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下册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笔算乘法 2课件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笔算乘法 2课件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笔算乘法。首先,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接着,通过口算热身环节,帮助学生回顾基础知识。主体部分包含多个环节,如通过游乐宫的情境引入乘法问题,接龙填空练习强化乘法进位的概念,竖式计算提升计算能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及火眼金睛环节纠正常见错误。此外,还设计了实际问题解决的环节,如计算全班购买门票的总价和找回的金额。最后,全课总结部分再次强调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重要性。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我知道,我将为他们揭开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神秘面纱。

我手中的教材,是我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47页至49页的内容。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我期待他们能够在课后,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其中,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笔算乘法的过程和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他们理解并处理进位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讲解这个知识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主要包括黑板、粉笔和一些彩色卡片,学具则是每位学生一份的练习本和彩色笔。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笔算乘法的过程,我会用黑板和粉笔,一步步演示如何将23乘以3。

我会强调,当我们把23分解成20和3,先用20乘以3,得到60,然后用3乘以3,得到9,把60和9相加,就得到了23乘以3的结果,也就是69。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穿插一些例题,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笔算乘法的理解。

比如,我们可以一起计算24乘以5,或者是32乘以7。

随堂练习是检验孩子们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我会设计一些题目,让孩子们独立完成,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巩固所学。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步骤,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能够一目了然。

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巩固所学。

比如,25乘以4,或者是48乘以4。

课后,我会进行自我反思,思考我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们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进行拓展延伸,比如,他们可以尝试自己解决更复杂的乘法问题,或者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知识。

这样,我相信,孩子们能够在我引导下,顺利完成这一节课的学习,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例2主题图彩色笔教学过程:学前准备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38109140816072305031623070212、笔算。

357= 2321=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出示例2.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盒)大约有盒。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

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拓展练习题及答案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拓展练习题及答案2

拓展练习 11. 用两种方法解答。

2.答案: 1. 方法一:32 × 3 × 12 =1152(千克)方法二:32 ×12 × 3 =1152(千克)答:一年生产 1152 千克垃圾。

2.(1)方法一:22 × 2 ×15 = 660(个)方法二:15 × 2 ×22 = 660(个)答:一共买了 660 个苹果。

(2)方法一:3 × 6 × 36 = 648(个)方法二:36 × 3 × 6 = 648(个)648 < 660答:每人1个苹果,够。

(3)这些苹果一共价值多少钱?660÷4=165(千克)165×5=825(元)答:这些苹果一共价值 825 元。

拓展练习 2 1. 用两种方法解答。

2.答案: 1. 9600÷ 3 ÷ 2=1600(千克)9600÷(3 × 2)=1600(千克)答:平均每辆车每次运1600 千克。

2. 954÷ 2 ÷3=159(张)954÷(3 × 2)=159(张)答:平均每场售出 159 张票。

拓展练习 3答案:思路:引导学生用表格法有序思考。

引导学生理解:双人船 25 元一小时,每人合 12.5 元,四人船 35 元一小时,每人合不到 9 元,所以尽可能多租四人船会省钱。

已知:7 人双人船每小时25 元一条四人船每小时35 元一条四人船双人船所花钱方法 1 1 条(4 人) 2 条(4 人)85 元方法 2 2 条(8 人)0 条70 元最省钱方法 3 0 条 4 条(8 人)100 元。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笔算乘法例2》集体备课 教案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笔算乘法例2》集体备课  教案
重难点突破及措施
(集体讨论)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主备人)
1.笔算下面乘法:
16×16=
25×13=
18×17=
24×19=
2.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颗,一共有多少颗苹果树?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集体讨论)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时间
地点
主备人
参加
人员
备课主题
笔算乘法例2
重点
难点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难点
突破及
措施
(主备人)
(1)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方法。
列出48×37的算式后,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得数。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讨论和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倾听学生的交流,并参与对不同方法的评议。评议估算乘积的范围时,注意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在对竖式计算进行评议时,可让学生结合竖式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了解学生掌握算理的情况;突出进位的过程,帮助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把处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问题的技能,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
(2)在讨论中明确算法,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法则。
小组讨论时,应结合之前所学习的不进位的乘法和本节课所学的进位乘法,讨论列竖式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一般步骤,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明确笔算乘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顺序。全班汇
重难点突破及措施
(集体讨论)
重难点
突破及
措施
(主备人)
报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经历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计算步骤和方法的全过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 笔算乘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 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材第3、第4页内容。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算理。

2. 理解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尾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类推思想。

1.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投影仪,口算卡片。

1.口算。

52×10=43×30=12×40=31×20=17×20=21×30=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老师出示主题图。

1.学习“24×12”。

老师提问:通过看主题图,你从图上都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幼儿园购进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一共有多少个?老师追问:你知道怎样求吗?请列出算式。

老师板书:24×12=老师提问:对于这个算式大家有什么疑问吗?这个算式与我们前面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区别?学生:这是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而且乘数中没有整十数。

老师提问:如果让你来计算24×12,你有什么办法?先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看看如何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请学生回答。

学生甲:6个2箱是12箱,先算2箱有多少个,再算6个2箱有多少个。

即24×2=48(个),48×6=288(个)。

学生乙:先算10箱和2箱各有多少个,再把两部分算得的结果相加,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

即24×10=240(个),24×2=48(个),240+48=288(个)。

老师:刚才同学们用的都是口算的方法,现在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计算吗?(1)学生自己先试着进行笔算。

(2)同桌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3)老师把学生写的竖式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交流、讨论,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共17张PPT)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共17张PPT)

恤衫?
一个点子表示一件T恤衫
每箱14件
14×12=?
共12 箱
活动要求:
(1)利用点子图分一分、圈一圈, 再把口算的算式写在点子图的旁边。
(2)把自己的方法在小组内互相交 流一下。
2个14 10个14
14×2=2 8
14×10=14 0
140+28=16 8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竖式写法
14×12= 168 10箱 14
× 31 33
99 1023
43
× 12 86
43 51 6
11
× 22 22
22 242
三、知识运用
2. 给树治病。
22 × 43
66 88 19 54 46
( √×)
31 × 13
93 13 31 42 02 3
( ×√)
34 × 12
68 34 408
( √)
我卖了14件,每件22元, 一共卖了多少钱呢?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8:52:31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2/282021/2/282021/2/28Feb-2128-Feb-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2/28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

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

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计算方法。

- 例如计算23×12。

-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23,2×23 = 46,所得的积46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因数23,1×23 = 23,这里的23表示23个十,所以所得的积230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46+230 = 276。

2.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计算方法。

- 以34×25为例。

- 先用5去乘34,5×34 = 170。

- 再用2(表示20)去乘34,2×34 = 68,因为是20乘34,所以68实际是680。

-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170+680 = 850。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进位,如5×4 = 20,要向十位进2;2×4+2(进位)= 10,又要向百位进1等。

3. 解决问题中的乘法应用。

- 步骤。

- 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 例如:一个篮球45元,学校要买12个篮球,一共需要多少钱?- 这里已知篮球的单价是45元(每个),数量是12个,要求的是总价。

- 根据“总价 = 单价×数量”的关系,列式为45×12,然后按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二、典型例题。

1. 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 例题:13×11- 计算过程:- 先算1×13 = 13(个位上的1乘13)。

- 再算10×13 = 130(十位上的1表示10,乘13)。

- 最后13+130 = 143。

2. 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 例题:28×32- 计算过程:- 先算2×28 = 56。

- 再算30×28 = 840。

- 相加时56+840 = 896,在计算过程中,2×8 = 16,向十位进1;3×8+1(进位)= 25,向百位进2等进位情况要注意。

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课件)

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课件)

7×4=28(天) 22×28=616(页) 616页>600页 能读完。
40×14=560(页) 560页<600页 不能读完。
课堂练习
6. 计算下面第一列各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你根据规
律直接填写其他各题的得数。
31×11= 341
41×11= 451
51×11= 561
32×11= 352
4. 王老师和张老师带 39 名同学去星海公园游玩,准备用 500 元 买门票,够吗?
14×2 = 28(元) 39×11 = 429(元) 28 + 429 = 457(元) 457 < 500 ,够。
39 × 11
39 39 4 29
票价 成人:14 元 儿童:11 元
课堂练习
5. 一本书有6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4周能读完吗? 如果每天读40页,14天能读完吗?
122×3 = 366
14
×
3
42
122
×
3
36 6
新课讲解
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每套书有 14 本,王老师买了 12 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就是求 12 个 14 是 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为:14 × 12 =
新课讲解
(一)探究横式写法 14×12 = 168
小刚这样想:
10 套 4套
小红这样想:
42×11= 462
52×11= 572
33×11= 363
43×11= 473
Hale Waihona Puke 53×11= 58334×11= 374
44×11= 484
54×11= 594
35×11= 385
45×11= 495

笔算乘法 课件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笔算乘法 课件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碰到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
计算两步的算式,要先选择相 关的信息,确定要求什么。
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 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 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7 × 48 =
估算方法: 48≈50 37≈40 50×40=2000(盒)
笔算方法: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箱有12个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 一共卖了多少钱?
综合算式:45×12×5=2700(元)
元)
综合算式:12×5×45=2700(元)Fra bibliotek探究新知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 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⑤ 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 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拓展提高 1 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 多少千克?
②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 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③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 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方法一:60÷2=30(人) 30÷3=10(人)
方法二:3×2=6(组) 60÷6=10(人)
60÷2÷3=10(人)
巩固练习 1 笔算下列各题。
2 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巩固练习
③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46笔算乘法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3、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点子图、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为了奖励我们三年级爱读书的学生,王老师准备为大家购买《童话故事》书,这一套书有14本(出示课件2),老师想买2套,请问,一共买了多少本?算式是什么? 14×2=28(本)(板书:14×2=28)为什么用乘法?求2个14是多少?认真观察算式中的两个乘数这是我们学过的几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买10套呢?(出示课件3)14×10=140(本)(板书:14×10=140)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那么如果王老师要买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4)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1、从题中我们知道:每套书有14本,(课件出示5)这是14本《童话故事》书,这也就是1套书,2套书,3套书……12套书。

如果我们把每一本书看做一个圆点的话,就出现了眼前这样一幅点子图。

(课件出示6)这是1个14,、2个14、3个14……12个14.12套书一共多少本?12个14列成算式就是14×12,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将14×12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呢?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点子图。

我们一起来看温馨提示:(课件出示7:温馨提示)(1)先独立思考,你能不能想办法将14×12转化成14乘一位数或14乘整十数来计算?(2)用彩笔在点子图上先分一分,并圈画出来,再把算法在点子图右边写出来。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进位)
课题引入
1.复习旧知.
列式计算: 12×23=276
12 ×2 3 ————
36 24 ———— 276
33×21=693
33 ×2 1 ————
33 66 ———— 693
24×21=504
24 ×2 1 ————
24 4—1—8 —— 504
课题引入
2.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 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请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知识梳理
特别讲解:52×23
方法二:第一步:5×(2+1)=15。 第二步:2×3=06。 用上面的方法把前两步的计算结果组合在一起就是1506。 但是这道计算的正确答案是1196。
为什么计算结果不正确呢?
【结论】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十位数必须相同;②个位数相 加必须等于10。
课堂练习
1.改正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1)卖8箱奶可收款( 360 )元。 (2)卖20箱奶可收款(900 )元。 (3)卖28箱奶可收款(1260 )元。
知识梳理
小练习: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 C)。
A. 990
B. 189
C.1089
(2)一个两位数乘15,所得的积( C )。
A.一定是三位数。
【答案】 数学信息: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个学生,一顿午餐为每人配备 一盒酸奶……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新知
例1: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 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案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46页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学具、教具: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四环八步》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课前活动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2、导入新课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练习,一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练习,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自主发现3、自主尝试学习教材第46页例1.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4、合作交流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140+28=168(本)或14×12=168(本)三、引探释疑5、引导解答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教材例1编排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四、说教法根据计算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练习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使他们能及时肯定自己的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2、采用尝试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渗透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改错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

4、使学生学会比较推理的方法概括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5、通过板演、讨论、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通过笔算,使学生养成计算认真、仔细、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一)、激趣定标1、笔算下面各题24×378×857×763×5提问:用一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2、口算27×2082×4052×6012×90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二)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怎样笔算呢?下边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三)出示目标让学生齐读一遍(四)导学达标:1、出示主题图和例1(1)分析:让学生观察图和例题说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板书:24×12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求12个2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师说明:24乘2我们已会算,24乘12我们还没有学过,这是两位数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2.笔算乘法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P46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47“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明白“部分积与某一乘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从而灵活掌握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

这些知识为学习新课作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1.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6例1。

◎教学笔记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预设2: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2.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用点子图表示,先画10行点子,每行14个,算式为14×10=140,再画2行点子,每行14个,算式为14×2=28,最后算140+28=16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4《进位的笔算乘法》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4《进位的笔算乘法》课件
5. 李老师带380元钱去商店买足球,发现足球的价钱比
25元贵。买了13个足球后,钱还没花完。
(1)足球的价钱可能是多少元? 26×13=338(元) 29×13=377(元)
27×13=351(元) 答:足球的价格可能是26元、
28×13=364(元)
27元、28元或29元。
(2)*如果买完足球后剩余16元,足球的价钱是多少? 380-16=364(元) 因为28×13=364(元),所以足球的价钱是28元。
45 × 47
285 160
1 885
改正:
45 × 47
315 180
2 115
()
辨析:此题错在忘记加进位数,第二个乘数个位 上的7与第一个乘数十位上的4相乘后,没有加进 上来的3;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4与第一个乘数十 位上的4相乘后,没有加进上来的2。
提升点 1 应用分析法解决有干扰性条件的问题
21 0
4 0 0 ……(150 ) +(250) 4 2
630
23 × 54
92 11 5 1242
易错辨析
4.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41 × 23
83 82 903
改正: 4 1 × 23
( × ) 123 82 943
59 × 34
236 174
( × ) 236 177
4.星星超市购进78箱饮料,每箱36元,每箱都有24瓶 ,一共购进多少瓶饮料?
24×78=1872(瓶) 答:一共购进1872瓶饮料。
提升点 2 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5.飞船在太空运行1天,耗电43千瓦时。照这样计算 ,飞船在太空运行15天,耗电多少千瓦时? 43×15=645(千瓦时) 答:耗电645千瓦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3 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3 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3 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处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或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 新课讲解:a. 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如:34 × 25。

b. 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如:先计算4 × 5,再计算4 × 2,最后计算3 × 5和3 × 2,并将结果相加。

c. 强调进位处理的重要性,如:在计算4 × 5时,得到20,需要将2进位到十位。

3. 练习:a.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计算结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4. 课堂小结: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强调注意事项,如进位处理。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六、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善于观察、思考和交流。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七、课后拓展1.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研究乘法与除法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三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和除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和除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和除法一、乘法。

1. 口算乘法。

-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 例如:20×3,想2个十乘3是6个十,也就是60;200×3,想2个百乘3是6个百,就是600。

-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计算方法: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 例如:12×3,先算10×3 = 30,再算2×3 = 6,最后30+6 = 36。

2. 笔算乘法。

-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计算方法:-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 例如:23×12,先算23×2 = 46,再算23×10 = 230,最后46+230 = 276。

-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计算过程和不进位类似,但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进位情况。

- 例如:34×25,先算34×5 = 170,再算34×20 = 680,170+680 = 850。

在计算34×5时,4×5 = 20,要向十位进2;3×5+2 = 17。

3. 乘法的估算。

- 把因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 例如:32×19≈30×20 = 600。

二、除法。

1. 口算除法。

- 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 例如:60÷3,想6个十除以3是2个十,也就是20;600÷3,想6个百除以3是2个百,就是200。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 例如:48÷2,先算40÷2 = 20,再算8÷2 = 4,最后20+4 = 24。

2. 笔算除法。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 计算方法:- 先从被除数的十位除起,如果十位有余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一)》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能使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笔算乘法算理,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 口算。

24 X10 24 >2 40 X30 32 >20
2 .笔算
23 X 43 X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情境图:妈妈带小红到书店买书
1.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
2. 导言:知识百科全书一套共12本,每本的价钱是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哪个同学来估算一下大概用多少钱?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24 X2,能够把24看成20 ,,把12看成10,再用20 X0~200.
生:24 X2,能够把12看成10,再用24 X0~ 240.
生:24 X2,能够把24看成20,再用20 X2~ 240.
3 .师:要解决一共要付多少钱,就是计算12个24元是多少,列出算式就是:2
4 X2 =?
(1 )让学生独立试算
(2)小组交流试算的方法。

各组展示自己本组的算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实行板书。

⑴ 24+24+24+ ……+24=288
(2)12+12+12+ ••…+12=288
⑶24X 2X 6=288
⑷24X 3X 4=288
(5) 12X 6X 4=288
(6) 12X 8X 3=288
⑺20 X 12+4X 12=288
(4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每个算法: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计算过程,体会各种算法的繁简水准与特点
(5)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上面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师:现在我们共同研究24X12的竖式计算方法。

师:先列竖式,怎样列呢?
生: 2 4
X 1 2
师:竖式列好后,第一步算什么?
生:24X2,先用个位上的2依次去乘24得48,也就是二四得八,8写在2的下面。

(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

)二二得四,4写在十位上。

师:8为什么要与个位对齐,4为什么要与十位对齐?
生:因为8表示8个一,4表示4个十。

师:再看第二步算什么。

生:24X10,用十位上的数字1分别去乘24。

一四得四,4写在十位上。

一二得二,2写在百位上。

师: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2为什么写在百位上?
生:因为1X4表示10X4=40,所以4写在十位上;而1X2表示10X20=200,所以2 写在百位上。

师:表面上看是24,实际上是什么?(240。

)谁和谁相乘得来的?(24和10。

)师:注意,为了简便,末尾的0能够省略不写。

(板书:24X10的积。


师:第三步算什么?
生:把240和48加在一起。

生:把两次乘得的积加在一起。

师:这288是谁和谁相乘得来的?(板书:最后得出24X12的积等于288。


五、练习巩固
1、请把计算补充完整。

□ □ □ □ □
□ □
□ □ □
2 •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的内容,教师能够带着学生完成其中几道题目,注意突出竖式计算的顺序。

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选学生代表上讲台完成。

六、实际应用
三年级6个老师带55个小朋友去旅游,成人每张门票23元,儿童每张门票11元,儿童票共需要多少钱?一共需要多少钱?
七、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