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在高考中出现的形式及备考对策学法指导
高三物质的量的复习总结
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的注意事项1、专有名词,不能随意拆开2、物质的量所表示的对象:微观粒子:“粒子”指具体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以及它们的特定组合比如:NaCl )注:用化学式表示一般都是正确的,用元素名称表示一般是错误的比如1mol O 对,指氧原子1mol 氧 就是错误的说法3、摩尔:0.012kg 12C 的原子数目为1摩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单位mol -1 约等于6.02ⅹ10231mol 任何粒子的数目为N A 个 ,N A 约为6.02×1023. 1mol 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① 12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② 阿伏加德罗常数个③ 约为6.02ⅹ1023个4物质的量(n)、粒子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符号表示:N AN n 5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物质的量(n)、质量、摩尔质量三种之间的关系: 气体摩尔体积物质体积:(1)决定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决定1mol 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有什么不同?(3)决定1mol 固体或液体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决定1mol 气体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2)分子间距离比分子直径大得多(3)与分子的种类无关(相同条件下,间距几乎相同)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用V m 表示V m =V/n B在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纯净的和不纯净)的体积约为22.4L 。
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L/ mol 。
应注意:前提条件: 标准状况(0℃ 1.01×105 Pa ;1mol )对象: 任何气体(纯净或不纯净)结论: 约22.4LM= X22.4 L/ mol阿伏加德罗定律 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讲 物质的量及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答案 B
解析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克”等,故不选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
尔(mol)”,故选B;时间的单位是“秒”“分钟”等,故不选C;温度的单位
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尔文”“摄氏度”等,故不选D。
-6-
第四讲 物质的量及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课标导引
知能构建
知能构建
典例2(2020年浙江1月学考,改编)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
罗常数
NA
摩尔质量 M
g·mol-1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气体摩
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标准状
Vm
L·mol-1
况(0 ℃、101 kPa)下Vm约为22.4 L·mol-1
-3-
第四讲 物质的量及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课标导引
知能构建
知能构建
摩尔质量以 g·
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四讲 物质的量及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1-
第四讲 物质的量及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课标要求
1.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
及其变化。
2.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
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
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课标导引
知能构建
学业质量水平
1.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
中的重要作用。(水平1)
2.应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关系。
(水平1)
-2-
第四讲 物质的量及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课标导引
知能构建
知能构建
考点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做题技巧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做题技巧高中化学中,物质的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解题的基础。
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中物质的量做题的技巧。
一、物质的量的基本定义和单位物质的量是指一定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的个数,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是国际标准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二、计算物质的量的基本方法1. 已知质量计算物质的量如果已知物质的质量m(单位通常是克),要计算物质的量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 = m / M其中M是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子量或原子量),单位是g/mol。
2. 已知体积计算物质的量如果已知物质的体积V(单位通常是升),要计算物质的量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 = V / Vm其中Vm是物质的摩尔体积,单位是升/摩尔。
3. 已知物质的量计算其他物质的性质如果已知物质的量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他物质的性质:质量m = n × M体积V = n × Vm三、化学计算的注意事项1. 在计算物质的量之前,需要明确所给的数据和要求的数据的单位,并进行单位的转换。
2. 在使用公式计算物质的量之前,需要确定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的数值。
这些数值可以通过查找化学参考书籍或在线化学数据库获得。
3. 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数。
一般来说,根据给定数据的精确度,计算结果的小数点位数要与其相一致。
4. 在进行化学计算时,可以使用近似值进行估算。
比如,如果给定的数据有几位小数的误差,可以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这个误差,只保留有效位数。
5. 在化学计算中,可以使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值。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是将一个数表示为指数形式,其中基数是10的幂。
比如,6.02 × 10^23,表示为6.02乘以10的23次幂。
四、习题解析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习题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1---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一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连线高考物质的量的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阶段,由于其抽象,包含的微粒数目繁多,难于理解。
因此它即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在2019年高考中,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仍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
主要题型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另外物质的量的计算已经渗透到实验题、推断题之中。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仍然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题。
重点、难点探源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符号:n(3)单位:摩尔,用mol 表示。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为:AN N n。
2、阿伏伽德罗常数(1)定义:把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通常用6.02×1023来表示。
(2)符号:N A 。
(3)单位:mol -1。
3、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2)符号:M ,单位:克/摩尔,g/mol 。
(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为:Mm n =4、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符号V m .(3)单位:L/mol(4)数值:在标准状况下约为22.4L/mol(5)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气体摩尔体积鉴定关系是:m V V n =。
5、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追踪高考1.【2018新课标1卷】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答案】B【解析】A 、16.25g 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 ÷162.5g/mol =0.1mol ,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 N A ,A 错误;B 、标准状况下22.4L 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 ,氩气是一个Ar 原子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8 N A ,B 正确;C 、1分子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92.0g 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 ,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 N A ,C 错误;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 N A,D错误。
3.2 物质的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含解析
有关物质的量的概念、应用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仍然是高考高频考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
非选择题多以溶液的配制、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溶液浓度的测定、数据处理方法和化学实验中的定量分析能力。
考点应用规律性强,能提升综合解题能力.该部分知识的前后关联性极强,应用广泛,尤其是条件性、规律性、结论性的数据快速处理运用,仍为命题的主要方向。
预计2017年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及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仍会延续选择题的形式,要注意与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原理、物质结构等知识点的结合,而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更多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上.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摩尔,符号:mol。
2。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 A表示,其数值约为6。
02x1023,单位是mol-1。
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用于计量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A N n N =。
注意:①“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只能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适用于宏观物体;在判断时清楚认识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原子数、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
常涉及稀有气体He 、Ne 等单原子分子,Cl 2、N 2、O 2、H 2等双原子分子,及O 3、P 4、18O 2、D 2O 、Na 2O 2、CH 4、CO 2、SiO 2等特殊物质。
②用“摩尔”描述物质的多少时,常用化学式表示.二、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 表示,单位:g/mol 。
数值上如果用g/mol 为单位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2、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m n M =。
方法技巧: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 的常用方法(1)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 =ρ×22.4(g·mol -1);(2)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ρ1/ρ2):M1/M2=D;(3)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m/n;(4)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M=N A·m/N;(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错误!=错误!×a%+错误!×b%+M3×c%……,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高中化学新高考备考策略(精选五篇)
高中化学新高考备考策略(精选五篇)第一篇:高中化学新高考备考策略高中化学新高考备考策略摘要:高中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高中教育从应试教学向能力培养教学转变,以创新能力和实践性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使高考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高中化学是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研究能力、探索能力的科目,在新高考的新形势下,为了学生的成绩与能力得到共同发展,化学科目的教学要比以往的高考复习,增加更多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高考;备考策略一、引言教育改革对培养高中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高考的题型上。
许多师生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脱离了原有的教学思路。
无法驾驭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复习中显得慌乱,影响了复习质量,不利于迎战高考。
探讨高中化学新高考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
二、解读纲要,掌握新课程的备考目标备考前老师要比较教育改革前后的教学内容、模式的差异,弄清现行的《考试纲要》《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全通统考》等纲领性教育文件,对教育改革后高中化学的具体要求。
认真解读《考试大纲说明》的内容,教学中有的放矢。
化学科目是理科综合之一,与物理、生物同一时间考试,时间分配弥足珍贵。
这就需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主干知识按照考试的相关说明进行一定范围的控制,围绕主干知识辅助部分重点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压力也更低,信心更强。
三、新高考的化学备考策略(一)分析全国高考试题,体会高中化学的教学倾向通过近几年高考的化学试卷展开分析,不难发现,高考的化学科目侧重点就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核。
试题的设置特点,是让学生运用获取的基本知识、技能?砘袢『屠斫庑畔?,在此基础上完成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在完成基础知识考核的同时突出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考核,是一种运用化学知识灵活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灵活性的考核。
归纳高考试卷题型特点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重视基础知识及化学的核心知识,高考试卷的考点是按照考核大纲进行命题;二,重视学生能力和技能的考核,考查学生化学科目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做题技巧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做题技巧高中化学中物质的量做题技巧主要有:1.理解物质的量的基本定义和单位:物质的量是指一定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的个数,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是国际标准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mol/L。
计算公式为C=n/V。
3.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摩尔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目,用符号NA表示。
4.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标准状况下(0摄氏度,101.325kPa),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升。
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Vm表示。
计算公式为Vm=V/n。
5.理解物质的量与质量、微粒数目、气体摩尔体积等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桥梁,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决化学计算问题。
6.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可以用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反应条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关系,解决一些化学计算问题。
7.理解溶液的组成和计算方法: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掌握溶液的组成和计算方法有助于解决化学计算问题。
8.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类型,可以通过化合价的变化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进而计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9.熟悉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值,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10.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的状态,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掌握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可以分析反应过程中的平衡移动情况。
关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材内容的浅析
关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材内容的浅析发布时间:2023-02-17T09:28:31.76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9期作者:李孟修[导读]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李孟修广南上海新纪元实验学校 663300摘要:“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贯穿整个化学学习的计算,是高中化学高一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之一,抽象的微观粒子也是学生理解本知识点的难点,依据新高考与旧高考的教材安排的对比,结合国家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对教材“物质的量”知识点的教材安内容做简要的几点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材认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中化学中有关物质的量的考查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综合近几年的考查形式来看,其更注重有关知识点的考查。
随着高考改革方式的变化,加强对物质的量的知识掌握,对于提高高中学生的高考成绩来说尤为重要。
物质的量在高考知识点考查中占有基础性的位置,应加强学生对有关知识点的掌握,并使学生做到实际性的应用。
对于学生来说,应努力将其与生活与学习实际相结合,对其知识点做到灵活地应用,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而对于教师来说,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与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加强对学生物质的量的知识点的引导,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能在高考的考场中面对多变的题型做到灵活应变。
一、理解教材的编写原则“物质的量”的知识点无论是对于新高考还是旧高考,都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中之重,又是难点所在,特别是基础计算,牵涉高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几个计算公式围绕物质的量进行展开,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考验,其中包括“物质的量”的定义,“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意义与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与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实验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都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但难度并不是很大,得分率相对较高。
因为“物质的量”置于教材知识点较前的位置,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接触这样的抽象概念,难度还是有点较大,而初中化学对于化学计算的要求又较简单,学生容易误认为计算作为宏观质量的应用是比较容易理解和学习的,而恰好本知识点的教学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大,学生往往会因为难度跨度较大而放弃对化学的学习,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课时比较紧张,高考各学科的学习内容也多,这样的安排及其容易影响学生对后面化学学习的兴趣,往往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高三的复习中,通过高一高二的新课教学,逐渐的习题练习加上生活中实际应用与理解,才能真正理解物质的量的实际意义,对于“物质的量”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较复杂的计算则结合高考计算的大题,离子浓度的计算,结合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水解中较难的题型,学生才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和理论概念应用的提升,所以,新教材对于本节内容的安排,将章节的安排做了很大的调整,从而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本知识点的学习效率。
化学解题技巧高中物质的量方面
化学解题技巧高中物质的量方面化学解题技巧高中“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
从微观到宏观,从固体到气体,从纯净物到混合物中的各类计算,均要用到物质的量。
在溶液方面,还要涉及到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求算及溶液中各种守恒关系的分析。
对气体来说,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因温度、压强不同,等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不同。
对于NO2方面的试题,还要考虑后续反应,即NO2与N2O4的平衡转换。
经典题:例题1:在100mL 0.10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mL 溶有2.08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 mL溶有0.010 mol CuSO4·5H2O 的溶液,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最为0.02 mol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方法:通过溶液中的离子进行整体分析。
捷径:题中n(Ag+)=0.1L*0.1mol·L—1=0.01 mol,n(Ba2+)=2.08g/208g·mol—1=0.01mol,n(Cl—)=0.02 mol,n(Cu2+)=0.01mol,n(SO42—)=0.01 mol,所以生成n(AgCl)=0.01mol,n(BaSO4)=0.01mol。
生成AgCl、BaSO4两种白色沉淀,它们物质的量相等。
在生成的溶液中n(Cl—)=0.02mol—0.01mol=0.01mol,Cu2+未参加反应,所以溶液显蓝色,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大约为200mL,所以C(Cu2+)=0.05mol·L—1。
以此正确的是B。
B.18g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C.46g二氧化氮和46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D.在1 L 2 mol·L—1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A方法:根据题意对选项逐一化解。
【高三】高考化学考点解析物质的量复习
【高三】高考化学考点解析物质的量复习第一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内容与分析]本节复习的内容是物质的量与气体摩尔体积指的是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以及相关的计算,其核心是物质的量的概念与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摩尔质量的单位,化学中的7个运算公式。
本节是堂复习,所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通过完成自主复习得出学生对这一讲的一些印象,通过主要例题的讲解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
[目的和分析]1.目标(1). 理解物质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2).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有关计算。
2.目标分析(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就是指这里出现的几个物理量,以及它们的相关公式也就是他们间的相互联系。
(2)它是根据物质的数量和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的数量以及气体体积(在标准条件下)之间的关系计算的。
它指的是粒子数、气体体积和物质量之间的关系。
【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公式的灵活使用。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理解一些难题,不知道如何思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记住这些公式,然后进行更多的培训来使用这些公式。
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做一些典型的例子和不同的练习来形成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学前班预习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1)符号:n。
(2)单位:摩尔,简称摩,用mol表示。
2.阿伏伽德罗常数(1)概念: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mol,6.02×1023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2)符号:娜。
(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n)间的关系为:n=nna。
新课程高考化学高中化学重难点复习教案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ZHI SHI SHU LI 知识梳理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计算(1)图示关系:(在横线上填写上相应的内容)①物质的量、质量、微粒数目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无关。
②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无关。
(2)计算公式:n =m M =N N A =V (气体)V m =c B ·V (溶液)。
2.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a A(g) + b B(g) === c C(g) + d D(g) 化学计量数比:a ︰bc ︰ d质量比: aM (A)︰ bM (B)︰ cM (C) ︰ dM (D) 物质的量比: a ︰ b ︰ c ︰ d 气体体积比: a ︰ b ︰ c ︰ d (同温同压下)不同物质间相同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可以按上述比例进行。
(2)不同物理量间的换算方法。
a A(g) +b B(g)===c C(g) +d D(g) [a ×M (A)] g b mol (c ×22.4) L d mol m (A) n (B) V (C) n (D) 则比例关系:[a ·M (A )] g m (A )=b mol n (B )=(c ×22.4) L V (C )=d mol n (D )单位关系:上下一致,左右对应。
(3)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特别提醒:(1)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若不是纯物质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量进行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进行计算时,必须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相对应。
3.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化学计算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高考对化学计算的考查逐年增加,加强化学计算能力逐渐成为教学重点。
高考命题中,最常用的化学计算方法有“差量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守恒法”等,在这几种计算方法中,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
进行学法指导 提高复习效率高考化学备考会发言稿
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湖北孝感一中侯著宏一、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如何学好化学1.亲其师则信其道对老师的信任是搞好学习的基本条件2.老师讲过的都会了就可以了听懂比记下来更重要3.不放过任何一道错题练习错题究错错题本二、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及如何上好化学复习课1.第一轮复习备考的误区在复习备考的后期,不光是学生和学生简章感觉到时间不够用,我们教师也会感觉到时间不够,由此我们就会做出一些很不明智的决定。
教师上课拼命讲、学生上课盲目做、教师抢学生时间、学生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
一般说来,从高一到高三各高考科目的课时在增加,其中化学课时分别是高一3课时、高二4课时、高三5课时,看看每个学校高三年级的课表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时间了,学生没有自己消化整理的时间与空间,其结果就是降低了复习备考的效率,还容易学生焦虑心理的形成,长久为之,必然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发烦,考点知识不能得到落实,最终还是相互埋怨,人又吃了亏戏又唱得丑,何苦呢?为什么不把时间还给学生?为什么不指导学生主动复习?为什么总以为只有教师讲才能够把复习备考搞好呢?因此,复习备考的主要任务就必须在课堂上完成,只有提高了课堂效率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2.加强引导的有效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何引导在备考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途径不是教师拼命讲、学生拼命学,而是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整理。
《卤族元素》考点复习设计示例先要求学生看课本20分钟,老师罗列所有考点。
20分钟的看书时间足够学生把该章的内容通读一遍,这样可以强调学生在后期复习备考时要回归课本。
罗列考点并不是要学生按照考试说明的方式写一遍,而是要写出比较具体的考点知识。
如《卤族元素》:如果按照考试说明就只需要三句话: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浅谈高中化学基本概念解题研究及突破方法——物质的量
浅谈高中化学基本概念解题研究及突破方法——物质的量作者:王琛焱来源:《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第03期【摘要】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来说,虽然这一学科学习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掌握化学相关知识,但作为高考的重要内容,解题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解题本身担负着考验学生化学知识的作用,这就使得如何更有技巧、更有效率的解题是每一名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本文就高中化学物质的量专题为例,对这一专题中基本概念解题研究及突破方法展开了详细论述,希望这一论述内容能够为相关高中生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高中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量前言:作为一名在读高中生,笔者本人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也有着一段较为苦手的经历,但在频繁请教教师、查阅资料后,笔者总结出了一套较为适合自身的高中化学解题方法,虽然这一解题方法不见得存有较高的普世性,但笔者还是希望本文内容能够为苦手于高中化学解题的高中生带来一定启发。
一、物质的量概述对于物质的量这一高中化学的重点专题来说,其本身包含着较为繁多的知识重点,结合自身高中化学的实际学习经验,笔者将这一重点概括为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辨析、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推论、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释计算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在高考中都较为常见,而高中生想要取得较为优异的高考化学成绩,较好掌握上述知识就显得很有必要[1]。
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一知识重点来说,高中生必须掌握这一溶液配制的具体步骤、使用仪器、重点注意事项等知识,并能够结合这些知识完成实验误差的分析。
具体来说,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步骤一般为计算所需溶质的量、溶解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这一系列过程需要使用托盘天平或量筒(滴定管)、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实验仪器,而为了保证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能够较为顺利且高质量的完成,这一实验还需要保证容量瓶瓶塞不漏水、容量瓶规格与配制溶液相同、避免溶质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和稀释、移液需要在室温下进行、水定容超过刻度线后便需要重新进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
物质的量在高考中出现的形式及备考对策
物质的量在高考中出现的形式及备考对策【高考热点分析】物质的量是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是每年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其热点有: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等。
1. 对概念的理解——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重点)要正确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其次要留心“陷阱”,对常见的一些“陷阱”要千万警惕。
1. 洞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误区(1)状况条件在考查Vm时,题目经常给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或不指明温度和压强等,要特别注意。
(2)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结合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H2O、SO3、己烷、辛烷、CHCl3等。
(3)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粒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离子等),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2、D2O、Na2O2等特殊物质,也会考查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金刚石、石墨、晶体硅、SiC、SiO2、P4、C n H2n+2等等。
(4)氧化还原反应考查指定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化、被还原、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
如Na2O2与H2O的反应,Cl2与NaOH的反应,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电解硫酸铜、铜与硫反应等。
(5)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盐类的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及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时,常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盐类的水解平衡;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考虑水解、平衡移动、部分电离等如NH 4Cl 溶液中n(NH 4+ )<n(Cl -)。
例l :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B. 2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C. 在常温常压下,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 17g 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例2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
高考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策略
高考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策略2 物质的量方面试题的求解技巧“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
从微观到宏观,从固体到气体,从纯净物到混合物中的各类计算,均要用到物质的量。
解题技巧:1)见到m一定要想到公式n=m/M.2)见到0.5NA,3.0x10-23等数据一定要想到公式:n=N/NA3)见到气体一定得想到条件是标准状况,Vm约22.4L。
4)见到最后是NA的一定要明白是在考察物质的量n(如果题目只告诉浓度那么就无法算出结果)。
5)求原子个数时候,第一步,算出n,再根据原物质能电离出几个原子就乘以系数几。
结论:1,分子数和物质的量成正比,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原子不一定相同3)同温同体积下,两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质量之比。
根据PV=nRT4)谈及原子时候,原子团里的没有原子,例如ClO3中不含Cl-5)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摩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注意事项:在标准情况下,H2O不是气体,SO3是固体,CCl4是液体,。
对于NO2方面的试题,还要考虑后续反应,即NO2与N2O4的平衡转换。
对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析,既要考虑反应,还要考虑反应进行的程度及过量问题。
3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试题的分析技巧概述:元素周期律、周期表部分的试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是根据概念判断一些说法的正确性;2)是比较粒子中电子数及电荷数的多少;3)是原子及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4)是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
此类试题的解法技巧主要有,逐项分析法、电子守恒法、比较分析法、分类归纳法、推理验证法等结论:粒半径的比较:1.判断的依据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复习指南学法指导
《物质的量》复习指南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知识是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同学们该如何突破物质的量学习中的难点,将抽象、陌生的基本概念理解透彻,减少在考试中的失误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掌握一张关系图,熟悉物理量间的转化同学们要全面认识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网络图如下:二、紧抓两个高考热点,理解知识内涵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是《物质的量》一章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其覆盖面广,能更好地考查同学们对知识内涵的全面理解,所以同学们在复习中一定要认真挖掘这两个知识点。
1. 阿伏加德罗常数1mo1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
准确理解此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有单位的,其单位是1mol -。
(2)不要认为23A 1002.6N ⨯=,而是123A mol 1002.6N -⨯≈。
2.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忽略了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它主要应用于不同气体之间的比较。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如下:推论1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即T 、p 相同时,2121n /n V /V =。
推论2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即T 、V 相同时,2121n /n p /p =。
推论3 同温同压同体积下,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即T 、p 、V 相同时,2121M /M m /m =。
三、弄清三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式,比较概念间的异同对于溶液的组成,一般可以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有时也可以用溶解度四、透析三个物理量,强化概念的理解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是本章学习中的三个重要基本物理量,也是五、掌握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要求:①理解实验原理;②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③根据每个步骤考虑实验所需的仪器以及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④会进行误差分析(根据n或V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在高考中出现的形式及备考对策
1. 对概念的理解——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要正确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审题是“审”而不是“看”,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概念的层次,要特别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边阅读边思索。
其次要留心“陷阱”,对常见的一些“陷阱”要千万警惕。
温度和压强条件只影响气体的体积,而不影响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因此,如果讨论物质的量、质量和微粒数目的关系,则与是否标准状况无关。
例l :设A N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 2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A N
C. 在常温常压下,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A N
D. 17g 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A N
解析:A 项中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而不是原子数目相同,如2H 与氦气,A 项不正确。
B 项中氢气是由氢分子组成的物质,氢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所以2g 氢气所含的氢分子数目为A N ,氢原子数目应为2A N ,B 项不正确。
C 项中标准状况下,11.2L 氮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A N ,故C 项不正确。
D 项中3NH 是含10个电子的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7,所以17g 3NH 的物质的量为1mol ,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l0mol ,电子数目为10A N ,D 项正确。
2.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其命题的热点是已知同温同压(或同温同容)下不同气体的某些条件,推断或比较某物理量(如体积、质量或密度等)的大小;或者根据反应原理,结合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推断气态产物或反应物的化学式。
例2:在273K 和l0lkPa 的条件下,将2.00g 氦气、1.40g 氮气和1.60g 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
A. 6.72L
B. 7.84L
C. 10.08L
D. 13.44L
解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 6.0mol g 32g 6.1mol g 28g 4.1mol 49g 00.2n 1
11=⋅+⋅+⋅=---总,273K 和101kPa 为标准状况,该条件下L 44.13mol L 4.22mol 6.0V 1=⋅⨯=-总。
选D 项。
例3:已知Q 与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
在反应X+2Y=2Q+R 中,当1.6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 ,则参与反应的Y 和生成物Q 的质量比为( )
A. 46:9
B. 32:9
C. 23:9
D. 16:9
解析:X+2Y= 2Q + R
2×9a 22a
m 4.4g
2×9a:m=22a:4.4g ,解之得m=3.6g
参加反应的Y 的质量为:4.4g+3.6g-1.6g=6.4g 所以:m (Y ):m (Q )=16:9。
选D 项。
例4:在一定条件下,l 体积气体A 2和3体积气体B 2完全反应生成了2体积气体X (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X 的化学式是( )
A. AB
B. A 2B 3
C. AB 2
D. AB 3
解析:由题意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A 2和B 2发生了如下反应:A 2+3B 2=2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 中含有1个A 和3个B ,故化学式为AB 3,选D 项。
3.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含天平、量筒、容量瓶等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这类试题的特点通常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要求正确完成某项实验操作,既有常见仪器的使用,又有正确操作的辨别,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正确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操作过程,抓住防止产生误差这个中心内容,逐项辨析,即可突破。
例5:请按要求填空:
(1)用已准确称量的l.06g 32CO Na 固体配制0.1001L mol -⋅Na 2CO 3溶液100mL 。
所需要的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32CO Na 固体中混有的少量3KNO ,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蒸发、结晶、____________。
(3)除去KCl 溶液中的-24SO ,
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目已知条件“用已准确称量的1.06g 32CO Na 固体”,故不再需托盘天平。
(2)题给条件是32CO Na 固体中混有少量的3KNO 。
要求除去3KNO ,应考虑32CO Na 与3KNO 的性质差异,可用化学方法,也可用物理方法,而题目已限定使用物理方法,故应考
虑它们的溶解性差异。
(3)除去KCl 溶液中的-24SO ,应加入过量的2BaCl [或2)OH (Ba ]
,过量的2BaCl [或2)OH (Ba ]可用32CO K 除去,过量的32CO K 应用HCl 除去。
答案:(1)100mL 容量瓶、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2)溶解 过滤
(3)2BaCl [或2)OH (Ba ]、32CO K 、HCl
4.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解题思路:
(1)由定义出发:根据V
n c =,欲求c ,先求n 、V 。
(2)由守恒观点出发:①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②溶液中“微粒之间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③质量守恒。
(3)本章计算题解答要融入巧解巧算的思想和方法。
如“十字交叉法”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差量法”的灵活运用,“平均值”的思想,“极端假设”(极限思想)的应用。
例6:黄铜矿(主要成分为2CuFeS )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
(1)取12.5g 黄铜矿样品,经测定含3.60g 硫(杂质不含硫)矿样中2CuFeS 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FeO 2SO 3S Cu ℃800O 4CuFeS 22222+++(炉渣),产物S Cu 2在 1200℃高温下继续反应:2222SO 2O Cu 2O 3S Cu 2+=+,222SO Cu 6S Cu O Cu 2+=+。
假定各步反应都完全,完成下列计算:
①由6mol 2CuFeS 生成6mol Cu ,求消耗2O 的物质的量。
②6mol 2CuFeS 和14.25mol 2O 反应,理论上可得到多少摩尔铜?
③6mol 2CuFeS 和15.75mol 2O 反应,理论上可得到多少摩尔铜?
解析:第(1)小题属于常规混合物类型,根据硫元素守恒不难得出:
)CuFeS (n 2)S (n 2=,所以矿样中2CuFeS 含量为:%8.82%100g
5.122mol g 32mol g 184g
6.311
=⨯⨯⨯⋅⋅⨯--。
第(2)小题用元素守恒来解决:①氧气恰好时,最后生成物为6mol Cu 、12mol 2SO 、
6mol FeO ,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消耗mol 152
1mol 62mol 12)O (n 2=⨯+⨯=。
②氧气不足时,最后生成物为x mol Cu 、y mol 2SO 、 z mol S Cu 2、6mol FeO ,根据氧原子守恒,2⨯y+6⨯1=14.25⨯2,所以y=11.25,又根据硫原子守恒:11.25+z=12,所以z=0.75,又根据铜原子守恒:x+2z=6,所以x=4.5。
③氧气过量时,最后生成物为x mol Cu 、12mol 2SO 、y mol O Cu 2、6mol FeO ,根据氧原子守恒,12⨯2+1⨯y+6⨯1=15.75⨯2,所以y=1.5,又根据铜原子守恒:x+2y=6,所以x=3。
答案:(1)82.8% (2)①15mol ②4.5mol ③3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