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5(化学的研究对象2) 沪教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教案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本章是九年级化学的第1章,也是整个化学学习的启蒙,在整个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上化学,认识化学的特殊价值,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
因而,本章是初中化学教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章节之一。
本章由“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化学研究些什么”“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三个课题组成。
教材安排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和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通过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铁的锈蚀实验、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了解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一些基本概念,知道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及运用;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能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
难点是:学生掌握化学的学习方法;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等概念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等。
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知识技能1. 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
3.初步了解化学对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知道化学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发展史的介绍及联系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技发展等,让学生认识化学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2.列举化学与社会、与生活关系的事例,收集资料,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并激发学生热爱化学、亲近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启发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初步认识化学对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
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4.初步体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
初三化学教案:开启化学之门
初三化学教案:开启化学之门化学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科学,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探究事物本质的方法。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化学既有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增加实际操作的乐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化学的本质。
本篇文章将会从教师的视角出发,为大家介绍一份初三化学教案,帮助初三化学教师更好地开启化学之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体验。
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PH值的概念及测量方法,并掌握常见物质的PH值。
3.了解各种元素的基本性质及化合物的性质。
4.掌握金属的工业利用。
二、教学内容1.碱:了解碱的定义及性质,了解碱的分类及常见的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等。
2.酸:了解酸的定义及性质,掌握酸的种类、酸的盐和酸的pH值,如硫酸、盐酸等。
3.盐及其应用:了解盐的性质和种类,掌握盐的化学式和常见的盐,如氯化钠、硫酸盐等。
4.PH值:了解PH值的定义及测量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物质的PH值。
5.元素及其化合物:了解一些常见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如氧、氮、氢等。
6.金属及其工业利用: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基本物理特性,掌握金属的生产和加工方法。
三、教学方法1.科普讲解:通过真实案例或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原理和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交互式教学: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等交互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1.预习导入:通过介绍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化学中常见现象的引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吸引学生愿意参与课堂学习。
2.教学讲解:通过课本讲解的形式,介绍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相关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内容。
3.开展实验操作:通过安全和实用的实验,让学生亲身实践化学,熟悉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化学乐趣。
4.问题解答:通过问题解答或讨论,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2(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无答案)沪教版(2021年整
江苏省溧阳市周城集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2(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无答案)沪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溧阳市周城集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2(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无答案)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溧阳市周城集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2(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无答案)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2:§1。
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学目标:1、会列举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的例子。
2、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和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交流与讨论。
3、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意识到科学精神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实验的探究。
教学过程:设问:1、有谁知道:吸烟为什么不利于人体健康?2、一氧化碳俗称煤气,为什么会引起人体中毒?3、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中国的传统厨具—-铁锅引入新课: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并了解有关课本的“观察与思考”实验探究:观察与思考:碳酸氢铵的分解实验1:将少量碳酸氢铵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观察有关现象学生活动:交流碳酸氢铵固体经过一个夏天减少的原因教师设疑:碳酸氢铵固体消失后变成了什么呢?学生活动:猜测碳酸氢铵可能变成了何种物质.实验2:将少量碳酸氢铵固体置于试管中加热,并通入澄清石灰水后,观察有关现象。
教师设疑:你看到哪些现象?这些现象说明碳酸氢铵变成了什么物质呢?学生活动:交流碳酸氢铵消失后生成的物质教师总结:碳酸氢铵受热的现象,相关变化的表达式教师设疑:通过这个实验,你认为在保存碳酸氢铵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课堂练习:碳酸氢铵是一种色粉末状固体。
开启化学之门教案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教学前思考: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使他们能够用基本的化学观点和眼光去了解世界、感知世界,从而改造美化我们的世界!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学目的:知识:了解化学对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认识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体会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引起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前思考:第一节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的形成对于化学的印象,让他们体会化学,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对于知识的要求并不太高,更重要的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去寻找有关的资料,自我学习。
自我介绍:新学年、新课程、新老师,给学生新的印象——首先介绍化学学科的新特点和化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引 入:同学们一定浏览过我们的课本,就会发现化学是非常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
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学习化学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吗?板书: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提出问题:为什么人和牲畜靠近久不使用的地窖可能昏倒甚至死亡?为什么喝了汽水会打嗝?为什么用铁锅烧菜比用铝锅好?“水变油”、“点石成金”的神话能够实现吗?为什么错误使用化肥、农药的之后会造成严重后果?吸烟为什么有害?等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我们的化学知识。
首先,请同学们来看看课本上P.2-P.9的图片资料,并从我们化学学科的角度去想一想、议一议。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讲 解:1、我们面对的世界是物质的,哲学物质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用途。
正确的认识物质对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就通过几个实验来看看如何去研究这些物质、以及化学对于我们生活的作用。
2、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3、为什么用铁锅烧菜比较好?阅 读、探究实验:碳酸氢铵的加热分解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氨气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铵加热++−−→−讨 论:以上实验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认为如何保存碳酸氢铵?小 结:作 业:《三新》、《课课练》上有关问题教后记:第2课时复习提问:1、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化学成就?2、举例说明化学的迅速发展对促进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教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教学案【学习目标】:l、知道中国古代著名的化学工艺成就,了解化学对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推动作用。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4、学会对物质常见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描述。
5、初步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知识归纳】:1. _________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白色污染指__________________。
2.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四种。
5.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 化学性质包括活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等。
7. 用夹住镁条,在上点燃。
镁条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8. 将盛有铜绿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绿色粉末逐渐变成____色,试管口有_______出现,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写出加热铜绿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就会制造青铜器,会冶铁,会炼钢。
、、等化学工艺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最先发明的。
湿法冶金的原理是(化学方程式),此反应我国劳动人民早在时期已发现,已应用于生产。
10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导学习型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导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学习目标.了解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列举化学与社会、与生活关系的事例,收集资料,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3.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4.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学习使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
3.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4.体会化学科学对社会的贡献,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三、同步导学引入:“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知识点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举出你所知道的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离不开化学的实例。
2.加热碳酸氢铵实验。
知识点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3.铁丝生锈实验。
4.关于“白色污染”的问题。
5.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知识点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6.青霉素的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的发现。
四、基础巩固.学习化学能在三大方面给我们提供帮助:(1)化学帮助我们;(2)化学指导人类;(3)化学促进。
2.加热碳酸氢铵的现象:固体物质,试管口有大量,产生气体,澄清石灰水。
3.如右上图所示,取一块废旧的铁丝石棉网,将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3mL~4mL饱和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另一端伸入到红色的水中,2min~3min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铁丝,红墨水,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4.如图所示,在下面的小烧杯中加入2mL~3mL浅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
取两根含硫的火柴,点燃,迅速伸入上面的烧杯中,片刻后取出火柴,振荡下方的烧杯,观察发生的现象色的高锰酸钾溶液颜色。
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含硫火柴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五、拓展提高.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NaHc03受热分解的实验。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教案 沪教版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1.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
(3)初步识记几种常见的元素的符号。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学会预习实验,了解实验室规则。
(3)能主动与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通过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
(3)通过元素符号学习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重点: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方法。
难点:由实验结论进行物质组成的分析、元素符号的识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化学符号创立是为了研究和描述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方便,它是化学学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1.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途径。
2.化学实验有哪些用途?为什么要进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等。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将会出现浑浊现象。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活动1:投影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少量(1mL—2mL)取用液体。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4.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刨眼睛)。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教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学习、研究化学的意义;2、认识碳酸氢铵的性质3、知道碳酸氢铵受热后减少的原因及贮存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通过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实验知道化学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教学难点1. 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实验总结出碳酸氢铵存贮注意事项;2.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性质、用途及保存等方面的关系教学过程:【情景创设】投影提出下列问题:怎样才能使天空变蓝?河水变得清澈?物质变得更丰富?生活变得更美好?……你的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渐实现。
【明确学习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交流预习内容】1、学习和研究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合理地,高效地。
2、思考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点石成金()水能变成油()发功使铝变成金()抽烟有利于头脑清醒()用铁锅比铝锅炒菜对人体好()化肥使用越多越好()农药不能用()煤气燃烧时火越红越好()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新知导学】:【思考与交流】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正确认识碳酸氢铵活动一、碳酸氢铵的溶解①碳酸氢铵是色状固体,将少量的碳酸氢铵固体放入足量的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现象是,说明碳酸氢铵溶于水。
活动二、碳酸氢铵的加热②②如右图取少量的碳酸氢铵固体放入蒸发皿中并用酒精灯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
说明碳酸氢铵易分解。
结论:碳酸氢铵减少的原因是总结:通过以上活动你对碳酸氢铵的认识是,你认为碳酸氢铵应_______________保存。
活动三、碳酸氢铵的加热③③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加热碳酸氢铵,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提示: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思考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物有哪些?思考2: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将导管从烧杯中取出,还是先熄灭酒精灯?为什么?小结:加热碳酸氢铵的文字表达式为提示:表达式就是哪些反应物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哪些产物,物质间用“+”号连接,读作“和”;反应和生成物间用“=”号或“→”,读作“生成”,并在上面写上反应条件。
1-1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
教学内容开启化学之门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化学,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掌握基本概念,知道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教学重点辨别物理变化(性质)、化学变化(性质);区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教学难点从组成上准确区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教学准备联系生活、结合课本、查阅资料教学过程前课回顾1.世界卫生组织曾多次推荐使用中国的传统厨具——铁锅。
铁锅相对于其它烹饪用具有哪些优势?2.“吸烟有害健康”是一条随处可见的宣传语,吸烟对人体健康到底存在哪些危害?3.水银不是银,铅笔芯不是铅,你知道到底是什么吗?4.空气为什么可以供人呼吸?我们吃的食盐和食醋中含有什么成分?知识详解【问题】化学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丰衣足食”、“保家卫国”,你信吗?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物质【观察与思考1】在一个堆放了一批袋装化肥(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铵)的小仓库里,过了一个夏天,管理员发现仓库里这种化肥所特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浓烈了,有些袋里的化肥变少了。
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有少许破损,但没有发现化肥洒落在地上。
〖提出问题〗你认为袋中化肥变少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碳酸氢铵保存注意点将少量碳酸氢铵固体粉末放入蒸发皿中,将蒸发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拓展』能尝试写出碳酸氢铵的文字表达式吗?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合理利用氮气资源2、合理利用铁资源【观察与思考2】取一块废旧铁丝网,将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稀盐酸除去铁锈后,放入锥形瓶中,在锥形瓶中加入几毫升浓食盐水,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后,将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使用铁制品注意点: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古代四大化学工艺:、、、。
2.许多性能优异的材料:石英砂可制造光导纤维、半导体硅晶片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高强度陶瓷可制作航天飞机的防热瓦、钛合金材料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等。
初三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案
初三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案初三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案教学目标:1、会列举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的例子。
2、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和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交流与讨论。
3、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意识到科学精神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实验的探究。
教学过程:设置化学情景:展示化学在古代的成就,说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化学。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每天我们都在与多种多样的物质打交道。
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的角度讨论身边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燃料和衣物,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给人类更多的新物质:塑料、橡胶、各种各样的合成材料,这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讨论:人们身边的物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某些绿色植物是如何将水、二氧化碳转化成淀粉?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吃的食盐和食醋中含有什么成份?3、观察与思考:碳酸氢铵的分解阅读:学生分析推测。
实验:碳酸氢铵的分解,简单介绍仪器。
学生观察现象:白色碳酸氢铵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白汽冒出,闻到刺激性气味。
体验实验结果并与刚才的分析作比较,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奇妙,化学的重要。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观察与思考:铁丝生锈现象:铁丝生锈了,烧杯中红色的水倒吸入导管中。
初步分析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明确,观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要学会观察。
2、体会化学工业的作用观察与思考:火柴的燃烧比较实验现象的差异:火柴燃烧后红色的液体颜色变淡而木柴燃烧后则没有明显变化,引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视理解环境问题。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把学生引进材料和能源世界中,如:青霉素的发现,DNA结构的发现,克隆多利绵羊,高能燃料可以推进火箭,半导体硅晶片可用以造计算机芯片,石英砂可造光导纤维,高强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飞机的防热瓦、纳米材料等。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开启化学之门》教案、教学设计
3.对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采用分组实验、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操作要领,培养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理解实验背后的原理。
此外,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受到同伴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是学生建立化学学科框架的基础。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开启化学之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基本的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并能正确书写。
3.熟悉实验室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的执行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
4.了解物质的性质、分类和变化规律,初步建立物质观、能量观和生态观。
5.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欲望。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化学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养成遵守实验规程、安全操作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勇于质疑、善于发现、敢于突破。
对于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我会进行集体讲解,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纠正理解偏差。同时,鼓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教案 沪教版 教案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本章学习要求:1.初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2.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化学的方法和手段。
3.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重要概念。
4.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学习实验基本操作。
5.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化学符号。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共2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研究化学对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
2.初步懂得应用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讲解>1.在古代,我国的化学工艺已有相当的成就。
例如:青铜器的制造、钢铁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瓷器的烧制都是举世闻名的。
2.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例如,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动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的农药和化肥;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药物保证。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实验探究>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如课本第4页图1-7)实验现象:碳酸氢铵白色固体不断减少;试管口有水滴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气味气体。
解释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氢铵加热水+氨气+二氧化碳。
保存碳酸氢铵的注意事项是: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问题讨论>1.为什么用铁锅烧菜比较好?2.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3.举例说明学习化学还有哪些实际用途?[巩固练习]见学案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问题讨论>1.你能说出一些有关材料的知识吗?答:材料是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
纳米材料是21世纪的“材料之星”,晶体硅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石英砂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2.使用氢能源有何优点?答:氢气作为未来世界的理想能源,其主要优点是:来源丰富、单位质量的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产物无污染。
3.你还了解哪些重要的化学成就?答:科学家佛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的发现,打开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促进了基因工程的发展,产生了生物克隆技术。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新版)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作用。
2.了解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4.体会化学科学对社会的贡献,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学习与交流1.什么是化学?化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怎样学习化学?2.列举化学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事例。
3.打开化学的大门清晨,牙刷为你带来清洁的时候,你也许并不知道它的材料是什么?早晨,享受美味早餐的时候,你也许并不熟悉它在你体内的变化?中午放学,搭上公车回家的时候,你也许并不注意它的动力来自何处?晚上,路过灯火辉煌的街头,你可曾想过它五彩斑斓的真正原因?4.你怎么评价化学?四、典型题例1.化学chemistry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组成和结构、用途和制法的科学。
Chemistry:化学、化学家、魔术师2.化学的贡献化学有趣而神奇:“滴水成冰”、“魔棒点灯”“点砂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化学造福人类,功不可没:当今世界上有1/3的粮食产量直接来源于施用化学肥料所导致的增产。
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化肥工业,在21世纪,全世界有20亿人会因饥饿而丧生!化学推动科技快速发展:分子机器,能行使某种功能的机器。
体内由于呼吸,心跳或是血液流动带来的体内某处压力的细微变化也有可能带动纳米发电机产生电能。
化学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心相印高露洁联想爱玛电动车中国石化3.正确认识化学-----化学本没错,关键在于人的利用化学也背负着一些骂名:环境污染食品健康恐怖袭击化学武器“绿色化学”4.如何学习化学预习、听课、做练习、复习五、达标检测1.下列说法没有科学尤其是化学依据的是()A.水变成油B.变废为宝C.塑料回收 D.资源再生2.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
其最主要原因是( )A.价格便宜 B.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必需的铁元素C.保温性能好 D.生铁导热性能最好3.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的条件下能够自行分解的塑料。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5(化学的研究对象2)(无答案)沪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溧阳市周城集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5(化学的研究对象2)(无答案)沪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溧阳市周城集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5(化学的研究对象2)(无答案)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溧阳市周城集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5(化学的研究对象2)(无答案)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5:化学的研究对象2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知道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的初步概念。
2、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初步了解仪器的使用。
3、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参与交流与讨论观点。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交流讨论。
重点与难点:进一步熟悉和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分,并探寻两种性质的区别教学过程:复习巩固:1.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2.证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开灯时灯泡先通电后发光 B.做家具时木材先锯断后加工C.水结冰,有液态变为固态 D.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引入新课:二、研究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 ,如 ;2、化学性质: ,如;三、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实验探究:萄葡糖、砂糖、面粉的加热.从上述实验中我们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从上述实验中我们的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实验1、红磷燃烧的现象及表达式2、红磷燃烧消耗的物质是什么?剩余的气体中主要应该是3、若进水量不到1/5或者超过1/5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四、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请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点本课小结:1、物质的性质的区分2、空气的成分测定实验相关课堂练习:1、空气发现的历程①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 ;②拉瓦锡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③瑞利和拉姆赛发现了空气中还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5(
化学的研究对象2)沪教版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知道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的初步概念。
2、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初步了解仪器的使用。
3、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参与交流与讨论观点。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交流讨论。
重点与难点:进一步熟悉和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分,并探寻两种性质的区别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1.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2.证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开灯时灯泡先通电后发光 B.做家具时木材先锯断后加工
C.水结冰,有液态变为固态 D.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引入新课:
二、研究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如;
2、化学性质:,如;
三、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实验探究:萄葡糖、砂糖、面粉的加热。
从上述实验中我们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从上述实验中我们的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实验
1、红磷燃烧的现象及表达式
2、红磷燃烧消耗的物质是什么?剩余的气体中主要应该是
3、若进水量不到1/5或者超过1/5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四、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请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点
本课小结:
1、物质的性质的区分
2、空气的成分测定实验相关
课堂练习:
1、空气发现的历程
①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
②拉瓦锡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
③瑞利和拉姆赛发现了空气中还存在。
2、空气的组成
空气中的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保持稳定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⑴红磷燃烧的现象;
⑵红磷燃烧的表达式;
⑶进水量小于1/5的原因;
进水量大于1//5的原因。
4、对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B.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C.没有颜色和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使空气变为液态空气属于物理变化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放出大量的热
B.产生大量的白雾
C.发光
D.产生大量的白烟
6.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21%,含氮气78%
B.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C.空气的成分中以氧气和氮气为主
D.空气是人类的生命支柱,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7.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
(3)为什么在实验的过程中先观察到液面略有下降,而后上升至钟罩内空气体积约1/5处?。
⑷请考虑能否用木炭来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为什么?如果不能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
(木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被水的吸收量很有限)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海水
C、碳酸氢铵
D、市售纯净水
课后练习:
1.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
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
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 有关空气中含量测定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约4/5体积的空气不支持燃烧
B.红磷燃烧后产生白色气体
C.水面最终上升了约1/5体积
D.燃烧冷却后集气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3.将1L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剩下气体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大约为 ( )
A.0.21L
B.0.2L
C.0.79L
D.0.78L
4.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冰棍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4)很多物质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5)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之一,说明空气中含有。
(6)饼干、瓜子等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5.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氧气占,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与杂质共占。
稀有气体是指等气体。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B、空气按质量计算:氧气约为21%,氮气约为78%
C、氮气的性质比较活泼
D、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7.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常向灯泡里面充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8、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氧气和氮气共约占空气质量的99%,其余约1%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B.空气主要供人和动物呼吸,没有其他重要作用
C.把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内,伸到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会看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9、.下列关于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氮气和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氮气能溶于水,稀有气体难溶于水
C.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恒大冰泉
B、水
C、冰水混合物
D、酒精
11.有六种物质,会污染大气的是 ( )
①汽车排放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⑥氢气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A.②③⑥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12.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
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
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
面上升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
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
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将左边科学家与他们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直线连接。
a.门捷列夫⑴放射性的钋和镭
b.居里夫人⑵元素周期表
c.诺贝尔⑶研究炸药,改进引爆装置
d.拉瓦锡⑷研究空气成分
14.以下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青蛙是否属于两栖类 B.寻找能治疗SARS的药物
C.下一次月食的日期 D.电炉发热的原理
15.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研究蛋白质结构的基础上,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
16.加热少量白糖,白糖先熔化后变棕色,最后有黑色残渣,该实验研究了白糖的()A.物理性质 B.变化 C.制法和用途 D.组成
17.石英坚硬而石墨质软,它们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