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2《普通心理学》2013年度6月期末考试指导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内在过程。
()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3、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4、气质不影响人的成就高低、贡献大小,但却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5、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叫注意的分散。
()6、信息从感觉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7、听南极考察团的报告时,头脑中浮现出企鹅、雪窝等形象,这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
()8、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交际的过程。
()9、人的表情都是个体通过后天模仿、学习而获得的。
()10、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内在根据,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A.1864年B.1879年C.1903年D.1920年2、人的习惯和自动化行为的生理机制是()A.定势B.动力定型C.无条件反射D.反馈3、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 . 时距信息B . 加工机制C . 通道D . 实验为了解释行为,心理学家可以:(A) 探究行为的生物原因(B) 假设心理机制或状态(C) 探究引起行为的环境事件(D) 以上都对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的是:(A) 汉代王充(B) 南北朝范缜(C) 明代李时珍(D) 清代王清任6、脑干中被称为“生命中枢”的是()A、桥脑B、丘脑C、下丘脑D、延髓7、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9、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A.王方比李平高B.李平比王方高C.相等D.无法相比10、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个体最独特的性格特质,在性格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特质是()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三、多项选择题1、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大学《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0031普通心理学一、单选1A 2D 3D 4D 5B 6A 7C 8A 9A 10A 11A 12C 13B 15A 29D二、多选 2ABCD 9ABC三、三.名词解释1、情境,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qíng jìng。
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
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
2、更年期一般指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3、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在斯金纳的体系中,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
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4、是指由一定的动机驱使出现的主动性遗忘。
这种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大痛苦、太有损于自我。
5、意志(will)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四、简答题1、脑成像主要分为如下五类。
1)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扫描)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3)磁共振成像(MRI)4)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5)血管造影术2、答:1.二苯氧氮平类代表药物有:洛沙平、氯氮平、氯噻平等。
2.苯酰胺类代表药物有:舒必利、泰必利、舒托必利等。
3.硫杂蒽类代表药物有:泰尔登、氯噻吨、三氟噻吨等。
4.丁酰苯类代表药物有:氟哌啶醇、氟哌啶醇葵酸酯、苯哌利多、三氟哌啶醇、五氟利多、氟司必林等。
5.吩噻嗪类代表药物有: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氟奋乃静葵酸酯、甲硫达嗪、氯丙嗪、奋乃静等。
6.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3、答:主要有下列一些。
(一)课题的性质。
一般来说,推理的材料具体,推理就比较容易;对于抽象材料,推理比较困难。
(二)前提气氛效应(三)赌徒谬误(四)题外知识的介入,题外知识的介入,往往会使人偏离逻辑规则产生不正确的推理。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其中( ) 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A.本我B.自我C.超我D.三者都是答案:A2.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具有( )。
A.独特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功能性答案:B3.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A.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B.影响及决定人的行为的潜意识C.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答案:B4.()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差别所在A.气质B.能力C.性格D.理智特征答案:C5.()是指人在短暂时间里,能迅速地表达出较多的观念A.敏捷性B.变通性C.独特性D.流畅性答案:A6.“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A.应激B.心境C.焦虑D.激情答案:D7.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A.感觉对比B.感觉融合C.感觉适应D.感觉的掩蔽答案:A8.提出智力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可以组成为一个三维智力结构模型,人的智力在理论上可以区分为150种的美国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卡尔特C.瑟斯顿D.吉尔福特答案:D9.衡量感受性高低可用A.智商B.韦伯分数C.情商D.感觉阈限答案:D10.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成分是()A.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B.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C.感觉登记、复述系统和中央执行系统 D.感觉登记、视空间画板和中央执行系统答案:A11.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为B.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C.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D.操作性为和反应行为答案:B12.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答案:C13.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称为A.联觉B.联想C.感觉融合D.感觉起伏答案:A14.()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64002)一、名词解释题1、边缘系统2、知觉3、思维4、能力5、动机6、观察法7、情绪调节8、人格9、神经系统10、错觉11、记忆12、问题解决13、表象14、神经冲动15、编码16、创造性17、记忆18、实验法二、简答题1、人格的本质特征有哪些?2、脑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有哪些?4、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有哪些?5、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自我调控系统包括哪些?7、意识包括哪几种不同的状态?8、语言的特征有哪些?9、影响创造性的困素有哪些?10、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如何?11、图形组织的原则有哪些?12、注意可分为哪几种?13、根据信息保持的长短,记忆可分为哪几类?14、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包括哪几个层次?三、论述题1、论述感觉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论述情绪调节的特征。
3、论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边缘系统答: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叫边缘系统。
2、知觉答: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3、思维答:思维是借住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4、能力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是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5、动机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6、观察法答:在自然条件下,有计划、系统地观察,发现心理现象的规律7、情绪调节答: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8、人格答: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测试题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控制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3、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A、心理过程B、心理特征C、心理状态D、个性心理4、人们在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A、个性心理B、心理特征C、个性心理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点5、下列哪一种反射属条件反射?()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膝跳反射D、信号反射6、印度“狼孩事例”说明了()。
A、人的心理对于生存环境的依存性B、人的心理的主体性C、人的心理的意识性D、人的心理反映了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7、视觉中枢位于()。
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8、()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B、记忆C、表象D、想象9、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外部感觉?( )A、视觉B、听觉C、机体觉D、味觉10、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与()。
A、动作思维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创造思维D、形象思维抽象思维11、人的气质类型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的匹配是错误的?( )A、强、不平衡型(兴奋型)——胆汁质B、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粘液质C、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胆汁质D、弱型(抑制型)——抑郁质12、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比较好,这是因为在这一时间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13、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听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时候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这些现象都叫做( )。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的基本任务?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心理现象D. 改变物理现象答案:D2. 以下哪种观点认为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A. 心理二元论B. 心理一元论C. 心理多元论D. 心理实证论答案:B3. 以下哪种心理过程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A. 情感过程B. 意志过程C. 认知过程D. 生理过程答案:C4. 以下哪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A. 喜悦B. 愤怒C. 悲伤D. 惊讶答案:C5. 以下哪种记忆过程与大脑皮层兴奋灶的形成有关?A. 编码B. 保持C. 提取D. 遗忘答案:A6. 以下哪种心理现象属于知觉?A. 视觉B. 听觉C. 味觉D. 知觉对象的整体性答案:D7. 以下哪种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特质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B. 荣格的人格理论C.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D. 克莱顿的人格理论答案:C8. 以下哪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A. 驱力理论B. 激励理论C. 需要层次理论D. 期望理论答案:D9. 以下哪种心理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生理心理D. 认知心理答案:B10. 以下哪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潜意识?A. 精神分析疗法B. 认知疗法C. 行为疗法D. 人类主义疗法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两大分支是______心理学和______心理学。
答案:实验心理学、理论心理学2.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知觉、记忆、思维3.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理基础、心理体验、社会功能4. 记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编码、保持、提取、遗忘5. 人格理论主要包括______人格理论、______人格理论和______人格理论。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请将答案按先后顺序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否则不计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
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3.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B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4.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C )。
A.冯特B.弗洛伊德C.华生D.马斯洛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D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6.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D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7.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观点是( B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8.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 A )。
A.行为主义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9.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情绪波动;有的人做事果断,有的人做事优柔寡断。
这类心理现象称为( D )。
A.情感过程B.心理状态C.意志过程D.心理特征10.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等资料中分析其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D )。
A.测验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活动产品分析法11.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C )。
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12.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C )。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记忆: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
?2.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内部联系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3.需要: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及渴望达到平衡的内部状态?4.成就动机: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力图做出成就以赢得人们的尊重。
?5.能力:直接影响人们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二、填空题?6.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7.根据情绪的状态把情绪分为三种:(激情、应激、心境)。
?8.研究表明,左侧前额皮层与(积极)情感有关,右侧前额皮层与(消极)情感有关。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的进程:(不平衡,先快后慢)。
?10.思维的基本过程指(分析)和(综合)。
?1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2.巴甫洛夫根据神经活动特点将高级神经类型分为四种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郁型)。
?13.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包括(感知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其核心。
?14.表情有三种形式(面部表情、肢体表情、语调表情)。
?15.加德纳在多重智力理论中提出了七种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运动智力)?。
?16.韦克斯勒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将比率智商改为(离差)智商。
??17.科学工作者根据气候、动物、磁场等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对地震灾害做出预测,这反映了思维的(概括性)特征。
??18.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需要)是它产生的内部条件,(诱因)是它产生的外部条件。
?三、单项选择?19.?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是(?D?)。
??A.?马斯洛??B.?罗杰斯?C.?弗洛伊德??D.?斯金纳?20.古语云“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的是(A)。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21.毕业生择业时面临多种选择,是(D)的表现。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2010最新《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24%)1、有意注意2、知觉3、创造想象4、思维5、道德感6、能力二、填空题(18%)1、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
2、注意有复杂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_____功能。
3、人的外部感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___。
4_____________定律提出心理感觉量与物理刺激量的对数值成正比。
5人的心理发展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似动知觉包括_____________运动、_____________运动、_____________运动。
7在心理研究中揭示的错觉多数是_____________错觉,例如_____________。
8情绪记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9_____________达到150%时保持效果最佳10数学家擅长_____________思维。
11概念的形成过程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2情绪在激动水平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二者相权取其一属于_____________冲突。
14与_____________相反的是人意志的冲动性。
1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会出现练习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 称为高原期。
16一般研究者把智商130成为划分_____________的最低临界线。
17_____________年,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__ ___________的诞生。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属于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之一?()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心理现象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感觉的基本特征?()A. 感觉阈限B. 感觉适应C. 感觉后效D. 感觉对比答案:C3. 下列哪种感觉是最早发展的感觉?()B. 听觉C. 嗅觉D. 味觉答案:D4. 下列哪种情绪理论属于生理学理论?()A. 詹姆斯-兰格理论B. 情感-认知理论C. 情感-行为理论D. 情感-情绪理论答案:A5.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不属于记忆过程?()A. 编码B. 保持C. 提取D. 情感6. 下列哪种心理障碍属于认知障碍?()A. 抑郁症B. 焦虑症C. 偏执症D. 阿尔茨海默病答案:D7. 下列哪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A. 精神分析疗法B. 行为疗法C. 认知疗法D. 人本主义疗法答案:C8.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动机理论中的驱力理论?()A. 需要层次理论B. 成就动机理论C. 驱力理论D. 期望理论答案:C9.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人格特质理论?()A. 大五人格理论B. 依恋理论C. 心理动力学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10.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A. 群体行为B. 人类关系C. 心理障碍D. 社会态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______的科学。
答案:规律12. 感觉适应包括______适应和______适应。
答案:暗适应、明适应13. 记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编码、保持、提取14.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理唤醒、认知评价、主观体验15. 动机是个体______和______的心理驱动力。
答案:行为、活动16.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特质分为______特质和______特质。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普通心理学试题+答案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普通心理学试题+答案《普通心理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判断题1、性格无好坏之分。
(×)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 ×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2.心理是( A )。
A、脑的机能B、心脏的机能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D、脊髓的机能3.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视觉B、知觉C、感觉D、记忆4 . 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
A、动作记忆B、逻辑词语记忆C、听觉和运动记忆D、形象记忆5. 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A、逻辑思维B、直觉思维C、形象思维D、动作思维6. 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
0022《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指导
0022《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指导0022《普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三、重点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使用特定的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测验法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2、小张准备演讲,他立刻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这些反应是由____控制的。
A、脊髓B、交感神经系统C、副交感神经系统D、内分泌系统3、以下现象中,哪一项涉及到了感觉适应现象:A、游泳池的水刚开始显得很凉B、吃完冰激凌之后觉得辣椒酱很辣C、你更喜欢丝绸而非天鹅绒的感觉D、刺激屏幕上呈现10毫秒以至你感觉不到4、色盲患者:A、通常不能分辨任何颜色B、将绿色物体知觉为红色C、通常不能感知红色和绿色D、女性所占比例多于男性5、一个熟悉的物体以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呈现,其保持不变的是:A、网膜视觉形象B、物体被估计的大小C、物体的视角D、物体在视野的位置6、受意识控制加工的特点是:A、需要集中注意完成B、不需要集中注意完成C、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D、几乎不需要注意的资源7、最早把实验法应用于高级心理过程研究的心理学家是:A、华生B、斯金纳C、艾宾浩斯D、皮亚杰8、短时记忆采用的主要编码方式是:A、按照刺激物的物理特征B、语义编码C、语音编码D、都不是9、下面那个原因导致功能固着:A、经验的作用B、遗传C、生来就有的D、知识迁移10、看到一条招工广告,工作地点离家较近,但不利的条件是需要周末上班,这时的心理冲突属于: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性的冲突11、与情绪有关的“快乐中枢”和“惩罚中枢”位于:A、海马B、下丘脑C、丘脑D、杏仁核12、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智商最接近的是:A、父母和子女B、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C、在一起生活的异卵双生子D、在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
13、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是:A、格式塔心理学B、心理分析C、构造主义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1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脑和脊髓B、脑干和脊髓C、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D、大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15、在电击实验中,电流刺激强度略增加,人感觉到的疼痛却增加很多,这种现象符合定律关于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关系的论述。
(ks)2012年—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心理学》(本)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心理学答案2013年7月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含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BCD 2.C 3.B 4.ABD 5.B6. ACD7. D8. B9. A 10. AD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1.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等三部分。
12.心理物理学中将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13.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14.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5.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3 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
编码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3 分)。
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酌头脑中(2分)。
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2分)。
16.能力是如何分类的?(1)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不同,可以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3分)。
(2)根据能力是否能够帮助人们创造出新事物,可以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分)。
(3)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4分)。
(1293号)心理学答案第1页(共3页)17.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
(i)知觉到需霉(2.5分)。
(2)个人的责任(2.5分)。
(3)权衡成本和收益(2.5分)。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2.5分)。
四、论述题(从下列2题中任选1题完成,20分)18.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克服各种障碍,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2分)。
大部分的问题解决都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策略和检验策略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4分)。
0270《普通心理学(下)》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270《普通心理学(下)》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和心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入门课,主要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的理论和规律。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
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能够根据题干,从备选项中再认正确的答案,考查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题型二:名词解释(理解重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题型三:简答题(对于学科中的基本问题与概念的理解和思考)题型四:论述题(准确理解重要概念和思想,并开展论述)二、重点复习内容第一章思维1、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2、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3、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
抽象与概括4、思维的种类: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具有以下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6、想像: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像的基础是表象。
无意想像: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像。
有意想像: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像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7、概念的含义和种类,概念结构的理论,概念形成的途径和策略。
8、推理: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的思维活动。
9、推理中的心理现象:气氛效应:在三段论推理中,前提的形式所产生的气氛将影响人们得到一定的结论。
证实倾向: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他们。
10、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大学《普通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汇总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多元智力理论叙述错误的是()。
A、1999年,加德纳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即认识自然的智力。
B、音乐智力包含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智力因素中C、多元智力理论为新课改提供了理论基础D、这几种智力因素不是独立的,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答案:D2、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是()。
A、斯坦福一比纳量表B、韦克斯勒智力测验C、瑞文推理测验D、比纳-西蒙量表答案:D3、如果说一个儿童是天才儿童,那么他的智力至少应该是()。
A、110B、120C、130D、140答案:D4、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他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把比率智商改成了离差智商,如果某施测团体的平均得分为70分,标准差为5,而某人得分是80,那么这个人的智商是()。
A、130B、140C、1D、110答案:A5、一名实足年龄为5岁(CA)儿童,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龄(MA)是6岁,他的智商是()。
A、83B、100C、120D、110答案:C6、如果一个测验能预测后来的行为,说明这个测验的()。
A、信度高B、效度高C、区分度高D、难度适中答案:B7、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该测验的()。
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D8、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是()。
A、难度B、信度C、效度D、标准化答案:D9、卡特尔的智力理论提出,()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习得的,依赖后天的学习和经验。
A、流体智力B、晶体智力C、一般因素D、特殊因素答案:B10、根据多元智力理论,至少有7中智能。
其中()与传统智商测试测量的能力最接近。
A、音乐智能B、身体动觉智能C、语言智能D、认知智能答案:C11、从卡特尔理论的观点看,使用算法和启发的能力是()的一个方面。
A、聚合思维B、晶体智力C、发散思维D、流体智力答案:D12、从卡特尔理论的观点看,洞察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
A、聚合思维B、晶体智力C、发散思维D、流体智力答案:D13、从斯滕伯格的三元理论的观点看,在经常观看赛马比赛人中,那些总是能挑选出获胜马匹的人其智商并不比其他人高。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指导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和心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入门课,主要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的理论和规律。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包括以下四种题型:1、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根据题干,选择合适的选项,每一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可以采用直接选法、排除法等方法进行选择。
2、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要根据讲义和课本的内容,清楚表达概念的含义。
以“能力”为例,在完成名词解释时,可回答为: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3、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根据题干要求,回答要点,无需展开论述。
如,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
回答应该是:(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做到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地更迭,即所谓轮流注意;(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4、论述(共20分)根据题干要求,回答要点,并展开论述,最好能结合实际,再整合进行说明。
如,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回答的要点应该是:(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深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在回答的同时要对每个要点展开论述。
如在回答“(2)发展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时,应进一步展开论述:“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
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语文、绘画、音乐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现代心理学的发展(1)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ion,1878-1958),于1913年创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22《普通心理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和心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入门课,主要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的理论和规律。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包括以下五种题型:1、单项选择根据题干,选择合适的选项,每一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可以采用直接选法、排除法等方法进行选择。
2、判断题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题干正误。
3、名词解释要根据讲义和课本的内容,清楚表达概念的含义。
4、简答根据题干要求,回答要点,无需展开论述。
5、论述根据题干要求,回答要点,并展开论述,最好能结合实际,再整合进行说明。
二、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现代心理学的发展(1)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强调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外显的行为,研究决定行为的因素;个体行为的环境决定论;反对使用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的研究方法。
30年代以后,产生了新行为主义学派,承认有机体的内部心理活动对行为的作用,提出在刺激—反应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
(2)精神分析由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创立。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潜意识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它开辟了潜意识领域,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3)认知心理学主张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现象。
(4)构造主义这一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
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
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精神状态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造的。
2、测验法是使用特定的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3、就科学严谨性而言,实验研究是心理学家的首选方法。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1、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彼此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3、一个人在紧张时会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些反应是由交感神经系统控制的。
4、大脑皮层枕叶损伤将会引起视觉障碍。
5、对有机体的觉醒起主要作用的是网状结构。
6、大脑皮层可分为四个脑叶,各自的主要机能如下:第三章感觉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2、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产生感觉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具有一定的感觉能力;二是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
这就涉及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问题。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2)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阈限——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在电击实验中,电流刺激强度略增加,人感觉到的疼痛却增加很多,这种现象符合乘方定律关于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关系的论述。
3、视觉现象与分析: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它们在昏暗的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视网膜上缺乏锥体细胞会导致色盲。
4、声音的三个心理属性是音色、音调和响度。
5、韦伯定律: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K=△I/I,其中I味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为一个常数,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
第四章知觉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知觉并不是对客观世界完全真实的反映。
它受客观线索的影响,但并非不具有主观性。
2、知觉的基本特性(1)人脑优先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2)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知觉的理解性。
3、图形的组织原则。
(1)邻近性;(2)相似性;(3)对称性;(4)良好连续;(5)共同命运;(6)封闭;(7)线条朝向;第五章意识和注意1、意识是一种觉知,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是一种高级心理状态,它分为不同的层次。
2、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受意识控制的加工经过大量练习,可以转化为自动化加工。
3、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选择功能。
4、影响人不随意注意的因素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影响因素:(1)刺激本身特征:强度,对比关系,运动变化,新异性等。
(2)人本身的状态:需要、动机等因素。
5、注意的几种认知理论(1)过滤器理论(2)衰减理论(3)后期选择理论(4)多阶段选择理论(5)认知资源理论(6)双加工理论第六章记忆1、最早把实验法应用于高级心理过程研究的心理学家是艾宾浩斯。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记忆负荷量和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的影响更大,在学习和测验阶段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内隐记忆影响大。
3、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前者是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后者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如何开车、游泳等运动技能的记忆是程序性记忆。
4、短时记忆采用的主要编码方式是语音编码。
5、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对遗忘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下述四种:(1)衰退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3)压抑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
(4)提取失败。
有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防止遗忘的方法有以下这些:及时复习;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
6、倒摄抑制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学习后休息,比学习后继续学习其他材料记忆的效果好,这是由于倒摄抑制的作用小。
第七章思维1、在发散生成测验中,说出某个物体的用途越多,发散思维越流畅。
2、定势是指由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定势有时候有助于问题解决,有时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积极影响表现在解决类似问题时,倾向采取习惯的方式解决,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消极的影响表现为它限制形成假设的范围,并使所尝试的问题解决方法固定化。
3、功能固着指的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经验的作用会导致功能固着。
4、问题解决中的策略(1)算法策略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算法策略的优点是它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但这种策略需要大量的尝试,因此费时费力。
(2)启发式策略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启发式的策略不一定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其优点是省时、省力。
如果你面对一个比较复杂难解的问题,而要求解决问题的时间又很短,你最应采用该策略。
第八章语言:1、日常生活中,一个单词越是经常被使用,其识别得也越快,这种效应称为频率效应。
2、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
3、大脑皮层几个主要的语言区及其语言功能。
布洛卡区:在左半球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
功能:语言运动中枢,掌管言语的产生或者说话;与语法加工有关;与语言调节机制有关。
威尔尼克区:它的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和语言的接受有密切的关系。
角回:负责书面语言和口语之间的相互转化。
4、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的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第九章动机1、根据班杜拉的自我功效(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建立的四种信息来源的基础是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
要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体验成功;利用榜样的作用;言语的说服和情绪的唤起。
2、动机的唤醒理论。
对唤醒的偏好水平是个体行为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唤醒理论的三个原理:(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2)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会使唤醒水平降低;(3)经验对偏好的影响。
3、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不足或者过强工作效率下降。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4、意志行动中的冲突类型(1)接近-接近型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时就会出现这种冲突。
(2)回避-回避型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力图回避的,而又只能回避其中一个。
(3)接近—回避型:同一物体或者目标对人既有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时出现。
(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人们常常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5个等级构成: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1、与情绪有关的“快乐中枢”和“惩罚中枢”位于下丘脑。
2、心境、应激与激情心境:持续时间较长,情绪强度弱,具有弥散性的特点;激情:持续时间短,情绪强度强,对身、心有巨大的影响。
应激:情绪强度较强,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对身、心有巨大影响。
3、大脑的喜、怒、哀、乐等感受状态,是人的情绪在认识层面上的一种自我觉察,被称为情绪的主观体验。
4、阿诺德的情绪“评—兴奋”学说。
该理论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评估——情绪。
情绪的产生是对刺激情境评定的结果,是大脑皮层兴奋的结果。
它概括了詹姆士以来的情绪理论和20世纪中叶情绪生理学的研究成果,重视大脑皮层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提出了情绪通过大脑皮层认知评价才得以产生的重要观点,是情绪理论的一大突破。
5、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在情绪活动中,人需要对刺激事件与自己的关系进行不断评价,包括三个层次:初评价:确定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这对个体的适应生存很重要。
次评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反应行为,在做出反应之前需要根据自己经验判断怎样做出合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