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制度•相关推荐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制度篇1一、编制目的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保障人员安全,确保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和作业安全,特编制此制度。
二、规章制度1、有限空间作业前要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需要时要同时办理其他作业证,作业人员须持有审批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其他作业许可证后方准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作业前一定要明确有限空间内的有害因素及其浓度。
3、作业负责人要明确所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负责人及作业人员都要明确信息沟通的工具、方式和内容。
4、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公司内部作业许可证制度。
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作业许可证管理。
5、作业主管部门要编制安全作业方案,并根据作业方案在许可证上填写简要作业程序和内容,作业方案应作为许可证的附件;安全主管部门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在许可证上写明危险有害因素。
6、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监护工作。
要针对作业环境的实际要求,配备足量、符合实际作业环境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且作业人员要佩戴好劳动用品后再进行作业,场外必须有监护人员监护及必要的施救工具。
7、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规操作,以免事故的发生。
8、事故发生后,切忌盲目施救。
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后,监护人或事故发现者应当及时呼救,在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或呼吸器以及其他一些防护措施后,方可入内施救。
切忌因救人心切,盲目入内,而导致事故伤亡人数的增加和事故的扩大。
9、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1.前言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仅有一个或少数通道进出或不便于连续活动的封闭空间内的作业。
由于有限空间的特殊性,作业人员容易受到窒息、中毒、热伤害、身体卡阻、身体撞伤等严重意外伤害的威胁。
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进行,特制定以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2.安全责任2.1企业安全负责人应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责任,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和落实。
2.2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全面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
2.3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遵守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配合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的工作。
3.作业前准备3.1编制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计划,确定工作项目、作业装备、作业方式和应急预案等。
3.2强制所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特殊条件、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等。
3.3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作业程序,明确作业人员的任务分工和具体要求。
4.作业前检查4.1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对现场进行详细检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装备和工具完整有效。
4.2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浓度检测和通风情况检查,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4.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对作业人员进行身体状况检查,排除不适合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
5.作业中安全管理5.1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按照作业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严禁随意闯入未经计划的有限空间。
5.2作业现场负责人应设置合理的限制区域,确保非作业人员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
5.3作业现场负责人应注意现场的通风、照明、出入口、连接方法等,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5.4作业现场负责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和工具,如安全带、呼吸器、无线通讯设备等,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5.5作业现场负责人应进行现场巡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解决,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6.应急处理6.1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窒息、中毒、火灾等各类意外情况的应急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制订本《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有限空间是指进出口较小,人员进入作业场所后容易产生不良气体、粉尘、温度、湿度、噪声、辐射、电气、机械、火灾和爆炸等危害的封闭或半封闭场所,如储罐、管道、井筒、隧洞、船仓、舱室等。
三、安全管理职责1.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要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并加强宣传教育和员工培训;2.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现场负责人必须负责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安排人员作业、督促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等;3.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作业安全规程,遵守作业流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做好个人保护和周围环境保护工作。
四、有限空间作业准备工作1. 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认真检查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排除;2. 编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明确作业程序和作业流程,制定应急预案,指派专人负责;3. 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通风、氧气传感器、照明等,确保作业安全可控。
五、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1. 检查好防护设备是否正常,并对防护设备进行对比通风井的压差测试;2. 确定有空气含量水平,进行空气质量测试;3. 推荐园灯、探照灯、潜水泵、微型风扇等必要的工具仪器;4. 应专人看守天井,禁止任何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严格控制作业人数;5. 推荐使用防滑,防刮的作业装备,并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6. 确定有效的逃生口和避难室,随时保持联系。
六、应急预案1. 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立专门的救援队伍,能够合理高效地进行救援工作,并配备完备的救援装备;2. 对所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着重介绍安全知识,建立安全意识;3. 制定应急预案和避灾措施,成立应急处理组织,负责救援、救助、医疗和安全评估等工作。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预防和避免有限空间作业现场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地下水管道、暗管、隧道等有限空间。
第三条本制度的遵守者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如作业人员、监督人员、管理人员等。
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
第五条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解释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第六条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设立专门的标识,包括作业区域标识、紧急出口标识、氧气浓度标识等。
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救护设备和安全设备,如安全带、防毒面具、呼吸器等。
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作业人员了解并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规定。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十条公司有责任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提供足够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具。
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负责人须定期检查安全设备的有效性,并有权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第十二条作业人员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有主动注意安全的责任,确保不擅自离开作业区域,不违反安全规定。
第十三条监督人员负有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的责任,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四条管理人员负有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责任,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第十五条公司领导有义务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负有最终责任,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违规行为负有追责和惩罚的责任。
第三章安全预防第十七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入口和出口必须设置警示标识,并定期进行检查。
第十八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通风设备须保持畅通,确保空气的新鲜和充足。
第十九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气体浓度必须定期检测,如发现气体浓度超标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排除。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 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确保作业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包括但不限于储罐、井口、管道、沉积物等。
3. 本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检查、评估、培训、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二、责任与义务1.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负责人应当负责制定本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参加相关的培训。
3. 相关部门应当配合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检查和评估工作,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三、安全控制措施1.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控制措施的制定。
2.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爆设备、通风设备、自动监测仪器等。
3. 所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要求进行现场人数的限制。
四、培训与证书1. 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并取得合格的证书。
2.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安全控制措施、急救知识等。
3. 培训应当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并进行定期的复审和更新。
五、作业过程管理1. 所有有限空间作业过程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进入作业现场、安全设备的使用、作业工具的选择等。
2. 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对作业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
3. 对于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特殊情况,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响应和处理,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六、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1.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2. 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和事故处理措施,并报告给相关部门。
3. 对于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作业人员的伤病情况,必须及时进行处置和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的处理。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确保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作业顺利进行,制定本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
二、定义1. 有限空间:指封闭或半封闭的、非常规进出口、存在或可能存在有害物质或有害环境的作业场所。
2. 有限空间作业:指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的涉及人身安全的工作或活动。
3. 作业人员:指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作业负责人、作业执行人员等。
三、管理要求1. 作业前准备(1)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并由相关责任人进行批准。
(2)进行作业前,应开展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作业风险、紧急救援措施等。
(3)作业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场地管理,确保有限空间内的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无杂物、无滑倒物等。
2.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1)制定进出入有限空间的程序,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安全进出。
(2)在有限空间入口处设置警示标识,并保持可见性良好。
(3)对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作业。
(4)在有限空间内设置必要的临时标识,标明危险区域、禁止通行区域等。
(5)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由作业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监控作业现场,以及作业人员是否遵守安全规定。
(6)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头盔、防护眼镜、防护服等,确保人身安全。
3. 应急预案(1)编制完善的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2)定期组织紧急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3)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络畅通。
四、安全措施1. 通风装置为确保有限空间内的空气质量,必须配备有效的通风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 警示标识在有限空间入口处设置显眼的警示标识,包括禁止通行标识、安全警示标识等。
3. 紧急救援设备在作业现场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援设备,包括氧气呼吸器、紧急救援绳索等。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狭窄、密闭、深坑、高空或有毒、有害气体等环境下进行作业的场所,以及有可能引发人身伤害的其他特殊情况。
所有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应当遵循“事前计划、切勿冒险、注意自我保护、互相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工作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健全组织。
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第五条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完备的作业计划,明确作业内容、作业方式、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等。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进行现场勘察,了解作业环境、气体情况、通风条件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配备作业人员的必要防护装备、通信设备、急救工具、应急物资等。
第八条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掌握安全操作技能,熟悉逃生通道和应急处理方法。
第九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设置专门的监控人员,负责监测作业现场的气体浓度、通风情况等,并及时报警处理。
第十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设有现场负责人,负责统一指挥、协调作业人员,确保作业过程安全有序。
第三章安全防护措施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警示标识,标明作业区域、禁止通行区域、应急出口等,保证作业人员清晰了解现场情况。
第十二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按照规定配备安全绳索、氧气呼吸器、防毒面具、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设备,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三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进行气体检测,确保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第十四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空气流通畅通,避免氧气不足或气体窒息等情况。
第十五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定期清理清除积水、杂物等,确保作业环境干净整洁,避免滑倒或被物体砸伤等事故。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四条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要求,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培训和指导。
第五条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测与应急救援制度,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测与应急救援措施,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明确有限空间内的有害因素、危害程度和防护措施。
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任务、作业人员、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
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使作业人员了解有限空间内的危害因素、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措施。
第九条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采取通风、照明、消防等安全措施,确保作业现场安全。
第十条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安全带等。
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时,应设立监护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监护,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二条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有限空间内的有害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等浓度,确保作业现场安全。
第十三条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作业人员,并进行应急处理。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第十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二)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求;(三)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的清理和撤离要求;(四)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应急处理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对作业环境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编制作业方案,并经本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审核和主要负责人批准。
二、明确人员职责根据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确定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并明确其安全职责。
根据实际情况,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员可为同一人。
三、作业审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应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
四、安全交底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对实施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内容、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作业安全要求及应急处置措施等,并履行签字确认手续。
五、设备检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装备、作业设备和用具的齐备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修复或更换。
当有限空间可能为易燃易爆环境时,设备和用具应符合防爆安全要求。
六、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设置围挡,封闭作业区域,并在进出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告知牌。
占道作业的,应设置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
夜间作业的,应设置警示灯,地面人员应穿着高可视警示服。
七、打开有限空间作业进出口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站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打开进出口进行自然通风。
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开启时应采取防爆措施。
八、安全隔离存在可能危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设备设施、物料及能源时,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应采取封闭、封堵、切断能源等可靠的隔离(隔断)措施,并上锁挂牌或设专人看管,防止无关人员意外开启或移除隔离设施。
九、清除置换有限空间内盛装或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
十、气体检测有限空间作业前,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
垂直方向的检测由上至下,至少进行上、中、下三点检测;水平方向的检测由近至远,至少进行进出口近端点和远端点两点检测。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是一项具有较高危险性的作业活动,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一、有限空间的定义与分类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可分为以下三类:1、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风险评估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氧气含量、通风情况、温度、湿度、照明条件等。
2、制定作业方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
作业方案应包括作业步骤、安全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
3、安全教育培训对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知识等。
4、设备和工具检查对作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性能可靠。
如通风设备、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
5、现场准备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清理有限空间内的杂物,确保作业通道畅通。
三、作业中的安全措施1、通风换气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必须持续进行通风换气,确保有限空间内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通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2、气体检测在有限空间作业前30 分钟内,必须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氧气含量、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易燃易爆气体浓度等。
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2篇)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1.1.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
1.1.2化学供水组负责取样分析及数据填报。
1.1.3作业现场所属部门负责制定安全措施,填写并审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
1.2管理范围包括在生产区域内进入或探入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作业。
1.2.1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未办理许可证,严禁作业。
1.2.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及审批见《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1.2.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____小时。
装置全面停车检修期间,经全面检查合格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____小时。
1.2.4作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1.2.5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
1.2.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a)《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审批人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作业环境交底,内容应包括:1)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及应急计划;2)必要的安全知识、救护方法;3)便携式检测仪使用方法、急救方法等。
b)对所进入的有限空间要切实做要工艺处理,所有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含氮气)系统,必须用盲板与有限空间隔绝,不得用关闭阀门替代,盲板应挂牌表示;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必须有可视的明显断开点,配电室电源开关应挂有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示牌,并设有监护;c)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
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
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____%(体积)。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部门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要遵循“谁负责、谁管理、谁执行、谁检查、谁处罚”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责任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的主管领导要高度重视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
主管领导应指派专人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安全管理机构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的主管领导应定期检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罚和整改。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有限空间作业计划,明确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
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严格落实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安全工具和设备等。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配备专业的救援设备和应急救护人员。
第九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危险情况的处理措施和应急疏散路线。
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四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
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检验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操作技能。
安全演练应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及时总结改进。
第十二条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宜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遵循《国家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管人员、作业人员等。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指在高度有限、工作空间狭小或密闭无通风的环境下进行的作业活动。
作业条件危险,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因此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管理。
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应以安全为前提,依法依规进行,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控制风险,避免事故发生。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应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责任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负责组织、指导有限空间作业的实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做到以下几点:1. 编制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作业流程、安全措施等内容,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讲解。
2. 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3. 确保作业人员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并指导作业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第九条有限空间作业监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确保作业规范、安全。
第十条有限空间作业监管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1. 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
2. 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3. 配合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流程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制定作业计划,明确作业的目标、内容、时间等。
2. 安排作业人员,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检查作业区域的安全条件,消除隐患。
4. 配备必要的作业工具和设备,并确保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5. 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安全帽、穿防护服等。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3篇)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一、管理制度的目的和依据(一)目的有限空间是指容积相对较小,出入通道狭窄,有限出入口,通风条件不佳,存在潜在危险的封闭或半封闭的工作场所。
为了保护有限空间内的工作人员和作业环境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
(二)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 《有限空间作业技术规范》;4. 公司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
二、管理责任和机构设置(一)管理责任1. 公司领导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有限空间的安全管理;3.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技术人员负责落实本制度。
(二)机构设置设置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有限空间相关事宜的运作和管理。
三、有限空间的认定和标识(一)有限空间的认定根据《有限空间作业技术规范》,有限空间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 没有直接的出入口或者出入口狭小且难以进出;2. 只能通过与其他场所或设备相连通的通道进出;3. 通风条件差、容积小、封闭或半封闭。
(二)有限空间的标识在有限空间的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示工作人员注意安全,并标明有限空间的名称和作业要求。
四、有限空间的准入管理(一)培训要求1. 所有进入有限空间的工作人员应参加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培训,合格后方可准许作业;2. 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的危险性、应急措施、通风和通讯设备的使用等。
(二)准入证发放有限空间准入证,准入证上标明持证人的身份信息和有限空间的名称,凭证许可持证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五、有限空间的安全措施(一)空气检测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进行空气检测,确保空气中没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和缺氧等危险物质。
(二)检修设备检修或安装设备前,必须先确保设备的停电和锁具。
(三)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所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四)实施风险评估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
有限空间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篇1一、有限空间作业现场需要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通风装备、检测装备、照明装备、通讯装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防护装备应妥当保管,并严格根据规定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安全有效。
二、作业前制定有限空间临时作业的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
要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并确定各自职责,严禁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需经过有限空间作业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作业前进行针对性安全技术交底。
四、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应严格施行作业审批制度,填写《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未经审批不得进行有限空间作业。
五、现场负责人要把握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对现场参与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作业交底。
在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备、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下作业指令。
要按时把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改变,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立刻终止作业。
六、监护人要全过程把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
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常常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刻呼叫应急救援,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七、在未经批准情况下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
八、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需严格执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的原则,依据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内部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改变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作业者工作面发生改变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并做好检测记录,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九、检测指标应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浓度值、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值等。
检测工作应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标准》(GBZ159X20XX)。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作业。
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应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2、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方可许可作业。
3、监护人员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4、作业人员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与监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1、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批。
2、审批表应包括作业单位、作业区域、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危险因素、防护措施等内容。
3、安全管理部门应对作业方案和审批表进行审核,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批准作业。
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1、作业前准备(1)对有限空间进行通风换气,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2)对有限空间内的危险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3)在有限空间入口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告知作业人员存在的危险。
(4)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设备。
2、作业过程管理(1)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作业方案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作业内容和作业顺序。
(2)监护人员应密切关注作业人员的作业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5篇)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公司相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术语(一)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分为以下三类:1、封闭、半封闭设备,如:储罐、反应塔、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封闭车间、试验场所、烟道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第三条相关文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安全标志及其使用的导则》《安全防护报警用具管理制度》《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厂区动火作业管理规定》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所属各单位对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安全办是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建立公司《有限空间及安全要求清单》(以下简称《有限空间清单》),负责对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各单位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负责组织单位开展有关培训教育、制定有关应急预案,负责对检测单位开展检测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负责一级危险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负责对公司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六条制造部、机修组和水电组负责协助安全办建立公司《有限空间清单》,负责组织配备、管理、检定和维护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负责组织配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负责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为规范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严格履行责任的落实,防止作业时发生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1、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办理有限空间手续,作业负责人再次核实有限空间作业证和有限空间监护人证,由监护人持证现场监护2、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再次对作业环境及作业过程检查核实,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落实防护措施。
3、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应对实施作业的人员进行作业安全交底(施工方案、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等)。
4、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作业设备和工具的应确保完好有效。
5、作业前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周边显著位置设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
6、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的原则。
通风应至少30分钟以上。
检测指标至少包括氧气、可燃气、硫化氢和一氧化碳。
7、氧气设定缺氧报警和富氧报警两级检测报警值,缺氧报警值应设定为19.5%,富氧报警值应设定为23.5%;8、可燃性气体、蒸气预警值应为爆炸下限(LEL)的5%,报警值应为爆炸下限(LEL)的10%;9、有毒有害气体、蒸气预警值应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30%,报警值应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10、有毒有害气体的预警值和报警值应符合安全值的要求。
11、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及个体防护装备,并与监护人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作业过程中应保持通风。
12、作业期间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作业者应立即中断作业,撤离有限空间:⑴作业者出现身体不适;⑵安全防护设备或个体防护装备失效;⑶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⑷监护者或作业负责人下达撤离命令;⑸其他可能危及作业者生命安全的情况。
有限空间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现场工作人员在进入和操作有限空间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规范有限空间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提升有限空间现场安全水平,确保生产经营稳定、安全可靠。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入或进行作业操作的工人和相关责任人员。
三、作业前准备1.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2.各种有限空间作业都必须制定详细的现场作业方案,并经过专业人员审核,获得认可后方可施工。
四、现场作业规定1.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完成安全交底和现场安全确认的程序,并经过安全专职人员的认可后方可施工;2.进入有限空间都必须使用专业防护器材,并按规定进行装备检查及调试;3.安全技术人员必须参与无风险分析、作业风险评估和安全控制措施的制定,并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和监督;4.在现场施工期间,必须遵守好作业流程,不得进行擅自操作。
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操作后必须及时向安全专职人员汇报;5.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现场并进行安全确认。
五、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明确责任划分;2.制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制度、规范,明确有限空间所有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3.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制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和任务,并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4.出现事故后,应进行必要的事故排查,分析原因,确定责任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六、应急措施1.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在发生危险事故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保证现场人身和财产安全。
2.现场必须配置应急救援设备和医疗急救药品,用于突发事件的急救措施。
七、后期维护规定1.对现场的设备、工具、器材等进行专业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2.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现场的安全稳定。
八、总结在现代工业生产经营中,有限空间的运用已经非常广泛。
有限空间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1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和维护工作时的安全,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和维护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1.3定义:有限空间指访问困难或限制进出的封闭或半封闭空间,通常具有有限的入口和出口,并且可能存在危险的气体、氧气缺乏、有害物质或其他安全风险。
二、责任与义务2.1管理责任:单位应当设置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工作。
2.2作业责任:有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并保证自身的安全。
2.3监督责任:监工、班组长等相关人员应当对有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
三、安全准备工作3.1评估与选择: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评估选定出入口、通风设备、紧急救援装备等。
3.2通风设备: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或缺氧的情况,应当安装相应的通风设备,并确保正常运转。
3.3紧急救援装备:有限空间内应配备紧急救援装备,包括呼吸器、防护服、紧急通信设备等。
四、操作规程4.1准入与准出:有限空间作业前,应组织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其了解作业流程和安全规程。
在准入前,应对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其身体和心理良好。
4.2安全防护:有限空间内的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装备,包括耐腐蚀眼镜、耐酸碱手套、防滑鞋等。
4.3作业说明: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作业说明,明确工作责任、作业流程和安全风险。
五、紧急情况处理5.1紧急求救:在有限空间内发现危险或遇到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向监工或班组长汇报,并启动紧急救援程序。
5.2紧急撤离:在有限空间内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和程序进行撤离。
5.3疏散与救援:一旦有限空间内的人员需要疏散或救援时,应及时启动疏散与救援计划,并确保救援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装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安全生产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有限空间》,
第一条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单位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
第二条安全管理负责人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后,报厂安全生产部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
第三条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
第四条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第五条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危险作业许可证-有限空间》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第八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安监科批准;
第九条进入有限空间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
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第十条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第十一条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第十二条有限空间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制通风的方法。
第十三条对随时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可靠措施,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护面具,由安全人员亲自监护,并进行定时监测;
第十四条发生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第十五条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由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若需要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车间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第十七条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做一次全面检查,无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实和工具行灯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均不准进入内部作业。
第十八条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作业,应打开设备的所有手孔、人孔、风门、烟门,保持设备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向设备内通风;对于通风不良、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要进行间歇作业,不准强行连续作业。
第十九条进入含有有毒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要按要求戴好个人防护用具。
第二十条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应清理衣兜,禁止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所带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须登记清楚,作业结束后应一一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部。
第二十一条作业中断时间在150分钟以上或作业条件发生改变,需继续进入内部作业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作业者要严格按照作业票规定的时间进入内部作业。
第二十二条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共同对设备容器内外进行检查,双方确认无问题,且均在作业票上签字后,方可封闭人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