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麻醉PPT讲稿
合集下载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麻醉管理1 ppt课件
d.循环
避免插管拔管期间波动,术中MAP60mmHg 降压:尼卡地平、艾洛,不用硝普钠、硝甘 升压:去氧、去甲、多巴胺
e.液体
维持正常血容量,不推荐 3 H 疗法(高血压、高血容 量和血液稀释),NS有助于改善低钠血症
f.深度
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和肌肉松弛,栓塞期间确保患者 无呛咳、体动
17
3.严重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2020/11/13
a.术中破裂出血
原因与患者血管条件、血压波动明 显、导管导丝操作、过度填塞等有关。
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造影剂外渗。
预防:麻醉深度足够,无呛咳、体动;操作轻柔,警惕 危险易破动脉瘤。
处理:立即中和肝素;控制血压,保持生命体征平稳; 迅速填塞,少用造影剂;甘露醇、速尿等降颅压。术 后复查CT决定是否手术清除血肿。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的麻醉管理
2020/11/13
2016-9-26 1
病例
2020/11/13
行CTA示大脑前交通动脉瘤。经对症支持治疗 近20天,病情稳定,拟全麻下行介入栓塞术。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Hunt和Hess分级 I 级: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 II 级:中度至重度头痛,颈强直,除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
神经功能缺失 Ⅲ级:嗜睡,意识模糊,或轻微的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Ⅳ级:木僵,中度至重度偏侧不全麻痹,可能有早期的去皮质
强直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V 级:深昏迷,去皮质强直,濒死状态。
2020/11/13
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 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焉可等闲视之。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PPT课件
详细描述
手术麻醉的目的是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无意识,同时保持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深度要求适中,过深可能导 致呼吸和循环抑制,过浅则可能导致患者感到疼痛或不适。麻醉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和麻 醉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总结词
麻醉药物可分为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等,选择合 适的麻醉药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使用麻醉药物时需 注意药物的剂量、给药时间和途径等。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的重要性和挑战
强调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在手术过程 中的关键作用,如保障患者安全、降 低并发症等。
分析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面临的挑战 ,如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手术难度高 等。
02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基础知识
颅内动脉瘤的定义和分类
总结词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发生在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突起,可 分为囊状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等类型。
04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血压波动
在麻醉过程中,血压波动是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处理方法包括及 时调整输液速度和麻醉深度,必
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可 以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呼
吸支持等措施进行处理。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 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止吐措施进
详细描述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动脉血管 壁的先天性缺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因素引起的。这 些异常突起可能导致血管破裂、脑出血或脑缺血等严重后果 。
手术麻醉的原理和要求
总结词
手术麻醉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暂时失去意识和感觉,以便进行手术操作。麻醉要求包括麻醉深度、麻醉 药物选择、麻醉方法等。
手术麻醉的目的是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无意识,同时保持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深度要求适中,过深可能导 致呼吸和循环抑制,过浅则可能导致患者感到疼痛或不适。麻醉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和麻 醉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总结词
麻醉药物可分为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等,选择合 适的麻醉药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使用麻醉药物时需 注意药物的剂量、给药时间和途径等。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的重要性和挑战
强调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在手术过程 中的关键作用,如保障患者安全、降 低并发症等。
分析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面临的挑战 ,如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手术难度高 等。
02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基础知识
颅内动脉瘤的定义和分类
总结词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发生在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突起,可 分为囊状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等类型。
04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血压波动
在麻醉过程中,血压波动是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处理方法包括及 时调整输液速度和麻醉深度,必
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可 以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呼
吸支持等措施进行处理。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 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止吐措施进
详细描述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动脉血管 壁的先天性缺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因素引起的。这 些异常突起可能导致血管破裂、脑出血或脑缺血等严重后果 。
手术麻醉的原理和要求
总结词
手术麻醉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暂时失去意识和感觉,以便进行手术操作。麻醉要求包括麻醉深度、麻醉 药物选择、麻醉方法等。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麻醉管理课件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3时6分5秒下 午3时6分15:06:0520.8.8
谢谢大家
动脉瘤破裂致SAH病理生理
SAH
刺激痛觉敏感结构 颅内压增高
血细胞崩解
血液凝固,阻 塞CSF回流
头痛
CVS
CA、炎性介质释放
脑积水
下丘脑 功能紊乱
无菌性脑膜炎
脑梗
发热、Glu↑、 心肌损伤、心律失常
颅内动脉瘤--诊断与治疗
诊断:CT、MRA有参考价值。数字减影血管照影
(DSA)为金标准,对判断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数目 和确定手术方案等十分重要。
3.严重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b.脑缺血--脑梗死
血栓形成或原有血栓脱落、弹簧圈到位 不正确导致正常血管栓塞、CVS等。
预防:对所有动脉瘤患者,推荐使用尼莫地平缓解脑血 管痉挛。 处理:溶栓或取栓术;取出逃逸的弹簧圈;尼莫地平全 程足量使用。
总结
1. 熟悉动脉瘤相关病理生理 2. 维持循环稳定 3. 关注手术进度及严重并发症的识别
1.术前评估 2.麻醉管理 3. 严重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术前评估
a.心血管: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损伤 b.肺部:神经源性肺水肿、坠积性肺炎 c.电解质紊乱:利尿剂、呕吐、脑耗盐综合征 d.神经系统:Glasgow昏迷评分、Hunt和Hess分级
Hunt和Hess分级 I 级: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 II 级:中度至重度头痛,颈强直,除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
颅内动脉瘤--概述
颅内动脉瘤系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 80%发生于 Willis环前半部。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最常见原 因。发病年龄以40-60y常见。动脉瘤破裂居脑血管意外第三 位,起病急,致残率、死亡率高,约1/3直接死亡,1/3死在 医院,仅1/3经治疗得以幸存。
动脉瘤手术的全程麻醉管理
动脉瘤手术 的全程麻醉 管理
副标题
前言
▪ 颅内动脉瘤手术需要实施全身麻醉,麻醉科医生应在术前了解患 者所有器官系统的病理生理状态、外科及监测的需要,进行术前 评估并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
病例摘要
▪ 患者,女,47岁,体重55kg ▪ 主诉:突发头痛11天,左眼睑下垂5天。 ▪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1天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头痛,并出现短暂意识障
麻醉管理总结
▪ 为确保分离钳夹动脉瘤前的动脉瘤及母动脉透壁压力稳定,麻醉 需维持相对较深;在开颅过程采用过度通气,维持动脉血二氧化 碳分压(PaCO2)在4kPa(30mmHg)左右。
▪ 为便于分离动脉瘤,在接近母动脉前开始控制性低血压。在液体 管理上近年来主张脑动脉瘤手术患者,为防止脑血管痉挛,倾向 于扩容,有助于脑灌注及逆转神经功能损伤。
谢谢观看
深入思考
▪ 优化液体管理 ▪ 脑外科手术应当慎用胶体液,手术出血量并不大,血色素尚可,
术中补充的1,000ml胶体液欠妥当,易引起脑水肿。
深入思考
▪ 血压管理 ▪ 血压和脑灌注压的维持是此类手术的管理难点,我国《重症动脉
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15版)》中提出,目前尚 不明确能够降低动脉瘤再出血风险的最佳BP水平,动脉瘤处理前 可将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中等质量证据,强推荐)。
术后转归
▪ 术后第一周 复查头颅CT左侧额颞叶出血较前吸收,脑水肿减轻; 肺部CT:两肺炎性病变较前进展,右侧气胸基本吸收。
▪ 术后第二周 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叶出血及头皮血肿较前吸 收,脑肿胀好转(图1)。肺部CT示:左肺炎性病变较前明显吸 收,右肺炎性病变基本吸收。
术后转归Βιβλιοθήκη 术后转归▪ 出院 患者呈睁眼昏迷状态,四肢刺痛无反应,自主呼吸尚可, 无呼吸困难,无呕吐及抽搐,P 95次/分,RR 18次/分(规则), BP 100/65mmHg(血压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
副标题
前言
▪ 颅内动脉瘤手术需要实施全身麻醉,麻醉科医生应在术前了解患 者所有器官系统的病理生理状态、外科及监测的需要,进行术前 评估并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
病例摘要
▪ 患者,女,47岁,体重55kg ▪ 主诉:突发头痛11天,左眼睑下垂5天。 ▪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1天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头痛,并出现短暂意识障
麻醉管理总结
▪ 为确保分离钳夹动脉瘤前的动脉瘤及母动脉透壁压力稳定,麻醉 需维持相对较深;在开颅过程采用过度通气,维持动脉血二氧化 碳分压(PaCO2)在4kPa(30mmHg)左右。
▪ 为便于分离动脉瘤,在接近母动脉前开始控制性低血压。在液体 管理上近年来主张脑动脉瘤手术患者,为防止脑血管痉挛,倾向 于扩容,有助于脑灌注及逆转神经功能损伤。
谢谢观看
深入思考
▪ 优化液体管理 ▪ 脑外科手术应当慎用胶体液,手术出血量并不大,血色素尚可,
术中补充的1,000ml胶体液欠妥当,易引起脑水肿。
深入思考
▪ 血压管理 ▪ 血压和脑灌注压的维持是此类手术的管理难点,我国《重症动脉
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15版)》中提出,目前尚 不明确能够降低动脉瘤再出血风险的最佳BP水平,动脉瘤处理前 可将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中等质量证据,强推荐)。
术后转归
▪ 术后第一周 复查头颅CT左侧额颞叶出血较前吸收,脑水肿减轻; 肺部CT:两肺炎性病变较前进展,右侧气胸基本吸收。
▪ 术后第二周 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叶出血及头皮血肿较前吸 收,脑肿胀好转(图1)。肺部CT示:左肺炎性病变较前明显吸 收,右肺炎性病变基本吸收。
术后转归Βιβλιοθήκη 术后转归▪ 出院 患者呈睁眼昏迷状态,四肢刺痛无反应,自主呼吸尚可, 无呼吸困难,无呕吐及抽搐,P 95次/分,RR 18次/分(规则), BP 100/65mmHg(血压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
动脉瘤手术配合PPT精选课件
37
手术体位和护理要点
头部抬高3-5cm 双臂紧贴体侧,中单
卷裹固定 器械托盘与乳头连线
平齐 腘窝下垫软枕 膝关节上下5cm处约
束带固定
38
体位摆放原则
A
保持患者呼 吸通畅、循 环稳定
D
C
B
注意分散压力, 防止局部长时 间受压,保护 患者皮肤完整
正确约束患者,
保持人体正常的 生理弯曲及轴线, 维持各肢体、关 节的生理功能体 位,防止过度牵
松紧度适宜 (容纳一指), 维持体位稳定, 防止术中移 位、坠床
拉、扭曲
性
39
术中脑棉片的管理
常规清点的关键环节
术前共同清点,确保总数正确 打开脑膜前,不带线棉片清理干净 关脑膜前第一次清点 盖颅骨前第二次清点 缝皮肤前第三次清点
40
术中脑棉片的管理
41
术中脑棉片的管理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1
脑血管疾病中,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 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
2
主要内容
颅内动脉瘤概念及病因 临床表现及适应症 用物准备 手术步骤及配合
注意事项
3
概念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 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 的一种瘤状突出,是颅内 血管病变中常见危险性极 高的疾病
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其最 大危险为破裂出血
42
参考用书
1、《神经外科手术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手术室护理学》 主编:魏革 人民军医出版社 3、《手术室护理管理学》主编:宋烽 人民军医出版
社
43
44
各种仪器的使用,各项操作的配合工作和各种 监测参数的正常范围。
36
手术体位和护理要点
头部抬高3-5cm 双臂紧贴体侧,中单
卷裹固定 器械托盘与乳头连线
平齐 腘窝下垫软枕 膝关节上下5cm处约
束带固定
38
体位摆放原则
A
保持患者呼 吸通畅、循 环稳定
D
C
B
注意分散压力, 防止局部长时 间受压,保护 患者皮肤完整
正确约束患者,
保持人体正常的 生理弯曲及轴线, 维持各肢体、关 节的生理功能体 位,防止过度牵
松紧度适宜 (容纳一指), 维持体位稳定, 防止术中移 位、坠床
拉、扭曲
性
39
术中脑棉片的管理
常规清点的关键环节
术前共同清点,确保总数正确 打开脑膜前,不带线棉片清理干净 关脑膜前第一次清点 盖颅骨前第二次清点 缝皮肤前第三次清点
40
术中脑棉片的管理
41
术中脑棉片的管理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1
脑血管疾病中,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 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
2
主要内容
颅内动脉瘤概念及病因 临床表现及适应症 用物准备 手术步骤及配合
注意事项
3
概念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 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 的一种瘤状突出,是颅内 血管病变中常见危险性极 高的疾病
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其最 大危险为破裂出血
42
参考用书
1、《神经外科手术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手术室护理学》 主编:魏革 人民军医出版社 3、《手术室护理管理学》主编:宋烽 人民军医出版
社
43
44
各种仪器的使用,各项操作的配合工作和各种 监测参数的正常范围。
36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护理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 师法》
该法规定了医师的执业资格、执业范围和执 业行为,确保了麻醉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规
范性。
患者隐私与权益保护的伦理规范
尊重患者隐私
在麻醉护理过程中,应严格保护患者隐私,不泄露患者个人信息和病情。
知情同意 权
在实施麻醉护理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说明护理方案、风险和注意事项, 并取得知情同意。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 护理课件
目录
•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护理概述 •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护理的核心知
识 •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护理的实践操
作 •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护理的特殊情
况处理 •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护理的未来展
望 •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护理的相关法
律法规与伦理规范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护理概述
医疗事故与纠纷的处理与预防
医疗事故的认定与处理
如发生医疗事故,应按照相关法律法 规进行认定和处理,同时积极采取补 救措施,减轻对患者的影响。
纠纷预防与处理
为预防医疗纠纷,医护人员应提高自 身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加强与患者 的沟通,及时解决患者疑问和不满。
谢谢聆听
麻醉护理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01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护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外科 手术,当时主要采用简单的麻醉方法,如使用乙醚或氯 仿等。
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的麻醉护理技术也在不 断发展,包括新型的麻醉药物、先进的监测设备以及更 加专业的麻醉护理人员等。01Leabharlann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护理的定义
•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护理是指在颅内动脉瘤手术过 程中,为患者提供全面的麻醉护理和监测,确保手 术顺利进行,同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舒适度。
脑动脉瘤的麻醉处理
5. 过度通气 脑血流的调节
血液—代谢偶联机制 调节因素:
PaCO2(主要) PaO2 自身调节
神经源性调节
是紧急处理高颅内压的主要措施
控制在30mmHg 左右 过低---脑血管收缩,可致脑组织灌注不足
最好监测SVO2进行评价
SVO2<50%,提示低灌注,有脑缺血的可能 对CO2张力反应受损时效果差 效果短(4h),4h后CBF恢复至90%。
首位病因:
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 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 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 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 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 要原因。
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 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
膜下腔出血,发病急剧,患者剧烈头痛,形容如 “头要炸开”。频繁呕吐,大汗淋漓,体温可升高; 颈强直,克氏征阳性。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 至昏迷。部分患者出血前有劳累,情绪激动等诱 因,也有的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病。
注Ⅰ :级、 Ⅰ 级 、Ⅱ 级 脑自主调节功能和颅内压接近正常
1.血常规,血沉及尿常规 一般无特异性变化,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白细胞常超过
10×109/L,血沉也常轻度到中度增快,其增快程度与白细胞数 增多的程度相一致,早期可出现蛋白尿,糖尿,严重者可出现 管型尿,蛋白尿持续较短,一般数天后即恢复正常。 2.腰穿
除外未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出血后,根据严重程度分级 (国际常采用Hunt五级分类法):
Ⅰ 级 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和颈强直。 Ⅱ 级 头痛较重,颈强直,脑膜刺激征. 颅神经麻痹 ,除动眼神经等脑神
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症状。 Ⅲ 级 轻度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模糊,轻度局灶神经体征 ,躁动不安
和轻度脑症状 Ⅳ 级 半昏迷,中或重度偏瘫,有早期去脑强直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Ⅴ 级 深昏迷,去大脑强直 ,濒死状态
脑动脉瘤手术配合ppt课件
常
环
见
基底动脉
.
椎动脉
9
• 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动脉左右各一,起至锁 骨下动脉第一段,向上穿行颈部上6个颈椎横 突孔后,经枕骨大孔入颅,至桥脑下缘与对侧 椎动脉汇合,形成一个基底动脉。其发出的分 支分别供应脊髓、脑干、小脑、大脑颞叶的底 部和枕叶内面及底面,也部分供应间脑和内囊 。
• 主要分支:
• 1、小脑后下动脉;2、小脑前下动脉;3、
拉开皮瓣,暴露骨板。 • 4.剥离骨膜:骨膜剥离子剥离。 • 5.骨板上方钻孔:电动颅骨钻钻孔,冲洗球抽吸生理盐水,边钻边滴于孔周
围,骨蜡止血。递线锯导引、线锯柄、线锯条或铣刀锯开骨板,骨蜡止血。
.
27
手术步骤
• 6.撬开骨瓣:递骨膜剥离子撬开骨瓣,浸泡于庆大盐水中。 • 7.显露硬脑膜:创面止血,冲洗切口,保护手术野。递鹰嘴咬骨钳咬除不整
• 脑底动脉环是脑内主要动脉间的吻合结构,在 正常情况下,动脉环左、右之间血液互不沟通, 只有当环上的某一动脉血流量突然出现变化时, 血液才能自一侧流向另一侧,以保证脑血流的稳 定。
• 它是一个潜在的侧副循环. 代偿装置。
11
willis氏环
.
12
1、前循环(颈动脉系统):共占85%-90%
前交通A瘤:30%;
或2-08根可吸收缝合腱膜及皮下组织,双极电凝止血,酒精纱球消毒 切口周围。 16.缝合皮肤:9×24角针7#线缝合头皮,垫酒精纱球 ,干纱布敷盖切口。
脑动脉瘤手术配合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吴于蓝
.
1
脑血管疾病中,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 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
.
2
• 颅内动脉瘤概念及病因 • 脑动脉解剖 • 临床表现及适应症 • 用物准备 • 手术步骤及配合 • 手术关注点 • 护理诊断及措施 • 术后护理
脑动脉瘤讲课PPT课件
脑动脉瘤讲课PPT课件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脑动脉瘤概述 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脑动脉瘤的预防和护理 脑动脉瘤的病例分享 脑动脉瘤的未来研究方向
定义和分类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 壁的局限性异常膨 出,通常呈囊状或 梭形
根据病因分类:继 发性脑动脉瘤、原 发性脑动脉瘤
根据形态分类:囊 状动脉瘤、梭形动 脉瘤、柱状动脉瘤
临床试验和应用前景
脑动脉瘤临床试验的进展情况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和应用 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和计划 脑动脉瘤治疗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脑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脑动脉瘤治疗后的并发症和康复问题 脑动脉瘤的复发和再次治疗问题 脑动脉瘤的病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
感谢您的观看
根据部位分类:前 循环脑动脉瘤、后 循环脑动脉瘤
病因和发பைடு நூலகம்机制
病因:脑动脉瘤 的病因较为复杂, 可能与遗传、环 境、生活习惯等 多种因素相关。
发病机制:脑动 脉瘤是由于动脉 壁的先天性缺陷 或后天损伤引起 的,在血流的冲 击下逐渐扩张, 最终形成动脉瘤。
病理生理:脑动 脉瘤的形成和发 展过程中,会对 周围的组织和器 官产生压迫和刺 激,引起相应的 症状和体征。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尽早手术,避免 动脉瘤破裂引起并发症
手术方式:开颅手术、血管 内介入治疗等
手术目的:夹闭或栓塞脑动脉 瘤,防止其破裂和再次破裂
手术风险:可能引起脑缺血、 脑积水等并发症
介入治疗
定义:通过导管 等器械对脑动脉 瘤进行栓塞或血 流重建的治疗方 法。
优点:创伤小、 恢复快、并发症 少。
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目前介入治疗是脑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未来将会有更先进 的介入治疗技术,如血流导向装置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脑动脉瘤概述 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脑动脉瘤的预防和护理 脑动脉瘤的病例分享 脑动脉瘤的未来研究方向
定义和分类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 壁的局限性异常膨 出,通常呈囊状或 梭形
根据病因分类:继 发性脑动脉瘤、原 发性脑动脉瘤
根据形态分类:囊 状动脉瘤、梭形动 脉瘤、柱状动脉瘤
临床试验和应用前景
脑动脉瘤临床试验的进展情况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和应用 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和计划 脑动脉瘤治疗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脑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脑动脉瘤治疗后的并发症和康复问题 脑动脉瘤的复发和再次治疗问题 脑动脉瘤的病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
感谢您的观看
根据部位分类:前 循环脑动脉瘤、后 循环脑动脉瘤
病因和发பைடு நூலகம்机制
病因:脑动脉瘤 的病因较为复杂, 可能与遗传、环 境、生活习惯等 多种因素相关。
发病机制:脑动 脉瘤是由于动脉 壁的先天性缺陷 或后天损伤引起 的,在血流的冲 击下逐渐扩张, 最终形成动脉瘤。
病理生理:脑动 脉瘤的形成和发 展过程中,会对 周围的组织和器 官产生压迫和刺 激,引起相应的 症状和体征。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尽早手术,避免 动脉瘤破裂引起并发症
手术方式:开颅手术、血管 内介入治疗等
手术目的:夹闭或栓塞脑动脉 瘤,防止其破裂和再次破裂
手术风险:可能引起脑缺血、 脑积水等并发症
介入治疗
定义:通过导管 等器械对脑动脉 瘤进行栓塞或血 流重建的治疗方 法。
优点:创伤小、 恢复快、并发症 少。
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目前介入治疗是脑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未来将会有更先进 的介入治疗技术,如血流导向装置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麻醉管理课件
术后苏醒与恢复管理
术后苏醒
在手术结束时,使用适当的药物和方法促进患者的苏醒,并确保患者在苏醒过 程中安全无并发症。
恢复管理
在患者离开手术室之前,进行必要的恢复管理,如监测生命体征、处理疼痛和 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等。
03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
仅对手术部位周围神经进行麻醉, 使患者保持清醒状态。适用于小 型、表浅的手术,如小型颅内动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了解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 查结果等,评估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 和风险。
术前禁食禁饮
术前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术 前用药,如镇静药、镇痛药、抗焦虑 药等,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焦虑 状态。
确保患者在手术前已经禁食禁饮足够 的时间,以减少术中误吸的风险。
麻醉药物选择与剂量控制
总结词
麻醉药物过敏反应是麻醉管理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详细描述
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闷、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 ,导致血压骤降、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为预防过敏反应,麻醉前应详细询问患 者的药物过敏史,并避免使用已知过敏的麻醉药物。
呼吸系统并发症
总结词
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麻醉管理中常见的并 发症,可能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合并疾病的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VS
详细描述
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梗阻、 通气不足、支气管痉挛等。为预防和减少 呼吸系统并发症,麻醉前应进行严格的呼 吸道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密切监测 患者的呼吸功能。
循环系统并发症
总结词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麻醉管理
镇痛药
总结词
镇痛药主要用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详细描述
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常用的镇痛药包括阿片类和非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等,非 阿片类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药物通过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肌松药
总结词
术后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麻醉师和 医护人员会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根据疼痛程度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
镇痛方法
轻度疼痛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冷敷、 按摩等;中度疼痛可采用药物治疗, 如口服或注射镇痛药;重度疼痛则需 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出血或血肿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可能出 现出血或血肿,需及时发现并采 取相应措施,如止血、降低颅内
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常用的麻醉性呼吸抑制药包括丙泊酚、依托咪酯等 。这些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能够快速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维持呼吸道通畅 ,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04
麻醉管理策略与优化
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
要点一
总结词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风险。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麻醉深度必须适当,以确保 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风险。过浅的麻醉可能导致患 者不适或躁动,影响手术操作;过深的麻醉则可能对患者 的生命体征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并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及时调整麻醉方案 。
局部麻醉适用于小型手术或某些 特定部位的手术,可减少全身麻
醉带来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呼吸道管理
• 1 避免发生呼吸道梗阻、CO2蓄积和低氧血
症
• 2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避免发生呛咳和支
气管痉挛
麻醉与脑灌注的维护
危害—— 缺血缺氧 术中组织低灌注的主要原因: CPP=MAP-ICP
• 1低血压
– 麻醉诱导期低血压 – 麻醉插管后低血压 – 维护合理的CPP≥70mmHg
• 2高颅压
• 结论:有研究显示,右美具有中枢性降压作用,以此推论,诱导前应
用可能会加剧血压的下降,而本研究中,不但未发生血压的下降,而 且明显减轻了诱导期低血压的程度。究其原因,可能为其激动了阻力 血管平滑肌的a2受体,进而产生血管收缩作用有关。
• 研究表明:右美可稳定强刺激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因此可能具有减少
•
速度:10-30min
• 快速滴注引起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流和升高颅内压,降低血压
相关文献
• 《尼卡地平靶控输注控制性降压在脑动脉瘤夹闭
手术中的应用研究》2011年2月第24卷临床医 学杂志
• 方法:于开颅后剪开脑膜前实施控制性降压,选
用静脉靶控输注0.01-0.02%尼卡地平,初始速 度5-10ug/kg.min,调节尼卡地平的速度使 MAP在60-70mmHg,收缩压在100mmHg, 于动脉瘤夹闭后结束降压。
• 结论:尼卡地平不增加脑代谢和颅内压,平稳,
不影响心率,复压过程平稳,停药后无反跳和颅 内压增高。
控制性降压
• 不同之处:开颅前降低血压而不是降低颅内压 • 时机:剥离前20min • 目标:脑血流自动调节限度内(MAP60-
70mmHg)以保证足够的脑灌注压(老年、高血 压患者 2/3) 注意:参考MAP、CVP及实际出血量,适当输血 输液,夹闭后停用降压药,适当快速补充血容量, 高血压-高容量-血液稀释疗法,使血压回升至术 前水平,有利于扩开闭合的脑血管,改善脑血流, 提高氧供,便于术野止血或脑功能的恢复,避免 脑血管痉挛而至的脑组织局灶性神经损伤、意识 障碍甚至死亡。
4ug/ml的右美1ug/kg。对照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之后所有的患者 静注2.0mg/kg丙泊酚、0.5ug/kg舒芬太尼和0.9mg/kg罗库溴铵全麻 插管,机械通气,维持2.0%七氟烷和6-8mg/(kg.h)丙泊酚,间断 静注0.3mg/kg罗库溴铵保持无体动。上头架前1min,静注舒芬太尼 0.2ug/kg和利多卡因1.5mg/kg以减轻心血管的反射。
术中颅内压的控制策略
策略:1. 控制插管反应:利多卡因1-2mg/kg
2. 高颅内压不能吸入高浓度的吸入麻
醉药≤1.0MAC
增加CBF
引起脑血流对CO2 反应性的降低
使脑自我调节功能减弱
术中颅内压的控制策略
• 3. 脱水治疗 渗透性利尿—甘露醇
•
剂量:0.5-1.0g/kg。
• 增大剂量可延长作用时间,但不会更有效的降低颅内压
麻醉维持管理要点
• 体位及呼吸道的管理 • 麻醉脑灌注的维护
术中颅内压控制策略 降低脑代谢措施 药物脑保护的再认识 术中监测措施的实施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补液的特殊性
• 动脉瘤破裂时麻醉处理 • 苏醒期的管理
体位及呼吸道的管理
• 体位
•
头抬高15-30度有利于静脉回流,防止
缺氧引起的ICP升高和脑水肿的发生。
术前评估
1.神经系统检查、循环、呼吸功能、肝肾功能、动脉瘤 部位、大小、出血量、术前禁食
2.全身状况的评估 是否存在血容量不足
• 术前访视应重视病人颅内压是否增高,是否存在恶心呕吐 • 是否应用脱水剂及利尿剂,应用时间长短,术前应查水及电解质的
变化(低钾血症),以防术中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3.术前用药:原则为不抑制呼吸功能,不增加颅内压
脑动脉瘤麻醉课件
概述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是引 起SAH的主要病变。破裂的发生率占48%,术中 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颅内压增高均可 导致不良后果。手术治疗的效果与麻醉处理是否 得当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动脉瘤围术期多种并 发症(瘤破裂、脑缺血和神经功能丧失)的严重 程度紧密相关。
分级
• 根据严重程度分级:
•
0 级 未破裂动脉瘤
•
Ⅰ级
无症状或轻微头痛
•
Ⅱ级
中一重度头痛. 脑膜刺激征. 颅神经麻痹
•
Ⅲ级
嗜睡,意识混浊,轻度局灶神经体征
•
Ⅳ级
昏迷,中或重度偏瘫,有早期去脑强直或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Ⅴ级
深昏迷,去大脑强直. 濒死状态
• Ⅰ 级、 Ⅱ 级 脑自主调节功能和颅内压接近正常
内压↓
• 维库溴铵:无心血管副作用、无组胺释放 • 顺阿曲库胺:无ICP增高 • 芬太尼:降低循环阻力、脑血流↓灌注量↓ • 七氟醚:脑耗氧量↓、颅内压↓
最新相关文献报道
• 《右美托咪定对脑动脉瘤手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和安置头架时血流
动力学的影响》2011年3月第17卷第8期 (中华麻醉学)
• 方法:所有的患者均不用麻醉前用药。右美组-15min内静脉泵注浓度
术中脑水肿、颅内高压和瘤体破裂,是脑动脉瘤手术良好的麻醉辅助 药。
动脉瘤夹闭前控制性降压
-----第二个重要环节
• 经典预防方法:剥离动脉瘤特别是在接近脑供
血动脉前和夹闭瘤壁时实施控制性降压
• 药物选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 原因:脑血管平滑肌对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非常
敏感,较小的剂量即可减少或阻断钙离子内流, 尤其时缺血后低灌注区的血流量增加明显,从 而改善微循环,防止脑细胞坏死,具有脑保护 作用。
麻醉诱导---第一个重要的环节
• 目标:平稳,无呛咳、血压骤升,确保最佳的脑灌注压(药
物),防止脑血管痉挛(低血压)和瘤体破裂出血(动脉瘤 的跨壁压)。
• 动脉瘤的跨壁压(CPP)=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 • 跨壁压↑----通气不足、过度通气、颅内压升降波动剧烈 • 药物的选择: • 依托咪酯:迅速、循环影响小、脑耗氧量↓、脑血流量↓、颅
– 控制ICP,尤其是在切开硬脑膜前
• 3术中组织的牵拉
– 拉力<30mmHg,<15min
• 4脑血管的痉挛或堵塞
–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术中颅内压控制的策略
• 颅内压(ICP)
• 颅内高压ICP>15mmHg
• 任何致使颅内容量增高的因素均可增加ICP • 血容量的增加 • 脑组织的水肿
– 细胞的毒性 – 血管的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