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2诗歌垫基熟知诗歌常考九大题材为解答试题垫实根基教学案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些诗歌题材相同。由于题材相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羁旅思乡诗、爱情闺怨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几种类型。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工夫花在对各种题材诗词内容情感、形象、技巧、语言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进而把握一定的规律,为准确、快速突破后面的各个考点打好基础。
一、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
内涵登临古地、凭吊
古迹、追念往事,
对具体的历史事
件、历史人物有
所感
内容
借怀古叹今,叹
个人命运的坎坷
①借景抒情(寓
情于景)。②对比
手法,描写眼前
衰败、荒凉的景
象,与历史上的
繁华兴盛形成鲜
明的对比。③化
用典故,借典故
寄托自己的感伤
或对国事的讽
喻。④衬托,作
者往往临古迹而
抒怀,以悲景衬
悲情
标志
标题中有“咏
史”“怀
古”“登某古迹
有怀”“古
迹”“古人名”
等
情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
或事件,发表自
己的观点或看
法。②缅怀前贤,
表达敬仰或惋惜
之情;类比古人,
寄托伤感或哀
思。③借论古之
得失,托古讽今,
忧国忧民
对接相关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赤壁》(杜牧)、《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边练边悟1] (2020·浙江省重点中学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6分)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
答案:杨诗记叙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写出对此地的喜爱和向往;就池州美好的风月山水抒发感慨,见证古今人事变换,表达了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池州州民浑然不知李、杜两位大诗人当日的风流文采,使作者徒生寂寞苍茫之感。
二、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边练边悟2] (2020·温州八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6分)
竹
李贺①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喜。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钧锦鳞。
三梁②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注】①李贺:唐代诗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属“王孙”,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②三梁:古人帽中横的硬衬,用竹制成。汉唐冠帽有五梁、三梁、两梁的制度。天子戴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戴三梁进贤冠。
这首诗中,“竹”比喻什么?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答:
答案:以竹子的长成,比喻人才的养成;以竹子的用途,比喻人才的作用。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渴望像竹子可用做三梁冠的衬里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三、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注]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此时诗人谪居岳州,友人潭州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全诗无一字直接提到送别,诗人的送别意是如何体现的?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答:
解析:诗人目睹孤峰,心接传说,不禁神驰。第三句遂由实写转虚写,由写景转抒情。从字面上似离送别题意益远,然而,“闻道神仙不可接”所流露出的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与离别之情应当有微妙的关系。
答案:①首句,谪居送客,征帆远去,满目秋色,秋上心头,自有一股离别意。②次句,“孤”因送别而生,“浮”因友人离开而生虚幻之感,送别后之孤独感油然而生。③第三句,帝宫高入九重天,友人前往之地就如仙境一样难以接触,而诗人如同被贬入凡尘,送别时惆怅之情顿生。④尾句,“言有尽而意无穷”,心如潮水,随帆而逝,浓厚的别情与那一江之
水融为一体,可谓满江送别意。
四、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
瑶瑟怨
温庭筠
冰簟①银床梦不成,
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②去,
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①冰簟:凉席之美称。②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如何通过写景来表达本诗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要求通过分析写景来把握情感,首先要明白所写之景,诗中描写了冰簟、银床、碧天、轻云、雁声、潇湘、十二楼、明月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孤寂凄凉的图画,为“梦不成”作了传神的注解,虽无“怨”字,然怨自生,含蓄委婉。
答案:全诗通过冰簟、银床、碧天、轻云、雁声、潇湘、十二楼、明月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秋夜图,来表现女子别离的悲怨之情。
五、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边练边悟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邯郸冬至[注]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分析作者当时怀有一种怎样的心情。(4分)
答:
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勒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4分)
答:
解析:诗的第一句即点明地点“驿里”和时间“冬至”,旅居之思油然而生,第二句中“影伴身”一语点破孤寂之态。三、四两句不直接写自己思家,却说家人在谈论自己,构思巧妙,思家之情更显别致、突出。
答案: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借此来表现“思家”之情。
六、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