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苏教版必修1指数函数(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数函数(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并能正确作出其图象,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化归转化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
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指数函数.
2.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
2.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
3.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函数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了解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
●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
●教学方法
学导式
引导学生结合指数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并向学生指出指数函数的形式特点,在研究指数函数的图象时,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规律,要求学生自己作出特殊的较为简单的指数函数的图象,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类比地得到指数函数的图象,并通过观察图象,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而且是分a>1与0<a<1两种情形.
●教具准备
幻灯片三张
第一张: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记作§2.6.1 A)
第二张:例1 (记作§2.6.1 B)
第三张:例2 (记作§2.6.1 C)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指数的有关概念和幂的运算性质.这些知
识都是为我们学习指数函数打基础.
现在大家来看下面的问题:
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
得到的细胞个数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y =2x
这个函数便是我们将要研究的指数函数,其中自变量x 作为指数,而底数2是一个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量.
下面,我们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 Ⅱ.讲授新课 1.指数函数定义
一般地,函数y =a x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定义域是R .
[师]现在研究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先来研究a >1的情形.
例如,我们来画y =2x 的图象
列出x ,y 的对应值表,用描点法画出图象:
例如,我们来画y =2-x 的图象.可得x ,y 的对应值,用描点法画出图象.也可根据y =2-x 的图象与y =2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由y =2x 的图象对称得到y =2-x 即y =(
2
1)x
的图象. 我们观察y =2x 以及y =2-x 的图象特征,就可以得到y =a x (a >1)以及y =a x (0<a <1)的图象和性质.
3.例题讲解
[例1]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1年剩留的这种物质是原来的84%,画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并从图象上求出经过多少年,剩留量是原来的一半(结果保留1个有效数字).
分析:通过恰当假设,将剩留量y 表示成经过年数x 的函数,并可列表、描点、作图,进而求得所求.
解:设这种物质最初的质量是1,经过x 年,剩留量是y . 经过1年,剩留量y =1×84%=0.841; 经过2年,剩留量y =0.84×84%=0.842; ……
一般地,经过x 年,剩留量y =0.84x 根据这个函数关系式可以列表如下: 0.50
0.42
0.35
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y =0.84的图象.从图上看出y =0.5只需x ≈4.
答:约经过4年,剩留量是原来的一半. 评述:(1)指数函数图象的应用. (2)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例2]说明函数y =2x +1与y =2x 的图象的关系,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分析:做此题之前,可与学生一起回顾初中接触的二次函数平移问题. 解:比较函数y =2x +1与y =2x 的关系: y =2-3+1与y =2-2相等, y =2-2+1与y =2-1相等, y =22+1与y =23相等, ……
由此可以知道,将指数函数y =2x 的图象向左平行移动一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 =2x +1
的图象.
评述: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图象的平移变换,并能逐步掌握平移规律.
Ⅲ.课堂练习 1.课本P 74练习1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 =3x ;
(2)y =(
3
1)x . 2.课本P 73例2(2).
说明函数y =2x -
2与指数函数y =2x 的图象的关系,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解:比较y =2x -
2与y =2x 的关系
y =2-1-
2与y =2-3相等, y =20-2与y =2-2相等,
y =23-
2与y =21相等, ……
由此可以知道,将指数函数y =2x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 =2x -2的图象.
Ⅳ.课时小结
[师]通过本节学习,大家要能在理解指数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会简单的应用.
Ⅴ.课后作业
(一)1.在同一坐标系里画出下列函数图象: (1)y =10x ; (2)y =(
10
1)x
. 2.作出函数y =2x -
1和y =2x +1的图象,并说明这两个函数图象与y =2x 的图象关系.
答:如图所示,函数y =2x -
1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函数y =2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得到.
函数y =2x +1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函数y =2x 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
(二)1.预习内容: 课本P 73例3 2.预习提纲:
(1)同底数幂如何比较大小?
(2)不同底数幂能否直接比较大小? ●板书设计
Ⅰ.复习引入
引例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 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x 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 y 与 x 的函数关系是什么?
分裂次数:1,2,3,4,…,x 细胞个数:2,4,8,16,…,y
由上面的对应关系可知,函数关系是 y =2x .
引例2:某种商品的价格从今年起每年降低15%,设原来的价格为1,x 年后的价格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y =0.85x .
在y =2x , y =0.85x 中指数x 是自变量,底数是一个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量.
我们把这种自变量在指数位置上而底数是一个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量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
Ⅱ.讲授新课
1.指数函数的定义
函数y =a x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定义域是R
探究1:为什么要规定a >0,且a ≠1呢?
①若a =0,则当x >0时,a x =0;当x ≤0时,a x 无意义.
②若a <0,则对于x 的某些数值,可使a x 无意义. 如y =(-2)x ,这时对于x =14 ,x =1
2 ,…等等,在实数范围内函数值不存在.
③若a =1,则对于任何x ∈R ,a x =1,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必要性.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a >0且a ≠1。
在规定以后,对于任何x ∈R ,a x 都有意义,且a x >0. 因此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 ,值域是(0,+∞).
探究2:函数 y =2·3x 是指数函数吗? 指数函数的解析式 y =a x 中,a x 的系数是1. 有些函数貌似指数函数,实际上却不是,如 y =a x+k (a >0且a ≠1,k ∈Z);有些函数看
起来不像指数函数,实际上却是,如y=a -x (a >0,且a ≠1),因为它可以化为 y =(a -1)x ,其中 a -x >0,且a -x ≠1.
活动设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教师引导、整理
2.指数函数的图象
活动设计:学生分别取不同的a 值,用计算器作出函数图像,观察、分析讨论函数性质,教师辅导、启发、整理
⑴作图:(以下几例由学生作出类似情况,然后展示)
⑵描点法作函数草图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 y =2x ,y =(1
2 )x ,y =10x 的图象. ⑴先分别列出 y =2x ,y =(1
2 )x ,y =10x 中x 、y 的对应值表:
注意:
①用图形计算器函数值表填写列表,列表时注意x 的广泛代表性,即对于负数、零、正数都要取到;
②要画出渐近的“味道” ⑶观察、总结
Ⅲ.[例1](课本第81页)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①1.72.5,1.73; ②0.8
-0.1
,0.8
-0.2
; ③1.70.3,0.93.1
活动设计:理解用函数单调性来比较大小,教师引导、整理 解:利用函数单调性
①1.72.5与1.73的底数是1.7,它们可以看成函数 y =1.7x ,当x =2.5和3时的函数值;因为1.7>1,所以函数y =1.7x 在R 是增函数,而2.5<3,所以,1.72.5<1.73;
②略
③在下面个数之间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不等号或等号:1.70.3>1.70>1;0.93.1<0.90<1;1.70.3>0.93.1
小结:对同底数幂大小的比较用的是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必须要明确所给的两个值是
哪个指数函数的两个函数值;对不同底数是幂的大小的比较可以与中间值进行比较. Ⅳ.课堂练习
⑴比较大小:-0.7
-0.2
-1.7
-0.3
;(-2.5)32
(-2.5)5
4
⑵已知下列不等式,试比较m 、n 的大小:
(23 )m >(2
3 )n ,m n ;1.1m <1.1n ,m n . ⑶比较下列各组中数的大小:10, 0.4-2.5
, 2
-0.2
, 2.51.6
Ⅴ.课时小结
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的作法;性质
Ⅵ.课后作业
课本P54习题:1,2.
指数函数(二)
教学目标:
使学生巩固指数函数性质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化归转化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指数形式的函数.
2.同底数幂.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熟练掌握指数函数概念、图象、性质.
2.掌握指数形式的函数求定义域、值域.
3.掌握比较同底数幂大小的方法.
4.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1.认识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2.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
比较同底幂大小.
●教学难点
底数不同的两幂值比较大小.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启发学生根据指数函数的形式特点来理解指数形式的函数,并能够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结合指数函数的图象,进行同底数幂的大小的比较.
在对不同底指数比较大小时,应引导学生联系同底幂大小比较的方法,恰当地寻求中间过渡量,将不同底幂转化同底幂来比较大小,从而加深学生对同底数幂比较大小的方法的认识.
●教具准备
幻灯片三张
第一张: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记作§2.6.2 A)
第二张:例3(记作§2.6.2B)
第三张:例4(记作§2.6.2 C)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师]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现在进行一下 回顾.
Ⅱ.讲授新课
[例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y =1
14.0-x ; (2)y =1
53
-x .
(3)y =2x +1
分析:此题要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并结合指数函数的图象.注意向学生指出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解:(1)由x -1≠0得x ≠1
所以,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 |x ≠1}
由
1
1
-x ≠0得y ≠1 所以,所求函数值域为{y |y >0且y ≠1}
评述:对于值域的求解,在向学生解释时,可以令1
1
-x =t .考查指数函数y =0.4t ,并结合图象直观地得到,以下两题可作类似处理.
(2)由5x -1≥0得x ≥
5
1 所以,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 |x ≥5
1} 由15-x ≥0得y ≥1
所以,所求函数值域为{y |y ≥1} (3)所求函数定义域为R 由2x >0可得2x +1>1
所以,所求函数值域为{y |y >1}
[师]通过此例题的训练,大家应学会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去求解指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还应注意书写步骤与格式的规范性.
[例4]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1.72.5,1.73 (2)0.8-
0.1,0.8-
0.2 (3)1.70.3,0.93.1
要求:学生练习(1)、(2),并对照课本解答,尝试总结比较同底数幂大小的方法以及一般步骤.
解:(1)考查指数函数y =1.7x
又由于底数1.7>1,所以指数函数y =1.7x 在R 上是增函数 ∵2.5<3 ∴1.72.5<1.73
(2)考查指数函数y =0.8x
由于0<0.8<1,所以指数函数y =0.8x 在R 上是减函数. ∵-0.1>-0.2
∴0.8-0.1<0.8-
0.2 [师]对上述解题过程,可总结出比较同底数幂大小的方法,即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其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所要考查的指数函数;
(2)根据底数情况指出已确定的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3)比较指数大小,然后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得出同底数幂的大小关系. 解:(3)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 1.70.3>1.70=1, 0.93.1<0.90=1,
即1.70.3>1,0.93.1<1, ∴1.70.3>0.93.1.
说明:此题难点在于解题思路的确定,即如何找到中间值进行比较.(3)题与中间值1进行比较,这一点可由指数函数性质,也可由指数函数的图象得出,与1比较时,还是采用同底数幂比较大小的方法,注意强调学生掌握此题中“1”的灵活变形技巧.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并掌握本节方法. Ⅲ.课堂练习 1.课本P 78练习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x
13; (2)y =51 x . 解:(1)由
x
1
有意义可得x ≠0 故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 |x ≠0} (2)由x -1≥0 得x ≥1
故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 |x ≥1}. 2.习题2.6 2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30.8,30.7
(2)0.75-
0.1,0.750.1 (3)1.012.7,1.013.5 (4)0.993.3,0.994.5 解:(1)考查函数y =3x
由于3>1,所以指数函数y =3x 在R 上是增函数. ∵0.8>0.7 ∴30.8>30.7
(2)考查函数y =0.75x
由于0<0.75<1,所以指数函数y =0.75x 在R 上是减函数. ∵-0.1<0.1
∴0.75-
0.1>0.750.1 (3)考查函数y =1.01x
由于1.01>1,所以指数函数y =1.01x 在R 上是增函数. ∵2.7<3.5
∴1.012.7<1.013.5
(4)考查函数y =0.99x
由于0<0.99<1,所以指数函数y =0.99x 在R 上是减函数. ∴3.3<4.5
∴0.993.3>0.994.5. Ⅳ.课时小结
[师]通过本节学习,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应用,并能比较同底数幂的大小, 提高应用函数知 识的能力.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 78习题2.6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23-
x
(2)y =32x +
1 (3)y =(
2
1)5x (4)y =x
17.0
解:(1)所求定义域为R . (2)所求定义域为R . (3)所求定义域为R . (4)由x ≠0得
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 |x ≠0}.
3.已知下列不等式,比较m 、n 的大小 (1)2m <2n (2)0.2m >0.2n
(3)a m <a n (0<a <1) (4)a m >a n (a >1)
解:(1)考查函数y=2x
∵2>1,∴函数y=2x在R上是增函数.
∵2m<2n
∴m<n;
(2)考查函数y=0.2x
∵0<0.2<1
∴指数函数y=0.2x在R上是减函数.
∵0.2m>0.2n
∴m<n;
(3)考查函数y=a x
∵0<a<1
∴函数y=a x在R上是减函数.
∵a m<a n
∴m>n;
(4)考查函数y=a x
∵a>1
∴函数y=a x在R上是增函数,
∴a m>a n
∴m>n.
(二)1.预习内容:
函数单调性、奇偶性概念
2.预习提纲
(1)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
(2)函数奇偶性概念.
(3)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证明通法是什么?写出基本的证明步骤.
●板书设计
Ⅰ.复习引入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Ⅱ.讲授新课
[例1]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1年剩留的这种物质是原来的84%. 画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并从图象上求出经过多少年,剩留量是原来的一半(结果保留一个有效数字).
解:⑴先求出函数关系式:
设这种物质最初的质量是1,经过 x 年,剩留量是 y . 那么 经过1年,剩留量y =1×84%=0.841; 经过2年,剩留量y =0.84×84%=0.842; …………
经过x 年,剩留量y =0.84x (x ≥0). ⑵描点作图:根据函数关系式列表如下:
根据上表描点作出指数函数y =0.84x (x ≥0)的图象(图略).从图上看出y =0.5,只需x ≈4.
答:约经过4年,剩留量是原来的一半. [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⑴ y =1-a x
⑵ y =(1
2 )31
x
活动设计:学生用图形计算器作出函数图像,观察图像,分析讨论定义域值域,然后准确解答,教师引导、整理
解:⑴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1-a x ≥0,即a x ≤1 当a >1时 x ≤0; 当0<a <1时 x ≥0
∵a x >0 ∴0≤1-a x <1 ∴值域为0≤y <1
⑵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 x +3≠0 即 x ≠-3
∵1x +3 ≠0 ∴y =(12 )31
+x ≠(12 )0=1
又∵y >0 ∴值域为 (0,1)∪(1,+∞) [例3]求函数y =(12 )x
x 22-的单调区间,并证明
活动设计:学生用图形计算器作出函数图像,观察图像,分析讨论单调区间,然后准确解答,教师引导、整理(图见上)
解(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设:u =x 2-2x 则:y =(1
2 )u
对任意的1<x 1<x 2,有u 1<u 2,又∵y =(1
2 )u 是减函数 ∴y 1<y 2 ∴y =(12 )x
x 22-在[1,+∞)是减函数 对任意的x 1<x 2≤1,有u 1>u 2,又∵y =(1
2 )u 是减函数 ∴y 1<y 2 ∴y =(12 )x
x 22-在[1,+∞)是增函数 引申:求函数y =(12 )x x 22-的值域 (0<y ≤2) Ⅲ. 课堂总结
对于函数y =f (u )和u =g (x ),如果u =g (x )在区间(a ,b )上是具有单调性,当x ∈(a ,b )时,u ∈(m ,n ),且y =f (u )在区间(m ,n )上也具有单调性,则复合函数y =f (g (x ))在区间(a ,b )具有单调性:
①若u =g (x )在(a ,b )上单调递增,y =f (u )在(m ,n )上单调递增,则复合函数y =f (g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增;
②若u =g (x )在(a ,b )上单调递增,y =f (u )在(m ,n )上单调递减,则复合函数y =f (g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减;
③若u =g (x )在(a ,b )上单调递减,y =f (u )在(m ,n )上单调递增,则复合函数y =f (g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减;
④若u =g (x )在(a ,b )上单调递减,y =f (u )在(m ,n )上单调递减,则复合函数y =f (g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增;
复合函数单调性的规律见下表:
以上规律还可总结为:“同向得增,异向得减”或“同增异减”.
活动设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教师引导、整理
下面只证明①设x1、x2∈(a,b),且x1<x2
∵u=g(x)在(a,b)上是增函数,∴g(x1)<g(x2),且g(x1)、g(x2)∈(m,n)
∵y=f(u)在(m,n)上是增函数,∴f(g(x1))<f(g(x2)).
所以复合函数y=f(g(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
Ⅳ. 课后作业
课本P54习题:3,4,5,6.
对数(三)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并能解决有关的化简、求值、证明问题;培养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换底公式及推论.
教学难点:
换底公式的证明和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对数的运算法则
若a>0,a≠1,M>0,N>0,则
(1)log a(MN)=log a M+log a N;
(2)log a M
N=log a M-log a N;
(3)log a M n=n log a M(n∈R) Ⅱ.讲授新课
1.对数换底公式:
log a N=log m N
log m a (a>0,a≠1,m>0 ,m≠1,N>0)
证明:设log a N=x , 则a x=N
两边取以m为底的对数:log m a x=log m N x log m a=log m N
从而得:x=log m N
log m a∴log a N=log m N log m a
2.两个常用的推论:
①log a b·log b a=1
②log
m
a b n=
n
m log a b(a、b>0且均不为1)
证:①log a b·log b a=lg b
lg a lg a
lg b=1
②log
m
a b n
=lg b n lg a m =n lg b
m lg a =n m
log a b Ⅲ.例题分析
例1 已知 log 23=a , log 37=b , 用 a , b 表示log 4256
解:因为log 23=a ,则1
a =log 32 , 又∵log 37=
b ,
∴log 4256=log 356
log 342 =log 37+3log 32log 37+log 32+1 =ab +3ab +b +1
例2计算:① 5
3
log 12.0- ② log 43·log 92-log 2
1
4
32
解:①原式=
153
15
5
5
553
1log 3
log 5
2.0==
= ②原式=12 log 23·12 log 32+54 log 22=14 +54 =3
2
例3设 x 、y 、z ∈(0,+∞)且3x =4y =6z
1︒ 求证 1x +12y =1
z ; 2︒ 比较3x ,4y ,6z 的大小 证明1︒:设3x =4y =6z =k ∵x 、y 、z ∈(0,+∞) ∴k >1 取对数得:x =lg k lg
3 , y =lg k lg
4 , z =lg k
lg
6
∴1x +12y =lg 3lg k +lg 4
2lg k =2lg 3+lg42lg k =2lg 3+2lg22lg k =lg 6lg k =1z
2︒ 3x -4y =(3lg 3 -4
lg 4 )lg k =lg64-lg81lg 3lg4 lg k =
lg k ·lg 64
81 lg 3lg4
<0
∴3x <4y
又:4y -6z =(4lg
4 -6
lg
6 )lg k =lg36-lg64lg
2lg6 lg k =lg k ·lg 9
16
lg
2lg6 <0
∴4y <6z ∴3x <4y <6z
例4已知log a x =log a c +b ,求x
分析:由于x 作为真数,故可直接利用对数定义求解;另外,由于等式右端为两实数和的形式,b 的存在使变形产生困难,故可考虑将log a c 移到等式左端,或者将b 变为对数形式 解法一:
由对数定义可知:b c a a x +=log b c a a a
⋅=log b a c ⋅=
解法二:
由已知移项可得log a x -log a c =b , 即log a x
c =b
由对数定义知:x
c =a b ∴x =c ·a b
解法三:
∵b =log a a b ∴log a x =log a c +log a a b =log a c ·a b ∴x =c ·a b Ⅳ.课堂练习
①已知 log 189=a , 18b =5 , 用 a , b 表示log 3645
解:∵log 189=a ∴log 18
18
2
=1-log 182=a ∴log 182=1-a ∵18b =5 ∴ log 185=b
∴log 3645=log 1845log 1836 =log 189+log 1851+log 182 =a +b
2-a
②若log 83=p ,log 35=q , 求 lg 5
解:∵log 83=p ∴3log 32 =p ⇒log 23=3p ⇒log 32=1
3p
又∵log 35=q ∴ lg5=
log 35
log 310 =log 35log 32+log 35 =3pq 1+3pq
Ⅴ.课时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换底公式及其推论 Ⅵ.课后作业 1.证明:
b x
x
a a
b a log 1log log +=
证法1: 设 p x a =log ,q x ab =log ,r b a =log
则:p a x = q
q
q
b a ab x ==)( r
a b =
∴)
1()(r q q
p
a a
b a +== 从而 )1(r q p +=
∵ 0≠q ∴
r q
p
+=1 即:
b x x a ab a log 1log log +=(获证) 证法2: 由换底公式 左边=
b ab a
ab x x a a x x ab a log 1log log log log log +====右边
2.已知λ====n a a a b b b n log log log 2121 求证:λ=)(log 2121n a a a b b b n 证明:由换底公式
λ====n
n a b a b a b lg lg lg lg lg lg 22
11 由等比定理得:
λ=++++++n n a a a b b b lg lg lg lg lg lg 2121 ∴λ=)
lg()
lg(2121n n a a a b b b
∴λ==)
lg()
lg()(log 21212121n n n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