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2020
《灿烂千阳》读后感6篇
![《灿烂千阳》读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8ec07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9.png)
《灿烂千阳》读后感6篇《灿烂千阳》读后感1“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场。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灿烂千阳》这个美丽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动听的书名深深吸引,眼前仿佛出现了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的壮观画面。
然而,深读后我发现,这部小说讲述的故事并不壮观,甚至说不上壮美,只有一种寒到骨髓的痛。
小说作者卡勒德·胡塞尼以女性视角,还是两个女主人公的视角,来描写阿富汗家国政局动荡背景下女性由来已久的低下地位,在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不由得屡屡为之动容。
小说时间跨度三十年,记录了阿富汗陈旧制度封闭环境下妇女地位的严重不合理以及通过这些女性的苦难与救赎在绝望之中微弱地照亮了几许希望之光的故事。
让人最为痛心的一段是无麻药剖腹产,而且此处作者的叙述手法更是凸显了女性人权的丧失,被动手术的对象本人连第一知情权都没有,医生当面都不直说只是意会丈夫,完全不把女人当人看待!即使这样,只要能做手术把孩子生下来,女主人公也欣然接受。
是要有多么大的忍耐度才能忍受得了清醒状态下手术刀刃刺穿肚皮划下长长的切口完成分娩?这与地狱有何区别?不知道阿富汗妇女是不是世界上最深受苦难的女性,也许凡遗留落后制度的地方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女性人权的牺牲。
你敢说即使在我们身边,那些“罪过都是女人造成的”腐朽落后潜意识不存在吗?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女性,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和所有的失落。
还好有这样的作家,可以让我看到我所不了解的世界,也让我倍加珍惜我现在所拥有的生活。
有些东西不是我们能改变的,但通过这些文字,也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些让人扼腕的事实。
也许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文字的力量却真的是无法言说的。
2020《灿烂千阳》读后感精选5篇
![2020《灿烂千阳》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b34e07b14e852459fb5731.png)
2020《灿烂千阳》读后感精选5篇《灿烂千阳》是一本很震撼人心的书。
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灿烂千阳》读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灿烂千阳》读后感《灿烂千阳》的阅读纯属偶然,第一本卡勒德·胡赛尼的书是《追风筝的人》,在地铁报上断断续续的读了后买来读的,读完后也向朋友力荐,觉得这本书真正写的是好,感动,从头到尾的感动。
看完后,也私下很有负罪感的感到幸福,因为自我生活在和平盛世因为自我自小被家人的爱环绕。
当看到《灿烂千阳》的作者与《追风筝的人》同为一人的时候,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本书我不要看,我怕我背负不起书中沉重的感觉。
前些日子在当当买了一堆书,书送到家里,才突然忆起,这本书,是说不要看的。
但既然买了,总没有不看的道理,况且作者以前的作品也是我极尽溢美之辞赞扬的。
这本书看完的感觉,一是震撼二是心酸,书中以一个不幸女人的一生为线索(此刻觉得,这个国度的女人,大概离幸福的距离比任何地方的都要远点)从她的视角写出国家的动荡对国民的影响。
这话太笼统,可总结来,就是这感觉。
里面有很多家暴的情节,并没有描述到多么详细,但聊聊数语却带给人无数的想象空间,看的我每每忍不住自心底寒战起来。
也对玛丽雅姆生出敬佩,这样的环境下,她依然肯用她的爱心温暖另个与她同样不幸的人。
书中有个细节描述到莱拉的父亲带他们兄妹去卡米扬大佛游玩,写到周围景观的闲散适宜,农人在田间劳作,农作物在微风中俯仰。
我的思绪也仿佛被带到那个孕育温馨、神秘与期盼的下午,数章后一笔带过大佛被毁,伴随同时的还有恋人的失散和亲人的过世,虽然没有过多的描述,却有种心酸的感觉让我无法继续读下去。
卡米扬大佛的被毁以前在新闻里看到过,只有看到书里带过,才真正相信,它真的被毁了,一向都不相信,这样一件民族瑰宝,怎样就会被毁了,怎样会下得了手。
结尾有点点大团圆性的,莱拉和她的爱人踏上了回乡的路程,寻找身心的最终归宿。
这个,我有点点怀疑,当一个人,做为人的基本权利被彻底否决,彻底践踏后,他仍然会将否决与践踏他的地方作为归宿么?当然,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是无法体会他们的悲凉与无奈的。
灿烂千阳优秀读后感(精选5篇)
![灿烂千阳优秀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0d89d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6.png)
灿烂千阳优秀读后感(精选5篇)灿烂千阳优秀读后感(精选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灿烂千阳优秀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灿烂千阳优秀读后感1为之深深感动、深切的体会到我们现在身处的是多么幸福的环境…作者用平缓的叙述串联了两位女性的人生、莱拉是不幸的、经受战争失去了父母和哥哥、被炸伤的时候偏偏遇到的是罪恶的拉希德、差点被拉希德置于死地、而她又是幸福的、她有自己的儿女、有爱她的塔克里和和谐温暖的父母、她在黑暗中遇到了玛丽雅姆、一个愿意为她付出生命的人;相比之下玛利亚姆就没有那么幸运、作为一个一个身份低危的私生女、热切渴望着父亲的疼爱、而因为父亲碍于面子没有给予过她应有的疼爱、后来嫁给拉希德更是苦难的加重、多次流产、动不动的殴打、为了解救莱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后也没能够看到父亲迟到的忏悔。
正如哪句话所言、人们数不清他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正如人们数不清她的隔壁有一千个太阳。
对于莱拉来说、玛丽雅姆就是她的太阳、今日温暖平静如月光抚照样的生活、是玛丽雅姆用自己的光芒奋力燃烧带给她的。
那灿烂千阳就是美丽的玛丽雅姆、就是她留给她的希望。
她和塔克里新孕育的生命代表了希望、她会有一个如阳光般温暖的名字:玛丽雅姆。
灿烂千阳优秀读后感2才看时会觉得玛丽雅姆是一个改变命运的人,对生活的不甘,想要改变现状、以为父亲能让她改变现状,其实这是她走向深渊的开始。
以为拉希德会对他好一点,开始是有期望,经历怀孕、流产,拉希德终于有使用暴力的理由了,玛丽雅姆由一个青春少女到中年妇女,每天都生活在暴力中,还有精神上的折磨。
你说要是她没有鼓起勇气去找自己的父亲,好好和娜娜生活,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呢,如果娜娜让她认识到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会不会人生过得又不一样呢。
对我来说,这里就是我的终点,两个毫无相关连的人,最后是为了记起她,去了她生活的地方。
灿烂千阳读后感3篇
![灿烂千阳读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bd72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1.png)
灿烂千阳读后感灿烂千阳读后感精选3篇(一)《灿烂千阳》是一部令人感动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友情和爱情的故事。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小说中描绘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他们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悲欢离合,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
故事中揭示了人生的种种困境和选择,让人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它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多么重要,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与我们相处的人,用心去体会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同时,小说也给了我很多关于家庭、友情和爱情的启示,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总的来说,《灿烂千阳》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小说,读后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
它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让我更加坚定地珍惜每一刻。
推荐给所有喜欢温馨感人故事的人阅读,相信它会给你带来很多思考和感动。
灿烂千阳读后感精选3篇(二)《灿烂千阳》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友情和爱情的故事。
小说以一个平凡的家庭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家庭中的种种亲情、友情和爱情,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真实。
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家庭中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她勇敢、善良、聪明,却也有自己的脆弱和困惑。
在小说中,她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抉择和磨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
这种顽强、坚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感到敬佩和动容。
在小说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和她家人的情感交流,以及主人公和朋友之间的友情。
家人之间的相互扶持和理解,友情之间的真诚和信任,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友情的珍贵。
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令人感到温馨和感动的画面。
另外,小说还涉及了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
主人公在小说中经历了许多爱情的挣扎和选择,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她和心爱的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力量,让我相信爱情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
灿烂千阳的读后感范文5篇
![灿烂千阳的读后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f8b41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e.png)
灿烂千阳的读后感范文5篇灿烂千阳的读后感范文5篇《灿烂千阳》以两个女人的一生作为主线,讲述了在动乱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更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生活在那里的女人的不能自主的悲惨命运。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灿烂千阳的读后感莱拉是幸运的,从小在开明的父亲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随着房子被击中父母离去,她被希拉德救出,却又被希拉德设下的圈套误以为塔里克已经死去。
她想逃跑,但意外发现自己有了塔里克的孩子,为了这个孩子她违心地嫁给了希拉德。
但是经历了种.种磨难她最终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生活,那就是与塔里克还有孩子们在一起。
玛丽雅姆作为一个“哈拉米”(私生子)从出生便注定了一生的不幸,从那么期盼父亲的到来到去找父亲结果被远嫁到遥远的地方,离开了家,母亲因为她的出走而自杀,希拉德是个残暴专横的人,常常毒打她,也打莱拉。
曾经与母亲娜娜在房顶看月亮,在树下看落叶,在河边钓鱼的日子只能是美丽的回忆,快乐只属于过去。
最终,她选择自己一人承受杀人的惩罚不肯与莱拉共同离去。
命运让莱拉与玛丽雅姆相识,并同在一屋檐下受着希拉德的非人折磨,从最初的敌视到后来的亲密如母女一般,莱拉在玛丽雅姆的帮助下(与希拉德对打中打死了他)脱离了苦海,而玛丽雅姆却被执行了死刑。
但是玛丽雅姆在最后是平静淡然的离去,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得到了莱拉与莱拉孩子真心的爱,她用自己的最后力气帮助了她们,她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
而当莱拉回到玛丽雅姆生活的小村庄,见到了玛丽雅姆生前喜爱的毛拉之孙,并打开了玛的父亲留给她的东西与信,莱拉哭了,玛丽雅姆的父亲扎里勒的忏悔与道歉来得太晚了,一切都成为了迟到的爱。
《灿烂千阳》引领着我用眼、用心去领略这个国家的风景、人物、事件,没有机会也不大可能走到更多地方的我,使得书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使我这个井底之蛙能够读到并感受到那些未曾感受和经历过的体验。
也许我还是不能更深刻的领会书中的内涵,还是无法想象那里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对一切仍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是肤浅的认知,但是,这已然为我打开了一扇窗,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与更纷繁复杂的命运。
灿烂千阳读后感8篇
![灿烂千阳读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e2d63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d.png)
灿烂千阳读后感8篇绚烂千阳读后感1《绚烂千阳》是美籍阿富汗人胡塞尼继《追风筝的人》之后的又一力作,通过他的笔端,你看到了阿富汗人民在常见的政权更迭和炮火纷飞的时代背景下的苦难与挣扎。
仆人翁是莱拉,她有一个美好的家庭,虽然妈妈脾气急躁,面对两个儿子的战死一蹶不振,爸爸却是最暖和的人,她对女儿赐予厚望,对将来布满向往。
当炮弹威逼到全家的生命,她们最终同意搬迁。
在途中,父母被炮火击中,她被埋在废墟之下,之后被鞋匠拉希德救出。
她曾经深爱的塔里克已经举家搬迁走了。
她在无望中发觉自己已经怀孕了。
为了塔里克和自己爱情的结晶,她毫不迟疑容许了拉希德的求婚。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与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结了婚。
拉希德是一个早前失去了妻子和儿子的人。
他娶了有钱人扎里勒的相貌平平的私生女玛丽雅姆,当玛丽雅姆一次又一次流产,拉希德渐渐厌弃了玛丽雅姆,动辄拳打脚踢,把玛丽雅姆当仆人对待。
当他娶了美丽莱拉时,便把她奉为掌上明珠,到处呵护疼爱。
玛丽雅姆嫉妒莱拉,两个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后来,玛丽雅姆发觉莱拉和自己一样可怜,没有地位,没有尊严,在鞋匠家凄惨地生活。
莱拉生下了她和塔里克的女儿,拉希德几乎不看这个婴儿一眼,非常厌弃这个他怀疑的“私生女”。
玛丽雅姆却非常喜爱这个孩子,她感受到了被需要,感受到了母爱。
她和莱拉亲如姐妹,抱团取暖。
后来,莱拉又生了一个儿子,拉希德万分宠爱这个儿子,对孩子的母亲也慢慢冷淡。
在这个重男轻女的社会,女子不得抛头露面,假如出门必需由男性陪伴,出门时必需把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别的男人不行以观察你的容貌,丈夫可以娶许多妻子,甚至可以打骂妻子。
若干年后,命运支配莱拉见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塔里克,他们在莱拉的家长有了简短的相聚。
年幼的儿子告知了父亲自己的母亲会见了生疏男人。
拉希德早就知道妻子和塔里克的传闻,他也知道女儿不是自己的孩子,他暴跳如雷,拿皮鞭抽打莱拉。
玛丽雅姆舍命相护,眼看拉希德要掐死莱拉,多日的忍辱偷生令她举起铁锹,舍命砍向拉希德。
《灿烂千阳》读后感(五篇)
![《灿烂千阳》读后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37146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1.png)
《灿烂千阳》读后感《灿烂千阳》主要讲了私生女玛利亚姆的童年生活在她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
生日时因定期探访的父亲没有来接她, 她便乘出租车来到她父亲家前, 谁知父亲却不给她开门, 无奈之下, 玛利亚姆只好再坐车回家。
没想到她妈妈娜娜在自家门前——一座破破烂烂的小泥屋前的大树旁上吊自杀, 灵魂归天。
安葬好她母亲之后, 她就被她父亲接到他的宅邸住下。
没过几天, 她就被迫嫁给喀布尔市中年鞋匠拉希德。
以后数年玛利亚姆一共怀了6, 7胎, 但每次都以流产告终。
与此同时, 玛利亚姆受到的待遇日益俱下, 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在她的生活中出现。
十八年后, 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和恋人, 因形势所迫她亦被迫嫁给了拉希德。
两名阿富汗女性带着各自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 一起经受着战乱的侵蚀, 贫困和严重的家庭暴力的重压。
心底的悲痛与忍耐交织, 曾经让她们相处得水火不容。
后来又因为几件事让她们互相感动, 重归于好, 又让她们缔结情谊, 如母女相濡以泣。
隐藏多年的骗局终于被揭穿, 她们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他们又将归宿何方?《灿烂千阳》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 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
它, 让我感动。
这是一本即《平凡的世界》后又一次深深感动我的书, 感谢作者带给了我全然不同的感受, 让我认识了阿富汗, 让我去了解阿富汗人民所经历过的苦难, 尽管这苦难或许只是一部分。
作者展示给我的是人性的光辉, 人们心底埋葬的关于希望的种子, 无论在怎样艰难的处境, 这粒种子永远不会死去, 终有一天, 希望会萌生出嫩绿的芽, 救赎每一个虔诚的人。
两位阿富出身汗完全不同但又普普通通的女性各自带着不属于同时代的悲惨回忆, 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摧残, 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 又让她们缔结情谊, 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在不可宽恕的年代, 有着无法抹去的记忆, 最终, 自由与幸福抵达了穿越了战乱的莱拉, 用玛利亚姆的生命这是20世界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阿富汗, 这使我十分震惊, 我意外于此般生活竟然在这么近的年代发生, 这并不是过去, 或者这还是未痊愈的伤疤。
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ee032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4.png)
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灿烂千阳读后感1在读《灿烂千阳》过程中,深刻地意识到人性在灾难面前则会尽显,求生的本能会使人们干出疯狂的事来。
世界越来越动荡,大国强国的人民的美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是建立在他国人民的生命上。
放眼望去,由战争,可以进一步深挖人性,看到的是血腥的自然法则和人性道德的共存。
弱肉强食的同时又存在帮助弱者的力量。
没有这力量,人类与野兽的距离也就不明显了。
这力量的根源,是一种爱,我们可以谓之“博爱”。
我们可以自己问问自己,是否具有博爱之心。
看完这两本书,我先想到战争,随后又考虑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从灾难中,又思考人的本性,作者也将人的本性在两本书中一一展现。
思考人性,又进一步想到了人类的前进道路。
由此,想到的是如何拯救人类自我毁灭的方法,因为,不论多么文明的国家,都会有从盛转衰。
人类的盛衰在于自己的认识。
这是取决于人类整体而不是少数智慧者。
因此,我很想知道人类本身与战争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与自己今后所面对的毁灭之间的关系。
人类自身具有毁灭自我的性质,就是说,人类的毁灭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作为关系密切。
但是,人类仍然具有其它生物所没有的特性,人类能反省,会改正,能学习,能吸取教训,能有智慧的思考。
我相信,人的好品质与恶性是有一样强大的力量,能让人存活下去。
因为人类仍然有好的本性,能让其获得不可小视的力量,从而生存下去。
或许,人类会毁灭,但不会消失。
人的恶劣行径的确与日俱增,人人都是有自私的一面,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矛盾。
我想,要思考出这些东西的根本需要花很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我是很愿意去思考,想弄明白宇宙,人,生物,以及世间的种种奥妙。
我知道,自己才疏学浅,这的确是事实,但我觉得,努力去试试,肯定会有点进展的。
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思考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或许能改变人的思想,起到好的引导,这也是有可能的。
书籍还是很好的,这个时代,书籍所起的作用,没有减少,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其他形式的事物出现,让人们的认知和理解有了增强和提高。
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2020
![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2020](https://img.taocdn.com/s3/m/bc8930d8b307e87100f69643.png)
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2020《灿烂千阳》是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
里面展现了半个世纪阿富汗妇女所要忍耐的种种。
个人,要忍耐饥饿、病痛的约束。
家庭要承受战争的创伤、难民的流离失所。
国家要忍耐前苏联、塔利班与美国的战争。
这里描写的不仅仅是主人公的悲惨经历,这更是一部阿富汗忍耐的历史。
接下来为大家整理了5篇灿烂千阳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灿烂千阳读后感1用两天的时间,看完了《灿烂千阳》。
依旧如读《追风筝的人》一样,开始是一种对异域截然不同命运的窥探,最后却是无比的震撼和慨叹。
不过,两者应该还是有区别的。
我个人认为《追》是一个故事,《灿》则是一个社会。
故事可以很精彩,很动人;社会只能是真实,真实得残忍。
“灿烂千阳”这个名字,很不错。
来自于四百年前的一位叫做穆罕默德的诗人的诗句:“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场。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一千个灿烂的太阳,本是诗人最慷慨的盛誉,可它怎能敌得过时间的变迁,敌得过人的欲望呢?战争,爆炸,袭击冲突,政权更迭,难民营,对妇女的压迫制度,饥饿,颠沛流离。
书中的种种,让谁都相信,“纵然有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也不足以再用它金煜的光芒去照亮它阴影憧憧的洞穴,用它稠浓的温暖去掂量它罪恶砭骨的凄凉。
”是的,美好的历史,在现实面前,只能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这点,我坚信。
两个主人公,都是极其不幸的,但相较而言,我更同情玛丽雅姆。
莱拉有过幸福少年时代,尤其是与父亲和情人塔里克的相处,更是留下了永远的甜美回忆。
莱拉也有依靠,或是等待,无论是她和塔里克的私生女,还是她和拉希德的儿子,都是她生活的依靠,抑或希冀。
莱拉更有幸运的结局,和自己相爱的人相守,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以完成父亲的遗志。
这一切,玛丽雅姆都没有。
作为私生女,玛丽雅姆从一出生,就失去了一切,没有幸福,没有未来。
如果她能遵循母亲那番“幸福不可得”的教诲,也许悲惨会来得晚一些。
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2020
![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2020](https://img.taocdn.com/s3/m/58dd76dfa0116c175f0e485f.png)
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2020灿烂千阳读后感1《灿烂千阳》主要讲了私生女玛利亚姆的童年生活在她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
生日时因定期探访的父亲没有来接她,她便乘出租车来到她父亲家前,谁知父亲却不给她开门,无奈之下,玛利亚姆只好再坐车回家。
没想到她妈妈娜娜在自家门前——一座破破烂烂的小泥屋前的大树旁上吊自杀,灵魂归天。
安葬好她母亲之后,她就被她父亲接到他的宅邸住下。
没过几天,她就被迫嫁给喀布尔市中年鞋匠拉希德。
以后数年玛利亚姆一共怀了6,7胎,但每次都以流产告终。
与此同时,玛利亚姆受到的待遇日益俱下,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在她的生活中出现。
十八年后,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和恋人,因形势所迫她亦被迫嫁给了拉希德。
两名阿富汗女性带着各自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一起经受着战乱的侵蚀,贫困和严重的家庭暴力的重压。
心底的悲痛与忍耐交织,曾经让她们相处得水火不容。
后来又因为几件事让她们互相感动,重归于好,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相濡以泣。
隐藏多年的骗局终于被揭穿,她们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他们又将归宿何方?《灿烂千阳》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
它,让我感动灿烂千阳读后感2去年寒假在家读完了《追风筝的人》,现在读完了《灿烂千阳》,感觉两个故事都令人震撼,让人深思。
我想,没有什么能比战争更加给人带来深重的灾难。
战争的胜利远远比不上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悲痛。
或许我们会在各种电影的感染下,对英雄充满敬佩和向往,但是,真正面临和经历过战争的人相比,电影描述的任不够真实。
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又是何等的深重啊。
没有食物,疾病蔓延,残疾,死亡,冷酷,凶暴,阴险……随战争一起滋长。
能避免战乱,实属不容易。
人的贪婪和野心无时无刻不不助燃着战火。
战争中受苦的人,他们能活下来,是万分艰难的。
和平只有经历战争的人再懂得其珍贵。
在读《灿烂千阳》过程中,深刻地意识到人性在灾难面前则会尽显,求生的本能会使人们干出疯狂的事来。
《灿烂千阳》读后感5篇优秀范文
![《灿烂千阳》读后感5篇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d65c81a6c30c2258019e49.png)
《灿烂千阳》读后感5篇优秀范文两名阿富汗女性带着各自不一样时代的悲惨回忆,一齐经受着战乱的侵蚀,贫困和严重的家庭暴力的重压。
心底的悲痛与忍耐交织,以往让她们相处得水火不容。
以下是整理的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一《灿烂千阳》里两位女主人公的交集,是一个叫拉希德的男子,一个人渣级的人物。
谎言,就是书中各种爱恨情仇的起源。
当玛利亚姆得知父亲为何从小将她和母亲抛弃在山沟,还假惺惺给她讲述外面世界是多完美,其实是为了掩饰当年自我的过错时,母亲却因为她的出走而自杀了。
父亲认为玛利亚姆是个累赘将她嫁给拉希德,而心灰意冷的她,也毫不反抗的理解了。
多愁善感驱使玛利亚姆戳破了谎言,失去了亲情。
另一位女主人公莱拉,父母在圣战组织一次内讧中身亡,而她,则被拉希德“收养”。
拉希德为了让莱拉“归顺”自我,特地花钱雇人编造谎言说与莱拉失散的男朋友已死。
在一天之内,莱拉是去了所有朋友、亲人,再也承受不住打击的她,相信了这个谎言,没有半点怀疑。
天真驱使莱拉相信了谎言,失去了感情。
我们为何撒谎?当莱拉和玛利亚姆拆穿谎言的那一瞬,我在她们眼里看到的是惊讶,失落,迷茫与无奈。
我们不会轻易理解“我们被骗”这个事实,更疑惑不解的是,对方为什么要欺骗我们。
两个谎言,出发点都是为了自我的私心,个人利益。
但换个角度来讲,玛利亚姆父亲一家在之后的阿富汗战乱中家破人亡,在远方的她安然无恙;若不是拉希德的谎言,莱拉也不会战火中生存下来,最最终男友相会。
所以,谎言只是暂时的,故事的结尾,玛利亚姆在莱拉身上看到了亲情,再次坚定人间的完美;莱拉也最终收获了她的感情和家庭。
失去的,只是暂时的;得到的,却是永久不灭的。
撒谎有什么错?有的人将对方蒙在鼓里,为了到达自我的目的,欺骗只可是是他的一步棋;有的人为了去掩盖对方不可理解的事实,暂时的蒙骗对方,为了他人着想。
前者被人们所厌恶,因为这违背了根深蒂固的“道德”;后者被人们赞扬,因为这体现了主人公懂得换位思考、乐于奉献的精神。
灿烂千阳读后感
![灿烂千阳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164e0d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e.png)
灿烂千阳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分享的灿烂千阳读后感【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朋友们。
《灿烂千阳》读后感篇一这个女孩从小被视为哈拉米而耻辱地活着,可是心思单纯的她一直对世界满怀善意,包括对自己父亲毫不动摇地信任。
她是一个没法买星期四就心神不宁躁动不安的女孩,因为那天将会遇见一周不见千里迢迢赶来的的父亲。
母亲因为是佣人而怀了主人的孩子被视为丑陋的角色,在半梦半醒之间生出了自己虽然一直爱之深责之切的女儿,她希望自己的女儿永远陪在自己的身边。
女儿渴望飞向更远的外面的世界,可是真正以为梦想可以照亮现实的时候,美丽的闪光泡泡破碎了,母亲因为女儿离开自尊的挫伤而自杀了,自己一直引以为豪深爱的父亲因为不甘耻辱而将年幼的她许配给大叔级人物。
将自己的父亲视为英雄,视为偶像,仿佛被背叛,悲伤,绝望,抱有美好幻想的童年因此戛然而止。
渴望被关爱被呵护,可是一次次遭受命运的滑铁卢。
自己还是个孩子。
可是对迎接新生命充满了期待,光荣的容光焕发,后来遭遇不幸,流产,丈夫性情大变,对她拳打脚踢,日子过得好不难受。
莱拉,故事的另外一个人物,目睹父母亲关系的破裂,渴望和父母交心,深爱着塔里克,在他们的家庭获得了人性的温暖。
哥哥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一下子击溃了这个家庭的心理防线。
可是莱拉的存在却无足轻重。
自己喜欢的人,朋友死于战争的屠戮,因为战争,自己喜欢的人也要离她而去,战争的动乱,使得她不得不明哲保身,保自己和与爱人的孩子。
玛丽雅姆在岁月的摧残下,逐渐苍老,还是那么卑微的过着,冷血而狡猾虚伪的拉希德将她比之于好工人”一辆伏尔加轿车,做牛做马。
玛丽雅姆曾经在命运的捉弄下就范准备安安心心与拉希德过日子,可是作为商人的丈夫拉希德更看重的是她能够带来的利益,给自己生个孩子。
流产让她一下子失宠,成了拉希德的仆人女佣。
也因此,漂亮年轻的莱拉的出现,让一无所有的玛丽雅姆心生妒忌,俨然一个市井泼妇。
《灿烂千阳》读后感-最新5篇读书心得范文
![《灿烂千阳》读后感-最新5篇读书心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87d08902768e9950e73881.png)
《灿烂千阳》读后感-最新5篇读书心得范文《灿烂千阳》读书心得范文一我的心萦绕着淡淡的忧伤。
我明白这是看了《灿烂千阳》后的影响。
很久没有这么迫不及待看书的感觉了。
在书店看到简单的书评和介绍我就买了卡勒德胡赛尼的这两本《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
我很想了解阿富汗或者说伊拉克也行他们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女人们,那些可怜的女人。
昨晚早早洗了澡就坐在床上看了。
我只看了两章。
在刚看两页时我就深深地牵挂着那个叫玛利亚姆的小女孩的命运,看到她小时候和父亲一齐时的天真、单纯和极度的幸福,我在想象那童话般的场景时心里却是隐隐地痛,为她将来可能的悲惨命运。
果然,她的美丽的肥皂泡破裂了,她最最最崇敬的父亲是个胆小鬼、伪君子,她自我并不是父亲心里的小宝贝而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她勇敢地独自寻找父亲的行为导致视她为唯一支柱的母亲的自杀身亡;她在父亲家里短短地寄人篱下的生活没多久就被父亲和他的妻子们许配给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而她才十五岁;当妻子们张罗着说服她答应婚事时她还那么抱着一线期望,期望她伟大的父亲会挺身而出保护她反对婚事,可是坐在旁边的父亲除了痛苦的沉默没有任何表示,甚至最终应对眼泪汪汪的女儿的祈求,他只说了一句“你别逼我,亲爱的玛利亚姆”。
高大的泰山轰然倒下,美丽的肥皂泡彻底破裂。
我舍不得往下看,就像拥有一件珍贵的宝贝一样想慢慢地欣赏;又迫不及待地想明白结果,忍不住往后翻了两页后又赶紧回来,生怕明白了结果会影响自我看书的情绪。
还有要说的话。
我一般不喜欢看中国的小说(我指的是小说,而不是故事。
小说是有灵魂有思想的,而故事没有),以前并不明白原因。
之后以为是因为自我从来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那种对人的禁锢,那种压抑;以为是因为此刻的中国人很少能静下心来写一些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偶然在朋友桌上看到一本摩罗写的散文,其中提到中国的作家普遍缺乏一种人文关怀,一种悲天悯人的大爱,所以中国的很多小说不乏细致、刻骨、深刻,可是总是有一种骨子里的冷漠。
灿烂千阳读后感(精选9篇)
![灿烂千阳读后感(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8a749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9.png)
灿烂千阳读后感(精选9篇)《灿烂千阳》读后感篇一上星期读完了胡塞尼三部曲里面的最后一部《灿烂千阳》,这本书有人评价说是女版的追风筝的人,我认为不尽然,整本书描写了三个女人的故事,背景很显然也是以阿富汗的战争为主,但没有像《追风筝的人》那样描写了种族净化和歧视,倒是点出了私生子身份和女人的地位,先从玛丽雅姆说起,作为一个私生女,和哈桑的身份是很相似的,主人和仆人的私生子,一辈子得不到承认,一辈子受人歧视,一辈子的哈拉米!玛丽雅姆的'父亲虚伪的爱,无情的拒绝和被迫嫁给四十多岁的拉希德,她认为是因为对父爱的渴望和追求,害死人母亲娜娜,一个同样悲哀的女子。
已嫁从夫,但是拉希德并不会因为玛丽雅姆的顺从而善待,毕竟在拉希德看来女人只是生孩子的工具,在反复的流产以后,玛丽雅姆已经成了一个可有可无没有人格的奴隶还是拉希德的施暴对象,饱受煎熬,玛丽雅姆已经变得无欲无求,不害怕失去不渴望得到,活着只是意味着呼吸,好像她的生命就这样终结了,但是莱拉的出现重新照亮了她的生命,莱拉作为一个在战争中失去家人的孤儿,十四岁的她被拉希德救出,同时也被拉希德这个禽兽不如的人看上,上演了一出塔里克被炸死的悲剧彻底让莱拉绝望崩溃,作为莱拉的对于家庭的侵犯,玛丽雅姆显然是不欢迎的,出于本能出于自卫。
但在拉希德的武力和折磨上紧紧的抱在了一起,并相互取暖,在最后设计了出逃,在被欺骗抓回来后饱受摧残和逼迫,还有塔里克的重新出现,让拉希德勃然大怒像莱拉大打出手,玛丽雅姆为了保护莱拉出手打死了丈夫拉希德,并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两个女人悲壮而又凄惨的一生。
阿兹莎看似没有很大的波折和故事,但是阿兹莎国药的成熟和奇怪的行为却让我为之担心,故事的结尾全是一个很好的结局,阿兹莎在那种家庭和社会中成长,心理会变成怎样的,我一直在想,长大后的阿兹莎会成怎么样的?她会不会经常在梦中惊醒会不会半夜失声痛哭?阿富汗的战争结束了,一切都在重建中,学校草坪花园等等,另外还有每个人心灵的重建……《灿烂千阳》让人有一种永远读不完的感觉。
胡塞尼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胡塞尼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29713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4.png)
胡塞尼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读《灿烂千阳》,总让我不知不觉地想起《追风筝的人》。
胡赛尼是个善于讲故事的高手,不用华丽的辞藻,只用满腔真情讲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胡塞尼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阅读!胡塞尼灿烂千阳读后感1000字两派敌对政治势力互相向对方统治下的地区发射火箭弹。
每一发炮弹,都有若干个被炸飞的老百姓躯体,造成新的残垣断壁……塔利班治下回归落后的传统,残暴酷刑、歧视女性、抵制现代化、仇视一切异教,使民众生活在压抑和恐怖之中……战乱导致极端贫困,大人孩子面临濒于死亡的境地……前苏联的悍然入侵制造了国家的源头……美国大兵对“9。
11”的报复造成新的百姓伤亡和社会……多灾多难、苦难深重的现实毁掉了无数个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家庭,其中受害最深的是被野蛮传统束缚的女性……这些场景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新作《灿烂千阳》给世人描绘的情景。
地处中亚,沟通东西方,连接中亚、西亚和南亚的阿富汗,因为从16世纪至今长期遭受英国、俄国、前苏联、美国的反复蹂躏,一直被全世界所瞩目。
大家都知道这个处于大国政治旋涡之中无法自己的国家,也会从媒体上各种各样的新闻中断断续续地知道一些他们国内发生的大事。
但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是怎样生活的,承受着什么样的苦难,却是一片空白,无从得知。
《灿烂千阳》以一个一夫两妻家庭的悲剧故事,对以上内容全方位进行了展示。
第一次使世界上知道了在数次和战争中,阿富汗普通百姓的悲惨境遇。
所描述的一切,令人揪心、令人悲催、令人发指。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切竟然就发生在当下,发生在中国的近邻,而不是追忆一个久远的故事……战争与和平,这个困扰古今中外无数人的话题,随着二战和冷战的结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淡忘了。
人们享受着和平时光,关注着小家庭生活和小环境圈子。
尤其是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幸福指数的增加。
战争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战争史。
灿烂千阳的阅读感受(优秀8篇)
![灿烂千阳的阅读感受(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4ee52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2.png)
灿烂千阳的阅读感受(优秀8篇)灿烂千阳的阅读感受篇1《灿烂千阳》主要讲了私生女玛利亚姆的童年生活在她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
生日时因定期探访的父亲没有来接她,她便乘出租车来到她父亲家前,谁知父亲却不给她开门,无奈之下,玛利亚姆只好再坐车回家。
没想到她妈妈娜娜在自家门前-- 一座破破烂烂的小泥屋前的大树旁上吊自杀,灵魂归天。
安葬好她母亲之后,她就被她父亲接到他的宅邸住下。
没过几天,她就被迫嫁给喀布尔市中年鞋匠拉希德。
以后数年玛利亚姆一共怀了6,7胎,但每次都以流产告终。
与此同时,玛利亚姆受到的待遇日益俱下,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在她的生活中出现。
十八年后,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和恋人,因形势所迫她亦被迫嫁给了拉希德。
两名阿富汗女性带着各自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一起经受着战乱的侵蚀,贫困和严重的家庭暴力的重压。
心底的悲痛与忍耐交织,曾经让她们相处得水火不容。
后来又因为几件事让她们互相感动,重归于好,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相濡以泣。
隐藏多年的骗局终于被揭穿,她们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他们又将归宿何方《灿烂千阳》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
它,让我感动。
《灿烂千阳》是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
里面展现了半个世纪阿富汗妇女所要忍耐的种.种。
灿烂千阳的阅读感受篇2“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场。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灿烂千阳》这个美丽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动听的书名深深吸引,眼前仿佛出现了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的壮观画面。
然而,深读后我发现,这部小说讲述的故事并不壮观,甚至说不上壮美,只有一种寒到骨髓的痛。
小说作者卡勒德·胡塞尼以女性视角,还是两个女主人公的视角,来描写阿富汗家国政局动荡背景下女性由来已久的低下地位,在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不由得屡屡为之动容。
读灿烂千阳有感2020初中范文5篇
![读灿烂千阳有感2020初中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d42d1e50e2524de4187e8a.png)
读灿烂千阳有感2020初中范文5篇《灿烂千阳》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二本小说,以两个女人的一生作为主线,讲述了在动乱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读灿烂千阳有感2020初中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灿烂千阳有感2020初中范文篇1“她们坐在屋外的折叠椅上,用手指从一个碗里拿甜饼吃。
她们每人喝掉两杯茶,当莱拉问她要不要来第三杯的时候,玛丽雅姆说好。
山中枪炮声连绵不绝,她们看着云彩飘过月亮,这个季节最后一批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明亮的黄色弧线。
当阿兹莎哭着醒过来、拉希德大声喊莱拉上去让她闭嘴时,莱拉和玛丽雅姆交换了一个眼神。
坦诚的、会意的眼神。
在和玛丽雅姆这次匆匆的无声交流中,莱拉知道她们已经不再是敌人了。
”莱拉和玛丽雅姆,《灿烂千阳》中的两位主角,她们之间有命运的纠葛,有过相互的仇恨,有友谊,有深深的母子般的情谊,更有为对方牺牲的勇气。
而上面的一段描写我相信会是玛丽雅姆悲惨的一生中仅存的几份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感谢胡塞尼先生为我们描绘出那一个宁静、温馨的场景,此时,战争、时代、未来对我们而言都不重要了,仅这一份宁静,也值得我们在多年以后回忆起仍心怀感激,因为他让我们明白,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每一段悲痛的情节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
莱拉和玛丽雅姆作为本书中阿富汗女性的代表,她们善良、坚忍、勤劳、坚强、勇敢,她们身上集合了阿富汗女性所有的美好品质,可她们也忍受着阿富汗女性们同样的痛苦。
她们忍受着贫穷、饥饿、疾病,深陷无爱的婚姻,挣扎与家庭暴力之下,被社会不公平的对待。
将她们全身包住的布卡非但将她们隔离与公平社会之外,也将她们的命运紧紧的捆绑在阿富汗悲伤而又凄凉的历史上。
小人物的悲惨人生恰恰折射出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的残酷,亦让我们明白,无论阿富汗头顶的风云如何激荡,只要她还在战争,人民就永远是最大的输家。
玛丽雅姆输掉了父亲、母亲、爱情。
莱拉输掉了青春、爱情甚至品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灿烂千阳读后感范文2020灿烂千阳读后感1这几天在读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主要是以女性视角描写了社会压迫和战争下的妇女生活状态。
文中的女主一玛丽雅姆是个私生女,虽然表面上父亲每周四会去她和妈妈生活的小泥屋看望她。
和她共度几个小时,看起来其乐融融。
可实际上父亲一直视她为耻辱,看她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一些,只为了救赎自己而已。
玛丽雅姆满意心希望能得到更多父爱,渴望她的那些兄弟姐妹接受她,母亲去逝后,父亲迫不得已把她接入家里,安排在客房居住。
可是父亲的三位太太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她才15岁,就强行把她嫁给了45岁的鞋匠拉希德。
他是一个粗暴,自大,极度大男子主义的人。
玛丽雅姆流产了7次,每次她都心怀希望,以为幸福阳光的日子即将来临,可是真主给了她希望,却又收回去。
这种得而又失的感受最让人痛苦。
于是丈夫渐渐显露出暴躁的本性,嫌她做饭难吃,每天都有说不完的借口揍她。
有一次玛丽雅姆做饭,拉希德故意鸡蛋里挑骨头,说她煮的饭太硬了,嘭的一声把饭菜掀翻在地,出去外面抓了一把石头放在她嘴里,硬要她嚼下去。
玛丽雅姆不断求饶,臼齿咬成了碎快,流血不止,苦不堪言。
每天都要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玛丽雅姆活的战战兢兢,害怕到只要听到丈夫夜里回家的脚步声,每次钥匙开锁的咔哒声,房门打开的吱嘎声都让她心跳加速。
每日她都在恐惧中度过。
这是一个典型的没受过教育,只能依靠丈夫生活的一些阿富汗妇女的缩影。
她们地位低下,整日穿着布卡,连脸都不许让陌生男人看到,只露出一双眼睛在外面。
没有自由和权利,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文中的另一位女主角莱拉,比玛丽雅姆小19岁,受过教育,她的父亲曾经是位大学教师,认为受教育是头等大事。
虽然她的父亲在生活中有点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窘迫,但是他饱读诗书,给了她很多的精神力量。
莱拉的母亲因为在战争中失去了两个儿子,本来乐观爽朗的她从此一蹶不振,给家庭笼罩了一层阴影。
但是莱拉和父亲还是勇敢的面对生活,从不抱怨。
那时莱拉还不到10岁,就承担起家里的所有家务活,因为她的母亲整日躺在床上抑郁寡欢。
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成问题。
莱拉代表了阿富汗另一批新时代受过教育的现代女性。
她们可以上学,找工作,甚至有的还可以谋得一官半职,那时阿富汗君主立宪制被废,改为了阿富汗共和国。
新政府重视教育,尤其是女性,办了一批女性扫盲班。
给了女性很大的权利,她们可以学习法律,工程和医学。
这大大解放了阿富汗女性长期受到的压迫和枷锁。
但是好景不长,阿富汗内乱不断,新政府倒台,塔利班接受了政权,所有女性的权利通通废除,禁止女性外出,如不得已外出一定得有丈夫陪同。
否则就是殴打和坐牢。
阿富汗战火纷飞,莱拉一家在打算出逃前整理家当的时候,火箭弹投到了她家,父母被炸成碎片,莱拉被埋在废墟里。
她被拉希德和玛丽雅姆救了出来。
此时拉希德找人骗莱拉,她的心上人塔里克已经不幸在巴基斯坦去世了。
莱拉万念俱灰,可是她已经有塔里克的孩子。
她必须活下去,读后感在那个战乱时代,她一个女孩子是活不了的,万般无奈只能选择被迫嫁给拉希德。
那时拉希德已经60多岁了,而莱拉才15岁。
因此莱拉和玛丽雅姆共侍一夫。
她们之间有过短暂的交锋,还有过一次打架。
后来因为因为她们有了共同的敌人——拉希德。
因为他总是肆意用皮带抽打她们,满身是血,有时对她们拳打脚踢。
于是两人的立场改变了,从敌对变成了相互扶持和帮助。
一直以来,玛丽雅姆都是默默忍受着伤害,从不多言,她认为自己是个私生女,为父亲对她的随意抛弃,还有结婚多年丈夫对她的家暴,羞辱,过着晦暗失色的生活,她很自卑。
可是莱拉的到来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光亮。
有时她们会趁拉希得不在时偷偷在家喝下午茶,她们会互相给对方扎辫子,玛丽雅姆会耐心地听着莱拉随口说出的想法或者寻常的故事。
她很感激莱拉把她当成一个独特而亲密的人。
因为在她以往的半生中,没人在意她的死活和感受。
现在两人既像朋友又像母女,两个同样悲惨的女人相互取暖。
玛丽雅姆很喜欢莱拉的一对儿女,她们四个相处的很融洽。
有一天,塔里克回来了,莱拉才发现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拉希德的一个骗局,只为了让她嫁给她。
那时候莱拉是个倾城美人,拉希德色心不改,想让莱拉不得已嫁给他。
塔里克来找莱拉,两人见了面。
也仅仅是见了一面而已,可是对专制大男人主义的拉希德来说,莱拉红杏出墙,罪不可赦。
就因为这样一个内心嫉妒的猜测,拉希德用皮带毒打莱拉,她无助的求饶,无果后反抗。
玛丽雅姆也帮着阻止这场毒打,可是这反而激起残暴的拉希德想杀了她们俩,千钧一发时刻,玛丽雅姆用铁锹错手杀了拉希德。
这真的很讽刺,丈夫杀妻子天经地义,不会受到惩罚,可是反过来妻子因为正当防卫错手伤了丈夫,却是罪恶的,连真主安拉都不可饶恕她们。
虽然说杀人偿命。
可我为玛丽雅姆不值。
如果不阻止拉希德,死的将是她们俩,两个孩子将失去母亲。
在法庭上那些执法人员公然声称“女人的话不可信”。
灿烂千阳读后感2对大多数人来说,光似乎日夜围绕着我们,或者快乐地围绕着我们,或者快乐地围绕着我们,或者盯着你的手掌。
许多人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光看起来是那么便宜,那么容易获得。
然而,对于那些在过去30年里经历了霜和雨的阿富汗妇女来说,这种光明是奢侈的。
它总是在“屋顶”和“墙后”,在他们的睡眠中关闭,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和现实中。
这样痛苦的生活,日复一日,摧残着他们的心,他们怀疑,愤怒,委屈,恐惧,自卑,他们对过去听之任之,期望,绝望……在《灿烂的一千个太阳》中,胡赛尼展示了阿富汗30年的历史,一个关于家庭、友谊、信仰和爱的救赎的感人故事。
与其说是一个国家的杯史,不如说是一个国家女性的精神发展史。
其中一个是私生女玛利亚姆,她的父亲很有钱,还有一个女仆。
私生女,这是她与生俱来的标签,是那种走在街上被扔石头的孩子。
15岁生日的愿望只是想去我爸爸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
这个愿望让她失去了一切。
父亲没有如约来接她。
她违背母亲的意愿下山去找父亲。
他拒绝见她。
她在外面等了一整夜,当她发现自杀的母亲时,就被送回家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很快就和他父亲的其他妻子结婚了。
四十多岁,嫁给喀布尔的鞋匠拉希德。
15岁的天真女孩在眨眼间失去了父亲、母亲、童年和生命。
玛丽安刚结婚的时候,至少在她看来是快乐的,至少偶尔能感受到丈夫的温暖,但在连续七次堕胎之后,他所能承受的只有可怕的暴力,他的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降临到她的头上。
莱拉是小说中的另一个女主角。
她有一个相对幸福的家庭,更重要的是,她喜欢青梅竹马。
这是邻居太空。
他可以像骑士一样挥动他的假腿为他的公主莱拉而战。
战争期间,塔里克和他的家人逃走了。
在他们离开之前,塔里克和莱拉偷了禁果。
他请求她嫁给他,和他一起去。
但她拒绝了。
她想起了她的父母。
她不能自私地逃跑,尽管她想这样做。
随着战斗的加剧,莱拉的父母准备搬家。
就在她提着行李的时候,一枚火箭炸弹瞬间让她的父母无家可归。
玛丽安和拉希德把她从重伤中救了出来。
拉希德觊觎她的美貌,并无耻地买了别人来告诉她塔里克已经死了,在她发现自己怀孕后,她别无选择,只能嫁给拉希德,而这也是塔里克的一部分。
就这样,两个不幸的女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从最初的水火,到后来的母女。
最后,为了莱拉和塔里克的幸福,玛丽安做出了一个令人钦佩但却具有毁灭性的举动,她杀死了拉希德,并被塔利班杀害。
读完这本小说,我无法想象今天世界上还有这样的角落。
没有住在那里是我们的运气。
当街上的女孩打扮得很花哨的时候,阿富汗妇女就会穿着布卡(布卡是由一件完整的外套组成的,它拖到地面,前面的长度到臀部或稍高,眼睛所在的地方)。
帷子或格子,就是遮盖全身的帕子。
我们可以随时出去,阿富汗妇女必须和男人出去,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我们在自由恋爱,一个十五六岁的阿富汗女孩会嫁给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她可能是他的第二、第三甚至第四任妻子。
我们在家里当家作主,阿富汗妇女在家里负责所有的家务,她们每次来的时候都需要理解其中的微妙之处。
这就是阿富汗,一个封闭的国家,妇女在其中挣扎,一个饱受战争之苦,不能给人民安全感的国家。
平时,你可能会对现实有各种各样的不满,但读完《灿烂的千阳》,你会感到我们此刻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灿烂千阳读后感3起初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名字,《灿烂千阳》。
读起来,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的力量。
仿佛看到被乌云笼罩的大地上,顷刻间洒下无数道光辉。
我曾以为它会是一篇多么美好圆满的故事,然而它里面却充斥着战争、暴力与死亡。
但在这些苦难的背后,却有两位女性靠着爱与希望,完成了对他人对自我的救赎。
这种在绝境中迸发的女性力量,给我们带来一场声势浩大的灵魂洗涤。
《灿烂千阳》是胡尼塞继《追风筝的人》之后又一部经典著作。
这一次,作者完全站在女性的角度上,以阿富汗三十年的战乱为背景,讲述了两位女性,玛丽雅姆和莱拉在经历了悲惨的遭遇后,成长的故事。
不同于其他作者笔下美丽智慧的女性,玛丽雅姆和莱拉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坚韧与抗争。
她们身上所受的苦难是整个阿富汗众多女性的缩影。
在那样一个男权社会里,一夫多妻制是合理的,女人不可以在没有男人的陪同下独自外出,甚至家暴也是法律许可。
而玛丽雅姆和莱拉的反抗精神是胡尼塞寄予这个国家的希望。
故事中的第一种救赎是莱拉对玛丽雅姆地救赎。
玛丽雅姆地出生在外人眼里似乎就带有罪过。
她被人称为“哈拉米”,也就是私生子的意思。
这就代表着她生来就必须要进行一场被救赎或自我救赎的的过程。
由最初的憧憬到绝望再到最后的反抗,玛丽雅姆是本部作品中心路历程最为坎坷的一个角色,所以也是最能体现希望与救赎的力量的一个角色。
玛丽雅姆十五岁的时候对未来充满着期望。
它每个星期四都激动地坐立难安,因为她期待着父亲的到来。
她想要去上学,因为她渴求着与那些名正言顺的孩子一样的生活。
然而在她被迫嫁给拉希德后,这一切都毁灭了。
她对父亲的彻底失望使她相信了母亲对这个世间的指责。
面对拉希德的暴力,玛丽雅姆在一种极端的自我否定中逐渐消沉。
就在玛丽雅姆逐渐向现实妥协时,莱拉的出现给玛丽雅姆带来了希望与光亮。
莱拉和她的孩子让玛丽雅姆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温暖。
莱拉鼓励玛丽雅姆逃脱拉希德的控制,使她看到了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希望,并最终获得了救赎。
这便是两位女性在绝境之中,用爱与希望,用两颗真诚的心相互依靠的力量。
第二种救赎是玛丽雅姆的自我救赎。
胡尼塞笔下的救赎不是哀悼过去,也不是改变过去,而是我们对自我的一种重新认知。
在这种认知过后,我们能化痛苦为前行的动力。
正如玛丽雅姆,在经历了无数痛苦之后,她终于理解了母亲娜娜是在用一种偏执的方式保护她。
她也不再陷入无端的自责中,而是将全部的爱与精力献给眼前的,唯一可以带给她希望的莱拉身上。
玛丽雅姆敢于直面过去,开始憧憬新的生活,这便是她自我救赎的开始。
玛丽雅姆从对拉希德的恐惧到最后拿起铁锹杀死拉希德,玛丽雅姆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在玛丽雅姆柔弱的外表下,因为希望与救赎,而内心产生了一种不可毁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