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公共政策过程(修改)最终版.ppt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学PPT幻灯片课件
![公共政策学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67161ded630b1c59eeb5b9.png)
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推行组织统治的基本工具; ②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2)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决定政策的限制、类型 与数量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7-P198
任何政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所提供的总体框 架内运行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联 邦制。
4
即在治理需要与能力之间合理、有效地调整过程 中对善治的体现。 ①治理理论重新厘定了政府的角色,强调政府的调 控能力; ②治理理论强调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多元化; ③治理理论强调公共决策权力运行的双向性; ④治理理论强调政府的政治责任。
10
四 公共决策体制
1)公共决策权力及其归属 公共决策通常可以理解为在决策过程中根据自
第三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二节 公共权力与公共决策体制
1
课程内容
一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二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三 政府能力、治理能力与公共政策 四 公共决策体制
2
一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6
(1)政府权力、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公共政 策的二重性。
己的目的,将个人意志施加与他人意志之上,通 过各种途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在政策主体系 统中,公共决策的基础既来自正式的职务权力、 法定的权力,也来自于非正式的人格权威、技术 权力,而更多的则是二者的结合。
公共决策权的使用和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最高决策权的构成及其归属决定了决策体制的性 质和类型。
) B 政策性针对性强 D 政策适应性强
13
3)公共决策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多数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 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同票, 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 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其两个基本特征为: ①决策主体在形式上都能绝对平等地分享决策权, 任何一个否决行动都会随政策方案的通过产生决 定性的影响。②决策结果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2)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决定政策的限制、类型 与数量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7-P198
任何政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所提供的总体框 架内运行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联 邦制。
4
即在治理需要与能力之间合理、有效地调整过程 中对善治的体现。 ①治理理论重新厘定了政府的角色,强调政府的调 控能力; ②治理理论强调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多元化; ③治理理论强调公共决策权力运行的双向性; ④治理理论强调政府的政治责任。
10
四 公共决策体制
1)公共决策权力及其归属 公共决策通常可以理解为在决策过程中根据自
第三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二节 公共权力与公共决策体制
1
课程内容
一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二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三 政府能力、治理能力与公共政策 四 公共决策体制
2
一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6
(1)政府权力、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公共政 策的二重性。
己的目的,将个人意志施加与他人意志之上,通 过各种途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在政策主体系 统中,公共决策的基础既来自正式的职务权力、 法定的权力,也来自于非正式的人格权威、技术 权力,而更多的则是二者的结合。
公共决策权的使用和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最高决策权的构成及其归属决定了决策体制的性 质和类型。
) B 政策性针对性强 D 政策适应性强
13
3)公共决策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多数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 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同票, 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 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其两个基本特征为: ①决策主体在形式上都能绝对平等地分享决策权, 任何一个否决行动都会随政策方案的通过产生决 定性的影响。②决策结果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公共政策第三章渐进模型(课堂PPT)
![公共政策第三章渐进模型(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2b7cad58fb770bf78a55ea.png)
3
公共政策概论 第三章 政策模型
第二节 几种典型Βιβλιοθήκη 政策模型三、渐进主义模型 (一)新政策是对旧政策的补充和修正
美国学者林德.布罗姆
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 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 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决 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 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 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 策转变成为一项新的政策。
2.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 过程、方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3-145页。
3.谢明:《政策分析概论》,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40-142页。
4.王浦劬 主编:《政治学基础》,北 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18-120页。
5.杨光斌 主编:《政治学导论》,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3-135 页。
6
第二节 几种典型的政策模型
渐进主义模型
中国改革方式和改革过程显现出“渐 进改革方式" 东欧、俄罗斯,则被称之为“激进式”
或 “大爆炸式"、"休克疗法式"的改革方式
7
第二节 几种典型的政策模型
渐进主义模型 激进方式与渐进方式的主要区别是
什么?
8
第二节 几种典型的政策模型
渐进主义模型
中国改革道路和改革方式的渐进性特 征,不是体现在改革推进速率的快慢上, 也不是反映在改革内容选择的先后次序 上,而是体现在几乎每一项改革都具有“ 过渡环节”这一特征上。
17
第二节 几种典型的政策模型
渐进主义模型
(三)对渐进主义模型的评价 正面评价: 渐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学习
公共政策概论 第三章 政策模型
第二节 几种典型Βιβλιοθήκη 政策模型三、渐进主义模型 (一)新政策是对旧政策的补充和修正
美国学者林德.布罗姆
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 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 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决 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 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 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 策转变成为一项新的政策。
2.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 过程、方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3-145页。
3.谢明:《政策分析概论》,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40-142页。
4.王浦劬 主编:《政治学基础》,北 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18-120页。
5.杨光斌 主编:《政治学导论》,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3-135 页。
6
第二节 几种典型的政策模型
渐进主义模型
中国改革方式和改革过程显现出“渐 进改革方式" 东欧、俄罗斯,则被称之为“激进式”
或 “大爆炸式"、"休克疗法式"的改革方式
7
第二节 几种典型的政策模型
渐进主义模型 激进方式与渐进方式的主要区别是
什么?
8
第二节 几种典型的政策模型
渐进主义模型
中国改革道路和改革方式的渐进性特 征,不是体现在改革推进速率的快慢上, 也不是反映在改革内容选择的先后次序 上,而是体现在几乎每一项改革都具有“ 过渡环节”这一特征上。
17
第二节 几种典型的政策模型
渐进主义模型
(三)对渐进主义模型的评价 正面评价: 渐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学习
公共政策课件
![公共政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1011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e.png)
议程设定
确定问题在政策议程中的位置,考虑 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影响。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设计
方案规划
制定解决问题的总体策略和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表。
方案设计
细化方案内容,包括目标群体、实施方式、资源分配等,确保方案具有可行性 和可操作性。
政策方案的合法化
政策草案的制定与审查
完成政策草案,经过相关部门审查,确保合法性和合规性。
公共政策执行的步骤
公共政策执行通常包括制定执行计划、组织与人事安排、宣传与教育、 资源分配、实施执行等步骤。这些步骤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完整的政策 执行过程。
公共政策评估
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
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等进行 系统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
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政策的实施情况,评估政 策效果,发现问题并改进政策,以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有 效性。
公共政策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公共政策基本概念 •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 公共政策执行与评估 • 公共政策类型 •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 公共政策发展与展望
01
公共政策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的定义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 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和方案,旨在影响 社会利益分配和公共资源分配。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 域。
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包括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定量评估 主要采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和实验等方法,而定性评估 则主要采用案例分析、访谈和观察等方法。
公共政策调整与终结
公共政策调整的定义
公共政策终结的定义
公共政策调整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政策内容 、目标、手段等方面的调整和改变。
确定问题在政策议程中的位置,考虑 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影响。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设计
方案规划
制定解决问题的总体策略和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表。
方案设计
细化方案内容,包括目标群体、实施方式、资源分配等,确保方案具有可行性 和可操作性。
政策方案的合法化
政策草案的制定与审查
完成政策草案,经过相关部门审查,确保合法性和合规性。
公共政策执行的步骤
公共政策执行通常包括制定执行计划、组织与人事安排、宣传与教育、 资源分配、实施执行等步骤。这些步骤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完整的政策 执行过程。
公共政策评估
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
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等进行 系统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
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政策的实施情况,评估政 策效果,发现问题并改进政策,以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有 效性。
公共政策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公共政策基本概念 •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 公共政策执行与评估 • 公共政策类型 •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 公共政策发展与展望
01
公共政策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的定义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 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和方案,旨在影响 社会利益分配和公共资源分配。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 域。
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包括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定量评估 主要采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和实验等方法,而定性评估 则主要采用案例分析、访谈和观察等方法。
公共政策调整与终结
公共政策调整的定义
公共政策终结的定义
公共政策调整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政策内容 、目标、手段等方面的调整和改变。
《公共政策过程》课件
![《公共政策过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b688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f.png)
3 利益相关者分析
分析政策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和关系。
成功案例分析
可持续城市政策
通过限制排放、推动可再生能 源使用和提倡绿色建筑,实现 城市可持续发展。
教育政策
医疗保健政策
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 质量,以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
提供普惠的医疗保健服务,保 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参与者及其角色
政府官员
参与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 拥有决策权。
研究人员
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和分析报 告。
社区居民
通过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来表达 关切和需求。
商界代表
向政府提供实施政策所需的资 源和建议。
政策分析方法
1 SWOT 分析
2 成本效益分析
分析政策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评估政策实施所需的成本和预期的效益。
《公共政策过程》PPT课件
什么是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过程是指制定、实施和评估政府政策的全过程。它涵盖了政策制定 的阶段、政策实施的阶段和政策评估的阶段。
政策制定的阶段
1
议程设置
2
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政策议案。
3
问题识别
发现社会问题,引发政策需求。
决策制定
政策的具体制定,包括政策目标和措 施。
政策实施的阶段
资源配置
分配资源以支持政策实施。
监测评估
监测政策实施的效果,并进行评估。
组织动员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推进政策实施。
调整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政策并进行改进。
政策评估的阶段
1
目标评估
评估政策是否达到预策实施的情况和效果。
3
影响评估
评估政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详解ppt课件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详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93c1cba300a6c30d229fd6.png)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的特征:合法性— —法律规定、普遍性——全体成员、强制性。
2019
-
5
关于制度的界定
康芒斯认为制度的概念是很难以准确界定的,在他看 来,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为的一系列准则或标 准。
科斯主要从产权交易规则、产权结构和经济组织形式 的角度界定“制度”。在科斯看来,制度就是指一系 列关于产权安排、调整的规则,制度就是“规则”或 组织形式,其外延非常广泛。
2019
-
13
公共政策的精英模型:
公共政策是那些具统 治地位的领袖人物的偏 好与价值观的产物。领 袖人物按自己的价值偏 好作出政策选择,政府 不过是领袖们选择的政 策的执行机构,群众对 政策是麻木不仁的,舆 论不过是左右群众、宣 传政策的工具。
政治精 英
制定政策
国家行政机构
政策执行
社会民众(服从政策)
好。 5、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
耗。
2019
-
23
最优选择的具体步骤是:
1、确定决策目标。 2、提出备选方案。 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
2019
-
24
输入完 全理性 过程需 要的所 有资源
1. 建立完 备的 具有权重的运 作目标
政策问题公共政策政府执行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集团17政治实际是各团体为影响公共政策所进行的相互斗争政治体系最根本的使命就是通过以下途径调和团体之间冲规则目标手段落实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
第三章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2019
-
1
公共政策典型的模型分类
2019
-
5
关于制度的界定
康芒斯认为制度的概念是很难以准确界定的,在他看 来,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为的一系列准则或标 准。
科斯主要从产权交易规则、产权结构和经济组织形式 的角度界定“制度”。在科斯看来,制度就是指一系 列关于产权安排、调整的规则,制度就是“规则”或 组织形式,其外延非常广泛。
2019
-
13
公共政策的精英模型:
公共政策是那些具统 治地位的领袖人物的偏 好与价值观的产物。领 袖人物按自己的价值偏 好作出政策选择,政府 不过是领袖们选择的政 策的执行机构,群众对 政策是麻木不仁的,舆 论不过是左右群众、宣 传政策的工具。
政治精 英
制定政策
国家行政机构
政策执行
社会民众(服从政策)
好。 5、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
耗。
2019
-
23
最优选择的具体步骤是:
1、确定决策目标。 2、提出备选方案。 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
2019
-
24
输入完 全理性 过程需 要的所 有资源
1. 建立完 备的 具有权重的运 作目标
政策问题公共政策政府执行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集团17政治实际是各团体为影响公共政策所进行的相互斗争政治体系最根本的使命就是通过以下途径调和团体之间冲规则目标手段落实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
第三章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2019
-
1
公共政策典型的模型分类
3第三章公共政策的决策体制PPT课件
![3第三章公共政策的决策体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f5ae15dd88d0d233d46aa5.png)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决策体制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公共政策决策体制的构成因素和基本
类型;
了解中外不同政治体制下的公共政策决策
机制;
熟悉公共决策的主要方式。
2
本章要点:
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因素、公共决策体 制的基本类型、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决策体制、 议会制的决策体制、独裁制的决策体制、公 共决策的方式(投票规则)的主要形式、过 半数规则的变异形式和作为表决方式的民主 集中制。
8
三、决策权力
3.决策者(权力主体)控制自己的决策权力最常见的 手段是: 说服——包括欺骗性说服和理性分析说服; 威胁——展示权力作用对象可能的利益损失; 交换——交换的基础是双方均能受益,方式有互惠、 金钱收买; 施用权威——前提是权力作用对象对权威的认可, 并由此产生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9
三、决策权力
隶属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通常,横向结 构中的决策组织按决策权范围或功能来划分。如决策 组织可分为决策指挥部门、参谋咨询部门、执行部门、 监督反馈部门等。
7
三、决策权力
1.决策权力是决策体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政策总会更多地显示掌握决策权的人的偏好。 2.决策权力角逐的中心问题是利益。 这里的利益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非物质的,或 二者兼而有之。
3
第一节 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一、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因素
公共决策体制就是决策权力和责任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 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 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和活动程序。 公共决策组织及体制的构成因素可分解为以下内容:人、 财、物、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团体 意识、组织目标、规章制度、技术、信息和组织设计。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公共政策决策体制的构成因素和基本
类型;
了解中外不同政治体制下的公共政策决策
机制;
熟悉公共决策的主要方式。
2
本章要点:
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因素、公共决策体 制的基本类型、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决策体制、 议会制的决策体制、独裁制的决策体制、公 共决策的方式(投票规则)的主要形式、过 半数规则的变异形式和作为表决方式的民主 集中制。
8
三、决策权力
3.决策者(权力主体)控制自己的决策权力最常见的 手段是: 说服——包括欺骗性说服和理性分析说服; 威胁——展示权力作用对象可能的利益损失; 交换——交换的基础是双方均能受益,方式有互惠、 金钱收买; 施用权威——前提是权力作用对象对权威的认可, 并由此产生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9
三、决策权力
隶属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通常,横向结 构中的决策组织按决策权范围或功能来划分。如决策 组织可分为决策指挥部门、参谋咨询部门、执行部门、 监督反馈部门等。
7
三、决策权力
1.决策权力是决策体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政策总会更多地显示掌握决策权的人的偏好。 2.决策权力角逐的中心问题是利益。 这里的利益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非物质的,或 二者兼而有之。
3
第一节 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一、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因素
公共决策体制就是决策权力和责任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 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 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和活动程序。 公共决策组织及体制的构成因素可分解为以下内容:人、 财、物、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团体 意识、组织目标、规章制度、技术、信息和组织设计。
第三章 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第三章 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5064ccc850ad02df804172.png)
网上调查主要可以分为交互式计算机 辅助电话访谈系统、网上问卷方法和网上 调查系统三种基本类。
(二) 网上调查的概率分类
基于非概率的网上调查方法包括不严格 的自选调查和志愿者组织的实验调查等, 基于概率的网上调查方法包括网上拦截调 查、清单抽样、事先征集网民志愿者的实 验调查、事先征集普通总体志愿者的实验 调查等。
2、实验研究:政策过程中存在许多变量,变 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从而影响着 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自然科学借用过来 的实验研究,对公共政策来说,是一种高 度控制某些条件,通过操纵某些元素来研 究政策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公 共政策的实验研究中,主要涉及三对主要 因素:实验组与对照组、自变量与因变量 、前测与后测
• 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更多地 表现出定量研究的特征;而实地研究则更多 地表现出定性研究的特征。
1、调查研究:采用自填问卷或结构式访谈的 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 本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 分析来认识公共政策现象及其规律。抽样、 问卷和统计分析是构成调查研究方式的三个 基本要素。
案例研究的目的是进行诊断、探明 原因和提出应对或矫正方案。
四、流程图方法
流程图的方法是指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 都具有直线性、阶段性特征的政策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指的是以历史和现时的发 展过程为脉络,对定性政策资料进行分阶段 描述;通过一个个的阶段性结论和描述,最 后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具有逻辑联系的 过程性政策结论和政策描述。
二、非概率抽样调查
1. 偶遇抽样 2. 判断抽样 3. 定额抽样 4. 雪球抽样 5. PPS 抽样
三、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调查资料的收集方 法
政策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主要分为自填 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
(二) 网上调查的概率分类
基于非概率的网上调查方法包括不严格 的自选调查和志愿者组织的实验调查等, 基于概率的网上调查方法包括网上拦截调 查、清单抽样、事先征集网民志愿者的实 验调查、事先征集普通总体志愿者的实验 调查等。
2、实验研究:政策过程中存在许多变量,变 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从而影响着 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自然科学借用过来 的实验研究,对公共政策来说,是一种高 度控制某些条件,通过操纵某些元素来研 究政策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公 共政策的实验研究中,主要涉及三对主要 因素:实验组与对照组、自变量与因变量 、前测与后测
• 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更多地 表现出定量研究的特征;而实地研究则更多 地表现出定性研究的特征。
1、调查研究:采用自填问卷或结构式访谈的 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 本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 分析来认识公共政策现象及其规律。抽样、 问卷和统计分析是构成调查研究方式的三个 基本要素。
案例研究的目的是进行诊断、探明 原因和提出应对或矫正方案。
四、流程图方法
流程图的方法是指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 都具有直线性、阶段性特征的政策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指的是以历史和现时的发 展过程为脉络,对定性政策资料进行分阶段 描述;通过一个个的阶段性结论和描述,最 后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具有逻辑联系的 过程性政策结论和政策描述。
二、非概率抽样调查
1. 偶遇抽样 2. 判断抽样 3. 定额抽样 4. 雪球抽样 5. PPS 抽样
三、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调查资料的收集方 法
政策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主要分为自填 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
政策过程PPT课件
![政策过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06758d2e3f5727a5e962f4.png)
四、局限性以及受到的批评:
(一)阶段途径的局限性:
1、用线性的观点看待各阶段的关系,忽视了观 念或思想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2、没有深入探究政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难以 根据政策过程各阶段的相互关系对下阶段进行 预言; 3、对实践中的政策过程了解片面,其作用也有 限。
(二)对批评阶段途径的批评
1、阶段途径没有提供因果关系的解释; 2、它不能依据经验进行检验; 3、自上而下的过程描述,未考虑基层的作
安德森 《公共政策制定》
——问题形成与议程设定阶段(问题的形成) ——政策规划阶段(政策方案的制定) ——政策采纳阶段(政策方案的通过) ——政策执行阶段(政策的实施) ——政策评估阶段(政策的评价)
三、阶段途径的成就:
把复杂过程简化,方便进行实质性研究; 引发深入研究政策过程阶段,成果丰硕; 与常识一致,易于被接受、理解和应用。
制度的定义:
美国制度学派先驱之一凡勃仑首先将制 度问题纳入科学研究,开创了对制度进 行系统的逻辑实证研究之先河。他认为, 制度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一些“固定的 思维习惯、行为准则,权力与财富原 则”。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道格拉斯• 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 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 范。”
巴隆波----五环节说
巴隆波《美国公共政策:政府行动》
议程设定:公共问题被认可为公共议程的一部分
政策规则:界定问题,汇总意见,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
政策执行:规划政策执行纲领,修正政策的缺失部分
政策评估:对政策过程和政策影响加以评估
政策终止:失去支持、未能实现目标或成本过高政策停止
我国学者的代表性观念
制度包含的理论:
(1)人的理论:我们认为任何政策选择以及 这种政策能产生何种激励效果等都与人有关, 确切是说都与人当时所处的决策环境及人性的 冲动有关,对人性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 析维度。
公共政策分析精品课第三章公共政策决策体制
![公共政策分析精品课第三章公共政策决策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bae6b5ddf78a6529647d53f1.png)
现代君主国家独裁15历史上出现的基本决策类型类型最高决最高决策者集体个人主要存在时期主要存在地点主要决策方式总统议会制全体公民议会集体总统个人近代现代美国合议三权分立内阁议会制议会集体英国委员会议会议会集体瑞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集体现代中国合议民主集中16历史上出现的基本决策类型类型最高决策权归属最高决策者集体个人主要存在时期主要存在地点主要决策方式法西斯制法西斯国政党领袖国家元首个人世纪2040年代意大利法西斯国家德国法西斯国家独裁军人独裁神或君主实际为独裁者个人军队首领集体或个人古代近代及现代军人专政国家独裁17三几种主要的公共政策决策体制类型分析一议会制代议制议会制基本模式
行政机关遵从党的意志去管理行政事务;
司法机关遵从党的意志,一方面监督民众,另一方面 监督政府。
.
24
讨论3:人民代表大会“橡皮图章”?
宪法已经赋予人民、人大足够的权利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个“有效率的决策能否出台不是取决于经济 学家和政治家的智慧,而是取决于决策规则”。
公共决策体制与政治制度密切相连,尤其表现在决
策权力分配制度上;
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决策权力分配。
.
6பைடு நூலகம்
3.2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一、公共决策体制的分类 二、历史上出现的基本决策类型 三、几种主要的决策体制类型
.
12
问题: ➢ 为什么我国历史上一直是政治上的单一制? ➢ 我国经济上的分权可能的好处是什么,可能
的问题是什么?
行政机关遵从党的意志去管理行政事务;
司法机关遵从党的意志,一方面监督民众,另一方面 监督政府。
.
24
讨论3:人民代表大会“橡皮图章”?
宪法已经赋予人民、人大足够的权利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个“有效率的决策能否出台不是取决于经济 学家和政治家的智慧,而是取决于决策规则”。
公共决策体制与政治制度密切相连,尤其表现在决
策权力分配制度上;
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决策权力分配。
.
6பைடு நூலகம்
3.2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一、公共决策体制的分类 二、历史上出现的基本决策类型 三、几种主要的决策体制类型
.
12
问题: ➢ 为什么我国历史上一直是政治上的单一制? ➢ 我国经济上的分权可能的好处是什么,可能
的问题是什么?
第3章 公共政策环境《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第3章 公共政策环境《公共政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d7980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4.png)
3.政策网络:是政策社群内部或若干政策社群之间的连结 过程,与资源互换的结果。
二、 政策网络的关系类型
(三)Marsh与Rhodes的类型 Marsh与Rhodes的类型将政策网络看成是利益团体与政府
的关系类型,网络的类型依据关系的紧密性呈现一系列的光 谱,政策网络是通称,政策社群在光谱的一端,包含紧密的 关系;议题网络在光谱的另一端,包含松散的关系。 Marsh and Rhodes界定下列几个决定网络在整个光谱中地 位的因素: 参与者人数、持续数、互动频率、共识程度、关系性质、交 易与协商、权力分配和参与组织的结构。
(三)欧洲学者的观点 欧洲学者的观点系以德国学者作为代表,他们的观点与英国研究途径 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差异在于欧洲学者视政策网络为一种治理结构, 英国学者视其为一种利益团体中介模型。
二、政策网络的关系类型
(一)R. A. W. Rhodes的模式 Rhodes的政策网络分析架构建立在包含下列五个基本命题的权力相 互依赖基础上:
1.任何一个组织必须依其它组织的资源; 2.为了组织目标的达成,组织必须彼此交换资源; 3.虽然组织内部的决策制定被其它组织所限制,但是支配的联盟 (dominant coalition)仍然拥有较大自主权,决定交换何种资源; 4.支配性的联盟有能力在游戏规则中,采取各种策略管制交换过程; 5.主权的差异是互动组织目标与潜在相对权力的产物;潜在的相对权 力则是组织资源、游戏规则与组织间交换的过程。
三、政策网络的研究途径
为了结构不同概念的政策网络的文献,Borzel提出 两个区分政策网络的方法: 1.量与质化的网络分析 2.政策网络为利益中介的类型(a typology of interest intermediation)与政策网络为特殊的治理 模式(a specific form of governance)
二、 政策网络的关系类型
(三)Marsh与Rhodes的类型 Marsh与Rhodes的类型将政策网络看成是利益团体与政府
的关系类型,网络的类型依据关系的紧密性呈现一系列的光 谱,政策网络是通称,政策社群在光谱的一端,包含紧密的 关系;议题网络在光谱的另一端,包含松散的关系。 Marsh and Rhodes界定下列几个决定网络在整个光谱中地 位的因素: 参与者人数、持续数、互动频率、共识程度、关系性质、交 易与协商、权力分配和参与组织的结构。
(三)欧洲学者的观点 欧洲学者的观点系以德国学者作为代表,他们的观点与英国研究途径 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差异在于欧洲学者视政策网络为一种治理结构, 英国学者视其为一种利益团体中介模型。
二、政策网络的关系类型
(一)R. A. W. Rhodes的模式 Rhodes的政策网络分析架构建立在包含下列五个基本命题的权力相 互依赖基础上:
1.任何一个组织必须依其它组织的资源; 2.为了组织目标的达成,组织必须彼此交换资源; 3.虽然组织内部的决策制定被其它组织所限制,但是支配的联盟 (dominant coalition)仍然拥有较大自主权,决定交换何种资源; 4.支配性的联盟有能力在游戏规则中,采取各种策略管制交换过程; 5.主权的差异是互动组织目标与潜在相对权力的产物;潜在的相对权 力则是组织资源、游戏规则与组织间交换的过程。
三、政策网络的研究途径
为了结构不同概念的政策网络的文献,Borzel提出 两个区分政策网络的方法: 1.量与质化的网络分析 2.政策网络为利益中介的类型(a typology of interest intermediation)与政策网络为特殊的治理 模式(a specific form of governance)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PPT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cc8b34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6.png)
1 对公共决策问题的认知与决策目标的确定
2
拟定公共政策的备选方案
3
对公共决策方案的评估与抉择
4
对公共决策方案的修正与完善
什么就是逻辑化过程?
pany Logo
无论什么样得公共政策制定,都必须按照基本程序 展开,必须遵循政策制定过程中得各项工作与各个 环节展开得逻辑顺序及其步骤,这就就是逻辑过程。
研究逻辑化过程对我们这个具有重实体轻程序思 维传统得民族中担当公共管理得各级官员来讲有 助于加深对政策制定客观规律得认识,继而提高公 共政策制定得质量与水平。
公共政策
pany Logo
公共政策 得追踪修 正
公共政策 得局部试 点完善
& 公共政策制定得政治过程
pany Logo
何为政治化过程?
大量事实证明:无论中外公共决策制定得过程绝不单纯就是 一个技术或逻辑必然推演得过程。公共决策实际上就是一 个社会各种利益与资源权威性分配得过程,又就是一个公 共利益得权威性调整,在一个“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得 国家,更就是从本质上瞧出:公共决策就是政治斗争。
(1)既不能完全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分配利益与代价;也不能完 全不考虑利益与代价得交换。
(2)应该努力寻求为相关利益各方在特定时间段内所接受,至 少就是容忍。
pany Logo
结果得重要性就决定了制定过程得无比得重要性
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得横向分布类型: A、利益范围宽、代价范围宽 B、利益范围宽、代价范围窄 C、利益范围窄、代价范围宽 D、利益范围窄、代价范围窄 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纵向分布基本类型: 当前利益大、代价小;长远利益小、代价大; 经常性利益大、经常性代价小;或者反之;
当某一社会公问题被派上决策日程后,就需要继续在 调研得基础上拟定多种备选方案,以供决策核心采 用,这个阶段就就是决策规划。
第三章 公共政策过程概述
![第三章 公共政策过程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6768f4b2e3f5727a5e96242.png)
2
教学目的
政策过程的阶段途径
政策过程模型
中国的政策过程(讨论)
3
第一节 政策过程的阶段途径
阶段途径(/模式,stage model):把政策 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加以分别研究的途径
【阶段论者:坚持对政策过程进行阶段划分的学者】
阶段途径有很多称呼:步骤路径(step-bystep approach)、阶段性探讨框架( stage heuristic framework、也译阶段启发法)、教 科书途径(textbook approach)
发展与成熟阶段:琼斯五阶段论
1 2 3 4 5 • 问题认定 problem to government(分为:感知、定义、聚集、 组织、描述等环节) • 方案制定(细分为:酝酿、立法、拨款等环节) • 方案执行(包括组织、解释、应用等环节) • 方案评估(包括详述、测量、分析等环节) • 方案终结(细分为修改方案、终结政策等环节
问题(problems) 解决方案(solutions) 参与人员(participants) 决策的机会(opportunities)
5非理性模式—垃圾桶模式
垃圾桶模式认为,组织就像一个垃圾桶,四要素被随意地丢 进桶里,并混合在一起。决策取决于决策者不经意碰上四要 素遇合的结果,决策结果是未知的、偶然的、不可预测的。
6
发展与成熟阶段:布鲁尔和狄龙六阶段论
• 创意/创议:制定目标,设计方案
• 估计/预评:讨论问题,提出方案
1 2
3
4 5 6
• 选择:讨论方南,选择方案
• 执行:制度实施规则,监控实施情况 • 评估:比较与判断绩效 • 终止:分析成本效果,改善或结束政策
《政策分析的基础》一书:确立了政策过程的基本阶段及其理论基础; 对20世 纪70年代中期以后政策过程的阶段框架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公共管理过程——公共政策分析幻灯片PPT
![公共管理过程——公共政策分析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498cecf12d2af90342e69f.png)
误的机会; 9、问题是独特的,无法复制的; 10、解决问题者没有错误的权利。
二、政策问题建构的方法
(一)政策问题建构的程序 1、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2、以“问题搜索”认定“后设问题” 3、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4、以“问题陈述”建立“形式问题”
(二)问题建构过程中的“第三类型错误”
公共管理过程——公共政策分析 幻灯片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通过本讲,您应该能够掌握:
1、公共政策的性质以及类型 2、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3、政策规划与设计的特性和原则及理 性政策规划的基本步骤 4、公共政策的执行模式及影响因素 5、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特质与功能
(三)分配性政策(Distributive Policy)
此种政策基本上是一种非零和赛局的政策, 因为政策的执行,并不构成它方之所得建立 在另一方所失的基础上,不具备义务和利益 的排他性。
(四)重分配性政策(Re-Distributive Policy)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这种政策出现利益 上的排他性,乃是一种零和赛局的政策。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一、政策问题的性质
(一)传统的政策分析学者通常将公共问题视为封 闭问题(Close-ended Problem)或第一类问题 (First Type Problem),或称之为“温顺的问题” (Tame Problem)。学者李特尔(Rettle,1972)认 为,这类问题具有下列十个特征:
(三)问题构建的方法
1、边界分析 (1)饱和抽样 (2)问题陈述的引出 (3)边界分析
2、类别分析
3、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
公共管理有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 等各项管理基本功能。公共政策的实施的每一个 环节过程都包含管理过程,同时组成公共政策的 重要内容。
二、政策问题建构的方法
(一)政策问题建构的程序 1、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2、以“问题搜索”认定“后设问题” 3、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4、以“问题陈述”建立“形式问题”
(二)问题建构过程中的“第三类型错误”
公共管理过程——公共政策分析 幻灯片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通过本讲,您应该能够掌握:
1、公共政策的性质以及类型 2、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3、政策规划与设计的特性和原则及理 性政策规划的基本步骤 4、公共政策的执行模式及影响因素 5、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特质与功能
(三)分配性政策(Distributive Policy)
此种政策基本上是一种非零和赛局的政策, 因为政策的执行,并不构成它方之所得建立 在另一方所失的基础上,不具备义务和利益 的排他性。
(四)重分配性政策(Re-Distributive Policy)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这种政策出现利益 上的排他性,乃是一种零和赛局的政策。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一、政策问题的性质
(一)传统的政策分析学者通常将公共问题视为封 闭问题(Close-ended Problem)或第一类问题 (First Type Problem),或称之为“温顺的问题” (Tame Problem)。学者李特尔(Rettle,1972)认 为,这类问题具有下列十个特征:
(三)问题构建的方法
1、边界分析 (1)饱和抽样 (2)问题陈述的引出 (3)边界分析
2、类别分析
3、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
公共管理有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 等各项管理基本功能。公共政策的实施的每一个 环节过程都包含管理过程,同时组成公共政策的 重要内容。
第三章 公共政策过程
![第三章 公共政策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9c9dc79ec3d5bbfd0a749f.png)
外压模式:与上书模式一样,在外压模式里,议 程变化的动力来自政府架构之外。它与上书模 式不同之处不在于“外”,而在于“压”。在 上书模式里,议程的提出者希望通过给决策者 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议程设置;在外压模式 里,议程的提出者虽然不排除摆事实、讲道理 的方式,但他们更注重诉诸舆论、争取民意支 持,目的是对决策者形成足够的压力,迫使他们 改变旧议程、接受新议程。在上面提到的怒江 水电一案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外压模式的影子。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
政策宣传 政策分解 物质准备 组织准备 政策实验 全面实施
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 严肃性与变通性相结合; 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果断与注重效益相结合;强制执行与说服宣 传相结合; 目标统一性与途径多样性相结合
政策执行影响的因素 政策的合理性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 政策的明晰性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 政策的协调性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 政策的稳定性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 政策的公平性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
上书模式:这里的“上书”是指给决策者写信, 提出政策建议,不包括为个人或小群体作利益 申述之类的行为。上书模式与内参模式十分相 似,都是有人向决策者提出建言,不同之处在于 建言人的身份。在内参模式里,建言人是政府 的智囊或智囊机构;在上书模式里,建言人不是 专职的政府智囊。不过,建言人也未必是一介 平民,他们往往是具有知识优势、社会地位的 人。只有这种人才拥有某种“话语权”,才了 解上书的管道,提出的建议才可能被重视。
建立公共政策议程的时机: 1、大众媒介对政策问题的强烈反映; 2、政策问题已经在相当范围内成为共识; 3、受政策问题影响的利益群体产生拆求; 4、政治精英与专家学者产生的预测性发动。
公共政策规划
定义:.政策规划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 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 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Copyright
政策议程建立的多源流决策模式
(the multiple-streams framework)
公共政策活动是围绕公共问题的显露、 人们对它的确认和最终以行动解决而展开 的。解决公共问题的政策行动方案又是在 一系列的分析论证和论辩选择中确立的。 而这些活动又都和政治生活中某些特定因 素的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
公共政策问题调查 政府
馈反
社 公 各 大 专党 立
会 众 类 众 家政 法
团 个 企 媒 学部 司
体人业 体
者门 法
馈反
政策分析 人员
..........
12
Copyright
PART
THREE
公共政策问题结构类型
质量 要素
优良
问题性质 清晰可辩
资源投入 少量可计算
决策参与者 少量
调适人员
少量
方案数量
有限
价值认识
共识
概率推算
可把握
后果预测
可确定
适度
清晰可辩 大量可计算
少量 大量 有限 共识 不易把握 不易确定
不良
模糊争议 不可计算
大量 大量 无限 冲突 无法把握 无法确定
第一类问题
..........
第二类问题
13
Copyright
公共政策议程的涵义和类型
公共政策议程 (public policy agenda)
■为多数人所觉察 ■现实状况与利益期望冲突 ■一定的团体和组织产生行动 ■必须由政府的政策来解决
PART
THREE
..........
10
Copyright
公共政策问题的性质
主观性
交互性
公共政策问题 的性质
PART
THREE
人为性
..........
动态性
11
Copyright
PART
THREE
第三部分 公共政策过程
Public Policy
Public policy process
PART THREE
..........
1
Copyright
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角度 公共政策的规划和制定 公共政策的贯彻和调整 公共政策的评估和终止
PART
THREE
..........
2
Copyright
公众个人意见 专业人员分析
执政党意见 政府机构倾向
系统 议程
最 终 议 程
政府 议程
政府官员见解 ..........
15
Copyright
政府政策议程建立的三种模型
外在创始型 非政府团体创始, 经扩散至公众议程,
再介入政府
政府动员型 政府领导人及机构创始,
扩散至公众议程
政府政策议程
PART
THREE
社会公共问题进入 公共机构研究的范围 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 的过程
政府议程 正式议程
Gov.agenda
实质性 议程
公共政策议程
象征性 议程
系统议程 非正式议程
System agenda
PART
THREE
..........
14
Copyright
PART
THREE
两种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相关因素
国际有关建议 社会团体要求 大众媒体议论
内在创始型 由政府机构创始, 扩散至认同团体, 向决策者施加压力
..........
16
Copyright
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和环节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 ■公共社会问题明朗且严重 ■政治权威或学者预测性发动 ■经过政党民主的觉察机制
PART
THREE
政策议程建立的程序 ■界定议程 ■规划议程 ■磋商议程 ■循环议程
政治源流
问
题 源
政策
流
窗口
金通1984 John Kingdon Policy w...i..n...d.. ow
政 策 源 流
19
copyright
Ch. 3
多源流决策模式
(the multiple-streams framework)
指标变化 焦点事件(危机) 反馈 预算约束 问题界定
问题 源流
线性视角的公共政策过程的阶段
公共政策 执行
公共政策 评估
阶段启法法
PART
THREE
公共政策
制定
..........
3
Copyright
非线性视角的公共政策过程因素
资源
主体
价值
信息
问题
垃圾桶
PART
THREE
马奇、奥尔森(G..a..r..b....age can)
政策垃圾桶
4
Copyright
因此,可以将公共政策过程看作是三条
原先是各自相对独立的源流,在一定的条
件下,汇集到一处,进入到一个窗口,从
而成为解决问题的政治决定和政策采纳的
过程。
..........
18
copyrigh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h. 3
多源流决策模式:偶然因素起重要作用
(the multiple-streams framework)
5
1、公共政策的规划和制定
公共政策的一般流程和环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和结构 公共政策议程建构的因素和类型 公共政策规划的逻辑和框架 公共政策预案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决策的模型和方法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必要性和途径
PART
THREE
..........
6
Copyright
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模型
垃圾桶模型
马奇等人把这种政策制定的过程形象的比作 垃圾桶。
一项政策制定包括四大因素:问题、解决方 案、参与者、以及决策时机。马奇把它们 叫做四股独立的流,而组织的结构部分由 组织的净能量、进入结构、决策结构以及 能量分布等结构性变量决定。
一项决策就是四股独立的流与几大结构性变 量的随机组合。
..........
环境
输入
要求
决定和
输出
支持
政治系统
行动
环境
..........
环境
8
公共政策规划制定的一般流程和环节
问题 构建
议程 建立
政策 预案
行动 选择
政策 采纳
PART
THREE
..........
9
Copyright
公共政策问题的涵义
问题
社会问题 社会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
■问题情境和客观事实 (problem situation, object facts)
• 宏观流程:以伊斯顿对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为基础,将政策制定视为政策信息、资源、 行为的输入加工与政策产品的输出反馈的过 程。
• 微观流程:从决策的视角对政策的规划与设 计,包括发现问题——确立目标——方案拟
定、评估与抉择——政策合法化几个阶段。
..........
7
伊斯顿政治系统图(简化)
环境
Problem stream
Ch. 3
..........
20
copyright
多源流决策模式
(the multiple-streams framework)
政 策 源 流
Policy stream
技术可行性、价值一致性、 科技水平、公众接受程度、 时尚特征、知识存量
17
Copyright
政策议程建立的多源流决策模式
(the multiple-streams framework)
公共政策活动是围绕公共问题的显露、 人们对它的确认和最终以行动解决而展开 的。解决公共问题的政策行动方案又是在 一系列的分析论证和论辩选择中确立的。 而这些活动又都和政治生活中某些特定因 素的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
公共政策问题调查 政府
馈反
社 公 各 大 专党 立
会 众 类 众 家政 法
团 个 企 媒 学部 司
体人业 体
者门 法
馈反
政策分析 人员
..........
12
Copyright
PART
THREE
公共政策问题结构类型
质量 要素
优良
问题性质 清晰可辩
资源投入 少量可计算
决策参与者 少量
调适人员
少量
方案数量
有限
价值认识
共识
概率推算
可把握
后果预测
可确定
适度
清晰可辩 大量可计算
少量 大量 有限 共识 不易把握 不易确定
不良
模糊争议 不可计算
大量 大量 无限 冲突 无法把握 无法确定
第一类问题
..........
第二类问题
13
Copyright
公共政策议程的涵义和类型
公共政策议程 (public policy agenda)
■为多数人所觉察 ■现实状况与利益期望冲突 ■一定的团体和组织产生行动 ■必须由政府的政策来解决
PART
THREE
..........
10
Copyright
公共政策问题的性质
主观性
交互性
公共政策问题 的性质
PART
THREE
人为性
..........
动态性
11
Copyright
PART
THREE
第三部分 公共政策过程
Public Policy
Public policy process
PART THREE
..........
1
Copyright
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角度 公共政策的规划和制定 公共政策的贯彻和调整 公共政策的评估和终止
PART
THREE
..........
2
Copyright
公众个人意见 专业人员分析
执政党意见 政府机构倾向
系统 议程
最 终 议 程
政府 议程
政府官员见解 ..........
15
Copyright
政府政策议程建立的三种模型
外在创始型 非政府团体创始, 经扩散至公众议程,
再介入政府
政府动员型 政府领导人及机构创始,
扩散至公众议程
政府政策议程
PART
THREE
社会公共问题进入 公共机构研究的范围 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 的过程
政府议程 正式议程
Gov.agenda
实质性 议程
公共政策议程
象征性 议程
系统议程 非正式议程
System agenda
PART
THREE
..........
14
Copyright
PART
THREE
两种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相关因素
国际有关建议 社会团体要求 大众媒体议论
内在创始型 由政府机构创始, 扩散至认同团体, 向决策者施加压力
..........
16
Copyright
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和环节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 ■公共社会问题明朗且严重 ■政治权威或学者预测性发动 ■经过政党民主的觉察机制
PART
THREE
政策议程建立的程序 ■界定议程 ■规划议程 ■磋商议程 ■循环议程
政治源流
问
题 源
政策
流
窗口
金通1984 John Kingdon Policy w...i..n...d.. ow
政 策 源 流
19
copyright
Ch. 3
多源流决策模式
(the multiple-streams framework)
指标变化 焦点事件(危机) 反馈 预算约束 问题界定
问题 源流
线性视角的公共政策过程的阶段
公共政策 执行
公共政策 评估
阶段启法法
PART
THREE
公共政策
制定
..........
3
Copyright
非线性视角的公共政策过程因素
资源
主体
价值
信息
问题
垃圾桶
PART
THREE
马奇、奥尔森(G..a..r..b....age can)
政策垃圾桶
4
Copyright
因此,可以将公共政策过程看作是三条
原先是各自相对独立的源流,在一定的条
件下,汇集到一处,进入到一个窗口,从
而成为解决问题的政治决定和政策采纳的
过程。
..........
18
copyrigh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h. 3
多源流决策模式:偶然因素起重要作用
(the multiple-streams framework)
5
1、公共政策的规划和制定
公共政策的一般流程和环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和结构 公共政策议程建构的因素和类型 公共政策规划的逻辑和框架 公共政策预案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决策的模型和方法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必要性和途径
PART
THREE
..........
6
Copyright
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模型
垃圾桶模型
马奇等人把这种政策制定的过程形象的比作 垃圾桶。
一项政策制定包括四大因素:问题、解决方 案、参与者、以及决策时机。马奇把它们 叫做四股独立的流,而组织的结构部分由 组织的净能量、进入结构、决策结构以及 能量分布等结构性变量决定。
一项决策就是四股独立的流与几大结构性变 量的随机组合。
..........
环境
输入
要求
决定和
输出
支持
政治系统
行动
环境
..........
环境
8
公共政策规划制定的一般流程和环节
问题 构建
议程 建立
政策 预案
行动 选择
政策 采纳
PART
THREE
..........
9
Copyright
公共政策问题的涵义
问题
社会问题 社会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
■问题情境和客观事实 (problem situation, object facts)
• 宏观流程:以伊斯顿对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为基础,将政策制定视为政策信息、资源、 行为的输入加工与政策产品的输出反馈的过 程。
• 微观流程:从决策的视角对政策的规划与设 计,包括发现问题——确立目标——方案拟
定、评估与抉择——政策合法化几个阶段。
..........
7
伊斯顿政治系统图(简化)
环境
Problem stream
Ch. 3
..........
20
copyright
多源流决策模式
(the multiple-streams framework)
政 策 源 流
Policy stream
技术可行性、价值一致性、 科技水平、公众接受程度、 时尚特征、知识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