差错控制)、(数据交换)、(标识和报告设备的状态)、(接收和识别命令)、(地址识别)六个。 7、设备控制器由(设备控制器与处理机的接口)、(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I/O 逻辑)三部分组成。 8、I/O通道的类型有(字节多路通道)、(数组选择通道)、(数组多路通道)三种。 9、基于文件系统的概念,可以把数据组成分为(文件)、(记录)、(数据项)三级。 10、在文件系统中,数据项可分为(基本数据项)和(组合数据项)两种类型。 11、文件可分为(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两种。 12、文件的属性包括(文件类型)、(文件长度)、(文件的物理位置)、(文件的存取控制)四个。(还有一个文件的建立时间) 二、选择题 1、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磁盘缓存均()操作系统管理的管辖范畴,掉电后它们存储的信息()。B A)属于、仍存在 B)属于、不存在 C)不属于、仍存在 D)不属于、不存在 2、固定磁盘和可移动存储介质均()操作系统管理的管辖范畴,掉电后它们存储的信息()。C A)属于,仍存在 B)属于,不存在 C)不属于,仍存在 D)不属于,不存在 3、在计算机系统存储层次中,系统对存放于寄存器和主存储器和存放于辅存中的信息的访问机制是()的,所需耗费的时间是()的。D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 4、单一连续分配方式可用于()的操作系统中。A A)单用户,单任务 B)单用户,多任务 C)多用户,单任务 D)多用户,多任务 5、在(A)中,由于/CPU的高速性和I/O设备的低速性,造成对CPU资源的极大浪费。 A)程序I/O方式 B)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题

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 要求:题目可打印,答案需手写!交给小课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 1.死锁产生的原因之一是__D____。 A.系统中没有采用SPOOLing技术 B.使用的P、V操作过多 C.有共享资源存在 D.资源分配不当 2.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有K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的最小值是__C____。 A.2 B.3 C.4 D.5 题解:当每个都获得了2台打印机而且系统中剩余打印机不少于1台时,系统不会发生死锁,即8>=2K+1,k=3.5,去整为4。 提示:有银行家算法可以推导出,要使系统安全,对于系统中有m个资源,有n个并发进程共享使用时,每个进程可以提出的最大资源请求数量为x,则n (x-1)+1<=m,即 X=1 当m=n X=(m-1)/n+1 当m>n 3.某时刻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如表2.20所示,此时的安全序列是____D__。 表2.20 某时刻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表 进程已经分配资源尚需资源可用资源 R1 R2 R3 R1 R2 R3 R1 R2 R3 P1 P2 P3 P4 2 0 0 1 2 0 0 1 1 0 0 1 00 1 1 3 2 1 3 1 2 0 0 0 2 1 A.P1,P2,P3,P4 B.P1,P3,P2,P4 C. P1,P4,P3,P2 D.不存在 题解: 表2.21 选项A的安全性检测表 进程Work Need Allocation Work+Allocation Finish 0 2 1 2 2 1 0 0 1 1 3 2 1 3 1 2 0 0 2 0 0 1 2 0 0 1 1 0 0 1 2 2 1 True False 表2.22 选项B的安全性检测表 进程Work Need Allocation Work+Allocation Finish 0 2 1 2 2 1 0 0 1 1 3 1 1 3 2 2 0 0 2 0 0 1 2 0 0 1 1 0 0 1 2 2 1 True False

操作系统作业题目

1. (1)画出下面一系列的语句的前趋图(假设x,y,z已知)。 S1:a=x+y; S2:b=z+1; S3:c=a-b; S4:d=b+5; S5:e=d-x; S6:f=c+e; S7:g=f+y; S8:h=f+5; S9:i=g+h。 (2)用描述的方式(节点集合为S ,前趋关系集合为-> )表示题1)中画出的前趋图。 2.利用信号量实现作业1中画出的前趋图的前趋关系。 3.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任务DataCollection()时,把所有采集的数据送到一个单缓冲区,计算任务DataCompute()从该缓冲区取出数据进行计算。试写出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两任务共享缓冲区Buffer的同步算法。

SJF完成时 间 周转时 间 带权周 转时间 5. 用时间片轮转法RR调度进程A、B、C、D和E,时间片q分别为2和4,完成下面的表格(参考教材P96 图3-6)。

(2)若进程P3提出请求Request(1,2,1)后,系统能否将资源分配给它? 7. 假设有一批作业A 、B 、C 、D 、E 、F ,它们的大小分别为7KB 、18KB 、9KB 、20KB 、35KB 、8KB ,根据不同的算法把它们分配到如下空闲分区表中。 1) 首次适应算法 2)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带权周转时间 RR q=4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

3)最佳适应算法 4)最坏适应算法 8.已知某分页系统,主存容量为64K,页面大小为1K,对一个4页大的作业,其0,1,2,3页分别被分配到主存的2,4,6,7块中。 9.假设物理块数M=3,有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 4、3、2、1、4、3、 5、4、3、2、1、5、 6、2、3、 7、1、2、6、1 1)采用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计算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 2)采用最佳页面Optimal置换算法,计算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 3)采用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置换算法,计算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 10. 假设有10个进程先后提出了磁盘I/O请求,它们要访问的磁道号分别是:78,30,9,15,102,140,156,54,45,125,试用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算法、SCAN和循环扫描CSCAN算法,分别给出访问过程中每次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