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伊朗电影简史.docx

合集下载

伊朗电影导演概论

伊朗电影导演概论

期待能尽早看到《醉马时刻》和《下午五点》。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阿巴斯,1987阿巴斯走向世界的电影。

与其他伊朗儿童电影相比,这一部似乎格外冷静,镜头在儿童与成人世界之间摇荡,淌着淡淡的伤痛,感动与思考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不能彻底。

细节的丰富寓意令人叫绝。

《生生长流》,阿巴斯,1992看起来完全像是一部关于灾后重建的纪录片,技术手段减到了最少。

片中出现了一个一根筋的男人,千里迢迢只为寻找一个小演员,整个过程就像结尾汽车爬坡的长镜头,虽然困难重重,但灾难过后,反而使人心情舒畅,对未来满怀希望。

《橄榄树下的情人》,阿巴斯,1994戏中戏,用摄影机来见证一场爱情,体现了对感情的尊重和东方的蕴藉之美。

两个年轻人微妙的感情交流值得一再回味,最终留在记忆里的只是不断穿越的橄榄树林和风中翻涌的广袤绿野,爱情使风景有了超越自身的意义。

《樱桃的滋味》,阿巴斯,1997这电影的意旨可能像它的名字那样简单,也可能像那个被反复阐释的结尾一样复杂。

我个人认为它不过是有些厌倦的真实的阿巴斯本人给自己的一个设问,一个谜语,更是一个安慰。

《让风带着我飞》,阿巴斯,1999有两个男孩。

一个用心听风听雨,亲近自然,满脸陶醉;一个过早看见人生的愁苦,用瘦小的身躯抵挡风雨,但心灵干净,仍如初生婴儿。

对比中,导演隐隐道出担心:他们怎样才能永远保有童心?《十》,阿巴斯,2002真是“电影终结者”,不必考虑普通观众的观影习惯和忍耐力,自说自话般用DV展示十段长短不一的对话,从中窥见宗教国度里的伦理冲突和人生困惑,阿巴斯渐渐从置身事外的观察转向日常生活的投入和感动,最后都返璞归真般归结到一张孩子的笑脸。

只是以声像叙事见长的电影若都拍得如此闷蛋,对他的电影的喜爱还没有到痴迷程度的观众,倒不如像导演本人说的,少看为佳,因为读书给人的思考空间会更大。

《后父》,马基德·马基迪,1995马基德早期的故事长片,从画面、色彩中可见台湾早期乡土电影的质朴风格,以及他一直关注的亲情主题。

伊朗电影的《过往》

伊朗电影的《过往》

伊朗电影的《过往》作者:彭小莲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16年第09期我们最早听说的伊朗导演,一定是阿巴斯·基阿斯达米。

阿巴斯在西方几乎象征着伊朗电影,说到他,就意味着你在谈伊朗电影,以至于他儿子到美国学电影,连我们NYU的教授都会说:昨天那个小伙子,是阿巴斯的儿子。

阿巴斯是较早在国际上为伊朗电影赢得声誉的导演。

他1987年制作的《哪里是朋友的家?》获得了洛迦诺电影节大奖。

阿巴斯把伊朗宗教精神里的诚实、善良作为根本的元素日常化,然后通过视觉的手段表达出来。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山村小学生,放学以后发现拿错了同桌的作业本,由于老师要求回家作业一定要完成在作业本上,所以为了不让同桌受惩罚,他翻山越岭,到邻村去寻找小伙伴的家,试图归还作业本。

阿巴斯纪实的拍摄,让当地的孩子出演了整部影片。

四年以后(1991年),被拍摄过的村子发生了地震,阿巴斯惦记着主演片子的小学生,于是他驾车返回震后的山区,去寻找那些孩子,同时将整个过程拍成了一部纪实风格的故事片,名为《生活在继续》。

该片荣获1992年戛纳影展罗西里尼奖(Rossellini Prize)。

1994年,阿巴斯再次返回那个村子,拍摄了《橄榄树下的情人》,与前两部影片合在一起,列为阿巴斯的“村庄三部曲”。

1996年,阿巴斯拍摄了探寻自杀主题的《樱桃的味道》,获次年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奖。

1999年阿巴斯拍摄了故事片《风带我们走》。

2000年,阿巴斯制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小型DV(数码录像)记录片《ABC在非洲》。

在中国的百度上,关于阿巴斯的报导和材料到2000年戛然而止。

阿巴斯被伊朗政府封杀,判他违背了政府确认的伊朗风俗——因为在1997年获得戛纳大奖的时候,在公开场合,他亲吻了自己的妻子。

遭封杀以后,阿巴斯依然留在伊朗,为了可以观察、感受、表达自己的文化,他没有间断拍摄。

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年轻一代的伊朗电影人出现了,马基德·马基迪1997年拍摄完成的《小鞋子》,在1998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这是一部明显的低成本影片,依然延续着伊朗电影人的纪实风格,出演影片的都是当地的孩子以及成年的业余演员们。

小鞋子

小鞋子
伊朗电影与《小鞋子》 伊朗电影与《小鞋子》的叙事结构
一、伊朗电影
(一)、伊朗电影的发展: )、伊朗电影的发展: 伊朗电影的发展 1、伊朗:古波斯、宗教、第三世界国家、制度内检查严厉 、伊朗:古波斯、宗教、第三世界国家、 2、电影两次浪潮: 、电影两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达鲁什· 20世纪70年代 第一次浪潮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达鲁什·默赫 朱的影片《乳牛》 邮递员》为代表, 朱的影片《乳牛》、《邮递员》为代表,开拓了伊朗乡土 写实电影的先河。紧随其后的是阿米尔·纳德里的《 写实电影的先河。紧随其后的是阿米尔·纳德里的《奔跑 风与泥土》 者》和《水、风与泥土》。 第二次浪潮发生在伊斯兰革命之后, 第二次浪潮发生在伊斯兰革命之后,引领风潮的是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他继承前辈的乡土写实风格, 基亚罗斯塔米, 阿巴斯 基亚罗斯塔米,他继承前辈的乡土写实风格,放弃 诠释宗教或道德戒律为题旨的“伊斯兰电影”模式, 诠释宗教或道德戒律为题旨的“伊斯兰电影”模式,采取 一种温和的疏离政治的叙述方法, 一种温和的疏离政治的叙述方法,把镜头对准儿童的纯真 世界,透过孩子的形象来折射人类的良心和社会的苦难, 世界,透过孩子的形象来折射人类的良心和社会的苦难, 并最终将伊朗电影推上国际影坛。 并最终将伊朗电影推上国际影坛。
在这一依照大组合段理论排列的一览表中我们 看到,影片有着 严格的顺时、线性叙事结构 每一个独立语义段:段落、场景、组合段, 紧密地围绕小鞋子——这一极为细小,几近 单薄胡叙事线索,不断变奏出新的叙事动机 和叙事线索。
四、《小鞋子》的视觉结构 1、阿里是叙事的中心,是故事绝对的主角。 2、带有记录风格的手提摄影机跟拍场景,将 小兄妹置于记录对象的位置上,这样,就有 别于好莱坞电影叙事成规,小兄妹更多的被 放置在被看、而不是观看的视觉位置上。同 时呈现了小兄妹在社会生活中底下微不足道 的位置。一如他们的年龄和家庭不可能赋予 他们哪怕极为微小的权力位置 ,因此,他们 无法在影片的叙事中暂有任何视点权——主 动观看的空间的。

伊朗获奖影片的发展历程

伊朗获奖影片的发展历程

伊朗获奖影片的发展历程作者:易靖志来源:《大观》2014年第12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伊朗最为著名的电影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以《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首度为阿巴斯赢得了国际声誉,也揭开了伊朗电影第二次浪潮的序幕。

由此开始,一批伊朗导演相继登上国际影坛,他们的电影作品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频频获奖,在国际影坛上引起很大的轰动。

就拿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国际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来看,伊朗电影人的收获颇多。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伊朗电影光鲜的一面,但是实际上,伊朗电影的发展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其中伊朗的社会因素对伊朗电影的发展甚至于伊朗电影的风格特征,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伊朗电影中…看得见‟的因素如:主题、影像风格,和…看不见‟的因素如: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等”[1],而“看不见”的因素就如同是一双隐形的手,在无形之中操控着伊朗电影的发展。

一、政教合一制度下的伊朗电影其实,早在20世纪初,电影就出现在伊朗,但是伊朗的国家体制是神权共和国,根据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办法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神权统治高于一切,因而在这个由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神权统治的国家,电影一直遭到伊斯兰宗教人士的公然诋毁和排斥,发展相当的缓慢。

宗教权威“毛拉”们认为电影的内容亵渎神灵,直接威胁到他们的权利,颠覆了他们长期以来信奉的价值理念。

政教合一的政治背景同时造就了伊朗较为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

伊朗电影从来没有摆脱尴尬的审查困局,伊朗电影中禁止出现的内容至少包括:“紧身的女性服饰;除了脸和手以外裸露其他女性身体的部位;男女性之间的身体接触、暧昧的语言或笑话;关于军队、警察或家庭的笑话;长胡子的反面角色(会引发人们与宗教形象相联系);外语或粗鄙的语言;外国音乐或其他类型的欢快音乐;正面角色表现得喜欢独处,而不是集体生活;士兵或警察衣冠不整或相互争执等等,这些都是绝对不能碰触的禁区,如果愿意尝试,结果也只是被迫删改的命运这些意识形态的严密控制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蜚声国际的伊朗电影大多数是儿童电影”[2]。

27043569_让人“吃惊”的伊朗电影

27043569_让人“吃惊”的伊朗电影

Entertainment 娱乐Jun.1 - Jun.15,2022WORLD VISION 2022.NO.1120世纪90年代,阿巴斯·基亚鲁斯塔米声名鹊起,在世界影坛上刮起一阵伊朗风。

他于1987年拍摄的《何处是我朋友家》在德黑兰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后,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国际电影节之旅,引发了世界影坛的广泛赞誉。

之后他拍摄了《生生长流》和《橄榄树下的情人》,更是在顶级的威尼斯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认可。

电影大师黑泽明和戈达尔都对基亚鲁斯塔米作出了高度评价。

这个电影系列被影评人和研究者命名为“考盖尔三部曲”,它们向世界展示出一种别样的生活和别致的风景。

考盖尔三部曲就像张艺谋的电影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黄土高原的壮美和山西大院的瑰丽一样,基亚鲁斯塔米的电影则让世界知道了伊朗吉兰省的一个小村落——考盖尔。

吉兰位于伊朗西北部,毗邻里海,面积不大,历史悠长。

吉兰界内多山地沟壑,起伏的山峦中散落着静谧的村落。

考盖尔就是这样一个临近里海的小村落,它和附近的村落成为《何处是我朋友家》的外景地。

像很多伊朗电影一样,这部影片也是以儿童为主要角色。

从儿童的日常遭遇入手,直面各种社会问题,表达对伊朗百年来政治纠纷、内外战乱、宗教斗争的控诉,流露出对底层的同情,再藉由儿童的视角,沉淀出污浊世界里纯真美好的一面。

《何处是我朋友家》讲述了小学生阿默德寻找同桌穆罕默德的家的故事。

阿默德误把穆罕默德的作业本带回自己家,为了让穆罕默德及时完成作业从而避免第二天受到老师的责罚,他两次跑到邻村普什太,寻找穆罕默德的家。

但两次寻找都未果,不得已,阿默德回家连夜替同学抄写了作业,第二天在老师检查前把作业本摆在他们的书桌上。

一个作业本,两个小伙伴,一段动人的友谊。

基亚鲁斯塔米擅长调用非职业演员,影片中的两个小演员都是考盖尔当地的儿童,他们以本色的表演自然流畅地诠释出儿童的内心世界,阿默德寻找过程中的急切、无奈、渴望与一次次的失望,都通过小演员细腻的神情传达出来。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影视鉴赏》第八章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影视鉴赏》第八章

一、日本影片:罗生门
《罗生门》——对人性的拷问
四、伊朗电影简史
伊朗电影的真正复苏是“两伊战争”结束之后。成立于1983年的“法拉比”基金每年帮助一些新锐导演创作影片。1985年,伊朗“新电影小组”在伊斯兰文化指导部的支持下重新开张。之后伊朗电影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涌现出不少反映哲学伦理、传统文化及社会现实的优秀影片,题材也趋于多样化,并频频在国际电影节上亮相。该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奔跑的人》《小商贩》《守夜者》《土地的诱惑》等。
一、日本电影简史
(二)战后电影
1.黄金时代
黑泽明是日本电影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其影片风格粗犷奔放、威武有力,洋溢着阳刚壮烈之美,同时还具有十分强烈、深刻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代表作品:《姿三四郎》《醉泥天使》《罗生门》《七武士》等。
一、日本电影简史
(二)战后电影
2.新浪潮电影运动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战后进入电影界的新人发起了新浪潮电影运动。增村保造、中平康、大岛渚、今村昌平等以反思人性为基点,从叙事美学和影像美学两个方面进行革新,即从虚无主义角度思索现实,反叛以前的悲观主义情调;以粗糙朴拙的风格挑战以前沉冗雕琢的境语。
四、伊朗电影简史
1901年,宫廷照相师伊伯拉辛汉为波斯国王拍摄的几段街景,应该就是伊朗电影的雏形。1932年,旅居印度的伊朗侨民阿布杜尔·侯赛因·赛普内塔拍摄了伊朗第一部有声片《洛尔姑娘》。1948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生活的漩涡》的完成,打破了伊朗电影冬眠期的局面,电影工业也随之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伊朗电影中开始萌发着一股强烈地向外界展示伊朗现状和人民精神状态的冲动,外界也开始关注伊朗电影。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新锐导演大流士·梅赫尔朱伊的《母牛》、《邮递员》,索赫拉布·沙希德·萨里斯的《一次普通事件》、《无息的自然界》、《在异乡》等。1974年在德黑兰成立的“新电影小组”,进行艺术电影的探索。1979年,伊斯兰革命使伊朗艺术电影开始逐渐衰落。1979年后的伊朗电影主要有三种形式:比较流行的是毫无艺术价值的“垃圾电影”、官方推崇的是为宗教及政治服务的宣传片、国际上受到认可的蕴涵人生哲理的儿童片。

新世纪以来伊朗电影美学流变

新世纪以来伊朗电影美学流变

新世纪以来伊朗电影美学流变作者:张玥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4期摘要:伊朗新电影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电影的一个重要现象。

本文将以1969年、1979年、2011年三个时间为截点,对伊朗新电影的美学风格流变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和梳理。

关键词:世界电影;电影美学;美学流变;伊朗[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4-0-02一、伊朗新电影美学的发展流变在伊朗电影发展的百年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电影“新浪潮”运动。

第一次发生在1969年,以达鲁希·梅赫朱依等为代表的伊朗电影人承继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写实风格,用干净质朴的影像语言讲述现实故事,揭露社会黑暗,开创了乡土写实主义的美学传统;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穆森·马克马巴夫等为代表的创作群体将艺术根植于伊朗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表现出“对本土现实、本土文化和本土体验的殷切关怀”[1]。

一批遵循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原则创作而成的力作纷纷登上国际各大电影节的领奖台。

如“1997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凭借影片《樱桃的滋味》获得了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桐’大奖;2000年,年仅20岁的伊朗女导演萨米拉·马克马巴夫凭借电影《黑板》一举夺得了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导演马吉德·马吉迪凭借影片《天堂的孩子》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同时荣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伊朗电影进入了黄金时期。

进入新世纪以后,虽然伊朗电影一度沉寂,但随着2011年阿斯哈·法哈蒂导演的《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横扫柏林电影节及金球奖,伊朗电影再一次以它独特的艺术气质和品味征服了全世界。

二、伊朗新电影对伊斯兰宗教及诗歌文化的血脉继承伊朗新电影美学风格的形成可以说是对伊斯兰宗教及其诗歌文化的一脉相承。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在伊朗占据着统治地位。

九十年代的伊朗新电影研究

九十年代的伊朗新电影研究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I)引言 (1)第1章伊朗新电影发展历程概述 (3)1.1新电影浪潮时期的伊朗社会背景 (4)1.2霍梅尼革命后的电影形态 (5)1.3第二次伊朗新电影浪潮的爆发 (6)第2章伊朗新电影领军者 (8)2.1强悍的伊朗新电影领军者: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8)2.1.1 童年 (8)2.1.2 接触电影 (8)2.1.3 代表作品 (10)2.2崛起的电影之家 (11)2.2.1 穆森•玛克玛尔巴夫(Mohsen Makhmalbaf) (12)2.2.2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Samira Makhmalbaf) (13)2.2.3 玛克玛尔巴夫之家的其他成员 (15)2.3儿童电影世界的主将 (17)2.3.1伊朗儿童电影之父马基德•马基迪(MajidMajidi) (17)2.3.2 后起之秀贾法.帕纳西(Jafar Panahi) (20)2.4少数民族与女性主义的呐喊者 (21)2.4.1 库德族导演巴赫曼•戈巴迪(Bahman Ghobadi) (21)2.4.2 面纱背后的女性:泰米妮.米兰妮(Tahmineh Milani) (22)第3章伊朗新电影艺术风格分析 (24)3.1游走在虚幻与现实的边缘 (24)3.1.1 阿巴斯的“空镜头和长镜头” (24)3.1.2 声画一体的精妙融合 (25)3.1.3 非职业演员 (26)3.2现实主义关照下的《小鞋子》 (29)3.2.1《小鞋子》风格分析 (30)3.2.2社会背景对影片的影响 (32)3.3成人视角下的儿童电影 (32)3.3.1故事缘起 (32)3.3.2《白气球》的意蕴 (33)结语 (35)参考文献 (38)附录 (40)致谢 (43)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44)摘要九十年代的伊朗新电影研究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研究生赵亚飞指导教师刘宇清教授摘要1906年开始,伊朗建了首批电影放映厅,经过后期的发展,伊朗电影业有了一定的规模。

伊朗电影面面观

伊朗电影面面观

伊朗电影面面观作者:小丁来源:《课堂内外(高中版)》2009年第01期伊朗电影的开端是在20世纪初期。

1925年,伊朗电影人开始独立制作本土电影。

然而在伊斯兰原教旨神权政府的统治下。

电影作为西方无神论的象征,被认为是亵渎神灵,遭到宗教人士的抵制,因此发展十分缓慢。

直到半个世纪之后,随着全世界大众娱乐的广泛传播。

在不触犯伊斯兰道德律法的前提下,伊朗本土电影也渐渐发展起来。

1979年霍梅尼发动伊斯兰革命前后。

伊朗出现了两次“新电影”浪潮:第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达鲁什·默赫朱为代表,开拓了伊朗乡土写实电影的先河;第二次发生在革命成功之后,领军人物为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他继承了乡土写实电影的传统,回避诠释宗教和道德戒律,以纯真的儿童世界来展现深沉的人文主义关怀,将伊朗电影推上了国际舞台。

近年来,新世纪的伊朗电影由于面临全球化市场的挑战,政府进一步开放文化政策,伊朗电影进入史无前例的发展期,涌现出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影片以及多位优秀的青年导演。

“寻找”的快乐中国的儿童电影,要么是充斥酸气冲天的台词和造作的演员,要不就是旧瓶装新酒,虽然号称是“儿童电影”,但晦涩的台词、完全成人化的世界观,很少能带给我们“纯真感动”。

与中国儿童电影承担过多的教育性目的不同,伊朗儿童电影不承担道德教化的“重任”,而是直接还原到儿童世界,以儿童之眼来窥探审视复杂的成人世界。

清新、纯情的儿童电影,已成为伊朗电影的黄金品牌,为他们的电影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伊朗的儿童电影大都采用极简单的故事情节,平凡琐碎,有时甚至以纪录片的方式进行拍摄,却能够从最平凡的事件中挖掘人类最深沉的情感。

阿巴斯执导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可以算作是伊朗儿童电影的代表作。

小艾哈迈德的同桌因为没有把作业写到练习簿上挨了老师的批,若再不改正就要被勒令退学。

放学回家后,小艾哈迈德却发现同桌的练习簿误装进了自己的书包,想起老师的“最后通牒”,他从家里逃了出来,沿着蜿蜒坎坷的山路,在夕阳的余晖中开始了找寻朋友家的旅程。

伊朗电影(百科)

伊朗电影(百科)

《手足情深》外文名称Baduk更多中文片名:巴都客导演:马基德·马基迪Majid Majidi编剧:马基德·马基迪Majid MajidiSeyed Mehdi Shojai ....screenplay主演:Mohammad Kasebi马基德·马基迪Majid Majidi影片类型:剧情国家/地区:伊朗上映1992年对白语言:波斯语色彩:彩色级别:USA:G制作公司:Islmic Propagation Organization [伊朗]发行公司:Farabi Cinema Foundation [伊朗]《天堂的孩子》剧情在伊朗东南及巴基斯坦边界地区,“BUDAKS”是对长途跋涉到边界去携带物品走私贩卖,以微薄的收入过生活的大人小孩通称。

父亲在沙漠中掘井想找水源,却不小心因坑洞蹋陷而被活埋身亡,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儿女,这对兄妹被奴贩子诱拐而离开村庄,哥哥被卖给了走私贩,妹妹则被带往巴基斯坦,与家人失去联络。

哥哥和其他少年常去巴基斯坦走物品回来销售,因而和一位巴基斯坦当地的男孩成为好朋友,也藉由他的帮助,经过千辛万小阿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把这双妹妹仅有的鞋子丢失了,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

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鞋子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地堆积着,因为他们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

阿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治病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

后来,阿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苦苦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因为比赛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鞋子。

在比赛中,阿里奔跑着,他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回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脚步,他要取胜,他要获得那双鞋子,他在奔跑,在极度疲劳中奔跑,后来他跌倒了,为了胜利,他又不顾一切地爬起跑向终点并在混乱中率先撞线。

《谁能带我回家》

《谁能带我回家》


过渡:戏外戏——米娜罢演(8分钟)

Q2:米娜罢演属于“情境激化”还是“发现与突转”?
过渡:戏外戏——米娜罢演(8分钟是“发现与突转”?
这一段出现在展开部(全剧角度),从叙述进程上讲,应属于情境激化;但是,它对 剧情的重新估价,对人物关系的重新诠释,也完全符合“发现与突转”。可以说,它是 二者的统一。


作品

2013年,被认为是贾法的个人自传式的影片《闭幕》,讲述了海 边一个小房子里,一个男人与一条狗,及两个不速之客之间发生 的故事,获得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剧本奖。 2015年,《出租车》荣获第65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电影审查的极端是判刑,反抗的唯一方式就是永不妥协



伊朗电影现状

1997 年,穆罕默德·哈塔米当选为伊朗总统后,执行了较为开明、宽松的文化
政策,为伊朗电影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在此后的15 年时间 里,成为伊朗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天堂来的孩子》
《苹果》《生命的圆圈》等相继获奖。

2005 年,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总统之后,伊朗强硬派宗教人士掌管的国家政 权,国家当局对电影业的审查制度再度收紧。特别是2009 年内贾德获得连任
开场部分(0-5:49s):女学童们集体过街

影片开头——声画分离(0-1:02s):帕纳西的基本标志之一
a) 带入情境:不自觉的开始想象场景 b) 隐喻意义:《生》中,分娩时的哭喊声,持续不断,预示着影片基调
开场部分(0-5:49s):女学童们集体过街

第一个环形结构(1:02s-3:24s):圆形意象

第二个环形结构(从米娜的角度叙事,展现生活场景)

(完整版)伊朗电影详细分析

(完整版)伊朗电影详细分析

伊朗电影史:a、朗电影史的起点在1900年为了取悦国王和宫廷大臣而制作的b、1937-1948年二战无电影为好莱坞电影配音c、1943年-1965年间伊朗成立了许多配音工作室伊朗电影界同期录音的技术水平发展相对停滞落后d、.直到1979 年伊斯兰革命爆发后, 新的政权跟积极的态度支持本国电影。

e、1983 年成立了“法拉比电影基金会”, 直属伊朗文化与伊斯兰指导部领导“监督、保护、引导”的原则审查制度非常严格f、1979革命之后的伊朗电影走向低谷g、20世纪90年代,面对全球化市场的挑战,伊朗的文化政策进一步开放,伊朗电影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发展期1. 伊朗电影最独特的特点:儿童电影数量众多(原因)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他们有着极其严格的宗教规范。

禁止暴力场面和违背宗教信条,有一大批优秀的导演正是在“青少年教育发展协会”组织组建的电影部门开展自己的创作的2. 伊朗儿童电影的一些特征a.反映的是成人世界以外纯粹的儿童世界,渗透了孩子们对家庭、亲情和责任的基本观念b.儿童片导演善于运用非职业小演员来演绎真情,传达观点。

更突出的是,运用了拍摄纪录片的方法来更加真实地表现儿童的世界c.虽然没有很大的戏剧性冲突,但是故事性很强,在儿童某些细节上做得很到位,富有很大的真实感,给人心里上的强大冲击力展示美的方式是新颖的马基德·马基迪1959年出生于德黑兰,他生于一个中下阶层家庭,家有五个兄弟, 马基德是老大,他是伊朗当代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

他是伊朗电影的领军人物,多年来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意识而被国际影坛广为关注。

他的电影通常以儿童视角关注成人世界.展现着哀而不伤的坚定信仰。

从影片的视听语言和宗教信仰方面,剖析他电影中的艺术风格。

代表作:《手足情深》1991年开拍第一部剧情片首度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

《小鞋子》1998年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美国并获得近百万美金的票房《天堂的颜色》在美拿下更惊人的一百七十万票房《黑板》《巴伦》《父亲》《小鞋子》1997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伊朗电影18个国家的国际电影节,获得了11项国际大贫穷之外的一种特殊意境:孩子是如何去面对和理解贫穷的。

2018-2020年伊朗电影创作概况

2018-2020年伊朗电影创作概况

FILM CREATION RESEARCH电影创作研究2018年以后,伊朗电影呈现出鲜明的创作转向,电影类型更加丰富,电影风格更加多元化。

伊朗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巨大缝隙有所弥合,一批艺术片导演开始介入商业电影创作,并试图在类型开发和打造个人风格上找准自己的方向。

艺术电影在伊朗本土院线有了更多的放映空间,国际影展上的伊朗电影越来越具有商业气质。

一、票房冠军电影:聚焦伊朗社会边缘群体的悲喜人生2018年伊朗本土上映电影77部,[1]2019年为71部。

[2]两年间伊朗国产电影的本土院线票房有显著的提升,2018年度票房约为2500亿里亚尔,2019年度票房达3000亿里亚尔,创下了伊朗本土电影票房的历史纪录。

这是继2016年伊朗电影超1000亿里亚尔和2017年超2000亿里亚尔后的新突破。

2018年票房冠军电影《蜈蚣》(阿博尔哈桑•达沃迪,2018)以超过380亿里亚尔的票房刷新了伊朗电影史的票房纪录。

2019年伊朗国内票房第一名为《音乐家》(穆斯塔法•基艾,2019),票房也达到了380亿里亚尔。

2017年后伊朗国内票房翻了近一倍,这跟伊朗院线建设有重要关系。

高端私人院线的持续增加、对老影院的改造和扩建、影院会员制度的完善促进了伊朗电影放映业。

但伊朗各大城市的电影院线分布不均,中小城市影院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形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2018年伊朗票房冠军电影是《蜈蚣》。

该片导演达沃迪擅长犯罪悬疑片的创作。

他的上一部作品《疯狂城堡》(2015)获得了伊朗曙光旬电影节的12项大奖提名,并最终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最佳观众奖五项大奖。

同年该片在伊朗国内公映,取得了年度票房前十的成绩。

“Hezarpa”在波斯语里是蜈蚣的意思。

蜈蚣千足,隐喻扒手或小偷。

《蜈蚣》正是关于小偷的故事。

男主人公里扎和他的朋友曼苏尔是小偷。

里扎了解到一位富翁的女儿发誓要嫁给在战争中英勇负伤的人,于是故意接近对方,想方设法将她娶到手并继承她的财产。

伊朗电影的本土化救赎之路

伊朗电影的本土化救赎之路

伊朗电影的本土化救赎之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限制伊朗并不具有出产优秀电影的土壤。

但是今天伊朗同中国一样,均被视为优秀电影的输出国度。

以马赫德马基迪以及阿巴斯为代表的伊朗电影人以质朴的影像向世界呈现了伊朗电影的新状态,淡淡的抒情意味中寄予着创作者对本土生存的深沉的爱意,以?攘驳谋硪獠呗哉孟宰欧岣坏那楦惺澜纾?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和跨文化的人文诉求推动伊朗电影走向了世界。

一、白气球一一伊朗电影成长的困境艺术创作犹如植物的生长,正常情况之下均需要适宜的土壤、温度、空气和水分。

特定的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背景使得伊朗电影自诞生之曰起,无法建构起适宜电影滋生的氛围,在这个由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神权政治统治的国家,伊朗电影人一直在努力探寻电影的栖身之所。

检索世界电影发展史,我们也几乎看不到伊朗的身影,即便存在,也只是轻描淡写。

虽然电影进入伊朗的时间并没有滞后西方多少,但是在更长久的时间内,伊朗电影注定是平庸的存在。

直到马赫德,马基迪以及阿巴斯出现,改观了世界对于伊朗电影的认知。

作为伊斯兰国家,在西方主流文化霸权的主宰之下,注定是边缘化的存在。

加之本土浓郁的宗教氛围都注定了电影在伊朗的生存是步履维艰的。

作为伊斯兰教国家,电影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在伊朗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排斥。

因为在一些自认为承担教化责任的人的眼里,电影院是西方国家无神论的象征,是清真寺的劲敌,电影是异端,它会亵渎神灵,它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会颠覆他们长期以来的遵循和信奉的价值理念,从而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地位。

电影被他们视为世风日下的始作俑者,这种文化氛围使得影片的创作制作步履维艰,许多导演因败坏公众而遭起诉甚至遭到清除。

除了遭遇民间信仰的排斥和限制之外,伊朗的电影检查制度更是以严格而著称,电影绝对不能涉及政治和宗教,更不能涉及性等张扬欲望的叙事元素。

国外的电影进入伊朗同样要接受严格而苛刻的检查,很多电影根本无法获得通过,即便是获准通过的影片,可能也遭到了较为粗暴的删减。

九十年代的伊朗新电影研究

九十年代的伊朗新电影研究

九十年代的伊朗新电影研究
九十年代的伊朗新电影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伊朗电影在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下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伊朗电影在国际上的发展。

伊朗电影在九十年代经历了一个显著的变革,这一时期代表了伊朗电影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伊朗电影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包括在坎城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等重要国际电影节上荣获大奖。

这个时期的伊朗电影主题多元化,在不同的电影类型中探讨了政治、社会、文化、宗教和哲学等议题。

其中,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反映尤为突出,戏剧性、政治性和社会性被视为伊朗电影的特点。

九十年代的伊朗电影导演尤其注重艺术表达和叙事方式,这种注重艺术和叙述的特点广泛地体现在电影风格和技巧中。

伊朗电影的叙事结构特别重视人物塑造和角色传递,在摄影和音乐方面也表现出了高度的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最后,九十年代的伊朗电影在国际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也为国际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伊朗电影故事片 天堂的孩子

伊朗电影故事片  天堂的孩子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64-64页
主题词: 阿里;德黑兰;修补;伊朗电影;莎拉;故事片;家庭;父母;贫穷;父亲
摘要: <正> 九岁的阿里生于德黑兰的一户贫穷家庭,他有一个六岁的可爱的妹妹莎拉。

一天,阿里拿着妹妹唯一的一双破旧不堪的白布鞋去鞋匠麦哈德叔叔那里修补,但贪玩的阿里却在回家的途中把这双已经修补好的旧鞋弄丢了,阿里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家里已经没有条件再为妹妹添置新鞋了,为了不让父母知道而受责骂,阿里叮嘱妹妹绝对不能将此事告。

伊朗电影介绍

伊朗电影介绍

黑板
在两伊战争时期,一群逃难的教师背着黑板在荒原上行 走,他们中间有一个叫萨义德的男人,胸怀非常远大的抱 负,那就是让村里的孩子都能阅读,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 命运,摆脱窘迫的困境。为此,他放弃了跟富家女成亲的 机会,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教授孩子读书的道路。他和同伴 为了生计,脱离了大部队。一个在两伊边境一群遇见走私 的孩子,教师锲而不舍地游说,终于使一个小孩愿意成为 学生,在成年人赌博的时候,他教弟子写下名字、爱等字 眼,却遭到了冷枪射击。另一个教师遇见了一队迷途的伊 拉克流浪者,并为了微薄的报酬为其带路。途中,他还和 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结了婚,尽管女人根本不爱他。他们 在黑板的保护下躲避空袭,回到了伊拉克。女人却与教师 离了婚,并带走了作为嫁妆的黑板。这两个教师多舛的命 运仿佛是那个时代挥之不去的阴影……
莎米拉·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
• 出生于伊朗德黑兰,是伊朗导演莫森·马克马巴 出生于伊朗德黑兰,是伊朗导演莫森· Makhmalbaf)的女儿。 夫(Mohsen Makhmalbaf)的女儿。8岁就在父亲 的影片《骑车人》 的影片《骑车人》Bicycleran (1987) 中扮演一 个小角色。15岁时她觉得学校的老师实在能力有 个小角色。15岁时她觉得学校的老师实在能力有 就离开学校开始自学拍摄电影。 限,就离开学校开始自学拍摄电影。她主要通过 给父亲的影片担任助手并参加父亲为家人开办的 电影课程进行学习。拍了两部记录片后, 电影课程进行学习。拍了两部记录片后,以一部 苹果》 (1998)在各大电影节扬威 两年后, 在各大电影节扬威。 《苹果》Sib (1998)在各大电影节扬威。两年后, 黑板》 (2000)拿下戛纳评委会 拿下戛纳评委会。 《黑板》Blackboards (2000)拿下戛纳评委会。 下午五点》 《下午五点》At Five in the Afternoon (2003) 获得参加角逐金棕榈,并最终再度夺得评审团奖。 获得参加角逐金棕榈,并最终再度夺得评审团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朗电影简史如果追寻伊朗历史上的视觉表现形式,公元前 500 年以前的波斯波利斯的浅浮雕可能是最早的例子。

波斯波利斯是阿喀美尼朝古王国的祭祀中心。

这种风格的视觉表现形式在1000年后萨珊王朝统治下达到鼎盛。

西伊朗的浮雕描绘了复杂的狩猎场景,动作栩栩如生。

从受伤的野猪在逃窜的图上,我们甚至可以发现电影中“特写”手法的鼻祖。

阿拉伯人入侵后,拜火教被伊斯兰教取代——对形象符号的崇拜被禁止,而波斯艺术继续它的视觉实践,最好的例子就是走缩微制品的方向。

另外一种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叫“Pardeh-Khani ”(用图画来讲故事),这有点像日本默片时的弁士。

讲故事的人随着故事进展,揭开一幅幅图画。

另一种艺术形式叫“Nagali,”也是一个讲故事的人,通常在茶馆作娱乐表演,这是当时人们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的主要形式。

作为Nagali 表演艺术家,要求他必须能说会道,有副唱歌的好嗓子,这不亚于今天对剧场演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想象力天马行空,随时根据观众的反应即兴表演,现编故事。

他从挂在墙上的图画(通常是宗教领袖、运动明星、传奇人物之类的画像)得到灵感,揉到自己的故事里。

Nagali 的主题往往关于伊朗国王东征西讨的丰功伟绩或者亚历山大大帝驰骋亚非的历史故事。

在电影问世以前,伊朗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表演艺术,比如木偶戏、皮影戏、滑稽戏、专门表现宗教受难的戏等等。

说到伊朗人对形象化的认知,不得不提久远的诗歌文化传统。

从古波斯的赞美诗开始到伊斯兰苏菲派诗歌,以及当代伊朗诗歌,都可以找到波斯人善于形象创造的实证。

象征、叠用等修辞手法的广泛使用,赋予伊朗诗歌特殊的视觉意义。

电影进入伊朗那要上溯到1900 年 8 月 18 日,伊朗人第一次把日常生活的景象记录到赛璐珞上。

Ebrahim Khan Akkas Bashi 是国王莫札法尔·丁的宫廷御用摄影师,他在国王第一次出访欧洲期间随伺左右,在法国巴黎的博览会上接触到了电影术。

于是国王下令Akkas Bashi 购买相关设备回国,以后就可以在宫中拍摄了。

Akkas Bashi 第一次运用这些新买的机器是在比利时参观花会期间,那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由伊朗人拍摄的影片,虽然它的用意不过是为了记录国王的起居。

不像世界上别的地方,电影被当作大众娱乐媒介,电影是国王买入伊朗供贵族消遣的,始终局限在皇亲国戚的小范围内流通(这跟日本颇为相似)。

盛大的婚宴节庆上,放上一段从俄罗斯进口的法国喜剧短片是上流社会很时髦的风尚。

面向大众的放映最初发生在1904 年的德黑兰,由 Ebrahim Khan Sahaf Bashi 举办。

他从欧洲带回爱迪生活动电影放映机,在自家古董店的后院放映。

1905 年, Sahaf Bashi 在首都开了全国第一家电影院,没有椅子,观众必须席地而坐,来看电影的也多是上流社会人士。

但这家影院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因为Sahaf Bashi 是民族主义激进分子,且喜欢鼓吹君主立宪政体,一个月不到就关门大吉了。

此外,反对他的宗教势力还查封了他的放映机。

Sahaf Bashi 自身难保,被流放边疆,说来这大概是伊朗史上第一起电影审查的案例吧。

两年后,一些俄罗斯和亚美尼亚的移民想凭借私人力量在伊朗兴建新的电影院。

Russi Khan 是这些新老板中最成功的一位。

因为和皇族的亲密关系,他可以在宗教势力的反对下大肆扩张自己的电影版图。

在伊朗北部和德黑兰驻扎的沙俄军队也是他可以借助的得力外援。

1909 年,国王穆罕默德·阿里(莫札法尔的继承人)倒台,立宪主义者得势,Russi Khan 顿时失去了保护伞,他的影院及制片厂都被民众破坏,很快德黑兰的其他电影院也纷纷关门。

电影院在伊朗的再次兴起是在1912 年,由亚美尼亚人 Ardeshir Khan推动。

伊朗的电影史学家相信 Ardeshir Khan 已经开始把影院当作商业来经营。

因为一些地方保存有旧的电影放映设施,所以不少人纷纷尾随而至。

那时另一个重要的影院业主是Ali Vakili ,他兴建了一些小电影院并创办了最早的娱乐刊物。

伊朗电影的先驱继 Akkas Bashi 后,Khan-baba Khan Mo'tazedi 也是最早的摄影师之一,当然他同样效力于宫廷, Khan Mo'tazedi 本来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一家国外的电影公司打过工,学会了基本的操作技术。

于是1916 年他回到伊朗时,顺便带了一些电影设备,不料爱好却成为了一生的事业。

Mo'tazedi 做御用摄影师后,在宫中拍下相当多的日常生活纪录片。

Mo'tazedi 也是 20 年代前第一个专为女性作公开放映的人。

从20 年代后期始, Mo'tazedi 一直在伊朗电影界工作,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电影院老板。

最早为进口外语片配上波斯语字幕的也是他。

1925 年,年轻的亚美尼亚裔伊朗人Ovanes Ohanian 发现,没有专业人材根本没法拍电影,他曾在莫斯科电影学院学习过,于是决定在德黑兰创办电影学校。

经过五年的努力,他办起了电影艺术家教育中心。

一开始,学院的基础课程是表演,而不是真正的电影制作。

开学五个月后,在几个毕业生及剧院老板的经济资助下,Ohanian 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伊朗电影,《 Abi va Rabi 》(1929)。

此片是 35mm 的黑白默片。

有人说这部电影完全照搬丹麦电影组合帕特 /帕特森的喜剧模式,因为伊朗人很喜欢看这对搭档的片子。

影评人和公众对这部电影好评有加,不幸的是,两年后的一场火灾将这部电影拷贝付之一炬。

Ohanian 随后执导了第二部默片,但因为同期上映的一部有声片冲击,票房并不理想,此后再也无法在国内找到投资, Ohanian 不得不离开伊朗赴印度加尔各答开始教学生涯,直到1947 年才返回祖国,并于七年后逝世。

和Ohanian 同时代的第二个重要导演是 Ebrahim Moradi 。

作为 20 年代后期活跃于伊朗北部的游击队员,年轻的 Moradi 向苏联寻求庇护。

他在俄罗斯住过几年,在那里学到了电影技术。

1929 年,他在里海边的港口城市创办了名为Jahan Nama 的一家制片厂。

Moradi 拍完了电影《兄弟复仇记》,但钱却不够完成影片的冲印、发行。

得知首都的电影活动活跃,Moradi 满怀希望前往德黑兰寻求帮助,但他始终没得到机会完成自己的处女作。

几个月后,他开始拍新片《好色男》,这部无声情节剧1934 年公映,评论非常不错,这也是二战结束前伊朗本土完成的最后一部剧情长片。

阿布杜尔·侯塞因·沙班达阿布杜尔·侯塞因·沙班达被誉为伊朗有声片之父,他 1907 年出生于德黑兰。

1920 年代,这个年轻的作家到印度学习古波斯语和历史。

孟买的大学教授鼓励他尝试电影这种新型的媒介。

沙班达通过导师认识了客居孟买的帕西人Ardeshir Irani , Irani 是印度皇家电影公司的经理,他答应投资沙班达的第一部波斯语有声片,于是沙班达才开始自学电影技术。

沙班达又认识了孟加拉电影的先驱Debaki Bose,两人都对用电影展示古老的民族文化兴趣盎然。

当对电影理论有所了解之后,沙班达开始写剧本,Ardeshir Irani 作为他的技术顾问。

沙班达与Irani 共同执导了《洛尔姑娘》,这是第一部公映的波斯语有声片。

影片极其成功,在伊朗连映超过两年。

印度皇家电影公司受到成功的鼓舞,大力支持沙班达拍摄下一部作品。

沙班达接下来为公司拍了不下四部电影。

后来又为加尔各答的东印度公司拍片。

他所有电影的主题都是赞颂辉煌的古波斯文明,以及表达对伊朗拥有乐观未来的信心。

沙班达1936 年返回伊朗,满怀希望得到政府帮助建立自己的电影公司,但以失败告终,后因家庭经济原因,他到伊斯法罕一家工厂工作,不过同时并没有放弃电影,他一共写了18本电影书,主编了 2本杂志。

沙班达直到年过六旬,都一直没有中断电影梦,哪怕最后只能拍一部8mm 的家庭生活录像。

二战期间无电影1937-1948 年是伊朗电影史上的一段空白,我们可以为十年的电影冬眠期找到足够多的原因,当然最重要的是二战所引发的政治危机,盟军在二战期间占领了伊朗,电影产业受到破坏,外国电影占据了伊朗市场(尤其是好莱坞电影)。

回头说说国王礼萨,他是巴列维王朝的第一任君主,20 年代初开始执政。

虽然表面上礼萨对西方文明很感兴趣,但没有意识到电影的重要性。

他对电影进行鼓励的纪录,大概只有因摄影师Mo'tazedi拍下他登基加冕的情景,赏了 500 金币。

礼萨对现代文明的理解非常浮浅,他不由分说废除了很多伊朗传统,禁止女人戴方披巾,命令男人必须穿西装,禁止伊朗传统的受难剧的上演。

因为英国和俄国人的长期殖民历史,礼萨对他们很不信任,所以他转向德国学习现代科技。

1930年代末,有几百个德国技术人员在伊朗工作。

二战期间,伊朗作为向苏联提供后援的重要输送管道,虽然宣布中立,但盟军还是把德国人都赶出了伊朗。

礼萨的消极响应,惹恼了盟军,英国人从伊拉克方向,苏联人从北方南下一齐占领了伊朗。

同年美军杀入伊朗,伊朗被这三个西方大国占领。

礼萨退位,由儿子取代。

盟军在伊朗大肆倾销西方文化,伊朗充斥着帝国主义的流行文艺,所有电影院都放映着盟军的宣传片。

好莱坞电影统治了伊朗,本土文化没有任何空间。

伊朗电影人在战时唯一的工作就是为好莱坞电影配音。

因为伊朗人口中相当高比例是文盲,他们无法阅读电影字幕,很多人也不懂欧洲语言。

所以配音是电影发行商获利的主要途径。

因此,1943 年 -1965 年间伊朗成立了许多配音工作室。

高度发达的配音行业,使得伊朗成为这个领域的输出大国。

但副作用也很大,使得伊朗电影界同期录音的技术水平发展相对停滞落后。

战后新生1947 年,在德国 UFA 接受过专业训练的Esmail Koushan 带着两部在伊斯坦布尔配过波斯语的电影回到伊朗,大获成功,这激发了他在电影行业大展拳脚的雄心。

很快Koushan 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建立了Mitra影业公司。

投资的第一部长片是Ali Daryabegi 执导的社会批评剧《生活风暴》(1948),但由于导演缺乏经验,片子很失败。

合伙人的退缩并没有打击Koushan 的信心,他干脆亲自上阵拍了第二部电影《酋长的俘虏》,票房收入还不错,于是坚定了自己的电影之路。

第二年《春节》再遭失败后,Koushan 拍出了突破性意义的浪漫歌舞片《羞耻》,虽说今天看来很老套的故事情节,说乡下姑娘被城市花花公子引诱的,后来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名利双收,回到故里。

女主角是当时很走红的歌星。

另一个在伊朗电影史上无法抹除的名字是Farrokh Ghaffari ,二战期间他曾在巴黎担任过郎格卢瓦的助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