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13课PPT19页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19张PPT)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第第一二(章章3)第““三总人、纲民四””、,,五、规规六定定章::中““的中中权力华华分民民工国国体之人主现主民了权什权一么在属律思于平民想国等? 民,全无体种族”、;阶
《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自遇汝以来,常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 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 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 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与父书》: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 弟妹缺衣食耳,然大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前,500 多个不平等条约
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
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1多9 银
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
入的16倍1。6
——人民日报 2001年10月9日
结量 与中 国华 之之 欢物 心力
材 料 : 为 了 …… 缓 和 同 民 族 资 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大后感到再也 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 章年炳麟,清政邹府容宣布实行“新陈天政华”,内 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 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现象?
材料4: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 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 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 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共28张PPT)
——彼得· 曼德尔
森
欧盟贸易委员
知识结构
课堂小节
根据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差距大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 放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二十多年里,从经济特 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多 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 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 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 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
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
导 言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 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 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 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 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 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 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 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
知识小卡片:有关特区的知识 第一,特区为什么不是旧时 的租界? 第二,特区的所有制形式 “特” 在哪里? 第三,特区的经济活动“特” 在哪里?
概念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 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 特殊渠道。 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 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 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 “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 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1.浦东开发的目的: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③.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森
欧盟贸易委员
知识结构
课堂小节
根据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差距大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 放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二十多年里,从经济特 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多 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 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 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 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
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
导 言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 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 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 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 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 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 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 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
知识小卡片:有关特区的知识 第一,特区为什么不是旧时 的租界? 第二,特区的所有制形式 “特” 在哪里? 第三,特区的经济活动“特” 在哪里?
概念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 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 特殊渠道。 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 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 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 “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 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1.浦东开发的目的: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③.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共19张ppt)
之后,
,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①这一举措对以后五百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君主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此后,明清两代再无宰相。君权和相权之争以君主大获全胜 而告结束。
壹 明朝制度变化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2)设立内阁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披被。
材料四 洪武十七年(1384年),自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
高度的和平。 ——伊沛霞《剑桥中国插图史》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 朝边疆经略历史意义。
①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奠定了近代国家 的基本版图,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 ③促进了民族交融。
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了女真族、 西南方管辖西藏,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 明代极盛时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政治 (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明
腐败 (3)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代 中 后 期
导 致
社会 动荡
(1)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 民众百般盘剥
(2)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明清易代 2. 满洲崛起
① 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 他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
乱,深可为戒。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zhì]罚,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
辄匿不以闻。
——《明史·胡惟庸传》
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明初废除宰相的原因。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共25张PPT)
(2017·湖北鄂州)5.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 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 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B
(2017·山东青岛)23.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 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 漫画(如图)反映的事件是( )
C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2017·四川巴中)4.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高呼“外争属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拒绝和约签字”等 口号,我们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 )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红岩精神 D.井冈山精神
解放思想 勤于学习 开拓创新
勇于奉献
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 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问
: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有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节日?
青年节
为什么将5月4日定为青年节?
纪念五四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
中国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二、废除“二十一条” 三、收回青岛主权
一、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课件)
提示: 图画需要体现“一国”、“两制”的地区、 制度以及“一国”与“两制”的关系。
一个中国
大陆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 资本主义
制度
3 港澳回归雪国耻——香港问题的谈判
“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 仍然有效,这是国际条 约,你们不能推翻。”
“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 是说中国一九九七年收回 (香港)的问题,是不能谈 判,不管用什么方式。”
1 百年分离话沧桑——敢问路在何方
思考:如何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武力 统一
和平 统一
2 一国两制明方向——“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国两制”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 港澳回归雪国耻——“七子”归六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 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 间创作的组诗作品。
“七子”指的中国的澳门、香港、 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 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 就像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
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 (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
特区政府派干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 港澳回归雪国耻——澳门回归的历程
3 港澳回归雪国耻——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3 港澳回归雪国耻——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20日0时0分0秒,澳门也正式回归祖国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 百年分离话沧桑——香港问题的由来
1898年《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专 条》强行租借新 界,租期99年。
1860年《北京 条约》割占九龙
一个中国
大陆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 资本主义
制度
3 港澳回归雪国耻——香港问题的谈判
“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 仍然有效,这是国际条 约,你们不能推翻。”
“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 是说中国一九九七年收回 (香港)的问题,是不能谈 判,不管用什么方式。”
1 百年分离话沧桑——敢问路在何方
思考:如何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武力 统一
和平 统一
2 一国两制明方向——“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国两制”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 港澳回归雪国耻——“七子”归六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 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 间创作的组诗作品。
“七子”指的中国的澳门、香港、 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 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 就像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
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 (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
特区政府派干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 港澳回归雪国耻——澳门回归的历程
3 港澳回归雪国耻——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3 港澳回归雪国耻——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20日0时0分0秒,澳门也正式回归祖国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 百年分离话沧桑——香港问题的由来
1898年《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专 条》强行租借新 界,租期99年。
1860年《北京 条约》割占九龙
【中职】《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13课 清前中期的兴盛与危机 课件
——摘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二)外部危机 1、天朝上国,盲目自大
乾隆回礼及对这些礼品的态度:
• 回礼: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 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 等计92项479件
• 英国的呢子除了做帽子外别无用处。 • 这两架望远镜与别的望远镜没有本质
区别。 • 天文地理大表,是用来测算节气的,
3、设置将军,军政合一
伊
犁
东北地区分为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
将 军
军的辖区,新疆地区为伊犁将军的辖区,外附
明
瑞
蒙古则为乌苏雅里台将军辖区(五将军)
4、蒙古建立盟旗制
盟旗会盟制度,设乌里雅苏台将军(设盟、旗 两级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四)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清朝建立全国政权
5、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目的:杜绝太监干预朝政 官级:正二品
内务府是清朝特创的中央行政机构,内务府长官 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简称为内务府大臣或总管大臣, 掌管府内一切事务,由满清大臣或王公担任。
荣禄(1836-1903)
大兴文字狱
历 史 纵 横
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从压制汉人的民族意
识发展到对诗文字句望文生义, 吹毛求疵,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确立驻藏大臣在西藏政教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乾隆
康雍乾三朝开疆拓土, 清朝疆土达到极盛,
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清朝疆域图(1820年)
第 三 章
盛世危机
盛世危机
封建王朝最后的盛世——“康乾盛世”
三
位
皇
帝
以
勤
政
著
称
康熙
在位1662年~1722年
(二)外部危机 1、天朝上国,盲目自大
乾隆回礼及对这些礼品的态度:
• 回礼: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 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 等计92项479件
• 英国的呢子除了做帽子外别无用处。 • 这两架望远镜与别的望远镜没有本质
区别。 • 天文地理大表,是用来测算节气的,
3、设置将军,军政合一
伊
犁
东北地区分为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
将 军
军的辖区,新疆地区为伊犁将军的辖区,外附
明
瑞
蒙古则为乌苏雅里台将军辖区(五将军)
4、蒙古建立盟旗制
盟旗会盟制度,设乌里雅苏台将军(设盟、旗 两级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四)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清朝建立全国政权
5、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目的:杜绝太监干预朝政 官级:正二品
内务府是清朝特创的中央行政机构,内务府长官 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简称为内务府大臣或总管大臣, 掌管府内一切事务,由满清大臣或王公担任。
荣禄(1836-1903)
大兴文字狱
历 史 纵 横
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从压制汉人的民族意
识发展到对诗文字句望文生义, 吹毛求疵,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确立驻藏大臣在西藏政教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乾隆
康雍乾三朝开疆拓土, 清朝疆土达到极盛,
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清朝疆域图(1820年)
第 三 章
盛世危机
盛世危机
封建王朝最后的盛世——“康乾盛世”
三
位
皇
帝
以
勤
政
著
称
康熙
在位1662年~1722年
人教版(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28张PPT)
C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五四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 主要的原因是: B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20
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 的口号是
D
17
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 讨论,正确的是( ) 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 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 封建主义的性质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
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 展成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这充 分说明了: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 性质 主义的爱国运动。
2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 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 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地位
3
分层练习
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 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 序幕。“一个时代”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C.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归纳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 式、要求。 爆发时间 地点 口号 主力 斗争形式 提出要求
严惩亲日派 卖国贼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1919.5.4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北京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学生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共27张PPT)
回归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香港澳门新发展(二)
经济持续 增长繁荣
香港回归15年以来,在经济民生、政制发 展、对外事务以及港台合作等多方面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香港澳门新发展(三)
从“委派产生”到“民主选举”
2012年3月25日,香港进行了第四次特区行政 长官选举,梁振英当选。此次选举采用了公 开的方法,公开的竞选方式进行。这比起回 归之前,港督由英国政府委派,是一个历史 性的巨大跨越。同时,香港特区立法机构的 议员也全部经过选举产生,在回归前,议员 全部都是港督委任的议员,没有选举的。
回归后:国际社会的认可
社会更安定
经济更繁荣
效果
国际社会更认可
政治更自由、民主 结论:香港的 发展变化证明 了“一国两制” 强大的生命力 。
香 港
台 湾
就差你一个了! 澳 门Fra bibliotek待台湾早日回到祖 国的怀抱!
一 国 两 少了这一点,就不 制 是 是完整的中国! 针 对 台 湾 问 题 提 出 来 的
材料:3:香港、澳门问题的圆满解决,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 构想的高度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这一切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具有深远的影响。20多年来,在“和平统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 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下,经过两岸人民的持续努力,海 成功的范例和经验。 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启示:
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后盾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们要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使祖国更 加繁荣富强。
思考探究2: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材料1: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中国,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 屈辱的一页,不仅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的结束,而且 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 最终结束了白人在亚洲统治的历史。标志着中国统一事业的巨 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 大进展。 材料2:“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 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 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 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 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实践也已证明,“一 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国两制”构想被认为是解决当今世界难题的一个最佳方法
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请概括两段材料的关系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改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基础
图片中三人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民主革命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组织基础
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
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
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 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 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生活:改变称呼,断发易服,取消缠足。
1.成功的革命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民主权利。 (2)经济: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 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生活:改变了不少封建习俗。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意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 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 建政治体制。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概况
时间 1894年 1905年8月 1911年5月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1月1日 1912年2月12日 1912年3月
请概括两段材料的关系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改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基础
图片中三人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民主革命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组织基础
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
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
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 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 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生活:改变称呼,断发易服,取消缠足。
1.成功的革命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民主权利。 (2)经济: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 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生活:改变了不少封建习俗。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意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 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 建政治体制。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概况
时间 1894年 1905年8月 1911年5月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1月1日 1912年2月12日 1912年3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下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共24张PPT)
被
1557年,葡萄牙通过
葡
贿赂明朝官员,取得
萄
在澳门的定居权
牙
强
占
的
•19世纪五六十
过
年代,葡萄牙人
程
先后侵占了氹仔
岛和路环岛
返回
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有哪些 方式?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 不同的结果?
方式有两种: ▼ 非和平方式(武力解决) ▼ 和平方式 (外交谈判)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合作与探究:
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血洗 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大统
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知识扩充
我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是在和平统一的基 础上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和平解决的原则是: 保持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台湾可以保留 自己的军队。
动脑筋:
英国和葡萄牙同意把香港和澳门主 权交还给中国说明了什么?
资料: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 告台湾同胞书》 中,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 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 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主权。80年代初,邓小平提 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 对“一国两制”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
请回答:这段资料表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是
台湾问题
针对什么而提邓出的小?平
是谁提出的?
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知名 人士傅朝枢(在这次接见中,邓小平首次提出 “一国两制”构想)。
“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
1、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 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2、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 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 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 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第13课 五四运动 精品课件PPT 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巴黎和会 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
工人阶级登 上政治舞台
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
开端
随堂练习
1.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
正确的是( C )
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状元成主才路 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 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状元成才路
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除此以外,将本文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应获 得授权,如发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加侵权 者的法律责任。
武汉天成贵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
上海商人罢 市游行
北京高师被捕 学生回校时受
到热烈欢迎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历史意义: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 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 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 名学生被捕。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 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2.五四运动中取得的胜利:
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 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 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 一次重大胜利。
相关史事: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
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 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 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 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 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
这是1959年王凤祚 根据历史记载进行想象 而创作的塑像,现陈列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毕 昇头戴软脚幞头,身穿 圆领长衫。他右手托着 一块活字版,左手拿着 一枚活字,沉浸于忘我 的工作状态。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发明: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2、发展: (1)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把这种磁性的钢针安置 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2)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3、传播及其影响: 【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交通发展: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 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2、驿站制及陆上丝绸之路: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的 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 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 方便。 3、海上丝绸之路: (1)原因宋元时期造船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 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2)发展:宋代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 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 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 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3)影响: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步发展起来。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ppt课件
4.革命纲领新 以洪仁玕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 蓝图,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具有进步意义。 5.对外交往新 太平天国曾与外国人打交道,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 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被严词拒绝了。 6.失败原因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也是以往的农民运动所不曾遇到的 新情况。
材料二 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建都 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库。弟等细思安 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钦此。 ——《资政新篇》
请分析: 1.材料一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观点,具体涉及社会经济的哪 些领域,有何进步意义? 2 .据材料二分析,何为“照旧交粮纳税”?“照旧交粮纳 税”反映了当时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存在什么问题?
新知识· 预习探究 1.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 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学习要点 (1)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兴起、全盛的表现, 《天朝 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天京事变。 (2)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经济主张的核心内容,认识其调动 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和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想性。 (3)理解《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进步性,以及超越中国 历史发展水平,无法实践的原因。 (4)从时代背景、革命实践、社会主张等角度认识太平天国运 动的时代特征及历史局限性。
跟踪练习 1 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说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证明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侵略性 D.反映了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以土地制度为核心,体现不了 反侵略的性质。 【答案】 C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21张PPT)(共21张PPT)
故后人云“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
丞相始也”。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传播编队图
【史料研读】
成祖疑惠帝(建文帝朱允炆)亡 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 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用,命和及其 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 思考:概括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 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和平发展是中国长期以来 一贯坚持的政策。历史上郑和 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 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 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 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中 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 给予邻邦巨大帮助,交了很多 朋友。 ——习近平访德演讲 (2014.3.30)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明朝建立和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的建立
1351 年 , 元 朝 爆 发农民起义,迅 速涉及全国。贫 苦农民出身的朱 元璋成为起义首 领,1368年称帝, 建立明朝,定都 应天府(南京) 明太祖(1328-1398)
2.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思考:元朝至明朝中央机构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哪儿?
1.明初废除宰相制度,形成内阁制,君主专 制进一步加强,也导致宦官专权严重;
2.明朝对内陆边疆问题的处理得当之处巩固 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处理不好之处则导致 王朝被取代。
3.明朝面临海外贸易发展新的历史机遇,但 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坚持实行海禁政策,引发 倭寇猖獗,也丧失了与西方殖民者争夺市场 的机遇。
01
改革前
02
改革后
皇帝
中央
中书省:丞相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20张PPT)
●三、新旧杂陈的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第二组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新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年代
数量(家)
年平均增长 数(家)
新投资 (万元)
平均增长(万 元)
1895-1900 104
17
2300
383.3
1901-1911 326
30
8620
783.7
1912-1919 470
60
9500
1187.5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 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非议院所得干 预。…… 十、总揽司法权……
成立皇族内阁(1911.5.1)
谢谢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 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 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 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
●三、新旧杂陈的中国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第三组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 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 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 帝制。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中华民国约法》(1914.5.1)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搅统治权 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 官员。 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 军。 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 襄之。 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 徐世昌(汉)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 民政大臣:善耆(皇族) 度支大臣:载泽(皇族);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陆军大臣:荫昌(满族); 海军大臣:载洵(皇族) 司法大臣:绍昌(皇族); 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理藩大臣:寿耆(皇族)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英、
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
五四运动的爆发
知识点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 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 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 这场运动”是( D)。
后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爱国游行之后,为了更好地组织爱国救亡运动,5月5日,北京
各校学生代表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联合会。第二天,北京中等以上学校
学生联合会正式宣告成立,会址设在马神庙北京大学二院。5月9日,上海各校代表在复旦大
学集会,决定成立上海学生联合会,并于11日在寰球中国学生会召开成立大会。6月16日,
的
①
曹汝霖是订立“二十一条”时的
爆
宗祥。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 外交次长,当时任交通总长。
发
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陆宗舆是订立“二十一条”时的 驻日公使,当时任币制局总裁。
章宗祥是山东问题换文的签字者
,当时任驻日公使。
知识点
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道,巴黎和会与其说引 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 , 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 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B )。
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
《五四运动》(绘画)
知识点
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C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一
五
四 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
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措施出现于哪个朝代? 朝代:东汉。
材料二 见下图。
外戚当权
宦官干政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状况?
时期:东汉中期以后。
材料三 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出现时间:__东__汉__中__期__以后。 2.概况:__外__戚__与_宦__官___交替专权,把持朝政,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 人民遭殃。 3.影响: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
1.背景: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 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特点 (1)有组织、有准备。 (2)创立太平道的张角,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
3.爆发时间、领导人:184年,__张__角__。 4.性质:农民大起义。 5.结果:失败。 6.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问题导思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概括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你得到什么启示?
共同原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 赋,减轻农民负担。
A.陈胜、吴广起义 C.匈奴南下袭扰
B.外戚王莽夺取政权 D.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光武帝诏令:“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量器),罪至于死,开残吏妄
杀之路,其蠲(juān意为:免除、去掉)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
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B )
A.释放奴婢
B.减轻刑罚
C.合并郡县
D.惩处贪官
(1)材料一中的措施出现于哪个朝代? 朝代:东汉。
材料二 见下图。
外戚当权
宦官干政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状况?
时期:东汉中期以后。
材料三 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出现时间:__东__汉__中__期__以后。 2.概况:__外__戚__与_宦__官___交替专权,把持朝政,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 人民遭殃。 3.影响: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
1.背景: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 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特点 (1)有组织、有准备。 (2)创立太平道的张角,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
3.爆发时间、领导人:184年,__张__角__。 4.性质:农民大起义。 5.结果:失败。 6.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问题导思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概括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你得到什么启示?
共同原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 赋,减轻农民负担。
A.陈胜、吴广起义 C.匈奴南下袭扰
B.外戚王莽夺取政权 D.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光武帝诏令:“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量器),罪至于死,开残吏妄
杀之路,其蠲(juān意为:免除、去掉)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
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B )
A.释放奴婢
B.减轻刑罚
C.合并郡县
D.惩处贪官
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课件(共32张PPT)
请思考:我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 门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 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 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人教 部编版 中国历 史八年 级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课件( 共32张 PPT)
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 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 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解决 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人教 部编版 中国历 史八年 级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课件( 共32张 PPT)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人教 部编版 中国历 史八年 级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课件( 共32张 PPT)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人教 部编版 中国历 史八年 级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课件( 共32张 PPT)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人教 部编版 中国历 史八年 级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课件( 共32张 PPT)
讨论一:香港澳门回归,有何重要意义? 讨论二: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有哪些?
你以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
(结合教材P67页材料研读) 讨论三:你从香港和澳门两地被割占到顺 利回归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
国(C )
A.10周年 B.15周年 C.20周年 D.21周年
3. 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