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货物周转量(仅全国指标,便于199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合集下载

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水平评价研究

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水平评价研究

8 0 05
9 5 2 75
l0 121 7
14 16 3 6 .
( 外商投 资额( 1 D 亿美元)
【 社 会 消 费 品零 售 总 额 l 3 )
f 元1 亿
3 5 9
29 99
5. 9 9
3 3 4 46
表 12)5 2 0 年辽 宁 省物 流发 展标 () 通 运 输 、 邮 政 和 仓 1交 20 0 5钲
5 93 0 7
业 对 区域 经 济增 长 的促 进 作 用越 来 越 明显 ,其 发 展水 平 已经成 统计 数 据 ,因此 本文 对 辽 宁省 物流 产业 的竞争 力 分析 ,采 用 交
户1 0 区 域 GDP 亿 元 ) D (
4 7I l1 2
5 51 3 2 3 l4 08 19. 3 49
331 8 .
49 3 16
976 7 8 366 5 6 17 6 78
25 4 2.
40 . 20 8
9 11 8O 4 8 1 5 5 2 9 07
区域 物流 的辐 射范 围进 一步 加 大 ,形 成 强大 的物 流 网络 。
竞争 形 式 由过 去城 市间 的 竞争 转 化 为区 域 间 的竞争 ,这种 近 邻
效 应 ,使得 区域 物流 产 业 的规  ̄  ̄ 发 展 不能 忽视 相 邻 区域 物 流 j rn 产 业 的 情 况 ,必 须 充 分 考 虑 到 大 区域 内 的物 流 产 业 竞 争 与协 作 。 而 物流 产 业 的综 合 性 、近 邻 区域 的相 互 影 响性 以 及产 业 的
395. 7
49 l47
1 14 0 14 47 8 8 6 20 7 2l

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区域经济全国流通经济79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金严彧(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本文使用浙江省2000年~2019年公路通车里程衡量物流产业设施环境,货运周转量衡量物流产业需求环境,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经济发展状况㊂运用计量V A R 模型,以单位根检验判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再进行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㊂实证结果表明,物流产业设施环境对经济发展有长期的正向影响,物流产业需求环境只在短期上存在正向影响,物流业的供给尚未满足全部需求,因此需要在保障物流产业设施环境的同时,加快增加物流供给㊂最后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对物流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㊂关键词:浙江物流;经济发展;V A R 模型;协整分析中图分类号:F 2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1)05-0079-03 物流产业,即物流资源产业化形成的复合型产业㊂物流是商品销售分工的结果,在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下,现代物流影响着地区生产到销售的组织方式,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扩大交易范围,实现商品的价值,进而涉及到地区的核心竞争力[1]㊂理论上,物流作为交换的渠道,有利于促进区域分工和交换,使地区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拉动效应 认为,政府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发挥财政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增加就业,提高社会对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加大物流的需求㊂实证上,谭清美等(2004)通过对1978年以来,江苏南京的经济物流弹性分析,认为物流对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㊂张宁等(2014)使用电子商务发展与物流产业增长指标,证明由于电子商务发展和网络支付方式普及,电子商务将成为带动我国物流业务增长的主要因素[3]㊂张竟成等(2017)证明了物流发展和经济增长在长期同方向变化,物流发展促进经济增长[4]㊂田源等(2008)基于M F 理论,得出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密切的结论[5]㊂以上理论和实证中,已经证明物流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正面的相互影响㊂本文认为,除了物流行业本身的发展状况,产业环境也会影响经济发展,良好的产业环境可以通过推动物流发展对经济起到正面影响㊂一㊁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1.研究方法本文立足浙江区域的物流产业环境发展状况,建立代表性指标,以公路通车里程反映物流产业设施环境,年货运周转量衡量物流产业需求环境[6]㊂建立三元V A R 模型,分析浙江省公路通车里程和货运周转量对经济增长动态的影响机制㊂2.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1)浙江省运输线路长度公路通车里程绝对值㊂公路通车里程指达到规定并由部门正式验收且交付使用的公路里程数㊂2018年浙江省公路运输线路长度占总运输路线长度的97.2%,同时,公路通车的里程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物流运输能力,因此以公路通车里程作为反映物流产业设施环境的数据㊂本文选用2000年~2019年浙江省公路通车里程,用m i l e 表示,以公里为单位㊂(2)浙江省年货运周转量㊂计算公式:货物周转量=实际运送货物吨数ˑ货物平均运距㊂货物周转量指标不仅包括了运输商品的数量,也包含运输距离的因素,能够全面地反映运输生产成果㊂本文选用2000年~2019年浙江省年货运周转量,可表示浙江省物流业一年内被满足的运输商品的需求及距离的乘积,为了反映每年货运周转量的实际水平,通过一阶差分得出每年货运周转量的增长值,用z t u r n 表示,单位为亿吨/公里㊂Z t u r n t =t u r n t -1-t u r n t(3)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㊂本文采用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指标,使用1999年~2019年间的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数据㊂为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固定1999年为基年,计算消费者物价指数,再使用名义G D P 和消费者物价指数相除,得到实际G D P ,用t g d p 表示,单位为亿元㊂C P I t = tt =1999C P I t *t g d p =G D P /C P I t *最后,计算每年浙江省G D P 的净增加值,反映宏观经济水平增量,用z t g d p 表示㊂z t g d p t =t g d p t -t g d p t -1以上数据均来自‘浙江省统计年鉴“㊂二㊁模型与实证分析本文运用s t a t a 进行计量分析,先使用A D F 单位根检验确认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通过向量自回归(V A R )模型来估计浙江省公路通车里程绝对值(m i l e)㊁年货运周转量增长值(z t u r n )和浙江省实际G D P 的增长值(z t g d p )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在给定冲击变量变化的条件下,说明系统内各变量的动态影响反应㊂模型表达式如下㊂区域经济80 全国流通经济Y t =β0+β1y t -1+β2y t -2+ +βi y i -k +u t t =1,2,3, ,T 其中,Y t 为内生变量向量,y t -i 是向量Y t 的i 阶滞后变量,β0为常数项,βi 为带估计的系数,t 表示时间,i 表示滞后的阶数,u t 是误差项㊂1.时间趋势分析首先,对浙江省实际G D P 增长值㊁浙江省公路通车里程㊁浙江省年货运周转量增长值进行简单的时间序列画图,初步判断进行一阶差分后的实际G D P 增长值㊁公路通车里程和货运周转量增长值没有时间趋势㊂图1 浙江省实际G D P一阶差时间序列图图2浙江省公路通车里程时间序列图图3 浙江省货运周转量时间序列图由图可见,浙江省物流的公路通车里程在2005年~2006年间迅速增长,其余时间以较为平稳的速率增加,这是因为2005年是十五 计划的最后一年,公路通车里程跨越式增加㊂货运周转量变化与G D P 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可以初步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㊂2.A D F 平稳性检验为避免t 检验失效和伪回归现象,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需要确认时间序列的平稳性㊂文本对所选指标采用A D F 单位根检验,以5%显著性水平为判断标准㊂ 表1A D F 单位根检验结果变量检验类(C ,T ,I)A D F 统计量值1%置信值5%置信值10%置信值检验结果Z t u r n (C ,0,1)-3.97-3.75-3.00-2.63平稳M i l e(C ,0,4)-26.01 -3.75-3.00-2.63平稳Z t g d p (C ,1,1)-3.013-4.38-3.60-3.24不平稳d z t g d p(C ,0,3)-3.062-3.75-3.00-2.63平稳注:c 代表常数项,T 代表时间趋势,I 代表滞后阶数㊂***表示l %显著性水平显著,**表示5%显著性水平显著㊂对z t g d p 进行一阶差分,时间序列在95%的置信区间是平稳的㊂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明z t u r n ㊁m i l e ㊁d z t g d p 三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可对其进行协整检验㊂3.协整分析本文采取J o h a n s e n 的M L E 方法估计该系统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确定以上变量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㊂创建V A R 模型,将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G D P )㊁货运周转量(t u r n o v e r )㊁货运量(f r e i gh t )作为内生变量序列㊂并通过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来证明协整向量的存在性㊂ 表2迹检验结果协整方程个数特征值迹统计量5%临界值最大特征值统计量5%临界值041.15 24.3126.8517.89最多1个0.7814.3012.5313.2416.87最多2个0.521.063.841.063.84注:**表示5%显著性水平显著㊂ 迹检验结果表明,最多可以有2个线性无关的协整向量㊂迹统计量拒绝不存在协整向量和最多存在1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但是无法拒绝最多存在2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1.06<3.84)㊂即在95%的置信区间内表明浙江省实际G D P 增长值的一阶差分与货运周转量㊁公路通车里程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得出的协整方程如下:D z t g d p=1.73*10-18m i l e-7.54z t u r n +352164 [0.00***] [3.16***]协整方程显示:从长期来看,货运周转量对浙江省G D P的影响为负向作用,影响系数为7.54,统计结果显著;公路通车里程对浙江省G D P 的影响为正向作用,系数为1.73E -18,统计结果显著㊂进一步可得到误差修正方程:D z g d p =-0.006*E C M (-1)-1.299*d z t g d p(-1)-0.001*d z t g d p (-2)-5.8-0.159*d m i l e (-1)[-5.54**] [-0.2] [0][-0.39]-0.007*d m i l e (-2)+254+0.032*d z t u r n (-1)+0.002*d z t u r n (-2)+1038.7[-0.64] [0.04][1.89*] [3.82**] [3.67]结果显示:从短期来看,滞后一期的z t g d p 对其自身的影响为负向作用,系数为-1.2991,且在统计结果上显著;滞后二期的影响为负向作用,统计结果不显著㊂滞后一期㊁二期的公路通车里程影响都为负,但在统计结果上不显著㊂滞后一期㊁二期的货运量周转量对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影响为正且在统计结果上具有显著性,滞后二期的货运量影响不显著㊂区域经济全国流通经济81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从长期来看,公路通车里程对G D P 有正向影响,因为通车里程的提升意味着物流产业设施更优,公路车能够到达的范围更广,有利于促进物流业发展;货运周转量增加值对G D P 有负面影响,中国交通运输业中,公路㊁铁路㊁水路的 推动效应 系数均大于1,推动作用远大于拉动作用[7],意味着物流业的运输供给小于运输需求,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长,起到负面作用㊂(2)短期内,公路通车里程对实际G D P 增长的影响为负,由于修建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时,往往会破坏当地原有的交通结构,造成道路拥堵或封闭,因此可能阻碍物流通畅程度;货运周转量对实际G D P 增长的影响为正,货运周转量可以反映物流行业已满足的产业需求,物流行业需求扩大有利于扩大市场,增加经济效益㊂总体而言,公路通车里程对实际G D P 增长的影响较小,一方面,公路通车里程数在近几年不会再有大幅度提升,道路数量基本饱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新技术㊁新业态拉动,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基本保障,不会对经济增长提供较大贡献㊂4.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描述误差项受到一个单位标准差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的影响㊂结果显示:公路通车里程预期第一期冲击为负,第二期转变为正向冲击,后八期后逐渐接近0;货运周转量预期前三期影响为负,四期后为正向冲击,随后逐渐接近0㊂图4㊁图5 m i l e ㊁z t u r n 对d z t g d p 的脉冲响应分析由于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必须要经过相对漫长的建设过程,无法避免对道路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更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来规划不同时间的合理路线,来应对道路条件的变化;货运周转量的增加意味着物流行业供给增加,满足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物流行业整体供不应求的产业供求环境,必然与经济发展无法匹配,从而导致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㊂三㊁结论与建议1.结论本文使用2000年~2019年的数据,就物流产业环境的两个维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做出实证分析,结论如下:(1)物流产业设施环境变化对浙江省G D P 影响相对较弱,但是贡献了长期的正向影响,应该重视产业设施环境的建设,为物流发展提供保障;物流产业需求环境对浙江省G D P 的影响短期为正,长期为负,需要提升物流行业的供给能力,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满足物流需求㊂(2)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预期货运周转量对未来的影响比公路通车里程的影响要略高一些,因为货运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业发展的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公路通车里程作为产业设施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作用不强㊂2.建议根据实证结果,货运周转量比代表公路通车里程更能影响经济发展,说明浙江物流产业的供求状况将会起到比基础设施更至关重要的作用㊂基于此,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物流运输的覆盖范围,提供物流 最后一公里 的硬件设施㊂应加快推进立体交通网络的完善,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有效改善城乡㊁异地互联网信息设施条件,进一步优化物流设施环境㊂(2)在物流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物流行业的人才供给无法与需求适配㊂浙江应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建立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具备现代物流理念㊁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人才队伍[11]㊂(3)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业务模式㊂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服务水平㊁质量直接决定了发展前途[8]㊂要加强物流企业创新,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9],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平台应用能力,围绕物流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智慧物流,对物流复杂的组织网络和业务流程进行实时监控[10]㊂参考文献:[1]徐青青,缪立新.区域物流发展及研究综述[J ].物流技术,2006,(4):1~3.[2]谭清美,王子龙.城市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 以江苏南京为例[J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1):89~91.[3]张宁,陈晴旖.电子商务发展对物流经济促进作用实证研究[J ].价格月刊,2013,(3):39~42.[4]张竟成,张竟轶.基于V A R 模型的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长期关系研究[J ].管理世界,2017,(8):180~181.[5]田源,徐寿波,宋伯慧,等.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21~26.[6]谌璐.物流环境对经济效率影响的多维关系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20,(19):99~102.[7]黄福华,谷汉文.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 ].财贸经济,2005,(2):79~79.[8]魏艳秋. 互联网+ 制造业与现代物流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20,(2):37~40.[9]黄蕾,孙敬水.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实证研究 以浙江为例[J ].工业技术经济,2010,(1):105~111.[10]Y A N GR o n g ,L I B i n g ,HU Y a n .A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f o rI n t e l l ig e n tL o g i s t i c s :A M i d d l e w a r e A p pr o a c h [J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E l e c t r o n i c s ,2016,25(3):561~569.[11]李朝敏.产业升级背景下的现代物流人才开发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152~156.作者简介:金严彧,浙江财经大学学生㊂。

现代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现代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7 8 9.8
10 .0 0 4 1 l9 .4 l9 7 17 ,0 3 16
本文 首先 对 物 流 与进 出 口贸 易 的关 系进 行 相 关 分析 , 目的是 验证 物 流业 对 进 出 口贸 易 是 否有 促 进 作 用 ,影 响是 否 显 著 。然 后 ,运 用 弹 性 理 论 ,通 过 计 算 “ 流 一进 出 口贸 易 弹 性 ” 物 ,即物 流 发 展 速 度 与进 出 口贸易 增 长 速 度 之 间 的变 动 比率 ,来 测 算 现 代 物 流发 展对 进 出 口贸 易 增 长 的 影 响 程 度 ,以及 其 程 度 随时 间 的变动 趋势 。 2 2 变量及数 据 来 源 .
Y= 一1 1 8 3+0 3 2 X +0 0 0 1 8 2 .7 . 19 . 0 0 1 X2 ’ ) (1 表 1 浙江省 1 8- 2 0 9 6 0 9年 进出 口总额和货物周转量
年 吴 份 凳
18 96
18 97 18 98 18 99
年 吴 份
pr adeprwlices . 9 % i Z e ag ia y sm u gso s o eeoi oe loi i rm t g ot n xo i nrae t l 2 0 n hj n.Fnl , o esget n r vl n m dl g t st po o n i l i f d pg Tl sc o i
摘 要 :基 于 浙 江省 18- 2 0 9 6 09年 货 物 周 转 量 与进 出 口贸 易的 相 关 数 据 进 行 回 归 分 析 , 以验 证 现 代 物 流 业 对 进 出
1贸易是 否有 影响。接 着,根据 弹性理论 建立计 算模型 ,定量测算 物流产 业对进 出 口贸 易增 长的促进 程度。结 : 7 果表 明 :物流业发展 对进 出1贸易增 长具 有显 著的促进作 用;就 浙江而言,物流业发展 水平每提 高 1 ,进 出1 : 7 % : 2 贸易额 平均提 高 2 9 % ;物流发展对进 出口贸易的促进程度随 时间变化有所差异。最后 ,提 出若干建议 。 .0 关键词 :现代 物流;进 出 口贸易;相 关分析 ;弹性分析 中图分类 号 :F 7 . 8 52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9 (0 2 8— 14—0 0 0— 65 2 1 )0 0 2 4

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16-15 分地区货物周转量(2005-2018指标)

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16-15 分地区货物周转量(2005-2018指标)
2017 全 国 2017 2017 北 京 2017 天 津 2017 河 北 2017 山 西 2017 内蒙古 2017 2017 辽 宁 2017 吉 林 2017 黑龙江
28338.33 4983.78 875.83
3597.91 2946.09 1797.91 1971.91
150.06
2968.29 2504.11 1482.28 1600.07
124.63
3444.92 2170.05
475.80 819.94 1803.88
19747.32
156.74 716.09 566.68 411.82
30.14
1518.27 1220.35
239.76 242.38 701.66
178355.90
901.41 2519.22 12007.28 3438.55 4190.30
11711.92 1425.35 1545.35
23754.31
745.06 444.81 3633.01 2063.73 1950.34
898.07 373.53 607.95
935.45 1876.10
1565.31 222.71
1051.22
0.59
929.27
8.13
2015 上 海 2015 江 苏 2015 浙 江 2015 安 徽 2015 福 建 2015 江 西 2015 山 东 2015 2015 河 南 2015 湖 北 2015 湖 南 2015 广 东 2015 广 西 2015 海 南 2015 2015 重 庆 2015 四 川 2015 贵 州 2015 云 南 2015 西 藏 2015 2015 陕 西 2015 甘 肃 2015 青 海 2015 宁 夏 2015 新 疆 2015 2015 不分地区 2015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6-2 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6-2  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

4784
2018
13.17 484.65
14.26 12.71 837.98 12.23 1793820 337495 1367170 27981 61174 34218.2 14146.6 9279.7
79.6 10712.3 5152732 402631 3956871 702684
738.5 89807 204686 28821.0 71249.2 99052.8 262.50
5301
民用汽车拥有量 (万辆) #私人汽车 其他机动车拥有量 (万辆) 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 (艘) 机动船 驳船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
(万吨)
18574.54 16330.22
7449.93 160144 144568
15576 810933
20906.67 18515.11
7607.88 144924 131746
12.40 469.63
13.10 12.71 634.81 11.34 1900194 281405 1542759 27234 48796 31258.5 12579.3 10228.7
72.3 8378.1 4386763 333186 3341259 638238
668.0 73411 186629 23792.3 61080.1 97338.8 222.45
按照调整后可比口径计 算,2019年公路货运量、货物周
3.2018年及以前港口统计范 围为规模以上港口,从2019年起
2019
13.99 501.25
14.96 12.73 948.22 12.66 1760436 366002 1301173 27267 65993 35349.2 14706.6 8857.1

2016年1—9月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数据

2016年1—9月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数据

龙源期刊网
2016年1—9月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数据作者:
来源:《投资北京》2016年第11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增长7.6%。

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690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

1-9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6193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
61.4%,比去年同期降低3.4个百分点。

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482亿元,同比增长10.4%。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7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

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1.9%。

其中,城市上涨
2.0%,农村上涨1.6%;食品价格上涨
3.2%,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2.4%。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产业状况分析与展望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产业状况分析与展望

引言工业固体废物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类别有尾矿、赤泥、冶炼渣、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和炉渣等1。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量约为38亿吨,但综合利用率2不到60%,总体来看,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存在产生量大、综合利用率较低的特点。

工业固体废物具有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属性[1],工业固体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价矿物和金属等有用物质;工业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若不进行妥善处理,将会为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风险。

随着2020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新《固废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的实施,以及“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的展开,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产业整体发展迅速,正在形成多途径、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发展新格局[2]。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序列模型、线性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涉及我国经济结构、经济增长、资源禀赋、能源利用、环境治理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因素,包含诸多深层次动因,且因素之间的关联错综复杂。

已有研究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BP 神经网络结合的方法对于预测如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灰色系统的结果较为准确[3]。

因此,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我国发展特点,定量剖析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的深层次动因,以此确定影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的关键影响因子;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关键影响因子在2020—2030年的情况进行预测,并结合我国具体政策进行一定修正;采用BP 神经网络模型,对关键影响因子和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进行训练,预测2018—2030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根据灰色关联度的大小,可以建立影响各个指标的关联序列,灰色关联度越大,说明该项指标对于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

同时也可以找到影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的主要因素。

运输供给与需求分析作业——李晓玉

运输供给与需求分析作业——李晓玉

《运输供给与需求分析》课程作业——2012442032李晓玉1. 什么是货运强度?影响货运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货运强度是表明货物运输与经济活动关系的常用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货运强度=货物周转量(货运量)÷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影响货运强度的因素主要有:产业结构、产业分布、技术水平、基建规模、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分布合理化、技术水平提高等都会使货运强度降低,而基建规模扩大会使货运强度增加。

货运强度发展的总趋势是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有所下降。

2. 我国公路货物周转量与国民经济的哪些指标关系密切?我国公路货物周转量与国民经济的社会总产值指数、工业总产值指数等指标的关系较密切。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货运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总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能源生产总量、国内生产总值、12城乡人均收入指数、农产品产量、货运通道线路长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和运输工具保有量等因素(Battelle et al ,2004)。

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Pedersen ,2001)、(崔淑丹,2008),年人口、GDP 、人均GDP 、平均运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6个主要指标与货物周转量相关程度高且呈现正相关。

(《货物周转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2011)3. 我国铁路旅客周转量与国民经济的哪些指标关系密切?我国铁路旅客周转量与居民消费总额、社会消费总额等国民经济指标关系密切。

4. 什么是运输需求价格弹性?其经济意义是什么?运输需求价格弹性(n E ),是指运输需求量随运价变化而变化程度的大小,以运输需求量变化率(Q Q ''∆/)与运价变化率(C C /∆)之比表示。

通常情况下,货物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与货物价值有关,价值小的价格弹性较大;价值大的弹性较小。

其经济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情况: ①完全无弹性,0=n E ,不论运价如何变动,需求量保持不变;3 ②完全有弹性,∞=n E ,运价不变,需求量可无限增加; ③单位弹性,1=n E ,运价每变动一定的百分率,导致需求量变动同样的百分率; ④缺乏弹性,10<<n E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小于运价变动的百分率; ⑤富有弹性,∞<<n E 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大于运价变动的百分率。

16-16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按货类分国家铁路货物运输量(仅全国指标,便于2005-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16-16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按货类分国家铁路货物运输量(仅全国指标,便于2005-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9327
86550
928
8775
926
12702
115831
912
12671
1077
21594
232889
1078
20716
605
27577
172752
626
29796
648
9187
60913
663
9054
2008
39328 13883 53520 102052 155316 14276
9936 343750
8240
1934612 637383 73831 118495 198931 138578 54442
7820 3470 3501 7163 11082
283 1287 20684
36294 13301 53606 100246 165510
9875 10382 323738
平均运距 (公里)
838 595 932 935 1134 625 661
262075
653
8751
60607
693
货运量 (万吨)
2013 货物周转量 (百万吨公里)
平均运距 (公里)
321614
2670285
830
167946
1086168
647
9997
103321
1034
12732
108287
851
21570
238943
1108
40187
255083
635
7264
49973
464 383 1531 1400 1493 3486 807 1565
货运量 (万吨)

中国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分析

中国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分析

中国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分析2019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76.04亿人,比上年下降1.9%,完成旅客周转量35349.06亿人公里,增长3.3%;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62.24亿吨,增长4.8%,完成货物周转量194044.56亿吨公里,增长3.4%。

2016-2019年营业性客运量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一)铁路2019年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36.60亿人,比上年增长8.4%,完成旅客周转量14706.64亿人公里,增长4.0%。

2018-201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2019年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全国铁路完成货物总发送量43.89亿吨,比上年增长7.2%,完成货物总周转量30181.95亿吨公里,增长4.3%。

2018-2019年全国铁路货物总发送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2019年全国铁路货物总周转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公路2019年全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30.12亿人,比上年下降4.8%,完成旅客周转量8857.08亿人公里,下降4.6%。

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43.55亿吨,增长4.2%,完成货物周转量59636.39亿吨公里,增长0.4%。

2018-2019年全国公路营业性客运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2019年全国公路旅客周转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水路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旅客运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完成客运量2.73亿人,比上年下降2.6%,完成旅客周转量80.22亿人公里,增长0.8%。

完成货运量74.72亿吨,增长6.3%,完成货物周转量103963.04亿吨公里,增长5.0%。

其中,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39.13亿吨、货物周转量16302.01亿吨公里;沿海运输完成货运量27.27亿吨、货物周转量33603.56亿吨公里;远洋运输完成货运量8.32亿吨、货物周转量54057.47亿吨公里。

货运周转量与GDP相关性分析及我国与美国横向对比

货运周转量与GDP相关性分析及我国与美国横向对比

定义货物周转量:货物周转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实际完成运送过程的以重量和运送距离的复合单位(吨公里)计算的货物运输量。

把各种运输工具采用各种运输形式(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完成的货运量或货物周转量相加,就得到货运总量和货物总周转量。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工农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gross output value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工农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加农业总产值,是工业和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

(定义来自百度词条)上图为我国1978年至今全国货物周转总量的增长趋势图。

详细数据间表(一)[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我国货物周转量自10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而1978年以前一直处于十分低的水平。

从全国货物周转量这一角度来看,改革开放确实是我国步入飞速发展的第一步。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在2003年。

2003年以胡锦涛、温家宝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上任,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此后连续九年我国货物周转量一直保持较高增长。

上图为我国货物周转量与GDP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呈正相关性。

虽然二者的单位不同,但是仅仅从数值上进行比较:1 两个数据曲线有交叉点,这说明在改革开放前我国运力偏低而且运送的大部分货物为大宗低值物品。

估计为煤炭、铁矿石、木材、粮食等物品。

2 两个数据曲线在交叉点之后二者的差额越来越大,这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运送的货物价值在不断增加,由此可以推断我国的产业有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在逐步转型。

资本较高的货物代表着我国的科技水平、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