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文言知识
曹刿论战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曹刿论战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曹刿论战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有趣的古代故事之旅》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唠唠《曹刿论战》这篇文言文的知识点,那可真是一次充满趣味的古代故事之旅啊。
先说说这曹刿,这家伙可不是一般人。
你瞧他,关心国家大事,一听说要打仗,蹭地就跑出来,要给鲁庄公出主意。
这就好比现在有人听说国家要搞个大项目,立马自告奋勇去当顾问一样。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是不是特耳熟?曹刿这话可太逗了,直接就说当官的没脑子,不会长远打算。
那感觉就像咱平时吐槽那些不靠谱的领导一样。
然后战场上,齐军击鼓,人家鲁庄公就想打,曹刿说别急别急,等会儿。
等齐军又击鼓了,鲁庄公又想打,曹刿还是说等会儿。
最后齐军第三次击鼓了,曹刿说,行了,咱打吧。
嘿!居然还打赢了。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就好比打游戏,你得等对方技能放完了,CD 时间再去打他,才能赢嘛。
还有那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简直就是经典名句啊。
这多形象呀,咱做啥事不都这样嘛,一开始劲头足,再然后就有点不行了,第三次就彻底没劲儿了。
这句话放现在也超实用,提醒咱们做事要一股脑儿地冲,别拖拖拉拉。
说到字词方面呢,里面的“鄙”“弗”“辙”这些字可要记好啦。
“鄙”就是粗俗、浅陋的意思,你可以想象一个粗俗大汉在那里瞎嚷嚷;“弗”呢,就是“不”的意思,简单好记;“辙”就是车轮印子,就像路上的那些痕迹一样。
理解文意也很重要呀!你得知道整篇文章说了个啥事儿,曹刿和鲁庄公咋互动的,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透彻。
就像咱看个故事,不搞清楚情节怎么行呢。
学习《曹刿论战》的知识点就像在古代的战场上闯荡一样,有趣又有挑战性。
虽然是文言文,但是只要咱用心去理解,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
以后再提到曹刿论战,咱就能想起那些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啦。
所以啊,大家可别觉得文言文枯燥,里面好玩的东西多着呢!让我们在这充满智慧的古代知识海洋里愉快地遨游吧!。
2007年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曹刿论战》
2007年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曹刿论战》一、文章内容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左传》2、《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编年体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园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三、语音刿(guì)孚(fú)辙(zhé)轼(shì)遂(suì)盈(yíng)靡(mǐ)玉帛(bó)鄙(bǐ)又何间(jiàn)焉小惠未徧(biàn)弗(fú)敢专也四、通假字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五、古今异义词1、小大之狱狱:古义:官司、案件今义:监狱2、牺牲玉帛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伐: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伐4、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5、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6、弗敢加也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7、虽不能察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8、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9、必以信信:古义:信实、诚实今义:书信10、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六、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2、一鼓作气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七、一词多义1、间: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挑拨离间()亲密无间()2、师:①遂逐齐师()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属:①忠之属也()②属予作文以记之()4、牺牲:牺牲玉帛()为国牺牲()5、故: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缘故,原因)6、请: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让我)7、从:战则请从(跟随)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战)8、以:何以战(凭,靠,凭借)必以分人(把)9、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公与之乘(代词,他)八、重点词语解释1、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参与3、忠之属也。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解析:《曹刿论战》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解析:《曹刿论战》中考栏目。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解析:《曹刿论战》一、按原文填空庄公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他肯定了鲁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做法,也表明了他认(为取信于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
作战前,中,后表现鲁庄公“鄙”的特点的句子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观察敌情的细心之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认为(彼竭我盈)之时是最佳的反攻时机,原因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辙乱旗靡)之时则是追击的最佳时机,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俱有伏焉)。
本文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两句为标志,表明了长勺之战齐败而鲁胜的最终结局。
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
”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本文涉及到的战争,指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例之一(齐鲁长勺之战)。
这场战争中.鲁国取胜的原因是(取信于民),(知己知彼)、(把握战机)(1分,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深谋远虑)。
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一鼓作气)(辙乱旗靡)选段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描写和(_动作)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
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长勺之战),发生的时间是(鲁庄公十年),地点在(长勺)。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
《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语文版)中考古诗文阅读(15)《曹刿论战》复习课件(有答案)
1.词语解释
(1)齐师伐我
伐[F]:攻打
(2)又何间焉
间:参与
(3)肉食者鄙
鄙:鄙陋,目光短浅
(4)何以战
以:用,靠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养
专:独自占有
(6)小惠未遍
遍[F]:遍及,普遍
(7)牺牲玉帛
牺牲:指猪、牛、羊等祭祀用品
语文课件
(8)弗敢加也 (9)必以信 (10)小信未孚 (11)神弗福也 (12)小大之狱 (13)虽不能察 (14)必以情 (15)忠之属也
语文课件
金题演练
一、(’16预测)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4题。
(12分)
1.解释下列句中标色词的意思。(2分)
(1)齐师伐我
( 攻打 )
(2)神弗福也
( 赐福,保佑 )
语文课件
2.下列句中标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乃入见
乃不知有汉
B.虽不能察
故余虽愚
C.公与之乘
何陋之有
语文课件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反衬出曹刿的远见卓识。 (4)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用 原文中的话回答)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语文课件
第二部分 写战中,记述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 的经过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交代战争的地点和曹刿随 鲁庄公参战)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 曰:“可矣。”齐师败绩。//(记述曹刿与鲁庄公在击 鼓进军一事上的不用看法,以及曹刿抓住机遇击鼓进军、 致使齐军大败的经过)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 其辙(zhé),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记述曹刿戒骄戒躁、沉着果断,指挥鲁军取得战争的胜 利)
《曹刿论战》文言知识
《曹刿论战》文言知识一、古今异义1、又何(间)焉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2、小大之(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3、弗敢(加)也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
4、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诚信。
5、(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7、(可以)一战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
8、(再)而衰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9、必以(情)古义:实情。
今义:感情。
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
11、忠之(属)也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12、衣食所(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
13、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
14、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
15、齐师(伐)我古义:讨伐。
今义:砍。
16、(虽)不能察古义:即使。
二、一词多义1、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所以(故逐之)2、从:听(民弗从)跟随(战则请从)3、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其乡人曰)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4、以:凭借(何以战)按照(必以信)5、请:请求(曹刿请见)请允许我(战则请从)6、之:助词,的(小大之狱)代词,代曹刿(公与之乘)7、安:养(衣食所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8、加:戴上(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虚夸(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三、通假字1、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四、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
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
3、忠之属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份内的事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5、下视其辙:名词作状语,下车6、齐师败绩:名词用作动词,(军队)被打败五、特殊句式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语气。
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倒装句:1、宾语前置:何以战?2、状语后置:战于长勺。
省略句:1、省略主语:对曰:“小信未孚,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课堂笔记-经典文言文精讲
②战时士气的重要性。曹刿抓住了士气和心理变化,抓住有利时机号令鲁军, 一举得胜。
③实地侦察,确证齐军是败溃而非诈退,扩大战果,稳操胜券。 三、艺术特色
①取材精到,立意高远,刻画生动。 ②言简义丰,含蓄精致。“请见”“问战”“请从”……表现出一名出身下层 而深谋远虑的谋士的精明干练。 ③巧妙运用对比。曹刿与“乡人”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 宗国的政治热忱。曹刿与庄公对比,证明“肉食者鄙”,表现曹刿的聪明才智。 ④语言精炼,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效果。曹刿的语言尤 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明确,衬托出战事紧迫,表现出曹刿思维敏捷, 临战心态坚定自信。
【课后练习-第 1 讲】
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左传》是对春秋的解释,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相传也是左丘明所著。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 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 B.《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 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具 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被儒者定为“十三经”之一。 D.《左传》是一部历史名著,也是一部散文名著。清代朱彝尊评价说:“左氏之 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答案】D 【解析】战后的分析也是详写。
经典文言文精讲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1.又何焉(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隙)2.小大之(古义:案件今义:监狱)3.弗敢也(古义:虚报今义:增加)4.玉帛(古义:用来祭祀的牛、羊、猪今义:为革命事业献身) 5.肉食者,未能远谋(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轻视)6.一战(古义:可以凭借今译:能,行)7.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事情进行重复,第二次)8.齐师我(古义:进攻今义:砍伐)9.齐伐我(古义:军师今义:师长)【段意】1.写战前,记述曹刿一次次询问和批驳庄公的有关看法,最后得出得民心是战争胜的基本条件2.写战中,记述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的经过3.写战后,记述庄公问、曹刿答,从而揭示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赏析】战争题材在《左传》中写得最好,详略得当,而且都有声有色,这篇文章就是一例。
曹刿论战以“肉食者鄙”即当官的见识浅薄,不能考虑周全为理论基础,而他的深谋远虑开始的出发点是鲁庄公能否以百姓利益为重,所以他并不看重鲁庄公对侍从施舍小恩惠和祭神的诚实,而非常注重鲁庄公以民情审判大大小小的案件,认为这属于对百姓忠心,可以一战。
面对实力强大的齐国军队,曹刿没有贸然行事,当齐军三次击鼓进军,才建议击鼓,一鼓作气,战胜齐军于长勺成为以弱胜强的典范。
《左传》对这场战争没有细致的描绘,简单地用曹刿的“未可”“可矣”概括了战争的经过,以便使战前战后的论战更加突出。
如果说战前论战体现了曹刿的以民为战争之本的基本战略思想,那么,战后论战则体现了他的战术思想,“一鼓作气”成为作战打仗的经典理论。
不过他不是只凭借勇力,“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则体现了他谨慎的态度。
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
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汇总及对比阅读(含答案)
《曹刿论战》知识点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书名原为《左氏春秋》,后人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二、把握重点字词含义。
(一)通假字: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二)古今异义词1、狱:古义:官司、案件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2、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伐: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伐4、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5、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6、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7、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能愿的动词。
(三)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
福,名词活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鼓,名词或用作动词,击鼓(四)一词多义:1、师:遂逐齐师(军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2、属:忠之属也(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3、故: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缘故,原因)4、信必以信(诚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小信未孚(信用)5、何何以战(什么)又何间焉(为什么,何必)6、以何以战(用,凭,靠)必以分人(把)必以情(根据)7、之肉食者谋之(迎战齐军这件事)公与之乘(他,指曹刿)小大之狱(的)公将鼓之(助词,无义)登轼而望之(齐军撤退的情况)故克之(他们,指齐师)忠之属也(这)故逐之(他们,指齐师)8、其公问其故(这样,如此) 吾视其辙乱(他们,指齐师)其乡人曰( 他的,指曹刿) 下视其辙(他们,指齐师)三、重点语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当权的人来策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这些只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
专题16 《曹刿论战》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
的。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又称“长勺之战”。
⑵〔肉食者)吃肉的人。
这里指当权者。
⑶〔间〕参与。
⑷〔鄙〕浅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⑸〔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⑹〔以〕凭、靠。
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⑻〔安〕指安身。
⑼〔专〕独自享有。
⑽〔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⑾〔对〕回答。
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⑿〔遍〕遍及,普遍。
⒀〔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⒁〔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⒂〔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
⒃〔加〕虚夸,夸大。
⒄〔信〕实情。
⒅〔小信未孚〕(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⒆〔孚〕使信服。
⒇〔福]赐福,保佑。
(21)〔狱〕指诉讼事件。
(22)〔察〕明察。
(23)〔情〕诚,诚实。
这里指诚心。
(24)〔忠之属也〕(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
(25)〔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26)〔属〕类。
(27)〔可以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8)〔从〕跟随。
(29)〔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
(30)〔鼓之〕击鼓进军。
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
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之,起补足音节作用。
(31)〔败绩〕大败。
(32)〔驰]驱车追赶。
(33)〔下视其辙〕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
(34)〔登轼而望之〕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35)〔既克〕战胜齐军后。
(36)〔既〕已经。
(37)〔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
(38)〔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
(39)〔作〕鼓起。
(40)〔再〕第二次。
(41)〔竭〕穷尽。
(42)〔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43)〔测]推测,估计。
(44)〔伏]埋伏。
(45)〔靡]倒下。
【答案】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曹刿论战》文言知识
《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左传》2、《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编年体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园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二、通假字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三、古今异义词1、小大之狱狱:古义:官司、案件今义:监狱2、牺牲玉帛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伐: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伐4、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5、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6、弗敢加也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7、虽不能察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8、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9、必以信信:古义:信实、诚实今义:书信10、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四、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2、一鼓作气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五、一词多义1、间: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挑拨离间()亲密无间()2、师:①遂逐齐师()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属:①忠之属也()②属予作文以记之()4、牺牲:牺牲玉帛()为国牺牲()5、故: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缘故,原因)6、请: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让我)7、从:战则请从(跟随)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战)8、以:何以战(凭,靠,凭借)必以分人(把)9、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公与之乘(代词,他)六、重点词语解释1、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参与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可以:可凭借4、肉食者鄙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5、望其旗靡靡:倒下6、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7、弗敢专也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 8、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信服七、特殊句式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2、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句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驰)矣。
部编八下文言文: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曹刿论战【原文与译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进宫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使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
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
”齐军大败。
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了眺望齐国军队,(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曹刿论战文学常识
曹刿论战文学常识
《曹刿论战》是《左传·庄公十年》中的一篇文章,以下是一些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
1、《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2、历史背景:文章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之间的长勺之战,体现了曹刿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3、文章体裁:《曹刿论战》属于记叙文,通过对战争过程的描述和人物对话,展现了曹刿的谋略和勇气。
4、人物形象:曹刿是文中的主要人物,他具有深谋远虑、勇敢果断的品质。
5、战争策略:文中提出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著名战争策略,强调了士气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6、语言特点:文章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尤其是人物对话,富有表现力。
7、文学价值:《曹刿论战》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8、教育意义:这篇文章常被用作教育素材,启示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善于思考、果断决策。
文言文《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1、《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出处:选自《左传•庄公十年》二、注释(1)伐:攻打 (2)间(jiàn):参与。
(3)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4)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
以:凭,靠。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安,这里是“养”的意思。
弗,不。
专,个人专有。
(6)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7)彳扁:通“遍”,遍及,普遍。
(8)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玉,玉器;帛,丝织品。
(9) 加:虚报。
(10)信:实情。
(11)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孚,为人所信服。
(12)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3)狱:案件。
(14)察:明察 (15)情:实情。
(16)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17)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18)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9)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
之,指曹刿。
(20)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21)驰:追赶。
(22)辙(zhé):车轮轧出的痕迹。
(23)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此指车前的横木(24)既克:已经战胜。
既,已经。
(25)盈:满,充满。
这里指士气旺盛。
(26)测:估计,预料。
(27)靡(mǐ):倒下。
(28)虽:即使。
(29)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作:振作。
(30)遂:于是,就。
(31)败绩:大败 (32)属:类三、课文理解1、文章的题目是《曹刿论战》,论战的双方是曹刿和鲁庄公,但文章开头却写写了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目的何在?(1)用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淡与曹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同时用民不愿与官谋说明当时的统治者不得民心。
曹刿论战 文言知识归纳
曹刿论战文言知识归纳说起《曹刿论战》,那可是中学语文里的经典篇目。
这篇文章里藏着不少文言知识呢,咱今天就来好好归纳归纳。
先说说实词吧。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的“间”,是参与的意思。
这就好比一群人在商量事儿,你突然插一杠子,这就是“间”。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里的“牺牲”,可不是现在说的为了正义舍弃生命,在这儿指的是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你想想,古人多重视祭祀,这些东西可都是精挑细选的。
再讲讲虚词。
“何以战”中的“以”,是凭借的意思。
就好像你参加比赛,得有凭借的本事才能有底气,这里就是问凭借啥去打仗。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的“虽”,是即使的意思。
这就像你说即使困难重重,也不放弃,表达的就是一种假设让步的关系。
还有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中的“福”,名词活用作动词,是赐福、保佑的意思。
这不就像一个人的身份突然转变了一样,本来是个名词,一下子变得有动作了。
“公将鼓之”的“鼓”,也是同样的道理,是击鼓进军。
特殊句式也不能落下。
“何以战”,这是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以何战”,用什么作战。
这就好比东西放错了位置,咱得给它摆对喽。
通假字也有哦,“小惠未徧”的“徧”同“遍”,遍及、普遍。
这就像是两个人有了相同的别名。
了解了这些文言知识,读起《曹刿论战》来是不是更清楚明白啦?这就像给一幅画添上了更丰富的色彩,让它变得更加生动精彩。
你说要是不掌握这些知识,读文言文不就像在迷雾中摸索,云里雾里的?所以啊,文言知识就像一把钥匙,能帮咱们打开古代文学的大门,让咱们领略其中的美妙和智慧。
咱们可得好好掌握,别让这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咱们手里蒙尘,对吧?。
利用思维导图复习《曹刿论战》
......
制作思维导图要注意的问题
• 要有一个明确的总主题 • 梳理知识点确立分支 • 不同的分支的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 各级分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分支表现出来 • 图文并重,简单的图案起提示作用
一个常见的导图模板
制作思维导图要注意的问题?要有一个明确的总主题?梳理知识点确立分支?不同的分支的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各级分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分支表现出来?图文并重简单的图案起提示作用一个常见的导图模板开始行动吧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利用用思维导图复习文言文
曹刿论战
作者: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 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 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பைடு நூலகம்旗靡,故逐之。
本文有哪些知识点?
开始行动吧!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曹刿论战原文及译文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引言《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书,其中收录了许多战争策略的案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讨论战争策略的短文。
本文将提供曹刿论战的原文及译文,并在译文后加上相应的注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内容。
曹刿论战原文及译文曹刿者,齐人也,字子民,以文德为官。
其祖曰武孟,尝为齐国右丞相。
曹刿尝与人论齐与楚之战,人皆曰楚重齐轻;曹刿曰:“不然。
齐,义之所在也;楚,利之所在也。
秦用兵之地,利於齐,韩、魏其次;楚、赵其後,此五国之兵也,一日千里,此所谓远将之势也。
而天下莫不以为楚重齐轻。
今楚之与齐战,如果使人击楚者胜,虽有过城绝地之围,楚人不足怪者。
假令齐人,与楚人相攻,则天下之贾臣皆谓齐轻楚重,而不自意於齐能胜楚者。
且楚之与齐战,齐胜,宜也;楚胜,天下皆知之。
”曹刿闻之,曰:“请问何谓天下?”或曰:“寡人之所以服天下者,以其所善服者胜,故天下之贾臣服之。
”曹刿曰:“善人者,但知所以胜人,不知所以服人也。
若夫人者,上不以其所善服天下,以天下所以善服者服之;然则己偷安而天下不服者几矣。
且亲仁者,必先已乎人;人,亦乐其亲己焉,故能服其心。
夫天下,犹一家也。
于家者,己皆知之;人之所以疑者,亦己所疑,故人不服。
故己欲教人,当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夫人者,八尺之竿而不能逾,与人同矣。
”曹刿论战译文及注释曹刿者,齐人也,字子民,以文德为官。
其祖曰武孟,尝为齐国右丞相。
曹刿尝与人论齐与楚之战,人皆曰楚重齐轻;曹刿曰:“不然。
齐,义之所在也;楚,利之所在也。
秦用兵之地,利於齐,韩、魏其次;楚、赵其后,此五国之兵也,一日千里,此所谓远将之势也。
而天下莫不以为楚重齐轻。
今楚之与齐战,如果使人击楚者胜,虽有过城绝地之围,楚人不足怪者。
假令齐人,与楚人相攻,则天下之贾臣皆谓齐轻楚重,而不自意于齐能胜楚者。
且楚之与齐战,齐胜,宜也;楚胜,天下皆知之。
”注释:曹刿为齐国人,字子民,以文德为官。
他曾与人论辩齐国与楚国之战,众人都认为楚国实力较强,齐国较弱。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课文详解预习须知一、文学常识及背诵提示本文选自《左转·庄公十年》。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此篇需背诵。
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又称“长勺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之一。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主题概述本文记叙了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三、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齐师.伐我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2.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间隔,空隙。
3.肉食者鄙.古义:浅陋,文中指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
4.衣食所安.古义:安身;今义:平安,安全。
5.牺牲..玉帛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6.小大之狱.古义:诉讼事件;今义:监狱。
7.必以情.古义:诚,诚实,文中指诚心;今义:感情,情况。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
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朝服衣冠 (zhāo) 早晨 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代词,谁 同“熟”,仔细。
【一词多义】
于 欲有求于我也 向…… 能谤讥于市朝 在 皆以美于徐公 比 修 乃重修岳阳楼 兴建,建造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整治 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高 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的确 帝感其诚 诚心、诚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确实、的确
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进攻
砍伐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虚报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戴 万钟于我何加焉 益处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养
怎么
【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名词用作动词 公将鼓之 「鼓」击鼓进军。 名词用作动词
【古今异义词】
齐师伐我 伐( 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又何间焉 间 (古义:参与今义:中间)
【重点实词】
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 一鼓作气 彼竭我盈 难测也 惧有伏焉 望其旗靡
追赶、追击 已经。战胜。 原因,缘故 振作 充满,士气正旺盛 推测,估计 埋伏 倒下
【一词多义】
忠之属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公问其故
故克之
原因,缘故 所以
类 通“嘱”,嘱托
小惠未徧
徧同“遍”,遍及
【文学常识积累】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 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左传》 原名《左氏春秋》亦称《春秋左氏 传》是根据鲁史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200 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翻译文言文是我们学习语文学科的一大难点,同时也蕴含丰富的国学知识。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曹刿论战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遍同:徧)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论战知识总结
曹刿论战朝代:先秦作者:左丘明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徧同:遍)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释1.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
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齐师:齐国的军队。
齐,在今山东省中部。
师,军队。
4.伐:攻打。
5.我:指鲁国。
《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7.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
8.谋:谋议。
9.间(jiàn):参与。
10.鄙:鄙陋,目光短浅。
11.乃:于是,就。
12.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1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14.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以,把。
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
15.遍:一作“徧”,遍及,普遍。
16.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玉,玉器。
帛,丝织品。
17.加:虚报夸大。
18.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孚,使人信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文言知识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曹刿论战》文言知识整理
古今异义
1.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2.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
3.弗敢<加>也 (古义:虚报夸大今义:增加)
4。
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今义:诚信)
5.<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 )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7.<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行)
8.<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9..必以<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忠心)
11.忠之<属>也 (古义:类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12.衣食所<安>(古义:养今义:安稳)
13.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
14.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今义:幸运)
15.齐师<伐>我{古义:讨伐今义:砍)
16.<虽>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一词多义
1.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所以(故逐之)
2.从:听(民弗从)
跟随(战则请从)
3.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其乡人曰)
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
4.以:凭借(何以战)
按照(必以信)
5.请:请求(曹刿请见)
请允许我(战则请从)
6.之:助词,的(小大之狱)
代词,代曹刿(公与之乘)
7安:养 (衣食所安)
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
8.加:戴上(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虚夸(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通假字
1.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
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
3.忠之属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份内的事
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5.下视其辙:名词作状语,下车
6.齐师败绩:名词用作动词,失败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也”,表判断语气。
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何以战“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
译文:您凭借什么作战呢
2、状语后置:
战于长勺。
“于长勺”,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
译文:在长勺交战。
省略句
1、省略主语: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省略了主语“曹刿”。
译文: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
2、省略宾语:
必以分人。
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必以之分人。
”
译文,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3、省略动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面省略了动词“鼓”。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