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

合集下载

2013华师大版第5册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013华师大版第5册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民大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原因: (1)二大后,中共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要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 争。23年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 入国民党
(二七惨案教训,单枪匹马、赤手空拳不行)
(2)在革命屡经挫折之后的孙中山也下决心改 造国民党 (3)在共产国际的帮助 2、准备:中共三大
3、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党内合作 新三民主义:反帝反封 新三民主义政纲与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 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 1924年5月 校长: 蒋介石 地点: 广州黄埔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毛福梅
姚冶诚
陈洁如
宋美龄
邓颖超和周恩来同志
平的积十孙 等,四年中 待必十,山 我须年其遗 之唤之目嘱 民起经的 族民验在余 ,众,求致 共及深中力 同联知国国 奋合欲之民 斗世到自革 。界达由命 上此平凡 以目等四 。
总理遗嘱 :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 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 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 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
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老师:周恩来、 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 张秋人 叶剑英 张申府 周佛海 包惠僧 鲁易 恽代英 夏曦 项英 阳翰笙 陈毅 董必武 陈潭秋 李 达 郭沫若 毛泽覃 瞿秋白 张国焘 高语罕等
左权、陈赓、周逸群、萧克、徐向前、林彪、蒋先云、 刘志丹、罗瑞卿、黄公略、周士第、王尔琢、王良、许光 达、陈伯钧、宋时轮、杨至成、郭天民、陈奇涵、陈浩、 陶铸、程子华、廖运周、冯达飞、蔡申熙、曾中生、许继 慎、赵一曼(女)、赵尚志、宣侠父、阮山(原籍越南)、 李运昌、段德昌、贺声洋、萧方、周维炯、杨其纲、彭干 臣、阎揆要、郭化若、陈毅安、王诤、谭希林、彭明治、 曹渊、唐天际、张宗逊、刘畴西、卢德铭、李之龙、张子 清、余洒度、徐彦刚、曾士峨、朱云卿、陈东日、曹福昌、 邓萍、唐澍、姜镜堂、常乾坤、伍中豪

《北伐战争》教案

《北伐战争》教案

《北伐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北伐战争;2. 掌握北伐战争的起因、进行和结果;3. 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起因、进行和结果。

三、教学内容一、北伐战争的起因北伐战争是指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系列武装斗争。

北伐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北洋政府自袁世凯时期开始就陷入了腐败和无能的境地,无法有效地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2. 国民党的崛起。

国民党作为代表中国民族利益的政党逐渐崛起,成为了北洋政府的主要对手。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需要。

中国当时正面临着严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问题,需要进行彻底的政治经济改革。

二、北伐战争的进行北伐战争经历了多次战役和斗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直奉战争。

北伐战争的进行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广州起义。

1924年,广州起义爆发,标志着北伐战争的开始。

2. 第一次直奉战争。

国民党决定先消灭直系军阀,于1926年发动了第一次直奉战争。

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国民党军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3. 第二次直奉战争。

经过第一次直奉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决定向北方发动进攻。

1927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这次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三、北伐战争的结果北伐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北伐战争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 打破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结束了北洋政府的统治,标志着中国的封建王朝正式结束。

2. 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北伐战争后,国民党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3. 中国共产党的崛起。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渐崛起。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1. 课堂讲授:30分钟2. 图片和影像展示:20分钟3. 学生提问与解答:20分钟4. 小组讨论:20分钟五、教学评价与作业布置1. 课堂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学案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学案

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学案一、学习内容与要求(一)知识要求1、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A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A3、北伐战争的开始及成果A(二)能力要求准确地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二、学习过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历史背景:2、双方态度:3、外部因素:4、标志事件:(二)、北伐战争1、原因:2、准备:3、进程4、成果:5、结果【学后反思】三、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孙中山曾对李大钊说:“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

”孙中山要求李大钊加入的“党”是()A、兴中会B、同盟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共产党2、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A、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C、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3、北伐战争中诞生了一首《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从当时看,“除军阀”的对象包括()①袁世凯②吴佩孚③孙传芳④张作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

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这里的“一炮”指的是()A、五四运动B、二次革命C、北伐战争D、五卅运动(二)简答题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它开创了一个什么时期?6、北伐战争开始的时间、性质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三)材料分析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

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仅在两三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问题:(1)1924年至1927年革命的主要对象是什么?(2)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指的是什么纲领?(3)在这两三年内国民革命获得了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进修的是中国近摩登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 激发兴趣:你知道国共合作是怎么形成的吗?北伐战争又是如何进行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段历史吧!二、进修目标1. 了解国共合作的形成背景和历史意义。

2. 掌握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 能够分析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近摩登史的影响。

三、进修过程1. 国共合作的形成a. 背景:北洋军阀混战,国家危机四伏。

b. 重要事件: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

c. 结果:国共两党在共同对抗外敌、反对封建统治的过程中建立了合作干系。

2. 北伐战争的起因a. 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北伐战争于1926年爆发。

b. 起因:北洋军阀的割据、外国列强的侵略、人民的不满等。

3. 北伐战争的过程a.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发动了北伐战争。

b. 1927年,南京攻克,国民党中央政府扶植。

c. 1928年,武汉攻克,北伐战争基本结束。

4. 北伐战争的结果a. 国民党取得了胜利,统一了中国大部分领土。

b. 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实力得到了增强。

四、进修方法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国共合作的意义和北伐战争的影响。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进一步了解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

五、检测与评判1. 选择题测试:对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进行选择题测试。

2. 作文练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理解和感想。

六、拓展延伸1. 阅读《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相关的历史文献或文章,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2. 参观革命历史留念馆或博物馆,感受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氛围。

七、总结反思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重要意义,也明白了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塞位。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本次进修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理解。

第22课_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22课_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国共合作实现的过程:
中共三大的召开:制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时间﹡地点:1923.6/广州 内容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政治、组织、思想上保持独立性
党内 合作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 时间﹡地点:1924.1/广州
内容: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政治基础二、黄埔军源自建立宋庆龄回忆说,当时她问孙中山,为什么做出这个 决定,孙中山回答时把国民党比作一个就要死的人,说这 种合作将会加强和恢复它的血液的流动。
——《宋庆龄选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于时局的 主张》中认为,“中国现有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 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
林祥谦 施洋
思考: 1、为什么要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 国民党这种党内合作的方式?
从力量看,两党孰强孰弱? 从影响看,两党孰大孰小? 从作用看,哪个对革命发展更有利?
2、为什么仍然强调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 织上的独立性?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 主义重新解释“平均地权”,提出了新的方针: 洲贵州的统治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 各民族一律平等 “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
国民党 必要性
孙中山长期以来革命活动的失败
国民党内部的堕落 需要革命新鲜的血液 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共产党: 二七罢工的教训(孤军奋战)
国民党
可能性
国民党的革命性 一定的社会威望和影响力 共产党 一定的实力 有合作的诚意 外部因素: 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十二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二十二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924 广州
反帝反封建 同意党内合作 新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3、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4、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的革命纲领的比较
5、意义—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最明显 民族 主义 的不同 民权 是什么 主义 ? 民生
反对民族压迫 国民一律平等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 各民族一律平等
四、北伐
军阀名字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盘踞地点 湖南、湖北、河南、 陕西、河北南部 江苏、浙江、安徽、 福建、江西 东北、北京、天津
军队 20万人 20万人 35万人
北洋军阀的溃败
• 1、北伐的胜利进军:江西战场、闽浙战场 • 2、冯玉祥五原誓师 • 3、全国工农运动的高涨
1)一切权力归农会 时间 2)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的条件和方针(背景)
1、中共革命的教训—建立统一战线 2、国民党屡遭挫折,孙中山决心改组 (民主、威信、根据地、领导人) 3、共产国际的努力 4、中共“三大” 1923
决定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党的独立性

二、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中心内容
新三民主义
更广泛的 没有 人民性
规定限制田租率的法律; 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民权 革命中的中心问题,… ... 建立劳工专政的政治,铲出私有财产制 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的社会
革命的 没有 彻底性 最高目标 没有
返回
三 黄埔军校 1924 孙中山任总理 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 奠定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地点 (讨论) 领导人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示范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示范教案

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本课是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

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在反帝反封建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教学目标1.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概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认识到北伐战争使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到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斗争中,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与支持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3.中国革命的进程是在曲折中发展的,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教师:上图是黄埔军校的校门上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

但后来却有人将其改为“升官发财莫往他处;贪生怕死请入斯门!”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时期。

(设计意图)通过黄埔军校校门上的对联以及讲解,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北伐战争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国共合作的出现1.国共合作的背景展示材料: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初,……在各派军阀中,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实力最强。

他们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与1920年的直皖之战和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取得胜利,控制了中央政权。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掌握北伐战争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战役。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 北伐战争的过程和重要战役3. 北伐战争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重要战役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的细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背景、过程、重要战役和影响。

2. 史料分析法:分析相关史料,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北伐战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北伐战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重要战役和影响。

3. 史料分析:分析相关史料,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北伐战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北伐战争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7. 板书设计:北伐战争原因:国内外形势、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过程:广州起义、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重要战役:略影响: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促进国共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北伐战争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史料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史料分析的能力,以及对北伐战争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北伐战争实地考察,加深对北伐战争历史场景的感知。

2. 邀请历史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八、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针对学生的疑惑和困难,加强重点难点的讲解和辅导。

九、教学资源1. 历史文献:提供相关的历史文献,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引言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和国共两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共合作的形成、背景、阶段性胜利和失败,以及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国共合作的形成与背景1. 国共合作的背景国共两党在中国国民革命的大背景下形成了国共合作关系,主要原因是两党对抗外敌入侵和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共同愿望。

国共两党在民族意识、政治目标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共同点,这为合作奠定了基础。

2. 国共合作的形成国共合作的形成离不开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倡导,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这为国共合作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而国共两党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政治与军事上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三、北伐战争的阶段性胜利与失败1. 北伐战争的初期阶段性胜利北伐战争在初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最为突出的便是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行动,这一行动为国共合作赢得了一定的政治与军事基础,并开始了北伐战争的进程。

2. 北伐战争的失败及国共合作的破裂尽管北伐战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由于国共双方对于统治权的争夺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北伐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并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

这一阶段的失败也直接导致了国共内战的爆发。

四、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1.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民众的影响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民众产生了重大影响,政治上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与抗日情绪,社会上促进了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经济上也带来了一定的变化。

2. 对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及发展的影响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两党在政治上的分歧与斗争将直接导致国共内战的爆发,至此为止,两党的矛盾开始激化,并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五、总结与展望本文从国共合作的形成、北伐战争的阶段性胜利与失败,以及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 争说课稿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 争说课稿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说课稿《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与思考。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理解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国共两党的关系演变以及中国社会的变革具有关键意义。

国共合作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要尝试,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则是国共两党共同推动的一场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和主要成果;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和胜利进军的情况;分析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观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影响;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说教法(一)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史料分析法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和情感共鸣。

三、说学法(一)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案北伐战争

教案北伐战争

教案北伐战争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掌握北伐战争的过程和重要事件。

3. 分析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 北伐战争的过程和重要战役。

2.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伐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兴趣。

2. 背景介绍- 讲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包括国共合作的形成、北洋军阀的统治以及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渴望。

3. 北伐战争的过程- 讲述北伐战争的准备阶段,包括国共两党的军事合作和北伐军的组建。

- 按时间顺序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斗,如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

- 引导学生分析北伐战争的胜利原因,如国共合作、北伐军的战略战术等。

4. 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如推动了国共合作、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等。

- 强调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如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北伐战争的过程、影响和意义。

6.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北伐战争时期的其他历史事件或人物。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作业设计方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作业设计方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 掌握北伐战争的过程和结果;3. 分析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2. 北伐战争的起因和过程;3. 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国共合作的意义和影响;2. 北伐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教学法;2. 图片展示法;3. 讨论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述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重点介绍孙中山和蒋介石的合作以及北伐战争的背景。

3. 分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并展示讨论结果。

4. 整合总结:总结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

六、教学评判:1. 教室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理解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重要性;2. 作业表现:安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掌握情况;3. 考试评判:通过考试考察学生对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延伸拓展:1.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相关问题;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相关历史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认识;3. 小组钻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深入钻研,撰写钻研报告。

八、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相关历史教材;2. 图片: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图片资料;3. 视频:相关历史纪录片。

以上是《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感谢阅读!。

2024年北伐战争优质课教案 北伐战争教案及评课模板

2024年北伐战争优质课教案 北伐战争教案及评课模板

2024年北伐战争优质课教案北伐战争教案及评课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策略、战术分析。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视频3.教学参考资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北伐战争与上一节课的内容有什么关系?(2)板书课题:北伐战争2.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1)引导学生了解北伐战争前的国内政治形势,如军阀割据、国家分裂等。

(2)讲解北伐战争的起因,如孙中山逝世、宁汉分流等。

3.讲解北伐战争的过程(1)引导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起始时间、地点,如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广州、武汉等。

(2)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如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

(3)讲解北伐战争的进展,如北伐军攻占武汉、南京等地。

4.讲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1)引导学生了解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如国共合作、人民支持等。

(2)讲解北伐战争胜利后的影响,如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等。

5.分析北伐战争的策略、战术(1)引导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策略,如分兵作战、重点突破等。

(2)讲解北伐战争的战术,如包围战、运动战等。

(2)讲解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启示。

五、作业布置1.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北伐战争的小论文。

2.搜集北伐战争的相关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六、评课模板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

2.教学内容充实,重点突出。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4.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5.教学组织严密,课堂气氛活跃。

6.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较高。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北伐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一、教案背景1.1 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主要针对中国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讲解。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 理解中国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 了解北伐战争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 分析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3 教学资源•PowerPoint演示文稿•革命时期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板书工具和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步骤2.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重点介绍以下内容: - 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 - 北伐战争的起因和发展; -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影响。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与激发兴趣•展示一些相关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兴趣;•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是指什么?你们对这两个历史事件有怎样的了解?第二步:讲解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使用PPT演示,简要介绍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和形成原因;•分析国共合作对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影响;•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第三步:介绍北伐战争的起因和发展•使用PPT演示,详细介绍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重要事件;•强调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同学们参与讨论,提出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第四步:分析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影响•结合历史背景和具体事件,讲解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有哪些正面影响?是否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第五步:总结和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梳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关系;•提出思考题:如果没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中国革命的进程会有哪些不同?2.3 教学方式和方法•利用PPT演示和历史资料,结合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同学间的合作和交流。

三、教学评估3.1 自我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优秀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优秀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历史史实:国共合作、中国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及其历史作用,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它的主要内容有:(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二)中共三大的召开(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四)北伐战争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产生的结果: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1.条件:中共“三大”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国共合作的实现实现:中国国民党“一大”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条件: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广州国民政府建立北伐胜利进军目标: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主要战场:湖南、湖北,汀泗桥、贺胜桥之战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客观主观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年4月二次北伐和张学良东北易帜【作业布置】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什么?3.影片《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哪里?。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教案: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国共合作的形成背景和目标。

2. 了解北伐战争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3. 分析国共合作对于中国革命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国共合作的形成背景a. 南京政府的腐败和对中国的势力边沿化。

b. 国民党内部的抵制和挑战。

c. 共产党在苏联的培养和加强。

2. 国共合作的目标a. 争取国民党内部改革,推动“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b. 打击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势力。

c. 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3. 北伐战争的重要事件a. 广州起义的成功,北伐战争的打响。

b. 蒋介石的掌权与北伐战争的推进。

c. 中共地方势力的扩展与巩固。

4. 北伐战争的影响a. 加强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团结。

b. 推动了国民党内部的改革与现代化。

c.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抗议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简要介绍南京政府的腐败和国民党内部的抵制情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概念解释:解释国共合作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北伐战争的背景和目标。

3.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国共合作的形成背景和目标,以及北伐战争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4. 小组展示:各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进行讨论,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意义。

5. 总结:总结国共合作对于中国革命的作用和意义,强调其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反思。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讨论和小组展示的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对于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意义的理解是否准确和深入。

五、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进行独立研究,了解更多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相关的事件和人物。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研究论文,探讨其影响和启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背景、目标和意义,培养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独立思考能力,并提高了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兴趣与理解。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讲述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的产物: 这段不是考点简单讲 黄埔军校的校长室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室周恩来,军校为中国日后的革 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政干部。如:林彪、聂荣臻等等。黄埔军校也为 即将到来的北伐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3.讲述北伐战争: (1)背景:
国共合作促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将矛头指向当时割据各 地的封建军阀,广州革命政府成立以后,“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的革命
思想高涨,进行北伐的时机也成熟了。 (2)北伐开始:(1926年7月始)(考点,划书) 从广东出发,兵分三路:一路向江西,一路向福建(两路都是以孙传芳 为斗争对象),另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以吴佩孚为斗争对象)张作霖的 势力范围在东北,由于距离太远,暂时不列入主攻目标。
在两湖战场上除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它被称为“铁军”,那就是 叶挺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看106页小字,了解一下。 (3)北伐的成果:(考点,划书)
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先后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 力,从珠江流域进入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随着北伐的推进,在1927年初时,广州国民政府移到武汉,被武汉国民 政府取代。
北伐部队的胜利进军,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如上海三次武装起 义。
【板书设计】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难点: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和方式 说明:
国共合作能够实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从国共双 方立场出发,思考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次国共合作采用党内合作 形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教师应通过分析历史条件帮助 学生理解这种合作方式是当时唯一正确的组织策略。
【教学设计】 导入:中共二大以后加紧组织发动工人运动,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

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教材分析】《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本课主题是国民大革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讲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以及北伐的胜利进军,教材内容安排线索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历史节奏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如下基本历史史实:中共三大的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国民政府成立、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国共双方第一次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分析统一战线特点的能力;(2)通过对北伐战争与辛亥革命的比较,概括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以及概括和归纳的能力;(3)从《北伐战争示意图》了解三路北伐的斗争对象、进军路线、推进态势,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孙中山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选择了国共合作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他一生中又一次伟大的转变。

孙中山为了救国和革命,与时俱进,奋斗一生的崇高精神,值得后人景仰。

(2)中共“三大”制定的关于国共合作的策略方针,符合实际国情,对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通过掌握国共合作这一重大史实,体会先辈们以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3)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创建国民革命军和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而发动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标志着国民革命进入高潮。

北伐军的胜利推进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4)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和探索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的完美品质。

【教学要点】、重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及其历史作用、北伐战争2、难点:中共为何选择国民党为合作者以及国共合作为何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利用问题加以引导,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掌握的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历史问题。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 争》 作业设计方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 争》 作业设计方案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

2、使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经过、战略战术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能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角度看待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4、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巩固1、简答题(1)简述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和促成因素。

(2)列举北伐战争的主要参战部队和指挥官。

2、填空题(1)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2)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3、选择题(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 中共一大召开B 中共二大召开C 国民党一大召开D 黄埔军校建立(2)北伐战争中被誉为“铁军”的是()A 叶挺独立团B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C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D 冯玉祥的国民军(二)能力提升1、材料分析题给出有关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历史文献、讲话或报道等材料,要求学生分析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反映了国共合作的哪些方面?(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北伐战争的战略重点在哪里?(3)根据材料,总结国共合作对北伐战争的推动作用。

2、论述题(1)从政治、军事、社会等角度论述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2)分析国共合作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三)拓展探究1、假设你是一名北伐军战士,请写一篇日记,描述你在战争中的经历和感受。

2、查阅资料,了解北伐战争时期的地方军阀情况,并分析他们失败的原因。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简答题、填空题、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

2、实践作业(1)制作手抄报,展示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相关历史图片和文字介绍。

(2)分组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对拓展探究问题的研究成果。

四、作业时间安排1、知识巩固部分在课堂上完成,课后进行批改和讲解,时间约为30 分钟。

2、能力提升部分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两天内完成,教师在第三天进行批改和点评,时间约为 1 小时。

高三历史 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学案 华东师大版

高三历史 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学案 华东师大版

高三历史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学案华东师大版(总第53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下知识点:国共合作的条件、方针;中共“三大”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黄埔军校的建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运用史料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确评价不同时期孙中山为拯救中国的探索和得出的经验教训,增加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难:国共合作的重要史实难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探析【学习要点】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历史背景:2、双方态度:3、外部因素:4、标志事件:二、北伐战争1、原因:2、准备:3、进程4、成果:5、结果【学后反思】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练习(总第54课时)1.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

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A. 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C. 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D. 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2.近代中国始终存在“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根据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人民大众”包括的是()A.近代新兴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民族资产和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3、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三大的召开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成功D.黄埔军校的建立4、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是()A.中共二大提出的最低纲领B.孙中山的三民主义C.联俄、联共、扶住工农三大政策D.新民主主义的推行5、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条件和标志。

6、简述北伐战争的成果和结果7、分析思考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
【教材分析】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本课主题是国民大革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讲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以及北伐的胜利进军,教材内容安排线索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历史节奏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应掌握如下基本历史史实:中共三大的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国民政府成立、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国共双方第一次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分析统一战线特点的能力;
(2)通过对北伐战争与辛亥革命的比较,概括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以及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3)从《北伐战争示意图》了解三路北伐的斗争对象、进军路线、推进态势,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孙中山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选择了国共合作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他一生中又一次伟大的转变。

孙中山为了救国和革命,与时俱进,奋斗一生的崇高精神,值得后人景仰。

(2)中共“三大”制定的关于国共合作的策略方针,符合实际国情,对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通过掌握国共合作这一重大史实,体会先辈们以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3)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创建国民革命军和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而发动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标志着国民革命进入高潮。

北伐军的胜利推进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4)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和探索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的完美品质。

【教学要点】
、重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及其历史作用、北伐战争
2、难点:中共为何选择国民党为合作者以及国共合作
为何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教学设计】
一、
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利用问题加以引导,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掌握的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历史问题。

2、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二年级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学习历史,也缺乏探究历史问题的欲望,为此,教师要联系实际,从询问、启发以及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寻找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教学方法:首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总结补充。

三、
教学用具:多媒体视频资料、幻灯片、地图
四、
教学过程
、新闻回放导入新课:XX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

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领导人的首次历史性握手,有人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
作。

那么,同学们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你了解吗?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功绩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学习这个问题(引出:第一次国共合作)
2、讲授“第一次国共合作”。

播放视频《国共第一次合作》要求学生注意国共两党合作的过程,然后通过层层设疑,重点讲清楚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基础、内容、合作方式等问题。

3、讲授“黄埔军校”。

播放“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了解黄埔军校建立的过程,包括创办的时间、地点、创办目的、作用。

4、讲授“北伐战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以及地图,了解北伐的目的、对象、北伐胜利进军的路线,取得的成就、北伐的结果、北伐的意义等;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北伐战争与辛亥革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北伐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5、小结与练习。

总结本科内容,点出本节重点,并布置思考探究题:通过“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学习,请你对国人都十分期待的“第三次国共合作”能否实现谈一谈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