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合集下载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 浙江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  浙江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浙江)第一部分浙江地理与历史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浙江历史文化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整体概况横向综合与纵向发展的全面认识,为导游介绍浙江概况、讲解景点提供背景资料。

考试内容:一、浙江自然地理环境熟悉浙江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掌握浙江的地貌、水文、气候特征;了解浙江的生物资源情况。

二、浙江人文地理环境了解浙江的人口、民族、宗教概况;熟悉浙江行政区划、浙江交通情况;掌握畲族概况。

三、浙江历史概述熟悉浙江历史沿革;掌握各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科技文化成果及杰出人物。

第二部分浙江文学艺术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丰富考生本土文学艺术知识,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的识别、欣赏能力和导游讲解能力。

考试内容:一、浙江文学了解浙江文学的发展脉络;熟悉历史上著名的作家及作品;掌握近现代作家及作品。

二、浙江艺术了解浙江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的历史发展;熟悉浙江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作品与事件。

第三部分浙江民俗与民间艺术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基本知识的认识、欣赏和宣讲能力。

考试内容:一、浙江民俗熟悉浙江生产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婚嫁民俗、民间信俗的主要代表性活动;掌握各主要代表性活动的特点与内涵;掌握节庆活动标志地。

二、浙江民间文艺熟悉浙江主要民间传说、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掌握浙江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掌握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的代表作品及表演特点。

三、浙江民间工艺了解民间雕刻、民间编织、民间纸艺、纺织刺绣、手工技艺的历史;掌握民间雕刻、民间编织、民间纸艺、纺织刺绣、手工技艺的工艺特点、美誉及地位。

浙江20个美景(诗图)

浙江20个美景(诗图)

浙江20个美景(诗图)福建霞浦一中林承强1.丽水仙都方岩景区(七绝)雨含春意常和土,云有禅心自洗尘。

自有石梯登绝顶,岂无佛筏渡迷津。

2.丽水南尖岩景区(七绝)雨敲阆苑非常韵,霞入瑶池分外妍。

石柱擎天春有趣,神龟探海秀无边。

3.宁波花岙岛石林(七绝)海琢石空斜浪纹,琳仙万柱起烟云。

聚兵抗敌旌旗乱,大佛山头铭见闻。

4.雁荡山(七绝)雁飞草荡花村横,三折龙湫湖梦晴。

寺古屏青通曲径,银河倒泻斗琮琤。

5.温州中雁荡山景区(七绝)云舒彩袖拂心醉,月借花裳掩面羞。

十里青峰横翠黛,两溪寒玉亦风流。

6.温州泽雅景区(七绝)古道阳关斜细雨,青山碧水醉清风。

牵魂画意乡间得,绕梦诗情尘外逢。

7.温州江心屿(七绝)万般花草生春色,双塔奇观展异姿。

仙屿浮云堪入画,瑶台含雾好题诗。

8.台州仙居景区(七绝)险途阁道沐春光,蝌蚪奇文乃透香。

环列青峰松石怪,洞天福地大仙藏。

9.台州大陈岛(七绝)石松得道展春图,凤尾朝天色彩殊。

看海观波思旧事,滔滔渺渺灿明珠。

10.台州桃渚景区(七绝)奇峰怪石玉龙蛰,幽洞密林金兔眠。

水抱芙蓉不争俏,如诗桃渚荡轻烟。

11.台州桃渚珊瑚岩群(七绝)百尺岩松生琥珀,千秋石树长珊瑚。

云霞曲径通幽处,水月青山到海隅。

12.台州三门(七绝)月色千重生紫气,银光万顷入青冥。

汲来碧水烹新茗,买尽翠峰当画屏。

13.台州琼台仙谷(七绝)一潭碧水鱼衔影,百丈琼台鸟采风。

双女相逢移倩影,群仙聚会傲长空。

14.嘉兴南湖(七绝)瀛洲放鹤舞苍穹,心岛观莲诗韵融。

烟雨朦胧千里浪,红船揽秀一帆风。

15.嘉兴乌镇(七绝)廊棚水阁暖霜晨,屋衍风铃万户新。

柳拂小桥舟传语,微雕妙展古城春。

16.嘉兴海宁潮(七绝)天崩地裂唤云归,呼啸涛声尘外飞。

突起潮峰惊客梦,双龙相扑仗神威。

17.嘉兴九龙山(七绝)南临碧海看潮升,三面环山云雾蒸。

铁板沙滩呼白鹭,通天桥上见龙腾。

18.嘉兴子城风光(七绝)永保古城花树秀,常迎碧海大潮新。

风光旖旎春来早,岁月蹉跎福到频。

浙江风景名胜的对联,第5辑

浙江风景名胜的对联,第5辑

浙江风景名胜的对联,第5辑篇一:风景名胜的对联名胜古迹对联集锦(一)北京故宫楹联龙游凤舞中天瑞风和日朗大地春北京中南海静谷楹联胜赏寄云岩万象总输奇秀清阴留竹柏四时不改茏葱北京中南海跨桥联玉宇琼楼天上下方壶园峤水中央北京颐和园邪颐乐殿联珠玉九天元音谐乐律笙簧六籍太室饫镆觞颐和园知春堂联七宝栏杆千岁古十洲烟景四时花颐和园涵远堂联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颐和园戴日腾愉联松柏霭长春画图集庆蓬莱依胜境结构灵光颐和园澄爽斋联芝砌春光尘池夏气菊含秋馥桂映冬荣颐和园宜芸馆联绕阶苔痕初染碧隔帘花气静闻香云南黑龙潭联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昆明海心亭联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滇池太华寺联一幅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注心头近华浦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昆明龙门对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云南五华书院联(尹楚珍书)鱼跃龙飞活泼泼地日华云烂乱漫漫天昆明大观楼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上一水楼太原晋祠难老泉亭前联昼夜不舍天地同流晋祠“别一洞天”联石磴登云原有路洞门迎旭别开天晋祠圣母殿联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晋祠圣母殿联沛泽共汾川十里稻畦流碧玉剪圭分参野千年桐荫普黎甿晋祠圣母殿联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冽冽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海州云台山寺联(常建极书)世外凭临一面峰峦三面海云中结构二分人力几分天杭州西冷印社后门石坊联高风振千古印学话西泠杭州飞来峰联飞峰一动不如一静念佛求人不如求已西湖冷泉亭飞来峰对(俞曲园撰)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对俞曲园联(左宗棠撰)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西湖白公祠对(阮芸台集李白句)但是人家有遗爱曾将诗句结风流青田石门洞联似洞非洞造成仙洞无门有门是为佛门浙江贡院联(阮文达撰)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孤山放鹤亭联(林则徐题)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梅花转不孤灵隐寺天王殿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岳坟前对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辨伪真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墓门凄碧草似也非也看跪此一双顽铁亿万世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秦某题秦桧跪像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岳庙联遗迹镇栖霞洒泪重瞻新庙貌大旗悬落日撼山愿学古军容杭州藕香居茶室联(集东坡名)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碧波寺联(僧契盈题)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西湖平湖秋月联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平湖秋月耿(骆成骧撰)穿牖而来夏晶清风冬日日卷帘相邮前山明月后山山西湖天下景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潼关城楼联华岳三峰凭槛立黄河九曲抱关来华山玉泉院联(严长明题)三峰三霄通宝掌千秋留藓迹一岳一石作金天万里矗莲花马嵬坡联(毕秋帆题)莺花尚恋霓裳影环佩空归月夜魂马嵬坡联(毕秋帆题)谷风如诉旧愁来蜀道秦川过客重谈杨李氏墓粉还将秋色补雨尘云梦伤心何似汉唐陵兰州五泉山联(梁章巨题)佛地本无边看排闼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清泉不能浊笑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平凉六盘山联峰高华岳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河南南阳城楼联真人白水生文叔名士青山卧武侯中岳嵩山联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氵厘)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三贤祠联(李白、杜甫、高适)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两间容啸傲青天明月此三人普陀普济寺联(苏曼殊书)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湖南岳阳楼联(一)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篇二: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时间:20XX-09-2800:35来源:脑筋急转弯作者:对联大全点击:28363福州鼓山地出灵泉润海表净地何须扫天生石鼓镇闽中空门不用关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私来由福州西湖李钢祠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福州西湖开化寺桑柘几家湖上社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芙蓉十里水边城福州乌山琵琶亭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福州林则徐墓风清华表翔无鹤,云护佳城关玉鱼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福州洪塘金山寺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福建连江百洞山初地引人徐入胜莲岫耸奇观,喜百洞垒垒,从此振衣绝顶好山一望始开怀虎门留战绩,叹大江滚滚,更谁击楫中流福建永泰方广岩石室云开,风大地山河三千世界水帘风卷,露半天楼阁十二栏干厦门浪屿日光岩浪击龙宫鼓风敲梵刹钟厦门太平岩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作主乐天成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厦门中岩中隐春深飞野鹤岩泉石瘦响寒林厦门集美鳌园花草春常在乔木认前痕,劫后能酬经始志虫鱼万象观菁莪期远荫,老来犹报济时心福建郑成功祠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驱外夷出境,自壁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邵武熙春山放开眼孔,看晓日才上,夜月正圆,山雨欲来,溪云初起洗净耳根,听林鸟争啼,寺钟答响,渔歌唱晚,牧笛催归武夷山小桃源喜无樵子复观奕怕有渔郎来问津武夷山石湖涧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应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福建晋江县草庵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八方池里天光云影四时春晋江五里桥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福建惠安崇武古城嘘吸沧溟涵地脉吐吞日月镇天池漳州南山寺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漳州白云岩书院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福建漳浦县海月岩石佛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泪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福建龙海木棉庵明千秋大义为国家除奸浙江杭州西湖岳坟青山有幸埋忠骨正邪自古同冰炭白铁无辜铸佞臣毁誉于今判伪真杭州西湖岳飞庙爱国尽忠,武穆英灵长在奇祸陷风波,南宋山河才半壁旧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辉精忠贯日月,西湖俎豆足千秋杭州西湖秋瑾墓丹心应结平权乐化身作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碧血常开革命化呕心为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杭州西湖灵隐山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杭州西湖灵隐天王殿峰峦或再有飞秋,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杭州西湖烟霞洞倘他日蜡屐重来,须记取山中松径携一片红云归去,莫错认世外桃源杭州西湖冷泉亭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杭州西湖韬光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杭州吴山城隍庙八百里源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杭州刘庄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行杭州龙井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杭州云栖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杭州净慈寺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杭州西湖楼外楼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杭州苏公祠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杭州西湖孤山寺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明月自来去绕廓荷花三十里空潭无古今拂城扬柳一千株杭州西湖湖心亭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茑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杭州西湖秋月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杭州放鹤亭水青石出鱼可数人去山空鹤不归杭州四照阁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浙江普陀山兰若即清,竹林亦静诸天不老,大地皆春浙江永嘉东山张园池楼面壁拓幽居,一角永嘉好山水筑楼存古意,千秋康乐旧池塘浙江温州江心寺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宛宛浮玉,千秋此地妙高台江西南昌滕王阁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南昌百花洲枫叶荻花秋瑟瑟闲云潭影日悠悠江西庐山绝顶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江西吴城望湖亭地以人传,溯自周郎习战,苏子题词,仙吏将才,千古各成奇迹天留我住,放教彭蠡风帆,匡庐瀑布,水光山色,一时都入壮观九江庚楼半壁江山,六朝雄镇一楼风月,几辈传人九江浔阳酒楼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九江烟水亭请看世事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好向湖亭举酒,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那堪吟白傅诗,琵琶人老,枫荻秋声,叹几个迁谪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宫繁华,他乡沦落此便是邯郸道,虽梦初醒,黄梁久熟,觉毕生功名富贵,霎时间都付与微茫烟水,缥渺江波江西大庚挂角寺挂角何进,偶为岭上主人,犹想象千秋风度举杯欲问,可许山中置我,试管领万树梅花广东罗浮山酥醪观小楼容我静万壑烟云留槛外大地任人忙半天风竹拂窗来广州白云山海上生明月山中有白云广州云泉山馆见山风山水乐水似隐非隐仙非仙篇二: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浙江导游基础知识辅导教材-第五章至第六章【圣才出品】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浙江导游基础知识辅导教材-第五章至第六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选读【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增强考生导游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形象性、艺术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予以结合运用,丰富讲解的文化内涵,达到良好的讲解效果。

【考试内容】一、浙江著名景点诗词1.熟悉选篇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相关文学常识;2.熟悉选篇的内容,会讲解,会翻译;掌握重点篇目,记忆精彩语句。

二、浙江著名景点楹联1.熟悉选篇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相关文学常识;2.熟悉选篇的内容,会讲解,会翻译;掌握所选全部楹联并记忆。

三、浙江著名景点游记1.熟悉选篇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相关文学常识;2.熟悉选篇的内容,会讲解,会翻译;掌握重点篇目,记忆精彩语句与精彩篇目。

【要点详解】一、浙江著名景点诗词选读1.《灵隐寺》宋之问(唐朝)(1)诗文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2)作者宋之问(约656~约712年),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3)内容讲解灵隐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位于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的灵隐山麓中。

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宋之问被贬为越州长史,离京赴越。

这首《灵隐寺》是他途中经过杭州,游灵隐寺时所作。

此时,宋之问宫廷文人的身份早已结束,较之首次贬逐时所作的诗歌,这首诗更为清新雄壮,甚至还带有一些出世的洒脱。

(4)译文飞来峰高耸而草木葱茏,佛殿肃穆而且寂寞寥落。

层楼上可远眺壮美日出,寺门正对着钱塘江大潮。

中秋常有桂花飘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飘到九重天。

攀援藤萝登上远处古塔,挖空树木到远处取泉水。

霜冻下山花开得更旺盛,叶子没有因为寒冷凋落。

早年爱好远处奇异美景,用来洗涤尘世中的烦恼。

第五章 浙江省旅游诗文鉴赏

第五章 浙江省旅游诗文鉴赏

第一节 杭州旅游诗文鉴赏
一、杭州城市概况
杭州是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早在 五万年前,“建德猿人”便活跃于天目山区。 二万年前旧石器晚期人类智人已出现杭州平原。 四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杭州发现的石斧、 纺轮等器物证明了原始先民已在今杭州西北郊 繁衍生息。
杭 州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 之一。杭州历史悠久,早 在4700多年前就产生了良 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 杭州地区先后属于吴、越、 楚国。秦朝设县,汉武帝 时设郡,隋代始设杭州。 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和 南宋王朝先后定都杭州, 这是杭州历史上最繁荣显 赫的时期。此后杭州一直 是两浙一带的首府,解放 后仍为浙江省省会。
【注释】
1、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 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山上孤山寺建于南朝 陈代,已废。 2、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年间,贾全出任杭州刺史,在 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今已不存在。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 词,刚刚。云脚:这里指云层底下接近地面的云气。古汉 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5、暖树:向阳的树木。 6、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7、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 生机动人。 8、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

相传大禹到会稽(今绍兴)赴诸候大会, 在此“舍航(杭)登陆”,因称“禹杭”, 日后讹传成“余杭”。春秋时为吴越争霸之 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初设钱塘县于灵隐山 下。秦始皇东巡曾到过这里,还留下秦望山 和秦皇缆舟石遗迹。隋开皇九年(589),始称 杭州,设县治于江干一带。隋大业六年(610), 隋炀帝开凿江南大运河,“咽喉吴越、势雄 江海”,对杭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使杭州成为 “东南名郡”,日趋繁荣,与广 州、扬州并列为国内三大通商口岸。

浙江导基第五章

浙江导基第五章

第五章 浙江著名景点诗句、楹联、游记选读 第一节 浙江著名景点诗句选读 灵隐寺 宋之问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1、 宋之问(约655~约713年),字延清,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市)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

曾先后谄事张易之和太平公主。

唐睿宗是被贬钦州,赐死。

诗与沈佺期齐名,时号“沈荣”,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明人辑有《宋之问集》。

2、 诗歌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飞来峰和灵隐寺静穆空灵的景观。

山与寺相映生辉,美丽的传说、神奇的向往,使诗歌意境悠远。

春题湖上 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1、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祖为太原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省渭南)。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任杭州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人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其诗通俗易懂,与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

有《白氏长庆集》。

2、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言有尽而情无穷,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

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与金尊。

1、 林逋(967~1029年)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一生不士不娶,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

他特爱梅花,常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是写梅花的千古名句。

“疏影”“暗香”成了梅花的别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浙江省旅游景区古诗词

浙江省旅游景区古诗词

浙江省旅游景区古诗词春题湖上作者: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灵隐寺作者:宋之问(初唐诗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游洛迦山作者:王安石山势欲压海,禅宫向此开。

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

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

何期乘吏役,暂此拂尘埃。

注:普陀山,古称普陀洛迦山,也称洛迦山。

游灵岩,辉老索诗,至灵峰寄数语作者:王十朋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

烟霞列屏障,日月悬旌旗。

岩前有卓笔,可以书雄词。

天聪况非遥,茫然听无疑。

钱塘观潮作者:施闰章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遇溯洄。

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注:鸱夷:革囊,代指伍子胥。

西湖三潭印月联作者:程云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山房。

注:三潭印月是西湖最著名的标志性景观。

湖心亭联作者:郑烨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注:俨西子载扁舟: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灵隐寺联作者:(元代)赵孟頫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注:灵隐寺前的鹫峰,亦称飞来峰。

在众多描写灵隐寺的对联中,此联是最为精彩的一联。

作者运用了正对的手法。

杭州龙井联作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秀翠名湖,游目频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导基第五章 要点提纲

导基第五章 要点提纲

第一节浙江著名景点诗词选读(三结合题目作者经典语句)灵隐寺宋之问:唐代字延清,山西人诗与沈佺期齐名,时号“沈宋”,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古今诗话》认为为骆宾王代作。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传说在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高气爽常有似豆的颗粒飘落)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石桥:石梁,位于天台山中方广寺前。

)鹫岭:原指印度的灵鹫山,此借指灵隐的飞来峰。

慧理和尚——飞来峰岧峣(tiao yao):形容山高。

春题湖上白居易:唐代字乐天,太原人香山居士曾任苏州、杭州刺史与元稹世(zhěn)称“元白”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言有尽而情无穷,成为深受人喜爱的千古名句)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山园小梅林逋(bu):宋代,杭州人宋仁宗赐“和靖先生”人称“梅妻鹤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花别名)狎:原指亲近而态度不庄重,这是指亲近。

“尊”通“樽”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四川人曾任杭州知府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其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俗;其书法“苏黄米蔡”合称“宋四家”。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白雨:白亮的雨点,说明雨大。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湖由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宋代;号诚斋“杨尤范陆”称“南宋四家”(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题临安邸林昇:北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晚年退居金陵(南京)。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千寻:言其极高。

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满江红岳飞:字鹏举;谥武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浙江6个美景(诗)

浙江6个美景(诗)

浙江6个美景(诗)
福建霞浦一中林承强
1.温州江心屿(七绝)
万般花草生春色,双塔奇观展异姿。

仙屿浮云堪入画,瑶台含雾好题诗。

2.杭州灵隐寺(七律)
飞来岭下三生石,青洞岩边一线天。

玉乳青坪横石戟,金莲碧水吐云烟。

冷泉柳浪红花笑,辟塔莺歌白鹭旋。

罗汉龙泓光万道,济公灵隐寿千年。

3.杭州苏堤(七绝)
北岭风和莺起舞,西湖春早燕归来。

垂丝杨柳香云合,倒影苏堤锦绣堆。

4.雁荡山(七绝)
雁飞草荡花村横,三折龙湫湖梦晴。

寺古屏青通曲径,银河倒泻斗琮琤。

5.温州中雁荡山景区(七绝)
云舒彩袖拂心醉,月借花裳掩面羞。

十里青峰横翠黛,两溪寒玉亦风流。

6.温州泽雅景区(七绝)
古道阳关斜细雨,青山碧水醉清风。

牵魂画意乡间得,绕梦诗情尘外逢。

浙江5个美景(诗图)

浙江5个美景(诗图)

浙江5个美景(诗图)
福建霞浦一中林承强
1.绍兴三味书屋(七绝)
孝悌忠和诚可嘉,文章正气众人夸。

妙图松鹿意深远,读史研经通百家。

2.绍兴东湖景区(七绝)
野草离离花漠漠,波光澹澹影悠悠。

轻舟点点千峰翠,碧水重重两岸幽。

3.绍兴兰亭景区(七绝)
白云波荡千般锦,翠嶂桥横十里屏。

一任琴弦凝冷韵,四时翰墨醉兰亭。

4.绍兴柯岩风景区(七绝)
五桥步月清风爽,叠石揽云鸿雁翔。

千载柯岩常入墨,四时花草自流香。

5.杭州西湖(七律)
闻莺竹径尽奇茵,丽港断桥皆宝珍。

双岭凌云春溢彩,三湖映月涧流银。

柳堤破晓繁花艳,书院摇荷密叶醇。

岳墓栖霞思报国,漪园平眺万家新。

浙江名胜古迹介绍

浙江名胜古迹介绍

∙∙浙江名胜古迹介绍∙西湖西湖,因位于省会杭州城西而得名,三面环山,东临城区.面积5. 6平方公里,环湖一周15公里.自唐朝(公元七世纪)以来,西湖就以它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现为我国著名的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西湖山水,风景如画.三潭印月,湖心亭和阮公墩3个人工小岛 , 鼎立湖心,是湖中浏览胜地.环湖有林木苍翠的吴山,凤凰山,玉皇山等风景区,在群山之中深藏有烟霞洞,石屋洞,紫云洞等奇异的洞景和虎跑,龙井,玉泉等名泉,峰奇石秀,林泉幽美.沿湖还有曲院风荷,花港公园,柳浪闻莺等各具特色的园林,以及灵隐寺,岳庙,六和塔,飞来峰等名胜古迹.人们赞颂" 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千岛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国家级风景位于钱塘江上游,下起富阳,上至淳安.是浙江西部的一条黄金旅游线.两岸山色秀丽,江水清澄碧绿,素以山水俱佳闻名.沿途胜迹众多,有三国时(公元220 -265年)吴国国王孙权的故乡和他子孙聚居的富阳龙门古镇,桐君山,严子陵钓台,鹳山,瑶琳仙境以及富阳新沙岛的"农家乐" 特色旅游区. 千岛湖是新安江上游的一个人造大型水库, 内有大中岛屿1078个.湖的面积为580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00余米, 蓄水量为178亿立方米,相当于3000个西湖.它以群山巍峨叠翠,湖水澄清, 岛屿星罗棋布,形态奇特著称.既似太湖的烟波浩渺, 又有西湖的娟秀气韵.由湖向西行79公里,即可登上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黄山.∙钱塘江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 . 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 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尤其在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涌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距杭州50 公里的海宁盐官镇是观潮最佳处.∙楠溪江楠溪江是国家级风景区。

浙江诗词楹联游记选

浙江诗词楹联游记选

第五章浙江诗词楹联游记选1.宋之问字延清,汾州人。

(√)2.《古今诗话》认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当时王勃代宋之问作的。

(×)不是王勃是骆宾王3.岧峣,形容山比较险峻。

(×)不是形容山比较险峻是形容山高4.“元白”是指元吉和白居易。

(×)不是元吉是元稹5.曾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是大诗人李白。

(×)不是李白是白居易6.林逋死后,宋仁宗赐他为“和靖先生”。

(√)7.“幸有微吟可相狎”中的“狎”在这里是指“亲近”。

(√)8.苏轼曾任湖州、扬州等处的地方官。

(×)不是扬州是杭州9.白居易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被称为咏西湖之冠。

(×)不是白居易是苏轼10.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11.赵孟頫字子瞻,号松雪道人,湖州人。

(×)不是字子瞻,是字子昂12.“鄂王墓上草离离”中的“离离”是指茂盛的样子。

(√)13.“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主要是赞扬民族英雄于谦和岳飞的诗句。

(√)14.苏东坡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是千古名句。

(×)不是苏东坡是陆游的15.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部,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16.“艅艎”指古时的一种木船。

(√)17.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

(√)18.“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的题目是《兰溪棹歌》。

(×)不是《兰溪棹歌》而是《宿建德江》19.“黄帝旌旗去不归,片云孤石独崔嵬”是描写缙云仙都山鼎湖峰的诗句。

(√)20.李清照和辛弃疾都是山东济南人。

(√)21.“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的“玉界”是指玉的界面。

(×)不是玉的界面而是晶莹如玉的山岩22.纪晓岚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修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3.“山寺月中寻桂子”中的“山寺”是指灵隐寺和净慈寺。

(×)不是净慈寺是天竺寺24.“有水处,即能歌柳词”之说所指的词人是柳永。

浙江10幅美景楹联

浙江10幅美景楹联

浙江10幅美景楹联
作者:福建霞浦一中林承强
1.杭州西湖
绿柳横斜,闲云野鹤,曲曲层层西湖静红莲浮动,片石新亭,晴晴雨雨水色深
2.杭州西湖垂柳
飞花一霎穿红雨
垂柳半湖映绿烟
3.楠溪江
龙窟含翠,狮子打锣溅玉流芳致远
凤穴恋红,天龟击鼓飞珠嵌锦绵长
4.浙江小赤壁
广夏连云山与水
仙都降地画中诗
5.丽水
丽水田园争艳丽
新村画栋竞风流
6.石柱镇
三春可贵腾紫气
寸土须珍绘新图
7.天台龙游涧
千崖景色流春韵
百涧涛声奏乐章
8.钱塘江迎来羊年第一场大潮
羊年钱塘频添新彩
盛世中华再起大潮
9.杭州西湖石桥
金塔傍山清夜影
石桥浮水碧云天
10.嘉兴西塘镇
柳翻绿浪金丝系灯笼院藏幽雅波漾蓝天玉带缠如意桥锁风流。

江、浙、沪名胜诗词楹联游记选 (1)

江、浙、沪名胜诗词楹联游记选 (1)

第九章江、浙、沪名胜诗词楹联游记选第一节浙江名胜诗词楹联游记选灵隐寺宋之问①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②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③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④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调。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⑤待入天中路,看余度石桥。

⑥[注释] ①宋之问(656年~712年),字延清,汾州(今山东省汾阳县)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

曾先后谄事张易之和太平公主。

唐睿宗时贬钦州,赐死。

诗与沈佺期齐名,时号“沈宋”,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明人辑有《宋之问集》。

②鹫岭(jiù),原指印度的灵鹫山,此借指灵隐的飞来峰。

相传慧理和尚见到灵隐山时说:“此天竺国灵鹫山之一岭,不知何年飞来?”“飞来峰”之名即由此而来。

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高。

锁寂寥:门户紧闭,一片寂静空旷。

其意谓佛门是清静之地,“寂寥”像被锁住一样,永留寺院。

③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门对”也有作“门听”的。

《古今诗话》认为这两句诗是当时在灵隐寺出家为僧的骆宾王代作。

韬光庵的知客厅过去曾挂有此联,西湖十八景之一的“韬光观海”名称即由此而来。

④扪(mén):摸,这里是“抓住”的意思。

刳(kū):剖开;挖空。

⑤夙(sù)龄:过去的岁月,这里指年轻时。

尚:喜爱。

遐异:远处奇异的景色。

搜对:搜寻到后,可以对景欣赏。

涤:清除、去掉。

烦嚣:嘈杂扰人,这里喻指尘世的烦恼。

⑥天台:指浙江东部的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素有“佛国仙山”之誉。

石桥:即石梁,位于天台山中方广寺前,衔接两山,长约七米,宽不到一尺,有飞爆泻入梁下,十分壮观,“石梁飞爆”为天台八景之一。

[赏析] 诗歌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飞来峰和灵隐寺那充满静穆空灵色彩的景观。

山与寺相映生辉,美丽的传说、神奇的向往,使得诗歌意境悠远。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两句极为开阔壮丽,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浙江著名旅游景点游词5篇

浙江著名旅游景点游词5篇

浙江著名旅游景点游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浙江著名旅游景点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浙江桐庐江南龙门湾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江南龙门湾景区观光游览,我是景区的讲解员,姓×,希望今天各位在我的导游讲解下,能够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相信今天的游览也定会使你们不虚此行。

江南龙门湾,位于新安江—富春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称鸬鹚湾,因为以前曾有许多鸬鹚在此捕鱼而得名,又因为它是由上游芦茨溪、大源溪汇入富春江的一处港湾叉口,而中间有一小岛突出水面,如双龙戏珠,故名龙门湾。

以前,这一带又是山货水运的埠头,所以又称鸬鹚埠。

现在的龙门湾景区是富春江板块的一处新景点,景区面积有5.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1.5平方公里,整个风景区汇峡谷、平湖、孤屿、悬崖、瀑布、奇松于一身,具有山水和谐,山势峻峭,水色澄碧,山居民风,渔村风情等特色。

这里由于受水环境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又形成江南独特的小气侯,冬暖夏凉,尤其因为这里的浅水地带特别多,所以夏季又是天然的游泳场。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游览的龙门湾景区所包括的游览内容为:下湾渔唱观鸬鹚捕鱼、钓鱼岛度假赏唐松迎客、乐智园里动动脑筋、攀栈道古亭观石壁瀑布。

下面各位就随我去码头乘船游览。

【码头】各位,龙门湾景区的游览主要是以水为主,所以整个行程基本上是以船为交通工具,每到一处景点我们会泊船上岸观赏。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位身穿蓑衣,带着斗笠的老渔翁塑像立在那里,双眼注视着远方,长髯飘曳,笑盈盈地迎接四方游客的到来。

又象是在看着当年鸬鹚捕鱼大获丰收的盛况。

一座石拱桥连接着对面的云峰烟水阁,此桥名叫揽月桥,宽7.5米,高8米,皓月当空时这里是最佳的赏月、观景处。

登上阁顶,可眺望对面的严子陵钓台,七里泷水电站大坝等富春江风光。

云峰烟水阁对面的沿江石壁上还有“下湾渔唱”四个字,这是古芦茨十景中的一景。

中华名胜对联·浙江(5)绍兴

中华名胜对联·浙江(5)绍兴

中华名胜对联·浙江(5)绍兴中华名胜对联·浙江(5) 绍兴泥雪人生几鸿爪;津亭诗句万牛毛。

*东湖,距绍兴城七里,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合称浙江三大名湖。

这里原是一座青石山,从汉代起成了石料场,经年累月,凿成湖泊。

水深岩奇,湖洞相连。

有陶公、仙桃两洞,皆可通舟。

湖畔有香积亭等名胜新旧十年行馆雨;雌雄几辈过江风。

*东湖闻木樨香否;知游鱼乐乎。

*东湖秦桥,在绍兴东,传秦始皇东巡曾于此停七饲马。

木樨:桂花此是山阴道上;如来西子湖头。

*陶浚宣题东湖怀阴别墅。

西子湖:即杭州西湖崖壁千寻,此是大斧劈画法;渔舫一叶,如入小桃源图中。

*东湖饮渌亭,在东湖之滨。

大斧劈:国画笔法之一,行笔疏阔粗犷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

*东湖桃源洞一碧无底,下有潜蛟;万绿如潮,仰观飞瀑。

*吕贞白题东湖小稷楼江空欲听水仙子;壁立直上蓬莱峰。

*东湖听湫亭倒下苍藤成篆籀;劈开翠峡走云雷。

*东湖听湫亭,在东湖之畔。

篆籀:小篆和大篆,此形容苍藤的盘旋状凿石出奇文,满壁藤萝存马迹;自天倚长剑,四山风雨作龙吟。

*柳北野题东湖藏书楼。

马迹:指秦始皇东巡在东湖饲马之事。

自天倚长剑:喻胸怀广阔生聚教训,功垂于越;卧薪尝胆,志切沼吴。

*诸乐三题府山,在绍兴市西隅,与城内蕺山、塔山鼎足而立。

于越:即於越,越国。

沼吴:使吴国为沼,意为灭吴志遂破吴三尺剑;泽流全浙一条鞭。

*越王台,位于城西卧龙山东南麓,传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处,有越王祠、越王殿等建筑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

*张大千题戒珠寺,位于西街路。

传此处原为王羲之别业,其有宝珠失去,疑和尚所为,和尚绝食而死,后发现宝珠被白鹅吞下,王悔恨不已,将别业送佛门为寺宇,名“戒珠寺”不生不灭,不垢净,不增减,度十万苦,是名诸佛;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离一切相,方见如来。

*戒珠寺潭碧自评月;崖高欲说云。

*吼山,位于城东,险峻多奇石放翁万篇,半皆归里作;柳家副本,全是借人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选读一、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宋之问的诗与沈佺齐名,时号“沈宋”,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2.《古今诗话》认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当时王勃代宋之问作的。

()3.“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中的“鹫岭”,指的是印度的灵鹫山。

()4.岧峣,形容山比较险峻。

()5.“朋水处,即能歌柳词”之说所指的词人是柳永。

()6.“韬光观海”是西湖十八景之一。

()7.“夙龄”,是指已过花甲之年,形容年龄高。

()8.白居易,字子瞻,晚年号香山居士。

()9.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与柳宗元常唱和,世称“元白”。

()10.曾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是大诗人李白。

()11.“幸有微吟可相狎”中的“狎”,在这里是指“亲近”。

()12.古代诗词中的“疏影”、“暗香”是梅花的别称。

()13.在中国诗史上,有许多诗是通过对物的吟咏抒发诗人感情的,如苏轼的《山园小梅》就属此类。

()14.赵孟頫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15.《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

()16.杨诚斋即杨万里,唐代诗人。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杨万里的诗句。

()1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浮云”,是暗喻奸佞小人。

()19.岳飞《满江红》诗中的“贺兰山”在今辽宁省境内。

()20.白居易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被称为咏西湖之冠。

()21.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22.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扫胡尘”、“靖国耻”是他生平志向所在。

23.“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表现了作者登临八咏楼时悲壮的心情。

24.“鄂王墓上草离离”中的“离离”,是指茂盛的样子。

25.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部,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26.纪晓岚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篡修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长安”,是指陕西西安。

28.李清照和辛弃疾都是山东济南人。

29.“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一句是说唐氏已另有丈夫,按照封建礼法,不能再与陆游通书信。

30.“艅艎”指古时的一种木船。

31.“沿江无数好山迎,才出杭州眼便明”,这是描写的钱塘江沿岸风光。

32.江心屿中的江心寺寺门前的联语:“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为王十朋所写。

3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望海潮》中的“天堑”,指长江。

)34.文天祥的“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临海的武坑犹如海上缥缈的仙国。

35.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素有“佛国仙山”之誉。

36.西塞山在今浙江金华市西,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湖北。

37.“黄帝旌旗去不归,片云孤石独崔嵬”是描写缙云仙都山鼎湖峰的诗句。

38.“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的“玉界”,是指玉的界面。

39.武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南。

4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出自宋代词人张志和的《渔夫》。

张志和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

这首小词以其精练质朴的语言,画出了一幅江南水乡渔歌图。

41.“山寺月中寻桂子”中的“山寺”,是指灵隐寺和净慈寺。

42.西湖天下景亭,在西湖孤山的中山公园内,亭名取自苏轼诗句“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

43.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人。

44.“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中的“玉”,指苏小小。

45.茅盾,原名沈德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林家铺子》,短篇小说《子夜》。

46.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联由康有为所写。

47.松江女史徐氏题岳飞墓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48.清代学者纪昀对董其昌的杭州飞来峰冷泉亭联的答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

49.“奉化岳林寺联”写的是弥勒佛。

赵宋以来,中国佛教弥勒塑像多为大腹笑面,据说是借用了五代后梁布袋和尚的形象。

50.吴昌硕擅写“石鼓文”,为“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

51.“云泉窈窕,西北为最”中的“窈窕”,就是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2.《雁荡山记》的作者是杰出的科学家沈括。

53.吴均,今浙江省温州人,创“吴均体”。

54.“三袁”是袁宏道、袁公道、袁明道三兄弟。

55.修禊为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中旬的巳日,人们聚集于水滨嬉戏洗濯,以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6.彭祖,传说他生活在尧、夏、商三代,活了800岁。

57.“委弁bian者,蛟而跃”中的“委弁”,是指“委屈”。

58.邓牧,自号三教外人。

明初的思想家、学者,淡泊名利,爱游山水,曾隐居于杭州大涤山的洞霄宫。

《雪窦游志》选自其著作《伯牙琴》集。

59.贯休,唐末和尚,擅长诗、画和书法,著有《禅月集》。

60.袁宏道在《晚游六桥待月记》中写道:“杭人游湖,止午、末、申时”,意思是说,杭州人游西湖,大多喜欢在午时12点至下午5点这一时间段游玩。

二、单项选择题61.“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出自()的诗句。

A.苏轼B.杨万里C.白居易D.王安石6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出自于()。

A.《饮湖上初晴后雨》B.《山园小梅》C.《宿建德江》D.《春题湖上》63.人称“梅妻鹤子”,死后,宋仁宗赐“和靖先生”的是()A.林逋B.林昇C.袁枚D.杨万里64. _____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

A.赵孟頫B.王安石C.林昇D.杨万里65.下列诗歌中,借对岳飞的凭吊而抒发作者一片故国之思的是_____。

A.《题临安邸》B.《登飞来峰》C.《岳鄂王墓》D.《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6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中的“寻”,是古代长度单位,古代一寻为()尺。

A.5B.6C.8D.1067.字子昂,号松雪道人的是()A.陆游B.袁枚C.文天祥D.赵孟頫68.“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句中的“汴州”即现今的()。

A.南京B.西安C.洛阳D.开封69.自号随园老人,兼工诗文,风格较为清新活泼,论诗主张直写性情的是()。

A.袁枚B.陆游C.王安石D.赵孟頫7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的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A.陆游B.王安石C.苏轼D.李白71.“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是()的诗句。

A.李白B.苏轼C.王安石D.陆游72.王籍是较早描写若耶溪的诗人,诗句()被人称为“文外独绝”。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两岸梦梦空翠合,琉璃镜里一帆行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73.唐代第一个大量描写山水的诗人是()A.李白B.王维C.孟浩然D.张志和74.金华八咏楼原名“元畅楼”,自()代起,改为“八咏楼”。

A.隋B.唐C.明D.宋75.下列著名人物中,号“易安居士”的是()。

A.王安石B.袁枚C.白居易D.李清照76.“黄泽不竭,老子其犹”中的下半句的原句是()A.老子其犹龙乎?B.老子犹其龙乎?C.老子犹其龙哉?D.老子其犹龙哉?77.下列各句中的“寻”与“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寻”,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是()A.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D.掘地深逾寻丈78.“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的题目为()A.《饮湖上初晴后雨》B.《题临海武坑》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D.《春题湖上》79.“凉月如眉挂柳湾,越申山色镜中看”出自()的《兰溪棹歌》。

A.柳宗元B.戴叔伦C.陈子昂D.刘长卿80.“两岸梦梦空翠合,琉璃镜里一帆行”描写的景点的是()A.钱塘江B.兰溪C.富春江D.建德江81.《岳鄂王墓》的作者是()A.袁枚B.陆游C.徐渭D.赵孟頫82.“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是杭州景点()的楹联。

A.花港观鱼B.玉泉鱼乐园C.九溪十八涧D.黄龙洞83.李清照《题八咏楼》诗句“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中的“水”是指()A.钱塘江B.新安江C.婺江D.富春江84.“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的诗句出自于()。

A.《岳鄂王墓》B.《满江红》C.《题临安邸》D.《春题湖上》85.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出自诗人()的诗句。

A.林逋B.柳永C.李清照D.张志和86.“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的“干”的意思是()。

A.冒犯B.到达C.不及D.干扰87.杭州灵隐寺联“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的作者是()。

A.董其昌B.徐渭C.赵孟頫D.郑烨88.“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中“危”的意思是()A.危险B.害怕C.端正D.胆小89.在《望海潮》中,巧妙地摄住西湖景色诗意灵魂,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是()A.三秋桂子,十里荷花B.烟柳画桥,风帘翠幕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90.纪昀字晓岚,还有一字是()A.逍遥B.克柔C.龟龄D.春帆91.不是杭州人却长期住在杭州的一位豪放派诗人是()A.林昇B.沈括C.潘阆D.邓牧92.《钗头凤·红酥手》是一首关于爱情悲凉的凄婉词作,它的作者是()A.陆游B.白居易C.潘阆D.柳永93.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对()非常推崇,把他的诗文列为明代第一。

A.赵孟頫B.董其昌C.徐渭D.吴昌硕94.玉,古代多用来形容仪容美好的人,最早见于()A.《吴越春秋》B.《世说新语》C.《庄子·秋水》D.《文思博要》95.“黑水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中的“白雨”,是指()A.白色的雨B.白天的雨C.白亮的雨点D.白色的水雾96.绍兴兰亭联“曲水绕华筵,兰亭雨露添新色;流觞成雅集,翠竹萧疏忆古人”的作者是()。

A.吴昌硕B.郑板桥C.茅盾D.柳倩97.温州雁荡山一帆峰联“一峰拔地起,有水从天来”的作者是()。

A.徐渭B.王十朋C.董必武D.康有为98.“事父未能,入庙倾诚皆末节;悦亲有道,见吾不拜也无妨”是()的楹联。

A.岳林寺B.禹王庙C.方广寺D.曹娥庙99.“长思伟著共仰霞客风流”是一幅描写某景点的对联中的下联,该景点是()。

A.天台山B.江郎山C.八咏楼D.仙都山100.杭州孤山西湖湖心亭联的最大特点就是巧妙地化用了()的诗文。

A.苏轼B.李白C.欧阳修D.杜牧101.在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名人是()A.吴均B.袁宏道C.张岱D.范冲淹102.()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A.《雁荡山记》B.《与宋元思书》C.《冷泉亭记》D.《晚游六桥待月记》103.历来被视作记游作品的上乘之作是()。

A.《冷泉亭记》B.《晚游六桥待月记》C.《雁荡山记》D.《游天台山记》104.下列游记选自《梦溪笔谈》的文章是()。

A.《游天台记》B.《雁荡山记》C.《普陀山记》D.《莫干山记》105.《湖心亭看雪》描写的是()五年十二月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