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关键词 】 静脉 输液 ; 药物外渗 ; 预 防 ; 处理
静 脉 输 液 是 临床 护 理 中 最 常 用 的一 项 技 术 操 作 ,主 要 是 通 过 注 射 部 位 ,并 床 头 交 接 班 。
头 ,一 般 成 人 用 6~7号 头 皮 针 ,小 儿 4~号 头 皮 针 ,输 血 及 血 浆 白 蛋 白等 溶 液 可用 8~9号 头 皮 针 ,注 意 保 护 血 管 。 1.1.3 穿 刺 后 处 理 穿 刺 完 成 后 妥 善 固 定 针 柄 ,做 到 三 松 ,松 拳 、松 止 血 带 、松 开 调 节 器 开 关 。小 儿 、昏迷 者 等 不 合 作 者 应 用 夹 板 固定肢体 ,必要时可采用 留置针 ,防止针头 滑出血管外 。 1.2 注 意 药 物 的浓 度 、性 质 、配 伍 禁 忌 并 调 节输 液 速 度 如 氯 化 钾 静 脉 浓 度 不 超 过 0.3% ,滴 入 速 度 约 40滴/分 ,滴 速 过 快 对 静 脉 刺 激 性 较 大 ,可 导 致 静 脉 炎 。应 用 化 疗 药 物 时 ,先 注 入 生 理 盐 水 见 回血 后 方 可 注 入 药 物 ,输 完 用 生 理 盐 水 冲 管 。根 据 患 者 的 年 龄 、病 情 、药 物 的 性 质 调 节 好 滴 数 ,一 般 成 人 输 液 速 度 为 40~ 60滴 /分 ,小 儿 、年 老 体 弱 、心 肺 功 能 不 良者 为 20~4O滴 /分 ,不 宜 过 快 ,以 免 加 重 心 脏 负 荷 。 1.3 做好宣教 ,加强责任心 护理人员应加强 职业道德 休养 ,爱
及 化 疗 药 物 等 刺 激 性 强 的 药 物 ,应 选 择 粗 而 直 的静 脉 ,避 免 外 渗 。 或 出血,同时可缓解疼痛 ,控制炎症扩散 。 1.1.2 针 头 的选 择 根 据 年 龄 及 输 入 药 物 性 质 选 择 合 适 的针 2.3 其 他 如 局 部 组 织 出 现 大 片 红 肿 ,沿 血 管 出现 条 索 状 红 线 ,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2)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2)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一)、预防措施1、在输注刺激性药物前一定要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选择比较粗直的血管,抢救病人时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循环差),化疗、抢救时应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多种药物同时用增加对血管的刺激,防止药物外渗。
2、做到勤巡视注射部位,不能只看有无回血来判断,临床上已有几例造成坏死病例都是前期未引起重视。
3、如何判断是否外渗: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
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
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
4、只要出现药物外渗,必须进行处理,但应根据正在输入的药物性质采取措施,否则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二)、药物外渗的处理1、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药,断开输液器,保留穿刺输液的头皮针头,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将药物回抽,减少药液在局部组织的`渗出量,降低渗出液对组织的损害。
再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
2、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可以用热敷,或用95%的酒精持续湿敷,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用热敷促进扩散吸收。
3、药液对组织有刺激性:冷敷或保温,为了抑制药物在细胞内代谢,可用冷敷,须在6h内进行,24h后热敷,但对长春新碱和血管收缩药物则应早期采取保温、热敷,患侧肢体抬高,以利静脉回流,有利于局部肿胀的吸收。
4、局部封闭:用2ml注射器的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
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先沿外渗局部的边缘打封闭,进针约针头的1/2,先进,然后抽回血,无回血后边退边注射药物,就这样先把外渗区域周边都封闭起来,然后就是外渗局部的下方、方法同上。
根据情况每天封闭1次,一般封闭3—5天。
(三)、针对性处理(1)、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立即用654—2药物热敷或一般热敷,使患部局部组织血管扩张,从而促进药液的吸收,使肿胀的组织尽快恢复正常。
静脉输液药液外渗预防与处理措施

静脉输液药液外渗预防与处理措施静脉输液是医院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药液外渗却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局部组织坏死,甚至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预防和处理药液外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和管理两个方面,详细阐述静脉输液药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一、药液外渗的原因1. 输入的药物浓度过高或速度过快,导致血管壁损伤,使其通透性增高。
2. 输入的药物引起血浆pH值及渗透压改变,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等。
3. 机械损伤,如穿刺技术不熟练、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当等。
4. 拔针后按压针眼不正确,导致凝血不正常。
5. 给药方法不当,如长期静脉给药者未选用留置针等。
二、药液外渗的预防措施1. 静脉的评估及选择:应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静脉,对于长期输液者,一般由远端小静脉开始,选择四肢末梢充盈、弹性好、回流通畅、管腔较大、便于穿刺和观察的血管。
当输注高浓度或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应选择粗而直的血管穿刺,并交替使用静脉,切忌连续多次使用同一条血管,以保证其得以修复。
2. 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
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对于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患者可选用头皮针进行输液,局部肢体用夹板固定,加以观察。
3. 注意药物浓度:对于浓度高和刺激性强的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输注前应先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观察5-10分钟,确定静脉滴注通畅,无外渗后方可输注药物。
4.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巡视病房,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应及时处理,尽量减少药物对局部组织的损伤。
5. 做好患者的宣教:输液前及时告知患者药物外渗后导致的后果,嘱咐患者输液侧肢体尽量减少活动,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的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6. 正确拔针和按压:输液完毕,关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头拔出血管壁后再按压,以免造成药物外渗。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和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和护理对策静脉输液是指将药物或营养液等输送到静脉内,这种治疗方式在现代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然而,由于输液时周围组织与输液管道之间的压力差异,导致输液外渗现象的发生。
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本文将就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以及预防和护理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1、静脉内压力过低:输液管道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压力差是外渗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静脉内压力过低,不仅会导致药液输送不畅,同时也会促使药液渗入周围组织,从而引起外渗。
2、输液管道损伤:输液管道在穿刺或移动中容易受到损伤,管道损伤会改变管道周围压力,导致药液流入周围组织引起外渗。
3、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速度过快会导致静脉内压力增大,使药液通过输液点直接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外渗。
4、输液部位不当:输液部位不当很容易导致静脉内的流速减慢,并同时造成药物积聚,压力过高等因素。
这些因素均会增加药液外渗的风险。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护理对策1、注重输液部位的选择:由于输液部位的选择会直接影响静脉输液的效果和安全性,因此护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输液部位。
一般来说,选择靠近心脏的静脉更稳定,不易出现外渗或溃疡等问题。
2、严格控制输液流速:护士应根据医嘱要求,合理控制输液的流速,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导致静脉内压力过大,增加外渗的风险。
3、注意输液管道的保护: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输液管道,避免摆动、扭曲等损伤,防止周围组织与管道之间的压力差进一步加大。
4、定期更换输液管路和敷料:输液管道或敷料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老化和变形等问题,会直接影响输液的安全性。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更换输液管路和敷料,确保输液的效果和安全。
5、及时发现和处理外渗现象:护士需要及时观察病人的输液情况,发现外渗现象后需要立即处理。
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更换敷料、更换输液部位等,避免药液渗入周围组织带来的不良影响。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外渗的成因及如何预防静脉输液外渗的正确处理方法。
方法:通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选择合适静脉……等六种方法。
结果: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
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积极消除危险因素,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静脉输液外渗预防处理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293【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62-01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途径,静脉穿刺的成功则是及时,准确静脉用药的关键。
临床上观察发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药液外渗,所以需要积极的预防输液外渗,一旦发生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
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对输液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做了认真的观察和探索,现总结如下: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1.1 患者因素。
1.1.1 婴幼儿。
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都很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难于固定,易发生外渗。
1.1.2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易发生外渗。
1.1.3 无法沟通的患者。
主要包括接受麻醉的患者,使用镇静剂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
1.1.4 重症患者。
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1.2 药物因素。
①高渗性药物,如高渗葡萄糖、甘露醇、钙剂等,对血管刺激比较大,易造成血管收缩、痉挛,药物外渗。
②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也容易造成外渗。
③化疗药对血管损伤比较严重,一旦发生渗漏,容易造成组织坏死,后果非常严重。
1.3 疾病因素。
输血外渗应急预案

输血外渗应急预案输血外渗应急预案为了防止输血外渗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以下预防措施:1.在静脉输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2.护士在输血时应尽量选用粗而直的前臂/手背静脉,并选择质地柔软的静脉留置针穿刺。
同时,护士要做好健康宣教,以减少外渗的发生。
3.在输血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巡视,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以及肢体活动情况。
同时,我们要倾听病人的主诉,并做好交接班。
如果发现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注,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
4.护士长要督导检查评价,并组织演练。
5.护理部要进行检查评价。
在发生输血外渗的紧急情况下,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1.一旦发现外渗,应立即停止输血,拔除输液通路,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
2.仔细评估患者外渗的部位、面积、量、皮肤颜色、温度、局部疼痛性质等,并根据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3.保持患肢抬高制动,用75%酒精浸泡过的无菌纱布湿敷血肿处的皮肤,覆盖范围超过皮下血肿处皮肤边缘2-3cm,每日早中晚各敷1次,每次30分钟,直到局部皮肤颜色基本恢复正常无红肿热痛,硬结消失,必要时配合理疗。
4.当外渗部位出现小水疱时,应注意保持水疱的完整性,每天碘伏消毒,盐水冲洗;出现直径大于1CM的大水疱时,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的渗液,局部外涂碘伏。
5.在外敷药物时,要注意保持患者衣物、床单位的整洁干燥。
如果感到外渗部位有烧灼感,应遵医嘱使用冷敷,禁止热敷。
6.在外渗部位未痊愈前,患侧手臂要避免侵入性操作,并且禁止在血肿侧肢体测量血压、输液。
7.要做好护理记录,并认真交班。
8.在整个过程中,护士要关心体贴患者,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减轻患者的恐惧、不安情绪,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9.要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本科室24小时内要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与预防

外渗处理
普通输液外渗的处理:(1)立即停止输液,拔针,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位 置20~30cm。
(2)冷敷:可减轻皮损程度,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出血和疼痛。 (3)热敷:主要用适量25%硫酸镁置于无菌纱布,贴于外渗部位,保持纱布湿
润,每10~20min更换1次,以促进局部组织水肿吸收消退,达到消肿止痛的 作用。 (4)马铃薯片外敷:消炎、止血、消肿作用。
外渗的诊断
药物外渗的诊断不难,绝大多数情况下可根据穿刺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红 斑以及检查静脉通路有无回血现象。部分病人可不出现上述症状,首次出现 的是皮肤组织已受损伤的体征即使外渗是轻微的、短暂的局部刺激,病人可 能感觉并不明显,但组织坏死和皮肤溃疡仍可发生,严重时可丧失肢体功能。 对于中心静脉插管输液的病人,除上述情况外,只要出现液体流速变慢,穿刺 同侧胸痛均应考虑药物外渗。不管什么时候发生外渗,都应做好记录和评估。 护理记录内容应包括时间,静脉输注通路的部位,针头大小,估计外渗药物 的量,穿刺局部外观描述,处理手段和病人的感受,摄照片以备档。
谢谢!
痛、局部红肿、抽无回血,皮肤暗紫、变硬。许多高渗液体渗出也可以导致
局部组织发生损伤,但是化疗药物引起的外渗所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是临床
工作中预防和处理的重点。一般外渗性损伤通过保守治疗通常可以自愈,但
是外渗导致的潜在后遗症有事不可低估的。外渗损伤可导致疤痕组织的形成, 组织坏死,皮肤组织缺损,关节畸形和挛缩。
外渗的分类及机制
1.外渗分为:发疱类化疗药物外渗、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和非刺激性化疗药物 外渗。
(1)发泡性化疗药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春新碱、诺维本、 托马克等、蓖环类抗肿瘤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及丝裂霉素等,一旦渗入 血管外,短时间内可发生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及组织坏死,也可导致 永久性溃烂。
静脉的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
根据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调节输液速 度,若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或高渗性液体时,应适当减慢输液速 度。
在输入发疱剂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前, 应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并在穿刺成功后,先输入等渗盐水, 确认针头在血管内后再输入药物。
加强患者教育与沟通
向患者解释输液外渗的原因、 后果及处理方法,取得患者的 理解和配合。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1 2 3
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静脉输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渗的定 义、原因、危害、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 入的理解。
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分享
部分学员分享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静脉输液外渗 的情况,并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 处理的。
学员对课程的建议
学员们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如增加实际操作 演示、提供更多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大家更好地 掌握相关知识。
局部外敷药物促进吸收
外敷药物
根据外渗液体的性质和量,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外敷,如硫酸镁、喜辽妥等,以 促进液体的吸收。
注意事项
在外敷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浓度、温度和使用时间等,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 损伤。
物理治疗如冷敷、热敷等
01
02
03
冷敷
对于某些刺激性强的药物 外渗,可采用冷敷的方法, 收缩血管,减少药物的吸 收和扩散。
术后处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 治疗和处理,促进伤口的 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04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要点
皮肤坏死及溃疡形成
皮肤颜色变化
观察输液部位皮肤颜色,如出现苍白、 发红或紫绀等异常,应立即停止输液 并报告医生。
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外渗是指静脉插管位置出现渗漏,输液液体外泄到组织间隙。
一旦发生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 立即停止输液:当发现静脉输液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避免继续液体外泄。
2. 拔除导管:将导管从患者的静脉插管处缓慢拔出。
注意不要迅速拔出,以避免在拔出过程中进一步破坏组织。
3. 防止感染:外渗液可能使周边组织感染,应及时清洗皮肤,消毒并涂抹消毒药物。
4. 给予处理:根据液体外渗的特点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般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局部冷敷、升高患肢、局部按摩等。
5. 监测观察: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观察局部渗漏情况,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6. 重新插管:必要时可以选择重新插管,确保输液途径通畅。
若静脉输液外渗较为严重或无法处理,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
助。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表现、处理及预防护理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表现、处理及预防护理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管理过程中非正常地造成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血管周围组织,不是进入正常血管通路。
在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如静脉⾼营养液、如50%葡萄糖、20%甘露醇、多巴胺、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青霉素、血制品等渗漏时,未被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致皮下组织坏死,甚至留下永久性瘢痕。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1、穿刺部位选择不当:选择关节部位穿刺,由于患者活动频繁,针头容易移位。
2、固定不牢:胶布或敷料松动未及时更换或穿刺部位固定⾼法不正确。
3血管使用不合理:血管细,输⾼高渗液体,刺激性大的液体或输注速度过快、过⾼。
4、药物因素:主要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以及药物毒性⾼的影响。
5、感染:病⾼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抵抗力低下或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易发⾼感染。
输液外渗的表现1、⾼般表现。
局部皮肤颜色苍白或红晕,继之肿胀。
头皮外渗局部肿胀,容易及早发现。
四肢静脉外渗呈弥散性肿胀,以针尖为中⾼向四肢均匀扩散不易察觉,所以要对比两侧左右肢粗细,弹性和色泽。
2、化学物质外渗表现。
主要指高渗糖、氨茶碱、20%甘露醇、硫酸镁、5%碳酸氢钠、钾钙类。
这类药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它能使⾼细血管致密度增加,降低⾼细血管通透性,破坏毛囊,使局部皮肤有钙化点,形成硬结。
3、血管收缩剂外渗表现。
以多巴胺,肾上腺素类,通常这类药液输⾼30分钟后可出现注射静脉颜色发白,呈条索状延伸或树枝状延伸,时间⾼会使血管色素沉着,条索状硬化失去弹性。
4、高分子性质外渗表现。
主要是抗生素类,青霉素,头孢,去甲万古霉素等。
这类药液浓度⾼会造成针尖周围呈缺血性苍白色,局部皮肤缺血时间长,皮肤呈青色紫色甚至发黑坏死。
5、营养性物质外渗表现。
蛋白制剂,血制品及脂肪乳,氨基酸,水乐维他,微量元素制剂等。
这类⾼旦外渗,局部肿胀血管红肿变黑,弹性差,不容易短时间恢复。
发生外渗处理⽅法首先应立即停止输液;尽量回抽外渗液体,及时对症处理;局部制动并抬高患肢;更换部位穿刺;加强巡视并注意保暖。
静脉输液药物渗出和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药物渗出和外渗的预防及处理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药物渗出和外渗问题时有发生,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并发症。
因此,预防和处理药物渗出和外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药物渗出和外渗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一、药物渗出和外渗的原因1. 药物浓度高:高浓度的药物容易导致血管壁损伤,增加药物渗出的风险。
2. 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速度过快会使药物在血管内压力作用下渗出血管。
3. 药物引起血浆pH值及渗透压改变: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血浆pH值及渗透压的改变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增加药物渗出的可能性。
4. 血管选择不当:在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容易导致药物渗出。
5. 穿刺技术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固定不当等可能导致药物外渗。
6. 患者因素:患者的不合作、躁动不安、低龄儿童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等,也会增加药物渗出和外渗的风险。
二、药物渗出和外渗的预防措施1. 合理选择血管: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选择合适的头皮针。
2. 提高穿刺技术:熟练掌握穿刺技巧,确保一针见血,固定血管和穿刺部位。
3. 控制输液速度:根据患者情况和药物特性,合理控制输液速度。
4. 了解药物特性:用药前了解药物的特性和对抗机制,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
5. 提高患者意识:向患者讲解药物渗出和外渗的危害,指导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报告。
6. 严密观察: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如发现红、肿、痛等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药物渗出和外渗的处理方法1. 立即停止输液:发现药物渗出或外渗时,立即停止输液,避免病情加重。
2. 评估渗出程度:根据渗出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轻微渗出可局部按摩、热敷;严重渗出需立即拔针,并报告医生。
3. 局部处理:根据药物特性,采取相应的局部处理方法。
如甘露醇、山梨醇等脱水药物外渗,可用50%硫酸镁湿敷;化疗药物外渗,可用生理盐水或解毒剂冲洗。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识别腹腔每条 引流管并用标签注 明, 妥善 术 后 病 人 应 当每 天 进 食 5~ 6餐 。 固 定 好 各 引 流 管 , 持 引 流 通 畅 , 日更 保 每 换各 种 引 流 袋 , 换 时 必 须 严 格 无 菌 操 讨 论 更 作 , 细记录引 流液量 及性质 , 详 出现 异 常 胰腺癌与糖尿病均 为全身性疾病 , 二 呕吐不得不再 次禁 食行 胃肠减压 , 消化道 及 时通 知 主 管 医师 , 并 发 症 的发 生 。 警惕 者相互影响 , 为 因果 , 互 使病情 变得 更加 功能 紊 乱 造 成 营 养 状 态 差 影 响 切 口及 胃 醋 酸 奥 曲肽 的 治 疗 护 理 : 酸 奥 曲 肽 复杂 , 醋 这也就对外科 医师与护士及术后治 肠等吻合 口愈合。本组患 者术后 均观察 是人工合成的人生长抑素类 似物 , 其药理 疗与护理 提 出了更高要求 。全 面 了解 胰 肠鸣音变化 , 日早 晚各 1 并记 录 , 每 次 每 作 用 与 天 然 激 素 相 似 , 减 少 胰 液 分 泌 防 腺癌合并糖尿病与手术的相互影 响, 可 有助 治 . mg次 每 于对此类患者术后行全面观察 , 2小时 翻身 1次 , 进肠 蠕动恢 复 , 促 术后 止 胰 瘘 的 发 生 , 疗 剂 量 为 0 1 / , 为有 效地 常规给予 胃复 安静推增加 胃动力 , 术后麻 8小 时 1 皮 下 注 射 , 严 格 掌 握 醋 酸 奥 进行有针对性 的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 次 应 从 醉清醒后取半 卧位 ,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 曲肽的注射 问隔时间及剂量 , 持其 在体 而积极预 防术后相关并发症 的发生 , 保 以利 保证疗效。 动, 能进食后鼓励 患者进 食 , 消除患 者精 内的药物浓度 水平 , 于患者全面康复 , 减轻患者的痛苦。 神紧张因素 , 有利 于胃肠道功能恢复。 饮食 指导 : 尿 病 病人 的饮 食组 成 糖 引流管观察治疗与护理 : ①为减少尿 为 : 白质、 蛋 脂肪及碳水化合物 , 胰腺癌合 参考文献 路感 染 , 应尽 早 拔 除 尿 管 , 组 患 者 常 规 并糖 尿 病 患 者 术 后 应 强 调 “ 食 多 餐 、 本 少 忌 1 秦新 裕 . 胃大 部 切 除 术 后 胃肠 动 力 紊 乱 . 中 术后 第 一 天 拔 除 尿 管 , 能 自行 正 常 排 甜 食 ” 这 样 既 可 避 免 因 一 次 饮 食 过 多 引 均 , 国 实用 外 科 杂 志 ,9 99 6 :2 19 ,( )3 5—36 2. 又 尿 , 1 出现尿潴 留; 胃 吴 言涛. 无 例 ② 腹部 手术后脏 器运动功能紊乱 的 保持持续 负压状态 并每隔 6小 时用生理 超 过 胰 腺 负 担 使 血 糖 升 得过 高 , 可 避 免 还 诊 治 原 则 .中 国 实 用 外 科 杂 志 , 99,9 19 1 盐水定时冲管 , 以保证 胃管通 畅 ; 正确 低血糖的出现 , ③ 尤其对注射胰岛素治疗的 ( :2 6) 3 4—3 5 2.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 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 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 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 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1. 1.1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
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 射针头移位 ;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 肤松弛,静脉脆弱,增加了外渗的可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对血管充盈度好的病人,可加大 进针角度,以 35度快速刺入皮下后 稍放平针头,针尖压住血管时,针 体角度再抬高 25度快稳入血管,见 回血后放平针体徐徐进入少许,用 胶布固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护理 技术操作水平,争取静脉穿刺一针 见血。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2、合理有计划地使用静脉 一 般由肢体远端到近端,从小静脉到 大静脉,交替更换使用静脉,切忌 连续多次使用同一静脉。
上的创伤,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 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家属、 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 至造成患者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1.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 功率 穿刺时避开关节部位,选择合适 型号的静脉穿刺针头,进针前对比针 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 时病人不用握拳,采取自然放松法, 操作者以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 管下端,减少血管滑动,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3. 疾病因素:
(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 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 脆弱,难以穿刺。( 2)外周血管疾 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3)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 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一、
(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 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 容易发生外渗。
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

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
输液外渗是指液体药物或输液液体从输液装置、输液管路或患者静脉注射点外泄的情况。
造成输液外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输液装置故障:输液器、输液管路、针头等输液装置的连接不牢固或损坏,导致液体泄漏。
2. 静脉注射点插管不当:插管插入不深或插入时损伤血管壁,使液体渗出。
3. 静脉注射点血管壁损伤:注射时针头移位或移动,损伤血管内壁,造成液体外渗。
4. 静脉压力异常:静脉压力过高或过低,会导致液体不正常流动或外渗。
为了预防输液外渗,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输液:操作人员应掌握正确的输液技术和操作规范,确保输液装置的连接牢固,输液管路无损坏。
2. 注意静脉注射点的选择和插管技术:选择适当的注射点,插管时要准确把握插入深度和方向,避免损伤血管壁。
3. 定期观察输液情况:操作人员应定期观察输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控制静脉压力: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合适的输液速度和压力,避免静脉压力异常。
5. 加强培训和质控措施: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输液相关知识和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建立质控机制,及时纠正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七、药物外渗后处理
1.小范围外渗
(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 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 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 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 到输液完成。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五、药物渗出或外渗原因分析
护理人员
责任心欠缺 穿刺技术差 知识缺乏
患者因素
血管条件差
沟通障碍 巡视、宣教不到 位 糖尿病 压力因素 本身毒性 输液时间 癌症 环境 / 液体温度 渗透压 静脉压增高 浓度 输液量、速度 酸碱度 针头型号 昏迷、休克
输液工具选择不当
课堂目标
1.概念 2.药液外渗的分级 3.药液外渗临床表现 4.外渗药物的分类 5.药物外渗原因 6.药物外渗防护 7.药物外渗后处理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一、概念 • 输液渗出: 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药液或 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 • 输液外渗: 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输入的 发疱剂及刺激性药液或液体进入了周围组织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选用粗大的静脉作静注或 静滴,以防药液外溢,及 产生组织坏死;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注射时如漏出血管 外,可致注射部位皮肤 发红、皮疹和疼痛并可 随后出现脱皮和组织坏 死
药液外漏可引起 局部组织坏死;
兴安盟人民医院
六、药物外渗防护
六、药物外渗防护
6.加强责任心,及时巡视,提升安全意识
1.加强责任心,多巡视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 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药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立即更换 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2.做好患者的宣教。交代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在输注高危药物 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 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操作不正规
年老体弱
渗出或外渗
药物因素
物理因素
疾病因素
兴安盟人民医院
六、药物外渗防护
质量改进方案的评估和执行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落实外周静脉输液的操作标准
1、
2、熟悉药物性能、特点及注意事项
仔细评估 3、
护理人员 要求
4、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有计划使用静脉 5、
6、 加强责任心,及时巡视,提升安 全意识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六、药物外渗后处理
1.小范围外渗
(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 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 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六、药物外渗后处理
2.大范围外渗 (1)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 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 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活性管药物 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 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碱 (654-2)湿敷。
兴安盟人民医院
六、药物外渗防护
质量改进方案的评估和执行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落实外周静脉输液的操作标准
1、
2、熟悉药物性能、特点及注意事项
仔细评估 3、
护理人员 要求
4、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有计划使用静脉 5、
6、 加强责任心,及时巡视,提升安 全意识
25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1、发疱性、 刺激性化疗药 物:外渗后可 致局部灼伤、 组织坏死。如 阿霉素、表阿 霉素、长春新 碱等
2、高浓度、 刺激性药物: 外渗后可致沿 静脉走向条索 状红线,局部 组织发红、肿 胀、灼热、疼 痛。
3、普通药物: 外渗后仅有肿 胀且很快吸收 或经热敷吸收, 无明显局部刺 激作用,但个 体有差异
3.
网站公布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据统计,字2015年1月份起至目前为止,我院发生
药物外渗及静脉炎事件共8例,均为外周静脉给药,
平均每月1例。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六、药物外渗后处理
2.大范围外渗 (2)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 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肿胀、坏死。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六、药物外渗后处理
2.大范围外渗 (3)局部水疱 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碘伏外涂;水疱大的, 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碘伏外 涂、外敷。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三、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1.输液局部表现发红、 肿胀、灼热、疼痛。 2.外渗液体在注射部位 聚集成硬结,严重者可 出现疱疹、大水疱, 随后出现溃疡或大斑 块,斑块或溃疡下方
常可见广泛组织坏死。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三、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杨金红 2015.8.25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外周静脉治疗护理的重要性
1. 90% ~95%住院病人 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99%输液病人选择的 是外周静脉输液 所有的护士100%都执 行外周静脉穿刺
2.
有计划使用静脉 5、
6、 加强责任心,及时巡视,提升安 全意识
23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六、药物外渗防护
5.有计划选择静脉 ①.正确选择穿刺静脉。高渗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择 粗大静脉,有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穿刺,穿刺时避免同一部 位、长时间、多次穿刺。
②外周静脉尽量不输化疗药,杜绝钢针; 尽量避免下肢输液。除有上腔静脉综合征外,经外周静脉静 脉输注外渗高危药物一般不进行下肢给药;
2、熟悉药物性能、特点及注意事项
仔细评估 3、
护理人员 要求
4、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有计划使用静脉 5、
6、 加强责任心,及时巡视,提升安 全意识
15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六、药物外渗防护
2、熟悉药物性能、特点及注意事项: ①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 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 成局部组织坏死。 ②高渗溶液如20%甘露醇,应加热使用或局部热敷,可使血 管扩张、循环加速,避免了加压输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 ③阳离子溶液如葡萄糖酸钙,严格控制滴速,经常更换输液 血管,输液量多时应先输钙剂组。 ④阅读药品说明书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六、药物外渗防护
4.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头皮钢针 留置针 PICC CVC PORT
兴安盟人民医院
六、药物外渗防护
质量改进方案的评估和执行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落实外周静脉输液的操作标准
1、
2、熟悉药物性能、特点及注意事项
仔细评估 3、
护理人员 要求
4、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 建议最后一张片子放在开始,引起大家重视,注意听讲 • 课堂目标4可以列上但不要讲,告诉大家讲也记不住,用时查资料就 行 • 建议第5,第6目标课堂互动,大家发言。最后放片子补充 • 建议第7目标讲解时与临床贴近,如不要用血管活性药物代替,直接 写药名,你可以从我院现在病历中,医嘱上,常用的内外科药物里找 ,看一看说明书。 • 第7目标里片子里的内容要精简,说最重要的,比如小水泡不刺破, 大水泡针刺后抽水,然后碘伏外敷;明确告知多大直径叫大水泡,需 要处理,小水泡小到什么程度,要严谨 • 不要写局部封闭,封闭怎么做?最后可以用一张片子来讲解,请教一 下苗善巧护士长
13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六、药物外渗防护
1、落实外周静脉输液的操作标准 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 无菌操作原则 正确掌握穿刺方法 选择穿刺部位 正确的拔针按压方法
兴安盟人民医院
六、药物外渗防护
质量改进方案的评估和执行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落实外周静脉输液的操作标准
1、
输液前
输液中
输液后
兴安盟人民医院
六、药物外渗防护
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落实外周静脉输液的操作标准
1、
2、熟悉药物性能、特点及注意事项
仔细评估 3、
护理人员 要求
4、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有计划使用静脉 5、
6、 加强责任心,及时巡视,提升安 全意识
21
兴安盟人民医院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二、药物外渗的分级
0级:没有症状
1级:皮肤发白;皮肤发凉;水肿范围最大直径〈2.5cm; 伴有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