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doc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doc

电子政务E・ government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总学吋:32学吋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适用专业:行政管理教材:《电子政务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赵国俊主编,2004年版开课单位:公共管理学院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本课程是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牛•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牛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熟悉电子政务的一般流程、基本架构和功能,掌握运川电子政务的基木技能,体验电了政务平台的使用方法;能利用计算机搜集、索取、存储、展不、交流政务信息;学会政务资源的分析、共厚和交流,能利用网络进行协同工作;能在网络上实现政务信息的交互,基本了解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要(4学吋)1. 1电子政务的内涵与实质(1)了解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2)理解电了政务的内涵(3)掌握电子政务的实质1.2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与基本模式(1)了解电了政务的社会背景(2)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的形成与发展(3)掌握电子政务的模式1.3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1)了解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的概况(2)理解电子政务发展的一般过程(3)掌握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经验重点:电了政务的基木模式难点:电子政务的内涵、实质第二章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3学时)1.1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与基本功能(1)了解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2)理解中国电了政务建设的要求与目标(3)掌握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1.2中国电子政务的效益与总体框架(1)了解中国电子政务的效益(2)理解中国电子政务的框架要求(3)学握中国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重点:屮国电了政务的基木功能难点:小国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第三章电了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4学时)1.1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1)了解电子政务対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影响(2)理解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彩响(3)掌握电了政务对行政方法和行政纟fl织的影响1.2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管理的特征(1)了解数字化城市、一站式服务等(2)理解虚拟政府(3)学握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管理的特征1.3电了政务促进政府管理模式变革(1)了解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管理的资源转移(2)理解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结合(3)掌握电了政务促进政府管理模式变革重点:电子政务条件卜的政府管理特征难点:电了政务促进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第四章电了政务的运营理念(3学时)1. 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内容(1)了解民主理念、法治理念等(2)了解民主理念、法治理念等的具体要求(3)掌握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内容1.2电了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1)了解电了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2)理解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対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3)掌握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重点:电了政务的运营理念难点:电了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第五章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公务处理(4学时)1.1政府通用事务处理的电子化——办公自动化(1)了解政府办公口动化系统的功能模式(2)理解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标(3)掌握政府办公H动化系统的特泄与功能1.2政府通用管理活动的电子化(1)了解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2)理解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和政府知识管理系统(3)掌握政府通用管理活动的电子化1.3政府业务处理与管理活动的电了化1.4政府专用公务处理系统为通用公务处理系统的集成重点: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征、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和政府知识管理系统难点:政府各主要类型的电了化专用公务处理系统特点;政府公务处理系统的集成应用与发展第六章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4学时)(1)了解何为电了化公共服务(2)理解我国政府为公众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3)掌握政府电了化公共服务的种类、电了化公共服务的发展重点:电子化公共服务的种类难点: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笫七章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4学时)1.1政府信息资源及其价值(1)了解政府信息资源的含义(2)理解政府信息资源的价值1.2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和电子政务的关系1.3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1)了解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含义与原则、开发利用的原则(2)理解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3)掌握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1.4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1)了解我国现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特点(2)理解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木职能(3)学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木特点重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内容难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职能与特点四、课程考核(1)作业和报告:作业:3次,课程论文:篇;(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五、参考书目1. 《电了政务及其战略规划》,科学出版社,章祥茹,2004年版2. 《政务信息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周晓英,2004年版3. 《电子政务教程:理论•实务•案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吴爱明,2004年版4. 《电子政务》,高等教育出版社,孙万军,2004年版5. 《全球电子政府发展概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焦宝文,2003年版6. 《电了政务基础》,北京中软电了出版社,汪玉凯、赵国俊,2002年版。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Electronic Government)课程编号:XXX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其他专业可选修先行、后续课情况:先行课:公文写作与处理; 后续课:无。

学分数:3 学时数:48 理论学时:16 实验学时:32执笔人:杨馨论成员:XXX XXX XXX 等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建设“电子政府”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显著标志.电子政务是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建设将会极大地提高政府部门管理与服务社会的效率和效能。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深入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公民对政府各项服务提出高效率、优质量、快节奏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无缝隙"服务要求。

而政府机关的改革和职能转换,也要求开展网上施政、优化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

开展电子政务的教学,加强电子政务的人力资源培育,有利于拓宽眼界、培养人才,总结经验教训,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为民众、企业服务。

二、课程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明确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和基本内容,了解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使学生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

了解电子政务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明确在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中要做的具体工作以及重点和难点。

了解电子政务的一般流程和简单应用,对信息安全和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有概念性的了解。

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有足够的了解,对应用软件熟练掌握,要有比较全面的通讯和网络知识。

对通讯网络技术概念,网络语言、符号等要有了解.了解电子政务平台的使用方法。

2。

能力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利用计算机辅助办公,并通过网络协同工作。

能利用计算机搜集、索取、存储、展示、交流政务信息;学会政务资源的分析、共享和交流、能利用网络进行协同工作;能在网络上实现政务信息简单的交互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进行政务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统计、制作报表。

电子政务 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  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一、适用对象
本课程是为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城市管理专业、电子政务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课。

二、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三、选用教材
本课程选用徐晓林主编的武汉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电子政务导论》。

四、课程的性质任务
电子政务涉及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在理论上具有交叉性、跨学科的特点。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
1、使学生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电子政务中所涉及的安全、加密和认证等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对新技术的了解;
3、使学生熟悉电子政务的各种应用及系统的构建,从总体上对电子政务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共包括6章内容。

分章节学时分配如下:。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03603课程名称:电子政务英文名称:Electronic Government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管理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二、课程简介《电子政务》课程于专业领域课程(核心课程),学生经过相关基础课程学习,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之后,进入本课程的研习。

课程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专题与实验实践三个部分。

本课程注重从政务管理的视角切入电子政务领域,了解信息化环境中政务组织管理的特征特点,注重技术渗透中政务模式的变迁,培养既懂得技术应用特点,掌握一定政务信息技术,又懂得政务管理一般原理与过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本课程开设实验教学环节,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包括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政府信息门户、行政审批系统、政府办公系统、公文传输平台、招标采购平台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八大模块。

通过在一个完整的政府电子政务系统上进行模拟操作,使学生了解电子政务的整体形态、政府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领悟实现电子政务的真正意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电子政务》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全面了解和掌握电子政务基本原理和内容,并从政府管理者和信息管理者的角度了解电子政务中的管理问题。

学习支撑电子政务的各种基础环境,掌握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运行、组织的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是在掌握上述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让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深入理解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新思路;深入了解我国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新技术运用,以及我国电子政务在践行“以民为本”发展理念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将培养新时代电子政务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为最终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讲导论(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政务及其相关概念、特点,电子政务的研究方法。

电子商务教学大纲(一)2024

电子商务教学大纲(一)2024

电子商务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电子商务教学大纲(一)旨在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电子商务知识,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践能力。

本文档将按以下5个大点展开论述。

一、电子商务基础知识1. 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电子商务的基本特点和优势3. 电子商务的分类和应用领域4. 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5. 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与管理二、电子商务平台与技术1. 电子商务平台的概念和功能2. 电子商务平台的分类和特点3. 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和运营4. 电子商务中的支付系统和安全技术5. 电子商务中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三、电子商务市场与营销1. 电子商务市场的特点和规模2. 电子商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角色3. 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和合作关系4. 电子商务市场的推广与营销策略5. 电子商务中的客户关系管理与个性化营销四、电子商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1. 电子商务物流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 电子商务物流的挑战与解决策略3. 电子商务物流的运输与配送方式4.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流程与优化5. 电子商务中的库存管理与仓储技术五、电子商务法律与伦理1.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2. 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3.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和纠纷解决4. 电子商务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5. 电子商务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问题与思考总结: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了解电子商务平台与技术的应用,熟悉电子商务市场与营销的相关策略,掌握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了解电子商务的法律和伦理问题。

这将为学生今后从事电子商务相关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2.1 大纲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2.1 大纲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电子政务》是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2学分,32学时,开设一学期。

电子政务是各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促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实行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方兴未艾,加强电子政务的人力资源培育,引导相关人员了解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大力推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是一个比较紧迫的课题。

因此,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电子政务课程,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二、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以电子政务体系框架为主线,结合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实际,从法律体系、网络体系、安全体系、资源体系、标准化体系、应用体系等六个方面,全面细致地阐述了电子政务在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其行政、服务、管理功能的过程中,对政府职能和政府运作的影响,以及实现电子政务的技术方案和制度保障,并结合适当的案例,使学生能充分地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了解电子政务基本理论,能实施电子政务的简单应用与管理的中级管理人才,为从事与电子政务相关工作,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电子政务》是一门内容丰富、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上要求要在加强基本理论讲授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做到讲练结合,在技能训练这一环节的安排上要多下功夫,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辅助以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

三、教学媒体1.教材:《电子政务》,杨兴凯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1月第2版。

2.网上学习资源:江西财经大学BB网络教学平台四、教学环节本课程开设一个学期,课内32学时,共2分。

学时分配如下:序号教学内容课内学时一电子政务概述2二电子政务运营理念与政府管理模式4三电子政务系统及其规划与设计4四政府内部公务处理的电子化 4五政府公共服务的电子化4六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资源建设6七电子政务安全管理 2八电子政务与法制2九电子政务的发展41.理论教学环节(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1)面授对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讲授、辅导与答疑等。

电子商务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全面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和业务模式,掌握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流程,以及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2.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3.熟悉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4.了解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中的应用;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1.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电子商务的分类和业务模式;•电子商务的法律与伦理问题;•电子商务的市场和竞争分析。

2. 电子商务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电子支付和在线交易;•数据库管理和数据挖掘;•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和开发。

3. 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电子商务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电子商务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电子商务在社交媒体和移动平台中的应用。

4.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和成功案例;•电子商务创新模式的分析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的成果来评估。

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电子商务导论》(第四版),沈国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电子商务案例教程》,许晓诗,机械工业出版社;3.《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邱吉宁,电子工业出版社。

七、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通过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的综合评估,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评价标准如下:•优秀:平时成绩占60%以上,期末考试成绩80分以上;•良好:平时成绩占50%以上,期末考试成绩70分以上;•中等:平时成绩占40%以上,期末考试成绩60分以上;•及格:平时成绩占30%以上,期末考试成绩50分以上;•不及格:平时成绩占30%以下,期末考试成绩50分以下。

《电子商务》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教学大纲电子商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论1.1 课程概述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评估方式1.5 参考资料第二部分:电子商务概述2.1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特点2.2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2.3 电子商务的分类2.4 电子商务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第三部分:电子商务基础知识3.1 电子商务的基本架构3.2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3.3 电子支付与金融安全第四部分:电子商务平台4.1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设计4.2 电子市场与拍卖4.3 移动电子商务与应用4.4 社交商务与社交媒体营销第五部分: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5.1 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5.2 客户关系管理与数据分析5.3 电子商务营销策略5.4 电子商务的创新与战略规划第六部分:电子商务实践与案例分析6.1 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模式与案例研究6.2 电子商务的国际化与全球市场拓展6.3 电子商务的创业机会与创新实践6.4 电子商务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第七部分: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7.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7.3 区块链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融合7.4 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与挑战总结: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应用电子商务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掌握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技巧,培养电子商务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将了解电子商务在实际应用中的运营策略和管理方法,并对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和预测。

课程评估方式为考试和项目实践,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水平。

参考资料包括电子商务领域的经典教材、学术期刊论文和业界案例分析等,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大纲2024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大纲是为了培养电子商务领域的专业人才而设计的一份教学指南。

电子商务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应用性课程,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电子商务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未来从事电子商务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正文内容:一、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1.1电子商务的概念和背景1.2电子商务的分类和模式1.3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影响1.4电子商务的法律和道德规范1.5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和要素二、电子商务的技术与应用2.1电子商务平台建设2.2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2.3电子支付和结算2.4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2.5电子商务的客户关系管理三、电子商务的营销与推广3.1电子商务的市场分析3.2电子商务的产品定价3.3电子商务的广告与促销3.4电子商务的品牌建设3.5电子商务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四、电子商务的运营与管理4.1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4.2电子商务的库存控制4.3电子商务的售后服务4.4电子商务的市场营销4.5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五、电子商务的案例与实践5.1电子商务成功案例分析5.2电子商务创新模式研究5.3电子商务的创业项目制定5.4电子商务的市场调研与分析5.5电子商务的实践与应用总结:通过本大纲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技术与应用、营销与推广、运营与管理以及案例与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还将通过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子政务 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 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电子政务教学大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对电子政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制定一份完善的电子政务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如何设计一个有深度和长度的大纲。

一、引言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方式。

它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还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参与。

因此,培养学生对电子政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二、大纲的目标和目标群体电子政务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电子政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运用电子政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群体包括政治学、公共管理、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三、大纲的内容1. 电子政务概述- 定义和特点- 发展历程和现状- 国内外案例分析2. 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3. 电子政务的组成要素-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 电子政务平台与系统- 电子政务服务与应用4. 电子政务的管理与政策- 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 电子政务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电子政务的项目管理和评估5. 电子政务的应用案例- 电子政务在公共服务、政府治理、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电子政务在国际合作和发展中的作用四、大纲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子政务平台和系统的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

3. 项目研究:要求学生进行电子政务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学术研究:鼓励学生进行电子政务领域的学术研究,提高他们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

五、大纲的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电子政务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评估方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作业:包括课后习题、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形式。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政务E-government课程代码113304101265课程属性工作技能课时/学分48/2.5课程性质必修实践学时16责任教师课外学时0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工作技能课程之一。

本课程在全面讲授电子政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电子政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成为变革政府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日益成为公共管理与实践的热点议题。

本课程主要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两部分,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进展,实践训练主要通过上机操作、模拟演练和课外调研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与操作技能。

This course is a work skill course for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teaching of the basic theory of E-government,this course focuses on training students'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Driven by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gover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change government governance,and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hot topic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practice.This course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raining.Classroom teaching mainly enabl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progress through teacher lecture,group discussion and case analysis.Practical training mainly improves students'-1-practical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skills through computer operation,simulation exercise and extracurricular investigation.2.设计思路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两大模块:①理论教学,这一部分讲授电子政务的相关理论与最新实践,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政务的概念与内容、电子政务的国内外发展、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电子政务的政府基础、电子政务与政府创新以及电子政务的未来趋势等;②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借助公共管理智慧实验室进行电子政务模拟,安排学生按照要求选取相关部门进行实地参观与调研。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大纲(2024)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大纲(2024)
阐述电子商务法的立法原则、目的及其重要 性。
2024/1/29
电子商务法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概述电子商务法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相 关条款。
31
网络交易的法律问题
01
网络交易的法律关 系
分析网络交易中各方之间的法律 关系,如买卖双方、平台与交易 者等。
02
网络交易的合同问 题
探讨网络交易中合同的成立、履 行、变更和解除等相关法律问题 。
B2C(Business-to-Consumer )电子商务模式是指企业与消费 者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活动 的商业模式。该模式主要面向个 人消费者,交易金额较小,交易 过程相对简单。
2024/1/29
交易平台与流程
B2C电子商务模式的主要交易平 台包括京东、天猫等。交易流程 一般包括浏览商品、下单购买、 支付结算、物流配送等环节。
网站结构优化
URL、内链、外链等。
22
社交媒体营销策略
社交媒体概述
类型、特点、发展趋势等。
社交媒体用户分析
需求、心理、行为特征等。
2024/1/29
社交媒体内容策划
话题选择、内容形式、发布时间等。
社交媒体广告与推广
广告形式、投放策略、效果评估等。
23
电子邮件营销策略
电子邮件营销概述
定义、优势、适用场景等。
经典案例
京东是B2C电子商务模式的代表 企业之一,通过搭建自营和第三 方商家入驻的在线购物平台,为 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商品选择和便 捷的购物体验。
17
C2C电子商务模式
定义与特点
C2C(Consumer-to-Consumer )电子商务模式是指消费者与消 费者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活 动的商业模式。该模式主要面向 个人卖家和买家,交易金额较小 ,交易过程相对灵活。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课程英文名称:《E-Commerce and E-Government》学分: 2 总学时:36开课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是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商务活动和政务活动有深入的了解,掌握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原理、类型、技术。

二、预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管理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信息化的内涵一、信息化的概念二、信息化的哲学内涵三、信息化的技术内涵四、信息化的管理内涵五、信息化的社会内涵第二节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一、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关系二、我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第二章电子政务概述(3学时)第一节电子政务的概念一、什么是电子政务二、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的关系。

第二节电子政务的业务模型和内涵一、政府对政府二、政府对企业三、政府对居民四、企业对政府五、居民对政府第三节电子政务发展的背景和意义一、发展电子政务的国内背景二、发展电子政务的国际背景三、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第三章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4学时)第一节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一、政府间的电子政务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三、政府与公民间的电子政务第二节提高政府的决策科学性与公共政策的品质一、电子政务对决策者的要求二、信息成为政府决策的基础三、实现政府信息化是政府高效运作的基础。

第三节促进公共信息的流通和平等共享一、如何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透明度二、政府信息化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三、政府信息化社会信息实现增值利用四、给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四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5学时)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第二节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二、政府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三节我国电子政务的系统组成一、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目的、原则和策略二、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三、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相关的规范四、网络平台的建设五、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六、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第四节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对策一、搞好政府“三网一库”建设二、加强法制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三、把发展电子政务与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相结合四、加强人员培训和信息技术知识普及工作第五章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3学时)第一节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发展一、Internet的概述二、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以及Internet提供的应用服务三、Intranet以及Extranet的发展情况第二节互联网接入技术一、拨号网络二、ISDN三、DSL四、Cable Modem五、光纤网六、无线互联七、低轨卫星网第三节 TCP/IP协议一、TCP/IP体系的结构二、IP地址、域名、路由(UR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是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课之一,系统地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应用等内容,既包含了对传统营销模式、物流管理、基本网络应用以及法律安全等方面知识的发展,同时又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依托,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基础课程。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的各个领域开辟了全新天地,互联网投入商业化运营后,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研究电子商务理论、模式、方法,回答电子商务发展中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是该课程的主要任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能够对电子商务的基本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的含义、基本架构、运行环境、所涉及的技术内容、交易手段与管理方法、以及电子商务应用实现的框架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商务的功能与特性
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与外延,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内容:1.1 电子商务的起源与发展
1.2 电子商务的内涵与外延
1.3 电子商务的功能与特性
1.4 电子商务的影响
1.5 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电子商务机理与模式
教学目标:熟悉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及交换模型
掌握电子商务的分类
教学内容:2.1电子商务的机理
2.2电子商务的分类
2.3BtoB电子商务模式
2.4BtoC电子商务模式
2.5CtoC电子商务模式
第三章电子商务技术平台
教学目标:了解课本中介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熟悉并掌握EDI技术以及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教学内容:3.1计算机网络技术
3.2 EDI技术
3.3数据库技术
第四章电子商务的框架及网站建设
教学目标:理解电子商务的一般框架模型
掌握电子商务站点的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常用方法教学内容:4.1电子商务的框架模型
4.2 电子商务系统框架
4.3电子商务的具体实现工具
4.4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第五章电子商务安全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要求
了解电子商务常用的安全技术
教学内容:5.1电子商务安全概述
5.2防火墙技术
5.3数据加密技术
5.4电子商务认证技术
5.5电子商务交易安全协议
第六章网络银行与支付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银行产生的原因
熟悉网络支付的方式与特点
教学内容:6.1网络银行概述
6.2网络银行的功能与特征
6.3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
6.4网上电子支付系统
6.5电子货币
6.6电子钱包
第七章网络营销与网络广告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营销产生的背景
掌握网络营销的特点
掌握网络广告的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7.1网络营销概述
7.2网络营销的特性
7.3网络营销的策略
7.4网络广告
7.5典型案例
第八章电子商务与物流
教学目标:了解物流的基本内容
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掌握供应链管理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8.1 物流概述
8.2 电子商务与物流
8.3 物流模式
8.4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
8.5 典型案例
第九章电子政务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政务产生的背景
掌握电子政务系统的构成
教学内容:9.1电子政务概述
9.2电子政务模式
9.3电子政务实施
9.4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状况
9.5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及对策
五、考核方式
考查课,期末考试占50%,考勤占20%,平时成绩占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