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

第9章 国际货币体系
三、牙买加货币体系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背景: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秩序又复动荡,国际社
会及各方人士纷纷探析能否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提 出了许多改革主张,但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 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 达成了“牙买 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 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俗称 “牙买加体系”
政府确定中心汇率且波幅至少1%或者3个月内 至少2%(5); 5、爬行盯住:
本国货币盯住他国货币,根据选定指标进行经 常性小幅调整(5); 6、爬行区间浮动:
汇率围绕中心汇率在波动区间内浮动,并且中 心汇率水平以事先公布的目标小规模的调节(5)
第9章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最新8大类汇率制度:
2020/4/19
17
第9章 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合作 • (1)成立黄金总库:美国等西方八国为维持黄金
官价和美元汇率的稳定而建立的黄金储备账户 (金价上涨卖出黄金,反之买入黄金) • (2)订立货币互换协定:美国与西方14国达成 • (3)建立借款总安排:美国等十国集团 • (4)实行黄金双价制:会员国适用每盎司35美 元官价,其他适用市场价格,由此出现黄金双价, 美元变相贬值。 • (5)创立SDRs
2020/4/19
22
第9章 国际货币体系
(一)牙买加货币体系主要内容
(3)增强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 主要是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扩4)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提高IMF清偿力 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

第三章_国际货币体系

第三章_国际货币体系

6、IMF存在的问题
(1)信贷资金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2)存在功能上的缺陷
(3)信贷资金分配存在不合理性
(4)贷款的限制条件十分苛刻
二、世界银行集团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IBRD, 1945) 国际金融公司(IFC,1956)
国际金融公司(IFC,1956)
国际开发协会(IDA,1960)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1、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
2、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3、各国货币可兑换性的确定;
4、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合理性的确定。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及类型
国际货币体系理论组成大致有三种:国际金
本位制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理论及牙买加体系
理论。与这三种理论相对应,在国际货币体系的
发展史上也分别经历了三个阶段:
(三)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
世界银行的资金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会员国缴纳的股本 借入资金 银行债权转让 净收益。
(四)世界银行的贷款业务
贷款的条件: 世界银行的贷款条件是相当严格的。
贷款的特点:
①世界银行贷款的重点是各种基础设施; ②贷款期限长,贷款利率低; ③贷款手续严密; ④贷款数额不受认缴股份数额的限制,但 借款国要承担汇率变动的风险。
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1965)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1988)
世界银行集团的建立
世界银行集团是联合国系统下的多边发展机 构,总部设在华盛顿,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 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五个会员机 构组成的国际金融机构。
世界银行集团的宗旨
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资金和投资来 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实务》PPT课件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实务》PPT课件
21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 创设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ECU) • 稳定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ERM ) • 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 Monetary Fund, EMF)
22
二、欧盟统一货币进程
• (一)德洛尔报告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与黄金的官 方平价兑换一终止,实际上等于废除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 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17
三、牙买加体系(1976~)
(一)牙买加协议(Jamaica Agreement) 的主要内 容
1.浮动汇率制合法化; 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3.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4.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5.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 1989牛6月,以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J·Delors) 为首的委员会向马德里峰会提交了德洛尔计划。“德洛尔报 告”提出了货币联盟建立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 1991年12月9月和10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欧洲联盟条 约》,包括《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 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各国的金本位制度按其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 分为:
– 金币本位制 – 金块本位制 – 金汇兑本位制
6
(一)金币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的内容和特点
•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是:
• 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 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重量而有一定 的比价;
•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币的含金量将 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币;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采取的货币规则和制度。

本文将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历史演变以及当前现状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货币的发行、管理和流通的组织和制度。

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稳定货币汇率,并提供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1. 黄金本位体系自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黄金本位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

根据该体系,各国的货币与黄金挂钩,黄金被认为是世界货币的稳定基础。

可是,由于黄金供应量受限,这一体系在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货币危机。

2. 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二战后世界经济的重建,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

根据该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失败源于美元供应的失控和美国面临的经济问题,导致1971年美国突然宣布停止兑换美元黄金,该体系解体。

3. 浮动汇率体系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逐渐过渡到了浮动汇率体系。

在浮动汇率体系下,汇率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各国可以自主调节汇率。

这一体系相对较为灵活,但也存在着汇率波动剧烈和货币政策协调困难的问题。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主要体系包括:1. 美元霸权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仍然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许多国际交易和外汇储备都以美元结算,这使得美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特别提款权(SDR)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行的一种特殊货币,用于衡量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同货币的价值。

SDR作为补充储备资产,其在国际金融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

3. 区域货币安排一些地区如欧盟的欧元区、东盟的亚洲美元机制等都通过设立共同的货币来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

这种区域货币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旳简要历程 (下)
在整个60年代,美国连续旳国际收支逆差使美元 兑换黄金旳基础不断减弱 ;
• 黄金总库解散 • 黄金旳“双重价格制度” • 美国旳新经济政策 • 73年普遍浮动汇率制实施
1971年8月15日宣告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与 黄金旳官方平价兑换一终止,实际上等于废除了 布雷顿森林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旳简要历程 (上)
IMF协定于1947年正式生效,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 运营 ;
从1948—至1952年 ,美国开始了著名旳马歇尔援助 计划;
1948年西欧国家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来管理 援助资金,这个组织后来发展成为“经济合作与发 展组织”(OECD);
1959年1月,主要西欧国家取消外汇管制,货币开 始实现与美元旳自由兑换。
普遍不信任--陈独秀
两次大战旳原因
由货币紧缩所造成旳经济危机 国家保护主义 对资源旳争夺 美国旳崛起 门户开放--自由经济--工业化 民族旳独立 对于当代旳启示
• 保护主义 • 经济衰退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旳历史背景 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 布雷顿森林会议前奏曲 布雷顿森林会议
国际货币体系旳作用
拟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旳手段 拟定国际收支旳调整
• 汇率机制 • 对逆差国旳资金融通 • 对货币发行国旳国际收支约束机制
确立有关国际货币旳协商、监督机制
(三)、国际货币体系类型
国际金本位制度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 国际信用货币制度
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竞赛三原则
法定含金量,承诺随时以官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 黄金数量与货币供给量之间有一固定旳数量关系 各国市场对黄金流入流出没有任何限制

第九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九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体系
四、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一)积极作用 1.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较好地解决了特里芬两难; 3.有利于提高国际收支调节效率;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体系
(二)缺陷 1.汇率变动频繁剧烈,给国际贸易投资和各国经 济带来不利影响; 2.储备货币管理的复杂性;
3.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体系
第三,总的来说,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 的实现有其物质基础,那就是世界黄金产量能满 足经济发展对货币供给量的需要。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体系
三、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
黄金集中—一战爆发——战后的金块和金汇兑制 ——各国开始重视内部均衡目标的实现——国际资 金流动加剧不稳定性——资本主义大危机时代的到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 ☆当时世界经济形势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种稳 定的国际货币制度
☆美国在主观上要建立美元霸权地位的结果 《凯恩斯方案》VS《怀特方案》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内容 • • •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以促进国际间政策协调。 实行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 定汇率制。 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但是对 国际资金流动进行限制。

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的原因 1.制度自身的缺陷,这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 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 2.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
3.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以及持续 的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 接原因。

第十一章国际货币体系共64页文档

第十一章国际货币体系共64页文档

4.固定汇率制的崩溃
73年3月决定:西方国家的货币实行浮动汇 率制
六、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
❖ 1.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无法克服的难题-----特里芬难题
❖ 如果美国国际收支顺差,将导致国际储备资 产的不足;如果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 备资产过剩,导致美元危机。
❖ 2. 国际收支调节的不对称性 ❖ 3.各国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
三、牙买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
1.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的储备货币体系 (1)实行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某些国家的货
币; 区域性货币;全球性货币。 (2)黄金储备。 2.采取以自由浮动为主的汇率制度 3.国际收支的多种调节机制
第四节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
❖ 一、欧洲货币体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EMS)
❖ 2、美国应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以保持美 元对黄金的有限兑换性。
❖ 3、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上。 ❖ 四、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采取的措施 ❖ 1960年发生了第一次美元危机。
1.稳定黄金价格协定。
2.建立黄金总库。 3.巴塞尔协定。 4.借款总安排。 5.货币互换协定。 6.黄金双价制。 7.创立特别提款权。
定值:
按‘一篮子货币“原则由共同市场各国混合构成的 货币单位。
作用: 第一,是确定各成员国货币的中心汇率和波动幅度
的标准; 第二,是欧洲货币基金与成员国之间经济往来的结
算工具。 第三,作为成员国货币当局的储备资产。
(2)建立双重的中心汇率制,以保证联合浮 动汇率制的实行
第一,确定了成员国货币之间的中心汇率及波动界限, 除意大利里拉为6%外,其他为2.25%。
第二,规定各成员国货币与ECU的中心汇率和差异界 限。

12国际货币体系国际经济学

12国际货币体系国际经济学

10、市场销售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12:16:2112:16:2112:168/4/2021 12:16:21 PM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1.8.412:16:2112:16Aug-214-Aug-21
12、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12:16:2112:16:2112:16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第四节 牙买加货币体系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牙 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修改国际货币 基金协定的条款,会议结束时达成了《牙买加 协定》。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 又通过了以修改《牙买加协定》为基础的《国 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 4月1日起生效。实际上形成了以《牙买加协议》 为基础的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即牙买加货币体 系。
英国经济学家休谟(Hume,1752)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
国际收支顺 差
黄金流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货币供应量扩 大
顺差和黄金流入 终止
贸易差额减 少
物价上涨
金本位制的类型
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不完全的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崩溃
国际金本位制的缺点从根本上讲是它过于 “刚性”,这表现在: 国际间的清算和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 入; 货币数量的增长主要依赖黄金产量的增长。 然而,世界黄金产量跟不上世界经济的增长, 这就使国际金本位制的物质基础不断削弱。 这一货币体制的稳定有赖于价格体系的稳定, 当价格体系波动幅度较大时,这一体系很难 正常运转。
一、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课件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课件

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促进全球贸易
和投资平衡发展。
03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加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统一、高效的监管标准和方法
,防止跨国金融风险扩散。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
增强国际金融机构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使国际金融机构能够更加充分地 反映全球经济的多元化趋势。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问题 •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与建议 • 国际货币体系与中国
01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定义与特点
1 2
定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规范各国货币在国际支付、汇 兑和资本流动等方面的制度、惯例和机构的总和 。
欧元
欧元区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是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
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
这些货币也是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01
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 策、财政政策等手段调节国际收 支,以保持经济稳定。
0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 政策建议和技术援助,帮助成员 国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汇率制度
深化财政政策合作
加强各国财政政策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和金融风险,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 。
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对话与合作
建立健全国际经济政策对话与合作机制,加强各国在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政策沟通 与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5
国际货币体系与中国
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危机
全球不平衡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失 业率上升和贫困加剧。

国际金融-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国际货币体系
缓解冲击。 ○ 增强IMF的监测和信息发布功能,为投资者和市场主体提供准确的信息,也为成员
国制定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225
不仅要恢复危机国的对外偿付能力,还应帮助危机国走出经济衰退。
○ 投票权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
加强风险监控
○ 不但要监控债务人的对外债务状况,还要监控债权人的对外放贷情况。 ○ 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控,避免新的危机。
1929—1933年间,金本位制彻底瓦解。 维持金本位的三个必要条件不存在了:
1、金币自由铸造、自由流通。 2、自由兑换黄金。 3、黄金自由输出入。
217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详细
○ 特里芬难题 ○ 美国有两个基本责任:
一是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维 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
二是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 但信心和清偿力同时实现是有矛盾的。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 一. 发行、流通银行券,法定其含金量。
二. 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
三. 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 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国外兑换黄 金。
四. 与实行金币本位或金块本位的国 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价。
216
注意:
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是残缺不全的 (畸型的)金本位,因黄金不能自由输出入,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被破坏。
国际储备多元化。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 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 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 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 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 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 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2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定义: 国际货币体系定义:
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又称国 际货币制度,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 际货币制度,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 使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 使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各国政府都共 同遵守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 同遵守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
1880年到1914年是国际金本位体系的全盛时期 1880年到1914年是国际金本位体系的全盛时期 年到1914
5
国际金本位体系
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基本货币单位规定含金量。 基本货币单位规定含金量。 不再铸造、流通金币,只有银行券流通。 不再铸造、流通金币,只有银行券流通。 银行券达到规定数量可以兑换黄金 金汇兑本位制 国内不准流通金币, 国内不准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 银行券只能兑换外汇, 银行券只能兑换外汇,外汇符合条件才可以兑换黄金 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保持固定比价
内容: 内容:
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 货币的可兑换性 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黄金、 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自由
3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二、划分货币体系的标准 。
1、以汇率为标准 固定汇率制度; A、固定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B、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C、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2、以储备资产形式为划分标准 金本位制度: 仅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资产或国际本位货币; A、 金本位制度 : 仅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资产或国际本位货币 ; 1875~1914) (1875~1914) 金汇兑本位制度: B、金汇兑本位制度:同时以黄金和某一自由兑换货币共同作为国 际储备资产; 1944~1973) 际储备资产;(1944~1973) 信用本位制度:只以可自由兑换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 C、信用本位制度:只以可自由兑换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 1976~至今)。 (1976~至今)。 要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人们通常以国际储备资产的发 要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人们通常以国际储备资产的发 为线索。 展为线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本位制下的汇率调节机制被古典经济学家 休谟(Hume)称为“价格黄金流动机制”。它的 作用过程是这样的:由于每个国家的货币供给既 包括黄金也包括以黄金作为发行后备的纸币,所 以逆差国家的货币供给将会减少,而顺差国家的 货币供给将会增加。这将引起逆差国家的内部价 格下降而顺差国家的内部价格上升(根据货币数 量论)。结果逆差国家的出口受到刺激而进口受 到抑制,直至其国际收支逆差消失。相反的情况 则发生于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 因此,典型的金本位制具有金币自由铸造、 金币与纸币的自由兑换,以及黄金自由输出入三 个特征。
法国决定将其英镑储备兑换为黄金是金汇兑 本位制崩溃的直接原因,但金汇兑本位制崩溃更 根本的原因是: (1)当面对严重失准的固定汇率平价时,各国 政府缺乏足够的调节机制以消除国际收支失衡对 货币供给造成的影响; (2)在伦敦以及新兴的国际货币中心纽约和巴 黎之间巨大的资本流动所造成的不稳定; (3)大萧条的爆发(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好 成了它的牺牲品)。实际上,任何一种国际货币 体系在当时世界范围的极度大萧条中都可能会崩 溃。
以下我们要讲到的金位位制是金本位制,同时又 是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金汇兑本位制, 同时也是固定汇率制。

什么是一个好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个好的国际货币体系应当使国际贸易和投资总量最 大化,并将国际贸易的收益在世界各国间进行“公平的” 分配。具体来讲,评价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可以从调整性、 流动性和可靠性三个方面进行。 调整性(adjustment)是指纠正国际收支失衡的过程。 一个好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使调整成本和所需时间最小。 流动性(liquidity)是指可以用来应付国际收支暂时失衡 问题的储备资产的数量。好的国际货币体系应提供足够的 储备资产,以使一国可以弥补其国际收支赤字而不会使本 国经济紧缩或使世界经济通胀。 可靠性(confidence)则是指调节机制具有正常运行的 自动机制,能够保持国际储备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的定义 国际货币体系,有时称为国际货币秩序,是 指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规则、习惯、工具、设施 和组织。

国际货币体系的分类 国际货币体系可以根据汇率的决定方式或国际 储备资产采用的形式来进行分类。 按照汇率决定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和介于前两者之间的汇率制。 按照国际储备的形式,可分为金本位制(黄 金是唯一的国际储备资产)、纯信用本位制(与 黄金没有任何联系的汇兑本位制,如纯美元), 以及金汇兑本位制(以上两者的结合)
第三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验
随着“一战”的爆发,古典的金本位制结束了。 1919—1924年,汇率疯狂地变动,引起了人们对于重返金 本位制下稳定状态的渴望。1925年4月,英国按“一战” 前价格重新恢复了英镑对黄金的可兑换性,并解除了战争 爆发后所实行的黄金禁运措施。其他国家也跟随英国相继 重返金本位制(美国已于1919年重返金本位制)。但是这 一新的体系与其说是纯粹的金本位制,还不如说是金汇兑 本位制,因为黄金及可以兑换黄金的纸币(大部分是英镑, 也有美元和法国法郎)均可以作为国际储备。
法国认为寻求巴黎的国际货币中心地位是自 己的权利,于1928年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其国际 收支盈余以黄金形式存在,而不是以英镑或其他 货币形式存在。这对于英国本已捉襟见肘的黄金 储备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并导致短期资本从伦敦 大量流向巴黎和纽约。当法国再次寻求将以往所 积累的英镑储备兑换成黄金时,英国被迫于1931 年9月停止英镑兑换黄金,并宣布英镑贬值,从而 宣告了金汇兑本位制的终结(美国实际上也于 1933年结束了金本位制)。
第二节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大约实行于1880—1914年。在金本位 制下,每个国家确定其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并被 动地准备不断按照这一价格买卖任何数量的黄金。 因为每种货币的单位含金量是固定的,这称为铸 币平价。汇率将围绕平价(在黄金输入点和输出 点之间)上下波动,波动幅度为两个货币中心间 单位货币外汇所含黄金的运输成本。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采纳了美国代表团中 来自财政部的哈利•怀特(Harry D. White)提出的 方案,而非英国代表团团长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的方案。凯恩斯要求 成立一个“国际清算联盟”,在一个称作“班克” (bancor)的新的记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国际清 算,就像各国中央银行(如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 在国内创造货币一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47 年3月1日正式成立,当时有30个成员国。随着在 20世纪90年代接纳了苏联和其他国家后,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到2009年年初时的成员国已达到185个。 只有很少一些国家,如古巴和朝鲜,不是其成员 国。
第四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1971年)
1944年,美国、英国和其他42个国家的代表汇 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决定战后 应建立什么样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布雷顿森林所 产生的新体系导致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的成立,该组 织的目的是:(1)监督各国遵循有关国际贸易和 金融的一系列行为准则;(2)为面临暂时性国际 收支困难的国家提供信贷援助。

然而,由于英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竞争 能力(特别是相对于美国),并且其国外投资的 很大一部分已用于支付战争费用,英镑在重新建 立“一战”前的平价水平时被高估了很多。这给 英国带来了国际收支逆差,当它要消化这些赤字 时又发生了经济紧缩。另外,由于法国把法郎的 汇率稳定在一个相对贬值的水平上,法国在1926 年产生了大量的国际收支盈余。
汇率在黄金输入点和输出点之间的具体数值 由外汇供求决定,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运输,因此 汇率不可能变动到黄金输入点和输出点之外。也 就是说,当一国货币倾向于贬值而越过黄金输出 点时,黄金外流将阻止这一趋势。黄金流出表示 该国生产了国际收支赤字(逆差)。相反,一国 货币倾向于升值而要超过黄金输入点时,黄金流 入将阻止其继续升值。黄金输入代表该国的国际 收支盈余(顺差)。因为国际收支赤字总是用黄 金解决,而一国的黄金储备是有限的,所以必须 迅速纠正赤字,使其不再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